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歌剧论文

中外歌剧论文
中外歌剧论文

中外歌剧鉴赏

——简析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

2011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三班李静学号:20113610306 普契尼(Puccini,1858—1924),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威尔第之后,世界上最杰出、最受推崇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1893年,他以歌剧《曼农·列斯科》一举成名,从此便将创作歌剧作为其毕生的事业。此后,他又创作了许多如《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轰动世界歌剧舞台的成功之作。普契尼以他20多部歌剧赢得了荣誉,且对歌剧的探索孜孜以求。《图兰朵》(Turandot)是普契尼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进入暮年的普契尼,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仍然保持着对不同类型主题的一贯探索,他是想“尝试一条新道路”(普契尼语)。他选择了戈齐(CarloGozzi)的寓言故事《图兰朵》作为脚本。《图兰朵》是一部以古代中国为背景杜撰出来的传奇故事。主要讲元代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时刻牢记着祖母年轻时受入侵鞑靼王掳拐,并含辱死去而产生仇恨,她发誓要杀尽异国王子,以王子们的首级来祭奠祖母的亡魂。于是,图兰朵设下了猜谜征婚的陷阱,猜中者可当驸马,猜不中就处死。几位前来征婚的邻国王子先后死于刀下。一天,紫禁城皇宫大殿下,被废黜的突厥老国王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卡拉夫在人群中相逢。老国王的侍女柳儿爱上了卡拉夫,而卡拉夫被图兰朵的美貌所吸引,决心去征服她。卡拉夫轻而易举地猜中了公主的三个谜。但图兰朵不甘心失败,抓获了老国王和柳儿。柳儿被严刑拷打,告诉公主卡拉夫的名字叫“爱情”后饮刃自刎。第二天,卡拉夫用爱融化了图兰朵冰冷的心,最终图兰朵投入到卡拉夫的怀抱。

这部歌剧的剧本是西莫尼和阿米尼合写,他们参照了戈齐的寓言剧和席勒的戏剧脚本。普契尼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剧本的编写,但他对剧情和主题作了许多提示。1921年,普契尼开始了对这部歌剧的创作。但不久,他被诊断出患有喉癌。他预感到生命即将结束,在治疗过程中加紧创作,并说:“如果我不能成功地完成这部歌剧,将会有人走到舞台前面说‘普契尼写到这里就死去了’”。果然,《图兰朵》的命运被普契尼不幸而言中。1924年11月29日,当此歌剧还差尾声没写完时,普

契尼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剩下的部分由普契尼的学生,被认为和普契尼创作风格相似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阿尔方诺根据普契尼留下的手稿和素材完成。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在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指挥棒下,《图兰朵》举行了隆重的首演。人们屏息静气,普契尼的美妙音乐响起在大厅上空。一幕幕辉煌的场面,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场内的欢呼声盖住了一切。当演出进入到第三幕总谱上标有“极慢”(largo sost)的地方,托斯卡尼尼示意乐队停止下来,然后缓缓地转过身来,低声宣布:“大师写到这里,心脏停止了跳动。”

泰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普契尼的艺术趣味从根本上说是现实主义的,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那关注社会、热爱社会的伟大胸襟,使他成为现实主义歌剧艺术的主将之一。

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倘若说时代精神以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决定着一个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基本面貌的话,那么,艺术风格对于时代精神又不是简单地被决定的关系,它浸透着艺术家个人的内在感受和艺术趣味,表现出鲜活的个性品质。在普契尼一生创作的不同时期,除现实主义时代精神的基本面貌之外,其艺术风格又表现出些许差别。总揽其歌剧作品,分别体现出晚期浪漫派伤感主义、现实主义、真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异国情调气息的不同印记自然主义和异国情调也是普契尼涉足的艺术流派,《图兰朵》和是以东方色彩为特点的异国情调作品。因此,在演唱普契尼的具体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其特定的艺术风格。

对于歌剧创作来说,普契尼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他受真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凭着睿智的头脑、精深的艺术修养和对社会生活的细心观察,在其歌剧中精心地刻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如何正确把握其咏叹调的情感处理,发挥演唱者的歌唱技术,展示其中的艺术魅力呢?笔者在这里以他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的咏叹调《宫殿里传出》(女高音)为例来说明。

