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的发展史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状况日益拥堵,地铁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是,上海市政府开始了地铁建设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第一条上海地铁线路是1号线,它于1993年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完成并投入使用。1号线起自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止于莘庄。该线全长16.1公里,共设有17个车站。1号线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上海地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上海地铁迅速扩张。1999年,2号线一期工程开工,2000年建成通车。该线从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一直延伸至上海虹桥火车站,全长30.2公里,设有30个车站。新的2号线通过市中心,将浦东与浦西连接起来,方便了市民的跨区域出行。

随着上海地铁的不断扩张,上海市政府也开始着手规划更多的地铁线路。2003年,已经形成了以1号线和2号线为骨架的“十字形”地铁网络。于是,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2000年建成通车。该线从上海南站到江杨北路,全长40.3公里,设有29个车站。3号线的开通进一步提高了上海地铁的覆盖范围,方便了更多市民的出行。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上海地铁的发展非常快速。随着更多线路的建成,地铁的出行效率不断提升,市民乘坐地铁的习惯也逐渐形成。除了地铁线路的拓展,地铁车站和设施的改善也是上

海地铁发展的重点。地铁车站逐渐实现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便利的出行环境。同时,地铁车站也不断引入新的科技设备,如自动售票机、自动闸机、车站导航系统等,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乘坐体验。

近年来,上海地铁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例如,2010年,上海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9号线一期工程和11号线一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此后,上海地铁相继投入使用了多条新线路,如10号线、12号线、13号线和16号线等。这些新线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上海地铁的网格化运营,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目前,上海地铁线路已经发展到了16条,总长度达到了网络状和510公里,设有370个车站。根据上海市的规划,未来还有更多地铁线路将建设,以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压力。

总的来说,上海地铁的发展是与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的。通过不断的建设和扩张,上海地铁正在成为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服务于越来越多的市民。未来,上海地铁将继续发展,为上海的城市交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上海市地铁发展史

上海市地铁发展史 上海地铁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工具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因此,上海市政府决定建设地铁系统。 1993年,上海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条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地铁线路。一号线全长16.1公里,共设14个车站,连接了上海市的西部和南部地区。这条地铁线路的开通标志着上海地铁的诞生,也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网络也在不断发展壮大。1999年,上海地铁二号线正式开通,沿着市区的东西主干道敷设,串联了东西两大商业中心,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需求。二号线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地铁的运营能力,也为后续地铁线路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0年代初,上海地铁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三号线和四号线相继开通,分别连接了上海市的北部和南部地区。三号线的开通使得上海的地铁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随着地铁的不断发展,上海地铁的线路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07年,上海地铁五号线和六号线相继开通,进一步完善了地铁网络的布局。

五号线贯穿了市区南北,连接了上海的两个主要火车站,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通道。六号线则连接了浦东新区和嘉定区,方便了两个区域的居民出行。 2010年代,上海地铁的建设进一步加快。2010年,七号线和八号线相继开通,分别连接了上海市的西南和东北地区。七号线的开通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也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八号线则连接了市区和郊区,为郊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的通勤方式。 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上海地铁的运营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2年,上海地铁十号线和十一号线相继开通,分别连接了上海市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十号线的开通使得上海地铁的线网更加完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需求。十一号线则连接了浦东新区和闵行区,为两个区域的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选择。 2010年代末至2020年代初,上海地铁的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2013年,上海地铁十二号线开通,连接了上海市的东南部地区,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2014年,十三号线和十六号线相继开通,进一步扩大了地铁网络的覆盖面。十三号线连接了市区和郊区,方便了郊区居民的通勤需求。十六号线连接了浦东新区和宝山区,为两个区域的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上海地铁的线网已经十分庞大,包括了一号线至十六号线共16条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状况日益拥堵,地铁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是,上海市政府开始了地铁建设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第一条上海地铁线路是1号线,它于1993年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完成并投入使用。1号线起自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止于莘庄。该线全长16.1公里,共设有17个车站。1号线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上海地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上海地铁迅速扩张。1999年,2号线一期工程开工,2000年建成通车。该线从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一直延伸至上海虹桥火车站,全长30.2公里,设有30个车站。新的2号线通过市中心,将浦东与浦西连接起来,方便了市民的跨区域出行。 随着上海地铁的不断扩张,上海市政府也开始着手规划更多的地铁线路。2003年,已经形成了以1号线和2号线为骨架的“十字形”地铁网络。于是,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2000年建成通车。该线从上海南站到江杨北路,全长40.3公里,设有29个车站。3号线的开通进一步提高了上海地铁的覆盖范围,方便了更多市民的出行。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上海地铁的发展非常快速。随着更多线路的建成,地铁的出行效率不断提升,市民乘坐地铁的习惯也逐渐形成。除了地铁线路的拓展,地铁车站和设施的改善也是上

