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下科学教材分析

教科版四下科学教材分析
教科版四下科学教材分析

主题:电

主备人:沈艳

主题:新的生命

主备人:沈艳

主题:食物

主备人:沈艳

主题:岩石和矿物

主备人:沈艳

教学进度表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解读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 新教材培训研讨会资料四北 京四 esph

目一一录 一二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修订报告(1) 二二相关文献(9) esph 三二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框架(科学知识目标)(16) 四二3~6年级上册各单元概述(28) 五二教材前期试教资料(53)

一二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 修订报告 继一二二年级教材送审之后,根据教育部‘小学科学教材修订送审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我们对本版3~6年级的科学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三 通知中明确,这次修订的目的是使教材的质量得到提升,具体要求是加强整体设计,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三遵照这一目的和要求,我们此次修订的重点是以课程标准为核心,调整现行教材的框架结构和相关内容,提升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原有设计三esph 一二教材框架结构和内容的调整 (一)调整情况 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内容标准部分进行了学段划分,突出了大概念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学习进阶理论在设计中的地位三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虽然我们编写的教材已经采取了以概念为核心的框架结构,但如何将大单元的结构方式与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更完美地融合,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三我们首先将现行3~6年级本版教材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4个领域的207项学段目标逐一核对,结果显示,两者的吻合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也发现了与学段目标不够吻合的部分,例如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13.1-3目标现行教材是在高年段实现的,为此我们采取了在三年级下册增设 太阳二地球和月球 单元的措施三对个别学段目标的错位,我们进行了单元的拆解或合并,例如 新的生命 分别植入 植物的生长变化 和 动物的一生 , 温度和水的变化 与 溶解 合并为 水 ,呼吸和消化器官的教学集中在了一个单元三至于现行教材中存在个别超出学段目标的部分,则做了删除处理,例如 沉与浮 单元,不再进行浮力的比较,而是指向工程与技术,更名为 船的研究 , 我们的身体 单元主题更明确为 健康生活 三 经过这样的调整,我们达到了如下效果: ?将原3~6年级32个单元减少为28个(3二4年级每册3个单元共计24学时, 5二6年级每册4个单元共计28学时),降低了教材难度,减少了课程容量三?对大部分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原有设计的提升和改进,使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延续性又提高了质量三

【新版】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电 1、电有不同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3、电源、电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 电路。 4、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连接。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串联则是3V。 6、发电厂发出的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9、像铁片等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导体。10、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绝缘体。11、电冰箱、彩电、日光灯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用的电是直流电。 12、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 13、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4、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或按钮)控制的。 15、导体有:人体、大地、水、金属、湿木。 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 16、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有个“+”字;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有个“—”字。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5、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6、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7、豌豆花、桃花、牵牛花是完全花,结构完整。柳树花、 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8、尽管花在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特征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般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只是具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 9、只有四部分都齐全的花才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都叫做不完全花。 10、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1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12、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所谓自体传播,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13、动物传播。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沾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苍耳;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 14、风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柳树、木棉、蒲公英。 15、水传播。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一般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如莲蓬和椰子。 16、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17、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18、种子萌发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逐步形成幼苗。 19、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20、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胎等部分组成。 21、蛋白和蛋黄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为胚胎发育成小鸡提供物质和能量。蛋壳膜可以保护里面的生命体,气室可以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22、小鸡孵化发育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23、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4、胎生动物要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

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活动,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 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1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14、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电线没连接好;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 15、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电路检测器,检查法;替换法。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水、人体、大地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17、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8、不要用湿抹布擦带电设备,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材料。 19、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梳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梳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上) 第一部分整体教材 一、教材整体分析及教材特点 教材整体分析: 本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启蒙教育,准确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和灵活使用课程教材,将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 我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习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之旅。 教材基本特点分析: 1、内容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 三年级科学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学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个单元教学内容,划分为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两个方面,分别以大树、树叶、蜗牛、蚂蚁和水、各种液体、纸等为学习研究的对象。不仅如此,教材还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重视了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语言、版式及绘图上体现了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使教材“学生能够愿意看,教师能够教”。这种注意从小学生现有经验出发,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编写和方式选择,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

特点,开展尝试性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孩子步入科学学习殿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载体。 2、以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 科学学习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环节,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三年级学生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发展水平,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点,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虽然各单元学习内容不同,观察对象各异,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步骤、有计划发展。 二、教材的总目标 本学期的课程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亮亮对比观察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试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实验题: 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橡皮铅笔1只。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二、制作雨量器 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论基础

