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织布疵点大全

(完整版)织布疵点大全
(完整版)织布疵点大全

织造品质织疵成因

一、经纱断头原因。(不包括纱原纱品质及准备工用原因)

1.综框过高低,左右不平。

2.开口过大过小,过早过迟。

3.经纱路线过短,(后梁过前),经纱张力太大

4.后梁及停经架位置赤字高,上下层经不张力悬殊太大。

5.停经架与综框距离过远过低。

6.空气调节、湿度过高过低。(尤其麻纱反应最大)

7.剑颈、钢筘、综丝、停经片、剑带等毛糙。

8.过撑位置过高,应距最低位置1mm。

9.结头纱尾、飞花杂物搅入经纱。

10.值车对经纱倒断头、搅头处理不良,断经后接纱结头不良;如纱尾长。

二、断纬原因

1.纬纱强力过低、松捻纱、大结头、棉籽屑、飞花回丝夹附。2.络筒时强力过太、张力太大、成形不良。

3.边撑太前撞筘,距离钢筘到少要有1mm的间隙。

三、双纬

1.纬纱断头为主要原因,首先须减少断纬线。

2.值车工不注意在断头后,未将织口内断纬拉清。

3.值车工在断纬后未将开开口顺序较主合适时开车。

4.纬纱断头后断纬运动未立即作用停车,而中间缺少数根或一根纬纱。

四、缩纬

1.纬纱捻度过大。 2.纬纱太干或太湿。

3.开口不清。 4.开口时间过早或过迟。

5.纬纱引出张力太小。 6.经纱张力不足。

7.纬纱筒子有大结头、飞花、杂物附着、粗节纱造成部分开口不清。

五、小稀路

1.筘座及卷取刺毛辊松动或腐蚀。

2.经纱张力过大或过小。

3.经纱上下两层纱张力相差悬殊。

4.停车过久后开车时梭口未较正。

5.停车后开车起动太缓慢影响打纬力。(主电机皮带松驰无力)六、纬纱尾织入

1.右测经纱距离顺风管太远,废边纱未能很好夹持纱尾。

2.纬纱张力太小,剑头开启时间太晚。

七、稀路

1.起因均为断纬、首先须减少断纬。

2. 断纬卷取退卷绕装置不良。

八、跳花

1、综框松动、不平或过低。

2、经纱张力上下两层相差悬殊。

3、浆纱过毛、开口粘滞、上浆不良引起绒球或毛羽。

4、经纱有飞毛、纱尾及大结头。

5、综丝头尾损断或综丝搅乱。

6、部分经纱松弛或张力过低。

7、开口时间不对。(开口过小) 8、边撑高低不标准。

9、钢筘筘号过密,请核对筘号及工艺单。

10、每筘纱根数过多,核对工艺单。

九、蛛网

1、停经片密度大,断经后不立即停车。

2、停经片间积聚飞花,运动失灵。

3、开口内有飞花,纱尾,杂物。

4、综丝损断。

5、纬纱张力突然过大,边撑将纬纱勾断成边蛛网。

6、停经片残缺、弯曲、过轻(重量)

7、一根停经片内有两根以上经纱。

8、其它断经原因。

十、密路

1、值车工断纬时退出布面过多或折坏布时退出布面过多。

2、卷取部分扎着杂物、或不够润滑。

3、刺毛辊、刺毛皮伤残或磨损严重。

4、压布辊压力不够或弯曲。

5、落布时卷布未卷紧。

6、卷布辊过于光滑。

十一、筘痕、方眼、布面毛糙

1、上下层经纱张力相差过大。

2、综框不平,过高过低。

3、经纱张力太大太小。

4、后梁太低,停经架太低。

5、开口太大或开口不清。

6、开口时间太迟或过早。

7、浆纱过硬。 8、每筘经纱根数过多。

9、浆纱太毛、开口粘滞。 10、筘齿太厚或分布不均匀。

11、工场太干燥。 12、纬纱张力引出不均匀。

十二、边撑疵

1、边撑针号太粗或太细。

2、边撑针尖弯曲或损断。

3、边撑刺毛圈转动不灵活或磨损。

4、边撑位置不对。

5、布面张力过高或过低(经纱张力)

6、纬纱张力过大。

7、边撑内夹有飞花、杂物、纱尾等。

十三、断边纱

1、边撑转动不灵活或刺毛辊磨损。

2、边撑位置过高过低过前过后。

3、筘齿挤逼弯曲或松动或毛糙。

4、开口时间不合。

5、罗纹织边、开口过大过低过高过早过迟。

6、经纱筘幅过阔过窄。

7、织轴经纱过阔过窄。 8、纬纱引出张力过大。

9、边纱穿法及边纱根数不合。 10、经纱张力过大或过小。

11、织轴卷绕时边纱下陷。

十四、毛边、毛巾边

1、纬纱引出张力过小。

2、边纱穿法不合规定。

3、织边开口过高过低过早过迟或开口不清。

4、钢筘、筘齿松动或挤逼。

5、边撑位置太高、太低、太后。

十五、紧边、袋形布、硬边

1、边纱每筘根数过多、减少后能改善。

2、纬纱张力过大。

3、边纱张力过大。

4、平纹改为2/2罗纹纱,多数能改善

5、边纱穿法错误。

6、边撑太短或未用足,伸张力不足。

7、边撑太后。 8、织轴宽度与布幅宽相差过大

十六、松经、紧经

1、经纱倒断头(并轴时)

