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检验控制程序流程图

进料检验控制程序流程图

进料检验控制程序流程图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GB/QC8.2-2011-R1) 一、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并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二、适用范围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过程 2.设计和开发过程 3.采购和外包过程 4.生产过程 5.服务过程 6.管理过程 7.资源管理过程 三、职责范围 1.总师办应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密切与用户的沟通,及时提供满 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总师办和工程技术部负责设计出高水平、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对 设计造成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取得的成果和效益。 3.计划供应部应确保供方评价、定点采购和满足产品的要求,供应 是否及时,统计进货检验合格率和性价比,对外包产品的进行控

制。 4.工程技术部应确保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按相关工艺要求 进行生产,生产环境的良好率。 5.售后部应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和利用用户满意信息,进行持 续改进,增强用户满意。 6.各部门应确保管理的高效率和有效性。 7.设备动力室应做好设备的维护,经理/人力资源部应测量公司各岗 位人力资源的配备、各类人员能力的考核和培训。 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合同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1.项目: a)合同履行率 b)用户检验合格率 1.2.方法 a)按期履行合同数/应履行合同总数*100% b)用户一次检验合格数/用户检验总数*100% 1.3.频次 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1.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要求。 2.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1.项目: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

第一部分:测量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测量过程进行控制,防止出现不合格品,保证测量产品满足规范和合同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测量过程和测量产品的质量控制。 3、职责 测量大队负责测量过程控制。 4、工作程序 4.1 测量过程框图 4.1.1 院计经办下达《地质、测量、试验任务委托单》(HBK-QR-7.3-02),大队长任命项目测量负责人,确定参加生产人员和仪器设备。测量负责人应了解工程概况,测量任务,提交成果时间等。 4.1.2 出院或大队组织实地查勘,项目测量负责人参加,了解测区情况,收集测区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收集有关地形图,与地方商谈进场事项。 4.1.3 根据查勘情况,按照规程、规范和任务委托单山分管主任工程师和项目测量负责人按《勘测试验大纲编制办法》(HBK-QS-C7.5/1-2003)编写《测量技术设计书》。其内容包括:

(1)测量任务来源和基本要求; (2)测区基本情况; (3)测量内、外业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主要施测方法。 《测量技术设计书》或《测量技术要求》由分管主任工程师组织编写,大队长审查。对于小型测量项目,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地质勘察测量等,测量范围小于20标准km,其《测量技术设计书》简化为《测量技术要求》。只规定采用的测量规范,平面与高程系统,测量方法、测量范围、测图比例尺、断面间距等。 在外业进场前对分队或作业组讲解《测量技术设计书》,进行事先指导。 4.1.4《测量技术设计书》若需修改,由分管主任工程师编写补充技术规定,大队长审批; 4.1.5 外业进场前,分队或作业组必须认真检查仪器,检查设备器材的配置情况。 4.2 测量外业 4.2.1 进场分队或作业组必须严格按照《测量技术设计书》或《测量技术要求》和规程、规范要求执行,不得随意降低精度要求。 4.2.2 测量过程中,观测记录手簿200%检查,电子手簿100%检查,平差计算输入数据100%检查,横断面成果计算分队级100%校核,桩号100%互检,大队检查员100%审查。 大队检查员在现场巡视检查,对测量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4.3 测量成果验证

1、过程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 程 与 产 品 的 监 视 和 测 量 制 程 序 批准:审核:编写: 2014年7月10日发布2014年7月10日实施

1.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必须之过程进行监视与测量,以确保满足客户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对公司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之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标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及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品保课负责对产品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 3.2总经办负责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负责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定义: 4.1三不政策: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5.流程图: 6. 流程说明:

6.1 总则: 6.1.1 为了确保管理体系具备实现策划时预期结果的能力,保证管理体系不偏离文件的规定,最终 满足客户要求,各部门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本部门负责的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适时进行测量,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6.1.2 需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管理体系过程包括: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和相关的支持过程,在 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时,应根据过程的特点,采用内部审核、日常监督、检查、定期评审、考核评价等方法进行监视,对于可以用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的过程参数或过程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量值。 6.2 主要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6.2.1与客户有关的过程 正确理解并确定客户的需求,密切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满意。 1)业务部负责对合同履行或完成情况的检查和统计; 2)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的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 3)业务部对客户满意度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等。 6.2.2 设计和研发过程 设计、研发出高技术水平、低费效比、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并为采购和生产服务提供正确的信息。 1)研发部组织对设计和研发进行设计评审; 2)对采购、生产、服务及客户使用中发现的由于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评价; 3)业务部对同类产品的水平、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和评价。 6.2.3采购过程 确保采购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价格合理、供货及时。 1)品保课对原材料进公司后的进料检验合格率即批退率进行统计分析; 2)生管课对“供应商物料延迟供应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仓库的库存量、周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 采购负责对采购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进行统计和分析。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控制程序 S10.1 版本号:2 编号:SKT-C-S10.1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受控状态: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实施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过程符合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 3 职责 3.1 总经理领导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3.2 管理者代表具体组织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工作。 3.3 各职能部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职责、权限实施与部门专业(业务)管理有关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4 技术质量部是过程监视和测量的主管部门,除承担本部门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职责外,还负有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职责。 4 程序流程图(见本程序最后一页) 5 程序 5.1 总经理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对管理评审进行策划,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监测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2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策划,实施与监测对管理评审所需输入汇总资料的审定,并报总经理批准。 监测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5.3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进行控制;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负责对过程进行日常的监视和测量。 5.3.1 对生产现场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因素(人、机、料、法、环)的日常监测由现场检验员负责。 5.3.2 技术质量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台帐的建立和工装的检验检定。 5.3.3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测量。 监测依据:《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4 各部门按照有关程序文件的要求,按时开展各自专业管理及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有关的整改,纠正活动实施监视、测量控制并保存有关记录。 5.4.1 技术质量部负责新产品实现的策划、开发、持续改进和工艺主管工作,对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及检查考核,并保存相关记录。 监测依据:《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5.4.2 市场部负责对顾客服务进行策划、顾客满意情况的收集、分析、传递及跟踪,负责与产品有关要求(合同草案)的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 监测依据:《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5.4.3 物流部负责原材料等物资的采购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符合技术要求;会同技术质量部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所供原材料等物资的质量、符合性、服务、价格等进行评价,建立合格供方名单,并保存有关记录。 监测依据:《采购控制程序》 5.4.4 生产部负责生产现场的日常管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确保生产现场、工作环境达到规定要求,并保存有关记录。 监测依据:《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设备、工装和环境控制程序》 5.4.5 行政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权限落实和人员培训工作。

IQC进料检验流程图与说明1

IQC 进料检验流程图与说明 1.原物料来料进厂时,仓储人员随即依据供应商之送货单内容,或客供物料明细表,进行原物料清点。 2.如为进口之原物料时,应依据采购所提供的船务清单内容进行分类清点作业。 3.尤其特别注意来料包装是否有异常破坏情形,如有异常现象应即刻向采购反映,切记要保留现场情 形,用数码相机拍照留档做追溯依据。 1.仓储将原物料清点完毕后,放置于《待检验区》。 2.然后通知IQC 检验。 1.品管课IQC 接到【来料入库通知单】后,至原物料【待检验区】依据通知单内容进行数量的核对。 2.数量经核对无误后,随即进行抽样检验作业,抽样AQL 是依据《检验抽样标准MIL-STD-105E 一般正常检验Ⅱ级水平(单次抽样)标准》作业。具体作业参数见《附件1》。 3.开箱检验时,应注意不可使用非受控的刀片拆箱,必须采用公司利器管理相关规定的受控器物。可以 使用已登记受控的剪刀进行拆箱作业。 4.检验判定标准则依据《品质判定标准》执行鉴定。 5.检验结果填写在《IQC 检验报告》单上,对于要进 行微生物检验的原物料,转交实验室化验人员取样 进行微生物检验,并出示原料检验报告。 6.关于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原物料,填写IQC 检查表,并按照附件2《进料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IQC 进料检验流程图