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论基础、特点和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和科学课的活动研究 新的课程教材有许多需要我们大家来研究探索的课题,在有限的新课程教材里,我向大家推荐的研究重点,或者说研究建议是两个字:活动。研究“活动”——研究科学课的活动;研究科学教材的活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个前言,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孩子们要学习新的一门叫科学的课了,他们很自然地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科学课是怎样的一门课?科学课怎样学?前言是这样回答三年级同学的,科学课是怎样的一门课? ——科学课是一个个有趣的、有意思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科学课是怎样学的?——学习科学课,就是去参加、去经历这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它还强化一句:参加这些活动就算学习学了吗?是的。可以说“活动”是科学教材和科学课堂的研究重点,教科版的教材是这样,我看到的国内的其他科学教材也是这样,也可以说国外的一些教材研究也总是从“活动”着手去研究的。这样比较具体,比较鲜活,比较接近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教材实际,因此比较实用,比较容易把握。下面主要谈谈关于小学科学教材和科学课的活动研究。 一、科学教材和科学课活动的意义。 第一层意思:科学教材和科学课的活动是什么性质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个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是一个个观察研究的活动。对成人来说,科学是探究活动与典型的认识活动。科学课的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这是相对于非科学探究活动而言的。是否所有的科学探究活动都可以作为科学课的活动呢?不。作为科学课,作为科学教材,有着教学与发展的独特要求,这是科学课典型认识活动的内涵。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回家发现桌上放着几种妈妈买来的食品,便想挑一种好的,拆开一包尝尝不怎么样,又拆开一包尝尝也不怎么样,再拆一包,哈!好吃!这个过程能算是科学探究过程吗?也许有人会说,这个过程中也有提出问题:哪包好吃?有猜测假设:这包好吃。有尝试验证:第三包好吃……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电》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 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的交流电,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 触电危险。干电池里 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 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 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 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 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 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花。 5、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 “电”单元练习答案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课堂练习 1.连线题。下面哪些现象是静电现象?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选择题 (1)C (2)C (3)B 2.点亮小灯泡 活动记录 1.(1)(2)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2.尝试用一段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 (1)装置图略 干电池使小灯泡发亮。 梳头的时候,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吸引。 下雨前天 空会打雷 通电后电视机播放节目。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冬天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噼啪”声响声 塑料尺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

(2)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 课堂练习 3.下图中哪些小灯泡会发光?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下图中哪些连接会产生短路?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 (╳)(╳)(╳)(╳) 3.简单电路 活动记录 2. 1. 课堂练习 3.连线题: 连接各元件 提供电源 连接或断开电路 利用电流发光

4.判断题:(1)√(2)X (3)√ 4.电路出故障了 活动记录 1. 观察出了故障的电路,找出可能造成小灯泡不发光的各种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接上; (3)导线里面断了; (4)小开关的连接松了,没有连接上; (5)电池没有电了; (6)电池盒连接松了。 2. 略 课堂练习 3. 选择题。(1)B (2)B 5.导体与绝缘体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2.选择题(1)C (2)A 6.做个小开关 课堂练习 1、下图是小明设计的三种开关。请判断哪个开关可以用,哪个开关不能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及数量统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六年级实验类型及数量统计表 注:以下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含课题、实验名称、实验器材、药品、实验要求等等,来源于网络。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上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开出登记表 (本原始表格每个教师一份,要及时登记填写,于期末统一交教导处存档)___学年执教教师____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下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2、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3 营养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4 观察、描述矿物(一) 5 观察、描述矿物(二)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教科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教科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2001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批准教育科学出版社为验证《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出版一套相应的《科学》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组建了编写组,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已完成1—6册的编写,全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在全国24个省(市)的150多个实验区使用。 一、组织结构 全套教材共37个单元,约140个活动(课),其中侧重于生命世界主体的单元10个,物质世界主体的11个,地球与宇宙主体的8个,另有8个跨学科的综合单元。编排是从横向上注意了一册中各个部分内容的均衡性,从纵向上注意了各册教材间科学概念发展的应用的逻辑顺序和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层次。从整体上内容的选择服从于活动设计的需要,服从于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需要。全套教材是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构建的基础是活动。 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活动水平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生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年级——对特定物体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观察对象更多的观察内容和采用更多的观察方法;学会提出问题,作观察记录及进行小组间的交流等。 四年级——有计划地对一个主题展开多侧面的调查——学习制定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准备、小组分工在内的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 五年级——自主参与和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之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及对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六年级——尝试进行开放性较强的某些自主探究活动——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方面积累起更多的经验。 二、教材的编写宗旨 科学素养被作为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探究被提到了核心地位。这决定了新的小学《科学》教材编写,需要建立在对科学和科学教育全面、深入的理解之上,能够将科学知识、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和所用的方法有效地体现在教材所设计的活动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科学活动,并能引领他们经历“科学过程”。为此,教科版小学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说明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说明 罗昌福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后面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 物体单元下设: 1.发现物体的特征 2.谁轻谁重 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下设: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动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

分重要。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明如下:y (1)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2)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

