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生姜汤的妙用

吴茱萸生姜汤的妙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吴茱萸生姜汤的妙用

导语:吴茱萸,大家都不陌生。曾经王维也用诗词对它进行过描述,茱萸是一种草科类植物,它可以寄托我们的相思之情,也是节日的习俗之一,但最重要

吴茱萸,大家都不陌生。曾经王维也用诗词对它进行过描述,茱萸是一种草科类植物,它可以寄托我们的相思之情,也是节日的习俗之一,但最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很有用的中药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还反映了古代重阳插吴茱萸这一民间习俗。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散寒止痛

包括温中,也包括温经,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痛经,温肝经经脉;温中凡胃寒或脾胃有寒的均可广泛使用。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治厥阴头痛,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可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

生姜

生姜(《名医别录》)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均系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四川、贵州、广西、山东、陕西等地为多。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健胃止呕、化痰止咳,还可解鱼蟹及半夏、南星之毒。临床用名有生姜、生姜汁、生姜皮、煨姜。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 《本草拾遗》:本功外,汁解毒药,自余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要冷即留皮。 《药性论》:使。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合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神效。 《开宝本草》: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本草图经》:以生姜切细,和好茶一、两碗,任意呷之,治痢大妙!热痢留姜皮,冷痢去皮。 《本草衍义》:治暴逆气。嚼三两皂子大,下咽定,屡服屡定。初得寒热,痰嗽,烧一块,含咬之终日间,嗽自愈。暴赤眼无疮者,以古铜钱刮净姜上取汁,于钱唇点目,热泪出,今日点,来日愈。但小儿甚惧,不须疑,已试良验。 《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辛而甘,微温,气味俱轻,阳也,无毒。 《象》云: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治痰嗽。生与干同治。与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剪细用。 《心》云:能制半夏、厚朴之毒,发散风寒,益元气,大枣同用。辛温,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呕家之圣药也。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此药能行阳而散气。 《珍》云:益脾胃,散风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孙真人云:为呕家之圣药。 或问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论之可也。若有病则不然。姜屑比之干姜不热,比之生姜不润,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僭故也。 《本草》云: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连。 《本草衍义补遗》:辛温,俱轻,阳也。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之圣药。治咳嗽痰涎多用者,此药能行阳而散气故也。又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谓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若有病则不然,若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若要冷即留皮用。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伤寒杂病论方剂.doc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 11 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 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 干姜附子汤方 :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 桂枝甘草汤方 :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 茯苓四逆汤方 :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 五苓散方 :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 茯苓甘草汤方 :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 栀子豉汤方 :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发项目书

**县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发项目推荐书 一、项目名称 **县**乡吴茱萸规则化种植基地开发项目 二、项目概况: **县**乡距县城50公里,吴茱萸种植基地于**乡境内2公里的转水、城堡两村,该乡位于湘西边陲,处在云贵高原苗山之余脉延伸的末端,既有山地特色,又有高原地相,境内最高海拔736.3米,最低海拨387.7米。土壤垂直分布明显,海拔450米以下为红壤,450-650米为黄红壤,650-730米为黄壤,气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这样的自然条件适于吴莱萸的种植,地产吴莱萸籽粒饱满,香气浓郁,为全国优值吴莱萸的主产地。现该乡已有成片吴茱萸种植面积1000亩,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当地农户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为吴茱萸扩大种植规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建设规楗 2009年按GAP要求建立2000亩吴茱萸规范化生产基地。 四、市场前景 以吴茱萸组方多,如香连片、左金丸、戊已丸、吴莱萸汤、鸡鸣散等,目前我省怀化正清制药有限公司、湘泉集团、湘西制药有限公司、张家界制药厂等厂的肠康片(原名为香连片)年销售量在4亿片以上,年需吴莱萸50砘以上:我省衡阳卫材的伤湿膏之类用量在5吨以上,吴莱萸在全国的正常年需求量为600吨。

