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_谢树庸

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_谢树庸
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_谢树庸

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

谢树庸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岩溶区各项工程建设均或多或少会遇到与岩溶洞穴或岩溶水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岩溶渗漏问题、岩溶涌水问题与地下水外水压力问题。为查明与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实例,根据个人了解的情况作些简单介绍,以有助于加快岩溶区的各项工程建设,特别是/西电东送0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岩溶;四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实例;对策

中图分类号:P6421254;TV223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O0133(2001)04O0085O03

石灰岩与白云岩类可溶岩硬度中度,有足够的地基与围岩承载力,边坡较稳定,为人工砂石骨料的优质料源,其河谷断面多狭窄,是建坝与修桥的良好地址。但由于具有可溶性,总会有不同类型的岩溶现象,如溶洞、溶缝等,相应岩体透水性、富水性也极不均一。因而在岩溶区的工程建设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其特殊性,归纳起来有四大工程地质问题:即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岩溶渗漏问题、岩溶涌水问题与岩溶水外水压力问题。这些问题的查明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勘察工作量和先进的手段,否则将迫使设计作较大的修改,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工程投资有所突破,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与了解的情况作些介绍与商谈,望对岩溶区正进行的各项工程建设,如/西电东送0的水、火电工程,对外交通的高等级公路、铁路、飞机场以及无数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勘察、设计、施工有所帮助。并希望在各项工程完工后有更多的总结与实例,对这四大问题的解决有更大的发展与突破。

1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

岩溶洞穴有大有小,大到几十万立方米的溶洞,小到厘米级、毫米级的溶缝及夹泥裂缝。它们所处部位不同,对不同工程的影响也各异。如乌江东风水电站左拱座顺F38断层发育一长38m、宽6 ~11m、最高23m的溶洞,为粘土充填,处于拱端应力范围,由于原拟定的勘探平硐准备实施时施工队伍进场修路干扰被迫放弃,坝肩开挖后才发现。猫跳河四级拱坝右拱座顺F71断层发育的溶洞,也是开挖后才发现的。上两溶洞均作了严格的可靠处理。猫跳河六级拱坝右拱座上游的K32号溶洞,勘察期即发现,经分析其对拱端应力分布无影响,只是为了减少帷幕灌浆处理的难度,作了混凝土回填,但洞中粘土却未予清除;而与六级大坝左、右拱端推力方向垂直的、靠近坝肩的各一条夹泥裂隙,宽仅2~16c m,由于对拱座岩体的应力特性与分布产生严重的影响,各作了上千米的深孔群孔冲洗与固结灌浆的处理。再如洪家渡水电站的各高边坡锁口的预应力锚索孔在计划的锚固段遇到了溶缝或小溶洞,只好加深锚固孔,寻找完整岩体。鲁布格水电站地下厂房在岩锚吊车梁上遇到扁平溶洞。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通过可溶岩的3条洞段总长2484213m,遇大小溶洞数百个,大的不少,有一处曾冒顶3次,塌高118m,有的顺轴线长60m,在隧洞底的洞穴充填物厚50m,施工中出现突泥、涌沙、坍塌掉块,给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全断面掘进机变成/英雄无用武之地0,也给第二次支护加固造成困难。贵阳市的高层建筑均或多或少遇到溶洞,勘察工作不敢轻易节省勘探工作量,每一个桩墩都打1个钻孔,且应有足够深度。可溶岩区的飞机场跑道,害怕有隐伏的洞穴存在,开挖后,还用地质雷达全面扫描,有异常则钻孔或挖出来看。/贵毕0公路六广河大桥毕节岸桥墩,勘察时,中间的1个孔省掉了,开挖时,才发现下面还有1个溶洞。

从上面大量实例看,地基与围岩岩体中有无岩溶洞穴,关键是要重视,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按规程规范从面到点、从粗到细逐步勘察,直至施工

收稿日期:2001O09O04

作者简介:谢树庸(1933O),男(侗族),贵州省黎平县人,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原院副总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地

质勘察及技术管理工作。

#

85

#

第15卷第4期

贵州水力发电

GUIZHOU WATER POWER

2001年12月

期的超前预报与复查。现在各种勘察手段都有了,要因地制宜综合使用。能否实施,可能还涉及经费问题。一旦查明了,具体分析、评价,常规理论与电算均可以,处理措施也是有的。

岩溶洞穴的发育与分布有一定规律,如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断层带,浅表层风化溶蚀裂隙带,古今地下水的径流与排泄区,盆地与坡立谷的低地,以及剥夷面、阶地对应的高程等。

2岩溶渗漏问题

水库岩溶渗漏问题,一直是水电水利工程勘察的主要问题。我国根据几十年的勘察经验,在规程规范中已有判断渗漏与否的4条标志:即地形上有无低邻谷,地质结构上有无隔水层可靠封闭,地下水分水岭是否高于库水位,以及地下水位低于库水位是否有岩溶管道贯通分布。

