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深度监护仪产品对比表

IoC-View麻醉意识水平监测系统vs 美国某品牌vs德国某品牌

麻醉深度监测仪

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麻醉深度监测仪 (二)、主要技术规格: 1.麻醉深度监测仪单机。 ★2.麻醉深度监测仪:能实时显示患者镇静、催眠程度,范围100 ~ 0(从完全清醒~无脑电信号)。 3.信号质量指数(SQI):范围0~100,能实时监测记录信号质量。 4.肌电信号:能实时监测范围在70~110HZ肌电强度,提供肌电活动和干扰的参考依据. 5.同屏脑电波显示功能:支持双侧大脑四通道脑电图同屏显示,实时原始脑电波形及波形趋势描记。 6.爆发性抑制比率(SR):范围0~100%,实时监测记录,为过深镇静提供定量参考数据,保证镇静安全。 7.趋势图:实时观察麻醉深度监测的变化趋势,显示整个镇静药物维持过程中患者镇静、催眠程度的动态变化。 8.具备除颤保护功能,保证使用安全。 9.数据存储、导出功能:可存储1200小时的数据和72小时趋势图形;具备所有数据USB端口输出、下载功能。 10.日志显示功能:显示全过程的意识深度数值和趋势图形,并持续更新。 11.图表数据时间间隔可选:1、5、10、15、30和60分钟间隔可选。 12.快照功能:可记录存储趋势显示上的重要事件。 13.报警功能:可调设高、低限报警数值。 14.有手术室模式、术后恢复室模式。 15.双侧大脑监测模式(选配),可应用于致密谱阵监测及左右大脑能量不对称指示监测 16.系统自检功能:主机、数据转换器、传感器顺序自检。 17.使用抗干扰无创脑电信号传感器,确保数据准确。 18.有自动检测、自动诊断功能。 19.彩色全触摸屏操作,显示窗口>6英寸。 20.终身免费软件版本升级,具有功能拓展能力。 21.提供FDA、CE、ISO认证。 ★22.可以与科室现有的麻醉信息系统相连接,满足麻醉过程中数据记录的要求。 23.提供配套耗材报价。

麻醉深度检测仪参数

麻醉深度检测仪参数 ★1、可存储不小于1200小时的数据和不小于1200小时趋势图形;具备所有数据USB端口输出、下载功能;显示窗口尺寸和类型:≥12英寸,彩色触摸屏. 2、系统自检功能:主机、麻醉深度导联线、传感器顺序自检 ★3、传感器自检功能:自动提示检测传感器的实时信息。具有四通道脑电信号采集功能。 4、同屏脑电波显示功能:支持脑电图显示,实时原始脑电波形及波形趋势描记 5、Ai趋势图:实时观察脑镇定程度的量化指数的变化趋势,显示整个麻醉过程中患者镇静、催眠程度的动态变化 ★6、超强滤波功能:有效肌电、电刀干扰等过滤,保证数据来源的正确和准确,为正确的监测数值提供保证,提供滤波模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7、Ai日志显示功能:显示全过程的Ai数值和图形,并持续更新 8、报警限制功能:可调设高、低限报警数值 9、传感器数据显示功能:显示传感器上每一编号电极的电阻值 10、保存设置功能:保存当前设置、恢复出厂设置或前次设置 11、电池工作时间:提供大于1小时的工作时间 12、自动诊断功能:提供运行中故障诊断及报警提示功能 ★13、抗干扰能力:主机对干扰波装有硬件、软件过滤器,传感器双通道抗电刀干扰设计,提供伪迹去除模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14、监测仪:一体机(非模块或子机、插件式)。算法时间:<12秒。采用国人(亚洲人种)数据库。 15、Ai指数(脑镇定程度的量化指数(Ai值)):实时,范围100~0 16、信号质量指数(SQI):范围0~100 17、肌电信号(EMG):实时监测范围在70~110HZ 18、爆发性抑制比率(BSR):范围0~100% 19、外形尺寸:主机:31.6cm(宽)x24.5 cm(高)x 11.5 cm(厚) 20、质量:主机:<4.5Kg 21、监测精度:<3μVp-p,<0.3μV RMS(1~250Hz) 22、输入信号范围:±1mV

