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误读

文化误读
文化误读

比较文学

姓名:

学号:

专业:汉语言文学

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摘要]: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者在理解异质文化时,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文化误读”成为了,跨文化文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文化“模子”之间的文学交流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语言差异、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还要在“期待视野”中寻找理据。以此来研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并看到它们都可能产生的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关键词]:文化误读;意向;文化模子;期待视野;

关于误读的探讨已有很多,文学研究者早已超越了误读是错误的解读这一粗浅认识,把误读和创新连在一起。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布鲁姆(Harold Bloom)的“影响即误读”的观点,认为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法国学者罗伯特·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 )在他的《文学社会学》(1987)一书中说:误读是“创造性的背叛”;保罗·德曼在《盲点与洞见》(1971)中也竭力推崇误读。

那么文化误读是怎样产生的呢?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论》中详细的对此进行了研究,概括而言就是: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过滤的作用,而导致发送信息的减损和接受者文化的渗入,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即文化误读。文化误读像文化过滤一样是复杂的,是接受客体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它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从其后果来看,可分为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1无意识误读

无意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对源语文化缺乏足够了解或受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而产生的。例如,庞德在译《神州集》时,并不懂中文,对中国的文化也缺乏了解,他的翻译完全建立在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Fenellosa留下的有关汉诗、汉字的注释和解说的笔记之上。所以在翻译时,误读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词语。在译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译成:

But you,Sir,had better take wine ere your departure,

For you will have no friends about you

When you come to the gates of Go.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友人去西北边疆的诗,其中“阳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位于河西走廊,北与玉门关相对。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在文学作品中,“阳关”被文人骚客反复吟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中国读者心中“,西出阳关”唤起的是遥远、大漠、悲壮等联想。庞德把“阳关”误译成“gates of Go”,使该词背后蕴藏的文化意味荡然无存,中西方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使英美读者也难以从词汇表面体会到中国读者心中的那份感受。

以上可以说是无意识误读造成的文化丢失,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误读恰恰促进本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庞德在《神州集》中翻译的一系列中国古诗,作为反英美诗歌传统的一面旗帜,推动了印象诗派的成长与发展。在这场跨文化孕育诗歌新芽的运动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它是源于误读的成果。中国古典诗歌格律严谨,但庞德不懂中文,他无法理解中国古诗在声韵和形式结构方面受到的约束;他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对英美意象诗人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是纯粹以意象为基础的。有了这种理解,他就引中国古诗为范本,提出英美诗歌要想

摆脱传统的种种束缚,必须效法中国古诗;但他绝对没有想到,中国诗歌在中国的文学与文化传统中,事实上受到种种规条的约束和限制。正因为庞德对中国诗歌传统没有认识,他才能按照自己文化的需求误读误译中国古诗,用以支持和发展他们提出的新诗歌理论。

这正如斯坦纳所说:“在翻译史上,幸运的误读,往往是新生命的源泉。”误读在文化发展中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它使外国文学作品很容易在本国传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其中林纾的译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误读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丰富原作的内容,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像茅盾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以及寒山诗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的风靡等等。有时,误读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因而,误读还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会造成文化误读现象的产生。在中国,龙被赋予了“吉祥”、“高贵”、“皇权”等涵义,但在西方“dragon”的意象则与“龙”大相径庭。英语词典对“dragon”的释义是“一种想象的有翼、能喷火、蜥蜴状的巨大怪物”。在《圣经》和英语文学作品中“dragon”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是一种恶兽,最终总是被英雄杀死。迪斯尼电影《Mulan I》中“中国龙”被换成了“蜥蜴”的形象,这显然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文化意向。这也正说明了中国龙在西方世界还是一个未曾读懂的信仰。

人们在接触异质文化时,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根据自己熟识的一切进行选择、切割和解读。误读被视为文化交流中的壁垒,但跨文化交流往往是伴随文化误读进行的。这正如“misunderstanding”由前缀“mis”(错误)加上“understanding”(理解)构成的。

2 有意识误读

在文学翻译中,有些误读是主体文化和译者有意选择的结果。译入语文化由于本身的发展需要,对源语文化的某些层面加以强调,另一些层面加以弱化或忽视。

第一,消除原语意象与译入语意象之间的文化冲突。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当原语意象与译入语意象发生冲突或是不太契合的时候,译者就要进行比较与选择,甚至改变原文意象,其结果往往就是我们看到的创造性叛逆。“红色”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阳光、幸福、热烈、繁荣、运气等,在现代则更具有革命的意义,而在英语中则缺少这些象征的意义,更多是与暴力和流血相联系。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就意识到这种文化冲突,在很多情况下他都采取了有意误读的做法,进行了创造性叛逆。如贾宝玉的“怡红院”就成了“Green Delights”,“怡红公子”就成了“Green Boy”。