由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把中药及天然植物药纳入营养补充剂、甚至非处方药的管理范畴,使很多中药有更多的途径进入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吴莱萸是主要出口药材之一。年出口量在300吨左右;目前吴莱萸提取物成为一种新的出口产品,并在国外已开发了多种吴茱萸提取物为原料的制剂,年出口产品药需药材300吨;吴茱萸碱( Evodmine)、吴茱萸次碱(Yutaecarpihe)吴茱萸素( Wuchugine)吴茱萸苦素(Yutavine)等已作为新产品进行开发研究。 五、项目总投资:65万元 六、合作方式:合作 七、效益分析 按规划2011年可采收面积2000亩,累计产量70000kg,年累计收入1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年。 八、项目进展情况 可行性研究报己完成 九、联系方式

经方方剂化裁方歌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柴胡枳桔汤柴胡枳桔陈皮茶,黄芹生姜与半夏;邪郁腠理胸满痛,辛开苦泄此方佳。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柴胡达原饮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芩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宽胸截疟疴。达原饮达原饮用朴槟芩,白芍甘知草果并;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逐秽此方行。 清脾饮清脾饮用柴夏芩,草果青皮朮甘苓;厚朴生姜同煮煎,热多寒少温疟平。 调和肝脾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朮草加姜薄。 丹栀逍遥散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黑逍遥散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朮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生姜泻心汤干姜减量生姜配,水热互结消痞灵。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加重草,主治气痞腹中鸣。 黄连汤黄连汤证上焦热,中寒腹痛欲呕哕;半夏泻心加桂枝,减去黄芩散寒邪。 清气分热 白虎汤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加人参汤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桂枝汤身热欲呕骨节痛,加入桂枝疏经脉。 白虎加苍朮汤湿温身重汗出多,方加苍朮湿热减。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清营凉血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宫汤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莲子心。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清热解毒 黄莲解毒汤黄莲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泻心汤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干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化斑汤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神犀丹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刘渡舟中医歌诀

桂枝汤21首 1、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2、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3、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4、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5、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 闲。 6、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7、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8、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 热翕翕。 10、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 君。 11、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 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12、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13、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1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 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15、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16、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 果彰。、 17、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18、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19、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20、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21、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1、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2、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3、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5、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6、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7、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8、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1、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2、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量。 3、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整理)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提到的茱萸便指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植物药材吴茱萸。 吴茱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其入药部分为吴茱萸的果实。药材名为吴茱萸,又名吴萸,茶辣等。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开郁止痛。 吴茱萸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均可栽培。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吴茱萸之乡,湖北的阳新县,来学习吴茱萸的种植技术。 一、植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吴茱萸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成年树可高达3~5m。叶片对生,单数羽状复叶。花为黄白色,雌雄异株。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每果含种子1粒,黑色,有光泽。 2、生长周期 吴茱萸定植后的2~3年便可开花结果。花期在6~7月份,果期在8~10月份。4年以后进入盛产期。30年后结果量逐年递减,到时需砍伐更新。 3、适宜环境 吴茱萸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在海拔500m以下冬季较暖的地区生长。土壤最好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二、育苗 吴茱萸的繁殖分种子、扦插、分株等多种方法。今天主要针对初次种植,想发展此产业的地区讲解一下种子繁殖。此方法在二三月份进行。育苗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1、选地整地

在育苗地上撒上一层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每亩(667平方米)约3000~4000千克。然后用旋耕机对苗圃地深耕25~30厘米,将土翻松耕细。用锄头作成宽130厘米左右的畦。在畦上开浅沟,沟宽8-10厘米,沟深3-5厘米。 2、播种 ①种子处理 我们选用的是吴茱萸成熟果实的种子。播种前将种子撒上浓度为80%的多菌灵,每千克撒60克左右,用手搅拌均匀,这样可以防止入土后的种子发生霉变。 ②播种 播种时通过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捻动,使种子较为均匀的落在条沟里。种子的发芽率在60%左右,播种量为每亩13克左右,之后覆土,浇透水。 一到两个月后,长到5~10cm高的时候,这便进入了苗期的管理阶段。

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的生理反应。向大家请教!