在剧中,图兰朵是一个重要角色,作为一位公主,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藐视一切,为所欲为,达到她想要达到的一切目的。其次,

其祖母娄铃公主的受辱而死在她的心中埋下了刻骨铭心的仇恨,她要复仇,因此她冷酷残忍,全无美德,为了复仇可以牺牲所有人的生命。再者,图兰朵美艳惊人,众多男性的追求正好成为她达到复仇目的的最好理由。在剧中,公主性格是从多方面加以描绘的。《茉莉花》曲调代表国王的女儿,“官气十足”。第二主题代表公主所体现的邪恶势力。第二幕中,大咏叹调《在皇宫中》活生生地描绘了一个傲慢、残酷的公主形象。在这里,普契尼插入合唱与卡拉夫的唱段来加强它的戏剧效果。相反,在第三幕中图兰朵与卡拉夫的爱情二重唱中,她的第二个咏叹调《第一次流泪》描绘了她作为一个女人被真正征服。作为一个女人,在人性的最深层,她仍然具有向往爱情的潜意识。因此,在勇敢、睿智、火热、真挚,敢于为爱而牺牲生命的人们面前,图兰朵的良知得以复苏,爱情的火花最终被点燃。这一角色性格深刻、复杂,反差极大,在其所唱的咏叹调——《宫殿里传出》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宫殿里传出》是图兰朵在第二幕唱的咏叹调,面对为了赢得爱情而执意要去猜谜的卡拉夫王子,图兰朵向他讲明猜谜只是一个幌子,复仇才是真实目的。这段咏叹调充满了东方情调,其中的民族调式与西方大、小调式体系混合使用,和声功能相当模糊,恰似复杂、难以捉摸的角色性格。

第一部分为前18小节,用极慢(Molto Lento)的速度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力度变化为p—f—p。前8小节大体上以半音方式下行,旋律接近宣叙调,这里是痛苦的回忆。第9小节突然在高音区上行四度开始,旋律跳动大,强调单音的力度和保持,描写主人公的愤恨之情。第13—18小节,旋律再次回归平和,表现出刻骨铭心的痛楚。演唱时,歌者应充分把握情绪的变化、速度的准确和力度的对比,控制好气息和音量,突出第9—12小节的戏剧效果,用胸声和头声混合的音色,强有力地唱出,以正确表达主人公的愤怒与怨恨。

第19—45小节为第二部分,可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第19—32小节)为慢(Lento),描述图兰朵充满深情地回忆祖母娄铃公主的贤德、美丽和善良,旋律在中声区平和连贯地自由延伸。这一段落的演唱关键在于气息的连贯、音量的控制、腔体的通畅以及深情的表达。

“第33小节音乐渐渐紧张起来,似乎要将往事重现。祖母所经历的苦难,那尸横遍野和国土被夺都深深地刺激着图兰朵。旋律以小字二组的d2和e2音为核心,环绕、重复而后落在低音区,沉重而悲痛。”这里是女高音戏剧性声音的最好表达,浓重、深沉而激动;情绪与旋律反向进行,愤恨之情渐次高涨,而旋律走向则越来越低,这是图兰朵心灵的颤抖之声。

第三部分的前半部(第48—57小节)是女主人公对一个个前来求爱而倒在刀下的王子们的嘲讽,音域逐渐向高音区推进,自达小字二组的b2,这里的声音要谐谑,着重表达她的自鸣得意和肆无忌惮。后半部(第58—68小节)则是图兰朵久埋在心里的誓言。演唱时,气息应饱满,语气要坚定,充分演绎出强烈的复仇心理。

曲目的最后部分重复着相同的剧词——“谜语猜不中,性命难保存”,唱出全曲的最高音小字三组的c3,并以两个斩钉截铁的降A音(小字二组)结束全曲,以表现她复仇的信念决不改变。由此看来,普契尼笔下的角色性格十分鲜明、复杂、细腻。他谱写的咏叹调恰切角色性格,对角色性格和乐谱标志的准确把握,是普契尼咏叹调演唱的基本前提和根本目的。换句话说,只有准确把握普契尼作品中的角色性格和乐谱标志,才能充分发挥演唱的技术水平,才能准确再现其作品,展示其中的艺术魅力。