麻醉深度监测

临床麻醉深度监测进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外科ICU 秦再生 围术期临床麻醉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痛、安全、良好的手术条件。麻醉医生根据各种监护仪器反馈信息分析,综合判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加以的调整和干预,使之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临床麻醉中由于缺乏可靠的监测手段监测麻醉深度,同时”合适的麻醉深度”的标准也难以确定,使得患者有可能在术中存在知晓、疼痛、应激反应过强等现象,给患者带来身体精神心理上的创伤,同时,这类的麻醉质量投诉索赔也日渐增多,给患者、医生、社会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因此,麻醉深度的监测一直是临床麻醉医生关注的问题,且愈来愈受到重视。 一、麻醉和麻醉深度 麻醉 麻醉的定义随着麻醉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1846年Oliver Wendell Holmes首先使用麻醉一词,其定义为:患者对外科手术创伤不能感知的状态。1957年Woodbiridge将麻醉分为四种成份: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反射阻滞,以及精神阻滞(意识消失) 。1986年Pinsker将麻醉分为三种成份:瘫痪无意识和应激反应降低,凡能可逆的作用于这三种成份的药物均可用于麻醉。1987年Prys-Roberts对麻醉的概念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麻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对意识和伤害性刺激反应的抑制。1990年Stanski认为麻醉是对伤害性刺激的无反应和无回忆,不包括麻痹和意识存在下的无痛。由此可见麻醉定义的完善是随着所用药物的不同而不断演化的,现代麻醉已不可能有一个简单一致的麻醉定义。 麻醉深度 何谓麻醉深度?如何正确判断麻醉深度?从1846年Morton医师公开示范乙醚麻醉获得成功以来一直深受临床关注,对其正确内涵的定义也始终颇有争议。1847年Plomley首先提出麻醉深度的概念,并将麻醉深度分为三期:陶醉、兴奋(有或无意识)和较深的麻醉。同年snow将乙醚麻醉分为五级,现在教科书上描述的乙醚麻醉分期是Guedel于1937年发表的,称为经典麻醉分期,它奠定了麻醉深度的理论基础。1954年Artusio将经典乙醚麻醉分期的第一期扩展为三级,第一级无记忆缺失和镇痛;第二级完全记忆缺失和部分镇痛;第三级完全无记忆和无痛,但对语言刺激有反应,基本无反射抑制。随着1942年肌松药的出现和麻醉中控制呼吸技术的实施,乙醚麻醉分期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明显降低甚至不存在。Prys-Roberts认为麻醉是药物诱导的无意识状态,意识一旦消失,也就没有疼痛,而意识消失是全或无的现象,故不存在深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迫切需要一种可靠的指标来判断麻醉是否合适,从临床角度看,合适的标准应该是术中无感知、无知晓、术后无回忆,然而,这些都是针对意识而言的,并没有包括血流动力学的反应等。在没有伤害性刺激的前提下,绝大多数麻醉状态都是过深