2、经纱两根以上有并粘、在织造时分开时紧时松。

3、经纱与停经片缠绕。

4、经纱飞纱时经过线路不良时紧时松。

5、坏综丝。

6、经纱络筒时纽结伸展松弛。

7、废经纱绕于织轴上压住邻纱。 8、经纱上有飞花球,纱尾绕在综丝和停经片处。

9、织轴卷绕太松而织造时经纱张力较高形成下陷。

10、织轴浆纱时长短不一,了机时松紧不一。

11、停经架距综框过远(用速度慢) 12、停经片过轻、弯曲。

十七、簇织

1、经纱开口内夹尾纱或经纱断头飞花杂物移去后形成一簇经纱被拉长。

2、经纱上有纽结将一簇经纱拉长。

3、经纱一簇减受外力被拉长。十八、布边不平齐

1、纬纱引出张力过小或过大不均匀。

2、织轴经纱过阔。

3、边织开口过大、过低或边织综框过后。

4、梭眼内有飞毛纱尾物。

十九、边蛛网

1、综丝内有纱尾、飞花等。

2、纬纱张力过大、同时经纱边纱张力特别小。

3、边撑位置太后。

4、边纱穿法不合、边纱并绞。

二十、狭窄边

1、边纱根数过小。

2、纬纱张力过强。

二十一、脱边

1、边纱开口内夹有尾纱等。

2、边织开口时间不合。

二十二、绒球

1、上浆率过低。

2、浆液配合不适宜

3、上腊过多。

4、经纱受潮或霉烂。

5、经纱烘干不够。

6、钢筘筘齿生锈或毛糙。

7、停经架歪斜、或停经片过重。

8、经纱张力过强

二十三、弯纬、弓形纬

1、边撑位置过高或太后。

2、边撑长度不够。

3、边撑针号太细。

4、边纱张力过大过小。

5、边纱穿筘过密。

二十四、油污

1、前工序精纺、络纱、浆纱时沾上。

2、运输中沾上。

3、修机工、挡车工手不洁。

4、其他情况下沾上。

二十六、破洞、撕破

1、硬物或尖锐物碰撞布面或卷取刺毛辊。

2、刺毛辊及布边破损。

3、满布辊及布边搬运中摩擦。

4、边撑刺毛圈针号过粗过细。

5、布面张力过紧

二十七、染色不匀

1.用纱混棉不一律或混合错种类纱支。

2.用纱捻度差异大。

3.用纱稳定处理条件不一律。

4.用纱发霉或染油污。

5.浆纱时渗上腊过多。

6.浆纱浆料不易褪清。

7.部分经纱受意外磨蹭。

二十八、错纬

1、引纬错误

2、纬管色泽用错

3、络纱时混入错纱支

4、车工用其他机台不同纬纱

二十九、异纤、飞花、杂物织入

1、前段工序精纺、络纱、浆纱时沾上。

2、筒子纱不清洁。

3、布机清洁不良。

4、扦纬工作法不良。

5、值车工作法不良。

三十、阔幅、狭幅

1、筘号不适合。

2、筘号错误或不准确。

3、工场湿度过高或过低。

4、经纱张力过小或过大。

5、头份过多或过少。

6、边纱每筘根数过少或筘数不足或过大

7、用错细支或粗支纬纱或纬密过疏过密。

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区别

梭织面料 百科名片 梭织面料 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近代也由于无梭织机的应用,此类面料的织造不用投梭形式,但面料仍归梭织类)。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 目录 梭织面料中的缎纹组织 梭织面料中的斜纹组织 梭织面料中的平纹组织 梭织面料的用纱量 如何建立企业换算公式? 梭织面料的成本核算 梭织面料计算 梭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梭织面料中的缎纹组织 梭织面料中的斜纹组织 梭织面料中的平纹组织 梭织面料的用纱量 如何建立企业换算公式? 梭织面料的成本核算 梭织面料计算 梭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展开

编辑本段梭织面料中的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satin and sateen weave 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但不相连续的织物组织。缎纹组织分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两种。它是三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缎纹组织中单独组织点由两相邻的经纱或纬纱的浮长线所遮盖。织物表面平滑匀整,质地柔软,富有光泽或稍呈纹路。缎纹组织的织物用途较广,常用作被面、衣着、鞋面以及装饰布等。 里布——纯棉印花梭织面料 缎纹组织可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一个组织循环的纱线根数,简称枚数;分母表示飞数,经向飞数用于经面缎纹,纬向飞数用于纬面缎纹。缎纹一个组织循环纱线数不少于5根,飞数应大于1而小于组织循环纱线数减1,飞数与组织循环数两者应互为质数。常用的缎纹组织循环纱线数为5、8、12、16等,组织循环纱线数越大,织物表面纱线浮长越长,光泽越好,织物越松软,但坚牢度越差。 经面缎纹织物的表面多数由经纱浮长所覆盖,为了突出经纱效应,经向紧度须大于纬向紧度,一般经、纬向紧度之比约为5:3,例如直贡呢、素缎等。纬面缎纹织物的表面多数由纬纱浮长所覆盖,为了突出纬纱效应,经向紧度须小于纬向紧度,一般经、纬向紧度之比约为2:3,例如横贡缎等。 为了使缎纹织物柔软,常用拈度较少的纱线。纱线的拈向对缎纹织物外观效应有一定影响。经面缎纹的经纱或纬面缎纹的纬纱在布面上的捻向与织物组织的纹路方向相同,织物表面光泽就好,例如横贡缎。若这些纱线在布面上的拈向与织物组织的纹路方向相反,则缎纹 织物表面呈现纹路,例如直贡呢等。 以缎纹组织为基础可演变出许多缎纹变化组织。如在经或纬组织点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组织点而构成加强缎纹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用不同飞数而构成变则缎纹组织,如六枚变则缎纹组织,其经向飞数为2、3、4、4、3、2;延长经向或纬向组织点而构成重缎纹组织,常在手帕织造中采用。缎纹组织与其他组织结合可构成缎条府绸、缎条手帕等织物。如图所示 编辑本段梭织面料中的斜纹组织

