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半角模型所有结论,初中数学45°角经典例题解析及答案

45°半角模型所有结论,初中数学45°角经典例题解析及答案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简介教学总结

初中几何常见模型解析 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②;③平分。(2)等腰 ?条件: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3)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均为等腰三角形 ?结论:①;②; ?③平分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 ?右图中①; ?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

(2)特殊情况 ?条件:,,将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中①;②延长AC交BD于点E,必有;③; ④; ⑤连接AD、BC,必有;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②OC平分 ?结论:①CD=CE; ②;③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证明; ②过点C作,如上图(右),证明;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不变); ②;③ 此结论证明方法与前一种情况一致,可自行尝试。 (2)全等型-120° ?条件:①; ?②平分; ?结论:①;②; ?③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图:在OB上取一点F,使OF=OC,证明为等边三角形。(3)全等型-任意角 ?条件:①;②; ?结论:①平分;②; ?③.

?当的一边交AO的延长线于点D时(如右上图): 原结论变成:①;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与“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④注意平分时,相等如何推导?

半角模型题

半角模型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半角模型 例1(海淀201405-8) 如图,点P 是以O 为圆心, AB 为直径的半圆的中点,AB=2,等腰直角三角板45°角的顶点与点P 重合, 当此三角板绕点P 旋转时,它的斜边和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径AB 分别 相交于C 、D 两点.设线段AD 的长为x ,线段BC 的长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例2.(海201311-24).已知在ABC △中, 90=∠ACB ,26==CB CA , AB CD ⊥于D ,点E 在直线CD 上,CD DE 2 1=,点F 在线段AB 上,M 是DB 的中点,直线AE 与直线CF 交于N 点.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CD 上,请分别写出线段AE 和CM 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的条件下,当点F 在线段AD 上,且2AF FD =时,求证: 45=∠CNE ; (3)当点E 在线段CD 的延长线上时,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 45=∠CNE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F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D C B A N F E C B A

24. (本小题满分8分) (1)AE ⊥CM ,AE =CM (2)如图,过点A 作AG ⊥AB ,且AG =BM,,连接CG 、FG ,延长AE 交CM 于H . ∵ 90=∠ACB ,26==CB CA , ∴∠CAB =∠CBA =45°, 12. ∴∠GAC =∠MBC =45°. ∵AB CD ⊥, ∴CD=AD=BD =162 AB =. ∵ M 是DB 的中点, ∴3BM DM ==. ∴3AG =. ∵2AF FD =, ∴4 2.AF DF ==, ∴+2+3=5.FM FD DM == ∵AG ⊥AF , ∴FG = ∴.FG FM = 在△CAG 和△CBM 中, ∴△CAG ≌△CBM . ∴CG =CM ,ACG BCM ∠=∠. ∴++90MCG ACM ACG ACM BCM ∠=∠∠=∠∠=.在△FCG 和△FCM 中, ∴△FCG ≌△FCM . ∴FCG FCM ∠=∠. ∴45FCH ∠=. 由(1)知AE ⊥CM , ∴90CHN ∠= ∴ 45=∠CNE . (3)存在. AF =8. 例3.(平谷201405-24)(1)如图1,点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EAF =45°,连接EF , 则EF 、BE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EF =BE +FD .连结BD ,交AE 、AF 于点M 、N ,且MN 、BM 、DN 满足222DN BM MN +=,请证明这个等量关系;

初中常用数学模型

如图,如果AB ‖DE ,且C 为AE 中点,则有△ABC ≌△EDC 很好证的,当然十分实用,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例如延长) 【例题1】(2014 深圳某模拟) 【例题2】(2014 ) 答案:1.3 2 ;2.D

如图,若∠B=∠C=∠DEF=α(0<α≤90) 则一定有△BDE与△CEF相似。 十分好证(外角和什么一大堆),并且也很实用。经常在矩形里出题。 【例题1】(2009 ) 【例题2】(2006 ) 【例题3】(原创)

