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缺陷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这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有统计占70%~80%。由此,我们看出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就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元凶。这其中,尤以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多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伤害,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我们在这里对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分类、危害及对策进行阐释分析,就是希望引起广大职工的重视,自觉杜绝违章,消除不良习惯,防事故未然,保障企业及自身的安全。

一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

(2)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

(3)取巧心理。有的职工脑子活,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

(4)马虎心理。有些职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觉,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

(5)逞能心理。一些职工熟悉岗位技能、有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才显“英雄本色”,结果造成事故。

(6)蛮干心理。有些职工有一定的技能能力,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把遵章守制当成是刻板,随意“创新”工作方法,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是大事故。

(7)无知心理。一些新职工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8)麻木心理。个别职工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工作,生产热情减退,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应付了事,安全处于被动状态。发现安全工器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使安全设备缺乏可靠性;发现他人违章也不制止,认为就算发生不幸也轮不到我头上,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9)从众心理。一些职工安全知识不全面、安全意识不强,看到其他职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还没被追究和处理,遂削弱了正确的安全思想,把违章当成经验,盲目地学习、运用,渐渐地,错误的操作方法代替了正确的方法,形成习惯性违章。

(10)奉上心理。一些职工原则性不强,对上级的话惟命是从,明明知道是错的,总想着是领导让我干的,就算出了事也有上面顶着,查不到我,结果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事故。

(11)唯心心理。极少数职工受消极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心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操作,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造成事故。

2、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原因

(1)岗位培训不到位。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定期对职工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主要表现为:新职工无证上岗或设备结构、工艺技术更新改造后,职工对新工艺操作规程不了解,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违章。另外,企业虽然开展了许多与安全相关的理论培训、思想教育、技术培训,但由于培训过于程式化,效果不理想。职工只是被动接受,往往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工作中,就是摆不正安全与生产、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

常会产生“安全就是不出事故”的单纯认识,因而也不能真正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反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性。

(2)作业环境不安全。以我矿生产为例,生产战线长、设备工艺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并受多种自然条件及生产设施老化腐蚀影响,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灾害。有的设备结构、工艺技术设计时考虑不充分,不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按正规的操作极不方便或容易损坏零部件,从而引起习惯性违章操作。此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部分工艺、设备、流程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为了保持正常生产仍在“带病上阵”或“超龄服役”,一些设备上存在的问题迫使职工违章操作。

(3)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安排任务,在现场强行要求职工冒险违章蛮干;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个别单位、班组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程序和规章制度,对暂时还没有造成恶果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姑息迁就,放松了对职工安全行为的严格要求和教育督导,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4)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容易导致思想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此外,在与同事、朋友、亲属发生一些矛盾及生活中遇到重大变故,也会使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常。

以上是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

违章虽然不等于事故,但大多数事故却是因为违章引起的,如果这些违章行为得不到制止和处理,将不仅影响违章者本人,还会误导其他职工。因此,必须严厉打击习惯性违章行为,减少和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

二习惯性违章的危害特性

习惯性违章滋长快、根除难、危害大,是由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决定的:

(1)顽固性。习惯性违章作业是由一定的心理定势支配的,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往往不容易纠正,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行为人受到事故的惩罚。

(2)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而对于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由于人们看得多了,习以为常,所以,根本没把它当回事。“身在险中不知险”,容易使人对违章现象丧失警惕性。

(3)传染性。据对现有的一些职工存在的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的分析,他们身上“不良习惯行为方式”,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而是从老职工身上“学来的”。看到老职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地效仿,而且又用自己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去影响新一代职工。这些不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如不彻底根治,必然导致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4)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工人,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不遵守,总以为自己的习惯性方式“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严重地妨碍安全规程的贯彻执行。

三习惯性违章的分类

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根据我们在安全管理岗位多年的经验,将其主要划分出以下两类:

1、按照习惯性违章的责任主体划分

(1)领导者管理性违章。顾名思义,一般把发生在领导层(负有领导职责)的违章,统称为管理性违章,即违章指挥。具体地讲,是指企业的各级领导在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行为标准、规程、制度时,常常以主观“经验”意愿及自身理解和需要为出发点,随意改变或借故不执行标准、规程,习惯性违章指挥。