海地铁发展的重点。地铁车站逐渐实现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便利的出行环境。同时,地铁车站也不断引入新的科技设备,如自动售票机、自动闸机、车站导航系统等,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乘坐体验。 近年来,上海地铁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例如,2010年,上海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9号线一期工程和11号线一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此后,上海地铁相继投入使用了多条新线路,如10号线、12号线、13号线和16号线等。这些新线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上海地铁的网格化运营,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目前,上海地铁线路已经发展到了16条,总长度达到了网络状和510公里,设有370个车站。根据上海市的规划,未来还有更多地铁线路将建设,以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压力。 总的来说,上海地铁的发展是与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的。通过不断的建设和扩张,上海地铁正在成为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服务于越来越多的市民。未来,上海地铁将继续发展,为上海的城市交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

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 【导语】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从传统的骑行工具到现代化的地铁网络,上海的交通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变迁。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方式,全面评估和探讨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上海城市交通的变迁。 【1. 简述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 上海市的交通工具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上海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人力车、牛车以及少量的马车。这些传统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2. 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电车的出现】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交通工具开始向现代化迈进。电车作为当时最先进的交通方式,在上海出现并迅速取代了传统的人力车、牛车和马车。电车的出现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为快捷和舒适的出行方式,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3. 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1933年的地铁建设】 1933年,上海迎来了它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上海地铁一号线。这一

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上海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地铁的建设不仅 大大减少了城市拥堵的问题,也使得上海的交通更为高效和便捷。随后,上海地铁网络逐渐扩张,至今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之一。 【4. 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私家车、共享单车和出租车的兴起】随着上海市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改善,私家车的普及程度 也逐渐增加。私家车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为个性化和灵活的出行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减轻交通压力,共享单车的兴 起成为了一种新的交通选择。与此上海的出租车业也随着城市的发展 而蓬勃发展,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5. 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的不断发展,上海的交通工具将继续发生变革。智能化、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未来几十年内,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地铁网络,提升道路交通的智 能化水平,并加大对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广和使用。 【总结】 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是一个由简到繁、由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从 19世纪初的人力车、牛车和马车,到20世纪30年代的电车和1933年的地铁建设,再到私家车、共享单车和出租车的兴起,上海的交通 工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上海的交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研究报告 11城轨2班 郑凯 冯静雯 黄小乔 周阳 陈壮荣 1、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 ◆ 1956年,上海提出建造地下铁道。 ◆ 1990年,上海地铁开始建设。 ◆ 1993年,第一条线路,观光试运行。 ◆ 1994年,一号线全线试营运 ◆ 1995年,全线正式运营。 2、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 上海地铁日均情况图 3、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 近期规划:17号线 ◆ 中期规划:14号线 、15号线 、19号线 、轻轨L2线 、轻轨L3线 、轻轨L5线 、 磁悬浮机场线 ◆ 远期规划:5号线 、19号线 、23-27号线 1、上海地铁10号线重大追尾事故 ◆ 时间:2011年9月27日 ◆ 地点:上海地铁10号线新天地站设备故障。 ◆ 事件:14:10 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 采用电话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15:51一列列车行至豫园至老西门下行区间不慎与前车发生追尾。 ◆ 原因:存在人为因素,调度未严格执行规定。