河间(湾)地块是否有岩溶管道贯通分布?应以岩溶洞穴形成的理论为指导,从一点一滴的资料调查、分析入手。有人不同意地下水排泄基准面的稳定程度对岩溶洞穴发育程度与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认为是/同步理论0,是错误的。然而,评价岩溶渗漏,首先要判断的应抓住的是贯通发育的溶洞,它们就是带盖的地下河,地下河的发育就受排泄基面的控制。所以,调查岩溶,应从研究剥夷面与阶地的发育情况开始。要研究河谷的不同发育阶段,地表水如何补给地下水和地下水如何运动?从什么地方、什么高程上排出来?因此,才发育了那些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活动留下的/印痕0,详查的落水洞如果有明显的垂直竖井和近水平的长通道(不是层面控制),很可能就与排泄基准面的变化有关。如果落水洞到底部钻不下去了,则该洞尚处于向排泄区发展(传播)的阶段,这样,其下部就很难有畅通的管道。如果从河谷岸坡钻进去的溶洞到最后也走不通了,则表明它在向地下水分水岭方向/溯源侵蚀0时,还处于/结合0未完成阶段。这样,分水岭地区的岩溶化程度就低,不可能发生岩溶管道式渗漏,如清江隔河岩罗家坳分水岭等。

隔水层是否封闭,实际上就是是否有沟通上、下游的不同时代或相同时代的可溶岩,组成了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岩溶含水系统的问题。在该系统中,上、下游若各自有地下水流动系统(泉水),则有地下水分水岭。地下水分水岭水位与上游和下游河水位之差大于上、下游河水位之差时,则不可能存在上、下游贯通发育的管道。

所以,岩溶渗漏的调查,对那些已存在贯穿性岩溶含水系统地带的地质工作重点,是查明有无贯通性管道(直径5mm以上的)。这样,对地下水位线以上的溶洞与落水洞,和从地貌、河谷发育史,以及水文网的变迁上去把握有无形成上、下游贯通管道的水动力条件;对地下水位线以下的,要利用典型的落水洞和钻孔发现的溶洞作连通试验,以发现管道,并以流速等情况判断其畅通程度。

防渗帷幕是处理岩溶渗漏的重要手段。对帷幕端点与下限的确定,总希望有非可溶岩隔水层,实际是很难遇到的。可溶岩岩溶不发育就是隔水层,应从岩溶化程度与深度去把握防渗范围。有地下水洼槽的,也不一定就漏水,不一定要采用帷幕/拦截0它。情况不明朗,对工程影响不大的,可分期分批设置帷幕。为减少盲目、节省工程量,在帷幕线上先打先导孔和作物探透视,以及C T成像处理,找出溶洞。先将溶洞处理好,使管道介质变成裂隙性介质,才有利于灌浆,免得浆液大量流失,从而节省工程量与加快进度。

3岩溶涌水问题

岩溶涌水问题是目前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一个岩溶大泉(管道水、暗河)的流量无法取得准确的数据和建立起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曲线。因为汛期,泉水多被河水淹没,有的在河水面以下还有多个出口。其次,从规范来看,也还重视不够,没有严格的条文规定,以致勘测时易忽略。要想多作勘测工作,经费不单列也困难。

实际,我国在岩溶区修建的乌江东风、清江隔河岩水电站的导流洞分别发生了2次和14次涌水,最大涌水量分别为112m3/s和1167m3/s。鲁布格水电站与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长引水隧洞涌水点最多,次数也较多,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最大涌水量达5~7m3/s,鲁布格水电站地下厂房涌水总量为01575m3/s,东风水电站右岸灌浆廊道发生了2次涌水,最大流量估计1~2m3/s。2001年洪家渡导流洞也发生了涌水,估计流量3~4m3/s。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的勘探平硐有一次最大涌水量达4191m3/s。贵阳喷水池百货二楼旁的一个高层建筑的桩基,因遇到岩溶涌水,由挖孔桩改为钻孔桩。岩溶充水矿床实例更多,湖南香花岭多金属矿的484坑道在小时降雨量达到67mm时,坑内流量猛增200倍,达314083m3/s。

从以上可知:岩溶涌水的特点是来得猛(突

#

86

#

第15卷第4期贵州水力发电2001年12月

水)、消得快,涌水量大小、快慢与岩溶发育程度有关。由于岩溶发育的强烈差异,导致岩体透水性与水的分布极不均一,易形成高度集中的管道流与遭遇管道的突然涌水。岩溶涌水量的预测,除了正常的涌水量(Q0)之外,关心的主要是最大涌水量(Q m ax)。为了预测,首先应查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它包括岩溶含水系统的边界(阻水的、给水的与出水的)条件、补给来源的地形地貌条件、岩溶化程度、岩体透水性与地下水位变化、泉水的动态特征等水文地质参数;然后建立与水文地质概念相符的数学模型。常用的涌水量预测方法有比拟法、水均衡法、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目前水电建设方面主要用均衡法与比拟法。

从几个工程的涌水量难以预测准确的原因查寻时,发现对建筑物区的勘察,主要偏于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因此勘察范围不足,没有包括岩溶含水层的全部补给区。往往在补给区的调查中,汛期的降水入渗情况根本不去看,对岩溶泉或季节性泉的流量观测不完善,河岸地带有无水下或复盖层掩埋的出水点根本没有做工作,或者偶然发现。因此,笔者建议应在勘察规范中提出硬性的规定,以便今后能全面完成这一勘察任务。

过去对水工建筑物与枢纽布置的选择也偏重于工程地质条件中的地基、围岩、边坡的稳定条件,水文地质方面,也仅是渗漏与防渗处理条件。而从涌水条件考虑时,有些方案可能还是有问题的。例如,河谷区本来就是地下水的排泄区、汇流区,同是一个河段,若选择面板堆石坝,其底宽大,占据的河道就长,遇到的涌水问题机会就多,处理较难;若选用拱坝(有条件时),则其底宽大大减小,占据河道短,遇到的涌水问题就小。又如厂址的选择,若用明厂房,正好处于地下水排泄区,易遇到涌水问题;若选用地下厂房,则可选在岩溶化程度较低的地带,如放在地下水的径流区,从而可减少涌水带来的施工与运行期的麻烦。

