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张志凤基础班·第1章(1)

会计·张志凤基础班·第1章(1)
会计·张志凤基础班·第1章(1)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

本章教材的主要变化:(1)增加了企业会计改革容;(2)在财务报告的构成部分,明确财务报表还应当包括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容:(1)财务报告目标;(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等;(3)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等。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掌握基本概念;(2)因本章练习题的部分容和后续章节有关,建议初学者学习本书全部容后,再钻研这些题目。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会计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2007年12月6日,地与实现了两地会计准则的等效,2008年11月14日,欧盟认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等效。 会计准则新理念:

企业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可持续投资。

总论

掌握资产负债观(或资产负债表观)

第二节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注意:财务报告目标不再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例题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主要容的是()。

A.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答案】D

【解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再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容完整。【例题2·多选题】可靠性要求()。

A.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B.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C.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容完整

D.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E.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答案】ABCE

【解析】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3·多选题】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

A.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降为15%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D.因追加投资,使原投资比例由50%增加到8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重大影响变为具有控制,故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E.因减持股份,使原投资比例由90%减少到3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控制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

【答案】ADE

【解析】选项B和C的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

情况。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固定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D.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业务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

E.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答案】AD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选项A和D”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谨慎性要求的有( )。

A.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B.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D.投资性房地产计提减值准备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答案】ABCD

【解析】谨慎性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各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均符合谨慎性原则。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例题6·单选题】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可靠性

B. 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 历史成本

【答案】 D

【解析】历史成本属于会计计量属性。

第五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如何理解资产的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1)存货成本 100,已提跌价准备20

?存货账面余额=100

?存货的账面价值=100-20=80

?(2)固定资产原价100,累计折旧 2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100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00-20=80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20-10=70

【例题7·单选题】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2007年考题)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答案】D

【解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题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发出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答案】C

【解析】“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18东奥张敬富会计基础班 (18)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③处置(偿还)时: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贷: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反向 【例14—21】 2×16年7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期限为1年,票面年利率5.58%,每张面值为100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司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及配套件等。公司将该短期融资券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假定不考虑发行短期融资券相关的交易费用。 2×16年12月31日,该短期融资券市场价格每张120元(不含利息); 2×17年3月31日,该短期融资券市场价格每张110元(不含利息); 2×17年6月30日,该短期融资券到期兑付完成。 【答案】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16年7月1日,发行短期融资券: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 100 000 短期融资券的张数=100 000÷100=1 000(万张) (2)2×16年12月31日,年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费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000 【(120-100)×1 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20 000 借:投资收益 2 790 (100 000×5.58%÷2) 贷:应付利息 2 790 (3)2×17年3月31日,季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费用: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10 000

【(110-120)×1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000 借:投资收益 1 395(100 000×5.58%÷12×3) 贷:应付利息 1 395 (4)2×17年6月30日,短期融资券到期: 借:投资收益 1 395(100 000×5.58%÷12×3) 贷:应付利息 1 395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 1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10 000 应付利息 5 580 贷:银行存款 105 580 [100 000+2 790+1 395+1 395] 投资收益 10 000(倒挤) 借:投资收益1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000 2.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负债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时计入相关期间损益。 【例14—22】(修改) 甲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 (1)2×13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7 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4.5%,实际年利率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14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15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年度的1月10日;2×17年1月10日支付2×16年度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4)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答案】 相关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元): (1)2×13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原理见第9章) 借:银行存款77 550 000 应计债券——利息调整 2 450 000 贷:应付债券——面值80 000 000 补充内容:2×14年1月1日

东奥张敬富会计基础班(1)

