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大师预测中国四大地震带共21页

李四光大师预测中国四大地震带共21页
李四光大师预测中国四大地震带共21页

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

新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预测地点分别是在唐山,台湾,四川,现在以上三个地方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福建。在这次地震中,我们流了太多的鲜血和眼泪,我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至少把伤害降到最低最低。因此,我倡议所有看到这个留言的同学都可以自己去查一查防震防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并向家里和周围的人宣传。不管这个预言是真是假,福建总是发生台风和地震总是真的吧!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了我们的生命。谢谢大家了,也请大家转发一下,希望我们都行动起来!? ?? ?? ?真正的是:李四光预言的是四大地震带而不是四个城市。借此机会向你介绍一下四大地震带,李四光说的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地质学家李四光预测的地震带是哪些?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

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

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2019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

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关于李四光地震大预言

有部分人听过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四个地方将会发生大地震的预言吧。其实他老人家只是指出我国的主要地震带,并没有预测说这些地方会发生地震。那么再看看我国的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

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2019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TW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

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李四光曾经预言:唐山,邢台,临沂三处会有毁灭性的地震,现在三处已经发生两处了,曾有传言说临沂300年前也曾发生过大地震,瘟疫把这个地方弄的死的一个不剩,当然此话估计情况不准,但我记忆中还是有过地震的,应该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

历史上记载的有1447年5月22日临沂西有地震,同年7月22日(六月初四)临沂地震有声郯城大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发生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1859年3月12日,临沂西有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发生地震,造成56人重伤2019年3月20日21时19分临沂发生2.0级地震2019年3月9日临沂发生2.2级地震2019年06月12日山东临沂市境内发生Ml1.7级地震。

2019年2月9日在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附近发生了ML3.5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河东、兰山、罗庄等地有感,未造成大的影响。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学习地震知识,尤其避震常识,相信国家的力量和能力!

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的真伪

郑毅

针对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人们意识到了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痛苦

和难以弥补的创伤。为此,人们都急于想从中找到防范于未然的准确答案。这种心理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人为了强化信息传播的力度和杀伤力,对原有的信息进行夸大或者过分渲染。无意中加大了人们的精神负担和恐惧心理,其后果将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和动荡。

最近,本人发现网上风传“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的消息。根据发帖的内容,人们纷纷揣测本地区能否发生地震灾害。诚然,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加强预警机制这是人们抗灾救灾做好心理准备的必然条件和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我国在这方面的确做得不够,应当从这次震灾中汲取教训,积极学习国外在预防灾害、救助灾民和灾后重建方面的先进经验,避免亡羊补牢。但是,关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的消息,仔细观察起来并非像帖子传的那样神乎其神,经笔者调查发现,其消息来源无非来源于2006年黄相宁先生在《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中国地震局地壳盈利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题为“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

李四光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是当年周总理的主要地震灾害咨询人。李四光的理论及其本人,曾经多次成功预测过地震,但却没有发现科学文献记载李四光具体预测了四大地震。下面转载黄相宁先生这份报告的全文,为各位网友们掌握正确判断消息的方法提供参考。全文如下:

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

黄相宁

本所的前身地震地质大队是由李四光部长亲自组建的。我作为一名建所初期来所工作的老同志,与李四光部长有过多次接触。他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在建所四十周年之际,我不禁缅怀起这位我们所的缔

造者和他对地震工作的贡献。

一、地震地质

1965年1月19日,李四光在与地质力学所参加西南地震地质工作同志的谈话中提出地震地质工作是否应采取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要摸清这些断裂带中哪几点或哪几段现今还在活动;第二,确定这些断裂带的伸展地区、方向和范围;第三,参考历史地震资料,看是否沿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地震特别多而且强烈;第四,围绕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进行精密大地测量和微量位移测量,并设置地震观测网,进行微观的、宏观的地震观测工作;第五,对上述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现今地应力分布的情况和活动方式,从而明确它们和当地地震的关系,并确定震源的所在和它们分布的范围。这样,就有可能进一步推测今后地震发展的趋势。

李四光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构造体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地震地质的研究,从而演义了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故事。

二、中长期地震预测

李四光先生在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果然在1967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6.3级地震;紧接着,它指示地震地质大队立即去山东建立压磁地应力站,当在济南市西南方向的长清建立了压磁地应力站后向他汇报时,他说我是让你们马上去郯庐断裂带建立压磁地应力站,这个断裂带要出问题。于是地震地质大队立即到山东省境内郯庐断裂带上的安丘建立了压磁地应力站。果不其然,1969年渤海7.4级和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就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东北延伸部位上。