该剧舞台背景极为精细大气,人物服装较地道,外国人穿起来颇有一股时光逆转的感觉,首先出场的宣读圣旨的大臣就把我震撼到了,严肃的妆容,那胡子,可怖的长指甲,一身官府,庄重近似残酷的唱腔不时配合身边人民一惊一乍、躲闪害怕,实在妙绝,比中国的戏剧更能体现古代那种人心惶惶的气氛。不禁感受到,妆容等外表感观以及与配角等甚至灯光的完美配合是如此重要。人群的攒动,一双双互相爱抚的手,甚至一群白衣小和尚的缓行都无法让人忽视,它能快速带观众进入剧情,甚至是演员也能因为气氛的对而更好地置身其中完美演绎,这与西方小说总是有大片的风景、场景或人物着装描

写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而我以前还一直认为西方作家太絮絮叨叨。相对而言中国这方面则更注重主角,或者说太注重主角了,而缺少主角与小配角以及场景之间的交流,相比之下显得单薄、不厚实。

而“孔夫子大人”与各朝服饰,猜谜时大臣的装束等各种中国古代典型文化标志的杂糅,大概是著者对中国的不了解导致的意象模糊,或者是为了大多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更易理解和找到共鸣点而故意为之,那么导演成功了:各种著名的中国元素大杂烩的确更容易显示中国味,渲染气氛。

关于剧情方面我一直耿耿于怀于为什么Calaf王子初始是一腔愤懑,要去咒骂残酷的公主,但在看到其美丽的容颜后,马上迷倒,甚至做好牺牲生命,抛弃可怜的父亲的准备。美貌的作用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嚣张露骨,即使睿智英勇如王子也无法避免为色所迷?对此我更愿意是王子为了拯救更多人,阻止公主的复仇这一崇高愿望,然后在猜题其中感受公主的可怜与善良本性而爱上公主。

从道德方面,更无法接受的是为什么王子最后竟在看到深爱自己的柳儿被公主间接害死,而仍至死不渝的爱着残忍的公主,并和她幸福地在生活一起,而且如此之快。(虽然我的理智认为这是必然,这样才是歌剧所要表达的)但我的道德原则又让我很为柳儿不平:公主身上缺少的女性的品质以及无私奉献的美德在柳儿身上完美的体现出来了,公主与柳儿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外表地位和内在美德。而英雄的王子选择了美丽的外表。三位大臣ping、pong、pang劝阻王子去应婚时说出了我的心声,除去地位权势与华丽的衣饰,公主不过是

一副皮囊。或许也是著者想要留给观众的思考吧。当柳儿深情留恋又哀伤地唱完咏叹调《公主听我说》自杀时,那么凄切、内敛、坚韧,我震惊地心都碎了,而英雄的王子什么都没为她做。这大概算是英雄在权势下的无能,在美貌下的软弱盲目的体现吧,这会不会是普契尼向人们展示的现实主义呢。在了解到普契尼写到柳儿自杀后便去世了,我便又希望起来,大师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剧情设计的是极其巧妙的:在王子和国王、柳儿相遇时,当柳儿正要向王子表白时,却被侩子手磨刀准备杀人的场景打断,这一面温情款款,一面的强势残酷,似乎又是在对柳儿的温柔美德与公主的势力残酷作比较,让人不禁想如果当时柳儿全表白了,王子会否以身相许报答她或是给个承诺什么的?还有在最后如果柳儿没有挺身而出,公主逼死的是体弱的父亲帖木儿,王子会如何反应,结局又如何?真正的大作编剧总是如此诡计多端,给人无限多假设想象的空间。这样想来,其实很多棘手的问题都是柳儿帮王子解决的:照顾老国王免去王子后顾之忧;代老国王接受审问,却死守秘密甚至献出生命;以及连公主恐怕最先都是被柳儿的爱所感动的。在公主问她是谁给你勇气时,她说“这是爱的力量”,唱着《隐藏在心里的爱比痛苦更坚强》,对公主说“我沉默地把他的爱给你,我虽然会失去一切,但这是心爱者最珍贵的礼物。”并肯定地预言公主懂得爱后,冰冷的心就会被热情的火焰融化。我想没有谁比柳儿更有资格说爱了,与王子为爱不顾一切相比,柳儿的爱是包容,坚忍而无私圣洁的。王子花园中的无意一笑让侍女柳儿愿为其无私奉献,而王子冒杀身危险猜谜

