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住院流程图

住院病人住院流程图
住院病人住院流程图

住院病人住院流程图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 检诊病人,48小时完成入院病历 组长 病(Team组长)依据病情组成康复治疗组(Team) 人 入接到通知后24个工作时查看病人 院其他成员 与Team组长协商,进行初评前的准备 7-10工作日内完成 PT、OT科 初 期Team成员和病房正或副主任医师;病人和家属。 康 复Team成员检查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的意 评见和要求-评价讨论-上级医师业务指导-Team组长归纳总 定结,制定康复处方、治疗计划目标,Team成员分头实施康复 会治疗方案。 1、主管医师报告病例 主管医师报告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Team成员检查病人 在训练室,Team成员依据本专业检查病人,找出主要功能障碍问题。 3、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 Team成员认真听取病人对康复治疗的意见和要求,并认真解答,详细交代康复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并发症,病人 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存于病历中。 4、评价讨论: 在医师办公室,各成员交流诊疗意见,提出相应的评定,治疗计划和注意事项,预期效果及影响因素,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 5、上级医师业务指导 正或副科主任医师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结合病人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 6、Team组长归纳总结 评价会结束时,组长需进行条理化总结,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填写康复处方存于病历中。 加大病房PT、OT以弥补训练治疗量不足,要求家属康参与康复治疗 复 治中医康复治疗:参加初评并进行中医康复治疗(暂定)

疗加强治疗手段 文体:需轮椅代步者,均要求轮椅技能训练 康复仪器治疗:包括平衡仪、CYBEX肌力治疗系统、 心肺运动负荷仪等,适于三瘫一截及骨关节、肌肉损 伤等。 心理:心理异常者进行心理治疗。 社康:有家庭社会问题者,积极介入。 时间、地点、人员、程序同初期评价会。 中评价次数:初评后一个月完成第一次中评 期 康内容:侧重于病人经过一段时期的康复治疗后功能改变以及各种 复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原因以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法。 评 定联合查房:如病人住院时间长,Team组长据病情需要,随时组织有关 会Team成员进行多次联合查房,内容同中评,病程记录中 30天反映一次。 强化训练依据病情修改的康复计划,继续有效的强化训练治疗。 复 治 疗调整治疗手段依据病情需要,适时调整训练治疗手段和方法。 时间: 病人出院前一周完成. 后 期地点、人员、程序同初、中期康复评价会。 康 复内容:1、评定康复治疗效果与康复目标的符合程度,经验和教训。 评2、认真听取病人对住院期间康复治疗效果和质量的意见,提出定出院后康复训练的建议。 回归家庭和社会门诊、社区治疗职业康复等

病人出入院流程图

病人入院服务流程图 主动站起迎接病人→护士陪送至病床→通知管床医生、护士→填写病历→护士做入院介绍→护理体检住院评估→主动沟通健康教育 严格执行病人入院“八个一” 一个热情的问候一个亲切的称呼 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张整洁的病床 一杯温热的开水一次耐心周到的入院介绍 一次准确规范的入院评估一次详细全面的健康宣教 倡导用语: 1、“您好。我是护士***,请把住院手续交给我,病床已经准备好了。” 2、管床护士“您好,我是您的管床护士,有什么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3、“您方便的话,我想现在给您介绍一下病区环境。”

病人入院护理服务流程 1、病人持住院证到病房,护士站起,微笑,热情迎接病人,让病人坐下,给病人提供热水一杯。 2、责任护士5分钟内准备好床铺,送病人到病床,作入院介绍(管床医生及护士、病区环境、订餐及打开水时间、 安全制度、贵重物品保管、传呼器的应用等)。3、主班护士填写住院病历、住院一览牌及床头卡。4、完成护理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5、通知医生查看病人。待医嘱出来后,立即给病人做治疗。 6、责任护士4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8小时内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其个性心理、生理状态与需求,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 7、护士长对白天入院的病人8小时内,晚间入院的病人14小时内到病人床前问候并做自我介绍。 8、急诊送入病房抢救的病人,不需通过住院登记办理住院手续,由绿色通道人员及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进入病 房,其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工作人员到住院处补办。 9、严格执行病人入院“八个一”服务。 一个热情的问候;一个亲切的称呼;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张整洁的病床;一杯温热的开水;一次耐心周到的入院介