上世纪60年代末,李四光唯一的外孙女周宗平被他安排在地震地质大

队工作、学习,我们就请她去问她的姥爷,为什么邢台震后他提出要注意河间沧州,河间震后又立即提出要注意郯庐断裂带?具体是怎么分析判断的?她问李四光之后带给我们一句话:让他们看我的书(指《地质力学概论》),都写在书里了。

1966年组建地震地质大队,1967年他就派地震地质大队的华北三队到唐山、滦县一带开展地震地质工作,进行1:5万地震地质填图,他指出:“邢台、河间地震与北东向的构造有关。北京正处于隐蔽地区,可能东西向构造活动更重要些。东西带很深,范围很大,很强烈,震群可能延续长久,释放能量比较大。因此我们的工作应向滦县、迁安东西向构造地区做些观测,如果这里也在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1976年唐山7.8级、滦县7.1级、宁河6.9级强震群正如他所分析的那样,在他预测10年后发生了!

1969年,李四光指出云南通海地震的危险性,并立即派地震地质大队西南区队组织分队奔赴通海开展地震地质工作,分队在1970年1月4日到达通海西北30公里的峨山时,发生了1970年1月5日通海7.7级地震。

通海地震后,他立即提出要注意川西的地震危险性,1970年1月28日在与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专业队伍代表谈话时他说:“四川西部是危险区,现在我提心吊胆地工作,要赶快上去。”结果在1970年2月24日就发生了四川大邑6.2级地震。

1970年,他指示地震地质大队根据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性断裂带结合历史地震活动编制全国地震危险区分布图。当年,我们把编制的中国活动性构造体系、构造带上复中国地震危险区透明图向他汇报时,他问了一些地方:道孚在哪?彝良在哪?武都在哪?武威在哪?门源在哪?峨山在哪?

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发生7.3级地震,炉霍位于道孚西北60公里,

处于同一活动性断裂,此时军管组负责人王国亮提出:炉霍地震是不是与1970年李四光问的地名道孚有关?1974年5月11日云南大关北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分析预报室得知西南地区发生7级地震,但震中还未定出,我们全室人员都在分析震中在哪里?当时我提出在彝良。当地震目录报来时,震中离彝良很近,相距100公里。大家问我:“你怎么分析到这次地震在彝良?我说:“炉霍地震发生在炉霍活动性断裂带上,它往东南延伸就到了彝良大关一带,而彝良正是1970年汇报时李四光问的第二个地名”。从此我们便明确了李四光问的地名就是他心中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地点。此后,1976年8月松潘发生两个7.2级地震,震中距武都116公里;1981年1月道孚发生6.9级地震;1984年1月甘肃武威发生5.3级地震;1986年8月青海门源发生6.4级地震;1990年10月甘肃天祝发生6.2级地震,震中在武威东南100公里。

李四光于1971年4月逝世。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采用地震地质的分析方法,并落脚到中长期震中预测上,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地震中、长期预测。本文最后,以1970年7月李四光在地震地质大队总部三河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极堪注意的事实是历史地震震中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与构造的展布是一致的。这条规律突出地证明:地震震中所在与某些构造带和与那些构造有密切联系的构造带是息息相依的;反过来,追踪彼此互相关联的活动构造带,对发现潜在的地震危险带,有很重要的意义。”

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

新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预测地点分别是在唐山,台湾,四川,现在以上三个地方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福建。在这次地震中,我们流了太多的鲜血和眼泪,我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

中国四大地震带分析

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 中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中国的地震带是那些地区?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李四光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是当年周总理的主要地震灾害咨询人。 从网上查询到的住息来看,李四光的地震预测理论,是主导中国地震灾害预报的主要理论。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四光曾经预测过四大地震,其格式通常是这样的:"李四光曾经预测过中国四大地震,其中唐山、松藩、XXX已经震过了,就差YYY没有震了",YYY一般都是预言传播者所在的城市。 从唐山地震后,地震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恐慌,除了自然力的巨大杀伤,还包括心理上的极度恐惧。这种恐怖也包括了由于贫穷,地表建筑抗震能力差,老百姓缺少安全感。 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并且为了强化这种"信息"传播的"信度"和"杀伤力",通常会把权威及已经发生的铁的事实扯进来。 从CNKI查询了一部分地震预报专业的文章(回忆录、科普型的),李四光的理论及其本人,曾经多次成功预测过地震,但却没有发现科学文献记载李四光具体预测了四大地震。 [黄相宁在2006年02期《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杂志上发表的《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中,回顾了李四光先生几次成功预测: 李四光先生在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果然在1967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6.3级地震; ……他说我是让你们马上去郯庐断裂带建立压磁地应力站,这个断裂带要出问题。……果不其然,1969年渤海7.4级和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就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东北延伸部位上。 1967年他就派地震地质大队的华北三队到唐山、滦县一带开展地震地质工作,……如果这里也在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1976年唐山7.8级、滦县7.1级、宁河6.9级强震群正如他所分析的那样,在他预测10年后发生了!

