中国人 绝不低头和习惯下跪

中国人   绝不低头和习惯下跪
中国人   绝不低头和习惯下跪

中国人绝不低头和习惯下跪

乾隆年间,来访的英使,无论如何,也不肯下跪。顶多肯照着英国风俗,屈一膝,低头吻手,并曰:这是我所能奉献出的最崇高的敬意了。如今中西文明交通,想起来英使此言也确实发自肺腑,除了信仰,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双膝着地,但可以如骑士般对他伺奉守卫的主人屈膝低头表示效忠。但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也绝不让步——这怎么能让步呢?下跪只是形式,而形式之上,是皇帝的绝对威权啊。一些史学家叹息中西方一次文化交通的绝好机会就被这等小事耽误了,其实,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说到这里,倒想起一点闲话。中国人倒是不惮于扑通一声双膝落地的,虽然有句古训——男儿膝下有黄金——意思是不能轻易下跪,也可以解释为,这一跪,跪得出黄金?所以中国人还是挺喜欢下跪的,对长辈对上司对任何比自己更具有权威的角色,都跪得理直气壮、顺理成章。跪这个动作,含义确实深渊复杂,扑通一声,矮人半截,伸上脖子,匍匐在地,大约是和鬣狗遇到头领的动作可以比拟:鬣狗群里,凡是要对头领效忠的,都必须躺倒在地,露出最柔软的肚腹和咽喉部位,示意头领可以任意处置,然后才获得自己在种群里生活下去的资格。

这么搞来搞去,中国人的禀性里就有个特征:遇强则弱,遇弱则强。喜欢下跪,也喜欢别人下跪,却不理解什么是低头。就比如说,在公车上两人相撞,一方稍低一下头,说句对不起就能过去的事,在中国人里,绝难可能。想让我低头认错?——我字典里就没有这个词儿!而遇到上级的恣意凌辱,他们却又能听天由命,自我安慰,绝不抵抗,亦不企图寻求公义。

春节期间,对面一间小楼里,恶邻在院子里打孩子,做父亲的也不比我们大上几岁,将不过10岁的儿子,苦苦痛殴,原因只是儿子偷偷地从他口袋里摸了一支香烟与小伙伴分抽。作父亲的双目尽赤,拿着手指粗的木条猛抽儿子:“你看他有个认错的样子么?!!!”

原来,那孩子大约是被打狠了,眼睛狠狠地闭着,嘴巴死抿着,牙齿也死咬着,一股浓烈的恨意,直透出来。而他的父亲,恨得就是这一点:他居然还敢反抗!他居然还没屈服!!他这个爹的威权遭到了强烈的抵制!!!

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打孩子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权威不能被挑战。而关于孩子的教育,他认为,乃是依赖做父亲的权威,而并非依赖说服、比较、引导。看不过去,上去干涉:“打孩子是不对的,打能打出好么?”那男人脖子一梗:“怎么打不出好?我就是我爹妈打出来的,没他们打我,我能成人么?”

做了几千年的奴隶,从体制里体验出了莫大的快感,只要能有一个小奴隶奴役着,也是莫大的快感啊。红楼梦里王熙凤说赖大家的:“你回去,不也是多少下人媳妇伺候着,一样老封君似的。”因此上,这一刻,能不能叫自己的儿子屈服,已经成了这个父亲过不去的坎儿——毫无疑问,他那一瞬间,威权欲涌动得他气壮山河,他宁可把他儿子打死,也不肯放着小小的血肉之躯保存最后一点可怜的人格。

于是知道这件事已经不可沟通,打电话,报警。

在我们的文化中,原来,下跪,要比低头重要。形式,要比内容重要。低头是一种发自

内心的信服,而下跪则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屈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人事关系,都重视后者,而轻视前者。因为前者,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的,而后者,建立在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权威之上的。

做了几千年的奴隶,从体制里体验出了莫大的快感,只要能有一个小奴隶奴役着,也是莫大的快感啊。红楼梦里王熙凤说赖大家的:“你回去,不也是多少下人媳妇伺候着,一样老封君似的。”

在这种绝对权威欲面前,小小的“一低头”,就如同递给吸毒者的香烟,是完全不会被看上眼的。在绝对权威欲面前,理性是没有出路的:讲理?谁跟你讲理?道理是你能懂得的么?说服教育?谁有这时间陪你磨牙?

