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4章 社会

社会学:第4章 社会
社会学:第4章 社会

教学目标:1、掌握社会的本质

2、掌握社会结构的概念,理解社会结构的涵义

3、了解社会结构的各种组成要素

教学重点:社会结构、社会的概念

教学难点:社会的概念

教学内容:

§4 社会

§4.1 社会

所谓社会,从外在形态上看,是人和自然界、人与人之间有机结合的共同体;从内在本质上看,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下面我们从语言学、西方社会学家以及马克思等人的界定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社会。

一、语源学上的社会

“社会”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但其使用却完全不同于今天的涵义。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社”与“会”是分开使用的两个概念。“社”有三种含义:1)社原指土地之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场所;2)指志同道合的人集会的场所,文社、诗社;3)指古代的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一社”。“会”指集会,有聚集的意思。“社”与“会”联用最早开始于唐朝,是指在节日里在某个地方举行游艺集会或祭神的庆祝活动。此后,在历代的著作中“社会”一词也曾多次出现,但涵义与今天不同,只是古人对社会的简单的朴素的认识没有解释社会的本质。

在西方,英语中的“society”源于拉丁语“socius”,是伙伴的意思,大约在明治年间,日本学者最先将其英文society译成汉字的“会”后来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者著作时,才沿用这个词,有了现代通用的涵义。

二、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概念的解释

在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的解释各种各样,有的认为,社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体;有的认为社会是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在内的遗产;还有的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物论两大派别。

1、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的区分

这两大派别争论的实质问题是:社会是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这个概念是不是对一种真实存在的东西的反应。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

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涂尔干、齐美尔等。他们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他们都强调从实体出发,把社会作为一个具体事务来描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个空名,而不是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因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个人的行动。代表人物有法国卢梭美国的吉丁斯、韦伯等人。

这两种理论从局部看都有合理的因素,它们都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区别,特别是唯实论肯定了社会的真实存在性。但从整体上看,它们又都是错误的,唯实论只看到了社会的独特性,却忽略了社会对个人的依赖性,否认了个人的主体性,把社会看成是先于个人或超个人的存在,这就不能把握社会的实质。而唯名论否认了社会的真实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这实际上是被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迷惑了,过分强调了这种独立性与自主性。而社会关系正式由个人的活动形成,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史处于这种联系和关系之中的,而不是之外,而且还受这些联系和关系的制约和规定。所以说,两种理论都是错误的。实际上,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之中,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解释了社会的本质。

2、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有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马克思等人的关于社会的论述包括以下的几个基本观点:

(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社会又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集合体。没有人与人的交往,也不会有社会的存在。但是马克思之所以使用“产物”,不是说现有人们的交往,后有社会的出现,二者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而是想强调人们的相互交往对社会的重要性,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2)社会的本质和基础是生产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们为了生存,就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来满足衣食住等生存资料的需要。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进程中,人们就结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为了保障和发展生产关系,就要建立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产生出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所有这些关系加起来就构成了社会。其中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的性质,从而决定着社会性质。马克思关于社会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的思想,为我们研究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在马克思以前,许多思想家分不清错综复杂的

社会现象中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只有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

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社会,马克思在讲到社会是总会在前面加上这样的定语“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社会具有具体的社会形态,就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统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俩是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总是处于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的状态中。因此,任何社会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本书关于社会的定义和特征

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占据共同抵御共享某种文化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味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由个人、群体、组织和制度构成的较为宏大的网络,是依靠人们交互作用自我维持延续的相对独体体系。

§4.2社会结构

每年9月新学期开学,学校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毕业生或深造,或走向社会;迎来新生。在校的同学也有一些变化:接触到新的老师;开始新的课程。校园变化:新教学楼、新实验室、新宿舍、新运动场、新体育馆等。尽管有这些变化,但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学校,而不是一所医院。”为什么?虽然人员、课程、环境在不断变化,但仍有一些相对稳定的性质。

同样,部队每年老兵退役,征召新兵,但部队的排连营团的等级编制、训练操行、规章制度、陆海空各兵种构成依然如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同样具有某种稳定的性质。

这种稳定的性质到底指什么呢?——结构

结构最早是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术语。在数学中,结构表示事物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物理中,结构是物质的普遍存在形式;生物学中,结构是有机体的内部组织构造。实际上结构包含两层含义:1)任何事都是一定要素、成分组合而成的 2)组成事物的要素,成分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确定的方式,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起来的,彼此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