中国园林赏析---拙政园

中国园林拙政园赏析 为期两周的华中调研终于结束啦。两周内,我们踏及杭州、苏州和南京,参观了很多现代建筑以及拙政园、留园。我个人认为,现代建筑固然是满足我们教学需求的项目,但相对比较虚的园林也是这次调研活动的重点,因为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共鸣和寻觅到自己的园林理解,从而将其融入我们的设计中。所以这次调研心得将重点讲述拙政园来讲述中国园林的内涵。 拙政园平面图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摘自百度百科拙政园是江南的一座精美的私家园林,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它位于苏州城东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第一位主人王献臣的宅园,后来数易其主。园子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三园共占地4.1 公顷,在私家园林中属于大型园林。如今中、西两部分仍保持旧貌,东部已改建为新园林,留存至今的拙政园虽与明正德时期的原貌不完全相同,但仍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实例。 中国园林以人工山、水、绿化及建筑本身为主进行限定,与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不同(以自然山、水、绿化为主限定)。多用灰空间,采用对景与借景的手法,画中有画,结合波光粼粼的水面及水中倒影,形成层次复杂,富于变化的趣味空间,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拙政园中各种空间构成手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园林中丰富多彩的空间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写过一篇《苏州园林》来阐述他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其中,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

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李四光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他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训之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1] 2生平经历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随父亲入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由于常听父亲讲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他从小就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2年,两湖开办新学堂,李四光离开家园,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由于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没有毕业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1904年7月,到达东京,入宏文书院习日语。 1905年8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初步实现了他为祖国学习造船的心愿。1910年7月,毕业归国,任武昌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兼工场场长。第二年秋夏之交,参加清廷举行的留学生回国第六次廷试,成绩优等,获“工科进士”称号。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军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财部参事,后被选为湖北省实业部部长,1912年改为实

中国四大类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四大类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归结起来,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个系统——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和中国园林。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那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园林可以分成四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园林、寺庙园林.下面,我们来让探讨这四类园林的风格特色和形成原因. 1 皇家园林 早期苑囿,主要放养动物,以后逐步发展成工作、生活、游玩相结合的花园。按照其所处的位置和规模小,它们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最小的苑囿是利用宫城禁地之中的小块空地,堆叠些假山,种些树木而形成庭院式的花园。位于北京故宫最北边的御花园,便是这类花园的典型。除了御花园外,故宫中还有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花园(即乾隆花园)等,都是点缀在一片黄色琉璃瓦海洋中的绿洲。宫内苑囿面积均不大,又受到了轴线影响,布局较为规正。 第二类是宫城近旁的苑囿。这类花园往往利用自然的水面或小山营建而成,规模较大,又离宫城较近(常常在皇城之内),游赏方便,很受帝王重视。历史上三国曹操在邺城建的铜雀台苑、隋文帝长安的大兴苑等均是。明清北京皇城内的北海及西苑(即今中南海),也是这类花园。 景山 宫内小花园和宫外苑囿,均处在繁荣的京都之中,往往要受到城市环境的限制,常常不能满足帝王们恣情山水的欲望,因而便在京郊或更远处寻找有山有水、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造园,有的甚至将真山真水包入花园,这就是大型山水苑囿。历史上汉武帝的上林苑、唐明皇的骊山离宫,直到清代京城西北郊的三山五园,都属于大型山水苑囿。