织布疵点原因及预防措施

布疵形成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一:边不良、边撑疵、烂边、毛边。 (一): 边不良 A:形成原因 1 :锯齿边 当纬纱张力忽大忽小时,布边内卷,最易造成锯齿边。 2 :荷叶边 当纬纱张力小于经纱张力时,或经纱张力时松时紧,布边不平整,会岀现荷叶边。 3:边纬缩 纬纱退绕张力小,引岀不畅,开口投梭工艺时间配合不当,梭子通道部分有快口,或者是纬纱在退绕时, 受到布边经纱毛羽影响,使纬纱不能拉直,布边较松,因而产生纬纱气圈或边纬缩疵点。 4:边穿错 边纱穿法不统一或穿错,处理浆纱多头、少头、错头时,缺乏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 5:布边两侧全匹带规律性的不平整。 (1 ):纬纱张力变化。(2):经纱张力不良。(3):边撑不良。 B :消除方法 (1 ):在严格控制经纱张力均匀的基础上,加大边纱张力,保证开口清晰度。 (2 ):合理配置开口、投纬工艺时间。彻底消除梭子通道部分快口,解决边纬缩、坏边疵点。 (3):要适当增加纬纱张力,解决布边两侧差异。 (4 ):改进边纱穿综操作。 (二):边撑疵 A:形成原因 1:边撑盒位置过高或过低,织物的全幅织口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形成两侧布边向外凸岀,布身向内凹入。 2 :布面张力过大,经纱紧贴边撑刺辊,致使刺尖切割经纬纱而产生的边撑疵,大都是有规则的通匹疵布。 3 :布幅愈阔或纬缩率愈大的织物,愈易产生边撑疵。 4:边撑刺辊使用不当,或新购入的边撑刺辊未及时加工,发生刺尖部分迟钝,或刺尖虽锋利但呈弯钩形状, 将经纱或纬纱钩起拉断。 5 :边撑盒内刺辊,有短回丝、落浆、落物等阻塞,影响刺辊回转不灵活,造成刺辊与布面速度不一致,使刺尖 割断纬纱,产生边撑疵。 6 :边撑匣配套不良及边撑匣盖、边撑匣座的合缝大小或歪斜。 7 :卷布刺辊刺毛铁皮过分锋利、快口或刺孔磨灭迟钝,也会产生边撑疵。 8 :织造车间温湿度调节不当,最易产生大面积边撑疵,特别在制织粘胶织物时,更为敏感,影响较大。 9 :送经装置不良,张力扇形杆上下动程过大,送经锯齿轮撑头磨灭,经纱张力忽紧忽松,易产生有规律的边撑

针织布概念及种类

简介: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主要分为二大类:圆机和平机织物,(或称为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 品类:圆机织物--主要产品有:针织汗布、棉毛布、罗纹布、网眼布、摇粒绒、空气层、涤盖面、毛圈布、拉绒布、割绒布、人造毛皮等等很多,还有很多混合变化织法如:平罗纹变化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添纱组织、衬垫组织、毛圈变化组织等。由于织法的排针规律不同,同一个产品也会有很多变化如:网眼布就有小网眼、珠地网眼、菠萝格、华夫格等等。 平机织物---主要产品有:横机罗纹、羊毛衫织物、纱线衫织物、经编平纹织物、经编网眼织物、经编麂皮绒、经编起绒织物、经编毛圈织物、经编毛巾织物等等。 在原有基础上再加原材料的变化(棉、麻、丝、化纤、毛、有机大麻、竹纤维、玉米纤维、海藻纤维等及混纺),染色变化(染色、色织、色纺)工艺变化(提花、交织、复合、拉绒、植绒、烂花、洗水、石磨、涂层)等等的变化,就会再生出许许多多的品种。 特色: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发展情况: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针织面料醋酸纤维(Acetel)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

布料外观疵点图解及成因分析

GTT大讲堂【148】布料外观疵点图解及成因分析-纱线疵点纱线疵点 简称“纱疵”,即织物纱线本身存在瑕疵,常见的纱疵有粗节、棉结、布开花、条干不匀、云织等等。 粗节(竹节) 外观:织物的经纱或者纬纱存在一小段比正常纱捻度少的粗节。 成因:精纺喂入粗纱时,纤维内密度不均匀,有较小密集的纤维束成纱。

布开花 现象:染色织物布面有极少纤维不上色,或者上色较浅,泛白。 成因:1.棉纤维内含有不着色的死棉纤维;2.纺纱时,一根纱线中混入了其他纤维,如棉纱混入极少的聚酯纤维,染色时没有高温染色或者使用分散性染料,使混入的纤维着色不良。 棉结 现象:布面呈现类似接头大小的(棉)纤维团,且纺入纱中。如将其拔下,纱则有可能断裂。(低等棉纺纱常有此问题。) 成因:原棉纤维中有死棉纤维团,在清花工序中没有清干净。