柏扬在杂文中说,让中国人承认错误,千难万难。我的体验,也确实如此,哪怕是叫他承认极小的错误,他也会象要挖他祖坟一样决不接受。在他的观念里,承认自己错了,自己就是弱势一方,自己的位置就要颠倒了!主人是不会错的,只有奴隶才会认错——要让他认错,除非你证明你是他的主人。他们只向权威下跪,而从不知向真理或者事实低头。从中国的父母开始,哪怕明明自己错得离谱,也绝对不会向孩子认错,还会拉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来遮盖——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要补上一句,让中国人下跪,千易万易。前些年有个炒作得很厉害的新闻,说一个员工拒绝向韩国老板下跪,辞职云云,请不要忘记,这个员工是全厂的1%,在他背后,是跪着的99%,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的根本原因。

最近又问了不少年轻父母,似乎,向孩子承认错误,已经可以被接受。那位痛殴儿子的爹正在谱写少数派报告——也许,这是我们国民性得到拯救的开始。

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

第31卷 第5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Vol.31 No.5Journal of Sout 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Sept.,2005 3[基础心理学?人格心理]主持人: 黄希庭  主持人语:人格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个体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化的产物。西方人格心理学中的五因素模型,被认为是经过成百上千次应用大五模型测量研究所肯定了的。五因素模型适用于中国人吗?本期刊出的“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一文通过对中国人人格量表和中国人个性量表的系统分析,包括各自的编制过程、量表结构以及两个量表的相容性检验,进一步论证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而不是五因素模型,同时,也进一步检验了中国人人格量表的良好信效度。这篇文章文字虽长,但说理透彻,是一篇优秀的人格心理学论文,值得推荐。当今时代,不确定性日益凸现,并成其为社会的重要特性。“不确定人格探析”一文在此时代背景下探讨了不确定人格的内涵,并编制不确定人格量表,为我们了解不确定人格的类型与表现提供了重要信息和测查工具。工作压力亦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工作压力源于多种因素,其中,角色冲突是其典型原因之一。在个体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涉世之初或是职业变换,不同环境下对个体提出了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体对此的行为反应以及是否动态地实现与之协调,都与其特定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本期的第三篇论文“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的关系”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人格与脑机能有密切的联系。“阿斯珀格氏综合征儿童的特征和教育前景”一文,阐述了阿斯珀格氏综合征与孤独症的区别及其与天才的关系,还阐述了对阿斯珀格氏综合征儿童的教育问题。 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 ———中国人个性量表与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交互验证 王登峰1,崔 红2 (1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市100871;21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北京市100853) 摘 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人个性测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内容的相容性分析,探讨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的因素结构并验证中国人人格七因素模型的稳定性。2000余名被试同时完成了中国人人格量表和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相关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中国人人格量表相比,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的因素结构中“多出”了类似西方的神经质维度,而缺少了中国人人格量表中的情绪性维度(QX)。两个量表项目的合并因素分析支持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以及中国人个性测量表中缺少情绪性维度的假设。文中讨论了西方的神经质人格维度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没有独立出现的原因,以及从本土角度探讨中国人独特人格结构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人人格结构;七因素模型;中国人个性测量表;中国人人格量表;本土化(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677(2005)0520005212 一、引 言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西方的“大五”人格理论[1-3]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已经构建了不同的测量工具[4-16]。不同的确定人格结构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人格量表的编制策略。目前已有两种探讨并确定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而且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的研究范式。一种是由张妙青、宋维真等采用合理建构法(rational construct)、 5 3收稿日期:2005204216 作者简介:王登峰(1965-),男,山东安丘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崔红(1961-),女,山西襄垣人,心理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副 主任医师,主要研究临床心理学、人格与临床心理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69)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王登峰。