(2)操作者作业性违章。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或工作习惯的行为。它又大体有以下几种:习惯性违章操作,即那些在操作中沿袭不良的传统习惯做法,违反安全规程规定的操作技术或操作程序的行为。习惯性违章作业,即违反安全规程,按照不良的传统习惯,随心所欲地进行生产、作业或施工活动。

2、按照习惯性违章的表现来划分

(1)不懂装懂型。对所从事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认真学习,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把以往形成的习惯当成了工作经验,意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以讹传讹地教授别人,让他人也跟着违章,长此以往即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2)明知故犯型。安全规程讲得头头得道,但在行动上却对不上号,明知自己的做法违章,可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我行我素,坚持不良习惯。

(3)胆大冒险型。这种人曲解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把违章行为当成是个人英雄主义,别人不敢干的他敢干。这种随心所欲的严重违反安全规程的作业极易造成事故。

(4)盲目从众型。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明知有违章行为,但认为法不责众,别人都这样干没有出事,我随大流也不会出事,意识不到安全隐患和危险的存在。

(5)心存侥幸型。有些人事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是每个人、每次违章作业就一定要出事故,自己脑袋瓜子灵,反应快,该投机时便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即使有事也不会正好落在自己身上。

(6)不拘小节型。干什么工作都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习惯成自然,对待安全生产当然也不例外。

(7)急功近利型。有一些人进入工作地点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家伙就干,什么采取措施,什么防在先,有那些工夫我的任务早完成了,再说干那些没指标没效益的事儿谁给发工资。

(8)得过且过型。这种人整天稀里糊涂混日子,无所用心,得过且过,什么安全、隐患全不放在心上,今天能过得去就不管明天,这一班能过得去就不问下一班,把生产任务完成就心满意足了。

四常见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

(一)、领导者习惯性违章

(1)不能坚持安全第一,管生产时未同时管安全。

(2)企业部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组织不健全。

(3)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不落实。对自身安全职责不清楚或不落实、不到位。

(4)安全技术知识贫乏,又不注意加强学习。

(5)安全措施制定不准确,缺乏针对性和严密性。

(6)安全规程、劳动保护法规实施不力,贯彻不周。

(7)分配工人工作,缺乏适当的程序,用人不当。

(8)不重视安全防护措施。

(9)部管理松懈,管理上有随意性。

(10)布置生产任务和技术交底时,未进行安全措施交底,或交底不认真。

(11)审批签发安全票证不认真、不把关、走过场。

(12)发现职工违章作业时不及时制止、纠正。

(13)不能带头遵章守纪。

(14)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培训不认真或没有针对性。

(15)对事故隐患的整改未落实,整改措施或整改不认真、不及时。

(16)故意隐瞒事故,不报告上级。

(17)发生了事故未按“四不放”原则处理。

(18)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未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9)制订检修计划时未同时制订安全措施和检修方案。安排检修任务时,安全措施不到位。

(20)强令工人冒险工作。

(二).操作者习惯性违章

1、违反劳动纪律:

(1)在禁火区擅自动用明火或吸烟。

(2)上班时间,睡觉、干私活、离岗、串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3)班前、班中喝酒。酒后作业,酒后开车。

(4)工作时间,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如嬉笑打闹。

(5)把外来人员带入生产岗位。

(6)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逗留。

2、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工具:

(1)进入生产岗位,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2)抽加有毒、窒息性气体的设备、容器、管道的盲板时,未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或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3)操作旋转机床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敞开衣襟、戴围巾、头巾或穿裙子、系领带操作。

(4)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如车床、钻床、台钻、切割机等)时戴手套。

(5)在有毒气体区域作业不带防毒面具。

(6)检修操作酸碱设备时未戴好防护用品。

(7)女工进入生产现场时,未将发辫盘放入工作帽或安全帽中。

(8)在金属加工时,凡有颗粒铁屑、铜屑飞溅的场合,未戴护目镜。

(9)进入生产、检修现场未戴安全帽或未系下颏带。

(10)上班时间穿拖鞋、高跟鞋、凉鞋、塑料底鞋或劳保鞋当拖鞋使用。

(11)进入容器、设备作业,未佩戴或错误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12)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所穿化纤服。

(13)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安全带,低挂高用。

(14)使用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

(15)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

(16)任意拆除(解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告标志、显示仪表。

3、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进入工作现场,工作负责人未向工作班组人员交代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便开工。