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新进展

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12-03T12:12:25.5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2期作者:李萍[导读] 在全身麻醉之后,人体就会进入一个特殊的状态,例如镇痛、催眠、以及肌肉松弛等等,在过程上要首先进入麻醉诱导阶段,在一段时间的维持后最终清醒。 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 摘要:在全身麻醉之后,人体就会进入一个特殊的状态,例如镇痛、催眠、以及肌肉松弛等等,在过程上要首先进入麻醉诱导阶段,在一段时间的维持后最终清醒。不管是手术的类型不同还是目标人群的不同,其对于麻药的反应也会呈现出一些区别,如果麻药过量,会造成缺氧、器官功能抑制等问题,而如果麻药使用不足,则会出现术中知晓和体动,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所以对于麻药的使用来说,要将其控制在最为合适的剂量上,但是如何监测麻醉深度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进展 在临床手术当中,麻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其直接决定手术能否顺利开展。如果麻醉深度不足,就会无法控制手术所造成的伤害性刺激,同时也会给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果麻药使用量过大,则会给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不难看出控制麻药使用量的重要性。常见的麻醉深度判断方法有查看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系统等等,但是其准确怕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麻醉尝试监测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一、麻醉深度的判断 其实近年来,在医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之下,麻醉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麻醉药物当中,也加入了催眠、镇痛以及肌肉松弛等成份,可以说麻醉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具体的麻醉深度上来说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现在在国外,已经有学者提出将麻醉深度用机体是否可以出现应激反应作为基础,但是实际上躯体是还会因为药物的使用而受到抑制也是一套复杂的过程。所以总体上来说,在麻醉作用期间,患者保持无反应的状态、不会对伤害性刺激产生明显的反应,就是一个合理的麻醉深度,此说法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二、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一)熵指数 熵指数这个概念是在信息技术以及相关领域当中产生的,在具体的麻醉深度监视过程中,可以在患者前额设置3个传感器,这样就可以获取脑电图信号和肌肉电图,结合其频谱就可以计算出状态熵和反应熵这两个参数。对到状态熵这个参数来说,可以通过脑电图来得到结果,最为合理的数值为40-60。而反应熵这个数值,则需要将额肌电图和脑电图整合起来,才能计算得出,其最为合理的值同样也是40-60。 部分研究中指出,利用该种方法监测麻醉深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患者神经功能异常、体动、咳嗽、眼运动等情况下,将影响熵指数的准确性[5]。2.2Narctrend指数监测。关于Narctrend指数,大多研究资料中将其叫做麻醉趋势,目前在西方许多国家应用较为广泛。从该方法实现的原理看,表现在借助Kugler多参数统计,取6个字母A、B、C、D、E、F表示麻醉深度,其中表示过深的为F,清醒状态为A,麻醉深度较为理想的为D、E。部分研究资料中对于该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做出分析,认为若患者麻醉中有神经肌肉阻断剂应用情况,通过Narctrend指数监测难以获取准确结果。总体而言,Narcotrend监护仪是通过脑电自发活动,在多参数参与的情况下,将麻醉深度量化为6个阶段14个级别,能够有效反映脑电波的变化情况,临床文献证实该监测方法的有效性。(三)脑电双频指数 临床监测麻醉深度方法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应用极为常见,主要以脑电图功率谱、频率谱为基础,获取混合信息拟合数字,通常被认为是监测麻醉神盾最有效方法之一[9]。根据大多研究报道可发现,利用BIS结果,可判断患者大脑皮层抑制、兴奋状态,且其他如记忆、意识与麻醉情况均可被有效预测。而且BIS是美国FDA唯一允许在临床上应用的麻醉监测指标,可有效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情况,继而对肢体躁动、术中知晓及患者意识情况等一系列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在术中知晓预防方面,BIS是否可取得显著效果仍有一定争议,如有研究认为,BIS监测方法应用下,在镇静药物用量控制方面效果明显,而也有研究指出BIS监测应用于知晓预防方面与未应用BIS 监测无明显差异。BIS满值为100,如意识完全清醒,则BIS值为0,此时大脑皮层活动受到抑制,脑电活动完全消失,而BIS值在85-100范围内时,通常被认为脑组织活动处于正常范围内,但若BIS稍低,处于65-85或40-65时,其大脑皮层通常被处于镇静状态,一旦发现BIS不足40时,则显示大脑皮层活动受到强烈抑制。研究发现,BIS与多数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关系密切,能够发挥一定的相关性。比如静脉滴住给药的丙泊酚,其麻醉深度与BIS值关联紧密,可呈现一定的正性分布。而当药物经吸入给药时,比如七/地氟醚,用BIS值评估该药物麻醉深度是非常可靠的。 (四)听觉诱发电位 麻醉深度监测中,部分研究资料提及引入听觉诱发电位方法,其亦被称之为AEP,利用声音对皮层生物电活动观察,具体听觉诱发电位分为LLAEP、MLAEP与BAPE[12]。因麻醉中患者所有感觉消失中,听觉最后消失,所以麻醉深度监测中通过AEP可反映出来。近年来,国外相关研究报道中提出,AEP方法应用下,可转化为AAI指数,该指数计分0-100分,其中30分以下为麻醉状态,40-60分表示睡眠状态,60-100分为清醒,这对于监测患者麻醉深度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当计算时间仅需6秒中左右时。(五)其他监测方法 除上述监测方法外,目前关于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也有其他较多类型,如脑功能状态指数,通过相关仪器可对患者大脑活动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做大脑皮层抑制状态的推测。再如取脑电图波形,并结合患者血压、心率体征指标,可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参数的计算,以该计算结果为依据,用于麻醉深度的判断。另外,监测中通过综合分析外周灌注指数、心率变异性等指标,可将患者镇静情况判断出来,也是麻醉监测的重要方法。 三、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展望