中国人常用的10句话

中国人常用的10句话

被西方功利主义成功学洗脑的中国人常用的10句话 NO.1【你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适用人群:这句话对有一种人是管用的,那就是一天到晚只会嫌别人做的不好,似乎全天下都欠了他的,从来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问题的人。特别是那种试图让全世界都按照他们的方式运转的人。只可惜,越是这种人,喊“改变自己”喊得越响,他们是在要求别人改变来适应他们的固执。

奴性潜台词:改变有很多种,但是一大部分喜欢用这句话给别人洗脑的人,强调的总是让人变得柔顺的那一面。遇到了矛盾,要求你先理解体谅,先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且是“只能”这样做,他们会反复地强调你“只能”这样做,甚至把某些不该你承担的责任,推到你的头上。 破解:凭什么不能改变别人,就得改变自己?需要改变的是对付别人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原则。改变有很多种,比如有人天天抽你,你改变不了这个人,但是你可以选择 1.抽他 2.离他远点,他要是继续缠着不放,抽他 3.调整心态继续忍耐。如果抽的够狠,未必不能改变别人。 NO.2【社会就是这样,你又不能改变社会,只能适应】 适用人群:只埋怨社会不公平,世界不公平,没有好机遇而自己完全不努力的人。把自己的loser全部归于社会的不公平,全部归于“没赶上好时候”,成天怀念所谓的“从前人们多么多么有道德”。 奴性潜台词:这句话听得最多的是在上学的时候——“现在中国就是应试教育,你又当不了教育部长,不能改变,你就只能适应”,毕业了,他们会用这句话来扼杀梦想,“你想的多好多好,但现实是这样,你只能适应”。用这句话洗脑的用意在于——我们可以承认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但是你们能怎么样,你们没有力量挑战社会大趋势的权威,就不要指责社会大趋势的不合理了,社会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所以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堵嘴,凡是对某些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对社会弊端有自己的批评,往往会遭到这句话的堵嘴攻击。 破解:先不讨论人能不能改变社会,这没啥可论的,就先承认如我等草民是没有能力移山填海,这句话仍然浑身破绽。社会就是“这样”,就是哪样呢?你只能适应?适应哪种趋势呢?洗脑者口中的社会现实是否就是真正的社会现状?例如最常见的“公务员至上”的择业观,即使是目前这确实是一种趋势,但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