由于结构这一概念是我们分析事物十分有用的工具,因此也被引用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学中,社会结构用来指社会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一、社会结构及特征

1、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在人的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按照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

2、社会结构的特征: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社会结构的首要特征。整体对于它的部分具有优先的重要性,结构总是指整体的结构,总是属于整体的。只有面对一个客观的整体才有可能去考虑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

(2)相对稳定性

某种社会结构一旦形成,其基本的要素与组合方式就是相对稳定、有章可循的。大规模性的结构性变迁不会轻易发生,一旦发生,也不会轻易消失。

(3)层次性

社会结构既具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性。

宏观层面:政治结构、经济、文化

中观层面:群体结构、组织、阶段、阶层、社区、制度

微观层面:社会角色、社会地位

(4)有序性

结构意味着一种“秩序”,不是杂乱无章,也不是简单排列组合而是有机地联系成为有序可调的整体。在社会领域中,社会阶层现象就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现象,它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状态。当社会的阶层关系出现紊乱的时候,往往意味着社会结构的紊乱。

(5)动态性

稳定性并不意味不会发生变化,而是社会结构活动周期的一个阶段,动态才是社会结构的常态,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一个“解构”和“建构”的过程。

3、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

一定结构显现为一定的功能,功能的大小,性质,水平取决于结构本身的结合方式。即使要素相同,但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不但结构本身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结构的功能也可以大相径庭。

2C 6H 1O 乙醇或甲醚

C 金刚石石墨

田忌赛马上对中中对下下对上

毛泽东将要素的组合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政治动员人们的理想和激情,用精神资源弥补现实生活的匮乏,将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二、社会结构及其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

社会地位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权力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寡问答题做出的社会排列。

每个人在社会中总会处于一定的地位。它受着多种关系的制约。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邻里关系等都会影响个人的社会地位。另外,社会地位具有多重性,也就是一个人可能具有多个社会地位。但其中只有一个最为重要,称为主要地位。有的人经济地位不高、政治地位很高,有的人政治地位不高,亲缘地位很高。

自己不能控制和改变的地位叫先赋地位或既得地位。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起到部分作用,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的地位叫后致地位或自致地位、获得地位。

“地位”有时专指高的社会地位。

2、社会角色(social role)

我们占据什么地位,就要扮演什么角色。地位和角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是相联系的。社会角色是指被社会所期望和要求的,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力、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社会地位的外在动态表现,也是人们对处于特定地位上的行为期待。我们每个人都是地位与角色的统一。

地位和角色的关系

联系:一方面地位决定角色,另一方面角色是地位的表现形式。当一个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也就有了相应的责任、权利、义务。

区别:地位侧重反映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角色侧重反映在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过程。也就是说,从结构上看是地位,从功能上看则是角色。

3、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群体或社会群体是指两人以上,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关于社会群体,将在第六章重点介绍

4、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

社会制度在第八章重点介绍

三、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

在早期创始人那里,社会结构不过是对生物学有机体结构的类比,是社会进化的结果,这种理解简单机械,毕竟社会与生物体是有区别的。

1、斯宾塞和涂尔干的观点

斯宾塞最早、最明确的使用了社会结构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学分析中

的基础概念,他认为社会进化的方向是结构层次上的异质性扩大和功能层次上各部分的相互依存性增强。

2、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

真正从本质上对社会结构分析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结构作了这样的经典描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在这里,马克思把社会结构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经济基础层次(经济结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决定层次。二是受其制约的上层建筑层次。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结构)以及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结构)。这种把社会结构划分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大板块的观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为社会学认识社会结构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3、帕森斯的社会结构

帕森斯是从角色结构来进行社会结构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员配置所形成的群体、组织、地域、社会等结构;另一方面是作为工具及报酬的配置而形成的占有结构、权力结构、威望结构、也就是阶层结构。

§4.3 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称。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这基础上派生出了一些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

一、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

从规划程度上划分为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

正式关系:制度化、较稳定、有一定程序、受严格制约的关系

非正式关系:未制度化没有固定模式,不受严格制约的关系

二、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

地缘关系;建立在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

业缘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三、工具型关系和情感型关系

工具型关系: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

情感型关系:为了情感的交流、寄托

四、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

六度空间理论(六度分隔理论、小世界理论)