GTT大讲堂【149】布料外观疵点图解及成因分析-织造疵点(1)织造疵点 织疵主要指在织造过程中,由于织机故障、送纱张力问题或者油渍污染等原因造成影响布面效果的织物疵点。织疵现象多种多样,典型的常见的代表有断纱,稀密路、织造破洞、跳纱、组织错误(错综)、蛛网、纬缩、筘痕、油污纱、纬纱扭结、百足以及各种边疵等等。

1、断经 现象:织物上经纱断掉一根或者多根。 成因:经纱在织造的过程中断裂,自停装置失灵,未将经纱接好而继续织造。 2、断纬 现象:织物中的纬纱断裂,但断开的两端间距较短。

成因:1.纬纱在织造的过程中断裂,但瞬间继续织入,仅缺一小段距离。2.纬纱上有严重的粗结或者飞花,拆除时导致纬纱断裂。 3、双纬与脱纬 现象:单纬织物一个梭口内有两根纬纱织入布内。三根及以上并在一起则称之为“脱纬”。 成因:1、全幅双纬:误将两根纬纱混入一个织口;2、非全幅双纬:边剪设定不当或不够锐利,或断纬后未将纱尾消除。

面料知识: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关系

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关系 1,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有何对应关系?比如144gsm的纯棉平布须用多少支数的纱? 2,针织坯布在染色后克重的变化范围大约是多少? 1 `& n* p% r( U- X( {/ `' a目前所讲的纱支数大都是指“英制支数”,用英文字“S”表示.它的定义是: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纱线,它的长度有几个 840 码,就称为几支纱线.纱线越粗,S值就越小,纱线越细,则“S”值越大.即40S/1要比20S/1的纱支幼细. 这样,在同种结构的针织布中,纱支越幼细,它的克重(g/m2)就越轻.如 32S/1平纹布成品克重在 135-145G/M2之间,而20S/1平纹布的成品克重在180-190G/M2. 针织胚布在经过前整,煮练,与溶液中的染料结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会吸湿澎化,所以一般都会增重15-20G/M2左右.但会随着原料纤维的选择,织物的构造,染色工艺,染料特性而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如:普梳纱因杂质较多,同种纱支,织物较精梳纱支的成品会较轻;平纹布较罗纹布的线圈构造密实,故胚布与染后的克重相差较罗纹布要小.还有同纱支同种结构的布,织造的密度也会有影响. m' O; a0 T* } b按照理论计算出来的纱支/规格米克重和实际上的大不相同. 同一批生产的面料因为拉幅定型处理稍有不同, 克重也会偏差不少.当然,从工厂价目表上看纱支,规格,幅宽,克重, 大致可以知道一定的规律. 反正算克重的那套方法不会简单.举两个例子吧. w( k2 ], o w4 k% 全棉:40 x 40 + 40D 133 x 72 门幅:48/50“ * W1 Q6 k8 Z) M' x) 设:纱价 33,000元/吨7 z( W4 t% R- s" \, 第一步:算出经纱条数:133 x 50(门幅)= 6650 (经条总数)" N& q- k3 _ M9 L S; ` 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数)/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数)=97。53 x 1.05(损耗) / f0 `. }* \4 K( M3 H! b) 经纱重量= 102g/m 第二步:算出纬纱重量+ D2 X6 y) H$ ^/ C) M7 N1 }5 x 40s +40D = 173 deniel x 72 = 12456 x (1.27+0.10m) / 9000 x 36 = 68.26 g/m 布重:170克/米" C2 @- G) N) A2 X) 化纤产品:50D X 75D / 203 X 89 66.9” ; O5 A* z3 g: l0 U% B% p% 203 X 66.9 = 13580./9000 =1.5X50D X 1.03 =77.71 : Z- h5 d/ O8 a5 U9 75 X 89 X1.7/9000 X 36 # _ O5 D- i5 r0 L" =45.39 3 I. K$ b+ ~6 ?5 n z6 d( h* E/ O, _8 =123G/M 假设50D 17元/KG ) v! J( d" h6 Q- ] 原料: 2元织造费1.3元/米 染整费:0。9元/米。 5 \7 t% r* \/ w$ b5 4.2元 X 缩损 14% = 4.79元 + 0.30元轧光 5.09 X 10% 利润 5。60元/米。(成本价) 如果有氨纶,比如: 75D + 40D = 105D z/ S O E% w% X 所以, 最精确的计重办法: 用克重机打克重!!!! ! U+ z/ d8 x2 o# ]8 Y! P' P9 g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胚布)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1.针织圆机的结构 要解决问题,那就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就先介绍一下针织大圆机的结构: 纬编针织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 针织大圆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 (一)给纱机构 其作用是将纱线从筒子上退解下来,不断地输送到编织区域,以使编织能连续进行。针织大圆机的给纱机构有积极式、半积极式和消极式3种类型。目前生产中常采用积极式给纱机构,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喂纱,控制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使其保持恒定,以改善针织物的质量。 (二)成圈机构 其作用是将喂入的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运动编织成针织物。成圈机构由织针等多种成圈机件组成,能独自把喂入的纱线形成线圈而编织成针织物的编织机构单元称为成圈系统。纬编机一般都装有较多的成圈系统,成圈系统数越多,机器一转多编织的横列数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三)牵拉卷取机构 其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并卷成一定形式的卷装,以使编织过程能顺利进行。牵拉卷取量的调节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织物密度均匀、门幅一致,牵拉卷取必须连续进行,而且张力稳定。此外,卷取坯布时还要求卷装成形良好。 (四)传动机构 其作用是将动力传送给上述各个机构,使它们协调工作而完成各自的任务。传动机构要求传动平稳、动力消耗小、便于调节、操作安全方便。 (五)辅助装置 其作用是扩大机器的工艺可能性或使机器便于调节和看管,保证编织正常进行,如机器上的花型机构、自动加油装置、清洁除尘装置、各种自停装置等。 2.常见疵点 针织大圆机在编织时出现的机械故障和织物疵点的原因较多且比较复杂。 为了利于检修,根据实践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机械零件质量差,各零部件的安装配合不良,以及保全保养工作欠佳,在长期 运转过程中造成零件的严重磨损。 (2)由于原料品质所引起的。例如:原料和纱线细度选用不当,在纺织过程中成纱不良,有粗节、细节、杂质、毛快、弱捻等,或者在漂染加工过程中,水洗不清,柔软剂用量过少,纱线回潮率高等。 (3)在织前的准备过程中,清纱器隔距太大,粗纱、结头等未被清除,润滑剂用量不当。 (4)络纱工和挡车工操作部熟练。 (5)编织机件(织针、纱嘴等)质量不佳,调节不当。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莫黛尔(Modal)纤维针织面料莫黛尔(Modal)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性纤维,它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悬垂性、涤纶的强度、真丝的手感于一体,而且具有经过多次洗涤以后,仍然保持其柔软和光亮的色泽。针织工艺仍然将纤维与针织本身柔软蓬松、高弹舒适等特点相结合,使二者的优越性能相得益彰。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莫黛尔和氨纶裸丝交织的单、双面针织面料,柔软滑爽、富有弹性、悬垂飘然、光泽艳丽、吸湿透气,并具有丝绸般的手感,用该种面料设计的时尚服饰,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体曲线,雕塑出女性胴体的性感和魅力,是前卫时尚族青睐的高品位针织服饰。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