李四光地质理论

李四光地质理论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研究地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的石油勘探工作,我国矿藏能源储备等诸多方面都有帮助作用。下面是有李四光地质理论,欢迎参阅。 20世纪20年代中叶,关于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迎来高潮,世界各地兴起了一股讨论板块构造的热潮,在学术界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四光在这个时候,推出了自己研究的理论《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 他认为大陆的运动应该是和地球自转速度密切相关,地轴的倾斜对大陆运动有很深的影响,这作为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理论,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炸开了花,人们纷纷讨论李四光是谁,为什么他提出的设想如此有创造力。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产生萌芽,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是把力学的一些思想运用到地质学的研究中,就是通过力学的观点解释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他认为地表产生的种种现象,是建立在地壳运动下的。 地壳能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股力量就是地应力,岩石在这种力的作用下会变形,由于岩石本身的性质不同,又会产生不用的构造行迹,所以依据这些行迹可以通过力学思想追溯里的作用方向,进而可以探索出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

李四光把力学和地质学密切结合,开辟了一条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新途径。李四光的地质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 这幅图片拍摄于1962年,拍摄的是当时李四光在北京授课的场景。灰白的照片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科技的不发达,教学设备的落后。而图片中的李四光身穿中山装,左手下一本教案,右手拿着喇叭正在给周围的人讲课,由此人们可以看出他是个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在他的讲桌的左手边有着地球模型,人们因此可以得知他当时讲的内容与地球有关。 人们还可以看到李四光图片中的人物表情,李四光目光坚毅腰板挺直,这是这张图片的亮点,因为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李四光讲课时的自信以及专业。而在图片的另一侧,是听课人神态,他低头似乎在记着什么,从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李四光专业知识的认可、尊敬。 看完李四光图片,人们不禁发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四光原名仲揆,来自蒙古族,出生于湖北省,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家、地质力学家、音乐家。李四光最大的成就体现在中国地质力学上,他不仅是创立者,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1966年邢台强震后,国家损失惨重,李四光看在眼里,默默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地震的预测中。他认为地震大多数是由于地球的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可惜的是地震预报研究的工作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他就离我们而去了。 李四光提出的理论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者,地质力

中国南北地震带震源机制解的聚类分析初稿

防灾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中国南北带震源机制解的聚类分析 学生姓名杨凡学号125011132 系别地震科学系专业地球物理学 班级1250113 开题时间2016年3月14日答辩时间2016年5月28日指导教师盛书中职称讲师

摘要震源机制解是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随着地震观测台网的加 密,震源机制解资料非常丰富,对于大量震源机制解的科学分类是至关重要的,故本论文根据震源参数利用聚类法来对南北带地区震级5.0以上的375个震源机制解进行分类,探讨该地区震源机制解的分类情况及其成因,并以此探讨区域应力场环境。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聚类;南北带

1 南北地震带范围确定: 雍幼子在《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划分及其意义》一文中指出,最早时期南北地震带由周光等人提出,其范围为东经103°至104°,南至云南东部,中部经过四川西北部的岷江,北到甘肃民乐东侧。后经争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中国地震地质概论》一书中指出,北起贺兰山,南经六盘山,穿越横亘东西的秦岭山地,后转而南下,直趋川西、滇东地区。地跨宁、甘、川、滇四省,延伸长达2000多公里,总观大致呈南北走向。并对其分为三段详述,北段指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中段指天水-武都-文县-川西北地震带,南段指安宁河-滇东地震带。后者的观点被大多数人们公认,因此本文选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定的区域为研究目的区域。 2 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 由于南北地震带大致分为三段即北段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中段天水-武都-文县-川西北地震带,南段安宁河-滇东地震带。因此此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分为三段详述。 2.1 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地质构造: 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地理位置位于宁夏北部的银川、平罗至宁夏南部的固原、西吉、海原。 银川北部的平罗一带地势沉降较深,周围抬升,地壳上部地层呈