答案:1. 2或3-24或 25 2.(5 453-,) 【3】巧造旋转模型 在某些几何题中,往往有一些奇怪的结论,此时可以通过几何三大变换之一【旋转】求解。 巧造旋转往往要有一定的等量关系和特殊角度,如下题: 通过观察可得∠ABC=∠C=45°,AB=AC 。 我们可以将△ACD 绕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使得AC 与AB 重合。 那么就有EB ⊥BC ,而在RT △AED 中,DE2=2AD2(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BE2+BD2=DE2,即BD2+CD2=2AD2 是不是赶脚很难想到?要学会判断,这种感觉是要练出来的! 【例题1】(2014 ) 【例题2】 【例题3】(2014 菏泽改编)

答案:1.41 2.9 3.(1.)2,(2.)直角三角形,旋转后证全等,证明略【4】等腰模型 这是一个很基础的模型——什么样的结构会生成等腰三角形 首先:平行+角平分线, 如图,若AD‖BE,BC平分∠ABE,则AB=AC,很好证的,导角即可。 其次:垂直+角平分 这个不难理解,因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这种模型很常用,常常需要做辅助线(延长之类)

中考数学 几何专题——半角模型

几何模型之半角模型 一、旋转性质 1.图形对应边相等(易得等腰,且等腰均相似) 2.对应角相等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构成旋转角,旋转角处处相等 二、半角模型 半角模型(90°含45°) 条件模型结论 ①等腰直角△ABC; ②∠DAE=45° DE2=BD2+CE2 ①等腰直角△ABC; ②∠DAE=45° DE2=BD2+CE2 ①正方形ABCD; ②∠EAF=45°①EF=BE+DF; ②△CEF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一半; ③点A到EF的距离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①正方形ABCD; ②∠EAF=45°EF=DF-BE 三、模型演练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1,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连接EF、AE、AF,过A作AH⊥EF 于点H.若EF=BF+DF.那么下列结论:①AE平分∠BEF;②FH=FD; ③∠EAF=45°;④S△E A F=S△A B E+S△A D F;⑤△CEF的周长为2.其中正确结论的 是.

2.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将△ADC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EF,下列结论①△AEF≌△AED;②∠AED=45°; ③BE+DC=DE;④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点M,N在边BC上,且∠MAN=45°,若BM=1,CN=3,求MN的长. 4.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点B的坐标是(4,4),点E、F分别在边BC、BA上,OE=25.若∠EOF=45°,则F点的坐标是. 5.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八上培优半角模型精修订

八上培优半角模型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八上培优5 半角模型方法:截长补短 图形中,往往出现90°套45°的情况,或者120°套60°的情况。还有2α套α的情况。求证的结论一般是线段的和与差。解决的方法是: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旋转移位造全等,翻折分割构全等。截长法,补短法。 勤学早和新观察均有专题。勤学早在第49页,新观察在第34页,新观察培优也有涉及,在第27页2两个例题,29页有习题。这些题大同小异,只是图形略有变化而已。证明过程一般要证明两次全等。 下面是新观察第34页1~4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D=60゜,AB=BC,E、F,分别在AD、CD 上,且∠EBF=60゜.求证:EF=AE+CF. 2.如图2,在上题中,若E、F分别在AD、DC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求证: AE=EF+CF. 3.如图,∠A=∠B=90°, CA=CB=4, ∠ACB=120°,∠ECF=60°,AE=3, BF=2, 求五边形ABCDE的面积.

A C B F E A C B F E D 4.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BAD=2∠EAF. (1)求证:EF=BE+DF; (2)在(1)问中,若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E、F分别运动到BC、CD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试探究EF、BE、DF之间的数量关 系. 3.如图3,在四边形ABDC中,∠B+∠C=180°,DB=DC,∠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的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E、F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C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完整)初中数学几个常用模型资料