§4.4 基本的社会类型

在社会学中,从不同角度社会划分不同的类型。

1、从文化角度

无文字社会

有文字社会

2、按生存方式——罗伯逊

狩猎采集社会、畜牧社会、园艺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3、按经济形态的演进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4、按社会组织形式

礼俗社会——特征:规模小,分工,角色少,家庭为核心单元,初级关系占统治地位,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社会具有同质性。

法理社会(工业)——特征: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社会组织取代家庭核心地位,次级关系占统治地位,传统关系和价值观念削弱,

行为受规章、法律约束,社会性具有异质性

5、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P92 表4-3 三者区别

§4.5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清朝末期,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地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变迁、变革、转型和发展。

我们将通过中国社会结构发展的四个转折点来介绍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第一个转折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外国纷纷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对外通商。这样我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受到了冲击,并开始了动摇。经济基础一变,必然会带来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变化。但由于自然经济是几千年封建统治的结果,保守派不要维护原有的经济基础,因此鸦片战争只是动摇了传统的社会结构,而新的社会结构并没有建立起来。

二、辛亥革命

这是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第二个转折点。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然而却没有彻底铲除封建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动摇了,上层建筑没有了,社会结构迅速分化瓦解。社会陷入地方割据、军阀混战、内外冲突的状态中,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这是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第三个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这一时期,社会结构也发生重组。但是在社会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的重组中,由于我们过分关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忽视了生产力本身,因而新的社会结构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结构发展的第四个转折点。

补充材料:

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问题

一、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建国后,中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总体性、二元性的特征。

1、总体性

改革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即一种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全面垄断,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

具体表现:

第一,国家对大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垄断。包括生产资料、住房、生活资源、日用品供应,以及就业等。换句话说,国家不仅是生产资料资料的垄断者,也是生活资料的发放者、权力和威望的支配者。

第二,社会组织类型和组织方式简单划一。都是按着相同的模式建构和按统一的方式运行的,不管是行政的、事业的或经济的、政治的,均由政府控制和管理,均有一定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级别,并依此从政府获得按计划分配的资源。同一类、同一级组织在内部结构、社会地位、行为方式上没有不同;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组织只有在资源获取多少、权力大小、职能方面有不同,而行为方式、制度框架上没有不同。所有社会组织都缺乏独立利益和自主权。

第三,政治结构横向分化程度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意识形态中心高度重合。意识形态是总体性的,政治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经济与其他社会生活是高度政治化的。

“你是哪个单位的?”这是过去中国人见面常爱问的一个问题。在中国,人们生活在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单位里。进入单位的门,就是单位的人。你的政治前途、事业成败、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甚至子女受教育的幼儿园、学校,单位都大包大揽了。单位是命根子。改革前,城镇户口的中国人,如果离开了单位,就意味失去了饭碗。

单位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百废待兴,刚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确立公有制,苏联模式,集中一切社会资源,加快建设,单位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力量,这就是单位的由来。

单位的结构特征表现在:①单位是国家按统一计划、集中管理、总体动员的原则建立起来的。②单位根据工作、职能将人们组织一起。单位按行政组织模式构造,各类组织同质性极高。③国家通过行政组织体系,并借助于政治运动对社会成员进行动员和管理。单位是国家与社会成员的中介,整个社会的运行表现为单位的运行。④单位的意义不仅在于国家利用单位进行资源分配,而且对生活所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子女教育、住房、文化娱乐。可以说,中国的单位就是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

2、二元性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我国建国后通过一系列分割城乡等制度安排而人为构建的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这种二元结构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是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的结构安排。具体表现在:把整个社会一分为二,即城市与农村,与此相联系的城市人和农村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工人与农民。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分别被纳入到不同的制度和体制之中:城市人被纳入到国家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体制中,享受着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的一切方面的优惠待遇;农民则被排斥在这个体制之外,自己负责自己的一切生活。这就从根本上使城市人和农村人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待遇,从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

当然,二元结构也具有历史合理性,一方面,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满足了当时社会稳定的需要。限制了流动,保证了稳定。

二、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急剧转型的新阶段。

1、由总体性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

社会分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社会结构要素的增多、数量的扩大、社会结构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功能的专一化。