2、867.2万,上海地铁客流中秋节前又创新高 ◆原因分析: 中秋小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在上海 旅游、购物双节间,秋高气爽,天气给力, 加上8月底开通正式运营的轨交11号线北段 二期,新增车站12座,带来客流倍增效应。 下午4时起,地铁已全线转入晚高峰模 式,下班、购物、休闲客流迅猛增长。 3、全国首条跨省轨交工程——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苏州] ◆首批50多名苏州市民从昆山花桥站上车试乘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原因:沪苏同城化 ◆线路:11号线北延段花桥段 (安亭站~花桥站) ◆事例假设: 如若“广州——深圳”地铁通 车,上午从家楼下地铁站坐地铁直 接去广州购物,下午从广州坐地铁 回家。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图

上海地铁发展史简办动态演示

上海地铁发展史简办动态演示 一、引言 上海地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之一,也是中国地铁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代表。自1971年开始规划建设以来,上海地铁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拥有17条线路、近700公里的运营里程和410座车站,日均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本文将从上海地铁的发展历史、建设进展、技术创新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上海地铁的发展历史 1. 早期规划和建设(1971-1995) 上海地铁的规划始于1971年,当时上海市政府决定建设一条连接虹桥机场和外滩的轨道交通线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被搁置了很长时间。直到1986年,上海市政府重新启动了地铁规划,并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勘察和设计工作。1993年,第一条地铁线——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2. 线网扩张和技术升级(1995-2010) 随着1号线的开通运营,上海地铁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1999年,2号线开通运营,3号线、4号线、5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相继建成。同时,上海地铁也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自动驾驶、列车控制系统等,为地铁的安全和运营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大规模扩张和智能化升级(2010-至今) 21世纪初,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四纵四横”地铁网络规划,并开始大规模建设新的地铁线路。2010年至今,上海地铁相继开通了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等多条新线路。同时,在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创新和升级,如智能调度系统、人脸识别闸机等。 三、上海地铁的建设进展 1. 线网扩张 目前,上海地铁已经拥有17条地铁线路,从1号线到17号线。其中,1-13号线为普通地铁;16-17号为轻轨系统。未来还将继续扩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2. 车站建设 截至2021年底,上海地铁共有车站410座,其中包括普通地铁站和 轻轨站。车站建设不仅注重功能性,还注重美观性。例如,在2号线 的世纪公园站和5号线的东昌路站等地,车站内部设计采用了艺术元素,营造出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3. 技术创新 上海地铁在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和升级,如自动驾驶、列车控制 系统、智能调度系统、人脸识别闸机等。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地铁的 安全性和运营效率,还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四、上海地铁的技术创新 1. 自动驾驶技术

上海地铁发展史2050年

上海地铁发展史2050年 摘要: 1.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 2.上海地铁的线路与站点 3.上海地铁的运营管理与安全保障 4.上海地铁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 5.上海地铁的未来发展展望 正文: 上海地铁作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谓悠久。自2000 年12 月26 日上海轨道交通3 号线一期通车以来,上海地铁已经走过了20 多个年头。期间,先后开通了东延伸段、西延伸段、东延伸段、西西延伸段、虹桥火车站站、张江高科站等地下车站,不断完善和扩大着地铁线路网络。 目前,上海地铁拥有11 条线路,覆盖了市区及部分郊区,线路总长度已超过700 公里,站点总数超过400 个。如此庞大的地铁网络,不仅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运营管理方面,上海地铁始终坚持以乘客为中心,不断优化运营服务。例如,为了确保乘客的乘车环境安全,地铁管理单位在各车站设置安检点,对进站各类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此外,上海地铁还实施地铁站点分级日消毒措施,严格贯彻落实运营现场疫情防控要求,确保乘客的乘车安全。 在安全保障方面,上海地铁采用高科技手段,如深覆土盾构机等,以提高

盾构推进的质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及结构物的影响。同时,地铁线路还进行了定期测量,以确保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 年12 月1 日起,上海地铁与杭州、宁波两地实现了地铁二维码的互联互通,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市民可以一码跨城轻松乘坐地铁。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跨省市出行,还助力了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 展望未来,上海地铁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根据《上海地铁发展史2050 年》规划,到2050 年,上海地铁线路总长度将达到1000 公里,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同时,上海地铁还将与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实现更高程度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 总之,上海地铁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以其便捷的交通方式、庞大的线路网络、优质的运营服务和完善的安全保障,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上海轨道交通