初 中 数 学 几 个 数 学 模 型 模型1、l:r=3600 :n 0 ①圆锥母线长5cm ,底面半径长3cm ,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216 。 ②劳技课上,王芳制作了一个圆锥形纸帽,其尺寸如图.则将这个纸帽展开成扇形时的圆心角等于( C ) A .45° B.60° C .90° D.120° ③要制作一个圆锥形的模型,要求底面半径为2cm ,母线长为4cm ,在一个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纸板上,能否裁剪制作一个这种模型(侧面和底面要完整,不能拼凑)( C ) (A)一个也不能做 (B)能做一个 (C)可做二个 (D)可做二个以上 4、(2004河北T7)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个圆形和扇形,使之恰好围成如图所示的圆锥模型.设圆的半径为r,扇形的半径为R,则圆半径与扇形半径之间的关系是 (D )A 、2r=R B 、R r =4 9 C 、R r =3 D 、r 4模型2、角平分线+平行=等腰三角形 如图,?ABC 中BD 、CD 平分∠ABC 、∠ACB ,过D 作直线平行于BC ,交AB 、AC 于E 、F ,当∠A 的位置及大小变化时,线段EF 和BE+CF 的大小关系( B ). (A )EF>BE+CF (B )EF=BE+CF (C )EF

中考数学必会几何模型:半角模型

半角模型 已知如图:①∠2=1 2 ∠AOB;②OA=OB. O A B E F 1 23 连接FB,将△FOB绕点O旋转至△FOA的位置,连接F′E,FE,可得△OEF≌△OEF′ 43 2 1 F' F E B A O 模型分析 ∵△OBF≌△OAF′, ∴∠3=∠4,OF=OF′. ∴∠2=1 2 ∠AOB, ∴∠1+∠3=∠2 ∴∠1+∠4=∠2 又∵OE是公共边, ∴△OEF≌△OEF′. (1)半角模型的命名:存在两个角度是一半关系,并且这两个角共顶点; (2)通过先旋转全等再轴对称全等,一般结论是证明线段和差关系; (3)常见的半角模型是90°含45°,120°含60°. 模型实例 例1 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它的两边分别交线段CB、DC于点M、N.(1)求证:BM+DN=MN. (2)作AH⊥MN于点H,求证:AH=AB.

证明:(1)延长ND 到E ,使DE=BM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AB . 在△ADE 和△ABM 中, ?? ? ??=∠=∠=BM DE B ADE AB AD ∴△ADE ≌△ABM . ∴AE=AM ,∠DAE=∠BAM ∵∠MAN=45°,∴∠BAM+∠NAD=45°. ∴ ∠MAN=∠EAN=45°. 在△AMN 和△AEN 中, ?? ? ??=∠=∠=AN AN EAN M AN EA M A ∴△AMN ≌△AEN . ∴MN=EN . ∴BM+DN=DE+DN=EN=MN . (2)由(1)知,△AMN ≌△AEN . ∴S △AMN =S △AEN . 即EN AD 2 1 MN AH 21?=?. 又∵MN=EN , ∴AH=AD . 即AH=AB .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 角分线模型 往角两边作垂线 往角两边截取等线段 过角分线某点作垂线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2018年初中数学突破中考压轴题几何模型之正方形的半角模型教案