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的生理反应。向大家请教!患病三月后就诊。三月里,右上臂疼痛难忍,右平举都比较艰难。晚上疼痛难以入睡,半夜往往被疼醒。 两月前就诊,因右臂掣痛,脚腕处常感寒冷(不是太严重),故用当归四逆汤调和营卫。依据:桂林古本【11.26】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两周之后,因还有口吐漩沫,又在当归四逆汤基础上加了吴茱萸、生姜和附子。 依据:桂林古本【11.72】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主之。【11.101】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药方基本如下:当归15、白芍15、桂枝15、细辛12、半夏15、木通3、菖蒲7、炙甘草10、附子20、吴茱萸15、生姜40、小红枣25枚。加二两56度二锅头酒煮。服药时,每天喝二锅头一两。平素不喝酒。 病情好转,右手臂能举之脑后,能左伸按左臂,可稍用力,下能后摸命门。现基本能安睡,睡觉时还微有点不适感、堵塞感,超越活动范围会疼痛,但不严重。 现在的问题是:喝药期间,左右小腿曾起风丹类痒舒舒的小疙瘩,大约一两个小时就散了,想来这是湿毒透解出来了。但另有一个生理反应,不能很好理解,现请教于大家。

大约一个月前,嘴右内侧起了一条筋,浮于嘴里表面,从嘴后部横贯到下嘴唇内表面,稍硬,无痛。一周前嘴右内侧又起了一条筋,情状如右。现在下嘴唇门面下好像又要起这种筋。都无痛,只觉稍硬。无其他不适感。 这是服药之后的正常反应吗?是内里的风寒湿在往外泄吗?还会是其他? 发表于2018-1-20 10:18:15 |只看该作者 去医院查下风湿因子 发表于2018-1-20 17:07:26 |只看该作者 酒要用米酒,不能用烧酒。嘴巴里两条筋是阳明胃经,估计是胃热上攻所致。 发表于2018-1-25 09:01:48 |只看该作者 RE: 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的生理反应。向大家请教! 你用那么多吴茱萸眼睛觉得干嘛,心脏没有不舒服?有没有腰酸 楼主发表于2018-1-26 11:07:22 |只看该作者 RE: 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的生理反应。向大家请教! 今又来发表于2018-1-20 17:07 酒要用米酒,不能用烧酒。嘴巴里两条筋是阳明胃经,估计是胃热上攻所致。 ... 没有进一步发展。谢谢! 楼主发表于2018-1-26 11:09:13 |只看该作者

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史上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药名性味功效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辛、甘、微溫。归肺、脾、胃经。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紫苏 梗)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性味辛、凉。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 皮) 功同生姜,偏于开痰止呕。 (生姜 汁) 香薷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荊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防风辛、甘、微溫。归膀胱、肝、脾 经。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 肿排脓。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 经。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祛风、清热、解毒。 (苍耳 草)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发散风热药 药名性味功效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 气。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 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 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 毒。 蔓荊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 大肠经。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葛花)性味甘、平。解酒毒,醒脾和胃。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黃 性味甘、淡,平;归脾、胃经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卷)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北方医话》之:“吴茱萸汤治验一得”

北方医话》之:“吴茱萸汤治验一得” 吴茱萸汤系医圣张仲景所制。 方载《伤寒论》、《金匮要略),该方治厥阴、少阴、阳明三经 之头疼、吐利、呕吐甚验,可谓治阴寒内盛,浊阴不降之佳方。 余学用多年效若桴鼓。然仲师教诲,应学其法,不在其方,拓其 未备,济世于民,乃仲师之旨也。 余仅举呃逆一案,管师之法。某患者前因风寒小恙,经治将愈, 复因家务琐事不悦、卒发呃逆,日作三五次,每作辰许。 曾用大量安眠、镇静、解痉药治之无效,复行头针、耳针、体 针、电疗皆无效,又投旋复代赭汤、血腑逐瘀汤亦不瘥。 近日呃逆加剧,每作达两辰之久,并阵发急呃,发作时呃频连声, 胸闷欲厥,面赤唇青,甚为恐惧。 诊其脉弦有力,苔白腻微黄。 余思良久,遂投吴荣萸汤加黄连,药用吴茱萸10g 党参30g 、生姜30g、黄连5g、大枣10个,令急煎服,剂尽而愈。一方治多病,乃仲师之法,非方也。 吴茱萸汤治三经(厥阴、少阴、阳明)之头痛、吐利、呕吐。 究其哲理,源于辨证。概三经不同,见证各异,何以治之?然阴寒 内盛,浊阴不降之病机相同,此之谓也。余深思仲师之法,该方 虽未言治呃逆,然肝郁寒阻、浊阴不降之病机相符,确属吴荣