上海轨道交通 上海轨道交通第一条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至2014年11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全网运营线路总长567公里,车站共计332座。(不含磁悬浮)迄今为止,已经开通了一号线到十三号线以及十六号线共14条线路 一号线 海轨道交通1号线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亦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在2006年以前一号线运营的车辆有DC01、AC01、 二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是上海第二条地下铁路线路,由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线于2000年6月11日正式通车。此后,先后开通东延伸段、西延伸段、东延伸段、西西延伸段、虹桥火车站站、张江高科站地下车站。该线西起青浦徐泾,经过南京路,穿越黄浦江,到达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并且再续经唐镇、川沙等地,最后到达浦东国际机

场。截至2014年8月,该线全长64公里,共设30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9座,拥有龙阳路车辆段、川沙停车场和北翟路车辆段3个车辆段 三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又称明珠线,是上海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改造而成。该线于2000年12月26日一期通车。2006年12月18日,北延伸段通车。该线从徐汇区的上海南站站至虹口区江湾镇站再至江杨北路站,是一条环绕上海中心城区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截至2014年8月,该线全长40.3公里,共设29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12座(含与4号线共线区段换乘站),拥有石龙路停车场和江杨北路车辆段2个车辆段。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轨距1435mm,该线仅有1种引车组构造,车型为AC03型列车,制造商为阿尔斯通南京浦镇车辆厂,设计时速为80km/h,运营时速为75km/h,一共有6节编组,车厢为铝合金车体,宽3米,定员车辆总数为28列。 四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的一条环状线,因此也可称为轨道交通环状线。该线途径徐汇、黄浦、浦东、杨浦、虹口、闸北、普陀、长宁8个区,与1、2号线组成“申”字,构筑起上海轨道交通的基本框架。该线于2005年12月31日投入运营形成C字型线路。2007年9月21日,全线贯通形成O字形。该线为环线结构,无固定终点站,末班车通过宜山路站回库。截至2014年8月,该线全长33.6公里,共设26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17座,拥有蒲汇塘停车场1个停车场。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轨距1435mm,采用1500V直流(架空电线方式)动力电源,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运营时速为75公里/小时。该线仅有1种引车组构造,车型为AC05型列车,制造商为西门子公司与株洲电力机车,共有6节编组,总长140米,宽3米,定员340人,共有28列车。 五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又称莘闵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第4条建成通车的线路,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5号线于2003年11月25日试运营,后期有延伸规划。该线均在闵行区内,北起闵行区莘庄站,南至闵行开发区站。截至2014年8月,该线全长17.2公里,共设11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1座,拥有车辆段1个。5号线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轻轨,车辆编组编成只有4节,少于上海轨道交通其它线路列车。该线采用法国阿尔斯通列车,首次由上海本地组装。其定价规则也与上海轨道交通的其它线路有所不同。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列车不同于其他地铁,不能通过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到达其它车厢。该线仅有1种引车组构造,车型为AC11型列车,制造商为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设计时速为80km/h,运营时速为75km/h,一共有4辆编组,总长为77.86米,宽2.6米,定员1170人,车辆总数为17辆。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

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上海地铁建设发展史(一)