再如,,“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所指意义并无实质上的差异,但在内涵意义方面有时却相差甚远。英语中的“You are a lucky dog”译为中文是“你是一个幸运儿”,“too old a dog”译为“上了年纪”。这样,虽然所表达的语义相当,但英语中所内含的幽默感在通顺达意的译文中已经消失了,dog一词在原文中所体现的形象、风趣和幽默的语言特色也随之不复存在了。

第二,关照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这是从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那儿借用的术语。它是指“作品在读者心中要求引起的美感需要,无论是全新的还是传统的”。按照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布律奈尔的说法,“期待视野”是真正的“过滤器或筛选机”。从这个意义上看,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伴随着“误读”就是必然的,不可回避的。

今年3月15日,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中外记者会上的翻译张璐,正是凭借着中西合璧的智慧,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普遍赞扬。其间温总理引用了《离骚》诗句:“亦余心之善兮,虽九死岂犹未悔”。张璐译文为: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n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直译为: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决不会后悔。张璐正是把中国汉语中的“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上千次),考虑到了西方文化中的“期待视野”,这样的翻译很地道,也很容易被外国记者所理解。

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向本族语读者介绍外国文学或向外国读者介绍本民族的文学。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本不知道译文读者是谁,因此,他只能对潜在的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行预测,目的是要让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甚至政治环境,决定翻译的战略战术,有时不得不对原文进行“歪曲的重构”,造成偏离原作的“误读”。

当然,有些有意误读是译者运用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去衡量异质文化造成的,这必然会造成文化传播的偏差。

20世纪30年代,《简·爱》被译入我国,1935年12月伍光建从英文文本节译的《孤女飘零记》就是其中一种译本。当时对外国文学的引进不仅仅以研究外国文学为目的,主要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评价作品并不被译者重视。伍光建译本有一个极短的序言,针对作品的评价只有一句:“此书于描写女子爱情之中,同时并写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气概,为女子之最高人格。”这是20世纪30年代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有代表性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女子爱情及人格两个非常现实的方面,为以后关于《简·爱》的批评定下了基调。

以后近70年内,在各版本《简·爱》的译者序里不难发现,每个译者序里几十年不变的评价是关于对宗教虚伪性的批判,妇女要求独立的诠释。

直到2004年,《简·爱》中的精彩片断“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被选入上海市中学语文课本的“爱情如歌”单元,其中体现的不仅是爱情,更多是人的自尊、自重的人格力量,成为对学生的一种人生观的教育。

美籍华人叶维廉教授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指出“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此而起的文化的模子的歧异”是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文化在不同的文化模子中穿梭产生变异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导致文化产生变异原因之中以文化过滤以及因它引起的文化误读最为突出。所谓文化模子,即以某种价值为原则为根据形成的历史生活传统。

这又让我想起了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的电影《刮痧》,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摘来便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造车间,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被许大同(梁家辉饰)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控方雇佣的美国律师在法庭上这样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用以证明移民美国的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孩子身上刮痧后出的痧,也成了指控许大同实施暴力的有力证据。在美国这种“文化模子”下,中国人心目中机智、敢于反抗天庭、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到了美国变成了“不守法”的公民形象;中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刮痧,无论怎样向美国人解释都难以是他们相信,它可以有效排毒、舒筋通络、调整阴阳,“出痧”是刮痧后的正常反映。至此,许大同真的是百口莫辩,

只得放弃孩子的领养权了。

显然,在文化交流中,消除“文化模子”的歧异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应怎样尽量减少“文化模子”造成的误读呢?