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技术参数要求

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技术参数 1.系统组成:由主机.导连线.电源线.电源适配器等组成,无需外挂子机。 2.注册证产品名称: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 3.供电及散热:220V交流电,内置电源可交替使用(内置电源11.1V 2.6AH) 4.麻醉深度指数CSI(Cerebral State Index):贯穿整个麻醉手术的全过程,实时监测和反映 临床麻醉中手术病人的意思状态——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CSI的范围为0-100(从无脑电信号—完全清醒),40-60为最佳外科手术麻醉状态。 5.采样率:2000次/秒。 6.CSI计算时间:传感器连接后,2-6S内,实时计算并显示CSI的值。 7.肌电信号指数EMG:范围0-100,表示肌电活动的总功率,间接反映了患者的肌松程度。 8.爆发抑制比BS:范围0-100%,可以给麻醉师对术中用药过量实时提升,保证手术的安全 性。 9.信号质量指数:SQI:范围0-100,反映EEG脑电信号的质量,包括EEG信号的采集和传 输过程。 10.CSI趋势图:实时意识镇静深度指数展示,同时展示CSI值得变化曲线图。显示整个麻醉 过程患者诱导.维持.恢复的意识镇静水平。 11.同屏脑电波显示:8寸高亮液晶触摸屏,实时脑电波形及波形趋势显示。 12.抗干扰:有效肌电过滤.抗工频干扰.抗高频电刀干扰,抗肌电干扰。 13.数据存储:数据达2000小时存储空间,可无限扩展。有网路接口,可连接中央监护系 统,另可通过USB线导出数据。 14.打印功能:可将数据导出打印,打印波段可选,可打印出特定时段的曲线。 15.事件设置:可设置记录当前手术的状态,如诱导.Induction,插管Intubation,手术Surgery 等事件。并可对各手术状态进行标记。 16.报警功能:设置高.低限报警数值可调,具备声光报警功能。 17.时间/日期:显示时间和日期。 18.配件要求:使用专用一次性传感器,集成采集芯片,高保真采集。一次性传感器具有独 立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19.单机软件升级:软件版本升级.具有功能拓展功能。 20.输入阻抗:≥2.5MΩ. 21.CSI与更新:数值范围0-100,6-42Hz每秒更新。 22.EMG与更新:数值范围0-100,75-85Hz,每秒更新。 23.BS与更新:数值范围0-100%,每秒更新。 24.伪差排除:自动。 25.安全等级:内部供电II类,BF型。 26.功率:90VA。 27.显示:8寸高清液晶显示屏,全中文界面显示,全中文触摸屏操作界面。可中英文切换。