1956年8月,上海根据中央关于防止帝国主义突然袭击的指示,提出建造地下铁道。8月23日,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根据战备要求编制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同时成立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当时上海建设地铁主要是出于战备考虑,将地铁作为“平战结合”工程。地铁,平时提供城市必要交通,战时可提供大容量的民防掩体或作部队调动与人口疏散的运输设施。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上市府议事日程。 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须从加强军事防御体系、解决机关和人民防空安全及城市交通等3方面结合,并应首先根据上海所处的战略地位、从巩固国防建设的原则出发。要求地铁与兵力集结点、空军机场、海军码头、战略物资屯放地以及军事要塞、要地、作战依托的山区和后方基地连通。根据上海所处的战略地位和核武器一般使用于战略目标的观点,深度应能抵御原子弹和氢弹[系统自动替换:猛烈膨胀]时的破坏能力,尽可能埋入基岩之内。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相关设计科研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埋设深度作过浅(覆土10米左右,明挖法)、中(40~60米)、深(60米以下至基岩层)3种方案研究,分别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和上海市煤矿设计院做设计论证。10月,市地铁筹建处以设计模型作汇报展览,并进一步强调地下铁道的战备作用,有的部队将领认为:地铁应能运载重型坦克与大炮,并在干道两侧修建支道,设置地下战备设施。同年,由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和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完成对全市109万市民的住址和工作地点的交通调查,市区客流主要流向,以经过市中心区的经线方向统计,第一位的是东西向(中山公园经外滩去杨树浦方向),第二位是西南至东北向(徐家汇经人民广场去吴淞方向),第三位是南市经曹家渡去真如方向。客流量统计:东西向为第一,南北向为其次;从各方到达及通过市中心区的客流,约占全市总量的1/3以上。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半径2.5公里的环向客流量略超出于经线方向,但平均运距较短。 经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对深埋方案的设计论证,当时的深埋方案是:如将地铁隧道置于基岩层内,可使隧道稳定,衬砌经济、无变形之虞,能抵御原子弹和氢弹直接命中的破坏力;在岩石中掘进地铁隧道,与一般山岭隧道和矿山隧道一样,在技术上并无特殊困难,问题是竖井太深,井壁承受水土压力超过当时施工技术水平。同时,深埋地下铁道上下不便。无论用那一种升降输送方式,通过能力都要受到限制,平时旅客上下,战时兵力机动或人口疏散,都要在上下咽喉处受阻,使地铁的运输功能降低。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领导认识到:在上海的地质条件下,地铁深埋,技术没有把握,土建造价较高,经测算,以“一井、一站、一公里区间”为单位:覆土20米4090万元、40米6110万元、60米11750万元。再深,造价更大,且难以证实它的必要性。最终上海地铁深埋的方案被否决,探索更加科学且符合上海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建成长63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

中国各城市地铁发展史

中国各城市地铁发展史 北京地铁:北京地铁是中国第一个开通的地铁系统,于1969年12月 1日建成通车。最初的北京地铁仅有两个线路:1号线和2号线,共有十 个车站。然而,随着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北京地铁的线路不 断扩展。目前,北京地铁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线路网络,拥有17条线路和364个车站。 上海地铁:上海地铁的建设始于1993年,由上海地铁集团负责运营。首条地铁线路是1号线,于1995年建成通车。上海地铁目前有多条线路 在运营,并且还在不断扩展中。上海地铁的发展非常迅速,不仅线路数量 众多,还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上海地铁的快速发展对于该城市的交通 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广州地铁:广州地铁的建设始于1993年,首条地铁线路是1号线, 于1997年建成通车。广州地铁的发展非常迅速,不仅线路数量众多,还 在不断扩展中。截至2024年的数据显示,广州地铁已经成为亚洲的第三 大地铁系统,仅次于东京和上海。 深圳地铁:深圳地铁的建设始于2004年,首条地铁线路是1号线。 深圳地铁线路数量较少,但是由于深圳市人口众多,地铁的客流量非常大,因此深圳地铁的运营也很忙碌。深圳地铁不断扩展线路,提升运力,以满 足市民的交通需求。 成都地铁:成都地铁的建设始于2005年,首条地铁线路是1号线。 成都地铁的发展非常迅速,仅用了15年时间就建成了8条地铁线路。成 都地铁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也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

其他城市地铁:除了上述城市之外,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都建设了地铁 系统,如天津、重庆、武汉、西安、南京、杭州等城市。这些城市地铁的 发展都是在近几十年中实现的,不仅将城市各个区域连接起来,也带来了 便利的出行条件。 总的来说,中国各城市地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长,中国的大城市相继兴建了地铁 系统。这些地铁系统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市民生活 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地铁基础词条手册