的勇敢以及对公主的包容却没能使公主动摇直至柳儿自杀的伟大的爱震撼了她。

对于我的纠结,结合那个时代,我得出了三个解释:1、反映了那个时代无意识的性别歧视,王子就是英勇睿智的,而公主是空有美貌的,需要王子来解救,又相当于一个美丽的奖品以奖励王子的不畏艰险,气度宏大。女性是屈从于男性的光辉的。2、西方人心中对中国的固有印象,野蛮残暴、冷酷无知。3、大概就像所有瑰丽的童话一样,美貌是真正的爱情中万种说不清的理由的象征,公主越残酷无情越能体现王子的无畏,增强歌剧表现力和激烈矛盾冲突所需要的夸张和浪漫气息。这是歌剧主题表现的需要,想要表达一种超越现实主义的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图兰朵》这部优秀的歌剧,是无法道尽的,我相信它比制作它的人想要表达的更多。它总在我惊喜与自己的发现时,涌现出更多的美妙之处。作为一个以中国为背景的戏剧,里面的很多文化现象虽然都不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但是普契尼及西方的艺术家们极其用心,宏观指挥,又能精细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意象,每一个小配角的表情和动作设计,以尽可能完美地展示这一歌剧的魅力。我们看到的是

一部盛大的歌剧,而制作者们做的是最细碎复杂的准备和配合,在仰望感叹它的壮丽的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们也不畏其繁琐与复杂,反复推敲,勇于探究,成就一部经典。用更多奉献的心来得到更多好的作品。

音乐剧赏析的论文

我最喜欢的舞剧 这学期,我的公选课神奇的选了音乐剧赏析,本没有抱太大的热情,可是老师每节课都会给我们欣赏一些中外名曲,当灯光轻柔的暗下,音乐响起,随着翩跹的舞蹈,花朵般芬芳的音乐缭绕耳际,指尖以及身体的每个细胞仿佛都开始陶醉,我发现我竟渐渐的喜欢上了那灵动的音乐和轻盈的舞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和《胡桃夹子》。 老师将《胡桃夹子》中的一段《花之圆舞曲》单独给我们欣赏。那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在公选课下了一会我回到寝室就马上把它载了下来。刚开始音乐很安静,好像是从远方轻轻地慢慢地飘过来,朦胧中透着从容和优雅,仿佛把我带到了一个虚幻、美妙、浪漫的童话世界,接着小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饱满抒情的旋律,就好像你置身在一个奇特的花园里,穿着白色的纱裙,踩着舞鞋,一朵两朵三朵,美丽的花一圈一圈一圈在你周围绽放,又好像水珠滴在平静的湖面上荡漾开一朵朵曼妙的水花,优雅轻快,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魔力,总是能把人带到另一个世界,最后,音乐以一段更加活跃热烈的尾声作为节庆狂欢的结束。 其实说实话,我的音乐赏析能力水平很有限,《胡桃夹子》刚刚开始播放的时候,好像是很多很多木偶在荧屏上跳跃起舞,我看到了一个王子出现,看到了很多很多的精灵,我听着音乐,享受着视觉的盛宴。 后来,我查了资料,再加上自己观看后的回想,才慢慢懂得整个音乐剧。这是1890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皇家歌剧院之约而作,《胡桃夹子》是取材于法国浪漫派文学家大仲马根据荷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写的童话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圣诞节,9岁女孩玛利亚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走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小糖果、玩具们都活了起来,在玛丽的带领下同老鼠兵作战。后来胡桃夹子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所带来的快乐。 原来这是小玛利亚的一个美丽而充满幻想的梦。 当音乐一开始,它就把我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这里,所以看得见的东西都是小的可爱的,活泼的但是在孩子的心中又相当具体。小提琴的严重失职显得生机勃勃,描绘出而他和玩家的美丽的幻想世界,接下来是6首特向舞曲。第一首是进行曲,音乐具有生动的画面性,孩子们围着圣诞树上前领取者各种的礼物,你甚至可以感觉到他们的队列规模很小,严肃是装出来的,充满了孩子气,接着是糖果仙子之舞,糖果甜甜的粘粘的,所以用钢琴来表现很自然让人联想到晶莹夺目,五彩缤纷的糖果王国。然后是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舞蹈热烈,表达了一种纯朴的活力和天真的快乐。最后音乐在旋风般的旋转中结束,接下来是阿拉伯舞曲。这是舞剧中咖啡仙子的舞蹈,用音乐来描写咖啡,这可不容易啊,但是作曲家窍门的有用了阿拉伯舞曲来唤起听着的联系,“甜蜜而迷人”木管乐器将这种异国情调的东方舞曲修饰得有滋有味。妈妈的音乐渐弱到消失。中国舞曲是第五部分,这是滑稽舞曲,表现的是茶叶仙子之舞,有长笛和短笛一起演奏主体,然后大管单调低语形成强烈对比,弦乐器跃跃地接过,不过真正的中国舞曲风味很难觅到。芦笛舞曲是玩具牧童吹奏的,一边吹一边翩翩起舞,美妙就在这里充分体现。最后即使我最喜欢的花之圆舞曲,而此时音乐也到达高潮。 整个音乐剧欣赏,不仅是听觉的享受也是灵魂的陶冶,是当今流行歌曲所无法比拟的。 一杯茶,一本书,一支音乐,静静谱写各自的人生。