(2)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独立作业。

(3)非特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4)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组织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5)未进行交接班,或不认真进行交接班。

(6)未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7)未严格执行操作票。

(8)报表记录不及时、涂改或数据虚报。

(9)操作监护人不到位,操作人擅自操作。

(10)到危险性大的部位检查或操作,单独前往。

(11)危险作业,未按规定办理票证并得到批准或边作业边办证。

(12)动火作业未办证,或动火证未经审批。

(13)在现场作业时,工作票不随身携带备查。

(14)工作过程中更换工作负责人,不办理变更手续。

(15)检修工作超过期限,而不及时办理延期许可手续。

(16)擅自扩大工作围。

4、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物品摆放不符合定置定位要求,工作结束后,现场不清理。

(2)未经批准,动用了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

(3)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就开始检修。

(4)检修结束后,未将临时拆除的安全装置和设施复位。

(5)停车检修后的设备,不认真检查就启用。

(6)不清洗不置换,或动火分析不合格盲目动火。

(7)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非防爆照明器材。

(8)不清除周围易燃物就动火。

(9)动火作业时没有消防后备措施。

(10)用关阀门、加水封等来代替加盲板等作隔绝方法。

(11)使用氧或富氧气体进行置换和通风。

(12)进入容器作业,未进行置换、通风。

(13)进入容器作业,未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14)用动火分析代替安全分析。

(15)进入容器、设备作业,容器外未设监护人或监护人不坚守岗位。

(16)进入容器、设备作业无抢救的后备措施。

(17)无证、无令开车。超速行车、空档溜车。带病行车。人货混载行车。超标装载行车。

(18)无阻火器车辆(包括助力车)进入禁火区。

(19)电气操作时,未使用绝缘工具。

(20)用湿手、油手或使用工具拉、合电气开关。

(21)机电设备检修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

(22)进入机械设备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23)跨越正在运转的机轴(如皮带运输机)。

(24)在易燃易爆区域防腐防锈作业,用铁器敲击管道、设备等。

(25)起重作业,违反“十不吊”。

(26)在未经检查合格的脚手架或梯子上工作。

(27)高处作业时未使用绳索或专用工具袋传递工具、材料或上下抛物。(28)从高处往下扔东西。

(29)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30)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的开关、闸、阀。

(31)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2)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33)奔跳作业。

(34)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

(35)工件紧固不牢。

(36)手代替手动工具。

(37)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38)在绞车道或行车道上行走。

(39)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档板、吊车吊钩)。

(40)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

(41)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42)攀登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和随吊盘上下。

(43)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机动车辆、设备、工具及衣服等。

(44)站在正面,使用会产生飞溅硬物的打磨器具。

(45)在转动机件上放置物件。

五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措施

明确了习惯性违章的产生原因及危害,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反习惯性违章。在对策措施上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和管理:

1、在制度上保证反习惯性违章

(1)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容,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减少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必须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力度,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珍惜生命,保证安全”管理氛围,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2)以标准化作业规职工的操作行为。标准化作业就是加强单位“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表现。实施标准化作业的目的是实现单位安全生产,保证质量,提高效率,规职工的操作行为,最终达到避免和杜绝由违章作业而导致的各类事故。

(3)加强岗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在各种生产活动过程中避免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必须把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有计划地、经常性地举办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班。同时,广

泛地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事故状态下的应变处理能力,杜绝各类违章操作事故的发生。

(4)加大对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及考核处罚力度。现场监督检查是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只要发现违章行为就应不留情面地及时加以制止并责令纠正。对不听劝告的,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经济处罚、停工学习等。要发挥班组自查、自纠、自改的作用,重点在现场,基点在预防,关键在落实。职工安全意识的增强,不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同时要靠各级党政工团,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大力宣传,形成全社会“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2、在思想上培养职工安全意识

(1)灌输法。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的领会掌握,文件指导精神的学习贯彻,企业规章制度的明确落实,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坚持对“安全第一”思想的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会会讲、事事讲,将“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起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2)培养法。职工素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要提高职工素质,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培训工作。而且在培训工作上要有持续性和严肃性;在培训容上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手段上要有实效性和创新性。