★领域的分化

社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与国家并列的提供资源和机会的源泉。经济领域、文化领域逐步从政治领域中分化出来,具有相对独立性。而政治领域也莸得自身的独立性,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职责。政治、经济、文化由“大一统”向各自独立承担的功能分化。

★阶层结构的分化

改革前阶层为干部、工人、农民,现在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等许多阶层。农民阶层也有了很大的分化,农民工人、农民个体工商者、农民私营业主、农民知识分子、农民企业家、农村管理者等。

★组织结构的分化

社会组织结构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大量新型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结构模式也多样化,异质性明显。企业也摆脱政府干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地区结构的分化

地区间的同构性被打破,地区间的异质性增强,形成较发达、中等发达、不发达地区格局。

2、二元性城乡结构向开放性、流动性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改革以前的二元结构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刚性一化特征。改革以来,也开始呈现出开放的流动的弹性化趋势。

★户籍制度的松动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改革。1992年10月,广东、浙江、山东、山西、河北等十多个省先后试行“蓝印户口”,即将当地持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居民,按城镇常住人口进行管理,统计为“非农业人口”。2001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农村人口进入县级以下的小城镇实行了全面的开放政策。2001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颁发了新的户籍管理制度,成为全国第一个较为全面开放的城市户口的中等城市。8月,石家庄允许连续居住工作两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落户市区。12月,广东省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虽然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深度、范围还有限,但作为二元城乡结构基础的户籍制度的松动,表明二元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规模农民流动

改革开放后,国家允许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谋求职业,劳动合同制的试行,使掀起了民工进城的高潮。20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民工潮”。

★小城镇成为城市与农村的中介

1986年4月,国务院放宽建制镇的设置标准,促进小城镇的兴起。小城镇在城乡结合的地带,即有城市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又和农村保持较强的联系,在城乡之间发挥着关联互补作用,成为中介地带。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社会互动概述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人发生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社会互动是相互依赖性的行为;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媒介; ?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 ?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1.合作: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2.竞争: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3.冲突: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等而互相斗争、 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冲突的特点: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 ?冲突双方是直接对立关系 ?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 ?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 ?冲突双方的利益、态度及意见是根本对立的。 三、集体行为 1.含义:也叫集群行为、大众行为,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 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2.特点:群体性;自发性;突发性 3.具体表现:情绪;感染时尚;骚动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1.交往:既包括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 包括物质交往,叉包括精神交往。 2.主要内容 ①揭示了社会互动的物质条件; ②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 ③分析了社会互动层次,指出经济互动是其他一切互动的基础。 3.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 二、符号互动论 1.代表人主要是米德、布鲁默等人。 2.该理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 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

经济社会学详细考试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 第一讲经济社会学总论 学习经济社会学的意义(1)经济行为是社会行为的核心部分;(2)社会学、经济学都不是孤岛,学科发展有交叉也需要交流。 (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最早的名称:1898年涂尔干《社会学年鉴》中对社会学的分类 关于经济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economy)。 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1、[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 2、[美]尼尔·斯梅尔瑟:1963年《经济生活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中经济方面和非经济方面之间的关系,即两者是怎样交叉重叠,怎样互相影响的”。 “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探讨经济行为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并且科学地分析经济结构和社会其他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3、中国学者孙本文《社会学原理》:“研究经济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 费孝通《略论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上的商品流通、供求关系、物价起落等等,而社会上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变动,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很多活动并不在市场上进行的,于是又产生了‘经济社会学’”。 1985年中国社会学首届经济社会学研讨会:“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二)经济社会学的先驱 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Swedberg:“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充满生命力和颇有前景的一门学科。” 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都涉猎经济社会学,并对其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 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其中对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独到而富有成效的探究,指出经济决定社会总的演变。 经济社会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雷蒙·阿隆:“马克思是一个社会学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是一个特定形式的社会学家,即经济社会学家”(Aron,1988:154) 富永健一:“虽然‘马克思经济学’本身并不能叫社会学,但可以说历史唯物论整个体系提出了一种经济社会学”(富永健一,1984:4) (2)马克斯·韦伯 经济社会学创始人经济社会学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与社会》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主要考察的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起源的关系,