附件1; IQC 验货注意须知 1.准备好此原物料的资料。送货单、签办(确认样品)、生产订单、检验器具、品质判定标准、验货报告相关表单。*没有确认样品是不可以验货,必须找业务取得客户或业务签字的样品。 2.验货前先点数。依据送货单上的数据来与实物核对清点,如有错误应即刻修正数据内容。 3.抽箱数的决定。按通标规则,以总箱数开根号加1抽箱。 (也可采取下表方式抽箱数) 4.国际抽检质量标准表 (MIL-STD-105E)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过程检验和验证控制,对材料、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和试验的产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标识,以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验证合格的材料和产品非预期使用、流转和发货。 2.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检验、产品生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出厂进行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产品部 ●负责提供进货、过程、最终检验或试验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图样或标准样件等,并明 确控制方法。 3.2.工程部 ●负责制订生产/装配全过程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3.质量部 ●负责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负责对不合格来料进行原因分析,分类处置。 ●负责对来料的进厂检验报告定期检查。 ●负责来料的检验和试验。 ●负责保存相关的检验和试验记录。 ●负责制订来料、生产/装配全过程和最终产品相关的检验指导书;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 产品图样及工艺文件等进行生产过程巡检、产品终检及出厂检验。 3.4.物流部 ●负责生产过程的生产材料、零部件件及辅助材料的配套上料; ●负责产成品的入库、出货管理。 3.5.生产部 ●负责生产/装配全过程的自检/互检及半成品的专检;并按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处置、入库 等工作。并配合检验员、维修员的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 3.6.采购部 ●负责按审批后的采购计划采购物料。 ●负责已检验完的物料的入库。 ●负责不合格品的退货协调工作 4.术语和解释 4.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确认: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程序

本程序分为进厂检验、生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出厂检验控制程序。 6.1.进厂检验 6.1.1来料到货确认 来料到公司后,采购部将《暂估入库送检单》交物流部物控员,物控员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核对数量及标识是否和《暂估入库送检单》一致,符合后按单收货,查看库存和第二天的生产计划,判定是否为急用物料(急用物料为2天内需使用的物料),若是急用物料需在《暂估入库送检单》上写明急用,表明需优先检验,签字确认后将来料摆放在待检区。 6.1.2 检验 物控员将《暂估入库送检单》送质量部检验组长,检验组长接到《暂估入库送检单》后,按优先程度编制检验计划,检验员严格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抽样、测量、检查、试验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将数据记录填入《进厂检验记录/报告》或《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报告》相应的表单,若本批来料全部合格,则需检验组长确认签字,否则需经过SQE工程师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意见且签字确认,《进厂检验记录/报告》或《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报告》一式

过程监测测量质量控制程序

对产品实现的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服务质量与环境行为满足顾客与相关方的要求;并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以保证方针、目标的实现。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日常运行的监测和测量。 3. 职责 3.1品质部负责对产品实现全过程及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 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相关方的环境进行管理、对环境项目的委外监测进行管理、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自检。 3.2各部门及其下属部门对各自运行控制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测。 4. 工作程序 4.1检查 4.1.1检查内容 a.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控制点与监控措施; b.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c.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d. 运行控制情况; e. 体系文件中涉及的自查及稽核检查各项内容。 4.1.2检查计划 a. 品质部每年初制定《过程检查计划》,并按计划对各部门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测。 b. 计划项目要求每年度至少检查四次,归口检查项目检查频次按各运行程序要求; c. 在实际操作时对计划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4.1.3过程质量检查实施 a. 品质部依据《过程检查计划》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控,并出据《过程检查记录》。对于不合格施工行为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b. 各部门依据各自的监控要求及《过程检查计划》的要求进行