音乐剧赏析的论文

音乐剧鉴赏——猫 管理系 130701班李睿 130734020 这学期,我的选修了音乐剧赏析这门课程,本没有抱太大的热情,可是老师每节课都会给我们欣赏中外音乐剧,并且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演唱了很多的音乐剧。当音乐响起,花朵般芬芳的音乐缭绕耳际,指尖以及身体的每个细胞仿佛都开始陶醉,我发现我竟渐渐的喜欢上了那灵动的音乐。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柴《猫》。 音乐剧《猫》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也是有史以来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头连续公演最长的舞台剧。自从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开始风靡世界21年,共以10几种语言在20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9000多次。《猫》曾获得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歌剧。而剧中《记忆》一曲则成为现代音乐中的经典。 主要讲的是一年一度的杰克利猫的聚会的故事,在故事中,许多猫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詹尼安点点、剧院猫、厨师猫、摇滚猫、英雄猫、铁路锚、剧院猫等等令人觉得新奇却又觉得亲切的形象让人十分喜欢,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摇滚猫与铁路猫的故事,摇滚猫的形象张扬有个性,桀骜不驯十分活灵活现,而铁路锚这一形象,让猫穿上马甲,作为铁路秩序的维持员,很有意思,当中的音乐也很好听。 当然,这其中的所有故事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格里泽贝拉的故事,这只早先混迹于人类世界的猫已不受杰里科猫们的欢迎,被排挤被唾弃,但年迈的她仍想回到杰里科猫们之中,先后两次闯入聚会,而这两次的闯入,为我们带来了剧中最经典的曲目——回忆,两次的演唱相似但绝不相同,第一次,更多的是对于往日时光的回忆,当时的美丽已不复存在,而第二次的演唱更加有力,像是对回忆声嘶力竭的控诉,对错误选择的严肃忏悔,我更喜欢第二次的演唱,在演唱之中,她终于像一只猫一样躬下身去,趴在地上,不再像人类一样行走,而趴下之后的再次站起把歌曲推上了另一个高峰,这动情的演唱感动了所有的猫,也打动了所有的观众,最终格里泽贝拉被选上进入杰里科之月,重新来过这一生,这意料之