社会实践调查__第四章 确定调查任务

第四章确定调查任务 社会调查是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自觉活动,它必须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科学地安排社会调查的工作程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顺利进行,必须认真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确定调查任务,是社会调查准备阶段的第一项工作。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按照人们的认识规律,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是个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社会调查工作的具体程序上,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确定调查任务,包括选择调查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和提出研究假设等项工作。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指标的设计和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并对设计的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组建调查队伍,包括调查人员的选择,训练和组织等项工作。 准备阶段是社会调查的决策阶段和打基础的阶段。合理确定调查任务是搞好社会调查的首要前提,科学设计调查方案是保证社会调查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认真组建调查队伍是顺利完成调查任务的基本保证。准备阶段对社会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真正起点。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舍得花大力气做好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实践证明,许多大规模的或比较复杂的社会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而实施现场调查的时间却少得多。我们过去的许多社会调查之所以失败,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认真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各种调查方法,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做好搜集资料的工作。对于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来说,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和内部指导工作。 调查阶段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接触的唯一阶段,是调查者受种种外部因素制约而无法完全控制或掌握自己工作进程的阶段。因此,要顺利完成调查任务,调查者就必须自始至终做好有关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紧紧依靠被调查单位或地区的有关组织,努力争取他们的积极支持和帮助,要尽可能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他们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调查工作的任务和进程。二是要密切联系被调查的全部对象,努力争取他们的充分理解和合作。要尽可能与被调查者交朋友,决不做损害他们利益或感情的事,决不介入他们内部的任何矛盾,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他们某些必要的帮助。实践证明,做好外部协调工作,是保证调查阶段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调查阶段是调查者分散搜集调查材料的阶段。要组织众多的调查人员按照统一的要求顺利完成搜集材料的任务,就必须加强调查队伍内部的指导工作。社会调查的类型和方法不同,调查阶段的工作指导也不相同。但是,一般地说,在调查阶段的初期,应指导调查人员尽快打开调查工作的局面,注重调查人员的“实战”训练和搜集材料工作的质量,为整个调查工作开一个好头。在调查阶段的中期,应注意总结和交流调查工作的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后进的单位和环节,促进调查工作的平衡发展,加快整个调查工作的进度。在调查阶段的后期,要狠抓搜集材料的扫尾工作,同时要对调查资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初步整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补充调查。 在整个社会调查工作中,调查阶段是唯一的现场实施阶段,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调查人员的接触面最广,工作量最大,情况最复杂,变化最迅速,实际问题最多,指挥调度也最困难。因此,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亲临第一线,集中精力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和内部指导工作,力求以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搜集材料的任务。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开展理论研究。 鉴别资料就是对调查的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区分真假和精粗,消除资料中的假、错、缺、冗现象,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整理资料则是对鉴别后的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模、水平、结构和比例,说明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提供准确而系统的数据资料。在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各种数据,以提高统计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开展理论研究,就是运用逻辑方法和与调查课题有关的各专门学科的科学理论,对鉴别整理后的事实材料和统计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思维加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说明事物的前因后果,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自己的理论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具体建议。 研究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跑腿的事已大大减少,但动脑,动手的事却大大增加。特别是对于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统计人员和研究人员来说,工作任务就更为繁重和紧张。社会调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 四、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和评估调查结果。 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调查工作最重要的总结。一般来说,社会调查都要撰写调查报告,并尽可能使调查报告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的毕业总结,许多大学生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论文题目应该如何去定位,根据那一个方向去写,这个是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在这里学术堂根据网友的反馈以及大学生的需求不同,在这里以经济社会学专业为例,举例了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希望 能够帮助到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同学,论文题目的定位非常重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祝各位学子毕业成功,前程似锦!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 学专业为例 3. 社会经济形态视角下的屯堡族际婚姻观变迁研究 4. 中缅. 中老. 中越少数民族跨境婚姻行为的经济学思考 5. 西方对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的认识:一个历史的考察 6.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7.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8.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9.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期刊管理学系列 10.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11. 仪式礼物变迁的经济社会学思考--以广西田阳县龙河村那逻屯祝寿仪 式为个案 12. 试论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统计学的发展 13.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公共关系优化对策分析--以社会化媒体时代为背 景 14. 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探索 15. 近百年来客家乡村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研究--以梅州市部分农村为例 16.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 17. 代际经济支持健康效应检验 18. 统计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的应用 19. 老年人社会经济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