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令活动倍感舒适。它有着良好的导湿性,与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广泛的用来缝制T恤衫、运动装等。 5、再生绿色纤维Lyocel针织面料再生绿色纤维Lyocell、天丝与氨纶裸丝交织的针织平针组织(汗布)、罗纹、双罗纹(棉毛)及其变化组织的面料,质地柔软、布面平整光滑、弹性好,产品风格飘逸,具有丝绸的外观,悬垂性、透气性和水洗稳定性良好,都是设计流行性紧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理想高档面料。 6、闪光针织面料具有闪光的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在面料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闪色效应或采用镀金方法,在针织面料上出现各种图案的闪光效应,而面料的反面平整、柔软舒适,是比较好的针织服装面料。用这种针织面料设计的紧身女时装及晚礼服,会透过闪光面料耀眼、浪漫的风格,展示出针织面料光彩照人、华贵亮丽的韵味,全方位的表现针织服饰的风采,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织物疵点检测实验

织物疵点检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智能织物疵点检测的工业结构和需求 (2)了解织物疵点检测装置结构 (3)熟悉如何检测装置如何检测织物疵点 二、实验要求: (1)进入实验室按照实验室章程操作,不随意触碰正在运行的对身体有伤害的实验设备,注意安全 (2)认真听取实验指导老师的操作介绍及注意事项 (3)观摩织物疵点检测装置 (4)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布匹疵点位置 三、实验过程: 随着数字集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视觉已经在工业表面检测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计算机视觉来代替人工视觉不仅可以提高检测速度,降低劳动成本,而且通过布匹疵点自动检测系统可以为布匹质量等级的评定,提供双方可信的参考数据,从而有利于布匹贸易的开展。 通常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由以下5部分:光源、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软件组成。 选择光源的目的:增强待处理的物体特征及减弱和消除不需要关注的物体和噪声的干扰,获取高品质、高对比度的图像。按照明方式的不同,光源可以分为:直接照明光源、散射照明光源、背光照明光源。条形方式常用的是LED条形光源,条形方式除具备沐光方式的优点外,其安装角度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光线的角度和方向,可以检测到被测物体表面是否有光泽,是否有纹路,也可以检测到表面特征。聚光方式主要是在条形光源上加入一个柱型透镜,把光线汇聚成一条直线,以产生高亮度线光源,线性聚光方式常常配合线阵相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图像采集卡其功能是将图像信号采集到电脑中,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到硬盘上。 线阵相机每次只采集一行,只有把采集的若干行拼接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图像。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保证相机的采集速度和布匹运动速度的匹配,如果速度不匹配就会获得失真的图像,更甚者获取不到图像。 根据照度匹配原理,选择LED长条形阵列照明光源,并讨论了光源的正向和背向照明结构;CCD相机和图像采集卡的选择,并详细说明了选择CCD相机应考虑的因素;疵点尺寸的图像测量是不同于以往疵点检测系统的新功能,因此需要对多CCD相机系统进行标定,这里介绍了图像测量原理和CCD相机标定理论,计算出每个相机的空间精确位置和姿态参数,并结合色织物疵点测量精度的要求,通过实验确定出像素相当量。 软件系统: 1、调用bitflow采集卡SDK实现图像的采集 2、VS2010与OpenCV平台的搭建,实现图像的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总结: 该织物疵点检测符合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并且各项指标良好,基本可以投入实际使用。但是,目前的织物疵点自动检测系统主要是针对白坯布,对基于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及宽幅面、高密度色织物的疵点自动检测还有待发展。