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及其监测——如何改进我们的麻醉? 有关麻醉深度及其监测,近年研究日益深入,新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层出不穷,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根据这些新的认识,重点讨论我们面临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关于麻醉深度 笔者在数年前曾提出麻醉深度可从哲学层面和临床麻醉层面两个层面去认识的观点。从哲学层面上说,只要是通过使用药物,使意识达到可逆性的消失程度,即已进入麻醉状态。虽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意识消失和内隐记忆消失之间仍然有一段距离(即仍有麻醉深度的变化),但从哲学抽象的角度来说,意识消失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消失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哲学概念,而后者是科学概念。就意识而言,外显记忆的消失表明意识已丧失,即患者苏醒后已无法清晰回忆在麻醉期间所感受的刺激。他(她)们的大脑无法对所受到的刺激进行加工和储存,也无法在事后对这些刺激进行提取和复述。内隐记忆所反映的是大脑皮层下加工的感受和记忆,事后所能重现的也以躯体和植物神经系统反应为主,仍然可以认为是无意识的产物。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意识消失就是全身麻醉的开始,意识恢复就是全身麻醉的结束。因而无所谓深度与否。 但是,哲学层面的麻醉不代表可以完成手术。因为手术所带来的强烈刺激,使得患者产生:1、逃避反射:表现为体动、挣扎;2、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的倔强状态:出汗、流泪、血压升高、心跳加快;3、以神经-内分泌轴为主的长时程反应:包括各种应激激素的释放和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这些表现从根本上说反映患者感受到了“疼痛”。但是,如果患者已无意识存在,则这些在别人眼里所看到的“痛苦”,并不代表患者本人主观感受到了“痛苦”,而只是患者的身体感受到了“疼痛”,只是患者身体的反应而已。这些反应从根本上说对患者是有害的,必须加以适当的抑制。由此带来了临床上的麻醉深度问题。以吸入麻醉药的经典理论MAC为例:1MAC表示50%的患者对切皮刺激发生体动反应时的肺泡气麻醉药物的浓度;而只要0.6MAC患者意识就已经消失;但要使95%

麻醉监护仪参数

产品技术规格及其它要求 1、基本要求: 1.1、所投产品的生产厂家有十五年以上监护仪生产历史 2、技术规格: ★2.1、显示屏:≥12英寸TFT高清晰度彩色液晶显示器 2.2、显示方式: 2.2.1七道及以上波形同屏显示,分辨率≥800*600 2.2.2具备大字体界面 2.2.3七道心电同屏显示界面 2.3、操作方式:旋转滚轮提供一键式操作,并提供快捷键方便操作 2.4、软件功能: 2.4.1具有ST段自动及冻结手动分析功能 2.4.2具备起搏分析功能 2.4.3具备心电波形回放功能>20小时 2.4.4具备掉电存储功能,掉电存储>6小时 2.4.5具备趋势图功能(心率、ST段、体温、血压、脉搏氧、脉率、呼吸)≥400小时2.4.6具备氧减分析功能≥400组 2.4.7具备血压列表功能≥800组 ★2.4.8具备心律失常检测功能,分析种类≥19种,心律失常事件储存数量≥100组2.4.9具备病档编辑功能 2.5、心电: 2.5.1导联:标准五导联 2.5.2心率测量范围:30-250bpm 2.6、血压:测量方式:智能振荡法,测量单位:mmHg/Kpa两用,自动循环测量:1-480分钟可选择 2.7、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0-99% 2.8、脉搏:测量范围:35-240bpm 2.9、体温:标配双路体温监测,测量范围:28.0℃-4 3.0℃,显示:体表体温、腔内温度和温差 2.10、呼吸:测量范围:0-100bpm,窒息报警5-70秒可调

★2.11、可升级EtCO2监测、有创血压监测、脑状态监测(升级项目需在注册证登记表中体现) 2.12、储存功能:≥400小时趋势图记忆;可存储不少于400组氧减分析数据;可存储不少于700组血压列表数据;掉电存储>6小时;心电波形回放>20小时 2.13、报警功能:所有监测参数具备上、下限报警设置功能,声、光双重三级报警,报警及心电/脉搏音量8级数字控制 2.14、电源:便携式需提供交、直流两用配置,使用时间≥2小时 2.15、重量:不大于6.5Kg(包含以上监测模块和电池) ★3麻醉深度检测子机(原装进口)技术参数 脑电图灵敏度±400μv 噪音强度<2μVp-p, <0.4μV RMS,1-125Hz 共模抑制比(CMR) >140db 输入阻抗 >50MΩ 麻醉深度指数与更新 0-100,滤波6-42Hz,每秒更新 肌电信号指数 0-100对数的滤波75-85Hz,每秒更新 脑电爆发抑制比(BS%) 0-100%,滤波2-42%,每秒更新 数字输出无线传输到RS232,接收模块(ISM2.4GHz) 无线传输距离可达10米 伪差排除自动 电极片阻抗范围(进口神经电极片)0-10KΩ/测量电流为1μA 电池 9伏碱性电池或镍氢充电电池 碱性电池寿命 32小时(单机常用),18小时(无线传输使用) 充电电池寿命 12小时(单机使用),8小时(无线传输使用)安全等级内部供电/II类,BF型 CF型 专用麻醉深度电极片成本不高于60元 ★4 可选配原装进口主流呼末CO2监测 适用病人:新生儿至成人 无任何相关耗材 数据显示时间:<15s