经济社会学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用社会学的传统分析解释经济现象.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在经济中作用,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基本假设A效用最大化假设B偏好变化假设.视角:C人际关系把握个人行为视角D强调相对地位敏感性E制度分析视角 ?研究策略:A理性选择社会学.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若干核心要素结合起来考虑;B新经济社会学.在社会学分析框架和概念的帮助下分析;C社会经济学.利用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视角解决;D PSA经济学.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发现直接综合进经济学模型;E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基础上对组织形式统一分析,理解制度界定与变迁 ?基本概念:资源稀缺性-基本前提,稀缺程度影响合作冲突\制度安排;行为假定-理论模型基础;制度-核心问题;组织-制度是组织的内在结构;社会均衡-制度和秩序存在必要条件 ?行为假定四个角度:A效用最大化(5假定a各种行为目标统一于效用最大化目标b信息完全性不是必要前提c效用评价有完备性d可传递性e各类决策主体行为统一)B他人状况直接影响个人(个人效用受社会网络内外他人影响);C有限社会化(人们并不是完全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做选择,有时会不假思索依据惯例行动,人们在不同程度的遵守社会准则同时,保持效用最大化选择的行动空间);D嵌入性(人的有目的性行动是嵌入在具体的正进行的社会关系系统中) ?制度:一个社会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则,是人们在确定相互关系时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种约束.作用:A通过提高人们行动的代价或收益,约束行为;B引导行为激励作用.正式制度有意建构的\明文规定的\通过系统组织来保障和实施的.非正式制是通过一代代的教诲模仿\积淀演化的. ?组织:稳定互动\协同行动的群体构成了组织. ?社会均衡:所有人都在其所面对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了效用最大化选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单方面的改变他自己的行动来增加效用.(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社会最优,不一定会形成社会制度和秩序) ?基模·价格:在资源交换过程中,对不同资源的交换比例形成的合约. ?相互影响假定和需求:∵A价格水平具有社会阶层区隔标志的含义B高社会阶层成员会因低层与其购买同样产品而产生负效用,低层不避讳.∴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较高层消费者推出,低层进入.社会分层结构和需求∵C一个社会分层结构是金字塔中上层少于下层D中产以上阶层每个人和低阶层每个人购买数量相同.∴价格下降,下层人士需求会大于上层人士退出的影响. ?网络和需求匹配机制:传统供求模型(市场无摩擦假定\价格传递供求双方所需充分信息假定\社会成员拥有无差别信息获取机会假定)匹配问题无关紧要.∵供求双方的沟通存在障碍;供求双方不仅仅关心价格还关心其他,价格传递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获取机会也不同∴匹配机制来解决匹配问题∴人际关系网:信息很大程度上作为其他社会过程的副产品被传递,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完全是通过与市场行为不相干的社会过程传播的. ?社会互动下的市场需求:需求的连带外部性,个人需求受他人影响(正-负效应)A从众:群体规模\比例\价格\个人因素(社会特性)影响,从众行为并不是必然结果,高阶层可能从众于低层B求异:需求与价格弱化器,求异在基本形态上并不排斥从众,求异行为也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引发从众,求异行为本身也会演变成从众. ?受他人影响的个人偏好:偏好是个人的心理秩序,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后天环境内化有关∵假定商品多多益善\偏好可传递,无差异曲线表示是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的商品组合∴无差异曲线是考察消费者偏好的工具,他人状况带来的正负效应刻画了消费者和他人的关系 ?创新:是实现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五种情况:A采用新产品或某种产品新特性B采用新生产方法(经验上未鉴定)C开辟新市场D新原料供应源E新产业组织. ?创新与社会互动:绝非单独行为,而是通过复杂的社会过程实现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使用者的建议\技术开发者与投资者的互动\研究者之间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都发挥作用.创新过程分布在使用者\制造商\供应商等人中.非正式交流:A创新的主体间并非毫无保留的交流B交流具有互惠性,非正式交流网络中贡献自己的思想,也能同时听取和捕捉他人的思想激发灵感(机会主义者自然会被排挤出局)C提供咨询和劝告能获得社会回报-服从和赞誉D获得赞誉和服从可以看做是自身富有的信号,获得更多创新互惠的机会. ?创新与制度:制度内涵的激励影响创新:产权制度\权利保障\尽快获利的资本市场制度

