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钢筋工程量计算讲义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讲义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讲义

5 板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5.1 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5.1.1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板平法施工图,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板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见图5-1)。板原位标注主要在支座位置,其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5.1.2板的类型与编号

板(现浇板)按照建筑部位分有楼面板、屋面板和悬挑板,板编号由板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具体内容见表5-1。

表5-1 板 编 号 板 类 型

代 号 序 号 楼 面 板

LB ×× 屋 面 板

WB ×× 悬 挑 板 XB ××

图5-1 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板面标高高差

上部非贯通纵筋

下、上部贯通纵筋

板块编号 上部非贯通纵筋

板厚

5.1.3 板的厚度及标高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设计己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可以不将板厚注写在板的集中标注范围内。图5-1中注写为h=120即为LB1板块板的厚度为120mm 。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则注,无高差不注。图5-1板块LB1就注写了(-0.050)表示LB1板块相对于此层楼面标高降低了50mm ;其他板块没有注写,即表示这些板块的标高与此层楼面标高相同。

5.1.4板的钢筋

1. 板的钢筋种类

现浇板中存在的钢筋类型有贯通纵筋、非贯通筋纵筋(支座负筋)、分布筋、抗裂筋、抗温度筋、附加钢筋(洞口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马凳筋等。钢筋分类见图5-2。

2. 板的贯通纵筋 板钢筋 马凳筋

附加钢筋

下部贯通纵筋

上部贯通纵筋

非贯通纵筋

分布筋

抗温度筋、抗裂

图5-2 板钢筋分类图 板上部钢筋

板的贯通纵筋包括:上部贯通纵筋

和下部贯通纵筋。板的贯通纵筋是板的

主要受力钢筋,其特点是贯通整个板块,钢筋锚入支座(梁),形成双向的钢筋网

(见图5-3);上、下部贯通纵筋就构成

了双层双向的钢筋网。

由于板的贯通纵筋有两个方向,为

方便设计表达和施工识图,规定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为: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 向,从下至上为Y 向(见图5-3);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 向,径向为Y 向。此外,对于平面布置比较复杂的区域,如轴网转折交界区域、向心布置的核心区域等,其平面坐标方向应由设计者另行规定并在图上明确表示。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 代表下部,以T 代表上部,B&T 代表下部与上部;X 向贯通纵筋以X 打头,Y 向贯通纵筋以Y 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 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例1:图5-1中LB1板块集中标注钢筋部分注写为:B :X&Y C 8@150;T :X&Y C 8@150,其中B :X&Y C 8@150表示板块下部为贯通纵筋,X 方向和Y 方向钢筋的直径为8mm ,间距150mm ;T :X&Y C 8@150表示板块上部部为贯通纵筋,X 方向和Y 方向钢筋钢筋的直径为8mm ,间距150mm ;

例2:图5-1中LB5板块集中标注钢筋部分注写为B :X C 10@135;Y C 10@110,表示此板块下部为贯通纵筋,X 方向钢筋的直径为10mm ,间距135mm ;和Y 方向钢筋的直径为10mm ,间距110mm 。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悬挑板XB 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 向以X c ,Y 向以Y c 打头注写。例如:一悬挑板标注为:XB1 h=150/100 B :X c &Y c C 8@200时,表示1号悬挑板,板根部厚150mm ,板端部厚100mm ,板下部配置构造钢 5-3 下部贯通纵筋构造示意图

LB5 h=150

B:X C 10@135

Y C 10@110

筋双向均为C8@200。

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定位尺寸。

当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布一”方式时,表达为xx/yy@xxx,表示直径为xx的钢筋的间距为xxx的2倍,直径yy的钢筋的间距为xxx的2倍。例如:当贯通筋标注为B:X C10/12@150时,表示该板块的下部贯通纵筋X方向的为C10与C12的钢筋隔一布一,C10与C12的钢筋间距为150mm,C10钢筋的间距为300mm,C12钢筋的间距为300mm。

3. 板的非贯通纵筋(支座负筋)