在《跨文化之桥》一书中乐黛云教授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中说明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过滤的必然性。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他赞赏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

我们也应认识到文化差异性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才更需要我们不同文化之间加强对话,通过交流来实现异质文化间的互识、互证、互补。我们交流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存异,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我们应该以文化宽容的态度对待异质文化,试着去了解异质文化。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龚北芳.《简·爱》与文化误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6)[3]赵永彬.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与误译[J],《名作赏析:文学研究(下旬)》,2009(8)

[4]郑红霞杨革新.文化意象传译中的误读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陈莉莉.迪斯尼电影《Mulan I》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6]孙青.“期待视野”与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学翻译源语目的语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4278467.html,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 作者:姚宝香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6期 基金项目:本文是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从小说到影视——当代陕西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2015J030)的成果之一。 摘要:贾平凹的小说《五魁》被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改编成同名电影,本文试图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学的潮流化特征与第五代导演的集体风格入手,解读文学与电影的契合,分析小说《五魁》在改编为电影时的诸多差异,贾平凹的小说呈现更多的是欲望压抑与变态,而电影则更多地表现为对文化的一种反叛,而这种改变在场景的选择以及主题的设定方面又落入了前人的窠臼。 关键词:文学与电影;欲望的压抑;文化反叛 作者简介:姚宝香(197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京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2 一、文学与电影的契合 贾平凹在1990-1991年有4部描写山林土匪的中篇:《美穴地》《白朗》《五魁》《晚雨》,这四个中篇常被称为贾平凹的“土匪系列”小说,而西安电影制片厂1993年将小说《五魁》改编成了电影,导演是黄建新,编剧是杨争光,由演员张世、王兰、王馥荔、王玉梅等人担任主演。影片《五魁》常被认为是由海外投资的西部模式的影片,是一部纯粹表现大陆黄土高原风味的文学电影。 而电影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也出现了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的作品,承担着对民族生命力的唤醒作用。此时出现的第五代导演与当时的寻根文学出现了强烈的共振,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在中国电影因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的同时,他们也被人指责动机不纯的兜售民俗景观,展现落后蛮荒和欲望,以满足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这种批评无疑是有失公允的。贾平凹的《五魁》经黄建新导演、杨争光编剧改编之后也有着深沉的文化反叛精神,电影《五魁》又名《验身》和《木人新妇》,在贾平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创作改编,其中有惊喜也有遗憾。

文化误读

比较文学 姓名: 学号: 专业:汉语言文学

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摘要]: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者在理解异质文化时,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文化误读”成为了,跨文化文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文化“模子”之间的文学交流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语言差异、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还要在“期待视野”中寻找理据。以此来研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并看到它们都可能产生的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关键词]:文化误读;意向;文化模子;期待视野; 关于误读的探讨已有很多,文学研究者早已超越了误读是错误的解读这一粗浅认识,把误读和创新连在一起。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布鲁姆(Harold Bloom)的“影响即误读”的观点,认为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法国学者罗伯特·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 )在他的《文学社会学》(1987)一书中说:误读是“创造性的背叛”;保罗·德曼在《盲点与洞见》(1971)中也竭力推崇误读。 那么文化误读是怎样产生的呢?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论》中详细的对此进行了研究,概括而言就是: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过滤的作用,而导致发送信息的减损和接受者文化的渗入,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即文化误读。文化误读像文化过滤一样是复杂的,是接受客体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它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从其后果来看,可分为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1无意识误读 无意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对源语文化缺乏足够了解或受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而产生的。例如,庞德在译《神州集》时,并不懂中文,对中国的文化也缺乏了解,他的翻译完全建立在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Fenellosa留下的有关汉诗、汉字的注释和解说的笔记之上。所以在翻译时,误读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词语。在译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译成: But you,Sir,had better take wine ere your departure, For you will have no friends about you When you come to the gates of Go.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友人去西北边疆的诗,其中“阳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位于河西走廊,北与玉门关相对。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在文学作品中,“阳关”被文人骚客反复吟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中国读者心中“,西出阳关”唤起的是遥远、大漠、悲壮等联想。庞德把“阳关”误译成“gates of Go”,使该词背后蕴藏的文化意味荡然无存,中西方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使英美读者也难以从词汇表面体会到中国读者心中的那份感受。 以上可以说是无意识误读造成的文化丢失,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误读恰恰促进本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庞德在《神州集》中翻译的一系列中国古诗,作为反英美诗歌传统的一面旗帜,推动了印象诗派的成长与发展。在这场跨文化孕育诗歌新芽的运动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它是源于误读的成果。中国古典诗歌格律严谨,但庞德不懂中文,他无法理解中国古诗在声韵和形式结构方面受到的约束;他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对英美意象诗人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是纯粹以意象为基础的。有了这种理解,他就引中国古诗为范本,提出英美诗歌要想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一、文化误读的起源 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学者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文化信息是否能得到准确的传递。在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碰撞与冲突,主要是因为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就涉及到了文化误读的理论研究课题。想要忠实的表达出本文的涵义和文化意义,就必须正确的理解和阅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文化误读主要来源于诗学误读。文化误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主要是因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引进。同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者都对它毁誉参半,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客观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其理论概念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这样学者们在谈论误读时,才不会对其草率而论,莫衷一是。在最初的阶段,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正式提出了“误读”的文学理论术语。在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姆还提出了“诗学误读”理论及“这种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但实际上必然是一种误泽”。随后,误读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概念。其与文学理论上的误读有一定的区别,在翻译学科中研究的文化误读是属于狭义的误读,只限于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存在偏离的理解与表达。如果误读的绝对性和合理性太过于注重,那么翻译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二、文化误读的误读性质 当前文化文章在进行分类文化误读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是最常见的划分类型。有的学者认为:无意识误读主要是受制于客观的原因影响,有意识误读则是和它相反的原因。有意误读和无