康复基本流程

康复基本流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康复基本流程 一、翻身练习: 1、健侧翻身:患者仰卧,双上肢屈肘,健侧前臂托住患侧前臂,置于胸前;或双手十指交叉,双上肢向正前方伸展。健腿屈曲,健足自患腿膝关节下方插入小腿下方。摆好上述姿势后,在上半身左右旋转的同时,利用健侧伸腿的力量带动患侧身体翻向健侧。 2、患侧翻身:患者仰卧,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拇指在健侧拇指上方,双上肢向天花板方向伸展,双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双足底平踩床面。摆好上述姿势后,将伸展的双上肢先摆向健侧,再迅速反方向地摆向患侧,借助摆动的惯性使身体翻向患侧。 二、坐位练习: 1、辅助式坐起: 患者健侧下肢插入患侧小腿下方,术者立于患者健侧,一只手插入患者的颈下,到达患者的两侧肩胛骨之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撑患者头部和上部躯干;同时,术者的另一只手帮助患者将下肢向床边移动。患者双足平放着地,将坐姿调整为正确的坐位。 2、患者仰卧位,移动身体,健侧靠近床边,用健侧脚勾住患侧腿的下方;用健侧下肢将患侧下肢抬起并移动到床边放下。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将肘伸直与健侧腿一起带动身体坐起。 三、爬行训练:四点跪立稳定后,可以进行以下练习。举起患手成三点跪立;举起健手成三点跪立;如果患手支不住身体,应予帮助;举起健手和患腿成两点跪立;举起患手和健腿成二点跪立。 四、跪行训练:

1、先由他人帮助或自己单膝跪 2、再练习双膝跪,帮助患者做前后左右的平衡训练,直至能自行跪稳为止。 3、双膝跪立平衡训练成功后,由患者试着双膝走路。可以由慢到快,由直线到曲线或横向行进。 4、训练中不能强拉患者的患手,避免发生患肩关节脱位。 五、站立训练: 1、辅助站起:患者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患脚在前。辅助者用膝顶住患者膝部,双手抓住患者腰部。患者躯干前倾、重心前移,在治疗者的帮助下伸髋、伸膝慢慢站起。随着患者站立能力的提高,患足可逐渐后移,以逐步增强患侧下肢的负重能力。 2、独立站起: (1)双足着地,两手交叉,双上肢向前充分伸展,身体前倾。 (2)当双肩向前超过双膝位置时,立即抬臀,伸展膝关节站起。训练人员应在患侧保护监视,以防跌倒。 3、健侧下肢负重站立 4、患侧下肢负重训练 5、站立平衡 6、利用手杖站立平衡 六、平衡功能训练 1、静态平衡 2、动态平衡包括自动平衡及他动平衡

住院病人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制度与流程图

住院病人出院指导 及随访工作制度与流程图 一、住院病人出院指导 1、主管医师提出,经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同意病人出院即开始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出院指导第一责任人是主管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和责任护士也具有相应的指导责任。 2、认真做好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3、针对不同疾病做好相应的诊疗常识,康复知识进行指导宣传。针对慢性疾病发作期的就医治疗方法,稳定期巩固治疗进行技术指导。 4、主管医师对病人出院时的疾病的康复情况进行说明,出院后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治疗的方式,治疗的疗程等进行说明。 5、主管医师对病人出院后休息的时间,复诊的期限,及生活、工作、情绪、复检、康复等进行指导。 6、上级医师、科主任、责任护士进行职责内的,有利于病人彻底康复,减少复发,增进健康及康复中重大问题进行指导。 7、病人医嘱出院,护士严格执行出院医嘱,按照出院病人工作流程协助病人办理出院。 8、科室建立出院登记本,记录患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以便进行随访和指导,同时将科里的电话及责任护士姓名留给患者,有事便于联系。 二、住院病人出院随访 1、出院随访分科室跟踪随访和院级抽查随访。患者出院即建立随访档案, 由科室主管医生(护士长)在病人出院后一周进行随访,医院职能科室相关人员在1月内进行随机抽查随访。 2、电话随访、入户调查两种随访形式。首先进行电话随访,对电话无法进行随访的进行入户调查,均无法联系到病人的列为失访,即停止随访工作。