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 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而文化创造力,是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文化创造力的核心,在于文化人独立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崇高的责任和不泯的良知。惟有把握时代脉搏、领悟生活真谛、超越个人得失,进而焕发创造激情和潜能,文化创造才有不竭的源泉。 风云激荡的改革时代,中西交流的开放格局,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新旧思想的冲突碰撞,外来、本土文化的交汇融合,正是文化创作最丰厚的土壤。照此说,今日中国,最应该产生震撼人心、引人深思的鸿篇巨制。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文化产业复制能力强大,但原创能力不高。环顾市场,从电影电视制品到图书报纸杂志,其数量之多,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恐不为过。然而,在数量跃升的背后,质的飞跃尚有待时日。大量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卷起一阵阵热潮,却热得急,凉得也快,真正给大众留下长远影响的精品力作难得一见。 今日之中国,为什么普遍缺乏文化创造力呢? 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莫过于如今过于急功近利的“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浮躁、混乱的社会氛围。 引用时下一句流行的话:“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创造之苦,创新之累,似乎很少有人甘愿去忍受;更多的人热衷于模仿、跟风或复制,只图在热门题材中借点光赚点钱;有人有创新之能,欲望却过于急切,将作品或拔苗助长来吸引关注,或掺入低俗内容以蒙混过关,以此种方式将才智消耗在制造浮躁的文化泡沫中;还有人虽兼具创造之才、创新之志,却苦于“冷坐十年功,抄袭一分钟”,成果难得易失,费尽心血的作品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环境中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记得这样一则新闻在不久之前曾引起热议:有抄袭行为的“80后”作家郭敬明出乎众人意料,成为长江出版社副总编辑。且不论“80后”是否可以真正承担起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是否可以引领我国文学的繁荣;文学界不断出现这样依靠有抄袭之嫌的作品而成名的作家,不断出现因投机取巧而地位攀升的文化人,这充分反映出了社会中急功近利的文化之风,他们无疑是时代浮躁的产物。 不仅如此,现在社会上还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正处于一个缺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思维既有共同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单一特殊之处。因为作为一种生物,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属性,即人类的大脑功能。此外,由于人类发展的进程大体一致,很自然地就奠定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同基础。同时,由于人类大脑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经历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体现着人类思维方式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其独特的韵味。 一思维方式的概念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刘长林将思维方式定义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作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刘长林,1990)。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孜孜以求地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思维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深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结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事实上,任何一种类型思维方式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交织而成的人类生活背景,其形成过程非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逐步的演变过程。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主体,固定了思维的基本属性,包括思维结构、认知形式、民族文化、个性表达以及现实运用等。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恪守着独特的传统形式,固守着极富个性化的文化本位,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特殊的认知方式。 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方式是一种“情感的和激情的因素简直不让真正的思维获得任何优势”的思维方式。 冯天瑜先生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括为“观物取象”,认为“它是以未经分化的表象联系代替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尚未分化,人们不承认偶然性,而确信神秘的支配力量”。显然,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其原始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直观的、情感的、感悟性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古代中国人热衷于“现象”。例如,古人用以测吉凶的观察卦爻之象和用以生产生活的观测天象。此外,中国人对其他自然现象和人类现象也很关注,并以文字或者图像将其记载下来。然而,依据哲学的观点,现象本身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复杂性。所谓复杂性,是指各种各样的现象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所以,多样性和变化性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便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凸显出来。在各种各样的现象中,中国人又格外关注对立和联系的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对立统一思维,进而发展成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特点。 此外,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也更倾向于实用性。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结构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天文学的萌芽,其目的就是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时间服务。因此,中国人热衷于通过观天象而知农时,形成了独特的“观象授时”的文明形式,并确定了阴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学习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在党校学习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贪污腐败,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人性格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人性格中的体现 1008090080 叶挺敏 摘要:文化是传承的,中国现代的民族性格也是由中国人的祖先一步一步传承下来的,要改变现代中国人的性格,必须先发掘其性格特点。 文化心理、文化行为知识文化教化的结果,而不是相反的。虽然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反映一定的文化特征,然而人的生物性心理、行为自身还不是文化现象,而是一种生物有机体的表现方式。只有当个体心里、行为成为文化载体时,或者说成为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已是和共同规范时,它才能在社会互动中构成文化现象。 我们要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就要落实到人的社会化上。人们对社会现代化采取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具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教养有关。即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物质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文化上也仍然会有文明扫地、野蛮复归的危险。 我们中国人常常对外炫耀说,我们国家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光辉文明。但现在反思一下,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的文化,是否被我们继承?那优秀的文化沉淀在咱身上究竟有多少呢?想让咱们民族复兴起来,想让中华民族把华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为之崇拜,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优异成绩,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那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必先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人性格中的体现,并加以提倡,这样能让我们的思想真正强大起来,精神强大的民族能不让人感到畏惧吗? 那我们该怎么研究我们的民族性格呢? 一个民族长期在某种文化精神的熏陶下,会养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统治者崇尚儒家文化,然后,儒家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如此一来,经过几代人的学习升华,经过社会的文化熏陶,我们的祖先就成了学富五车、气质不凡、忠义礼廉的谦谦君子。 鲁迅先生说:“英国沉着,德国粗豪,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这种概括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它却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长期共享一种文化,