板的非贯通筋与梁的非贯通筋受力情况相似,主要抵抗的是支座附近的负弯矩,所以非贯通筋又称支座负筋。非贯通筋的设置特点是钢筋锚固到支座(梁)并伸入板跨内一定长度。

按照支座位置不同非贯通筋可以分为:端支座非贯通筋和中间支座非贯通筋,见图5-4,非贯通筋布置见图5-5。

5-4 上部非贯通纵筋平法施工图 5-5 上部非贯通纵筋布置示意图

板上部非贯通筋是通过原位标注的型式来表现的,原位标注中的标注内容(见图5-6)包括:钢筋编号、钢筋级别、钢筋直径、钢筋间距、钢筋布置跨数、钢筋伸出长度。

钢筋编号的作用是同编号的钢筋各种

属性相同,在同一张施工图中,同编号的

钢筋内容只需标注一次,其他钢筋只标注

钢筋编号即可(见图5-4中⑦号钢筋)。

钢筋布置的跨数表示该非贯通筋在板

中分布的跨数,板的跨数是以支座(梁)来确定的。图5-6中的③非贯通筋标注为C 10@100(2),表示该非贯通筋沿y 向(垂直钢筋延伸方向)分布,分布范围为2跨板。若标注为C 10@100(2A ),则表示该非贯通筋沿着垂直钢筋延伸方向分布,分布范围为2跨板带一悬挑板。

钢筋伸出长度表示非贯通筋伸入板内的长度,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1规定: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伸出长度为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伸出长度(见图5-7a )。按照16G101-1中的规定,图5-6中的③非贯通筋伸出长度为1800mm ,表示钢筋从支座中线算起的伸出长度为1800mm 。但在实际施工图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习惯于将非贯通筋伸出长度从支座内侧算起(见图5-7b ),

所以在识读施工图中需要注意设计人员是否已给定板非贯通筋的标注大样图,若给定则应按图进行施工和计

算。

板上部非贯通筋平法标

注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b. 非贯通筋伸出长度从支座内侧起算 图5-7非贯通筋伸出长度标注含义

5-6 上部非贯通纵筋平法标注含义

a .非贯通筋伸出长度从支座中心线起算

图5-8板非贯通筋 图5-9板非贯通筋

对称伸出 非对称伸出

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

筋向支座两侧对称伸出时,可

仅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

伸出长度,另一侧不注,见图

5-8。当向支座两侧非对称伸

出时,应分别在支座两侧线段

下方注写伸出长度,见图5-9。

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跨或

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贯通全跨或伸出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伸出长度值,见图5-10。

4. 板的构造分布钢筋

板的构造筋和分布筋的共同的特点是:钢筋设置不做受力考虑。

构造筋的作用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满足构造要求的配筋,而分布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主要受力钢筋,使受力筋形成整体受力,起到了分布的作用。分布筋的两种设置情况见图5-11。板的构造筋或分布筋应由设计者在图中注明,一般是以文字说明的方式体现,而并不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画出。

图5-10支座非贯通筋贯通全跨或伸出至悬挑端

例如:某工程施工图中的某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注释说明板的分布筋均采用A 6@250,表示所有板的分布筋均为A 6@250。

5. 板的其他钢筋

(1)板的抗裂、抗温度钢筋

抗温度筋是为抵抗温度变化在构件内

产生的应力而设置的。一般情况下,构件

配筋均会考虑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但当温度应力有可能使构件产生裂缝而又

不便计算、不需计算等情况时就按构造配

置。

构件产生裂缝原因很多,不只是温度变化引起。如地基沉降、其他相关构配件变形、应力集中等都可引起裂缝。为抵抗这些效应引起的裂缝常配置有抗裂筋。

有些板块上部钢筋设置了非贯通筋和分布筋,板块中心部位的上部则没有钢筋,如果此板块又有抗裂和抗温度应力的要求,则应在板块中心设置上部的温度筋与抗裂筋,所以抗温度筋与抗裂钢筋一般设置在板的中心部位(见图5-

12),属于板的上部钢筋。

a .与非贯通筋垂直绑扎的分布筋

b.单向板中长方向的分布筋 图5-11分布筋的设置

5-12板的抗温度、抗裂钢筋 抗裂、抗温度筋

(2)板洞洞边加强筋

由于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或者管线

安装要求,常常会在板中开设洞口,这样

就改变了板块原来的受力情况,在洞口

处应力突变(又称应力集中),洞口处就

成为危险部位,为了使板在洞口处的受

力情况得到改善,需要在洞口处设置加

强钢筋(见图5-13)。一般情况下当矩形洞口的边长或者圆形洞口的直径>300mm 时,须设置加强钢筋。

3. 悬挑板阳角放射筋 由于悬挑板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等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在这些部位需要加强钢筋。悬挑板阳角放射筋一般布置在悬挑板挑出部分的阳角处,