织物疵点检测

DEFECT DETECTION IN REPETITIVE FABRIC PATTERNS R.Perez Computer Engineer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alencia Ferrandiz y Carbonell no.2 Alcoy,Spain. email:ruperez@disca.upv.es J.Silvestre Computer Engineer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alencia email:jsilves@disca.upv.es J.Munoz Instituto Tecnologico Textil Emilio Sala no.1 Alcoy,Spain email:jmunoz@aitex.e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automated analysis system for defect de-tection in the print process of?ocked fabrics with repet-itive patterns is presented.This process represents a less computationally complex method than the detection of any type of pattern in the print process.For this reason,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using a personal computer(PC)in-specting100%of the production that ful?ll the require-ments of repetitive patterns.This system will be extremely useful for companies which produce repetitive pattern tex-tiles in large quantities.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rototype system,based on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will be de-scribed. KEY WORDS Textile Inspection,Fast Fourier Transform 1Introduction In spite of the advantages that computer vision provides to the fabric inspection process,in the production stage as well as?nal inspection,this technology has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textile sector when considering developed systems,research articl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ojects. Meier[1]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no electronic system is equal to the human eye,there are disadvantages.These include concentration,reproducibility of the process,es-pecially with the entire width of the fabric,speed and spe-cial functions:analyzing the size,form,con?guration,con-trast and relevancy of the defect to the?nality of the prod-uct.However,the textile industry employs computer vision very little because: ?Visual inspection of irregularities is complex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product is sometimes irregular by na-ture.The textile process can vary signi?cantly and it can still be considered correct. ?Fabric materials are?exible and can easily be dis-torted,which makes it dif?cult to use standard meth-ods for automated inspection. ?The economic cost it is possibly greater in this sec-tor than in others,because of the size of the area to be inspected and the resolution required to detect the defects.For these reasons,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governed by these restrictions,capable of detecting errors visible to the human eye,are quite expensive.Nevertheless,there have been serious attempts by researchers to introduce these techniques in the textile sector.For example,in regular texture fabrics analysis,Shin[2]develops an algorithm for defect detection and classi?cation based on energy mea-sures and the adaptive mask theorem.Although this needs the design of a classi?er using test data,it is not a gener-ally accepted method(Campbell[3-6])due to the im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representative defect data with all er-ror characteristics.Cohen[7]develops a system based on a Gaussian Markov Random Field(GMRF)model of the correct textile texture,using non-overlapped windows to extract the GMRF parameters and compare it using a clas-si?er,with the corre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bric texture to determin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window.Other work on texture defect detection can be seen in papers by Camp-bell[3-6]and Balakrishnan[8],based on Fourier Trans-form and where they also offer an interesting description of the fabric problems,Hoffer[9]uses an Optic Fourier Trans-form(OFT),Lewis[10],develops a Fourier based method using multiresolution decomposition by wavelets,and Es-cofet[11]uses the Fourier Angular Spectra Correlation to detect global defects and Gabor Filters to detect local de-fects.This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In section2we explain the problems and their particularities,in section3 we present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and in section4the results and the conclusions are shown. 2Problem description In the textile industry,the print process is the way in which a particular substance,usually dye,is impregnated on to a fabric in some areas using a perforated cylinder with holes positioned to give the desired design.A cylinder is used for each colour in the process.The most common problem in this process is the obstruction of the cylinder holes by dust, solidi?cation of the dye,etc.so that the resulting design is faulty.In the?ocked fabrics industry,it is normal proce-dure to use this process to make?ocked drawings on fabric bases.The colour of the fabric bases is usually the same as the?ock to be printed,as well as the adhesive used to?x the?ock to the weave.Therefore,although this process of

针织面料的分类

针织分为纬编(weft knitted fabric)和经编(warp knitted fabric) (一)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它的品种较多,一般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织物柔软,坚牢耐皱,毛型感较强,且易洗快干。不过它的吸湿性差,织物不够挺括,且易于脱散、卷边,化纤面料易于起毛、起球、钩丝。主要有以下品种: 1、涤纶色织针织面料:织物色泽鲜艳、美观、配色调和,质地紧密厚实,织纹清晰,毛型感强,有类似毛织物花呢风格。主要用作男女上装、套装、风衣、背心、裙子、棉袄面料、童装等; 2、涤纶针织劳动面料:这种织物紧密厚实,坚牢耐磨,挺括而弹性,若原料用含有氨纶的包芯纱,则可以织成弹力针织牛仔,弹性更好。主要用于男女上装的长裤; 3、涤纶针织灯芯条面料:织物凹凸分明,手感厚实丰满,弹性和保暖性良好。主要用于男女上装、套装、风衣、童装等面料; 4、涤盖棉针织面料:该织物染色后作衬衫、茄克衫、运动服面料。面料挺括抗皱,坚牢耐磨,贴身一面吸湿透气,柔软舒适; 5、人造毛皮针面料:织物手感厚,柔软、保暖性好。根据品种不同,主要用于大衣面料、服装衬里、衣领、帽子等。人造皮毛也有用经编方法织制的。 6、天鹅绒针织面料:织物手感柔软、厚实、坚牢耐磨,绒毛浓密耸立,色光柔和。主要用作外衣面料、衣领或帽子用料等。它也可以用经编织造,例:经编毛圈剪绒织物; 7、港型针织呢绒:它既有羊绒织物的滑糯、柔软、膨松的手感,又有丝织物的光泽柔和、悬垂性好、不缩水、透气性旨的特点。主要用作春、秋、冬的时装面料。(二)经编针织面料常以涤纶、锦纶、维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为原料,也有用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作原料织制的。它具有纵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小,不会卷边,透气性好等优点。但其横向延伸、弹性和柔软性不如纬编针织物。主要有以下种类: 1、涤纶经编面料:布面平挺,色泽鲜艳,有厚性和薄型之分。薄型的主要用作衬衫、裙子面料;中厚型、厚型的则可作男女在衣、风衣、上装、套装、长裤等面料; 2、经编起绒织物:主要用作冬季男女大衣、风衣、上衣、西裤等面料,织物悬垂性好,易洗、快干、免烫,但在使用中静电积聚,易吸附灰尘; 3、经编网眼织物:服用网眼织物的质地轻薄,弹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滑爽柔挺,主要用作夏令男女衬衫面料; 4、经编丝绒织物:表面绒毛浓密耸立,手感厚实、丰满、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主要用作冬令服装、童装面料; 5、经编毛圈织物:这种织物有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厚实,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主要作运动服、翻领T恤衫、睡衣裤、童装等面料。 编辑本段