3、主管医师作为实施随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应详细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出院诊断、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业、联系电话等项目,并告知病人主管医师联系电话。病人出院一周内,由主管医师主动对每位出院病人进行跟踪、随访,确保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满意。科主任作为科室随访总负责人,对随访工作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4、医院安排职能科室负责院级随访工作,在病人出院1月内进行,随访的比率达到30%以上,对随访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热情的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相关人员每月向分管院长提交随访汇总分析材料。 5、出院病人随访主要内容: ①了解出院病人的康复情况,是否能按医嘱正确服药,指导病人继续康复训练,进行健康教育。 ②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满足病人的健康咨询要求,并提醒病人根据病情来院复诊及告诉复诊办法。 ③征求病人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随访要求: 1.办理入院手续时有关工作人员应要求病人详细填写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业、联系电话等。 2.必须做好随访病人登记记录,不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确保疾病诊治效果,提高治愈率。 3.随访出诊率必须达到本院本月出院总病人数的30%。 4.主管医生应认真填写随访患者登记表,详细询问病人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同时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并让患者本人填写随访记录。 5.随访医师出诊时必须衣帽整齐、礼貌待人、热情服务。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 1、康复治疗大厅 2、康复病房 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 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 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 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 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 疗的方法等) 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 引技术、五行音乐等)

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 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 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 具体康复流程如下: 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成员:团队的所有成员。 骨伤住院患者康复流程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检诊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的骨伤科病人和健康者进行康复干预,辩证使用中草药,下达治疗医嘱和康复会诊医嘱,康复医师在24小时内检诊患者并与主管医师沟通、协商,进行康复评定,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制定康复处方和治疗计划,并出具相关文书或医嘱、治疗单。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并结合患者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对患者及亲属进行详细告知康复训练的预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康复团队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登记。 经过治疗康复后,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康复方案,继续分头实施。 在治疗康复中,要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居家康复诊疗流程 (2)

康复诊疗流程 根据康复将运动疗法的工作流程总结归纳如下: 1、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康复医师接诊,然后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康复专科检查,根据病人的病情下达医嘱。 2康复治疗师接到康复医师的医嘱治疗单后,及时到病房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及功能状态。 3、初次评定,对病人身体状态进行专业的功能评定,以了解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为下一步制定康复措施提供依据。 4、中期评定,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师需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仍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调整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5、末期评定,病人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是判定治疗效果,对仍然遗留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或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6、随访,治疗师有时需要对回归家庭的病人进行回访。 针对不同疾病和病人得病时间的长短,应该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下面是不同疾病的患者在得病后的不同时期应该采取的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一、脑血管病人的康复治疗: 1、脑血管病人的评定内容: ⑴运动功能的评定 ⑵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⑶肌张力的评定 ⑷感知觉功能的评定 ⑸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 ⑹步行能力的评定 ⑺言语和吞咽功能的评定 ⑻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 2、脑血管病人急性期的治疗: ⑴早期良肢位的摆放 ⑵体位转换 ⑶肢体被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 ⑷体位的适应性训练,直立床训练 3、恢复期的治疗病人开始床上运动训练: ⑴双上交叉上举、翻身训练, ⑵肢体随意运动易化训练、上下肢各关节运动控制训练、 ⑶分离运动训练、搭桥训练、坐起训练、 ⑷坐位及站位平衡训练、步行前的准备训练、 ⑸步行训练,步态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⑹肌力及耐力训练,速度与协调性训练 4、后遗症期主要是改善患者异常的动作模式,提高代偿能力, 增强身体的肌力和耐力训练,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一、脑外伤病人康复治疗 1、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功能评定主要内容包括: ⑴脑外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图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 确认接收病人,24小时内完成入院病历康复治疗组组长 病(组长)依据病情组成康复治疗组,进行病人接管分组,人 入接到通知后24个工作时查看病人 院小组其他成员 与小组组长协商,进行初评前的准备时间:1-2工作日内完成 地点:病房或治疗室 初 期人员:小组成员和病房正或副主任医师;病人和家属。 康 复程序:主管医师报告病例-小组成员检查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的意 评见和要求-评价讨论-上级医师业务指导-小组组长归纳总 定结,制定康复处方、治疗计划目标,小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 会治疗方案。 内容: 1、主管医师报告病例 主管医师报告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小组成员检查病人 在训练室,小组成员依据本专业检查病人,找出主要功能障碍问题。 3、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 小组成员认真听取病人对康复治疗的意见和要求,并认真解答,详细交代康复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并发症,病人 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存于病历中。 4、评价讨论: 在医师办公室,各成员交流诊疗意见,提出相应的评定,治疗计划和注意事项,预期效果及影响因素,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 5、上级医师业务指导 正或副科主任医师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结合病人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 6、小组组长归纳总结 评价会结束时,组长需进行条理化总结,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填写康复处方存于病历中。 强化训练加大病房PT、OT以弥补训练治疗量不足,要求家属康参与康复治疗 复 治中医康复治疗:参加初评并进行中医康复治疗