呈放射状布置(见图5-14)。

5.2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

5.2.1 板的贯通纵筋

1. 板的上部贯通纵筋

(1)板上部贯通纵筋单根长度的计算

5-13板的洞口补强钢筋

5-14悬挑板阳角放射筋

图5-15 板上部贯通纵筋、下部贯通纵筋构造

由图5-15可以看出,板上部贯通纵筋贯通全跨,钢筋两端锚入支座(梁或者墙),可见板上部贯通筋的计算与梁上部通长筋类似,采用梁上部通长筋的计算方法,得出板上部贯通纵筋的单根长度l 如下:

右左m m b t l l L l ++= (5-1)

式中:L tb —— 该板沿着钢筋延伸方向的通跨净跨长(mm );

l m 左—— 钢筋锚入板左端支座的长度(mm );

l m 右—— 钢筋锚入板右端支座的长度(mm )。

(2)上部贯通纵筋锚入支座长度l m 的计算

由于板的l m 左、l m 右计算方法相同,所以本书以下采用l m 综合表示l m 左、l m 右。板上部贯通纵筋的l m 根据支座的不同略有不同,下面分为不同支座来说明。

图5-16 板钢筋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 1)当板的端支座为梁时(图5-16a )

通过图5-16a 可以看出,钢筋弯锚入支座(梁),水平段的长度为梁宽减去一个梁的保护层厚度,竖直段为15d ,那么板上部贯通纵筋锚入梁的长度如下:

d c b l m 15+?= (5-2)

式中: d ——为上部通长筋直径(mm );

c ——支座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mm );

b ——板的支座(梁)的宽度(mm )。

需要说明的是,板的上部贯通纵筋伸入支座(梁),并在梁的纵筋内侧向下弯折,那么板上部钢筋的l m 应该扣除梁钢筋所占(一个梁钢筋的直径)的尺寸,但是由于钢筋直径所占尺寸较小,计算中可以忽略。另外,在图5-16a 中可以看出板上部钢筋l m 的水平段应满足两种情况:设计按照铰接时,b-c ≥0.35l ab ;充分利用钢筋受拉强度的时,b-c ≥0.6l ab 。在这里,可以认为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即b-c 恒满足以上条件,故在计算公式中l m 水平段的长度恒为b-c 。

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图5-16b )

通过图5-16b 可以看出,钢筋弯锚入支座(剪力墙),其弯锚的构造与板的

端支座为梁时区别在于b-c ≥0.4l ab ,根据上面的对此问题的阐述,l m 的水平段恒为b-c ,故l m 仍可采用式(5-2)计算,计算时只需将式中的b 代换为剪力墙的厚度即可。

3)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的圈梁时(图5-16c )

通过图5-16c 可以看出,钢筋弯锚入支座(圈梁),板上部贯通纵筋锚入梁的长度l m 的计算方法与当板支座为梁时完全相同,故l m 采用式(5-2)计算。计算时只需将式中的b 代换为圈梁的宽度即可。

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图5-16d )

通过图5-16d 可以看出,l m 的长度与板伸入砌体墙的长度有关,板伸入砌体墙的板头长度既要大于120mm ,又要大于板厚h ,又要大于墙厚的一半。l m 可采用下式计算。

d c h l m 152b ,,120max +???

? ??

'= (5-3) 式中:h ——板的厚度(mm );

b '——砌体墙的厚度(mm )。

(3)板上部贯通纵筋根数的计算

板中距离支座(梁或墙)最近钢筋与支座内侧边缘的距离称为起步距。板所有钢筋的根数均与起步距有关。在设计和施工习惯中,起步距一般有4种情况:①起步距为50mm ;②起步距为一个保护层;③起步距为板筋距离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④起步距为1/2板筋间距;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1统一规定:起步距为1/2板筋间距。板的上部贯通纵筋根数按下式计算:

1+?=

s s l n i n i (5-4) 式中: n i ——为板第i 跨上部贯通纵筋根数(根);

l ni ——为板第i 跨的净跨长度(mm );

s ——为板筋间距(mm );

例5-1:某层板的信息如图5-17所示,已知该层所有的梁的宽度均为300mm (图中轴线标注在梁的中心线上),梁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20mm ,板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15mm ,试计算LB1上部贯通纵筋的质量。