正方形角含半角模型提升 例1.如图,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先折出折痕BD ,再折叠使AD 边与对角线BD 重合,得折痕DG ,使2AD =,求AG . 例2 .如图,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10PA PB ==,并且P 点到CD 边的距离也等于10,求正方形ABCD 的面积 例3. 如图,E 、F 分别为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一点,AM EF ⊥,?垂足为M ,AM AB =,则有EF BE DF =+,为什么 例4. 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BC 、CD 边上取E 、F 两点,使45EAF ∠=o ,AG EF ⊥于G . 求证:AG AB = 例5.(1) 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AE ,BF 交于点 O ,90AOF ?∠=. 求证:BE CF =. (2) 如图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H ,F ,G 分别在边AB ,BC ,CD ,DA 上,EF ,GH 交于点 O ,90FOH ?∠=,4EF =.求GH 的长. 【双基训练】 1. 如图6,点A 在线段BG 上,四边形ABCD 与DEFG 都是正方形,?其边长分别为3cm 和5cm ,则CDE ?的面积为________2cm . (6) (7) 2.你可以依次剪6张正方形纸片,拼成如图7所示图形.?如果你所拼得的图形中正方形①的面积为1,且正方形⑥与正方形③的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⑤的面积为________. 3.如图9,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E 、F 分别为边AB 、BC 上的点.AF 、CE 相交于G ,并且ABF ?的面积为14平方厘米,BCE ?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那么四边形BEGF 的面积是________. 4. 如图,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AB BC =。分别以 AB 、BC 为边作正方形ABEF 和正方形BCMN ,连接FN , EC 。 求证:FN EC =。 5.如图 ,ABCD 是正方形.G 是BC 上的一点,DE AG ⊥于 E ,BF AG ⊥于 F . (1)求证:ABF DAE △≌△; (2)求证:DE EF FB =+. 【纵向应用】 6. 在正方形ABCD 中,12∠=∠.求证:BE OF 2 1 = 7. 在正方形ABCD 中,12∠=∠.AE DF ⊥,求证:CE OG 2 1= 8. 如图13,点E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一点, EF BC ⊥, EG CD ⊥ 求证:AE FG ⊥ 9.已知:点E 、F 分别正方形ABCD 中AB 和BC 的中点,连接AF 和DE 相交于点G , 图2 D G A E B C F 13 A D E F C G B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D (1)等边三角形 O O C E C A 图 1B A 图 2 【条件】:△ OAB和△ OCD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 OAC≌△ OBD;②∠ AEB=60°;③ OE平分∠ AED 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O C E A B A 图 1 D E B D O E C B 图2 【条件】:△ OAB和△ O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 OAC≌△ OBD;②∠ AEB=90°;③ OE平分∠ 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D O O C 【条件】:△ OAB和△ OCD均为等腰三角形; D E 且∠ COD=∠AOB E 【结论】:①△ OAC≌△ OBD;C ②∠ AEB=∠AOB; ③OE平分∠ AED A图 1B A图 2B

O O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D 【条件】: CD∥ AB,C D 将△ OCD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A B 【结论】:①右图中△ OCD∽△ OAB→→→△ OAC∽△ OBD; ②延长 AC交 BD于点 E,必有∠ BEC=∠ BOA O (2)特殊情况 C D 【条件】:CD∥ AB,∠ AOB=90° 将△ OCD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A B 【结论】:①右图中△ OCD∽△ OAB→→→△ OAC∽△ OBD; ②延长 AC交 BD于点 E,必有∠ BEC=∠ BOA; ③ BD OD OB tan ∠ OCD;④ BD⊥AC; AC OC OA ⑤连接 AD、 BC,必有AD2BC 22 2 ;⑥ S△BCD ABCD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 -90 ° 【条件】:①∠ AOB=∠ DCE=90°;② OC平分∠ AOB E C A B D O C E A B 1 A C BD 2A C D O E B 图 1 【结论】:①;② OD+OE=2;③S △DCE S △OCD S △OCE 1 OC2 CD=CE OC2 证明提示:A C M ①作垂直,如图 2,证明△ CDM≌△ CEN D ②过点 C 作 CF⊥ OC,如图 3,证明△ ODC≌△ FEC ※当∠ DCE的一边交 AO的延长线于 D 时(如图4):O N EB 图 2 以上三个结论:① CD=CE;② OE-OD= 2 OC;A 1 OC 2M C ③ S S △OCE△OCD2A C D O N B E O图 3E F B D 图 4

初中几何模型及常见结论的总结归纳

初中几何模型及常见结论的总结归纳 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①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②三角形内角和为0180(外角和为0 360);③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 三角形的三线:(1)中线(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三角形三边中线交于一点(重心) 如);DE 之到?S 如图,已知AB ,AC 的长,求AF 的取值范围时。我们可以通过倍长 中线。利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在三角形ABD 中构建不等关系。(AC AB AF AC AB +- 2). (2)角平分线(三角形三内角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如等 OE ; r = 2