麻醉镇静深度监测的比较和评价

麻醉镇静深度监测的比较和评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200001) 杭燕南周仁龙 近年研究提示麻醉镇静过深会发生许多不良反应:①心动过缓;②循环抑制和低血压; ③呼吸抑制;④低氧血症;⑤认知功能障碍;⑥免疫抑制;⑦ICU停留时间延长;⑧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⑨静脉充血;⑩医疗费用上升。麻醉过浅使应激反应增高,发生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围术期监测麻醉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想的麻醉镇静深度监测设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准确监测病人的镇静状态,并与临床镇静表现有较好的相关性;②数据正确可靠;③设置与使用方便,可从不同距离方便地获取数据,结构紧凑,具有独立性;④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决定性的帮助;⑤不受电磁与其它电器设备的干扰。但目前已有的麻醉深度镇静监测仪器都还不能满足全部要求[3]。1.镇静评分的临床应用 镇静评分有30多种,比较公认的有Ramsay Sedation Scale(RSS),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MAAS), Ri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等。对于镇静评分方法的评价,Micheal A.E. Ramsay的观点是:“临床麻醉与重症监护治疗中的镇静,重要的不是选用哪一种镇静评分,而是使用与不使用这些方法的问题,就已经获得公认的这些镇静评分方法,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均能有效地防止镇静过深或过浅的发生。”以下是三种具体比较常用的镇静评分方法(表1)。 表1 三种镇静评分表 评分 病人状态 RSS MAAS SAS 0 -- 对伤害性刺激无反应-- 1 紧张,激动,不安仅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对伤害性刺激无反应 2 合作,有定向力,安静对触碰有反应安静,但对指令无反应 3 对指令有反应安静,合作安静,较难唤醒 4 入睡,但对轻碰或较大的声音 刺激有较快的反应 不安,合作安静,合作 5 入睡,但对轻碰或较大的声音 刺激有缓慢的反应 激动激动,但可听从指令安静 6 入睡,对刺激无反应剧烈的激动很激动,无法安静 7 -- -- 剧烈的激动,有袭击他人倾向 2.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 2.1 BIS与麻醉药 对于异丙酚或硫喷妥钠麻醉的病人,BIS监测有利于术后更早的恢复和拔管。Sleigh的研究[5]给出了全麻几个过程中,BIS值的一般变化范围见图1。Katoh的研究提示BIS和地氟醚、七氟醚吸入浓度呈线性相关,但七氟醚浓度超过1.4%时,BIS不再随浓度上升而下降。Guignard的研究结果示BIS可以减少异氟醚的使用量,但在异氟醚麻醉的恢复没有显著性改善[6]。地氟醚麻醉的病人,由于减少药物使用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增加病人对麻醉的满意度[4]。吸入等效的氟烷与异氟醚,前者的BIS值显著高于后者,这提示BIS