疗加强治疗手段 文体:需轮椅代步者,均要求轮椅技能训练 康复仪器治疗:包括超声药物透入、神经肌肉点刺激, 小脑慢性电刺激等 心理:心理异常者进行心理治疗。 社康:有家庭社会问题者,积极介入。 时间、地点、人员、程序同初期评价会。 中评价次数:初评后半个月完成一次中评 期 康内容:侧重于病人经过一段时期的康复治疗后功能改变以及各种复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原因以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法。评 定联合查房:如病人住院时间长,Team组长据病情需要,随时组织有关 会小组成员进行多次联合查房,内容同中评,病程记录中 15天反映一次。 康强化训练依据病情修改的康复计划,继续有效的强化训练治疗。 复 治 疗调整治疗手段依据病情需要,适时调整训练治疗手段和方法。 时间: 病人出院前的一周内完成. 后 期地点、人员、程序同初、中期康复评价。 康 复内容:1、评定康复治疗效果与康复目标的符合程度,经验和教训。 评2、认真听取病人对住院期间康复治疗效果和质量的意见,提出定出院后康复训练的建议。 会 回归家庭和社会门诊、社区治疗职业康复等

患者入院服务流程图

患者入院服务流程 1、医师病房床位及患者病情,安排并告知患者住院。 2、患者接到入院通知单后,携带医师开具的住院接诊单,持有效 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3、病区护士接到住院登记处的通知后,做好接待入院患者的准 备。 4、患者持有住院接诊单到护士站时,主管班护士起立,主动热情 迎接患者,根据病情及时安排床位并办理相应手续。 5、主管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将患者送至指定床位,核对患者姓 名,妥善安置患者,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患者更换病号服。 6、责任护士完成患者入院评估,测量体重、生命体征并记录,了 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 7、责任护士为患者做入院教育,向患者或家属介绍自己、主管医 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器的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物品保管及有关管理规定等。责任护士应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8、责任护士协助家属或患者整理物品(脸盆、毛巾、漱口杯、牙 膏、牙刷、水杯、饭盒、饭勺、少量水果等),请家属协助将患者暂时不用或多余的物品带回家,以保证病室内整齐、清洁。

9、主管班护士通知医师接受患者,及时处理医师开出的医嘱并准 确执行。 10、新患者如暂时不能安排床位时,主管班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讲明 原因并给予妥善安置。 11、由急诊科入院的患者,原则上与门诊入院程序相同,凡是医师 指定直接送入病区或手术室抢救的患者,应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资料直接护送至病区或手术室,其住院手续由家属到住院登记处办理。 12、接到急诊患者入院通知后,主管班护士要告诉责任护士做好相 应的准备,包括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等。急诊患者入科后,责任护士要立即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并向值班医师报告,及时处理。 13、加强新入院患者巡视、重点交接班。

(完整word版)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 一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一)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病患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的意识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供方互利的关系 以上八项原则为实施标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 (三)康复医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习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是学科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保障 1 康复医学科要想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良好的管理是先决条件,其中康复医学科的日常治疗活动,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及各相关人员科内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要在科室理念指导下,以科室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人性化管理指导下积极向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前进。 我们的科室理念是“积极、认真、主动、和气、厚德载物”“一丝不苟”“大医精诚” 2 康复医学科应紧密合作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医护就是组织中的要素,各要素 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科室的整体功能。