(完整版)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目录.doc

三年级上册: 一单元:植物二单元:动物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四单元:水和空气 我看到了什么寻访小动物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食物油的比较 校园的树木蜗牛(一)谁更硬一些谁流得更快一些 大树和小草蜗牛(二)比较柔韧性比较水的多少 观察水生植物蚯蚓它们吸水吗我们周围的空气 植物的叶蚂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空气占据空间吗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金鱼砖和陶瓷空气有重量吗 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的共同特点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三年级下册: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二、动物的生命周期三、温度和水的变化四、磁铁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温度和温度计我们知道的磁铁 种植我们的植物蚕的生长变化测量水的温度磁铁有磁性 我们先看到了根蚕变了新模样水结冰了磁铁的两极 种子变成了幼苗蛹变成了什么冰融化了磁极的相互作用 茎越长越高蚕的生命周期水珠从哪里来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开花了,结果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水和水蒸气指南针 我们的大丰收我们的生命周期水的三态变化做一个指南针 四年级上册 一、溶解二、声音三、天气四、我们的身体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听听声音我们关心的天气身体的结构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天气日历骨骼、关节和肌肉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声音的变化温度与气温跳动起来会怎样 1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探索赤字的音高变化风向和风速跳动起来会怎样 2 溶解的快与慢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降水量的测量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云的观测口腔里的变化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保护我们的听力总结我们的气象观察呵护我们的身体 四年级下册 一、电二、新的生命三、食物四、岩石和矿物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油菜花开了一天的食物各种各样的岩石 点亮小灯泡各种各样的话食物的营养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简单电路花、果实和种子营养要均衡岩石的组成 电路出故障了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观察、描述矿物(一) 导体和绝缘体种子的萌发面包发霉了观察、描述矿物(二) 做个小开关动物的卵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动物的繁殖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岩石、矿物和我们 五年级上册 一、生物与环境二、光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四、运动和力 种子发芽实验(一)光和影地球表面的地形我们的小缆车 种子发芽实验(二)阳光下的影子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用橡皮筋作动力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光是怎样传播的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科版科学四下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电》 1、人们最早注意到的静电现象是(摩擦起电)。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中。物质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4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5、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构成。电流过灯丝 的时候,灯泡才(发光)。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 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 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8、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 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9、手电筒、灯泡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手 电筒上的(按钮)相当于开关,外壳相当于(导线)。 10、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 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学生不能用来搞实验。高压电有5500V以上,人不能靠近。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11、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2、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的。 13、小电珠结构图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单元概述 通过前面三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对身边的许多物质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册教材中,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本单元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激发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本单元的“微小世界”和科学上所指的“微观世界”有所不同。微观世界一般指分子、原子、电子等极微小粒子的领域。由于观察条件和学生理解水平的限制,本单元不从这个角度展开,只是扩展到用放大镜和简易,的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现象。如常见的固体物质晶体、纸和布类的纤维、蚜虫等小的昆虫,昆虫的口器、触角等器官,一些藻类植物、菌类植物、植物的细胞等等。 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有光学、生物学、物质结构、科学发展史等。但教学的重点不是这些方面的知识,而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本单元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单元,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开了一个头,希望学生把观察活动延续到课后,把观察内容拓展到更多的方面。 主要教学活动有以下内容: 第一课——放大镜。放大镜是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学生在以前动植物等单元的学习中已经使用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对放大镜的使用

和观察,进一步了解它的作用和结构特点,从而在此基础上自制放大镜,激发学生用观察工具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第二课——放大镜的放大倍数。通过两个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的大致估算方法,进而探究放大镜的凸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在了解放大镜放大倍数的规律之后,再尝试着用较高倍数的放大镜来观察周围的物体。 第三、四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和放大镜下的晶体。昆虫和晶体的观察,单单用肉眼,能够获得的信息量比较少,于是教材把引导学生把昆虫和晶体“带”到放大镜下,拓展学生对昆虫和晶体的认知需求和探究兴趣。 第五课——怎样放的更大。这个教学内容是为了满足学生“想把放大镜下的物体放得更大”的需求,是对前面教材内容的延伸,即让学生探究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又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历史,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懈的追求、探索精神。 第六、七课——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和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显微镜观察研究什么样的物体、观察需要的工具、材料以及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并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科学展示会的形式相互进行交流。 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通过间接的了解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过程中在医疗、食品、农业等方面的活动和成果,直接的尝试用酵母菌发面的实验,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对微小世界研究的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由此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立志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四年级科学下(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电》 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 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 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3、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 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 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 就不会亮了。 4、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 电线会发热变烫。 5、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 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 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7、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 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8、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9、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 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0、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两节电池串联 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 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 完全花。 5、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 花都是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7、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8、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9、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10、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 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11、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2、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 的。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13、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