(3)垂线(三角形顶点到对边的垂线);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交于一点(垂心) 如图,O为三角形ABC的垂心,我们可以得到比较多的锐角相等如 COD ABC ACO ABO∠ = ∠ ∠ = ∠;等。因此垂线(或高)这样的条件在题目中出现,我们往往可以得出比较多的锐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此外,如果要求垂线段的长度或与垂线段有关的长度问题,我们通常用面积法求解。在上图中,若已知CE AC AB, ,的长度,求BE的长。 特别注意:在等腰三角形中,我们通常所指的三线合一就是指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线合一:已知三角形三线中的任意两个条件是重合的,那么就可以得出第三条线也是重合的。在具体运用时,我们往往时把三线合一的等腰三角形补充完整再加以运用。 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我们要牢记住它的五个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 在具体运用时,我们需要找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各种条件,不外乎是关于边相等或相等的问题。 对于寻找角相等:常有四种方法: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出的“三线八角”的结论;②对顶角相等;③锐角互余;④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 对于寻找边相等:常有三种方法:①特殊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菱形、正方形。。。。。);②利用三线合一的正逆定理;③通过已有的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对于证明角相等,证明边相等,我们都要优先考虑边或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一定要注意对应)如果不能直接通过全等证明,我们就要转化角或转化边(用上面的几种方法)然后再考虑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平移类全等;对称类全等;旋转类全等;

半角模型专题--优选专练.doc

半角模型例题 已知,正方形 ABCD中,∠ EAF两边分别交线段 BC、 DC于点 E、F,且∠ EAF﹦ 45°结论 1:BE﹢ DF﹦EF 结论 2:S△ABE﹢ S△ADF﹦S△AEF 结论 3:AH﹦ AD 结论 4:△ CEF的周长﹦ 2 倍的正方形边长﹦ 2AB 结论 5:当 BE﹦DF时,△ CEF的面积最小 22 2 结论 6:BM﹢DN﹦MN 结论 7:三角形相似,可由三角形相似的传递性得到 结论 8:EA、 FA是△ CEF的外角平分线 结论 9:四点共圆 结论 10:△ ANE和△ AM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通过共圆得到) 结论 11: MN﹦EF(可由相似得到) 结论 12: S△ AEF﹦2S△ AMN(可由相似的性质得到) 结论 5 的证明: 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1 则S△AEF﹦1﹣S1﹣S2﹣ S3 ﹦1﹣ x﹣ y﹣ (1 ﹣x)(1 ﹣y) ﹦﹣ xy 所以当 x﹦y 时,△ AEF的面积最小 结论 6 的证明: 将△ ADN顺时针旋转 90°使 AD与 AB重合 ′ ∴DN﹦ BN ′ 易证△ AMN≌△ AMN ′ ∴MN﹦ MN ′ 在 Rt△BMN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2′ 2′2 BM﹢BN ﹦MN 22 2 即 BM﹢DN﹦MN 结论 7 的所有相似三角形: △ AMN∽△ DFN△AMN∽△ BME△AMN∽△ BAN△ AMN∽△ DMA△AMN∽△ AFE

结论 8 的证明: 因为△ AMN∽△ AFE ∴∠ 3=∠ 2 因为△ AMN∽△ BAN ∴∠ 3=∠ 4 ∴∠ 2=∠ 4 因为 AB∥CD ∴∠ 1=∠ 4 ∴∠ 1=∠ 2 结论 9 的证明: 因为∠ EAN﹦∠ EBN= 45° ∴A、B、E、N 四点共圆(辅圆定 理:共边同侧等顶角) 同理可证 C、E、N、F 四点共圆 A、M、 F、 D 四点共圆 C、E、 M、 F 四点共圆 **必会结论 --------图形研究正方形半角模型 已知:正方形 ABCD ,E、F分别在边 BC 、 CD 上,且 EAF 45 ,AE、AF分别交BD于H、 G ,连EF. 一、全等关系 ()求证:① 2 2 2 平分,平分 DF BE EF ;②DG﹢ BH﹦ HG;③AE BEF AF DFE . 1 二、相似关系 (2)求证:①CE 2DG ;② CF 2 BH ;③ EF 2HG . (3)求证:④AB2 BG DH ;⑤ AG 2 BG HG ;⑥BE DF 1 . CE CF 2 三、垂直关系 (4)求证:①AG EG ;②AH FH ;③tan HCF AB . (5) 、和差关系 BE 求证:① BG DG 2BE ;② AD DF 2DH ; ③ | BE DF | 2 | BH DG | .