[转载]山东地震带

[转载]山东地震带(2010-05-05) 东营:陆地上地震总体活动水平较低,最大历史震级为5级,但是东营市毗邻的渤海海域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交汇处,具有孕发大震的构造条件。东营市陆地158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渤海海域1548年、1597年曾发生过7级地震,1888年曾发生过7.5级地震,1969年曾发生过7.4级地震。东营陆地构造为冲积式泥沙构造,地质松软,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会出现大面积冲击位移,而且不排除出现撕裂性地震症状,东营市濒临渤海,位移后会出现大面积海水反灌,规模大的话有可能成为反灌式海啸。 济南:地质构造复杂。济南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带、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不排除大震可能。 聊城:位于聊兰地震带,近无严重地震历史,地震可能性小。 威海: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北部沿海有一北西西向断裂,称之蓬莱—威海断裂,它的东段在威海、荣成出露。半岛东部有一组北东向断裂,称之为牟平—即墨断裂带,由大致平行的四条断裂组成。这组断裂与蓬莱—威海断裂相交的部位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半岛地区主要的发震区之一。 潍坊: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四条断裂中生代时期最活跃,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二堑夹一垒地貌形态,地堑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厚达九千多米,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大震可能性较大。 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地震可能性大。 滨州:区域内有一条发育程度较浅地震断裂带:惠民诸城断裂带,从惠民县向南依次经过阳信县、博兴县,向北延续到德州的庆云县,向南至诸城县,全长240公里。地震可能性大。 青岛:在三个地震带之间。但不在地震带上,但不排除地震可能性。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⑴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⑵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⑶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⑷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03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2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设计:于明北京四中 评析:周杰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要组织者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了学而教。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感性入手到理性升华。从情感激发,问题启发到归纳总结。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诗词匾额。 学生情况:本课之前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结构体系。欣赏故宫建筑的空间布局。对园林比较喜爱但有些问题还不清楚。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及由诗词匾额等创造出的典雅氛围。比较深的感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知道今后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四、问题框架 1和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阅读文字资料,(红楼梦片断)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 园林中的假山怎样布置?太湖石的美感是什么?请同学说出园林中常见的水景以及相关的游园活动?园林中的花木有何作用与寓意?园林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有何特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4园林中诗词匾额有何作用? 5请同学谈谈应该怎样欣赏中国园林? 五、教学流程示意 课前准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采访片段录制)——播放采访片段导入问题——对比提问,重点讲解中国园林的根本特征——造园要素——空间布局——诗词匾额——总结本课所学——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讲评反馈评价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新一轮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但非主流网没有看到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国家地震局网站也没有看到。地震,事关百姓,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官方怎么就不公布名单呢?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 下面是网上搜到的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⑴北京、天津、唐山及山西、河北、内蒙古交界地区; ⑵江苏、山东交界—南黄海一带和江苏、山东、安徽交界地; ⑶四川西部-云南东部一带; ⑷云南西北地区;

⑸祁连山地区; ⑹辽东半岛; ⑺辽宁西部及辽宁、内蒙古交界地区; ⑻甘肃东南至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 ⑼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区; ⑽新疆北天山和南天山东段地区; ⑾山西中南段至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地区; ⑿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北部地区和东北松辽平原两侧地区。 8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四川自贡,山东临沂,湖南长沙,河北石家庄,广西南宁,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吉林长春。 还有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不知道,请知道情况的网友留言补上! 另外有网友在问: 总所周知地震是发生在地震带上的,而我国地震带分布图上没有长沙的位置,1973年至今,长沙共发生2.0级至3.0级地震40多次,但发生大地震的几率相当小。如果是这样,那长沙为什么会被列为全国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问题补充:因为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所以既然长沙不在地震带上,为什么仍被列为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中国历年来所发生的地震 4·14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四川5.12汶川地震,8.0级,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震灾区惨状遇难:69142人失踪:17551人受伤:374065人受灾:4624万人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万多人死亡

李四光材料

李四光——言论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历史镜头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相关故事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李四光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片麻岩,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因为那时候只有秦岭有片麻岩。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李四光鲜为人知的一面 李四光的家乡是湖北黄冈回龙镇下张家湾乡的一个穷山村。他14岁出国留学,凭的是自己勤奋努力得来的成绩。李四光先去日本学造船,后去英国学采矿,最后确定以地质学为终身事业,但也付出了不少实际代价。 在去日本学造船的船上,因为穷,买不起正式的铺位,只好白天窝在底舱,晚上在船顶过夜。不想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又因没钱医治,落下一个毛病——不能吃肉,一吃就犯病。此后他一生与肉绝缘。去

李时光预言的四大地震带

李时光预言的四大地震带 2010-3-31 10:14:51 | 评论(0) | 浏览(1629) 有部分人听过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四个地方将会发生大地震的预言吧。其实他老人家只是指出我国的主要地震带。那么再看看我国的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