意误读及为自觉性误读和非自觉性误读。通过文学翻译的实际实践,有学者认为,结合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将其 划分为两种文化误读类型,主要是: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理 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进行相比较,理解性 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更能把文化误读形成的机制全面的体现出来。对 于这种文化误读的分类,可以让学者们更加客观和更深入的去认识 文化误读,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去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 1.选择性引起的目的性误读。在翻译学中,实现文化的传播与 交流是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译语者在对原作品进行分析时,最终 接受者的读者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在语言文化背 景下找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元素。否则,就算对原文的忠诚度达 到百分之百,没有找到与读者共鸣的元素,读者读起来也是云里雾 里的状态,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又从何谈起。这样就促使译语者在 阅读中处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选择性的模式,与原文产生一 种选择性的共鸣。由于译语者考虑到既定的翻译目的,所以,译语 者故意将源语文本中语言文化的体现形式进行了更改,试图缩小两 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这就是导致文化误读可以属于目的性误 读的原因。关于《围成》中的一些象征物的翻译,在中国文化中, 里面人物送给别人红封套“是指包含钱的红包或纸袋。它是通常作 为提示,礼物,奖金或贿赂私下给予。国外的译语者为了避免“红”字给西方读者带来的文化歧视,从而采取了一定的回避手段,在国 外的译语者中,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把中国的“红”用“绿”来代替,因为,在汉语中,“红”的意思和英语中的金色和绿色有一定的相 同度。在这一点中,国外有的译语者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对 颜色词汇附加含义的差异较大,所以,他们为了是西方读者能够更

英美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 一、“化”而不等值的文化差异翻译办法 文化的不同导致翻译之中,在不同的文化中寻找相近的对等语,这是翻译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因而很多的翻译家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意义的转换”,其实对于翻译来说,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阶段而翻译的最高阶段应该是“信达雅”背后的“化”,因为对任何一种文学来说,不可否认的都存有着一个“化”的功能,都是真善美的传递,所以翻译的实质应该是将“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观点最早由钱钟书先生提出来,他在《林纾的翻译》中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但是他同时也指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诚如上文所分析的,翻译是可能的,但是等值的翻译则反而会导致其原意的流逝,从而影响到最后意义的表现,因而必须要借助于“化”来实施,从而完成翻译的意义。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说,不能实行全部的等值翻译,但是也不能实行全部的“化”,因而林纾在翻译史上来说,他仅仅打开了一扇大门,而没有真正的做到全面的将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因素表现出来,其最终削弱了异国风情本身所应该具有的魅力。 (一)求同存异大而化之作者认为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差异,因为文化的不同,必须求同存异,所谓的同是意思的表达必须是真实而准确的,而所谓的异,则是异域风情的不可缺乏,因而较为准确的处理办法应该就是求同存异,大而化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传递出不同文化的精髓。求同所要求的是,将原著所应有的语义以相对应的语言尽可能地表达出来,存异则应该在实行翻译的基础上,将意义完整地表达之后,保留相对应的原语中的文化个性,从而使得异域的风情体现出来,鲁迅以前在《且介亭杂文》中这样谈及翻译,“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