自检项目的检查。 4.1.4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 a. 各部门根据《过程检查计划》进行检查,如实记录《过程检 查记录》; b. 当出现一般不符合情况时,开具《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通知责任者立 即纠正,并验证整改效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每季汇总至品质部; c. 若同样的不符合情况重复出现三次时,按《纠正措施控制程 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下发《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 d. 品质部负责对公司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各部门自查、归口检查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 4.1.5监查内容及频次 a. 公司体系运行情况及各部门自查情况,每季一次,记录在《过程检查记 录》上; b. 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每季一次,记录在《过程检查记 录》上; c. 公司质量、环境行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由品质部负责检查每半年 d. 生产过程质量检查频次依据《过程检查计划》规定的时间进行。 e. 生产部定期对产能分析并有产能分析报告(每周、每月) 4.1.6品质部负责对归口管理的相关方的环境进行检查,检查情 况予以记录在《过程检查记录》上。 4.1.7品质部每季度收集、分析《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总结不符合态势, 交管理者代表,作为业绩考核及体系改进依据。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2.1品质部负责编制《检验规范》和《工艺文件》,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2进货验证 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 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检验员填写的相关栏目。检验员根据《检验 规范》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来料检验记录》。仓库根据合格记录或标 识办理入库手续;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

2021年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控制,确保对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的正确性,流转或交付使用的产品符合规定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全过程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 3.职责

3.1 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规程的制定。 3.2质量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实施,建立并保存记录。3.3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自检 3.4厂长、技术部、质量部负责紧急放行的审核与批准。 4.过程活动 4.1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总要求 4.1.1总要求 a) 质量部负责(必要时生产部配合),对具体的产品,依据其产品标准和规定产品特性的设计文件编制产品检验规程,确定检测控制点、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和使用的测量设备。关键过程,出厂检验应编制检验指导书。 b)检验控制点包括:进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控制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检验控制点,装配测试、出厂检验检验指导书或检验表格规定的检验内容等。 c)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必须按检验规程进行,严格对照产品标准,设计文件、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对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做出科学、客观的判定结论。用于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设备应符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d) 质量部负责对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在检验控制点对产品实施测量,对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标识、放置。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过程制品,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e)供销、生产和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过程进行监视、

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自检、互检。在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时,支持和配合检验人员的工作。 f)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检验人员,必须在技能、经验或培训方面取得相应的资格。 g)检验规程的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1.2 记录建立及保存 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建立和保存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记录。检验记录应符合以下方面的要求: a) 包括检验项目、标准或设计要求、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等内容。当检验项目有量值要求时,应在要求栏中描述规定的量值、在检测结果栏内填写实测量值。 b) 符合《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 c)适用时,应记录检验依据、测量设备和环境条件等相关内容。 4.2 来料检验 a) 对于各种外购产品件,由生产部门仓管核实进货数量、规格、型号、和检查外观包装情况。 b)生产部仓管根据来料情况填写《送检单》,检验员根据相关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建立检验记录,将检验记录与供方合格证明性文件(存在时)存档。 c)检验员检验合格后,质量部签署接收意见,通知仓管,办理入库手续。 d)检验不合格时,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来料检验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ZJ-01-2014 来料检验管理规定 1报检过程 1.1采购物资——采购人员依据采购计划及采购订单或供货合同核对供方送货信息(包括产品名 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包装),通知仓库人员对采购物资的数量进行点收并放置“待检区”,大件物资不能放待检区的可做待检标识,仓库按《库房管理规定》确认无误后签送货单,并填写《报检单》送质检科报检。钢材类需要在卸车前确认质量的,可不做待检标识,通知质检科立即检验。 1.2外协物资——车间根据外协计划或生产要求核对外协加工的名称、型号或图号、数量,确认 无误后,放置生产过程“待检区”并填写《报检单》送质检科报检。 1.3客户来料、售后换回物资——销售内勤根据物流送货单与售后人员、销售人员或客户确认客 户来料、售后换回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出厂编码、物资来料原由,填写退货清单送质检科,由质检科出验证报告提交销售内勤和生产科,作为物资入库或维修依据。 说明:以上外协物资是指由本公司提供材料或生产过程中的外协物资,供应商按图纸直接提供的或需要办入库手续的外协件按采购物资处理。 2检验过程的实施 1)检验人员根据报检物资准备相应的原料料检验规程、所需要的检测量具及仪器,保证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 2)检验人员在对采购物资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包装及外观状态等进行初检后,依 据相应的检验规程对报检物资进行检验。 3)对于超出本公司检验能力的项目,根据采购合同或质检科提出要求供方提供相关产品合格证 明,本公司检验人员对其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包装及外观状态、供应商合格凭证等进行验证。 4)劳保用品、低值易耗品类及用于公司生活、办公的物资不在公司质检部检验范围。 5)工装夹具工具仪器等生产设施由使用申请部门验收无误签字后,仓库直接入库。 3对检验结果的处理 3.1检验完毕后,由检验人员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3.2检验合格的物资,由检验人员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报检单》上,并签字后交报检部门。仓库