第五节金融资产转移 一、金融资产转移概述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或其现金流量)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如: 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向银行贴现,就属于金融资产转移。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核心: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一)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一般原则 1.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是指企业将之前确认的金融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转出。 2.判断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应着重关注两个方面: (1)金融资产转移的转出方能否对转入方(★★★)实施控制。如果能够实施控制,则表明转入方是转出方的子公司,从而应纳入转出方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层面:内部交易,不应当终止确认) (2)终止确认适用于金融资产一部分还是金融资产整体。 金融资产的一部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整体: ①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 (如:仅获得利息现金流量、不获得本金现金流量)。 ②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如:本息的10%) ③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如:利息的10%) 企业发生满足上述第②项或第③项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且存在一个以上转入方的,只要企业转移的份额与金融资产全部现金流量或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即可,不要求每个转入方均持有成比例的份额。 (二)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的情形 1.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 (1)下列情况表明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因而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产: ①企业无条件出售金融资产; ②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同时约定按回购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③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同时与转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同(即转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或看涨期权合同(即转出方有权回购该金融资产),且根据合同条款判断,该看

[财务_会计培训试题]会计基础一点通张志凤

[财务_会计培训试题]会计基础一点通张志 凤

前言 一、教学对象 零基础会计学员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四)复式记账 (五)会计要素的核算 (六)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七)账务处理程序 (八)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

记录和报告,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附本讲随堂练习供学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基本假设中,确立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基础一点通_张志凤

前言 一、教学对象 零基础会计学员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教学容 (一)总论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四)复式记账 (五)会计要素的核算 (六)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七)账务处理程序 (八)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部、未来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附本讲随堂练习供学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基本假设中,确立了会计核算空间围的是()。 A.会计主体假设 B.会计分期假设 C.持续经营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 A.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 B.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C.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 D.销售会计与成本会计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说确的有()。 A.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注册会计师cpa注会东奥会计网校张志凤会计基础班课件讲义

前言 一、考试题型题量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三、近三年命题规律 (一)题目类型特点 会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二)命题规律 从近三年《会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覆盖面宽,考核全面;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 4.综合性较强。 四、复习方法 (一)明确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三)加强练习。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

20XX 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删除了“第六节 会计科目”一节的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会计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总 论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A.当无形资产价值恢复时,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E.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注会会计讲义02-张志凤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2分左右,属于不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能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增减变动; (2)会计计量属性; (3)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 本章应关注的问题: (1)掌握基本概念; (2)因本章练习题的部分内容和后续章节有关,建议初学者学习本书全部内容后,再钻研这些题目。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第五节财务报告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定义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现代企业会计根据其服务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分支。 管理会计侧重于服务企业内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各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需要使用会计信息拟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经营方针、做出财务和经营决策、管理和控制日常经营活动、做出绩效评价等。 财务会计侧重于服务企业外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这些外部使用者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投资及信贷决策等。 二、会计的作用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组成。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目标 我国基本准则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注会会计张志凤基础班【058】第十章所有者权益 (1)

第三节资本公积 二、资本公积的确认和计量 (二)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按行权价收取的金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确定的金额) 贷:股本(增加的股份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贷:开发产品等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其他业务成本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汇兑差额外)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做相反会计分录。 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可能在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贷:投资收益 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则做相反分录。

12注会会计_张志凤基础班_【053】第九章负债(3)

第一节流动负债 六、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一)增值税 1. 科目设置 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多栏式)进行核算。“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科目,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 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另外一般纳税人还会设置“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科目(三栏式),在期末时,把应交未交税费转到该科目中。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不需要再设置专栏。 2. —般纳税人 【提示】 (1)购建机器设备等生产经营用(动产)固定资产领用原材料,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计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2)购建办公楼等不动产领用原材料,应将进项税额转出计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购建机器设备等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确认销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4 )购建办公楼等不动产领用本企业产品,应确认销项税额,将其计入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不需要再设置专栏。 【教材例9-5】某工业生产企业核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本期购入原材料,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原材料价款为10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企业开出承兑的商 业汇票,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本期销售产品,销售价 格总额为90万元(含税),假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尚未收到。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购进货物时:

会计·张志凤基础班·第8章

会计·张志凤基础班·第8章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阐述资产减值准则中规范的资产、资产组及资产组组合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问题。本章是2007年增加的内容,属于比较重要章节。 本章应关注的要紧内容:(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2)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3)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等。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两项资产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年度终了必须进行减值测试;(2)把握资产组的概念及其确定;(3)把握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4)把握总部资产减值测试的步骤;(5)把握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等。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注:2006年一道运算及会计处理题与本章内容有关。 本章差不多结构框架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一、资产减值的范畴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章所指资产,除专门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本章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要紧包括以下资产:(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纳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3)固定资产;(4)生产性生物资产;(5)无形资产;(6)商誉;(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本章不涉及下列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筑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以及本书“金融资产”所涉及的金融资产减值等。 二、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关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运算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预备。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定 8a07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要紧包括以下方面:(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刻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估量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阻碍;(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酬劳率在当期差不多提高,从而阻碍企业运算资产估量以后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说明资产差不多陈旧过时或者事实上体差不多损坏;(5)资产差不多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打算提早处置;(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说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差不多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制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估量金额等;(7)其他说明资产可能差不多发生减值的迹象。 (二)资产减值的测试 1.往常报告期间的运算结果说明,资产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排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资产负债表日能够不重新估量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往常报告期间的运算与分析说明,资产可收回金额相关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锐,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能够不因该减值迹象的显现而重新估量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比如,当期市场利率或市场投资酬劳率上升,对运算资产以后现金流量现值采纳的折现率阻碍不大的,能够不重新估量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注意: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管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例题1·单选题】下列资产项目中,每年末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单选) A.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B.投资性房地产 C.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D.固定资产 【答案】C 【解析】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才进行减值测试,运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预备。但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管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一、估量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差不多方法

2018东奥会计网校会计实务基础精讲张志凤第11讲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内容。近四年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分析题,分数适中,属于比较重要章节。 考点年份 题型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2017年单选题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2017年多选题 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2017年判断题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2015年多选题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后续计量模式变更、公允 价值变动及出售等业务的会计处理 2014年计算分析题 2018年教材主要变化 基本没有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特征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特征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范围注意问题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此1 类; (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土地使用权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不2 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 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已出租的建筑物( )是指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以经1 营租赁方式租入建筑物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相关辅助服2 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提示】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 )自用房地产 1 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 例如: ①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房屋; ②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 ③企业自用的办公楼、生产车间厂房等。 (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2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这部分房地产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如果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张志凤注会零基础会计一本通8

一、资产的核算 (二)会计核算举例 假设以下业务是甲公司2×18年发生的业务。 【例5-1】出纳员将现金5 000元存入银行。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库存现金 5 000 【例5-2】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上市公司的股票10万股,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股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交易费用。 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800 000 【例5-3】甲公司收到深圳海联公司归还的前欠货款70 000元,存入银行。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70 000 贷:应收账款——深圳海联70 000 【例5-4】甲公司职工张飞出差预借差旅费6 000元,用现金支付。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张飞 6 000 贷:库存现金 6 000 【例5-5】甲公司与南方公司签订购买材料的购货合同,按合同规定开出转账支票一张,预付购料款600 000元。 会计分录: 借:预付账款——南方公司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600 000 【例5-6】甲公司向北方公司采购甲、乙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中记载:甲材料数量50吨,单价2 000元,价款100 000元,增值税额17 000元;乙材料数量150吨,单价1 800元,价款270 000元,增值税额45 900元,总价款432 9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入库。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 000 ——乙材料 2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2 900 贷:银行存款 432 900 【例5-7】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经过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80 000元,增值税额13 600元,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另以银行存款支付保险费1 000元。 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8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94 600 【例5-8】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117 000元,增值税额19 890元,支

东奥张敬富会计基础班(60)