从地质结构看,横向谷,特别是陡倾横向谷,如乌江渡、洪家渡、思林等坝址河谷易有岩溶大泉而出现涌水;而缓倾的,特别是具有多层隔水层阻隔降水补给的,泉水少、规模小,坝基开挖涌水问题就少,如东风水电站坝基等。

岩溶涌水的处理方法是躲、排、堵、防。工期允许就躲开涌水高峰期,在枯水期再来施工,或者先施工无涌水段,后施工涌水段;排水方式很多,有自流式的引排,有集中抽排,应从施工期长短去考虑,尽可能利用施工支洞、勘探平硐、或专设排水洞、排水孔;堵是有条件的,单一管道直接封堵可达到效果或暂时的效果,必要时还应设置挡水帷幕才行,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就有设帷幕的,矿区也有,因为抽排可能带来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防是防止地表水与某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渗入或涌入。

上述4种方法不可能单一使用,往往是综合使用,以期达到既经济又有效果的目的。

4岩溶外水压力问题

岩溶外水压力是指作用在地下建筑物(如隧洞)衬砌上的岩溶地下水压力。它是地下工程衬砌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荷载之一。由于岩溶发育程度的不同,当遇到透水性很强的地带,深埋的隧洞,则容易出现,如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实测的外水压力达3~4MPa,锦屏二级拟开挖的深埋长隧洞,埋深最大处达2500m,在长近5km的勘探硐封堵后测到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压力为8160~8156 MPa,最大值达到10112~10122MPa。如此高的外水压力对隧洞围岩和衬砌的稳定是十分不利的。成为该工程能否成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外水压力的勘测也有难处,特别是埋深上千米、几千米的隧洞,上面是雪山,钻机无法搬上去打孔,因此打长勘探硐,可发现涌水和利用它封堵后引管安压力表来观测外水压力。由起始外水压力的观测还可判断隧洞以上岩体岩溶发育的程度,压力上升慢,表明岩体孔洞多,反之则孔洞少。由稳定压力可判断含水层厚度及计算岩体渗透系数等。

外水压力的治理与岩溶涌水的处理方法基本一致。一是排,由排水洞与排水孔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地下水引排后降压,天生桥二级隧洞用此法;一是/以堵为主,堵排结合0,国外的海底、湖底隧道,锦屏二级拟设置的引水隧洞即用此法。结合处理涌水问题,采用超前预报、超前注浆和局部地带二次高压固结灌浆,使隧洞周边一定厚度的岩体形成抗渗性能较好的灌浆承载圈,使之成为承载高外水压力和地应力的主要结构,从而保证衬砌的安全。衬砌的作用是减小过流糙率,而不是用来防渗,故允许其有较大的渗透能力以便释放外水压力。

以上4个问题,从实例到成因、勘察、设计与处理,希望有助于西部大开发的工程建设,并希望对推动岩溶洞穴理论、勘察手段与岩溶水运动特征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

87

#

谢树庸: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2001年第4期

岩溶及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分析报告

岩溶及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分析 第一章岩溶 一.基本概念 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指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石 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对岩 石的溶蚀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在岩体中形成洞穴,或在岩层的表 面形成奇峰异石等独特的地貌景观。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典型 地区,并因此得名"喀斯特"。1966年5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岩溶学 术会议上将“喀斯特”以“岩溶”作为中国的通用术语。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 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 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 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 貌现象统称岩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典型的分布区有、阳朔、以及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的山水、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这些奇异的景观都 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整个西南石灰岩地区连成一片,面积共达550000km2;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约1300000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 二.研究意义 由于岩溶地区有着独特的水文特征和地貌特征,因此在岩溶地 区进行各种经济建设和生活生产会遇到非岩溶地区所没有的问题。 在岩溶地区,由于存在大量的地下空洞,尽心水库修建时要注意防 止渗漏问题,在开凿睡到和建设矿井时要注意涌水排水问题,在建 筑铁路、桥梁和厂房时要注意地基塌陷问题。 三.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在自然界,要保证岩溶作用能进行,必须有水在碳酸盐岩部的 裂隙或孔隙中流动,使两者不断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而且不断 循环更替,排除钙离子饱和的补入未饱和的。这就要求具有以下条件: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牛松荧 报告日期:2018 年 12 月 3 日

目录 绪 言 ....... ...(3页) 1、地质图相关知识学习及应 用 ..........(4页) 2、地质罗盘仪结构、使用方法学习及其应 用 ..........(5页) 3、岩矿识别鉴定方法学习及应 用 ..........(7页) 4、天平山-焦山(侵入 岩) ..........(9页) 5、砚台山(沉积 岩) ..........(10页)6、太湖西山地质情 况 ..........(11页) 7、崇明岛地质成 因 ..........(13页)8、山区地质灾害及其预 防 ..........(14页) 附件1:地质剖面图绘 制 ..........(16页) 附件2:选取某一岩体至少两个面进行量 测 ..........(17页) 附件3: 1个矿物、3个岩样的鉴定及描 述 ..........(18页)