图5-17 例5-1图

【解】:根据图5-17可以看出,LB1有3个板块,而上部贯通筋连接位置位于板跨中部,采用焊接或者机械连接,将上部贯通筋拉通计算。

(1)X 方向上部贯通筋C 8@150

钢筋锚入支座(梁)的长度:

mm d c b l m 4008152030015=?+?=+?=;

板的通跨净跨长:

mm L b t 690030042003000=?+=;

X 向上部贯通筋单根长:

mm l L l l L l m b t m m b t 7700400269002=?+=+=++=右左;

X 向上部贯通筋的根数:

42115015030018001150150300180069001=+??++???=+?=s s l n i n i 根。 (2)Y 方向上部贯通筋C 8@150

钢筋锚入支座(梁)的长度:

mm d c b l m 4008152030015=?+?=+?=;

板的通跨净跨长:

mm L b t 66003006900=?=;

Y 向上部贯通筋单根长:

mm l L l l L l m b t m m b t 7400400266002=?+=+=++=右左;

Y 向上部贯通筋的根数:

441150

1503004200115015030030001=+??++??=+?=s s l n i n i 根。 在Y 向上部贯通筋上面的算法中,钢筋是按照

拉通来计算,计算根数的时候扣除了中间的梁,但

是在扣梁的时候,位置在下的板块也被扣除了(左

图中阴影部分),所以这部分钢筋应该单独进行计

算。

被扣除部分钢筋的单根长:

mm l L l m b t 2300400230018002=?+?=+=

被扣除部分钢筋的根数:21150

150300=?+=i n 根。 (3)LB1上部贯通筋的质量

()kg m 88.2578006165.023.2444.7427.72=???+?+?=

2. 板的下部贯通纵筋

下部贯通纵筋根数的计算方法与上部贯通纵筋完全相同,下部贯通纵筋单根长度的计算方法与上部贯通纵筋类似,也可采用式5-1计算,但下部贯通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l m 与上部贯通纵筋有较大差别,下部贯通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l m

如下:

(1)当板的端支座为梁时(图5-16a )

通过图5-16a 可以看出,下部贯通纵筋直锚入支座(梁),锚入的长度既要≥5d ,又要至少申至梁的中心线。l m 可按下式计算:

??

? ??=d l m 5,2b

max (5-5) 式中: d ——为上部通长筋直径(mm );

c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mm );

b ——板的支座(梁)的宽度(mm )。

(2)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与剪力墙时(图5-16b 、c )

通过图5-16b 、c 可以看出,钢筋弯锚入支座(圈梁与剪力墙),板上部贯通纵筋锚入梁的长度l m 的计算方法与当板支座为梁时完全相同,故l m 采用式(5-

5)计算。计算时只需将式中的b 代换为圈梁或剪力墙的宽度即可。

(3)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图5-16d )

通过图5-16d 可以看出,下部贯通纵筋l m 的长度即为板伸入砌体墙的长度,l m 可采用下式计算。

c h l m '???

? ??

'=2b ,,120max (5-6) 式中:h ——板的厚度(mm );

b '——砌体墙的厚度(mm )。

c '——板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mm );

例5-2:某层板的信息如图5-17所示,已知条件同例5-1,试计算LB2下部贯通纵筋的质量。

【解】:根据图5-17可以看出,LB2有5个板块,每个板块尺寸相同,而下

部部贯通筋连接位置位于板支座处,可将各个板块中的下部贯通筋单独计算。计算的最后结果乘以5。

(1)X 方向下部贯通筋C 10@135

钢筋锚入支座(梁)的长度:

mm d l m 15050,2300max 5,2b max =??

? ??=??? ??=; 板的通跨净跨长:

mm L b t 69003007200=?=;

X 向下部贯通筋单根长:

mm l L l l L l m b t m m b t 7200150269002=?+=+=++=右左;

X 向下部贯通筋的根数(单块板):

491135

135********=+??=+?=s s l n i n i 根。 (2)Y 方向下部贯通筋C 10@110

钢筋锚入支座(梁)的长度:

mm d l m 15050,2300max 5,2b max =??