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个人主义思想自晚清时期通过译介的方式进入中国,到“五四”时期一时成为社会的思想热潮。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有着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等个人本位的思想内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顺从的伦理本位的“人”有着根本不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们在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遂将矛头指向了以儒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压抑个人,造成了中国人的奴性意识和顺从型人格,他们主张破坏传统文化,毁灭家族,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大力宣扬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大力宣扬与传播,改变了“五四”一代作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他们视个人主义为启蒙社会、解放个人的有力思想武器,于是在文学创作中,大量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五四”时期涌现出来,从而使个人主义文学思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突出特征。个人主义文学从批判家族制度的罪恶、唤醒青年人的个性意识、深化创作主体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促成文体形式的变革与独创性等多个角度表现出新思想影响下创作者独特的思想意识与审美趣味,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为考察对象,对个人主义的文学思潮进行梳理、考察,深入分析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具体呈现。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的涌现,蕴含着“五四”新一代知识分子对个性与自由的追求,个人主义文学鼓励青年一代反抗族权父权,冲出家庭追求个人自由。然而,近代中国的特殊境遇使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所

宣扬的个人主义中的“个人自由”概念是建立在西方社会自由民主、权利至上等思想基础之上,并以社会制度作为保障的文化观念。而近代中国却面临着战争频仍的危难局面,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民族解放 的紧迫性压过了个性解放的需求,抗日战争爆发后更是使全国陷入战乱中,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个人主义思想显得不合时宜,更不能挽救陷入战乱的中国,因此,个人主义此时成为被排挤、被批判的对象,个人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的论争显示了个人主义在此时的尴尬处境。随着革命兴起的左翼文学更多地强调了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以及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不断地被挤压与批判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以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论文以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具体呈现以及逐渐被排挤的历程为出发点,探讨了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命运轨迹。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探讨了个人主义引入中国后促成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具体表现为大量作品描写了青年一代反抗家族制度和旧式包办婚姻,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的觉醒行为,觉醒后的新一代青年由传统社会的伦理“人”转变为个人主义思想中的独立“个人”,论文在具体分析中尝试着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与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不同。第二章通过创作主体生命体验的分析,具体地考察了个人主义与创作主体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主义的启蒙思想促使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创作主体因而体验到了孤独绝望、彷徨感伤以及日常闲适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多种生命体验。第三章以个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克服不足,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对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比喻的话,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以“辨证”为主,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最难懂的文字。所以,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上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仅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化习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深刻,从空间角度看,文化祢散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纬度看,它又延续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反应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在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下面这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就令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多中国人喜欢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 1、电视、DVD等电器的遥控器,买来时都包装在塑料袋内,西方人使用时,会丢掉塑料袋,直接用,但大多中国人却依然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这样既可保护遥控器,也更卫生。 2、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赌场和彩票,但比起大多数西方人,中国人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fotolia) 3、在西方社会,洗碗机司空见惯,几乎家家必备,但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

4、西方人喜欢在大餐厅的大餐桌上进餐。但对中国人来说,做好饭,直接在厨房的小餐桌上用餐,多方便。 5、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且,在中国长大的人是喝热水长大的,即使出了国,也要喝热水和热茶,所以每家都有热水瓶。 6、果酱和咖啡吃完了,西方人直接丢掉瓶子,但中国人却变废为宝,把空的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着。 中国人用筷子打鸡蛋。(网络图片) 7、搅蛋器现在也很普及了,但中国人依然觉得不好用,打鸡蛋还是用筷子利索。 8、泡茶一定要用杯盖,所以中国人家里的茶杯大多有盖子。但对海外的中国人来说,买个磁的杯盖可不容易,不行的话,就求助国内的亲友了。

9、生孩子对中西家庭都是大事,但外国女人生孩子2、3天就出门。中国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10、西方人身上卡多现金少,数钱的机会不多,银行数钱,也是机器上阵,而中国人数钱,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银行出纳更是技高一筹。 11、西方人办事按照规章制度,不可违反。中国人办事则以人情为重,先找熟人,求人办事前往往还要送点小礼。 12、热情的中国人送客,会送出家门很远。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了。 中国人居安思危,有点余钱就存银行。(fotolia)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使用《跨文化(中国人)个性测量表-青少年版》(CPAI-A)申请表