绪言 1、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要求: 地质教学实习是整个地质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地质教学实习内容包括: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地层剖面观察;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基本判别;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的认识;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洞室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等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等。要求学生能做到以下几点:根据不同的实习阶段进行地形图判读;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在地形图上定点;实测地质剖面,做好地质点及路线地质编录、井泉水点的水文地质调查、洞室和边坡的工程地质调查、样本和样品的采集和编录;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质平面图、地层柱状图、地质素描图等图件。通过地质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得到编写地质报告等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初步训练。 2、实习区概况 实习的过程中,在焦山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量了岩石的产状,学习了有关球状风化的知识并观察测量了断层的走向;在大阳山学习了有关滑坡的知识,大阳山滑坡为目前苏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滑坡;在砚台山学习了沉积岩、褶皱,观察了岩层的层状结构,向斜以及风化;在元山了解并学习了有关石灰岩的知识,在西山地质博物馆了解到了大量有关吴中地区的特色矿物,包括太湖石、页岩石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矿物、宝石、观赏石,比如,巴西的天河石、巴西的发晶、新疆的和田玉(青白玉)、内蒙古的玛瑙、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石、缅甸的翡翠、阿富汗的阿富汗玉还有马达加斯加的电气石,除了这些宝石,还有许多观赏石,比如湖南的萤石(CaF2)、巴西的紫晶洞(SiO2)、方解石、雌黄等等,还见到了距今1.5亿年前的硅质木。 3、教学方法和教学实习成果概况 教学方法:老师先在教室将理论知识授予我们,之后再到实习区进行实地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日后的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习成果:经过了一周的工程地质实习,大致掌握了以下几个能力:①、掌握了岩矿的识别与鉴定并简述其成因;②、学会了绘制并利用地质图的能力;③、掌握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④、了解了有关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的成因与结构;⑤、了解滑坡(山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⑥、了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路计路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 1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 2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缓状 6纵 台角 无 冷天大 为最

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_谢树庸

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 谢树庸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岩溶区各项工程建设均或多或少会遇到与岩溶洞穴或岩溶水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岩溶渗漏问题、岩溶涌水问题与地下水外水压力问题。为查明与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实例,根据个人了解的情况作些简单介绍,以有助于加快岩溶区的各项工程建设,特别是/西电东送0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岩溶;四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实例;对策 中图分类号:P6421254;TV223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O0133(2001)04O0085O03 石灰岩与白云岩类可溶岩硬度中度,有足够的地基与围岩承载力,边坡较稳定,为人工砂石骨料的优质料源,其河谷断面多狭窄,是建坝与修桥的良好地址。但由于具有可溶性,总会有不同类型的岩溶现象,如溶洞、溶缝等,相应岩体透水性、富水性也极不均一。因而在岩溶区的工程建设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其特殊性,归纳起来有四大工程地质问题:即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岩溶渗漏问题、岩溶涌水问题与岩溶水外水压力问题。这些问题的查明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勘察工作量和先进的手段,否则将迫使设计作较大的修改,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工程投资有所突破,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与了解的情况作些介绍与商谈,望对岩溶区正进行的各项工程建设,如/西电东送0的水、火电工程,对外交通的高等级公路、铁路、飞机场以及无数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勘察、设计、施工有所帮助。并希望在各项工程完工后有更多的总结与实例,对这四大问题的解决有更大的发展与突破。 1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 岩溶洞穴有大有小,大到几十万立方米的溶洞,小到厘米级、毫米级的溶缝及夹泥裂缝。它们所处部位不同,对不同工程的影响也各异。如乌江东风水电站左拱座顺F38断层发育一长38m、宽6 ~11m、最高23m的溶洞,为粘土充填,处于拱端应力范围,由于原拟定的勘探平硐准备实施时施工队伍进场修路干扰被迫放弃,坝肩开挖后才发现。猫跳河四级拱坝右拱座顺F71断层发育的溶洞,也是开挖后才发现的。上两溶洞均作了严格的可靠处理。猫跳河六级拱坝右拱座上游的K32号溶洞,勘察期即发现,经分析其对拱端应力分布无影响,只是为了减少帷幕灌浆处理的难度,作了混凝土回填,但洞中粘土却未予清除;而与六级大坝左、右拱端推力方向垂直的、靠近坝肩的各一条夹泥裂隙,宽仅2~16c m,由于对拱座岩体的应力特性与分布产生严重的影响,各作了上千米的深孔群孔冲洗与固结灌浆的处理。再如洪家渡水电站的各高边坡锁口的预应力锚索孔在计划的锚固段遇到了溶缝或小溶洞,只好加深锚固孔,寻找完整岩体。鲁布格水电站地下厂房在岩锚吊车梁上遇到扁平溶洞。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通过可溶岩的3条洞段总长2484213m,遇大小溶洞数百个,大的不少,有一处曾冒顶3次,塌高118m,有的顺轴线长60m,在隧洞底的洞穴充填物厚50m,施工中出现突泥、涌沙、坍塌掉块,给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全断面掘进机变成/英雄无用武之地0,也给第二次支护加固造成困难。贵阳市的高层建筑均或多或少遇到溶洞,勘察工作不敢轻易节省勘探工作量,每一个桩墩都打1个钻孔,且应有足够深度。可溶岩区的飞机场跑道,害怕有隐伏的洞穴存在,开挖后,还用地质雷达全面扫描,有异常则钻孔或挖出来看。/贵毕0公路六广河大桥毕节岸桥墩,勘察时,中间的1个孔省掉了,开挖时,才发现下面还有1个溶洞。 从上面大量实例看,地基与围岩岩体中有无岩溶洞穴,关键是要重视,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按规程规范从面到点、从粗到细逐步勘察,直至施工 收稿日期:2001O09O04 作者简介:谢树庸(1933O),男(侗族),贵州省黎平县人,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原院副总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地 质勘察及技术管理工作。 # 85 # 第15卷第4期 贵州水力发电 GUIZHOU WATER POWER 2001年12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三枫码头围堰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钦州市地质基础工程公司 证书编号:205602-Ky 提交日期:2008年08月25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名称:三枫码头围堰工程 工程编号:G2008-52 工程负责: 编写: 审定: 经理: 钦州市地质基础工程公司 证书编号:205602-Ky 2008年08月25日