(3)刺激法。通过以往痛心的事故案例,刺激职工思想意识,唤起保护生命的安全意识,使职工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活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4)文化法。在全矿创建安全文化氛围,使人们形成安全态度、安全习惯,把安全生产的价值观,作为生产活动的行为准则,高度自觉地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规自己的操作行为,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与健康。

(5)个性法。对职工进行个性、情操的冶,培养健康向上的情绪。在对职工进行文化技术培训的同时,注意启发职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兴趣,培养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重点地培养生产技术骨干,带动周边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加强职工个性修养,养成善于控制感情,克服不良心态,始终保持健康、乐观、奋发、向上的情绪,科学、冷静、理智地处理安全生产中的问题,杜绝个人不良行为。

(6)奖惩法。习惯性违章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对违章者要坚持教育和处罚同时实施的原则;既坚持制度的严肃性,又保证教育的深入性。在处罚过程中,要保证公正严肃,避免在生产工作人员中产生不良反应或逆反心理。

奖励和惩罚如同火车的双轨,要平行开展。惩罚要使受罚者得到教育,变压力为动力,并影响其他人员更加规作业;奖励要使人在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发展,促进自我防能力的提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尤其要对基层班组工作成绩突出、办法新颖有效、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表扬和奖励。

(7)互动互助法。把技术水平较高的职工与较低的职工相组合,将老师傅与新人相结合,性格激进与性格稳重的相组合,以及根据职工的知识水平、思想意识、心理反应、工作态度、身体状态等因素,进行结对子,互动互帮,既满足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又通过工作中长时间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达到互补、互助和互进。

3、在装备和技术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来保证安全生产。一般来说,要在三方面下工夫:(1)要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淘汰落后的管理技术,提升技术和生产方式与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2)要用先进的装备淘汰落后的装备,提高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设备、设施及有关安全装置可靠性;(3)要用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淘汰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职工队伍。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科学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使职工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改变落后生产作业方式,寻求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使职工自觉摆正安全与生产二者之间的关系,主动远离习惯性违章。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报告

1.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 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 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 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 或易燃物侵入动火 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 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 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 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 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 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 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 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 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 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 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 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 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 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 变化,不得动火。 11 监护不当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 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 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②监火人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 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12 应急设施不足或措 施不当①动火现场备有灭火工具(如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砂子、铁铣等)。 ②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进行预启动状态。 13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 未落实相应安全措 施若涉及下釜、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14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 变化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级动火作业证》。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1 隔绝不可靠①与该设备连接的物料、蒸汽、氮气管线使用 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气焊、气割作业危险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气焊、气割作业危险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1、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取得资质证书,违章上岗作业。 危险危害因素: 安全知识缺乏、基本技能不够。造成操作不当或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严格安全管理,无证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气焊、气割作业。 2、作业前未对瓶体、瓶阀、焊枪、割枪、皮管、压力表等基础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缺陷导致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气焊、气割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对瓶体、瓶阀、焊枪、割枪、皮管、压力表等进行完好性检查。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 3、乙炔瓶未装回火防止器或者回火防止器老化不起作用。 危险危害因素: 急剧燃烧的乙炔混合气体会在高压氧气的推动下把火源推回到乙炔瓶内,导致燃爆事故发生。 预防控制措施: 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控制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式,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作业中开启或关闭瓶阀动作过猛。 危险危害因素: 高压气流经过瓶口时产生静电,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操作人员开启瓶阀时要谨慎小心,动作不要过猛,防止气速过高。操作者应站在瓶阀出口的侧后以免被瓶内高压气流喷射受伤。瓶阀要严而不紧,操作人员严禁穿化纤服装。 5、作业人员戴沾有油污的手套,搬运及开关气瓶作业。 危险危害因素:

由于静电作用,油脂类的手套和可燃性气体相接触,诱发火灾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氧气瓶口、减压阀不得沾有油污。作业人员禁止使用油污手套、棉纱及沾有油脂的工具开关气瓶阀门。 6、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安全距离不足5米,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与明火的安全距离不足10米。 危险危害因素: 造成气瓶爆炸隐患。 预防控制措施: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两瓶相距不少与5米距离。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启、关闭乙炔瓶阀。 7、乙炔气瓶没有竖立放置使用, 危险危害因素: 乙炔瓶中的丙酮会被吸出,瓶嘴泄漏,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 对已经卧放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15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 8、夏季露天作业,气瓶在阳光下暴晒, 危险危害因素: 会造成压力升高,而发生爆炸。 预防控制措施: 夏季露天气割气焊作业,气瓶要有专用遮阳措施,防止暴晒。 9、不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搬运,让气瓶在地上滚动。 危险危害因素: 氧气、乙炔气瓶受撞击会产生静电,引起爆炸。 预防控制措施: 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