申请使用《跨文化(中国人)个性测量表-青少年版》(CPAI-A) 作研究用途 为建立CPAI-A的研究基础,我们会设立一个数据库来收集有关使用CPAI-A及其量表的数据。在满足本页《保证》所列条款的情况下,作者(张妙清、梁觉及张树辉)会给予研究人员在其研究中使用CPAI-A题目的权利。 (有关CPAI-A的资料,可于此网页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3513870577.html,.hk/~cpaiweb) (若主调查员是学生,请列出导师姓名及取得其认可。) 建议研究的用途: ?教员研究?研究生个别研究 ?博士论文?本科生论文 ?硕士论文?本科生个别研究 ?其它 (请注明) : 研究计划书: (请附加研究计划书,说明研究目的、方法、解释将会如何应用CPAI –A的量表、及如何保护个人数据。) 保证: 本人同意依从下列CPAI-A作为研究用途之条款: 1.CPAI-A 只作研究计划书中指定的用途; 2.将研究所得的结果及CPAI-A 的数据提供给CPAI数据库; 3.在所有有关CPAI-A的出版中鸣谢CPAI-A作者(张妙清、梁觉及张树辉); 4.将所有出版的一份副本寄给CPAI-A数据库; 5.没有得到作者预先的允许,不会将CPAI-A 的题目给予他人;及 6.将指定研究中未有使用或多出的CPAI-A问卷销毁或交回作者。 主调查员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 导师签署 (如主调查员为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

拟使用之CPAI-A量表 (请在所需项目旁加?号) 所需题目语言﹕ ?中文版 (繁体字) ?中文版 (简体字) ?英文版 所需表格﹕ ?甲表 (所有一般性格及临床量表 + 效度量表 = 509 题目) ?乙表 (一般性格量表 + 效度量表 = 307 题目) ?丙表 (临床量表 + 效度量表 = 264 题目) ?个别量表 (若甲、乙、丙表皆不适用) →请在所需量表旁加上?号 Personality Scales (一般性格量表) ?NOV Novelty (新颖性) ?DIV Diversity (多样化) ?DIT Divergent Thinking (多元思考) ?LEA Leadership (领导性) ?E-I Extraversion vs. Introversion (外向-内向) ?ENT Enterprise (开拓性) ?SEN Sensation Seeking (追求刺激) ?SOC Social Sensitivity (人际触觉) Dependability Factor (可靠性因素) ?DIS Discipline (纪律性) ?RES Responsibility (责任感) ?MET Meticulousness (严谨性) ?LIF Life Goal (人生目标) Emotional Stability (情感稳定性因素) ?I-S Inferiority vs. Self-Acceptance (自卑-自信) ?FAC Face (面子) ?EMO Emotionality (情绪性) ?O-P Optimism vs. Pessimism (乐观-悲观) ?I-E Internal vs.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内-外控制点) Interpersonal Relatedness Factor (人际取向因素) ?G-M Graciousness vs. Meanness (寛容-刻薄) ?REN Ren Qing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人情) ?HAR Harmony (和谐性) ?DEF Defensiveness (Ah-Q Mentality) (阿Q精神) ?S-S Self vs. Social Orientation (自我-社会取向) ?INT Interpersonal Tolerance (容人度) ?V-S Veraciousness vs. Slickness (老实-圆滑) ?FAM Family Orientation (亲情)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43 次更新时间:2015-06-03 23:10:27 进入专题:中国人的特性● 徐梵澄 社会上之打拱作揖,叩头请安,本来非现代应有之习惯,而是“在昔盛世”的余风。北方人比南方人奴性重,是因为帝都附近,受了传统的压迫的缘故:旗人善于请安,“京派”官气甚浓厚,便是例子。 这过错应远远归到叔孙通身上,他没有出息,无从表现自己,便大草“朝仪”,使汉高祖喜欢,可谓奴才之尤。二十世纪自由平等的时代,奴才应洗心革面了吧,在美国,大总统或高等官吏,其气焰远不及我国一小知县或“老爷”。无非因为他们是文明,民治;而咱们则否。他们在做事,咱们在捣鬼。…… 然而人类精神从来是自由的,无论怎样受着奴才的教制,他本性还是要自由。许多做小官的五情薰灼,想做大官,正因为官小了还受压迫,做大官可以较自由故。从来没有人会受压迫而甘心,被当作一块砖头嵌在墙壁里会甚舒服。然既为砖头矣,逃不出墙壁之范围,便只想怎样压迫同僚,想做顶上那一块,所有的重量都在自己以下了,没有什么更高的压迫,换言之,即更能——自由。 经济制度改观,情形不同了,有金钱便较自由,便是商业社会的发展,无论被人看不起,捱骂,受压迫吧,成了大富翁便可以变为“要人”或“开人”,那时不会受压迫了,可以向压迫者施行报复,可以左右许多事情,好像皇帝。于是人们低首下心,笑骂由他笑骂,为官或为商,皆志在弄钱,好像把住了正脉,变成开金矿者。 社会上“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业的人们,无非这么教育自己,教育子弟,教育旁人。有人说三个普通欧洲人不抵一个犹太人利害,三个犹太人赶不上一个中国人,这话是有理的。中国是传统的受着压迫,当了奴才而又想当主人,一律在苦里挣扎!努力向自己刻苦,狠,啬!也狠,啬,苦毒旁人。 1934.04.12