目录 1、勘察工作 (1)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 4、结论 (5) 附图、附表 1.钻孔平面布置图1张 2.工程地质剖面图3张 3.钻孔柱状图10张 4.钻孔一览表1张 5.分层数据一览表1张 6.标贯数据一览表1张 7.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1张 8.土的基本性质试验成果表(二) 1张

三枫码头围堰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勘察工作 1.1工程概况 受深圳三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其拟建的三枫码头围堰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我钦州市地质基础工程公司承担,场地位于钦州港1号路东面,桓荣钢铁码头南面。 1.2勘察目的、任务: 1.2.1目的 查明场地地层、岩土性质、提供各岩土层的压缩系数,为围堰工程吹填工作提供地质资料。 1.2.2任务 按照业主所布置10个钻孔进行施工,每孔钻入密实的砂砾石层后终孔。 1.2.2勘察的依据: ⑴勘察合同及委托书 ⑵《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⑶《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 ⑷《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⑸《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1.3勘察方法、工作量 1.3.1勘察方法 根据以上规范,结合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及场地特点,采用的勘察方法有工程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 1.3.2工作量 本次勘察的10个勘探孔,由业主布置。勘探孔间距设计为60米-100米,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如下: 钻孔10个,总进尺78.20米;标准贯入试验32段次,原状土样7个。 本次勘察采用的测量系统由甲方提供。采用54北京坐标系统,果子山理论基准面高程。 野外勘探工作于2008年8月19日-2008年8月20日完成,于8月25日提交报告。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场地属于海陆交互相沉积地貌单元,地面标高0.60-2.20米,高差为 1.60 米。 2.2 地层 本次勘察表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下部岩土大体可分6层,自地

工程地质学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Engineering?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 【总学时】:40 【实践学时】:8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课程系统地讲授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系统概括了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安排一定时间的参观及试验。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能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认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研究与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能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的定量评价等。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中的地质思维逻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工程力学》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绪论 一、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四、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重点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工程地质学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重点: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工程地质学的意义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第一节土的粒度成分 粒径、粒组概念;粒组划分;粒度成分测定与表示;土按粒度成分分类; 第二节土的矿物成分 土中矿物成分类型;矿物成分与粒度成分的关系;粘土矿物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第一节土中的水与气体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第九章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一.概述 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国际上通称为喀斯特 大的地貌形态及蚀变:峰丛(溶蚀) 峰林(溶盆) 地表形态:溶蚀平原;正形态(突出地表);负形态 地下形态:溶洞、溶隙、暗河 二.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1.索科洛夫认为的岩溶发育的四个基本条件:①具有可溶性岩石;②岩石是透水的;③水必须具有侵蚀性;④水在岩石中应处于不断运动状态 2.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①具有可溶性岩石;②具有溶蚀能力的水;③具有良好的水循环交替条件 3.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①碳酸盐岩岩性的影响 比溶蚀度=试样溶蚀度/标准试样溶蚀度 比溶解度=试样溶解速度/标准试样溶解速度 、越大,岩石的溶蚀强度和溶蚀速度也越大 灰岩>云灰岩>泥灰岩>方解石>大理岩>泥质灰岩>灰云岩>泥质灰云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对于灰岩:泥晶>粒屑>亮晶;

对于白云岩:泥晶>细晶>中晶>粗巨晶 ②气候影响 气候直接影响着参与岩溶作用的水的溶蚀能力,控制着岩溶发育的类型、规模和速度。主要有:气温、降雨量、降水性质、降水的季节分配及蒸发量大小的变化。 降水量大的地区比降水量少的地区岩溶发育强烈;温度较高的地区常比温度较低的地区岩溶发育③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地貌条件是影响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的重要因素。地表的陡缓直接影响降水渗入量的大小。当其他条件一样时,因地形地貌所形成的补给区和排泄区的高差越大,距离越短,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条件越好,岩溶发育强烈,深度也越大。 ④地质构造的影响 断裂的影响:断裂的产状、性质、密度、规模及相互组合特点,决定着岩溶的形态、规模、发育速度及空间分布。 褶皱的影响:一般来说,褶皱核部比翼部的断裂发育强烈。,因此核部的岩溶比翼部发育强烈。岩层组合特点 ⑤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a. 稳定期:侵蚀基准面(地下水位置)稳定,岩溶发育; b. 地壳上升:地下水下降,侧向岩溶作用较弱,垂向岩溶发育。 c. 地壳下降: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减弱,岩溶作用也减弱,可能发育有覆盖型岩溶 间歇性上升;间歇性下降;震荡性升降 三.岩溶去水库渗漏问题 渗漏形式: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土木1003 李雪20101153 关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心得体会 一、民用建筑概述 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具体分类: 1、居住建筑 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 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 公共建筑 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 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 文化建筑: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音乐厅、礼堂等 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 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 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司法建筑:法院、看守所、监狱等 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 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 综合建筑: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 2、民用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次要组成部分: 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为确保土木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稳定,地质环境需要满足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岩溶地区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