测量控制程序

测量控制程序 一、编制依据 1、田湾核电站排水口工程投标文件 2、田湾核电站技术规格书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基线布设) 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施工测量) 5、核电发《JCAL—M—0002—JHGI》号文 二、技术设计(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经过对现场的勘察、工程情况和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确定基线布设采用闭合导线方法,基点为导线点。高程点以02#点高程H=8.2930m(黄海高程系)为施工高程控制点。 本工程使用测量仪器:距离测量为日本索佳SET5B全站仪,角度测量为苏州产J2经纬仪,高程测量为苏州产DSZ3水准仪和钟光DS3—DZ水准仪。 首先根据具体情况对业主提供的6个控制点 02#A=2946.0192/B=6069.0183H=8.2930 04#A=3119.0377/B=5855.0228H=8.3157 HX04#A=3070.3862/B=6044.9025 010#A=3393.4176/B=5322.0251 011#A=3540.5771/B=5443.4149 012#A=3576.5792/B=5580.4284进行了平面位置校核和高程校核。

实测三角形04—010—012: 测回法测∠010—04—012=31o47′25.28″(6个测回),理论值∠010—04—012=31o47′27.54″。 全站仪测距D04—010=599.496m,理论值D04—010=599.476m。 D04—012=533.633m,理论值D04—012=533.633m。 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件。 012:A=3576.5792 B=5580.4284 010:A=3393.4176 B=5322.0251 04:A=3119.0377 B=5855.0228 图一 复核02—04点的高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实测高差0.0235m,理论值0.0227m。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件。 平面控制网布设如图: 012:A=3576.5792 B=5580.4284 安1A=2738.1647 B=6136.4934 010:A=3393.4176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资源进行监控,保证所有影响产品符合性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与器具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满足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的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验(检定)。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的分级、检定、校准的管理和控制的归口管 理。 3.2采购部负责采购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资源。 3.3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正确使用及日常保养。 4 作业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资源配置 4.1.1 根据产品质量特性检测和生产过程所需的监视和测量活动,配置准确度和数量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并实施有效管理。 4.1.2 品管部根据生产控制及检验、试验需求,并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确定待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明确其规格、型号、精度等要求,经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部采购。 4.1.3 所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到货后,由品管部检查、验收,对本公司不能校准/检定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负责送法定计量管理部门进行检定(或在使用前检定)。 4.1.4 经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方可入库,若不合格由采购人员办理退货或更换。 4.2 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由品管部统一编号登录“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账”。 4.3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校准 4.3.1品管部编制“监视和测量资源周期检定计划”,按国家计量管理部门