高空作业危害防治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高空作业危害防治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695-47 高空作业危害防治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在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在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进行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的要求: 1)凡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体检合格,方可进行高处作业。对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视力和听力严重障碍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高处作业。 2)登高架设作业(如架子工等)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方准上岗作业。 3)凡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在开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4)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戴好安全帽、扎好安全带,衣着符合高处作业要求,穿软底鞋,不穿带钉易滑鞋,并要认真做到“十不准”:一不准违章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编号:AQ-JS-0047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 措施 Analysis of hazardous factors in electric welding oper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电焊又称电弧焊,这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 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 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工艺方法。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 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主要用于大 型机械设备制造,其设备多安装在厂房里,作业场所比较固定;而 手工焊由于不受作业地点条件的限制,具有良好灵活性特点,目前 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业比较多。由于工作场所差别很大,工作中伴 随着电、光、热及明火的产生,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危害。 1.1易引起触电事故 a)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 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 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

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Ω,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I=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c)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灶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1.2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作业时,极易引发火灾。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包括坑、沟、槽等),贮存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时危险性更大。这个面的事故案例还是比较多的,如2000年洛阳“12·25”特大火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方案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方案 为预防高处作业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处作业期间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根据GB 26164.1—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Q/GL-HA-023-201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GB 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特制定本安全措施方案。 一、安全组织措施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前根据相关规定办理《工作票》及《登高作业票》。 (2)开工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认真监护工作全过程。工作负责人因故暂时离开工作地点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并将工作票交其执有,交待注意事项并告知全体工作班人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地点时也应履行同样交接手续;离开工作地点超过两小时者,必须办理工作负责人变更手续。 (3)定期安全检查:工作负责人每日工作前针对高处作业有联系的安全隐患重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在班前班后会中重点强调。 (4)专项检查:施工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对存在高处作业工种的施工过程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违规作业及时提出要求整改,必要时停工整改。

(5)经常性安全检查:在高空作业前与作业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每日随时对高空作业设施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实现安全生产。 (6)针对上述安全检查,要讲科学、讲效果,管理人员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实际操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及违规作业时不及时整改的,不要盲目训斥,管理人员要对当事人讲解事故隐患及违规作业的危害性,促使作业人员认识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对经教育不改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安全技术措施 (1)进行高处作业施工,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警戒线等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必须通过力学计算,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后搭设。 (2)高处作业前进行参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特殊工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高处作业人员应尽可能的选用熟练工人,且经过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部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作业时要穿整洁合体并适合作业特点的工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范本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确认人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 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 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 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 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 或易燃物侵入动火 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 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 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 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 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 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 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 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 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 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 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 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 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 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 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 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 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 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矿井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矿井火灾的危害及预防 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井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矿井火灾的危害 矿井火灾对煤矿生产及职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井下空间狭小,矿井通风及巷道联通关系复杂,供风量有限,发生火灾时人员避灾会受到井下环境条件的限制。 (2)煤矿井下到处都存在大量的易燃物,火灾极易发展蔓延,高温火烟在巷道流经的路程上,掺入新鲜风流时,将会在掺风地点形成新的火源。 (3)产掌大量的高温火焰及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火灾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CO、CO2等,这些气体随高温火烟一起流入井下各作业场所,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 (4)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不仅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热源,而且由于火的干馏作用,使井下可燃物(煤、木材等)放出H2和其它多种碳氢化合物等爆炸性气体。因此,火灾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进一步扩大灾情及伤亡。 (5)火灾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井下发生火灾,因灭火措施不当或拖延时间,往往错失灭火良机,使火势扩大,这样就会烧毁大量的设备、