初中数学常见模型之蚂蚁行程

蚂蚁行程 模型1 立体图形展开的最短路径 模型分析 上图为无底的圆柱体侧面展开图,如图蚂蚁从点A 沿圆柱表面爬行一周。到点B 的最短路径就是展开图中AB ′的长,22''''AB AA A B =+。做此类题日的关键就是,正确展开立体图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准确找出最短路径。 模型实例 例1.有一圆柱体油罐,已知油罐底面周长是12m ,高AB 是5m ,要从点A 处开始绕油罐一周建造房子,正好到达A 点的正上方B 处,问梯子 最短有 多长? 例2.如图,一直圆锥的母线长为QA=8,底面圆的半径2r =, 若一只小蚂蚁从A 点出发,绕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A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 路线长是 。 例3.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0cm 、20cm 、10cm ,一只蚂蚁从A 处出发到B 处觅食,求它所走的最短路径。(结果保留根号)

热搜精练 1.有一个圆锥体如图,高4cm,底面半径5cm,A处有一蚂蚁,若蚂蚁欲沿侧面爬行到C处,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 2.如图,圆锥体的高为8cm,底面周长为4cm,小蚂蚁在圆柱表面爬行,从A点到B点,路线如图,则最短路程为。 3.桌上有一个圆柱形无盖玻璃杯,高为12厘米,底面周长18厘米,在杯口内壁离杯口距离3厘米的A处有一滴蜜糖,一只小虫22 杯子外壁,当它正好在蜜糖相对方向离桌面3厘米的B处时,突然发现了蜜糖,问小虫至少爬多少厘米才能到达蜜糖所在的位置。 4.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2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出发,经过3个面爬行到点B,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的,则最短距离为。

半角模型题

半角模型 例1(如图,点P 是以O 为圆心, AB 为直径的半圆的中点,AB=2,等腰直角三角板45°角的顶点与点P 重合, 当此三角板绕点P 旋转时,它的斜边和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径AB 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设线段AD 的长为x ,线段BC 的长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D 例2.已知在ABC △中, 90= ∠ACB ,26==CB CA ,AB CD ⊥于D ,点E 在直线 CD 上,CD DE 2 1 = ,点F 在线段AB 上,M 是 DB 的中点,直线AE 与直线CF 交于N 点.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CD 上,请分别写出线段AE 和CM 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在(1)的条件下,当点F 在线段AD 上,且2AF FD =时,求证: 45=∠CNE ; (3)当点E 在线段CD 的延长线上时,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 45=∠CNE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F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D C B A N M F E D C B A

24. (本小题满分8分) (1)AE ⊥CM ,AE =CM (2)如图,过点A 作AG ⊥AB ,且AG =BM,,连接CG 、FG ,延长AE 交CM 于H . ∵ 90=∠ACB ,26==CB CA , ∴∠CAB =∠CBA =45°, 12. ∴∠GAC =∠MBC =45°. ∵AB CD ⊥, ∴CD=AD=BD =1 62 AB =. ∵M 是DB 的中点, ∴3BM DM ==. ∴3AG =. ∵2AF FD =, ∴4 2.AF DF ==, ∴+2+3=5.FM FD DM == ∵AG ⊥AF , ∴FG = ∴.FG FM = 在△CAG 和△CBM 中, CA CB CAG CBM AG BM =?? ∠=∠??=? ,, , ∴△CAG ≌△CBM . ∴CG =CM ,ACG BCM ∠=∠. ∴++90MCG ACM ACG ACM BCM ∠=∠∠=∠∠= .在△FCG 和△FCM 中, CG CM FG FM CF CF =?? =??=? ,, , ∴△FCG ≌△FCM . ∴FCG FCM ∠=∠. ∴45FCH ∠= . 由(1)知AE ⊥CM , ∴90CHN ∠= ∴ 45=∠CNE . (3)存在. AF =8.