第二十五章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新增章节,重点阐述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的计量和列报,终止经营的列报等相关内容。应重点关注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的计量,终止经营的判断及列报等相关内容。 本章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为新增章节。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 一、持有待售类别的分类 (一)持有待售类别分类的基本要求 1.分类原则 (1)企业主要(注意:用词)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其中: 处置组:是指在一项交易中作为整体通过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以及在该交易中转让的与这些资产直接相关的负债。 【特别提示】 ①处置组中可能包含企业的任何资产和负债,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如果处置组即为该资产组或者包括在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处置组也应当包含分摊的商誉。 ②对于符合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但仍在使用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企业不应当因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仍在产生零星收入而不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2)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应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可立即出售(惯例、意图和能力、做好相关准备、包括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②出售极可能发生(3个条件):即a.企业已经就一项出售计划作出决议且b.获得确定的购买承诺(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购买协议),c.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 【例25—1】(判断:可立即出售?) 企业G在X市区繁华地段拥有一栋办公大楼,企业的主要业务部门均在该大楼内办公。由于发展战略发生改变,企业G计划整体搬迁至Y市。企业G与企业H签订了公大楼转让合同,附带约定条款。(两种情形) 情形一:企业G将在腾空办公大楼后将其交付给企业H,且腾空办公大楼所需时间是正常且符合交易惯例的。 【答案】 在出售建筑物前将其腾空属于出售此类资产的惯例,且腾空只占用常规所需时间,因此,即使企业G的办公大楼当前尚未腾空,也并不影响其满足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的条件。 情形二:企业G将在Y市兴建的新办公大楼竣工前继续使用现有办公大楼,竣工后将X 市大楼交付企业H。 【答案】 “在Y市兴建的新办公大楼竣工前继续使用现有办公大楼”的条件不属于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的惯例,使得办公大楼在当前状况下不能立即出售,在新大楼竣工前企业G虽然已取得确定的购买承诺,办公大楼仍然不符合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 【例25—2】(判断:可立即出售?)

2018东奥 精讲班 张志凤 (11)

第111讲-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 (1) 第二十八章每股收益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了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数不高,属于不太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2)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正确理解和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018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基本无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第四节每股收益的列报 第一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类。 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提示】公司库存股不属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教材例28-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或者: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0.4(元/股)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度,甲公司涉及普通股股数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25 000万股;(2)3月1日发行普通股2 000万股;(3)5月5日,回购普通股800万股;(4)5月30日注销库存股800万股。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甲公司2×1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金额的是()。(2017年回忆版)A.当年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B.当年注销的库存股股数 C.当年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D.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答案】B 【解析】选项A,当年发行的普通股,增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影响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额;选项B,当年注销的库存股股数,回购时已经减少了股数,注销的库存股股数为内部处理,不减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不影响当年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额;选项C,当年回购普通股股数,减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影响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额;选项D,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数据,会影响计算金额。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计算原则 ◇可转换公司债券 ◇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2018东奥会计网校会计实务基础精讲张志凤第12讲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提示】在极少数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有证据表明,当企业首次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不能持续可靠取得,则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账务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原房地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记) 盈余公积(或借记) 【提示】涉及所得税影响的,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 )2017【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企业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年) A.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进行初始计量 B.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后会计期间可以转回 C.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 【答案】 AD B C 【解析】选项 ,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后期间不得转回;选项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例题?单选题】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 2011 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会对下列财务报表项目产生影响的是( )。( 年)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未分配利润 D.投资收益 【答案】 C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润)。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房地产的转换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一、房地产的转换 (一)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及转换日 1.转换形式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2.转换日 1 (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的日期。 2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日期。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3 租赁期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出售的日期。 (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的房地产转换如下图所示: 4-82188102188【教材例 】 × 年 月 日,为扩大生产经营,甲公司董事会作出书面决议,计划于 × 年 月 31 日将某出租在外的厂房在租赁期满时将其收回,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随后,甲公司做好了厂房重新用于生产的

18东奥张敬富会计基础班 (79)