颁发的检定周期的规定,定期实施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对不存在校准(检定)标准的测量设备,品管部在内部校准时应编制或参照有关规程,作为校准依据,并保持相关记录。 4.3.2本公司不能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的测量设备,按计划在校准(检定) 有效期到期前,送法定计量管理部门或联系计量管理部门到公司来进行校准和(或)检定,保存相应的校准(检定)证书。 4.3.3品管部负责公司内部使用控制的测量设备的日常检查和校对。 4.4测量设备的状态标识 4.4.1对校准/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品管部负责进行合格状态的标识。因体积小而不宜贴标签的测量设备,其校准/检定状态标签可贴在包装盒上或由其使用者妥善保管,在设备上作好编号或有可追溯标记。 4.4.2对经修理或确认无法修复的测量设备,应做好“禁用”标识或隔离存放,防止误用,经品管部核实,报总经理批准后作报废处理,并在相关资料中注销。 4.4.3对具有比对或测量作用的样件,需经品管部检验认可,编号并贴上相应合格标识(注明认可人、有效期)后使用,品管部负责建立相关管理台账,定期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4.5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 4.5.1使用者在使用测量设备前,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在设备检定有效期内,并保证所使用的设备的测量能力与所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保持设备的使用环境适宜,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满足被测对象对环境和准确度的要求。 4.5.2按测量设备使用说明书或相应安全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操作管理,防止因操作或调整不当而使其校准失效。 4.5.3在用测量设备不得随意拆卸。在搬运、保养、维护和贮存过程中,按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要求控制,防止因管理不当造成损坏或失效,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 4.5.4若在运行检查、使用过程或其它途径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使用者须停止继续测量,并报告品管部。品管部需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

电子元器件的来料检验标准指导书(新版)

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标准指导书 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范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 (1)来料暂收 (2)来料检查 (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范 (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交IQC 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内容: (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 (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 (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 (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GGLC-JZ-Ⅱ-02 版次/修订号:1/0 主责部门: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 1目的 确保公司测量过程受控,满足规定的预期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过程控制和管理。 3术语和定义 3.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2高度测量过程:关键、复杂、保证生产安全、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昂贵代价的测量过程。 3.3一般测量过程:指测量控制风险较小,如用手动量具测量、低级别过程控制。 3.4计量要求:规定的计量要求从产品要求导出。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这些要求,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 3.5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测量设备特性的例子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滞后、漂移、影响量、分辨力、误差、死区。 4引用文件 GB/T1902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 1112-2003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 5职责 5.1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

5.1.1负责公司测量过程的统一监督管理。 5.1.2负责公司最高计量标准测量过程的管理。 5.1.3负责原料的化验、产品质量检验、化验、试验测量过程的管理。 5.1.4负责公司物资和动力介质计量结算测量过程的管理。 5.2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测量过程的策划。 5.3安全处负责人身防护测量过程的策划和监督实施。 5.4能源环保处负责公司能源、环境监测测量过程的管理。 5.5规划发展处、项目工程单位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外包工程测量过程的策划。 5.6设备主体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安全监测、环境监测、能源管理过程中测量过程的管理。 6管理内容及要求 6.1测量过程的输入是:顾客要求、组织要求、法律法规要求、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环境条件、测量人员。 测量过程输出是:完整、准确、真实的测量记录。 活动是确定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和性能要求、将识别的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设计测量过程要素和控制限,高度测量过程形成测量过程规范和测量过程的有效性确认。 6.2测量要求的导出和计量要求的转换 6.2.1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用以下方式表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操作者技能要求。 6.2.2销售总公司宣钢分公司与顾客签订的订货合同及其技术规范标准、产品质量特性表或图纸等应写明对所定购产品的技术要求、产品指标,包括产品质量要求。 6.2.3技术中心负责根据订货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转化为可测量的工艺参数,导出顾客的需求、产品的测量要求。 6.2.4 各管理部门根据组织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测量要求。

IQC来料检验流程

IQC来料检验流程 IQC即来料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原料进行控制,包括来料质量检验,不良原料处理等。为了规范所有物料来料检验、来料异常处理流程,确保使用合格的物料生产出合格产品,下面我们针对IQC来料检验的流程进行介绍。 IQC相关工作职责 ?生产部采购:负责根据生产需求采购生产所需物料; ?生产部仓库:负责根据物料清单验收物料,并将物料出/入库;?生产部IQC:负责对所有来料进行全检,并将检验结果汇报质检部,对物料进行报检; ?质检部:负责对IQC报检的物料进行抽检,并对物料合格与否做出判定。 IQC工作程序 1、物料采购 采购根据《采购控制程序》具体流程向供应商购买生产所需物料; 2、来料验收、检验 a)所购物料来料后,原料仓仓管员根据物料清单逐一确认物料名称、数量、厂商等信息是否正确,核对正确后将物料放于“待检品放置处”,并以《物料送检通知单》连同《物料清单》联络IQC进行检验; b)IQC收到《物料送检通知单》后,按《IQC工作指导书》及图纸对物料进行检验,并对物料状态进行明确标示,如“待检品”、