空间隔离的文化反叛对中国社会城乡文化矛盾的一种解读

空间隔离的文化反叛 ——对中国社会城乡文化矛盾的一种解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乡愁”影射了现代性对人的捆绑与约束,描述了人面对这种困境的惆怅与无奈。这种普遍的社会情怀构成巨大的消费市场,虽然推动了城乡文化的商品化交往,却掩盖了彼此间的文化入侵与对抗。本文提出,消解城乡文化矛盾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端正城乡文化作为彼此之“他者”的基本立场,从态度上寻求一种批判的文化自觉,从实践上建立一组和谐积极的城乡文化群。 [关键词]乡愁; 现代性; 城乡文化; 文化群; 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巨大飞跃,这与中国经济的成熟密不可分。如果说“城市化”这个概念强调对传统型社会形式的扬弃与对现代型社会形式的建构这两个过程,那么它的实质也就成了乡村社会扬弃自身走向城市的动态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将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典型课题。 01“乡愁”与现代性的空间隔离 城市与乡村给人的直接印象是不同的,这是人对两种社会空间形式的文化感知。乡村充满着土地、河流、耕种的汗水与自然的气息,各种硬件设备与建筑取向多以实用为主,人们从事着粗放的体力劳动; 而城市则充斥着钢筋水泥、规则的几何图形、各种机械装置的运转与噪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们在精致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中开始与结束每一天的生活。乡村充满着风土人情、风俗传统,家族意识强烈,生活节奏松缓,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简单而直接,对人生、世界、政治与知识的思考较为保守,人的见识也相对有限; 而城市则弥漫着独立与漠然、规则与体系,集体意识淡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复杂而多变,个人利益与政治生活永远是生命的主题,同时也积蓄着对知识、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执着思考。 然而,城乡软硬环境的不同并不能说明二者文化心态的肤浅或成熟。虽然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固有印象是简单自然却庸俗浅薄,但乡村文化体现的文化心态却是积极的,追求变化的,甚至是倾向于理想主义的。乡村文化的“边缘”总是透露出一丝进取,虽然受限于见识,这种进取有可能表现为某种“落后”甚至“愚昧”,但这种文化中蕴藏的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同样的,虽然乡村人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但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从这种社会关系中得到深刻的认知,乡下的一些老人虽然对现代知识系统一窍不通,但他们对家族观念、人情世故的认识程度并不弱于城市中的类似群体,甚至令大多数城市人汗颜,正如费孝通先生实证的,在 1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田德蓓 内容提要:文学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蕴意。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习俗、历史背景、思维模式、生活习性、宗教信仰以及心理联想等都有可能导致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广,而又纷繁复杂的系统。其内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进而形成一个民族的传统力量和民族性格,对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是由不同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等决定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具有普遍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特殊的个性。这种特殊的个性就是各民族文化产生差异的客观依据。 文化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因此,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一定的困难。语言是整个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的镜象折射,它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实。文化差异在以语言为表达工具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它并非体现在作品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上,而是体现在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之外的隐含意义之中。这种隐含意义“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朱光潜语),难以从字典中直接找到。因此,文学翻译中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蕴意。 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移,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为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文化的特质和需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而翻译活动反过来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发生了交流的两种文化。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语言的差异,还要熟悉不同文化的差异,而从研究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语言差异,便可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表现诸多,现就突出的几种阐述如下。 1.生存环境或地域的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的隔离、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和比喻也不尽相同。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比如:中国地处东半球,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春天的风”,它给中华大地送来温暖、使万物复苏,是希望与力量的象征,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东风,而“西风”在汉语中则表示秋风,是凄凉、萧条的代名词,故中国素有“西风凛冽”与“东风送暖”之说。英国地处西半球,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从大西洋徐徐吹来,恰似中国的东风。西风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所以英国人喜欢西风,常用西