八年级数学——半角模型

例:如图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且∠EAF=45°。求证:EF=BE+DF; 解析: 延长CB到G,使GB=DF,连接AG, 证△ABG≌△ADF,得∠3=∠2,AG=AF, 进而求证△AGE≌△AFE, 可得GB+BE=EF,所以DF+BE=EF 特征描述:过等腰△ABC(AB=AC)顶角顶点(设顶角为A),引两条射线且它们的夹角为A/2;这两条射线与过底角顶点的相关直线交于两点M、N,则BM,MN,NC之间必存在固定关系。这种关系仅与两条相关直线及顶角A相关. 题型识别:“等线段、共顶点、半角度” 解决方法: ①以公共顶点为中心,旋转三角形,使得相等的两线段重合; ②找出两组全等三角形,得到对应的边角相等关系。 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分别有点E,F,∠EAF=45°,AH⊥EF.求证:AH=AB;

分析:将△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F =BG ,AF =AG ,∠DAF =∠BAG , 然后求出∠EAF =∠EAG =45°,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EF 和△AEG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可得AH =AB . 证明:将△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 由旋转的性质得,DF =BG ,AF =AG ,∠DAF =∠BAG . ∵∠F AG =∠BAG +∠BAF =∠DAF +∠BAF =∠BAD =90°, ∠EAF =45°, ∴∠EAF =∠EAG =45°. 在△AEF 和△AEG 中, AF AG EAF EAG AE AE =??∠=??=? ∴△AEF ≌△AEG (SAS ), ∵AH 、AB 分别是△AEF 和△AEG 对应边上的高, ∴AH =AB . (1)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45°,试判断BE 、DF 与EF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判断结果:___________. (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120°,∠B =∠ADC =90°.点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60°,探究图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 到点C ,使DG =BE ,连结AG ,先证明△ABE ≌△ADG ,再证明△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_______. 请你帮小王同学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常见解题模型及思路(初中数学自有定理)

初中数学压轴题常见解题模型及套路(自有定理) A . 代数篇: 1.循环小数化分数:设元—扩大——相减(无限变有限)相消法。 例.把0.108108108???化为分数。 设S=0.108108108??? (1) 两边同乘1000得:1000S=108.108108???(2) (2)-(1)得:999S=108 从而:S= 108 999 余例仿此—— 2.对称式计算技巧:“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体思想之结合:x+y ;x-y ;xy ; 22x y + 中,知二求二。 222222()2()2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 2222()2()4x y x y x y x y x y -=+-=+- 加减配合,灵活变型。 3.特殊公式 22 1 1 2x x x x ±=+±2 ()的变型几应用。 4.立方差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m ()() 5.等差数列求和的三种方法:首尾相加法;梯形大法;倒序相加法。 例.求:1+2+3+222+2017的和。三种方法举例:略 6.等比数列求和法:方法+公式:设元—乘等比—相减—求解。 例.求1+2+4+8+16+32+2222n 令S=1+2+4+8+16+32+222+2n (1) 两边同乘2得: 2S=2+4+8+32+64+222+2n +12n + (2) (2)-(1)得:2S-S=12n +- 1 从而求得S 。 7. 11n m m n --=mn 的灵活应用:如:1111 62323 ==-?等。 8.用二次函数的待定系数法求数列(图列)的通项公式f (n )。 9.韦达定理求关于两根的代数式值的套路: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O C D E 图 1图 2O C O C D E O B C D E O C D

③ ===OA OB OC OD AC BD tan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必有22 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 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OE-OD=2OC ; ③2△OCD △OCE OC 21 S S =- (2)全等型-120° 【条件】:①∠AOB=2∠DCE=12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OC ;③2△OCE △OCD △DCE OC 43 S S S =+=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右下图: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证明△OCF 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ɑ 【条件】:①∠AOB=2ɑ,∠DCE=180-2ɑ;②CD=CE ; 【结论】:①OC 平分∠AOB ;②OD+OE=2OC ·cos ɑ; ③α cos αsin OC S S S 2△OCE △OCD △DCE ??=+=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右下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A O B C D E 图 1 A O B C D E M N 图 2 A O B C D E F 图 3 A O B C D E M N 图 4 A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汇编专题角含半角模型