中外影视作品鉴赏期末论文--《三傻大闹宝莱坞》鉴赏

《三傻大闹宝莱坞》鉴赏 机械105 XXX 1003010531 摘要:《三傻大闹宝莱坞》(以下简称《三傻》)是一部情节生动,内容丰富、有趣却又不失内涵的影片。电影以倒叙的手法展开,讲述了以Rancho为中心的三人组在大学四年中经历的事情。兰彻活泼、充满创新的想法,对现实呆板教条填鸭式的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用自己的成功,证实了追求梦想的人必定会有成就,机械学习、随波逐流的人,只会给自己的人生带上枷锁。 关键词:《三傻》喜剧青春梦想 引言:《三傻》传入国内时,我便在网上看过一次,那时还是大一新生,当时也是大受感染的,印象至今任然很深刻。在学习了影视鉴赏理论课后,为结合理论又重新从头至尾观看了一遍,感触更多了,下文是结合鉴赏理论对《三傻》进行的一些分析及自己的感想。 正文: 一、文本赏析 1、主旨:《三傻》是一部励志悲喜剧,抨击了填鸭式教育和等级式教育对学 生的摧残,批判了家长对孩子的独权教育,唾弃了哪些追名逐利者,同 时弘扬了友谊,讴歌了现代爱情,又始终鼓励着血液里流淌着热情、冲 动、迷惑、恐惧的优秀青年们大胆的追随心底最真实的梦想,勇敢的去 追逐,终将一切顺利,功成名就! 2、题材:《三傻》是一部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的印度喜剧电影,主要讲述 了印度一所传统名校,在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 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其中一位学生是个非常出众与众不同的 学生,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 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 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

3、人物:Rancho(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旺度)。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个小 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约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 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 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 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 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 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 家。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 生。 Raju是兰彻的兄弟之一。想当工程师,但是没自信,迷信神佛。家里很穷,父亲原来是邮局副局长,现瘫痪在家,母亲经常抱怨,还有个 姐姐无法负担一辆车的陪嫁而变成剩女。后来经历一次自杀,摔断了16 根肋骨和两条腿,从此开始思考人生。终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 刮掉胡子。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 Farhan也是三人帮之一,从小理想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一直是兰彻的忠实死党。为了拉朱一起和兰彻去院长办 公室偷卷子。最终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认 可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最后还和拉朱为兰彻抢走新娘 4、情节、结构和节奏:比起通常的好莱坞喜剧片,《三个傻瓜》几乎长出一 倍,小包袱小笑料层出不穷,种种小片段事无巨细,但却并不考验观众 的耐心。我觉得这跟情节安排的前后呼应及影片整体所维系的“严肃的 调侃”基调分不开关系。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介绍Raju的家庭环境时, 画外音一边自嘲地说“就像五十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狭小昏暗的房间, 瘫痪的父亲,咳嗽的母亲,尚未成婚的姐姐”,一边自动将画面饱和度调 低,故意弄成黑白老电影的粗糙颗粒质感。以后只要一演到Raju的家,电影就自动彩色转黑白。而不管是“一切都好”,还是“病毒电力转换器”, 只要前面有所铺垫,后面的桥段就必然用到,包括Rancho所臆想的“骑 摩托新娘”,工整得近乎精致。 二、影像解读 1、构图:电影的构图非常讲究,应该归属绘画派。在任何地方按暂停都是 很美的一幅画,而且红色元素的使用贯穿本片,代表三人友情的红色宿 舍大门和浴室门。学生宿舍放眼望去全是代表希望和活力的红色大门, 而到了教室和Dr.Viru办公室的屋门却是死气沉沉的黑灰色调。代表 Rancho和Pia爱情的红色摩托车,则是他们爱情的开始和升华的见证, 还有什么颜色比红色更能表达爱情的呢?还有三人在寻找Rancho的整 个旅途中驾驶的那辆红色汽车,不管是航拍还是吊臂,永远是画面中最 扎眼的那一抹红色,不像是寻找失散的朋友,而更像是心灵朝圣之旅。 2、照明:该影片大多采用自然用光,自然的阳光或是仅仅借用路灯光,都 极为真切的表现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即使是在他们两人去为了 Raju偷试卷时采用的戏剧用光也是极为柔和的,似乎表现出了他们这种 行为是正义之举。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汇总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汇总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 曹xx 胡xx 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

圾山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缺乏资金投入。“除了百老汇音乐剧,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市场的人最怕碰到的课题,能回避也就尽量回避了,因为基本没有一个赚钱的,能不赔就不错了。”一位从事了多年文化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这些话直接反映了中国音乐剧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金。在很多中国舞台演出的制作方看来,音乐剧就应该有恢弘的场面、精美的道具、人多势众的舞台,这些外在条件甚至比音乐剧情节本身都来得重要,可出得起这个钱的投资者并不多,就算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文化重镇,其间的音乐制作人也轻易不敢碰音乐剧这个话题。例如,在上海,本土音乐剧《狂雪》投资了900万,却只演了5场就不了了之,而有关锦鹏坐镇的《长河》,7场演出也耗去了900万投资。另外,国家对音乐剧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音乐剧创作扶持政策和引导性政策不完善。 2.演出专有剧场的稀少。毋庸讳言,我们在音乐剧作曲、作词、编剧和编舞等极其重要的具有音乐剧特色的专业方面创作力量薄弱,而缺乏能够展现他们才