岩溶地区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二) 更新时间:2006-7-27 浏览:592次 5.4.1.1调查岩溶地貌的形态特征、规模、组成物质、组合特征及空间分布与过渡关系,划分地貌形态、组合类型(见附录B)。 5.4.1.2 调查地表水文网与分水岭的成因、分布。演变历史及其和地下水文网的关系;河、湖 、洼地枯洪季节的变化和洪水淹没范围;各级剥夷面的分布高程和成因。 5.4.1.3 调查岩溶形态、规模与组合特征,发育层位与地貌、构造部位,选择代表性地段结合遥感图象解译统计其发育密度:对大型洞穴调查其出露位置、成因、形成条件、洞口及内部形态和堆积物特征,测制平、剖面图。注意调查岩溶发育与岩性、构造、地貌及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关系。 5.4.2碳酸盐岩调查 5.4.2.1调查碳酸盐岩的岩性成分和岩性组合特征: a.根据碳酸岩盐的矿物成分,确定岩石类型,可概略划分为石灰岩类(包括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类(包括灰质白云岩)、泥质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白云岩) 等(见附录A1.1); b. 按填图单位统计划分岩性组合类型,可分为灰岩类,灰岩夹白云岩类,灰岩、白云岩(互层)类,白云岩夹灰岩类,白云岩类,灰岩(白云岩)夹泥质灰岩类,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互层)类,泥质灰岩夹灰岩(白云岩)类,泥质灰岩类等(见附录A1.2); c.调查碳酸盐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包括岩体强度(见附录D1)和结构特征;特别注意调查描述其中所含的泥质、燧石、磷灰石、炭质、沥青、黄铁矿、石膏等成分的含量、分布与产状及其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5.4.2.2调查描述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特征(见附录C)。对于岩层厚度可分为:a.块状:单层厚度在于1.0m; b. 厚层:单层厚度0.5~1.0m; c.中厚层:单层厚度0.1~0.5m; d.薄层:单层厚度小于0.1m。 5.4.2.3调查碳酸盐岩中的非可溶岩夹层, 注意调查描述粘土层、铝土质或炭质页岩、高岭土、煤层等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与分布。 a. 按碳酸盐岩在填图单位中的累计厚度百分比,可分为如下类型: 全碳酸盐岩类型碳酸盐岩累计厚度百分比大于90%,简称全型; 准碳酸盐岩类型碳酸盐岩累计厚度百分比 (60~90)%,简称准型; 半碳酸盐岩类型碳酸盐岩累计厚度百分比 (40~60)%。简称半型; 贫碳酸盐岩类型碳酸盐岩累计厚度百分比小于40%,简称贫型。 b. 按碳酸盐岩的连续沉积厚度,可分为如下类 连续状碳酸盐岩类型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厚度大于200m; 间层状碳酸盐岩类型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厚度50~200m; 夹层状或互层状碳酸盐岩类型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厚度小于50m。 5.4.2.4根据碳酸盐岩的岩性组合类型及沉积组合特征,按填图单元划分岩溶层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篇一: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XX年6月1星期六调查地点:重庆市大学城重师后山姓名:学号: 班级:土木11班小组成员: 撰写时间: XX年6月7日星期五 成绩:评阅评语: 摘要 工程地质课程要求,我们五位同学组成地质调查小组,作好详尽计划,徒选择重师后山作为调查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沿途我们观察到不同的岩石,岩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我们在观察的同时进行分析讨论,并用相机拍照记录下来,最终我们用了将近四个小时完成了本次野外调查部分。回到寝室后,我们按照课程要求对所记录的岩石、地质构造进行描述分析。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查阅资料,我们就小组讨论,最终完成整个工程地质调查任务的分析记录。 目录 前言 ................................................ ...................................................

................................ 1 调查区地质地貌概述 ................................................ ................................................... ...... 2 调查内容 ................................................ ................................................... .. (3) 1岩石类型 ................................................ ................................................... ................ 3 2地质构造 ................................................ ................................................... ................ 6 3不良工程地质 ................................................ ................................................... ........ 8 总结 ................................................ ................................................... .. (11) 前言 1.调查目的: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岩溶的定义及分布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其中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因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的勘察业务,已开展至贵州等地,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岩溶发育是较常见的地质现象,因此了解岩溶地区岩溶的勘察特点,并研究如何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岩溶发育条件及各种岩溶洞隙的位置、规模、埋深等特性是有必要的。 2 勘察工作量布置 岩溶地区勘察之前,应充分收集拟建场地周边的工程地质资料,了解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的经验。在布置工作量,下达勘察任务书的时候注意各规程规范中的要求,在岩溶地区勘察工作量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拟建建筑基础型式 了解拟建建筑荷载大小,应针对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布置勘探点。当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均应布置勘探点,当采用一柱一桩基础时应逐柱布置勘探孔。 2.2 岩溶稳定性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5.1.10条列举了对二、三级建筑可不考虑岩溶稳定性影响的5个条件。但在布置勘察工作时并不清楚下部岩溶发育情况,因此如果不满足第1点,就应该有部分或全部勘探孔钻入基岩。 2.3 勘察工作的布置应方法多样化和过程动态化 由于地下岩溶的发育有隐蔽性、多样性和空间位置变化大的特点,在进行工作量布置时应注意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多数勘察报告勘察手段比较单一。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工程地质学概论》读书报告 题目滑坡成因、危害及防治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1年12月