麻醉深度检测综述

麻醉深度检测综述 【摘要】麻醉是手术过程最常用的手段,其主要目的为手术病人提供无痛安全的手术。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手术病人的各项生理机能,进行综合深入的判断,才可以麻醉工作。麻醉过程中必须保证手术病人的各项生命指标与正常生命指标相同或相近的范围内,通过适当的干涉调整,保证手术病人麻醉效果的安全有效。买醉效果的控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麻醉过程,而是结合了多种检测形成的高精度的麻醉深度检测机制。通过对麻醉深度的控制,保证病人在不会全麻过程中个感受到手术带来的知晓、疼痛、应激反应等不良效果,保障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关键词:麻醉深度,麻醉,知晓,方法 引言 麻醉深度(depth of anaesthesia,DOA)的概念是全麻药的控制作用与手术刺激反作用之间达到平衡时所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在过去仅仅使用一种药物进行麻醉时,麻醉深度的识别主要依靠临床判断,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误差,没有标准的认知功能分级。 1麻醉深度的认知功能分级理论 1847年乙醚的麻醉效果被Plomley分为欣慰期、浅度麻醉期和深度麻醉期。这种方法通过归纳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数学统计的方式,制定了第一种能够代表麻醉深度的分级标准。这一标准的确立,为麻醉深度提供了初步的分级基础,但是其本身是具有一定限制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麻醉深度的认知更加细致。一方面由于手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高难度手术的开展,需要更为精细的麻醉深度理论配合。另一方面,单一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开始出现差异化,导致在麻醉深度上出现了更为苛刻的要求。1937年,古尔德提出了四期四级乙醚麻醉分期,这一麻醉深度认知分级标准,在原有的分级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细化,更为全面的制定了麻醉深度的分级标准。其理论依据依然是根据临床测试进行统计分析,但是在数据宽度和广度上要远远高于前人,在分级的结构上更为完善。这一分级标准确立了麻醉深度的认知分级原则,为后世麻醉深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四期四级乙醚麻醉分期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末,是现代医疗史上一次伟大

麻醉深度监护仪1台

罗湖区人民医院技术需求 项目一:除颤监护仪 主要技术参数: 1.▲具备手动除颤、心电、呼吸、自动体外除颤(AED)功能,可升级无创 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有创血压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 2.▲除颤采用双相波技术,最大除颤能量≥360J,具备自动阻抗补偿功能。 3.心电波形扫描时间>10s,扫描长度>100mm。 4.CPR辅助功能,可指导CPR操作,符合2010国际CPR指南要求。 5.▲除颤充电迅速,充电至200J≤5s,充电至360J≤8s。 6.可升级体外起搏功能,起搏分为固定和按需两种模式。 7.▲手动除颤分为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方式,能量分≥21档以上,可通过体 外电极板进行能量选择。 8.整机重量≤6kg。 9.▲具有≥23种心律失常分析功能。 10.主机屏幕以条状图直观显示病人接触阻抗情况。 11.可选配两块外置锂电池,配备 1块电池可支持200J除颤100次以上。 12.成人、小儿一体化电极板,可选用除颤起搏监护多功能电极片。 13.具备生理报警和技术报警功能,通过声音、灯光等多种方式进行报警. 14.支持中文操作界面、AED中文语音提示。

15.▲彩色TFT显示屏≥8”, 分辨率≥640×480,最多可显示4通道监护参 数波形,有高对比度显示界面,具备外接屏幕显示功能。 16.50mm记录仪,自动打印除颤记录,可延迟打印心电,延迟时间>10s。 17.可存储24小时连续ECG波形,数据可导出至电脑查看。 18.▲支持接入同品牌中央监护系统。 19.关机状态下设备可自动运行自检,支持大能量自检(不低于150J)、屏 幕、按键检测。 20.可在-10oC环境正常工作,存储温度-30~70oC。 21.符合除颤国际专用安全标准IEC60601-2-4:2002。 22.符合欧盟救护车标准EN1789:2007。 23.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水级别IPX4,具备优异的抗跌落性能,裸机可 承受0.75m跌落冲击。 单套配置清单: 1.主机 1台 2.心电主电缆 1套 3.3/5心电导联线 1套 4.成人无创血压袖套 1套 5.成人无创血压导气管 1套 6.成人血氧探头 1套 7.成人血氧延长线 1套 8.心电电极片 1包 9.锂电电池 1块 10.体外除颤电极板附件 1套 11.记录仪 1个 12.使用说明书 1本 13.中文操作卡 1个 项目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主要技术参数: 1.除颤采用双相波技术,具备自动阻抗补偿功能 2.▲≥7寸大彩屏,带动画操作指示,分辨率≥800×480,可显示1通道ECG 波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