? ??=??? ??=; 板的通跨净跨长:

mm L b t 66003006900=?=;

Y 向下部贯通筋单根长:

mm l L l l L l m b t m m b t 6900150266002=?+=+=++=右左;

Y 向下部贯通筋的根数(单块板):

631110

11030072001=+??=+?=s s l n i n i 根。 (3)LB2下部贯通筋的质量

()kg m 47.242710006165.05639.6492.72=????+?=

5.2.2 板的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支座负筋)

1. 板上部非贯通纵筋单根长度的计算

图5-18 板上部非贯通筋构造

板的上部非贯通筋构造按照钢筋位于支座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端支座非贯通纵筋和中间支座非贯通筋,见图5-18。端支座非贯通筋一端锚入支座,一端伸入板内一定长度并向下弯折;中间支座非贯通筋横穿中间支座,两端伸入板内并向下弯折。板上部非贯通筋的单根长度计算方法如下:

(1)端支座非贯通筋

板的端支座非贯通筋锚入支座的长度l m 则与板的上部贯通纵筋相同,可由式(5-2)、式(5-3)计算。非贯通纵筋向板内伸出的长度按设计标注,由于非贯通筋向板内伸出的长度起算点不同(见图5-7),造成计算结果也有差异,所以应分不同起算点的两种情况来计算非贯通筋的单根长度l 。

式中: l s ——设计标注的非贯通筋向板内伸出长度(mm );在图5-7a 、b

中,l s 即等于1000mm ;

c '——板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mm );

b ——板的支座(梁)的宽度(mm );

h ——板的厚度(mm )。

l = (5-7) 钢筋伸出长度从支座中心起算:

钢筋伸出长度从支座内侧起算:

(2)中间支座非贯通筋

中间支座非贯通筋的单根长度为:

式中: l s1、l s2——设计标注的中间支座非贯通筋向板内伸出左、右两端的

长度(mm );在图5-9中,l s1等于1800mm ,l s2等于1400mm ;

上部非贯通筋的根数计算方法与上部贯通筋根数计算方法相同,见式5-4。 例5-3:某层板的信息如图5-17所示,已知条件同例5-1,非贯通筋伸出长度标注标至梁的中心线,试计算①、③、④号上部非贯通纵筋的质量。

【解】:(1)①号上部非贯通纵筋C 10@100

根据图5-17可以看出①号上部非贯通纵筋有4处,每处①号筋的长度、根数均一致。

钢筋锚入支座(梁)的长度:

mm d c b l m 43010152030015=?+?=+?=;

非贯通伸出板内长度:mm l s 1800=(标注标至梁中心线); 单根长:mm l c h b l l s m 220018002151502

30043022=+??+?=+'?+?=; 根数(1处):66110010030069001=+??=+?=

s s l n i n i 根。 ①号上部非贯通纵筋的质量:

kg m 06.35810006165.04662.22=????=

(2)③号上部非贯通纵筋C 12@120

根据图5-17可以看出③号上部非贯通纵筋有3处,每处③号筋的长度、根数均一致。

非贯通伸出板内长度:mm l l s s 180021==(标注标至梁中心线);

单根长:()()mm c h l l l s s 38401521502180018002221=???++='?++=;

l = (5-8) 钢筋伸出长度从支座中心起算:

钢筋伸出长度从支座内侧起算:

根数(1处):551120

12030069001=+??=+?=s s l n i n i 根。 ③号上部非贯通纵筋的质量:

kg m 48.56212006165.035584.32=????=。

(3)④号上部非贯通纵筋C 10@100

根据图5-17可以看出④号上部非贯通纵筋分布范围为3~5轴线间(两跨板)。 非贯通伸出板内长度:mm l l s s 180021==(标注标至梁中心线);

单根长:()mm l 5640152150231800=???+?=;

根数(1跨):691100

10030072001=+??=+?=s s l n i n i 根。 ④号上部非贯通纵筋的质量:

kg m 83.47910006165.026964.52=????=。

5.2.3 板的分布钢筋

在本章第一节中列举了两种板的分布钢筋,一种是单向板时,分布筋为板长方向的钢筋,这种钢筋的计算方法与板的贯通纵筋相同,即:当分布筋为板上部钢筋时,其计算方法同上部贯通纵筋;当分布筋为板的下部钢筋时,其计算方法同下部贯通纵筋。下面主要来阐述与板上部非贯通筋垂直绑扎的分布筋,这种钢