专题15 角含半角模型 破题策略 1. 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含半角 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点D ,E 在BC 上且∠DAE =45° (1) △BAE ∽△ADE ∽△CDA (2)BD 2+CE 2=DE 2 . 45° E A B C D 证明(1)易得∠ADC =∠B +∠BAD =∠EAB , 所以△BAE ∽△ADE ∽△CD A . (2)方法一(旋转法):如图1,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F ,连结EF . 45° F E A B C D 则∠EAF =∠EAD =45°,AF =AD , 所以△ADE ∽△FAE ( SAS ). 所以DE = EF . 而CF =BD ,∠FCE =∠FCA +∠ACE =90°, 所以BD 2+ CE 2=CF 2+CE 2=EF 2=DE 2 . 方法二(翻折法):如图2,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F ,连结AF ,DF ,EF . 45° E A B C D 因为∠BAD +∠EAC =∠DAF +∠EAF , 又因为∠BAD =∠DAF , 则∠FAE =∠CAE ,AF =AB =AC , 所以△FAE ∽△CAE (SAS ). 所以EF = E C .

而DF =BD , ∠DFE =∠AFD + ∠AFE =90°, 所以BD 2+ EC 2= FD 2+ EF 2= DE 2 . 【拓展】①如图,在△ ABC 中,AB =AC ,∠BAC =90°,点D 在BC 上,点E 在BC 的 延长线上,且∠DAE =45°,则BD 2+CE 2=DE 2 . E D 可以通过旋转、翻折的方法来证明,如图: E A D F E A D ②将等腰直角三角形变成任意的等腰三角形: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在 BC 上,且∠DAE =1 2 ∠BAC ,则以BD ,DE ,EC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度数为180° -∠BA C . B 可以通过旋转、翻折的方法将BD ,DE ,EC 转移到一个三角形中,如图: B C E B D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掌握它轻松搞定压轴题! 几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这次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认真掌握哦~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对称全等模型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自旋转模型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人教版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模型----几何图形之半角模型(含解析)

几何图形之半角模型 主题半角模型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弄清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 2.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和性质定理2。 3.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题。 4.通过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渗透集合思想。 5.通过理解四种四边形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辩证观点。 知识结构 正方形的性质 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 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性质的综合,因此正方形有以下性质(由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说明:定理2包括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对角线的性质,一个题设同时有四个结论,这是该定理的特点,在应用时需要哪个结论就用哪个结论,并非把结论写全。 小结: (1)正方形与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如上图 (2)正方形的性质: ①正方形对边平行。 ②正方形四边相等。 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④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典型例题精讲 例1.如图,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先折出折痕BD ,再折叠使AD 边与对角线BD 重合,得折痕DG ,使2AD =,求AG . 【解析】:作GM ⊥BD ,垂足为M . 由题意可知∠ADG=GDM , 则△ADG ≌△MDG . ∴DM=DA=2. AC=GM 又易知:GM=BM . 而BM=BD-DM=2 2-2=2(2-1), ∴AG=BM=2(2-1). 例2 .如图,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10PA PB ==,并且P 点到CD 边的距离也等于10,求正方形ABCD 的面积 【解析】:过P 作EF AB ⊥于F 交DC 于E . 设PF x =,则10EF x =+,1 (10)2 BF x =+. 由2 22PB PF BF =+. 可得:2 221 10 (10)4 x x =++. 故6x =. 2 16256ABCD S ==. 例3. 如图,E 、F 分别为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一点,AM EF ⊥, ?垂足为M ,AM AB =,则有EF BE DF =+,为什么 【解析】:要说明EF=BE+DF ,只需说明BE=EM ,DF=FM 即可,而连结AE 、AF .只要能说明△ABE ≌△AME ,△ADF ≌△AMF 即可. 理由:连结AE 、AF . 由AB=AM ,AB ⊥BC ,AM ⊥EF ,AE 公用, ∴△ABE ≌△AME . ∴BE=ME . 同理可得,△ADF ≌△AMF . ∴DF=MF . ∴EF=ME+MF=BE+D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