“已检品”、“不合格品”等; c)IQC检验完成后,将检验结果记入《IQC日常检验报表》,经生产主管确认后将检验结果信息交质检部,并填写《报检单》送质检部报检; 3、质检部根据IQC提供的《IQC日常检验报表》及《进货检验指导书》进行抽样检验,并对物料进行如下判定,将判定结果传达生产部仓管: a)合格:经质检部抽检后判定为合格的物料,质检员在《IQC日常检验报表》上勾选“常规入库”并通知原料仓将合格物料入库; b)让步接收:经质检部检验发现有不符合但不影响使用,且经部门主管及生产主管商议后判定为“让步接收”,检验员在《IQC 日常检验报表》上勾选“让步使用”,并通知原料仓入库; c)选用:质检部检验发现有不合格,但因生产紧急或其他原因需要使用该批物料时,质检部与生产主管商议后可判定为挑选使用,挑选出的合格品通知原料仓入库;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d)不合格:经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IQC来料检验流程图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1部分:总则(标

I C S25.040.40 N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18271.1 2017/I E C61298-1:2008 代替G B/T18271.1 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1部分:总则 P r o c e s s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d e v i c e s G e n e r a lm e t h o d s a n d p r o c e d u r e s f o r e v a l u a t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 P a r t1:G e n e r a l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I E C61298-1:2008,I D T) 2017-07-12发布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 B/T18271.1 2017/I E C61298-1:2008 前言 G B/T18271‘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目前计划发布如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 第4部分:评定报告的内容三 本部分为G B/T18271的第1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18271.1 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1部分:总则“,与G B/T18271.1 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以G B/T2900.56 2008代替G B/T17212 1998(见第2章,2000年 版的第2章); 删除了术语 被试装置 设定点 不一致性 可调性 时滞 上升时间 建立时间 阶跃响 应时间 时间常数 和 瞬时过冲 和定义(见2000年版的3.1二3.6二3.15~3.21); 将术语 最大测量误差 调整为 测量误差 (见3.7;2000年版的3.9); 修改了术语 不重复性 的定义(见3.9;2000年版的3.12); 增加了术语 型式试验 和定义(见3.14); 增加了有关试验的再现性和试验结果的可比性的概述(见5.3); 删除了负载条件中关于额定值的内容(见2000年版的6.3.1); 增加了气动装置负载内容中对压力限制的要求(见6.3); 删除了试验顺序中 每一组试验前都应校验被试装置的校准值,并列入报告 的要求 (见2000年版的7.7); 删除了参考文献(见2000年版的附录A)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 E C61298-1:2008‘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1部分:总则“三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 B/T2900.79 2008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3部分:电测量仪器仪表的 类型[I E C60050(300-313):2001,I D T] G B/T2900.89 2012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2部分:电测量的通用术语 [I E C60050(300-312):2001,I D T] G B/T2900.90 2012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4部分:各类仪表的特殊术 语[I E C60050(300-314):2001,I D T] G B/T3101 1993有关量二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I S O31-0:1992,E Q V) G B/T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I S O31(所有部分)]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Ⅰ

测量过程管理程序

测量过程管理程序 ----------------------------------------------------------------------------------------- ----------- 1 目的 保证测量过程的设计满足顾客、集团公司和法律法规的计量要求,确保在要求的不确定度限值内满足预期使用要求,防止出现错误测量结果,通过监视迅速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产品的符合性、达到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过程的设计、确认、实施、控制和监视及改进。 3 相关术语 3.1 测量过程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2 测量过程的确认 通过提供测量过程能够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客观证据。 4 职责 4.1 工程机械部 4.1.1 负责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实施和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的监督管理。 4.1.2 负责对外贸易结算的测量过程实施、有效性确认和验证。4.2 技术中心负责将技术指标、产品标准及技术规范、顾客、法律