筋习惯称为负筋分布筋。

通过图5-19可以看出,

分布筋的长度与非贯通筋

(支座负筋)的标注长度、板

净跨长l n 以及分布筋和非贯

通筋的参差长度有关。根据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6G101-1规定:参差长度为

150mm ,通常又将参差长度称为搭接长度。另外由于非贯通筋伸出板内的长度起算点不同,分布筋的长度也受到影响,故应分不同起算点的两种情况来计算负筋

图5-19 负筋分布筋长度示意图

分布筋的单根长度l 。

式中: l s1、l s2——与分布筋两端搭接的非贯通筋向板内伸出长度(mm );

l n ——板的净跨长(mm );

b 1、b 2——该跨板两端支座的宽度(mm )。

分布筋的根数计算应以负筋伸出板内的净长度计算,可以采用负筋伸出板内的净长度减去分布筋起步距,再除以分布筋间距加一。

例5-4:某层板的信息如图5-17所示,已知条件同例5-1,图纸中说明:未注明的分布筋为A 8@250,非贯通筋伸出长度标注标至梁的中心线,试计算A 轴线上⑥号非贯通纵筋的分布筋的质量。

【解】:从图5-17中可看出⑥号非贯通纵筋分布两跨,其分布筋也在这两跨内有分布。上部非贯通筋伸出长度从支座中心起算。

分布筋的单根长为: mm l l b b l l s s n 39003002180030030072003002

22121=+??+?=+??++=; 根数(单跨):81.7125022501501800≈=+÷??? ?

???=n 根; 质量:kg m 62.248006165.0289.32=????=

5.2.4 板的其他钢筋

1. 板的抗裂、抗温度钢筋

是否设板的抗温度筋、抗裂钢筋以及这两种钢筋的规格由设计者确定,这两种钢筋的单根长计算方法与板的分布筋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参差长度(搭接长度)略有区别,抗裂构造钢筋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150,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l l 。

l = (5-9)

钢筋伸出长度从支座中心起算:

钢筋伸出长度从支座内侧起算:

抗裂钢筋、抗温度筋的根数应以板的净跨长度减掉两侧负筋伸出板内的净长度,然后除以该钢筋的间距再减掉一根。

2. 板洞洞边加强筋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1规:当设计注写补强钢筋时,应按注写的规格、数量与长度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x向、Y向分别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与被切断钢筋布置一层面。X向、Y向补强纵筋伸入支座的锚固方式同板中钢筋,当不伸入支座时,设计应标注。板洞加强筋应分两层配置。

下面根据某工程板洞洞边加强钢筋的大样图来分析洞边加强筋的计算方法。

图5-20 洞口加强筋大样图

图5-20中,3个大样图共同点是短跨方向的加强筋伸入支座,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应与板上部贯通筋或者下部贯通筋相同,长跨方向的加强筋根据洞口位置不同略有区别。在图5-20大样1中,洞口的两个垂直的边缘靠近支座,此时长跨方向的加强筋一端锚入支座,一端从洞口边缘伸出板内l a。在图5-20大样2中,洞口的两个边缘均为支座,此时长跨方向的加强筋一端锚入支座,一端从洞口边缘伸出板内l a。洞口在板长跨方向上远离支座,此时长跨方向的加强筋两端从洞口边缘伸出板内l a。

板工程量计算

板工程量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 11、9d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

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 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过;不同则进行锚固;判断原则是输入格式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 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 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况分为两种: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讲义

5 板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5.1 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5.1.1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板平法施工图,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板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见图5-1)。板原位标注主要在支座位置,其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5.1.2板的类型与编号 板(现浇板)按照建筑部位分有楼面板、屋面板和悬挑板,板编号由板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具体内容见表5-1。 表5-1 板 编 号 板 类 型 代 号 序 号 楼 面 板 LB ×× 屋 面 板 WB ×× 悬 挑 板 XB ×× 图5-1 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板面标高高差 上部非贯通纵筋 下、上部贯通纵筋 板块编号 上部非贯通纵筋 板厚

5.1.3 板的厚度及标高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设计己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可以不将板厚注写在板的集中标注范围内。图5-1中注写为h=120即为LB1板块板的厚度为120mm 。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则注,无高差不注。图5-1板块LB1就注写了(-0.050)表示LB1板块相对于此层楼面标高降低了50mm ;其他板块没有注写,即表示这些板块的标高与此层楼面标高相同。 5.1.4板的钢筋 1. 板的钢筋种类 现浇板中存在的钢筋类型有贯通纵筋、非贯通筋纵筋(支座负筋)、分布筋、抗裂筋、抗温度筋、附加钢筋(洞口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马凳筋等。钢筋分类见图5-2。 2. 板的贯通纵筋 板钢筋 马凳筋 附加钢筋 下部贯通纵筋 上部贯通纵筋 非贯通纵筋 分布筋 抗温度筋、抗裂 图5-2 板钢筋分类图 板上部钢筋