器材和煤炭资源。有时封闭火区也会导致一些设备长期被封闭在火区而损失,造成大量煤炭资源呆滞,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6)火灾使井下风流逆转,导致灾情扩大。矿井火灾发生后,高温浓烟流经区域的空气发生变化,温度升高。井巷中产生火风压。火风压一方面使矿井总风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造成矿井通风网路风流方向变化,从而使烟气的流动失去控制,造成通风系统紊乱,进一步扩大灾区范围,使更多的井下人员受到火灾烟气的毒害,同时给井下的安全撤退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增大了事故损失和灭火救灾的困难。 2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2.1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 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往往酿成重大事故。在矿井火灾的总数中,外因火灾所占比重虽然较小(4%~10%),但不容忽视。据统计,国内有记载的重大恶性火灾事故,90%以上属于外因火灾。做好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灯泡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准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特殊情况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井口房和通风机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防止高空坠落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高空坠落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学习集团公司近期三起人身伤亡事故,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防止高空坠落及高空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都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严格高处作业人员检查把关 高处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无妨碍工作病症,须持证上岗。登高作业前应确认身体及精神状态良好。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正确佩戴合格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手机,特殊高处作业(如高塔作业等)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由专人负责。 二、登高工器具、设施必须可靠 登高工器具每次使用前必须对其外观、基本性能、检验标签等进行检查;登高前应检查登高设施是否牢靠;上杆塔前,应先检查杆塔根部、基础和拉线是否牢固;在不坚固的结构上作业前,应先做好防结构失去稳定、人员滑落等安全措施。 三、对登高过程应全程监护 上下杆塔应沿脚钉或爬梯攀登,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严禁利用绳索、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绳、沿脚手架立杆或栏杆等攀爬;攀登无爬梯或无脚钉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必须使用登杆工具,多人上下同一杆塔时应逐个进行;使用梯子登高要有专人扶守,并采取防滑限高措施;禁止携带器材登杆或在杆塔上移位。

四、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绳)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绳),且宜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安全带(绳)和保护绳应分系在不同部位的牢固构件上,不得低挂高用,系安全带(绳)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禁止将安全带(绳)系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如避雷器、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砍剪树木时,安全带不得系在待砍剪树枝的断口附近或以上。 五、高处作业人员转位时不得失去防护 在杆塔高空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绳的双保险安全带。人员转位时,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且不得失去后备保护绳的保护。进入杆塔横担前,应检查横担连接是否牢固和腐蚀情况,并须先将后备保护绳系在主杆或牢固构件上;下瓷瓶串时,安全绳应拴在横担主材上,安全带和安全绳或速差自控器不得同时使用;安装间隔棒时,安全带应系在一根子导线上。 六、高处作业防护器材组合必须完整 在大间隔部位或杆塔头部水平转移时,应使用水平绳或增设临时扶手;垂直转移时应使用速差自控器或安全自锁器。高塔作业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及安全自锁器。作业活动范围较大(当使用3米以上后备绳)时,应使用速差自控器。220kV及以上线路杆塔宜设置高处作业人员上下杆塔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在没有脚手架或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或坠落相对高度超过1.5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它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粉尘的危害 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 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点火源)。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10毫焦耳以上,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 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粉尘爆炸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四、粉尘的预防 1.通风除尘:采用机械式通风除尘,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装置和设置收尘设施(严禁直排,推荐采用布袋收尘或湿式收尘装置),收尘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物外露天场所,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6米,回收的粉尘应储存在独立的堆放场所。 2.清洁制度:每天对生产车间进行清理,视尘量及时对收尘装置进行清理,使作业场所积累的粉尘量降至最低,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清洁时必须停止抛光等产生粉尘的作业。 3.禁火措施: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各类明火,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停止抛光作业,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不应敲击各金属部件。 4.器材配备: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与环境配备消防器材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1立方米的消防沙,可燃爆粉尘燃烧时必须使用消防沙灭火,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5.电气电路:存在可燃爆粉尘的车间的电器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电线。电气线路符合行业标准。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常规)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序号作业活动作业步骤危险源潜在后果L S R 是否可容 许 控制措施及改 进