第十节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一、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 【补充例题?综合题】(根据历年试题修改) 甲公司为生产加工企业,其在20×6年度发生了以下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交易:(5个资料) 资料四、本题中不考虑所得税等税费及其他相关因素。 资料一、甲公司在若干年前参与设立了乙公司并持有其30%的股权,将乙公司作为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20×6年1月1日,甲公司自A公司(非关联方)购买了乙公司60%的股权并取得了控制权(90%=30%+60%),购买对价为3000万元,发生与合并直接相关费用100万元,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 20×6年1月1日,甲公司原持有对乙公司30%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全部为乙公司实现净利润,乙公司不存在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影响权益变动的因素); 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乙公司10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5 000万元,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 要求1: 根据资料一,计算甲公司在进一步取得乙公司60%股权后,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与乙公司投资相关的商誉金额,计算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损益的影响。 【答案】 ①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600+3 000 =3 6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借:管理费用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补充内容】(原30%股权投资)

12注会会计_张志凤基础班_【058】第十章所有者权益(3)

第二节实收资本 【教材例10-4】B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 X 8年12月31日共发行股票30 000 000股,股票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 000 000元,盈余公积金4 000 000元。经股东大会批准,B公司以现金回购本公司股票3 000 000股并注销。 库存股的成本=3 000 000 X 4=12 000 000 (元) 借:库存股1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000 借:股本 3 0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 000 000 盈余公积 3 000 000 贷:库存股12 000 000 【例题4 ?多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 为:股本2 000万元(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800万元(其中,股本溢价3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未分配利润0万元。经董事会批准以每股5元回购本公司股票200万股并注销。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至第(2)题。 (1)下列事项中,可能影响“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金额的有()。 A.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时 B.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行权时 C?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D.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E.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答案】ABCE 【解析】选项D,记入“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关于回购股票,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 回购股票时,企业库存股的入账金额是 1 000万元 B. 注销回购库存股时,企业股本减少的金额是 1 000万元 C. 注销回购库存股时,“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科目的金额是800万元 D. 企业回购股票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E. 企业注销回购库存股不影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答案】ADE 【解析】企业回购股票,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1 000万元作为库存股的入账金额,选项 A正确;注销库存股时,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200万元计入股本, 选项B错误;注销库存股时冲销的资本公积应以“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的金额300万元为限,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选项C错误;库存股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企业回 购股票增加库存股,使得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选项D正确;企业注销库存股是企业所有者 权益内部的变动,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选项E正确。 第三节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概述

2018东奥会计网校会计实务基础精讲张志凤第4讲

第二章 存货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涉及存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内容。近四年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分析题,分数适中,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 / 考点年份 题型 存货期末计价2017年计算分析题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初始计量2016年判断题 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的计算2015年单选题 2015 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2017年单选题、 年多选题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2015年判断题 确定可变现净值考虑的因素2014年判断题 基本没有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存货的概念 ◇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 日常活动产成品或商品在产品存货,是指企业在 中持有以备出售的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 、在生产过程或提材料和物料 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 等。 关键点:最终目的是出售。 1 【提示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存货。 2 【提示 】下列项目属于企业存货: ①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视同”企业的产成品,即企业为加工或修理产品发生的材料、人工费等作为企业存货核算);②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的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属于企业的存货;③已经取得商品所有权,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④已经发货但存货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买方的发出商品;⑤委托加工物资;⑥委托代销商品。 【例题?单选题】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在建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项目为( )。 2012 ( 年) A.存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投资性房地产 【答案】 A A 【解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在建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选项 正确。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种物资中,不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 有( )。 A.工程物资 B.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用于建造办公楼的土地 C.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 D.受托代销商品 【答案】 ABD 【解析】工程物资并不是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销售或耗用而储备,它是为了建造或维护固定资产而储备的,其用途与存货不同,不能作为“存货”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用于建造办公楼的土地属于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不属于存货;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企业性质,其生产的产品为商品房,因此购入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属于企业存货;受托代销商品由于其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不符合存货确认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