中国人社会心态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中国人社会心态发展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考查学期 2011 学年第 1 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尹锐豪 学号201004054237 专业移动商务 成绩 指导教师王超然

文章摘要:本文主要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心态的深厚影响。首先向读者解释社会心态的定义,再从近代发展、现代发展历史剖析古时中国君主制度对近现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影响。提出如何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从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和个人做起。 关键词:社会心态君主制封建文化社会制度

什么是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例如对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动向、经济动向、某一重大事件等所表现出的社会心理状态,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并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演进的社会主观精神状态,它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中国人的社会心态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在1840年以前,中国一直处于封建君主社会,社会在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君主制与家长制的传统社会心态。在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自给自足使中国形成了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社会心态;在政治上,君主制的不断成熟和加强,使中国人之奴性根深蒂固;文化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依然是为封建君主制所服务。 而在1840年往后到1949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我国各种变革运动的盛行使中国传统人格和社会心态坍塌。众多新事物的出现强烈地冲击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然而,当时倡导革命的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没有把中国人民从茫然失措的精神状态中完全带领出来。 直到1949年,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解放。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有两点:其一,经过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从参差不齐趋向高度同一;其二,经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从自保消极走向积极进取,促使这一群体的成员自然地产生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就无往不能的心理期待。同一和亢奋的社会心态带来了时代风貌的变化,也成为中国在探索发展道路上走向挫折的起因之一。一系列癫狂而不计后果的社会运动和各式各样的制度性变革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人民公社化,国家借农民的传统平均主义心理,通过各种政策杠杆,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几乎与此同时,大跃进的浪潮席卷全国,在中共八届二次全会提出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A-B型性格测量表

