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四川乡镇公务员行测教材 第1章 常识判断

第一章

常识判断

题型概述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省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考试重点

√我国的气候√天文历法√中国文学

√信息技术√生活常识√宪法

√行政法√经济常识√农业农村工作常识

学习目标

1.扩展常识,广泛涉猎国情省情、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及人文等知识。

2.熟知常识中各个学科的考点,重点掌握各学科和国家方针政策相关的知识。

3.灵活掌握各学科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以应对常识命题综合性加强的趋势。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970898.html,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节常识判断实战技巧

常识判断部分虽然考查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其题目解答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现总结出以下四种适用性比较强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为考生备考提供帮助

关键词暗示法是指题目中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对正确做出答案有至关重要的提示作用。理解和把握这些关键词,便能迅速准确地作答。

关键词语是题目的“题眼”,它明确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因此抓住了“题眼”便抓住了解题的关键。

题目的“题眼”可能会暗示一个时间或区域的范围,也可能暗示题干中与选项意思相近或相呼应的词语。

【例题】民谚有“础润而雨”的说法,作为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宝贵劳作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科学依据体现在()的变化通过“础润”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A.温度

B.湿度

C.气压

D.风向

解析:此题答案为B。通读题干,我们的直接反应是“润”,即此题的题眼是“润”,它与选项“湿度”

的意思相近,这样便快速选出正确答案B

所谓排除法,就是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或者本身没有错误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项,最终找出与题干要求最符合的一个选项的解题方法。

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排除法。一般认为排除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排谬(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排异(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排重(排除与题干意思重复的选项)、排倒(排除与题干的要求完全颠倒的选项)。针对常识判断部分综合考查海量知识的特点,应试者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主要是排谬法。

当然,运用排除法并不能够保证立即得出答案,很多时候还需要配合使用其他方法,但它在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上是毋庸置疑的。

【例题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请问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A.高山族

B.苗族

C.回族

D.壮族

解析:此题答案为A。此题要求找出四个选项中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提起少数民族,我们自然会想起一些以少数民族聚集区来划分的省级自治区,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根据经验,这些民族的人口肯定不在少数,因此很容易排除C、D两项。接下来,我们只要从A、

2

第一章

常识判断

B两项中选择其一就可以了。至于苗族和高山族谁少谁多,这就要考验我们的知识结构了。其实我国

第一大少数民族是壮族,其次是满族,再次是回族和苗族,而高山族则是我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

之一,主要聚集在台湾省。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宣布成立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共同参与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美国、加拿大、智利

B.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C.美国、智利、秘鲁

D.美国、阿根廷、巴西

解析:此题答案为B。此题考查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成成员,既然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那么它的成员肯定不能是南美的国家,而A、C、D三项中的智利、秘鲁、阿根廷、巴西都是较大的南美

国家,因此可以排除这三项,答案为B。可见此题首先要判断和找出关键词“北美”,然后才能利用排

除法,选择正确答案

所谓现实联想法,即在做题的过程中碰到很专业的问题,考生若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则可以

利用现实联想法,化专业知识为生活常识,用我们熟悉的常识去解答专业问题。它一般适用于专业性

比较强的学科。

现实联想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联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事例;另一类是联想和运用现实

生活中的逻辑和行为准则。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但同时考生的专业范围又是极窄的,因此总会碰到一些不会

的专业知识,此时,考生完全可以利用生活常识去联想和推理。

【例题】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A.挤出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外部效应

解析:此题答案为B。此题可以用现实联想法。商品是一个抽象概念,此时考生如果能联想一个具

体的商品(比如苹果)去对应题干,会更加容易理解。此题干可以理解为:苹果的价格上涨了,那么与它

相对的商品香蕉的价格则相对下降,所以此时消费者会去购买香蕉,而不去购买或者少购买苹果,即

引起了苹果的需求量的变动。这时就很容易理解,是香蕉和苹果之间发生了替代。

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

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另一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

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而引起公众消费或企业投资的减少,从而导致总需求

不变的情况。

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

场性影响。

替代效应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经济学名词,属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对于微观经济部分,考生应该注

重对重要名词的记忆和理解。

3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97089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