上海地铁基础词条手册 摘要: 一、上海地铁简介 1.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 2.上海地铁的运营现状 二、上海地铁线路及站点分布 1.线路概况 2.主要换乘站点 三、上海地铁票价及优惠政策 1.票价制定原则 2.优惠政策介绍 四、上海地铁乘车指南 1.购票方式 2.乘车注意事项 五、上海地铁未来发展规划 1.新增线路及站点 2.无人驾驶技术应用 正文: 【上海地铁基础词条手册】 一、上海地铁简介 上海地铁,全名为上海市轨道交通,是我国上海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自1993 年第一条线路正式开通以来,上海地铁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训练时间,上海地铁共有17 条线路,运营里程超过705 公里,日均客流量超过1200 万人次。 二、上海地铁线路及站点分布 目前,上海地铁共有17 条线路,包括1-13 号线、16 号线、17 号线及浦江线。线路覆盖了上海市各个主要区域,包括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等。其中,人民广场站、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南京西路站等为主要换乘站点,连接起了上海地铁的各个线路。 三、上海地铁票价及优惠政策 上海地铁的票价制定遵循“递远递减”的原则,即距离市中心越远,票价越低。同时,上海地铁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老年人免费乘车、军人及残疾人半价优惠等。此外,上海地铁还与公交系统实现一票换乘,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性。 四、上海地铁乘车指南 乘客可以通过自动售票机、人工售票窗口及手机APP 等方式购买地铁票。乘车时,请遵循相关规定,如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车厢内饮食等。在换乘及出站时,请留意站内指示标志,以免误乘或误出。 五、上海地铁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上海地铁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新增线路及站点,提高运营效率。此外,上海地铁还将引入无人驾驶技术,提高市民的乘车体验。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及兴起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

中国地铁发展介绍

自从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诞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内,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08年底广东省启动了总投资2.37万亿元的新十大工程,包括222个项目,重点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计划投资1.26万亿元,其中,地铁建设投资占到3464亿元。 广州地铁是广州的城市地铁系统,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1999年2月,广州地铁一号线全线建成,开通运营,18公里,16座车站;2002年,二号线建成开通,18公里,17座车站;2005年,三、四号线首通段建成开通;2006年,三号线、四号线建成,开通运营。2007年广州地铁总长度达到116公里,已全线迈入“线网时代”。 2008年广州地铁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及4号线在运营中,但远远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为解决拥阻的道路交通,广州地铁正在大规模扩建中。从2004年开始,广州地铁每年平均开通35公里,预计2010年3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及广佛线全线全部开通运营,总长为230公里。2011-2020年还将建设11条线路,300公里左右。至2020年,将建成530公里左右线路,核心区站点覆盖将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30、60”的出行目标,即利用地铁网络,环城高速内30分钟可到达市中心,外围副中心60分钟可到达市中心;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达到70%,地铁占总公交出行量达到70%。 深圳地下铁路现时由深圳地铁有限公司、深圳龙岗地铁有限公司、港铁地铁(深圳)有限公司负责兴建。深圳地铁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城市地铁系统。始建于1999年,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随着深圳地铁的开通,深圳已成为大中华地区继北京、香港、天津、上海、广州及台北后第七个拥有地铁系统的城市。现已投入运行的有罗宝线和龙华线,2007年全长21.866公里,并设有19个车站。 2007年1月,深圳成功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对深圳交通尤其是地铁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的地铁近期建设规模需做出适当调整。在此背景下,深圳申请对已经批复的地铁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年)进行适当调整,扩大深圳市近期地铁建设规模。 2008年深圳有5条地铁线同时施工,其中83个地下车站完成土建主体工程的32%,28个高架站及区间完成土建主体工程30%。 继《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之后,东莞被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列为轨道交通第二批待批城市的首位。 东莞市地铁线网由4条线路构成,线路总长约195km,线路途经市域范围32个镇区中的23个,线网设置车站总数为55座。 2007年6月28日,计划总投资146.75亿元的广佛地铁全面动工。广佛地铁是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线横跨广州的海珠区、荔湾区和佛山的禅城区、南海区。佛山市境内14.777公里,设11座车站;广州市境内18.196公里,设10座车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