三康复管理作用表现在实现整体目标上 1 康复治疗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组织整体的治疗目 标。 2 有效的管理能使组织整体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它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整体中 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起到扩大整体功能的作用。 3 有效的管理,能使有关的组织要素、各个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各项政 策法规及各种治疗方法最佳的有机结合,进行最有效的组合。通过合理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康复医学科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康复管理是否正规化的体现, 5 《JCI标准》按照医院重要职能将内容分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个部分。它的基本理念是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强调患者的安全。 管理制度建设 一建立康复医学科的相关服务流程 (一)建立康复病人的收治标准化入院程序 1 医院应有完善的康复筛查制度,以确认哪些人群需要康复治疗,要有相应标准,明确规定哪些患者可以优先应用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康复科应向患者提供康复医学信息的流程,提供的康复信息,包括康复治疗的初步计划、康复预期效果、康复治疗患者所必须缴纳的治疗费用等情况。 2 康复治疗流程:

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三)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 (囚)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五)参加诊疗工作,解决诊疗上的疑难问题。 (六)深入临床科室,观察理疗效果,与临床科室交流治疗经验。 (七)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 康复科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 一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一)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病患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 方法 6 持续改进的意识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供方互利的关系 以上八项原则为实施标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 (三)康复医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习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是学科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保障 1 康复医学科要想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良好的管理是先决条件,其中康复医学科的日常治疗活动,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及各相关人员科内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要在科室理念指导下,以科室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人性化管理指导下积极向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前进。 我们的科室理念是“积极、认真、主动、和气、厚德载物”“一丝不苟”“大医精诚” 2 康复医学科应紧密合作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医护就是组织中的要素,各 要素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科室的整体功能。 三康复管理作用表现在实现整体目标上 1 康复治疗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组织整体的治疗 目标。 2 有效的管理能使组织整体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它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整 体中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起到扩大整体功能的作用。 3 有效的管理,能使有关的组织要素、各个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各 项政策法规及各种治疗方法最佳的有机结合,进行最有效的组合。通过合理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康复医学科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康复管理是否正规化的体现, 5 《JCI标准》按照医院重要职能将内容分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个部分。它的基本理念是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强调患者的安全。 管理制度建设 一建立康复医学科的相关服务流程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目录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1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2 患者入院三分钟服务流程 3 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 5 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 6 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7 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8 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9 病人出院服务规范10 病人出院流程图11 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服务规范12 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流程图13 输液服务规范14 输血流程图16 口服给药服务规范17 口服药给药流程图18 围手术期服务规范19 围术期护理流程图20 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服务规范21 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流程图22 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3

静脉输液―――――――――――――――――――――――——――――5 备用床―――――――――――――――――――――――——―――――6 麻醉床―――――――――――――――――――――――——―――――7 大量不保留灌肠―――――――――――――――――――――――——―8 静脉取血―――――――――――――――――――――――——――――9 口腔护理―――――――――――――――――――――――——――――10 穿脱隔离衣―――――――――――――――――――――――——―――11 皮内注射与皮试液的配制――――――――――――――――――――――12 肌肉注射法―――――――――――――――――――――――——―――13 皮下注射法―――――――――――――――――――――――——―――14 手术室刷手规则―――――――――――――――――――――――——―15 无菌技术操作―――――――――――――――――――――――——――16 女病人导尿术―――――――――――――――――――――――——――17 心肺复苏抢救护理程序――――――――――――――――――――—――18 心肺复苏术―――――――――――