A/B型人格测量表 中国版的A型行为类型量表1983年由张伯源主持全国性的协作组开始修订。研究参考了美国的一些A型行为测查量表的内容并根据中国人的自身特点,前后经过三次测试和修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整个问卷包含60个题目,可以简单测测自己的心理状态~只需做“是”“否”回答就可以。 本问卷用于了解你的个性在A型行为上的特点。问卷共60题,希望你如实填写,独立完成。 请你对每个句子用“是”或“否”两个标准进行评定,符合你情况的选“是”,不符合的选“否”。本问卷各题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如实填写。在一个题目上不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尽快作答。 问卷题目: 1.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人 2. 即使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我走路也快。 3. 我经常感到应该做的事情太多,有压力。 4. 我自己决定的事,别人很难让我改变主意。 5. 有些人和事情常常使我十分恼火。 6. 我急需买东西但又要排长队时,我宁愿不买。 7. 有些工作我根本安排不过来,只能临时挤时间去做。 8. 上班或赴约会时,我从来不迟到。 9. 当我正在做事时,谁要是打扰我,不管是有意无意,我总是感到恼火。 10. 我总看不惯那些慢条斯理、不紧不慢的人。 11. 我常常忙得透不过气来,因为该做的事情太多了。 12. 即使跟别人合作,我也总想单独完成一些更重要的部分。 13. 有时我真想骂人。 14. 我做事总是喜欢慢慢来,而且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 15. 排队买东西,要是有人加塞,我就忍不住要指责他或出来干涉。 16. 我总是力图说服别人同意我的观点。 17. 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我所操心的事远远超过我应该操心的范围。 18. 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比别人差,我也无所谓。 19. 做什么事我也不着急,着急也没有用,不着急也误不了事。 20.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按自己的想法办事。 21. 每天的事情都使我的精神十分紧张。 22. 就是去玩,如逛公园等,我也总是先看完,等着同来的人。 23. 我常常不能宽容别人的缺点和毛病。 24. 在我认识的人里,个个我都喜欢。 25. 听到别人发表不正确的见解,我总想立即就去纠正他。 26. 无论做什么事,我都比别人快一些。 27. 人们认为我是一个干脆、利落、高效率的人。 28. 我总觉得我有能力把一切事情办好。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图谱及十种生活方式

当代中国人梦想及价值图谱 中国梦的标准 国家梦是基于个体梦的,在一个个体没有梦想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家梦,只有在个体梦想丰富并且有机会实现的国度里,国家梦才有可能孕育。国家梦同时又是超越个体梦的,个体梦表现形式纷繁多样,国家梦的内涵却是人们普遍向往、信奉和追求的。当前代中国,国家在发展和富强,社会更有序、更开放,个人的财富在不断增加和积累。中国可以支撑和包容越来越多普通人形成梦想并实现梦想,整个社会也因梦想的蓬勃丰富而更有活力与魅力。 美国梦不仅传达了“自由、民主、平等”的制度理想,更表达了“只要奋斗就能成功”的个人梦想。她让人们相信,美国是实现梦想的沃土,只要你肯努力,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种族和出身,你都有机会改变命运、获得成功。这一梦想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并让他们引以为豪,而且吸引了众多其他国度上的人们,来到这块土地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那么,中国梦是什么? 被很多人热衷、谈论、并津津乐道地追求,是中国梦吗?能让人们在想到它的瞬间就感受到兴奋,激动和力量的梦想,是中国梦吗?能让人终身追求,付出所有的智慧、汗水和生命能量去实现的梦想,是中国梦吗?能让人放弃个人利益,甚至倾其所有,让后代变得更好,让他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梦想,是中国梦吗?所有这一切,是心愿,是目标,是个人理想,是希望……它们都有中国梦的特质,但不是中国梦的全部。 概括起来,中国梦应具备以下四大基本特征: §社会认同度:她是很多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是一种源于对中国社会制度条件和文化认同的信仰,是超越了个体而对某一群体带有普遍驱动力的能量; §情绪激励性:她所描绘的愿景能极大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热情,人们为她激动兴奋,为她彻夜辗转,为她燃烧所有的生命热情; §行为驱动力:她让人们看到生命的指向,行动力的来源,人们愿意为了实现她而进行持久的努力和奋斗,不论遭遇何种挫折和挑战; §效果变化性:她让人们找到追求的起点,并在实现的终点享受成长、变化、发展的快乐,体验被他人和社会认同的满足和愉悦。 当前阶段,中国人的梦想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归纳起来,主要有7种典型梦想。综合考虑各类梦想在四个特征维度上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财富梦”在当前被普遍认同和接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是美好的,只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