萸汤证无疑。但因郁久化热,故加黄连,启辛开苦降之法,肝郁

得解,寒湿得化,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呃逆除矣。吴茱萸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组成】吴茱萸6 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 克干地黄9 克【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 毫升,煮取300 毫升,去滓,分二次服。【功用】养血温经散寒。【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 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组 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 克防风细 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 克【用法】水煎服。【功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 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来源】审视瑶函》卷三。【组成】半夏(姜制)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 等分【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 片,用水400 毫升,煎至320 毫升,食后服。【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 吐涎沫。 宜明论方》卷来源】《宜明论方》卷组成】吴茱萸(汤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 克白术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 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 9 克,用水300 毫升,生姜3 片,同煎至240 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主治】阴盛生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2310298.html,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1期 吴茱萸为常用木本药材,以果实入药,具有温中、散寒、燥湿、疏肝、降压、止呕、止痛的功能,除药用外,还可作香料。2016年由于货源不足,市场需求量增大,导致商品价格上升:~200-250元/千克,与去年同比价翻了一番,后市走势将继续看好。因此,发展生产正当时,药农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种植。吴茱萸野生资源分布在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湖北、安徽、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以“中花”品种价格最高,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适合人工栽培。吴茱萸为落叶小乔木,平地、丘陵、山区都可种植,一年栽种,30年受益。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苗繁殖 1.伤根分蘖繁殖。吴茱萸分蘖力极强,可于冬季或早春,选择4年生以上的母株,将植株根际周围泥土扒开,在较粗的侧根上,用刀每隔7-9厘米处砍伤,施以适量农家肥,覆盖薄土,1-2个月后,自伤口处开始萌发出根蘖苗,培育1年,当苗高50厘米以上时,即可带根挖取另行定植。 2.扦插繁殖。选择4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母株。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新梢萌发前,从母株上剪取1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剪成20-25厘米长的插穗,每段需有3-4个芽,然后将上端截平,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每50根扎成1捆用500毫克/千克生根粉(ABT)或500毫克/千克萘乙酸(NAA)溶液快速(约10秒)浸蘸下切口1~2厘米处,取出稍晾干后扦插。插时在整好的插床上,按行株距10×5厘米划线,先用细木棒打引孔,再轻轻地将插穗插入孔内,避免碰伤皮层,插穗入土深度为穗长的112~113,插后随即按实压 紧,浇1次透水,并加盖弓形塑棚增温保湿,生根发芽后拆除。加强田间管理,培育1年,当苗高50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圃定植。 二、移栽 自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发前均可移栽。将地翻耕,除去杂草,耙细整平,然后按行株距 3×2米(每亩110株)挖穴,穴径和深各30-40厘米,每穴施入农家肥5千克左右,与底土混合均匀作基肥。然后每穴栽苗1株,要栽正、栽稳,使根部舒展,分层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栽若后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定植后至植株封行前,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宜浅锄,避免伤根。栽后前3年内行间可套种草本药材或其它作物,除草也可结合套种作物进行。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原方 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 大枣十二枚 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34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 35栀子厚朴枳实汤方: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 36栀子干姜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 37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 38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

吴茱萸种植

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吴茱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以中花吴茱萸的市场销量为最佳,且大多出口东南亚一带,吴茱萸做香味也有一部分。目前市场上以中花走销为主,故种中花品种为宜。其次是小花吴茱萸。因大花吴茱萸的果实颗粒比较大,消费市场不太接受,药性比中、小花吴茱萸稍差,因此其商品价和苗价相对比较低。吴茱萸因前几年生产发展不平衡,近两年供需矛盾突出,故使商品价格直线上升,每公斤反弹已达35-38元左右。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开始,中成药麝香虎骨膏配料用量年年上升,形成货少价昂之势。 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及浙江等地,中性、微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长,一般要定值2-3年以后才能采收果实,管理得当株产干果一般2-3公斤以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00-300公斤左右,少量栽植当年可少量挂果,3 -4年进入盛果期。管理粗放,且周期不是很长。 一、项目背景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又名吴萸、吴萸子、淡吴萸、吴芋、吴于、吴椒、棍子、苯榝、榝子、搅子、樾子、椒子、茱萸子、荣子、辣子、漆辣子、米辣子、伏辣子、臭辣子、气辣子、茶辣子、石虎子、曲药子、疏毛吴茱萸、储油子、毛脉吴茱萸、纯幽子、臭泡子、左力等。 二、市场分析 吴茱萸为常用温里药,具温中散寒、开郁止痛之功效。长用于治