(完整版)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余干楚东医院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康复医疗服务分层次、分阶段及双向转诊落到实处,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相关规定,拟行本规定。 1、制定本院相应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标准,并监督实施。 2、设康复医疗服务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管理专兼职人员。 3、对本医院康复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给予审查并提出意见。 4、研究、确定本医院康复医疗服务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管理工作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5、对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6、对医院康复医疗服务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管理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7、其他临床科室对病情稳定需要进行康复医学干预的应及时请康复医学科会诊做好相关记录及科室间的转诊工作。 8、完善工作流程落实审核把关、转诊协调、信息管理、质量考核等相关工作环节确保病人得到就近、及时、便捷、有效、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 具体住院病人康复流程如下: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 检诊病人→48小时完成入院病历→康复治疗组组长病Team组长依据病情组成康复治疗组Team人入接到通知后24个工作时查看病人院 Team其他成员与Team组长协商进行初评前的准备时间 7-10工作日内完成地点病房训练室或PT、OT科初期人员Team成员和病房正或副主任医师病人和家属。 康复程序主管医师报告病例Team成员检查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评价和要求—评价讨论—上级医师业务指导—Team组长归纳总结定制定康复处方、治疗计划目标—Team成员分头实施康复治疗方案。 内容:1、主管医师报告病例主管医师报告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Team成员检查病人在训练室Team成员依据本专业检查病人,找出主要功能障碍问题。 3、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 Team成员认真听取病人对康复治疗的意见和要求,并认真解答,详细交代康复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并发症,病人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存于病历中。 4、评价讨论在医师办公室,各成员交流诊疗意见,提出相应的评定治疗计划和注意事项、预期效果及影响因素,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 5、上级医师业务指导正或副科主任医师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结合病人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 6、Team组长归纳总结评价会结束时,组长需进行条理化总结,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填写康复处方存于病历中。强化训练,加大病房PT、OT以弥补训练治疗量不足,要求家属参与康复治疗康复治中医康复治疗参加初评并进行中医康复治疗,暂定加强治疗手段,文体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图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图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住院病人康复流程 确认接收病人,24小时内完成入院病历 康复治疗组组长 病(组长)依据病情组成康复治疗组,进行病人接管分组, 人 入接到通知后24个工作时查看病人 院小组其他成员 与小组组长协商,进行初评前的准备 时间:1-2工作日内完成 地点:病房或治疗室 初 期人员:小组成员和病房正或副主任医师;病人和家属。 康 复程序:主管医师报告病例-小组成员检查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的意 评见和要求-评价讨论-上级医师业务指导-小组组长归纳总 定结,制定康复处方、治疗计划目标,小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 会治疗方案。 内容: 1、主管医师报告病例 主管医师报告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小组成员检查病人 在训练室,小组成员依据本专业检查病人,找出主要功能障碍问题。 3、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 小组成员认真听取病人对康复治疗的意见和要求,并认真解答,详细交代康复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并发症,病人 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存于病历中。 4、评价讨论: 在医师办公室,各成员交流诊疗意见,提出相应的评定,治疗计划和注意事项,预期效果及影响因素,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 5、上级医师业务指导 正或副科主任医师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结合病人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 6、小组组长归纳总结 评价会结束时,组长需进行条理化总结,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填写康复处方存于病历中。 强化训练加大病房PT、OT以弥补训练治疗量不足,要求家属 康参与康复治疗 复 治中医康复治疗:参加初评并进行中医康复治疗 疗加强治疗手段 文体:需轮椅代步者,均要求轮椅技能训练 康复仪器治疗:包括超声药物透入、神经肌肉点刺激,

康复科护士工作流程

篇一:康复科责任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 康复科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7:30_18:00) 二:康复科夜班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 康复科夜班护士岗位职责 三:康复科工作流程 病区工作流程 流程一】早晨7:50~8:00 工作内容:打扫卫生。 【流 程二】早晨8:00~8:15 工作内容:扫床、做好晨间护理,保持病房清洁整齐。 【流 程三】早晨 8:15~8:30 工作内容:核对液体,为输液病人输液。 【流 程四】早晨 8:30~11:30 工作内容:巡视病房,加药,及时更换液体;处理医嘱,核对 记账项目,迎接新入院病人。协助做好理疗项目(中频、低频、压力波等)并及时整理治疗区、 整理床单位,保持整洁。 【流 程六】下午 1:30~3:30 工作内容: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并绘制于体温单上。核对医 嘱,协助做好理疗项目 【流 程七】下午 3:30~4:30 工作内容:整理各类护理文件,完善记录,擦拭康复大厅设备、 仪器、地面,整理床单位位,保持清洁卫生。 篇四: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 标准 化质量管理 一标 准化管理的含义 (一) 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 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 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以 病 患 为 关 注 焦 点 2 领 导 作 用 3 全 员 参 和 4 过 程 方 法 5 管 理 的 系 统 方 法 6 持 续 改 进 的 意 识 7 基 于 事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 1、康复治疗大厅 2、康复病房 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 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 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 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 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 疗的方法等) 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 引技术、五行音乐等)