法规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公平性的要求,转化为可以测量的量,并对测量过程进行策划、设计。 4.3 总计控师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测量过程使用单位进行有效性验证; 4.4 各计量技术机构负责管理范围内的测量过程的确认、实施和改进,参 与测量过程验证,建立测量过程台帐,对测量过程控制和监视。 4.5 相关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参与本部门、本单位有关的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确认和有效性验证。 5 工作程序 5.1 测量过程的要求 5.1.1 机械工程部应识别测量过程,根据测量管理体系确认规范要求,将识别的测量过程纳入测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机械工程部根据风险原则,对其中重要的测量过程协助使用部门进行策划、设计、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加以控制。 5.1.2 本标准实施前对集团公司已运行的测量过程经集中识别,确认合格后继续使用,对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编入《高度控制测量过程一览表》,并按规定进行监视和管理。 5.1.2 新建立的测量过程,在投用前应进行策划、设计、有效性确认。 5.1.3 测量过程设计应按规定形成文件。 5.1.4 纳入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的控制程度分为“高度”和“一般”两类,其要求:

监视测量与过程控制程序(流程)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程 序 文 件 文件名称:监视测量与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版 本 号: 适用范围: 受控正本受控副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程 序 文 件 编号: 版次: 标题:监视测量与过程控制程序 日期: 文件修改情况记录 版本/页次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改日期

程 序 文 件 编号: 版次: 标题:监视测量与过程控制程序 日期: 1、目的: 规范本公司产品从输入到输出作业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及使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品质保证中心、产品验证中心、海外/国内营销公司、产品研发中心、物流管理中心以及各一级分公司。 3、职责 3.1 产品验证中心:负责关键零部件、成品的型试实验及成品寿命测试、ROHS、食品卫生 测试及成品交付前的验证。 3.2 海外/国内营销公司:负责识别客户的需求与期望,组织实施有关询期单、生产通知书、 更改/补充通知单、验货通知单、每日出货计划的实施及跟进。 3.3 产品研发中心/分公司开发部:产品结构设计、技术资料的编制及开发进度的全过程。 3.4 海外营销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协调市场订单的顺利完成,对产品的技术、质量、资 料、认证、配件确认及产能分析作全面跟踪和评估,主导策划主生产计划达成,主持 合同评审、审核确认,订单汇总、批准生产通知书及更改/补充通知单。 3.5 物流管理中心:负责所有进口原材料、部分固定资产的采购、供应商管理等。 3.6 各一级分公司品管部: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样板质量的检验及型式 实验送样,产品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不合格品处理、改善措施落实的追踪。 3.7 各一级分公司总装部:对生产用料作好标识,产品制造过程的控制,对不合格品进行 控制和处理,对改善措施的落实。 3.8 各一级分公司PMC部:国内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及跟踪,日常仓库管理,制定 总装计划。 3.9 各一级分公司生产工程部:负责工艺文件的制定,对不良品的分析并提供改善措施。 4、定义 4.1 AQL——可接受的质量水准。 4.2 OK ——合格 4.3 NG ——不合格 4.4 HSF(有害物质减免):指的是相关的环保法规(如:RoHS 、WEEE、REACH等)及其它适 用标准或客户要求中规定的任何材料的减少或消除。 4.5 HS物料/产品(有害物质):指的是相关的环保法规(如:RoHS、WEEE、REACH等)及其它 适用标准或客户要求中禁止使用的材料。 5、程序 5.1 产品信息输入与评审 生产管理部对海外/国内营销公司发出的《生产通知书》中各项产品信息组织评审, 确认公司现状(如产能、技术条件等)满足各项内容的要求,然后制定《主生产计 划》并下发给各一级分公司相关单位;具体依据《订单运作程序》执行。 5.2 采购过程控制 各生产所需物料的采购依据生产计划安排按《采购管理程序》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