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

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反叛? 1601班魏雪丽 要谈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从时间上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文学。是反映中国现代化追求过程中的生活,思想,情感,审美趣味的文学,具有现代审美形式。是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产物。文学的现代化自然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同时作为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血肉联系。而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受到西方与东方国家文学的深刻启示与影响。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它只是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部分,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有一位学者说,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其实为一种学术,文化史意义上的“再解读”,即以现代眼光对过往的“价值重估”。我也认为现代文学其实就是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从一本书上看到郭沫若公开声明说:我素来喜欢读庄子,但我只是玩赏他的文辞,却闲却他的意义,我也不能了解他的意义,到这时候我看透他了,我知道“道”是什么?“化”是什么了。郭沫若他笔下的《女神》,就塑造了一个体现了道家思想的顶天立地高扬叛逆精神的自我艺术形象。而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狂人也是如此,他们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有关。从形式上来说,从古文诗词到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文学作品有了一定形式上的改变。但是从内容上来说,还是有一部分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胡适,第一白话诗人。他将他的第一部诗集取名为《尝试集》。是大有深意的。胡适认为,要推动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学革命,“现在就只剩下一座诗的堡垒,还需全力去争夺”。办法也只有一个:全在吾辈实地实验。正因为是实验,必然留下许多旧的痕迹。《尝试集》,也就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的艰难过程。虽说,胡适的尝试重点是以白话入诗,但仍然不能摆脱旧诗词语音模式与文法结构法则的支配与制约。结果就写出了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诗。那一段时间里所写出的诗更能深刻的看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其实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但是,他也只是在传统文化的劣根上动手术,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束缚。新青年的主要作者周作人他的散文便可以体现出。他的散文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及国民性的反思,以及对中西方中日文化的比较。可见,当时他对传统文化也不完全是持否定态度。他的作品,《雨天的书》的自序二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从小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古训。……我有志为京兆人,而自然不容我为浙人,我亦随便而已耳。”这是白话文,却又融汇了某些文言和欧化句式。读起来似乎不那么顺畅,确是有意让你慢下来,体味那种古雅而隽永的语感,这也是他文章涩味的来由。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共7页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 一、文学与电影的契合 贾平凹在1990-1991年有4部描写山林土匪的中篇:《美穴地》《白朗》《五魁》《晚雨》,这四个中篇常被称为贾平凹的“土匪系列”小说,而西安电影制片厂1993年将小说《五魁》改编成了电影,导演是黄建新,编剧是杨争光,由演员张世、王兰、王馥荔、王玉梅等人担任主演。影片《五魁》常被认为是由海外投资的西部模式的影片,是一部纯粹表现大陆黄土高原风味的文学电影。 而电影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也出现了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的作品,承担着对民族生命力的唤醒作用。此时出现的第五代导演与当时的寻根文学出现了强烈的共振,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在中国电影因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的同时,他们也被人指责动机不纯的兜售民俗景观,展现落后蛮荒和欲望,以满足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这种批评无疑是有失公允的。贾平凹的《五魁》经黄建新导演、杨争光编剧改编之后也有着深沉的文化反叛精神,电影《五魁》又名《验身》和《木人新妇》,在贾平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创作改编,其中有惊喜也有遗憾。 二、小说《五魁》:欲望的压抑与变态 小说引人入胜的是五魁对女人的三次搭救三次后悔一次安慰一次痛 恨的爱恋过程,期间充斥着贪恋、拖延、戏谑、报复、邪念、自卑、朝圣、压抑、后悔、英雄救美式的“为其好”却又“害了她”的矛盾冲突,小说关于五魁的内心世界描写的细腻入微,整个故事里又暗含着五魁、女人、

柳家少爷欲望的压抑与变态。 在女人成为柳少奶奶的结婚之日,五魁有幸成为接嫁的驮夫,第一次在土匪的追赶下救了女人,但是又因自己的拖延而被土匪追上,女人被土匪抢去,第一次搭救的失败让五魁后悔女人本可以成为有福可享的柳少奶奶,竟因自己的过失要成为土匪婆子。 五魁近乎孤胆英雄般的到了白风寨,面见寨主唐景,撒谎女人是白虎星克夫败家人病横死极不吉祥,又以唐景忌讳的乱伦之事作为补充,舍命喝下毒酒以示真心,救回女人。而第二次的搭救又因柳家少爷在结婚之日炸成残废,而非唐景式的真男人而后悔不已,痛恨自己惋惜女人。直至自己被赶出柳家,女人惨遭毒打以致瘫痪。 后悔与憎恨让五魁放火烧了柳家的三座高大饲料谷草堆,趁乱之迹五魁打晕柳少爷,用被子裹了女人背到很深很深的山林,五魁完成了对女人的第三次搭救,而让女人忍饥挨饿的日子让他心酸羞愧,荒天野地里五魁一次次控制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因女人的寂寞五魁买回来一只狗给女人做伴安慰女人,自卑著自己比不上柳家的富贵,比不上唐景的英俊名声,没想到却看到女人和狗交媾的一幕,狗被五魁吊死,女人自己坠入深涧。第三次搭救后的安慰与后悔就此落幕。 小说细腻的描绘了五魁对女人的爱恋及压抑自身欲望的心理,他一次次设想并且践行自认为能让女人幸福的生活,安排着这种幸福生活背后的可供女人依靠的男人,柳少爷、唐景但唯独不是自己,自卑地爱着女人压抑着欲望,他观察女人的一切唯独自欺欺人的对女人对自己的渴望视而不见,女人因羞愧而自绝于深涧。他在道德里介意着女人被毁的身子、贞洁