钢筋工程量计算(最终版)

钢筋工程量计算 土建类钢筋计算范围: 一、柱钢筋 二、剪力墙钢筋 区分墙柱、墙梁和墙身钢筋 三、梁钢筋 四、板钢筋 五、基础钢筋 桩、承台、独立基础、基础类梁、筏板等钢筋六、楼梯钢筋 梯板钢筋、梯梁钢筋、梯柱钢筋、休息平台板钢筋 七、构造钢筋(11G329系列) 包含砌体墙内构造柱钢筋、砌体墙水平系梁、砌体加筋、板内马凳筋 八、其他零星钢筋 板放射钢筋、预埋钢筋(电梯井内、楼梯扶手、涉及水电安装预埋、沉降观测点、阳台栏杆扶手) 钢筋基本知识点 一、钢筋的种类(新国标)

1、300 热轧光圆钢筋,屈服强度300,广联达软件代号A 2、335 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335,广联达软件代号B ,该钢筋2012年底强制淘汰,属于过渡钢筋。 3、400 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400,广联达软件代号C 4、400 细晶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400,广联达软件代号 5、400 余热带肋钢筋,屈服强度400,广联达软件代号D 6、500 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500,广联达软件代号E 7、500细晶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500,广联达软件代号 二、影响钢筋计算长度的六大因素 为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形象的称为“三等级三尺寸” 1、构件的抗震等级 2、构件的砼等级 3、钢筋自身的强度等级 4、保护层厚度

5、钢筋的连接长度(机械连接和焊接为0,搭接按规定) 6、钢筋自身的直径大小(直径的大小影响搭接锚固长度) 三、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区别 1、国家全统定额规定:钢筋长度按钢筋的中心线计算 2、设计师给出的尺寸全部是按照外皮长度,我们预算也是按照这个尺寸计算的,所以外皮长度被称为预算长度。 3、施工下料长度是按钢筋的中心线来下料的,所以下料长度是符合国家定额计算钢筋长度的要求的,这样二者之间就有一个弯曲调整值。 下料长度(中轴长度)=预算长度(外皮长度)-弯曲调整值 四、钢筋的连接规定 1、宜避开柱端梁端加密区范围,若无法避开,只能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且接头面积百分比小于50%。 2、受拉钢筋>25mm,受压钢筋>28mm,不可绑扎。 3、框架柱:①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机械连接②三级抗震其他部位和四级抗震,可绑扎可焊接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大全与方法

本人精心总结 2011年最新版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 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 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 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 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 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 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 斜长的增加值)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 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 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A、梁 ⑴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部长筋l)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 Hc+5d}.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 Max{Lae, Hc+5d}.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长度+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

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 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 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⑵、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全集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一、梁 (1)框架梁(P54)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2)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Ln/3+端支座锚固值(0.4Lae+15d) 第二排Ln/4+端支座锚固值(0.4Lae+15d)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首尾支座锚固值(0.4Lae+15d)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①当支座宽≥Lae且≥0.5Hc+5d时,直锚,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取Max{Lae,0.5 Hc+5d}。 ②当支座宽≤Lae或≤0.5Hc+5d时,为弯锚,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支座宽与Hc的区别?) ③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5、腰筋 构造钢筋(G):(H w梁高≥450时)算法同贯通钢筋 抗扭钢筋(N):算法同贯通钢筋 6、拉筋(与构造钢筋同在) 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③拉筋根数:如果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第一跨+1)。 ④新说法:如果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7、箍筋P35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P63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时,夹角=60° 框梁高度≤800mm时,夹角=45°

混凝土板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2章混凝土板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板的表示方法 一、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1. 坐标方向的规定 (1)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的转折;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 2. 板块集中标注 (1)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2)对于普通楼面,面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1)板块编号 板块编号按表2.1下表规定 表 2.1板块编号规定 2)板厚

板块注写为;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 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 可不注。 3)贯通钢筋 贯通钢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钢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 钢筋时,则X向以X C ,Y向以Y C 打头注写。 4)板面标高高差 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时注,无高差时不注。 5)板块集中标注举例 例1:板平法集中标注见图2.1。 图2.1 板平法集中标注 LB1表示1号楼板,板厚120mm,按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Y方向为;板上部为配置贯通纵筋。 例1: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