中国民间地震预测史

中国民间地震预测史 1966年以前,国内地质学界并没有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工程地震、地震监测、地震调查、地震学研究。关于地震能不能预测的问题,尽管李四光等专家坚决主张地震可以预测,但地质学界的主流意见还是认为地震预测这个西方科学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要解决不太现实。但是,随着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河北省邢台连续发生了6.8级和7.2级地震。周恩来总理做出指示,使得地震预测变成了可以立即开展的工作,包括中科院、地质部、石油部、国家测绘总局,以及各地的天文台,都投入到了地震预测的工作当中。 地震预测成了群众运动 几年之后,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8级地震,地震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死亡超过1.5万人。十几天之后,1970年1月17日,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次会议,宣告着我国大规模的地震预测正式展开。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发文决定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预防工作。 而根据周恩来总理先前在邢台地震中的指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专家和群众结合),土洋结合(土办法与洋办法结合),大打人民战争。”以发动群众“群防群测”的中国式地震预测工作由此开展起来。 然而,除了知道地球是圆的,当时一般群众对地球物理基本一无所知。因此以群众运动方式开展的地震预测工作,不可能用实验和分析的方式来寻找地震成因,而只能采取归纳的方式:通过总结既往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症候,来摸索出一套地震发生前可验证的规律。可实际上,因为普通人经历地震的机会本就不多,在没有排除其他环境干扰的情况下,即使在震前进行了有意识的观察,也根本不可能分析出哪些现象是地震前所独有的。而古人对地球的认识则比今人更为肤浅得多,古书县志上对震前异常现象的记载,基本都是一些事后的夸张记忆,更加不足为据。 而更为根本的是,所有的这些“经验总结”要想成立,首先必须要“地震发生之前一定有异常现象发生”这个假设成立才行。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界估算一场大地震必然于1988-1993年在加州发生,处于地震断裂带上的帕克菲尔德镇作为最佳观测点,全美200多家地质实验室带着数千万美元的投入赶到了这里,然而这场地震一直等到2003年才发生,而且科学界从对震前观测的整理中,没能发现任何可靠的征兆。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公布,台湾地震断层最多最多,山东东北部有零星分布.中国地震断层探清看看你所处的省市有没有地震危险:#

中国地震断层:国内21个大城市断层带摸清已有准确位置(图) 中国地震断层 什么是地震断层? # 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

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地震断层建筑房屋。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它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严格地依照断裂运动发生的。从这个观点说,地震直接与断裂运动有关。人类历史时期的地震活动,对整个地质时期来说,虽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现代地震,都属于地壳运动阶段中的最新活动。# 为何中国地震断层多?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中国地震断层带。如果将中国地震断层带很详细地勾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动带将全部被勾画出来,精确的地震区划图将作为建造房屋的新标准。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中国地震断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中国地震断层建筑房屋。#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绘制成图。研究显示,中国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现在所研究出的地震断层分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2020年,中国内地所存在的主要地震带将被全部勾画出来,那个时候可根据这个中国地震断层图表有效地建立预防地震的措施。#

李四光的预言---郯庐地震带

李四光的预言---郯庐地震带 至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 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北段(肇兴—沈阳): 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 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 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 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 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 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 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

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 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 5."2级地震, 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 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即 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 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 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 7."4级地震,紧接着, 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 7."3级地震。 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 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 7."3级地震和 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

风景园林赏析的知识点

1.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 2. 台、囿、圃的本身已经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 3. 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持续了近1200年。虽然持续的时间长,但进展缓慢,始终处于初级状态。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主流是皇家园林;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密性。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林特点 与生成期的园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园林规模由大到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向自然气氛转化,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致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同时,山水与其他的造园要素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趋于精致,造园活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5. 隋唐园林臻于全盛体现的六个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部处理,以诗入画、因画成景的做法,唐代已见端倪。 (3)宗教的普遍兴盛促进了寺观园林的发展,宗教建设和风景建设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 (4)公共园林的兴起,改变了园林私有的性质,反映了统治阶级“与民同乐”的意识,同时公共园林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绿化效果。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有了相互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6.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1)简远:简约而意境深远,一方面景象的简约,另一方面是景题的诗化,其创造的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 (2)疏朗:园内景观数量不求其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3)雅致:象征意义强,为激发人们的联想而创造意境,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脱俗和孤芳自赏的情趣。 (4)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园外自然环境的契合,而园林内部的成景多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7. 两宋时期造园活动的主要特点 (1)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文人园林的兴盛是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2)皇家园林较多的受文人园林的影响,更接近于私家园林。

地质之光李四光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 2、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3、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2、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人生经历 (一)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的祖父是蒙古族人,叫库里。父亲李卓侯,改为汉族。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二)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1、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2、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3、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4、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920) 5、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1928)——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意义:教材P101)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19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