1 作业通用要求岗前准备 人员无证上岗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好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未穿防静电工作服火灾爆炸 人员未释放静电火灾爆炸 携带火种火灾爆炸 未使用专用防爆工具设备损坏、火灾爆炸 照明不良夜间作业人员伤害 2 加油作业加油前准备工 作 为正确引导车辆车辆伤害 车辆驶入禁行区域 车辆伤害、设备损坏、人员伤 害 加油 加油收尾 车辆未熄火火灾爆炸 司机吸烟未及时制止火灾爆炸 司机接听手机火灾爆炸 往塑料桶里加注汽油火灾爆炸 加油过满,油品溢出火灾爆炸 强雷雨天加油火灾爆炸 油枪离手油品泄露、火灾爆炸 车辆在站内检修火灾爆炸 与顾客发生争吵人员伤害 未及时清理现场火灾爆炸 3 卸油卸油准备未正确引导车辆车辆伤害、机械伤害、人员伤

投错料害 未稳油火灾爆炸 清理现场未疏散无关车辆和人员 车辆事故、火灾爆炸、人员伤 害 为疏通通道车辆事故 警示与防护未设置警示标示和隔离车辆事故、人员伤害未设置消防器材火灾时不能及时扑救 静电连接 车辆未接地火灾爆炸静电报警器故障火灾爆炸 放油 未停止加油作业、未关闭电源火灾爆炸未进行密闭式卸油火灾爆炸 未关闭测量孔火灾爆炸 未进行流速控制火灾爆炸 无人监督无法处理突发事故油管破裂、密封垫破损、接头松 动 泄露 卸油结束车辆为拆卸油管启动设备损坏未清理现场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4 设备设施维护与保 养 加油机维护保 养 未关闭电源人员伤害 未使用防爆工具 产生静电、碰撞火花、火灾爆 炸 未配置消防器材火灾不能及时扑救 完毕未进行现场清理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油罐维护保养 为准备消防器材火灾不能及时扑救 为定期对人孔进行检查挥发、火灾爆炸 未定期对阀门进行检查泄露 为定期检查静电跨接与接地火灾爆炸

高空作业工作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精)

一、凡在高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凡能在地面上预先作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作,尽量减少高处作业。 二、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三、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队坠落措施,方可进行。 四、在坝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须使用安全带。 五、峭壁、陡坡的场地或人行道上的冰雪、碎石、泥土须经常清理,靠外面一侧须设1米高的栏杆。在栏杆内侧设18厘米高的侧板或土埂,以防坠物伤人。 六、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七、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每隔6个月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重为225公斤,试验时间为5分钟,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并做好试验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处理。 八、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九、高处工作应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 十、在进行高处工作时,除有关人员处,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防止落物伤人。如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为了防止工具和器材掉落,应铺设木板。

十一、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 十二、上下层同时进行工作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十三、冬季在低于零下十度进行露天高处工作,必要时应该在施工地区附近设有取暖的休息所,取暖设备应有专人管理,注意防火。 十四、在6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十五、禁止登在不坚固的结构上(如石棉瓦屋顶进行工作。为了防止误登,应在这种结构的必要地点挂上警告牌。

探索作业(电焊)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危害分析(2)

探索作业(电焊)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危 害分析(2) Deploy The Objec廿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Word格式/完整/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0-6973-24 探索作业(电焊)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危害分析(2)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1易引起触电事故 a)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 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 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 约16000,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

工作危害分析(JHA)分析表

中 石 化 工作危害分析(JHA) 记 录 表 C/SM00016-R2 南 京工程有限 公 司 单位/部门/项目 扬子石化芳烃装置新增重芳烃分离设施改造 ( 分离部分 ) 编 号 SNEI-LGJHA-2014-02 分析人员及岗位 张 务 清 赵 春 才 牛晨 马明海 郑炜 周 士 男 纪 炳 全 李 庆 超 赵 彦 昌 日 期 2015 年4月15 日 工作/任务 高处作业 区域/工艺过程 建筑安装工程 序 工作步骤 可能 严重 风险 风 险 建议改进的 ( 8-12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性 L 性 S 度 R 等 级 号 步 ) 控制措施 A ~ D 1. 进行三级以上( 15 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 ; 1. 造成作业人员违章作 2. 进行高处作业前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 1. 未办理相应的作业 业;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 100%系挂安全带、带好 3. 2. 因准备工作不充分造 安全帽, 系好安全帽带, 衣着要灵便, 禁止 票; 成移动次数增加易发 2. 人员不知道作业内 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生高处坠落或物体打 1 登高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容; 凡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贫血病、 恐高症以2 4 8 C 4. 3. 安全带不合格; 击; 及其他不适高处作业人员,男满 50 周岁,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4. 3. 女满 45 周岁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作业人员身体不适合 因身体不适发生高处 4. 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坚 进行高处作业。 5. 坠落事故。 固、牢靠; 6. 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安全带确保安全带完好 可用。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焊又称电弧焊,这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工艺方法。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其设备多安装在厂房里,作业场所比较固定;而手工焊由于不受作业地点条件的限制,具有良好灵活性特点,目前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业比较多。由于工作场所差别很大,工作中伴随着电、光、热及明火的产生,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 1.1 易引起触电事故 a)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要 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 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Q,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 匸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c)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灶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1.2 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