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胱腹冷痛、胃冷吐酸、脚气水肿等症,外治口舌生疮。吴茱萸内服多用于治疗寒湿之证、肠胃疾病等,亦可用于高血压、心绞痛、胆心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肝损害、神经性吸气、排尿性晕厥、口腔病、高血压、阳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虚寒性胃痛、腮腺炎、泄泻、麻痹性肠梗阴、小儿消化不良等。远销两广、港澳、苏联、日本、韩国、东德、西德、东南亚、南洋群岛、俄罗斯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所在地为著名四大药都之一的樟树市昌付镇,昌付镇种植吴茱萸的历史悠久,中花品种为当地独有,当地农民非常熟悉种植、采收技术,也具有较高的种植吴茱萸的积极性,他们将积极参与配合项目实施;市、县、乡都有吴茱萸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长期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科技推广,具有丰富的吴茱萸种植经验,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较高,可为吴茱萸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国家、省、市对吴茱萸种植项目都有扶持资金或补助经费,对种植吴茱萸所得收入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农业产业化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各县、乡均把吴茱萸种植作为招商项目给予扶持和税费减免。四、项目投入概算 一、第一年: 项目用地租赁费:30-60元/亩/年×500亩=1.5-3万元; 1、清山费:30元/亩×500亩=1.5万元; 2、人工种植费:0.2元/株×(500亩×111株) =1.11万元;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禾I」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梔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苓: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伤寒杂病论方剂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吴茱萸繁殖方法

吴茱萸繁殖方法 吴茱萸是芸香科的一种植物,和山茱萸并不是同一种东西,但很多人经常会认为吴茱萸和山茱萸就是同一种,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吴茱萸主要是用于肝胃虚寒和止痛、镇痛、驱蛔虫等。那么吴茱萸一般都是怎么进行繁殖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种子繁殖 吴茱萸的种子繁殖其实在目前的生产种植中是非常少见的了。首先就是吴茱萸的种子并不是非常的好收集,其次就是吴茱萸的种子出芽率并不是很好,而且生长的速度非常的缓慢,所需花费的精力更多。但如果一定要进行种子播种也不是不可以,我们需要选购好种子,然后将种子进行催芽后再进行育苗,这样才能确保吴茱萸的出苗率。

2、根插繁殖 吴茱萸采用根插繁殖一般是需要选用四年生活四年以上的、根系发达的、生长旺盛的、健壮的、没有病虫害、没有机械伤害的、品质优良的单株作为母株来进行繁殖。将选好的母株挖出,将侧根剪成小段,长度约为十五厘米左右,然后将准备好的小段斜插入苗床中进行培育。最后往苗床中浇一遍粪尿水、覆盖稻草或地膜,等待后期出苗即可。

3、枝插繁殖 枝插繁殖则是选用吴茱萸一年生或两年生的健壮的、没有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的枝条进行繁殖的一种方法。枝插最好是在二月份进行,成活率会高很多,将选好的枝条剪成二十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将枝条放入生根液中浸泡,用于促进生根,十分钟后捞出,再按照合适的密度斜插入苗床中,浇一遍水即可。

4、分蘖繁殖 吴茱萸的分蘖繁殖是非常简单的,和其他的一些药材相比要容易很多。但是分蘖繁殖一般是在冬季的时候对吴茱萸进行分蘖处理,也就是说将吴茱萸的侧根挖出,然后每隔十厘米左右将它的根部表皮割伤,再进行施肥,最后覆盖上一层稻草或枯草。等到来年春季,伤口处就会生长出很多的根蘖幼苗,这时,我们只需要需要将上面的覆盖物揭除即可。

伤寒方剂歌诀

伤寒方剂歌诀 第一章桂枝汤类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一、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伐肾立奇功。 二、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三、桂枝加大黄汤 桂加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 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四、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五、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六、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七、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服都尽冒始应。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头项强痛热翕翕。 八、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十一、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十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三、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四、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五、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 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十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七、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八、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十九、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二十、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第二章麻黄汤类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药联, 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三、麻黄 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原来无里证,助阳发汗保安康。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六、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