滑坡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一、滑坡的定义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获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滑移的现象和过程。(徐恒力,环境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一种最常见且数量多、规模大、成因复杂的斜坡失稳现象。因其发生突然,难以预测,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所以滑坡是一种备受人们重视的地质灾害。 二、滑坡的形态 (一)滑坡的形态因素 滑坡常常以其独有的地表形态与一般坡地地貌形态相区别,不同的滑坡可以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反映了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显示地质条件的差异。 一个发育完全的典型滑坡,会在外貌上留下许多现象或特征,具有许多形态要素。 1、滑坡体 滑坡体是指表 面总体坡度较陡,而 且延伸较长,坡面高 低不平;有滑坡平 台,面积不大,且不 向下缓倾和未夷平 现象;滑坡表面有 泉水、湿地,且有新 生冲沟等地方。 2、滑坡舌 滑坡体前面延伸至沟堑或河谷中的那部分舌状滑体,称为滑坡舌,也叫做滑坡前缘、滑坡头部或滑坡鼓丘。在河谷中的滑坡舌,往往被河水冲刷而仅仅残留下一些孤石。称做滑坡鼓丘时,常常是由于滑坡体向前滑动过程中受到阻碍而形成了隆起的小丘。 3、滑坡面 滑坡面是指滑坡体下滑的界面。滑动面通常是上陡下缓,近似圆弧形。滑动面有时只有一个,有时可有几个,故可分为主滑动面和分支滑动面。滑动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磨光面和擦痕。有时滑动面上有明显的扰动和拖曳褶皱现象,构成滑动带。

4、滑坡床 滑坡床是滑坡地貌的组成部分之一。滑坡床是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体或土体;具有塑性变形带,其内多由粘性物质或粘粒夹磨光角砾组成。 5、滑坡后壁 滑坡后壁是滑坡后缘的陡壁,又称主滑壁,实际上是滑动面的露出部分,平面上多成圈椅状。滑壁的形态、坡度、高度,以及延伸特点主要取决于滑坡类型,同时也与滑坡规模有一定关系。其高度一般数米至数十米,有的可达百米,滑坡壁坡度多为35°~80°,而顺层滑坡的滑壁坡度有时可缓至30°以下,主要与滑坡所依附的岩层层面倾角大小有关。 6、滑坡台阶 滑坡台阶是由于滑坡体上下各段各块的滑动时间、滑动速度常常不一致,在滑坡体表面往往形成一些错台、陡壁,这种微小的地貌称为滑坡台阶或台坎,而宽大平缓的台面则称做滑坡平台或滑坡台地。 7、滑坡鼓丘 滑坡鼓丘是滑坡地貌组成部分之一。滑坡鼓丘是指滑体上因滑动和阻力作用而形成的隆起的小丘。 8、滑坡裂缝 滑坡裂缝是滑坡地貌的组成部分之一。滑坡裂缝是地面裂缝的一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都具有下滑的趋势。当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抗滑力减小、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斜坡就会失稳,在滑动体与不动体之间形成地面裂缝。由于滑体内部运动方向和快慢的差异,在滑坡内部也会形成各种裂缝。此类裂缝广泛见于各类滑坡中。 三、滑坡的成因 要探讨滑坡的形成条件,就必须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有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开挖、爆破以及工程荷载等。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最重要、最活跃的外在因素,其他大多起触发作用。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 产生滑坡的内部条件与组成边坡的岩土的性质、结构、构造和产状等有关。不同的岩土,它们的抗剪强度、抗风化和抗水侵蚀的能力都不相同,如坚硬致密的硬质岩石,它们的抗剪强度较大,抗风化的能力也较高,在水的作用下岩性也基本没有变化,因此,由它们所组成的边坡往往不容易发生滑坡。反之,如页岩、

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在内动力、外动力或人类工程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产生活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的不幸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危害严重,治理困难。所以,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的性质、类型、范围、规模、机理、运动特征、稳定性和正确预测其发展趋势是防治工作的基础。而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只要认真细致地勘查,地质灾害是可以认识清楚的,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理的。 关键字:不良地质(地质灾害)工程地质预防治理 一、不良地质的分类与防治 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它包括: 自然地质灾害: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灾害。 人为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使周围地质环境发生恶化而诱发的地质灾害。 由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所引起的物理地质现象,包括岩石风化、冲沟、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潜蚀、冻融、地震、风沙、地面沉降、海岸湖岸水库的岸边再造等等,这些作用都给工程建设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我们把这些危害工程建设的地质作用统称为不良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各种营力的作用下,其成分和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改变岩体成分和结构的地

质作用,总称为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特点:岩石有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而无明显的成分改变。影响因素:气温变化、冰劈作用、盐类结晶膨胀等。 (2)化学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受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由于生物的活动对岩石与矿物所引起的破坏作用,为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既有机械的又有化学的。 岩石风化的治理方法采取挖除和防治两种措施。 1.挖除。挖除一部分危及建筑物安全的风化严重的岩层,挖除的深度是根据风化岩的风化程度、风化裂隙、风化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需要等来确定的。挖除法适用于风化层较薄的情况。 2.防治方法。制止风化作用继续发展,或采用人工方法加固风化岩的措施。 (1)覆盖防止风化营力入侵的材料。为防止水和空气侵入岩石,可用沥青、三合土、粘土以及喷射水泥浆或石砌护墙来覆盖岩石表面。施工时先将岩石表面已经风化的部分清除,然后在新鲜岩面上进行覆盖。为防止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可在其上铺一层粘上或砂,其厚度应超过年温度影响深度的5~10cm,此方法主要起隔绝作用。 (2)灌注胶结和防水材料。将水泥、水玻璃、沥青或粘土浆通过高压将其灌入岩石的裂隙内及喷射于表面,不仅能起到隔绝作用,而且能提高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3)整平地区,加强排水。这是以防为主的方法水是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将岩石与水隔绝能减少岩石的风化速度。 (4)当岩石风化速度较快时,必须通过敞露的探槽观测岩石的风化速度,从而确定基坑的敞开期限内岩石风化可能达到的深度,据此拟定保护基坑免受风化破坏的措施。 2.河流地质作用 具有明显河槽的常年或季节性水流称为河流。 (1)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溶蚀和机械溶蚀两种方式。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2011;勘院勘