工作危害分析资料报告(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一、什么是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 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 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 安全措施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方案 施工方: 本工程为建筑住宅室外亮化工程,主要工作都在高空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主要项目有:脚手架搭拆、塔吊上安装、屋面工程等,基本贯穿了施工的整个过程。为预防高处作业事故的发生,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结合我司历年来高处作业施工经验,特制定本安全措施方案。 一、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性技术措施: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进行高处作业施工,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必须通过力学计算,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后搭设。 (2)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出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安全设施使用完毕需拆除时,设警戒区,派专人监护。拆除时先上后下,禁止上下同时拆除。(3)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高处作业前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工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 (4)高处作业人员应尽可能的选用熟练工人,且经过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建立劳保用品发放登记卡,并在实物上作标记。项目部组织人员半月进行一次劳保用品检查,做记录;班组长班前班后检查;个人在施工过程中自检。发现有损坏,立即更换。 (5)高处作业人员应配有工具袋,工具、螺丝、焊条、及零星废料头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完工后,随人及时带回地面。高处处禁止摆放任何未固定的物件,以防坠落。 (6)高处作业中的走道、安全通道要保证畅通,物件、余料、废料不得任意乱置,更

危险作业风险及防范措施完整版

危险作业风险及防范措 施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作业风险及防范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时常组织员工进行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项目。如何防范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应严格做好防护保障措施,员工应按照规程操作,以减少事故伤害。 【动火作业】 ☆易燃易爆物质危害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 ☆电焊、气焊工具有缺陷 ☆易燃物外泄、火星飞溅 ☆通风不良、未定时监测 ☆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 ☆现场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安全要点 1.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并经分析合格后再作业。储罐内应存储清水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进行保护。员工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加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清除动火点周围的易燃物,对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进行清理并封闭。

4.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他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高处动火需办理高处作业证,防范火花飞溅。若涉及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6.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其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应小于10米,气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工具,确保安全可靠。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泄漏,应立即停止动火。 8.在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对周围设备进行遮盖,密封水漏、清除油污,附近不得进行易燃物质清洗作业,可采用局部强制通风措施。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9.监测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10.动火现场应备有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等,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应进入预启动状态。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检查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受限空间作业】 ☆隔绝不可靠 ☆机械伤害 ☆触电危害 ☆通风不良、氧气不足 ☆防护措施不当

高空作业坠落预防措施

高空作业坠落预防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安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飞鸟拉粪,哪这么巧落在我头上!”。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l、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2、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 3、临时用电作业 4、断路作业风险分析 5、破土作业风险分析 6、高处作业 7、吊装作业风险分析 8盲板抽堵作业风险分析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____ 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 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 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 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11监护不当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 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②监火人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米取措施。 12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①动火现场备有灭火工具(如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砂子、 铁铣等)。 ②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进行预启动状态。 13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若涉及下釜、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 修作业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14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二级动火作业证》。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1 隔绝不可靠①与该设备连接的物料、蒸汽、氮气管线使用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②拆除相关管线。 2 机械伤害办理设备停电手续,切断设备动力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专人监护。 3 置换不合格置换完毕后,取样分析至合格。 4 氧气不足设备内氧含量达18?21%。 5 通风不良①打开设备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 ②采用强制通风。 ③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④采用管道空气送风,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通入氧气补氧。 ⑤设备内温度需适宜人员作业。 6 未定时监测①作业前30min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设备。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 ③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 7 触电危害①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风作业应小于等于 12V。 ②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8 防护措施不当①在有缺氧、有毒环境中,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 ②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