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与政策-霸权稳定论

当代经济与政策-霸权稳定论.txt
对霸权稳定论的理解和看法


“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很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它最初是关于霸权与稳定的多边自由国际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论 ,后来也被推广到政治、安全领域。它认为,一个超强的霸权国的存在有利于维持和促进国际稳定。该理论提出之初即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带来一系列争论。

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研究中.金德尔伯格认为大危机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是因没有一个大国有能力或愿意承担制止危机的责任。而吉尔平指出:“只有在霸权存在的情况下,一种特殊类型的国际经济秩序, 即自由经济秩序才能繁荣和充分发展”。具体来说,他们的观点是没有霸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就无法运转。

那么分析一下可知,霸权体系是一种稳定系统内秩序的均衡系统,霸权国的实力为系统的稳定提供了保证,并且为弱小国家提供了财产和安全保护,霸权的成功一部分在于霸权国将自己的意愿施加给弱小国家,一部分在于其他国家从中获益并接受霸权国的领导。但是,霸权稳定论者也承认,从来不会有什么绝对稳定的霸权体系。各国发展不平衡乃是国际政治中的普遍规律。随着各国实力的消长,国际体系、特别是霸权体系中将面临变革的问题。

由于各个国家利益的变化,特别是由于各国间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国际体系就会由平衡转向失衡状态。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国际体系变革的主要机制一直是战争,特别是霸权战争。只有在霸权战争尘埃落定之后,才有可能进行重新安排国际体系的政治、领土及其他问题的和平协议。霸权稳定论主要关注的是国际体系“系统性变化”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变化就是国际体系的那些居支配地位的国家和帝国的兴衰变迁、这时的霸权稳定论恰恰解释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霸权力量倾向过度扩张其势力,而新的竞争对手会日渐强大,最后取代或制衡减弱的霸权力量。其他强国则可能因美国的大量军费开支导致的衰落而受惠,最后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这是一种单极向多极化方面的演变。现实也极力的佐证了这一点。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欧洲联盟崛起,并拥有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实力,显示多极世界可能出现。而我国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也是一种霸权威胁性的可能.虽然我在前文中也有提到其他强国可能因大量的军费开支而衰落的美国受惠,最后取代其领导地位。而这个”其他强国”也的确极有可能是发展迅猛的中国。不过一直奉行和平与发展,开展防御性战略方针以及积极推行世界多极化的我国,在历史的趋势里势必将成为一

个优秀而稳定的大国,不过她是和谐的,不是霸权的.正如温总理所说的那句:"中国,将永不称霸"。

我们清楚的意识到得,霸权并不产生稳定,霸权主义实际上是当前局部战争、局部动荡和局部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霸权稳定论的阐述和演变也告诉了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特别是要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以平衡各方力量,用均势来维护世界稳定。

以上便是我对霸权稳定论的一点肤浅的理解和看法.如果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海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