试述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作业:试述文学翻译中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无论是无意误读还是有意误读,都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正视文化误读与误译,了解其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趋利避害,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和文化间更好的理解与沟通。 误读和误译不利于跨文化交流。误读、“曲解”、“误解”甚至“改变”原作,导致文学传播中部分信息的扭曲和丢失,使译文读者看不到源语文化的真相。例如本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的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造成的后果。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互相了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翻译中出现“误读”,那么交流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因此,任何一位译者都应尽量避免翻译中的误读。但是文化间的相互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误读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只能在不断的误读中,揭示作品的本真。 斯坦纳说:“在翻译史上,幸运的误读,往往是新生命的源泉。”误读在文化发展中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它使外国文学作品很容易在本国传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其中林纾的译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误读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丰富原作的内容,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像茅盾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以及寒山诗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的风靡等等。有时,误读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因而,误读还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正确认识文化误读对文学翻译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误读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文化间

的差异,帮助我们认识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来传播并产生影响的。作为译者,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能力,在翻译中尽量减少误读带来的弊端,不断提高跨文化翻译的水平。

加强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加强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作者:高铁 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06期 十九大修订的新《党章》增写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内容,成为新时期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太钢作为党领导下的省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同样刻不容缓。 一、充分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不仅不能例外,还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生活不规矩、党内政治生态遭到破坏,其根源就在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弱化。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个重大政治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目前还存在有的单位重业务轻党建,党组织法定地位不落实,职权不明晰、作用难发挥,成为“无关紧要”的部门;有的党组织重安排,轻落实,党建责任落实仅停留在签字背书,说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只挂帅、不出征;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觉得自己是搞经营、搞生产的,对政治漠不关心,对大事要情、形势变化不闻不问……这些现象,说明当前形势下党的建设缺失现象在国有企业不容忽视,一个重大根源就在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出现弱化。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营造纯净的政治生态。对各级党组织来说,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将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解决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现实需要。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一些腐朽的政治文化,同样在污染着企业的政治生态。有的特权思想严重,认为当官就要有特殊权益;有的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自己就是家长,独断专行、“一言九鼎”,三重一大事项不经过民主决策,少数人说了算,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巨大亏损;有的培植个人势力,拉拉扯扯,近亲繁殖,不讲规矩程序,搞“圈子文化”;有的好人主义泛滥,重私情轻原则,见了问题绕,见了矛盾躲,不愿斗争、不敢亮剑;有的对党的政策规定阳奉阴违,重大问题不请示、不报告,做“两面人”等等,这些庸俗腐朽文化的存在,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不及时纠正,就可能再次萌发、造成蔓延之势。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今年还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了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三会一课”走过场、流于形式,不按期召开党代会、党组织不能按期换届,个别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等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问题在有的单位还比

关于党内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内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党89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共产党人的心灵,像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方向。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政党都毫不例外地高度重视党内文化建设,都会锲而不舍地在人类文化长廊中镌刻下不朽的画卷,都会满腔热忱地用自己先进的党内文化团结教育人们、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在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发展党内文化。面对新形势,如何丰富党内文化,增强精神力量,提供发展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新时期赋予党内文化新内涵 党内文化是指政党所具有的为全体党员或部分社会成员所认同的意识形态、行为准则、制度规范以及全体党员对政党所具有的情感态度,是一个政党延续发展的重要标识。党内文化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执政能力的高低。党员理论素养则是加强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保证,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决策水平、执政水平的现实需要。同时,党内文化建设为党员理论素养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理论理论建设时党的建设的根本。党的理论正确和牢固与否,直接关系着党的心衰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没

有先进思想理论武装的党,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必须把党内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紧密联系党内外形势的新情况、党员干部队伍的新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重点要树立三种意识:一要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进一步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长期执政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力量。二要树立大局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进入决策、进入工作,指导实践,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三要树立创新意识,进一步认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着眼于新的实际新的发展,以足够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进行新探索,大胆进行理论创新,这是新时期对于党内文化建设赋予的全新内涵。 二、新时期党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党内文化建设是党内和谐、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拓展,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是共产党执政治国的新理念,是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