社会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系统性质,这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客观依据。 B、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2【单选】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 3【多选题】以下关于社会学的说法正确是() A、社会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 B、社会学不研究经济问题。 C、学习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D、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就行了。 4【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错) 5【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1【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 A、费孝通 B、潘光 C、陈达 D、吴文藻 2【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 我的答案:√ 3【判断题】1950年3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 4【多选】以下有关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不正确的是 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 B、费孝通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倡议将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为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所需干部” C、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是北大社会学系和清华社会学系 D、不少社会学家被划分为右派分子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1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B、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C、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那样一般的、有力的理论。 D、社会学是累积的,通常透过不断检证、否证既有的理论与经验,在此基础上修正、说明并改善原有的社会学的知识。 2【多选题】社会学的想象力适合用来解释以下哪些情形() A、小华与父母很疏远,因为他们外出打工,很少见面。 B、丽丽与同学闹矛盾了,现在心情不好不想吃饭。 C、来自农村的小刚发现大学同学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D、因为打工子弟学校被拆,乐乐必须离开北京回老家上学,她很不愿意。 3【多选题】科学具备的两项基本要素是() A、解释必须采用理论形式 B、理论的行程需要经验的积累 C、客观性与抽象概念的结合 D、理论必须是系统研究验证的对象 4【判断题】社会学是经验性的,以客观的观察与逻辑的推论为方法的。() 我的答案:√ 5【判断】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是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对) 第二章社会学与社会生活 社会学的公共性 1【单选题】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 A、《群学肄言》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圣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一、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 答:“文化堕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5.文化震惊[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 答:(1)文化的含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语言、符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经济社会学课程大纲

《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48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生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介绍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展开有关两个学科建设性互动的讨论。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互动中发展着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有所了解;锻炼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探讨各种理论的前提和解释边界,借以提高研究者的学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经济社会学是当前十分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最富活力之处在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开始出现有建设意义的对话,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有潜力的理论生长点,出现了一些可资继续开掘的研究成果。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一个逻辑相对严密的体系。许多经济学家已经习惯于在这个严密的体系中进行思考,对某些基本假设习以为常,而疏于

对在假设中被排除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些因素,很可能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反观社会学,却常常可以发现对这类因素的关注。因此,与社会学对话,有利于使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更加逼近现实。 对社会学来说,它虽然有比较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思想,但却缺乏对理论的更为严密、精确的陈述,特别是欠缺对于理论前提的思考;此外,由于“剩余策略”的影响,也使得社会学在需要面对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现象——经济生活现象时,显示出力不从心。和经济学开展有建设意义的对话,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对社会学学科本身的局限加以弥补。 本课程在介绍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展开有关两个学科建设性互动的讨论。课程中所选择的阅读文献,都是有理论代表性的。 本课程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作为学科基础课,注重以社会学的视角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使得学生对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内容之一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教授的过程中,强调以理论为经,经验现象为纬,帮助学生构筑经济社会学在知识、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框架,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经济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 ? 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社会行为、嵌入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源、社会网、结构性要素、资源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动力性要素、网络结构观、市场网络观、强关系、弱关系、市场、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市场类型、市场体系、消费行为、家庭生命周期、社会阶层、炫耀性消费、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经济交换、社会交换、交换模式群体、企业的市场性、企业的社会性、内部劳动力市场、外部劳动力市场、专业劳动力市场、生产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区别和联系 ?2、社会学家是如何认识交换行为的。 ?3、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有何关系? ?4、简述社会网的要素包括哪些? ?5、简述社会网的连接。 ?6、比较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内涵 ?7、交换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 ?8、试析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9、试比较企业、市场、网络结构的特征 ?10、简要叙述劳动力市场如何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出现。 ?11、简述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 ?12、简述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 ?13、试述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14、简述礼品经济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网络分析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2、应用社会网分析某一具体经济生活现象 ?3、简要比较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的异同。 ?4、试析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5、试述社会网在经济生活中运用。 ?6、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如何嵌入社会网络形成的社会结构中的。 ?7、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经济社会学A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为什么要研究经济社会学 ?1、现实的需要 ?2、学科建设的需要 ?3、研究者个人的需要 ?帕森斯、斯梅尔瑟 ?二、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定义: ?斯梅尔瑟的定义:(1)是研究经济行为本身的,即这些经济行为如何将不同的角色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第三章社会1.社会的概念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