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 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 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 具体康复流程如下: 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成员:团队的所有成员。 骨伤住院患者康复流程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检诊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的骨伤科病人和健康者进行康复干预,辩证使用中草药,下达治疗医嘱和康复会诊医嘱,康复医师在24小时内检诊患者并与主管医师沟通、协商,进行康复评定,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制定康复处方和治疗计划,并出具相关文书或医嘱、治疗单。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并结合患者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对患者及亲属进行详细告知康复训练的预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康复团队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登记。 经过治疗康复后,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康复方案,继续分头实施。 在治疗康复中,要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一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一)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病患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 改进的意识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 供方互利的关系以上八项原则为实施标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 (三)康复医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习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二管理是学科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保障 1 康复医学科要想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良好的管理是先决条件,其中康复医学科的日常治疗活动,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及各相关人员科内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要在科室理念指导下,以科室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人性化管理指导下积极向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前进。 我们的科室理念是“积极、认真、主动、和气、厚德载物”“一丝不苟”“大医精诚” 2 康复医学科应紧密合作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医护就是组织中的要素,各要素 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科室的整体功能。 三康复管理作用表现在实现整体目标上 1 康复治疗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组织整体的治疗目 标。 2 有效的管理能使组织整体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它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整体 中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起到扩大整体功能的作用。 3 有效的管理,能使有关的组织要素、各个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各项 政策法规及各种治疗方法最佳的有机结合,进行最有效的组合。通过合理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康复医学科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康复管理是否正规化的体现, 5 《JCI标准》按照医院重要职能将内容分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个部分。它的基本理念是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强调患者的安全。 管理制度建设一建立康复医学科的相关服务流程(一)建立康复病人的收治标准化入院程序 1 医院应有完善的康复筛查制度,以确认哪些人群需要康复治疗,要有相应标准,明确规定哪些患者可以优先应用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康复科应向患者提供康复医学 1 / 3

患者入院流程图

患者入院流程图

(危重病人可直接送病房抢救) 患者出院流程图

腹部手术后注意事项 (1)保持术后的良好体位:全身麻醉的病人,此时尚未清醒,取平卧位,不垫枕头,头偏向一侧。以防唾液或呕

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或引起呼吸道感染。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的病人。术后要平卧6-12小时,以防术后头痛的发生。 (2)请家属协助医护人员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即生命体征):术后3-5天,体温常在38℃左右,叫术后反应热,或吸收热,对此不必紧张。 (3)加强饮食配合:腹部手术的病人,要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放屁)后,方可进液状流食。肠功能未恢复就进食,严重者可能导致肠梗阻。 (4)严格术后的伤口管理:请家属协助医护人员不要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更不能用手去触摸或用水清洗伤口。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5)术后要早期活动:根据手术的大小和术后的病情。在经过医生准许的条件下。争取早期下床活动。一般腹部手术。次日可下床活动。大的腹部手术后2-3天就应该适当下床活动或作床上活动。以防止腹胀和肠粘连。痰多的病人。应多翻身,并用手压住伤口,协助咳嗽排痰。以防肺部感染。肥胖病人应多活动四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6)其他注意事项:对术后身上所带的各种导管。要注意保持其通畅,防止导管折叠、堵塞或脱落。术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出院后,如发生拆线后的切口崩裂、出血或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 治疗妇科疾病的新理念 腹腔镜手术是借助摄像系统、光源及器械在电视屏幕下

进行操作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手术的革命。它与传统开腹手术有很大的区别。腹腔镜手术的最大好处是: 美容-腹部疤痕极小;微创—损伤小、出血少、病人术后疼痛轻;手术效果好—由于腹腔不被切开,整个手术操作过程是在密闭的腹腔内不与患者的腹腔脏器接触,术后不易发生感染、粘连等;手术空间大(比开腹手术暴露更充分),通过电视直视下操作,手术更精细、准确;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可提前进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很快可恢复日常工作。 1、妇科良性肿瘤: 如浆膜下子宫肌瘤、良性畸胎瘤、单纯囊肿、上皮性囊肿以及卵巢冠囊肿等。 2、妇科恶性肿瘤: 早期宫颈癌、早期子宫内膜癌、原发卵巢癌等。 3、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腹腔内膜异位种植灶的烧灼、汽化;盆腔粘连的分离;巧克力囊肿的剥除;深部结节的烧灼、切除;骶前神经切断甚至子宫切除等术式。 4、妇科炎症: 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不孕以及盆腔疼痛。 5、妇科急诊: 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当然,腹腔镜也不是万能。由于微创特点,组织器官不能暴露在腹腔外,对于肿瘤大,位置特殊、盆腹腔粘连重、解剖不清和多数恶性肿瘤,仍需传统的开腹手术来完成。