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区别

梭织面料 梭织面料 梭织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近代也由于无梭织机的应用,此类面料的织造不用投梭形式,但面料仍归梭织类)。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 目录 展开 梭织面料中的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satin and sateen weave 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但不相连续的组织。缎纹组织分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两种。它是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缎纹组织中单独组织点由两

相邻的经纱或纬纱的浮长线所遮盖。织物表面平滑匀整,质地柔软,富有光泽或稍呈纹路。缎纹组织的织物用途较广,常用作、衣着、鞋面以及装饰布等。 里布——纯棉印花梭织面料 缎纹组织可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一个组织循环的根数,简称枚数;分母表示飞数,经向飞数用于经面缎纹,纬向飞数用于纬面缎纹。缎纹一个组织循环纱线数不少于5根,飞数应大于1而小于组织循环纱线数减1,飞数与组织循环数两者应互为质数。常用的缎纹组织循环纱线数为5、8、12、16等,组织循环纱线数越大,织物表面纱线浮长越长,光泽越好,织物越松软,但坚牢度越差。 经面的表面多数由经纱浮长所覆盖,为了突出经纱效应,经向紧度须大于纬向紧度,一般经、纬向紧度之比约为5:3,例如直贡呢、素缎等。纬面缎纹织物的表面多数由纬纱浮长所覆盖,为了突出纬纱效应,经向紧度须小于纬向紧度,一般经、纬向紧度之比约为2:3,例如横贡缎等。 为了使缎纹织物柔软,常用拈度较少的纱线。纱线的拈向对缎纹织物外观效应有一定影响。经面缎纹的经纱或纬面缎纹的纬纱在布面上的捻向与织物组织的纹路方向相同,织物表面光泽就好,例如横贡缎。若这些纱线在布面上的拈向与织物组织的纹路方向相反,则缎纹 织物表面呈现纹路,例如直贡呢等。 以缎纹组织为基础可演变出许多缎纹变化组织。如在经或纬组织点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组织点而构成加强缎纹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用不同飞数而构成变则缎纹组织,如六枚变则缎纹组织,其经向飞数为2、3、4、4、3、2;延长经向或纬向组织点而构成重缎纹组织,常在手帕织造中采用。缎纹组织与其他组织结合可构成缎条府绸、缎条手帕等织物。如图所示 梭织面料中的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twill weave 相邻经(纬)纱上连续的经(纬)组织点排列成斜线、织物表面呈现连续斜线织纹的织物组织。斜纹 梭织面料 组织一个组织循环的纱线数至少为3根。织制比平纹织物复杂,至少需用3页综框。斜纹织物的出现,标志着织造技术和上的重大发展。在殷商时代就已有了斜纹的织物。中的绮和绫都是用斜纹及其变化组织织制的。斜纹组织的应用较为广泛,如棉、毛织物中的卡其、哔叽、华达呢,丝织物中的美丽绸等。斜纹组织与相比具有较大的经(纬)浮长,因而在相同的纱号(支数)和下织物结构较为松软。配置较大的经纬密度方能得到结构紧密的织物。斜纹组织有经组织点占多数的经面斜纹,纬组织点占多数的纬面斜纹和经纬组织点数相等的双面斜纹三种。斜纹的斜向有右斜和左斜之分。一般斜纹组织用分式并附以斜向箭头表示,。斜纹组织的斜向主要是根据构成斜线织纹的纱线在织物表面的拈向选择的。如拈向与织纹斜向相反,斜线较

针织布的疵点

针织布的疵点 1 横档 barre 织物中的条纹或带状条纹,是由于织物中的一个区域的纱线纤度不同,还有纱线或织物的张力、颜色、光泽或者是缩率不一致造成的。带状条纹是横向的,只在纬编织物中发现。 2 鸟眼或花针 birdseye or tucking defect 偶然的花针是由于舌针针舌弯曲或者是因为织针未上升到合适的高度,旧线圈因此未能脱圈所致。 3 手感粗硬 boardy 手感非常粗糙或者硬挺,这是由于线圈结构过紧或者是纱线太粗造成的。 4 丝缕歪斜 bowing 在织物宽度范围内的花纹或者线条发生弯曲,这种变形是由于针织机的卷取装置故障,或者是由于在后面处理针织物的过程中,某个机器故障而造成的。 5 长丝断裂 broken filaments 是由于长丝织物中的一些长丝断裂或分叉。根据长丝的破损数量,织物中就会出现斑点或一些绒毛样的外观。 6 织物起皱 cockled fabric 织物起皱而不能伸展,是由于线圈不匀或者纱线纤度不匀导致的。 7 漏针 drop stitch 没有编织形成线圈,由于线圈太松或者是导纱器安装不正确造成的。 8 跳纱 float 由于纱线没有垫到织针上而形成的意外浮线。 9 直条花 needle line 由于一个纵行比其他纵行紧或松而形成的在长度方向上的针迹或线条。这可能是由于针槽里的针过紧的原因。 10 漏洞 press-of 由于某路上的纱线断裂使编织不能进行而在织物中形成一个很大的洞。 11 线圈脱散 run or ladder 在一个纵行中,连续的脱散线圈。 12 纬斜 skewing 在织物宽度范围内的织物上的花纹或直条,却与织物的边不互相垂直。