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1)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2)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 (2)构造剥蚀地貌谷 右坡 呈长 均均 月强及

岩溶的工程地质调查

岩溶的工程地质调查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岩溶的工程地质调查岩溶(国际通用术语Karst,译名喀斯特)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在我国以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尚有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与特征(并包括水的机械侵蚀和崩塌使用以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象统称。岩溶作用的结果在可溶岩表面及其内部形成各种岩溶现象,在地表的如洼地、槽谷、漏斗、落水洞、溶沟溶槽、石芽、石柱、溶峰等;在地下的则为各种形态的溶洞、溶隙、管道等。由于岩溶作用受着地下水水流系统的控制,因而各种岩溶现象也往往组成一定的系统,称为岩溶系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岩溶的发育有强弱之分,一般可溶岩岩性较纯,连续厚度较大,出露分布较广,断层较发育、岩层较破碎的,岩溶较易发育;可溶岩岩性不纯,含泥质及其它不溶杂质成分较多,连续厚度不大或多类有非可溶性夹层,出露分布较局限,断层不发育、岩层较完整的、岩溶发育较弱。 岩溶调查的目的 通过开展岩溶调查,为矿山开发与整治、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区域性、基础性资料;为矿山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合理布局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为矿山内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岩溶工程地质调查、专门岩溶工程地质和岩溶环境工程地质勘察提供设计依据,为开展岩溶工程地质专题研究、编制专门性岩溶地质和环境地质图提供基础资料,为矿山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支撑。 岩溶调查的任务

查明矿区岩溶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矿区岩溶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在各种主要自然地质因素作用和影响下矿区岩溶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律;查明矿区内岩溶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规律;查明矿山工程活动对岩溶地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对主要岩溶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和质灾害及其发展趋势做出初步评价和预测。应重点查明岩溶塌陷发育的现状、特征及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区划;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及地下岩溶水形态,研究分析岩溶发育形态、规模等。 1.岩溶塌陷调查 岩溶塌陷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岩溶洞隙的存在,一定厚度的松散盖层和水动力条件易于改变的岩溶地下水。围绕其基本条件开展以下调查任务: 1)开展岩溶塌陷现状调查,查明岩溶塌陷的数量、类型、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2)开展岩溶塌陷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查明可溶岩分布、第四系覆盖层特征、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和诱发岩溶塌陷的人类工程活动等; 3)开展典型岩溶塌陷勘查,查明岩溶塌陷地质结构和动力条件,分析岩溶塌陷形成深化模式; 4)开展岩溶塌陷易发性区划,建立岩溶塌陷调查评价数据库,提出岩溶塌陷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2.岩溶地下水调查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题目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班级:08土木1班 学号:0810611114 姓名:刘锟

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指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在岩体中形成洞穴,或在岩层的表面形成奇峰异石等独特的地貌景观。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典型地区,并因此得名"喀斯特"。1966年5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将“喀斯特”以“岩溶”作为中国的通用术语。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岩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典型的分布区有广西桂林、阳朔、柳州以及云南东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这些奇异的景观都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整个西南石灰岩地区连成一片,面积共达 。 550000km2;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约1300000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 就整个岩溶地区来说,地貌的发育与地下水面有密切关系,而地下水面又随当地河流或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岩溶地区地貌发育的基面是河流或海平面,但就岩溶地区地下岩溶来说,其发展深度是以可溶性岩石底板为下限。因此,可溶性岩石的底板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基面。假定有一个上升的宽平高地,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且由产状平缓、岩性致密和厚层的石灰岩所构成,则岩溶地貌的发育大致如下: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篇一: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题目:南阳市地质情况完成人:刘芮栩班级:XX-08 专业:土木工程学号: 篇二: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XX年6月1星期六调查地点:重庆市大学城重师后山姓名:学号: 班级:土木11班小组成员: 撰写时间: XX年6月7日星期五 成绩:评阅评语: 摘要 工程地质课程要求,我们五位同学组成地质调查小组,作好详尽计划,徒选择重师后山作为调查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沿途我们观察到不同的岩石,岩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我们在观察的同时进行分析讨论,并用相机拍照记录下来,最终我们用了将近四个小时完成了本次野外调查部分。回到寝室后,我们按照课程要求对所记录的岩石、地质构造进行描述分析。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查阅资料,我们就小组讨论,最终完成整个工程地质调查任务的分析记录。

目录 前言 ................................................ ................................................... ................................ 1 调查区地质地貌概述 ................................................ ................................................... ...... 2 调查内容 ................................................ ................................................... .. (3) 1岩石类型 ................................................ ................................................... ................ 3 2地质构造 ................................................ ................................................... ................ 6 3不良工程地质 ................................................ ................................................... ........ 8 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