康复科康复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 康复科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流程 现将康复科运动疗法的工作流程总结归纳如下: 1、 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康复医师接诊,然后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康复 专科检查,根据病人的病情下达医嘱。 2、 康复治疗师接到康复医师的医嘱治疗单后,及时到病房了解病人的基 3、 4、 5、 6、 一、 脑血管病人的康复治疗 1、 脑血管病人的评定内容 ? 运动功能的评定 ?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 肌张力的评定

?感知觉功能的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 ?步行能力的评定 ?言语和吞咽功能的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 2、 ? ? ? ? 3、 ? ? ? ? ? ? 4、 的肌力和耐力训练,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二、脑外伤病人康复治疗 1、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功能评定主要内容包括: ?脑外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

?感知功能障碍的评定 ?行为障碍的评定 ?言语障碍的评定 ?运动障碍的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 2 ? ? ? ? ? ? ? 2、 ? ? ?感觉障碍的治疗,包括失认症和失用症的训练 ?行为障碍的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 3、后遗症期的治疗 ?继续加强ADL的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矫形器与轮椅的训练 ?继续维持或强化认知、言语等训练 ?物理治疗因子与传统疗法等 三、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治疗 1、脊髓损伤评定的主要内容: ? ? ? ? ? ? 2、 ? ? ? ? 3、 ? ?减压动作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力增强训练,主要是增强残存的肌力 ?功能性动作训练,包括体位变换、坐起和躺下、坐位支撑、坐位支 撑移动、坐位平衡等动作

住院病人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制度与流程图教案资料

住院病人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制度与流程 图

住院病人出院指导 及随访工作制度与流程图 一、住院病人出院指导 1、主管医师提出,经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同意病人出院即开始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出院指导第一责任人是主管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和责任护士也具有相应的指导责任。 2、认真做好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3、针对不同疾病做好相应的诊疗常识,康复知识进行指导宣传。针对慢性疾病发作期的就医治疗方法,稳定期巩固治疗进行技术指导。 4、主管医师对病人出院时的疾病的康复情况进行说明,出院后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治疗的方式,治疗的疗程等进行说明。 5、主管医师对病人出院后休息的时间,复诊的期限,及生活、工作、情绪、复检、康复等进行指导。 6、上级医师、科主任、责任护士进行职责内的,有利于病人彻底康复,减少复发,增进健康及康复中重大问题进行指导。 7、病人医嘱出院,护士严格执行出院医嘱,按照出院病人工作流程协助病人办理出院。 8、科室建立出院登记本,记录患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以便进行随访和指导,同时将科里的电话及责任护士姓名留给患者,有事便于联系。 二、住院病人出院随访

1、出院随访分科室跟踪随访和院级抽查随访。患者出院即建立随访档案, 由科室主管医生(护士长)在病人出院后一周进行随访,医院职能科室相关人员在1月内进行随机抽查随访。 2、电话随访、入户调查两种随访形式。首先进行电话随访,对电话无法进行随访的进行入户调查,均无法联系到病人的列为失访,即停止随访工作。 3、主管医师作为实施随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应详细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出院诊断、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业、联系电话等项目,并告知病人主管医师联系电话。病人出院一周内,由主管医师主动对每位出院病人进行跟踪、随访,确保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满意。科主任作为科室随访总负责人,对随访工作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4、医院安排职能科室负责院级随访工作,在病人出院1月内进行,随访的比率达到30%以上,对随访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热情的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相关人员每月向分管院长提交随访汇总分析材料。 5、出院病人随访主要内容: ①了解出院病人的康复情况,是否能按医嘱正确服药,指导病人继续康复训练,进行健康教育。 ②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满足病人的健康咨询要求,并提醒病人根据病情来院复诊及告诉复诊办法。 ③征求病人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随访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