针织布与梭织布的区别

针织布与梭织布的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较。 (一) 织物组织的构成: (A)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B)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 织物组织基本单元: (A)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呈一空间曲线所组成。 (B)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

小基本单元。 (三) 织物组织特性: (A)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当针织物受外来张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力是横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B) 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完整版)织布疵点大全

织造品质织疵成因 一、经纱断头原因。(不包括纱原纱品质及准备工用原因) 1.综框过高低,左右不平。 2.开口过大过小,过早过迟。 3.经纱路线过短,(后梁过前),经纱张力太大 4.后梁及停经架位置赤字高,上下层经不张力悬殊太大。 5.停经架与综框距离过远过低。 6.空气调节、湿度过高过低。(尤其麻纱反应最大) 7.剑颈、钢筘、综丝、停经片、剑带等毛糙。 8.过撑位置过高,应距最低位置1mm。 9.结头纱尾、飞花杂物搅入经纱。 10.值车对经纱倒断头、搅头处理不良,断经后接纱结头不良;如纱尾长。 二、断纬原因 1.纬纱强力过低、松捻纱、大结头、棉籽屑、飞花回丝夹附。2.络筒时强力过太、张力太大、成形不良。 3.边撑太前撞筘,距离钢筘到少要有1mm的间隙。 三、双纬 1.纬纱断头为主要原因,首先须减少断纬线。 2.值车工不注意在断头后,未将织口内断纬拉清。 3.值车工在断纬后未将开开口顺序较主合适时开车。 4.纬纱断头后断纬运动未立即作用停车,而中间缺少数根或一根纬纱。

四、缩纬 1.纬纱捻度过大。 2.纬纱太干或太湿。 3.开口不清。 4.开口时间过早或过迟。 5.纬纱引出张力太小。 6.经纱张力不足。 7.纬纱筒子有大结头、飞花、杂物附着、粗节纱造成部分开口不清。 五、小稀路 1.筘座及卷取刺毛辊松动或腐蚀。 2.经纱张力过大或过小。 3.经纱上下两层纱张力相差悬殊。 4.停车过久后开车时梭口未较正。 5.停车后开车起动太缓慢影响打纬力。(主电机皮带松驰无力)六、纬纱尾织入 1.右测经纱距离顺风管太远,废边纱未能很好夹持纱尾。 2.纬纱张力太小,剑头开启时间太晚。 七、稀路 1.起因均为断纬、首先须减少断纬。 2. 断纬卷取退卷绕装置不良。 八、跳花 1、综框松动、不平或过低。 2、经纱张力上下两层相差悬殊。 3、浆纱过毛、开口粘滞、上浆不良引起绒球或毛羽。 4、经纱有飞毛、纱尾及大结头。 5、综丝头尾损断或综丝搅乱。 6、部分经纱松弛或张力过低。

织物疵点专用术语)

织物疵点专用术语 横裆疵 (Barre)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的特点是在织物横列或在织物横向上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花纹图案。纱线不均匀、纱线张力不均匀以及纱线具有不同的染料亲和力等都可能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坏地 (Bad Place) - 对于那些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织物缺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的术语。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织物织造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 斜纹疵 (Bias) (参考纬斜)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纬纱与经纱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物横列与织物纵行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 弓弧 (Bow)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纬纱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线圈横列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 断头疵 (Broken End) - 这种缺陷指的是经纱断裂后并经过修补的地方,它的常见特点是可以看见织到织物当中的断头。 花纹错色疵 (Broken Color Pattern)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花纹的不连续性,在用织布机通丝描绘彩色图案时产生错误或者在纬纱断裂时对织布机进行维修以后对图像填充链的重新设置不正确都可能会导致这种缺陷的产生;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是由梭换筒错误而产生的。

断纬疵 (Broken pick)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纬纱断裂而导致在织物的部分宽度上缺少纬纱。 擦伤疵 (Bruise) - (参考边撑疵)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正在进行编织的纱线或者已经编织完毕的织物受到磨损,从而导致纤维失去方向感并导致织物外观失真。 斑点疵 (Burl mark) - 这是一种由于某些物质过量而导致的变形,这些物质包括粗纺线,废物以及正在用修补工具来去除的飘头纱。 吊边疵 (Buttonhole selvage)- 这是一种织物织边缺陷,更换纬纱之前在织布机梭子上累积起来的过度张力是造成这种缺陷 的原因。这种张力往往会限制织边纬纱的正确脱落以及交错,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扣眼的瑕疵。 擦伤纱 (Chafed Yarn) - 这种缺陷指的是受到磨损的纱线,纱线受到磨损以后会使纤维失去方向感并令纱线失真。这种缺陷将会影响到纱线的可着色性,并常常会导致径向条花或纬向条痕的产生。 碎裂纬纱 (Chopped Filling) - 这种缺陷是指纬纱方向上产生的不均衡现象,其特点是存在一个明显的或整齐的图案,而该图案是由绘图辊的偏心行为所造成的。 破洞疵 (Clip mark)- 这种缺陷是指织物上未被染上色的地方,这种缺陷的产生是由于夹在织物边缘上的金属小夹子所造成的,这些小夹子是为了避免或修正织物织边在染色时翻折而使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