音乐剧欣赏论文

中外音乐剧的欣赏与反思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剧都有一种敬而远之的畏惧感。从小学过唱歌,弹钢琴和电子琴,最终都被老师授予了个五音不全的称号而半途而废。在大一的时候,几次同学介绍看《歌舞青春》和《妈妈咪呀》等,但由于对外语的抵触和对自己音乐领悟能力的否定,一直都没有勇气进入,只是停留在通俗易懂的国产电视剧的欣赏层面上。 直到这个学期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看了音乐剧,才有了一个真正的认识。其实音乐剧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深奥难懂。在课堂上看的许多的音乐剧都有诙谐幽默的感觉,即便我们听不懂语言,看着字幕,也很快进入了喜剧的氛围中,享受其中的快乐,真的有一种心灵的放松。 在看音乐剧《发胶》的时候我就深有感触。这样一个励志的故事,被演绎得轻松搞笑,在欢笑过后,我们却又不得不对特蕾西坚韧不拔,执着最求自己梦想的毅力赞叹。如果只是一部普通的“灰姑娘式”的励志剧,也许看过,感慨过没多久也就忘了,它能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整个音乐剧的剧情,音乐与舞蹈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我最喜欢的一首就是《妈妈,我现在是大姑娘了》,那首歌曲给我的感觉就是为《发胶》这部音乐剧中特雷西不顾妈妈的反对,坚持自己理想的情节而量身定做的。同时这首歌也引起了我的共鸣,这也是我想要唱给妈妈的歌曲。也许这就是音乐剧不同于普通电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当人物情绪激动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就会配上与剧情情节很吻合歌曲,许多的时候,歌词仍旧是正常说话的台词,但加上了激扬的曲调,就会有正常语言难以表达出来的效果。许多的时候,当演员说说话至激动的时候就很自然地唱了出来,那歌声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不仅好听,而且易唱,易记,使我们不禁地就会产生一种想要随着唱出来的感觉。也许就是这样,那些百老汇优秀的音乐剧大多都会推出几首流行一时的歌曲,他们有的时候比作曲家单独创作出来的歌曲更受欢迎,就如同有些电视剧的主题曲一样。因为音乐剧中的音乐是有背景,有情节的音乐,是有灵魂的音乐。 我还看的另外几部,《猫》,《妈妈咪呀》,《歌舞青春》等,这些音乐剧中的音乐和舞蹈都有一种随心所欲表达情感的感觉,每一段舞蹈和搭配的音乐或歌曲就是角色此刻心情的完美写照。这样的剧情,音乐,舞蹈在情感上的统一就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在观看这样的音乐剧的时候,情不自禁的进入了戏剧中,有身临其境,想要跟着一起唱甚至一起跳的冲动。 看过一部音乐剧,我会觉得很开心,还常常在音乐剧放完后自己哼哼着剧中的歌曲,的确,是获得了压力的释放,烦恼的解脱。然而在欣赏了几部欧美精彩的音乐剧之后,我常常都会陷入一个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一提到音乐剧,大家都想到的总是美国百老汇,是《猫》,是《妈妈咪呀》或是《歌舞青春》,却很少有人能想到中国的某某音乐剧?实话讲,我能想到的或是听大家常说的也就只有《白毛女》而已。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中国却很少能创造出来

影视欣赏论文

社会影视鉴赏论文 选 修 课 院系:电子计算机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101 姓名:霍翠翠 学号:20101188 日期:2012-5-23

浅谈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通过上选修课(社会影视文学鉴赏),我有很多收获,今天想谈一下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首先何为文学,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何为电影文学,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在文学与影视的关系上,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从传播形式来看,影视剧和文学名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较之影视,经典名著的历史更为长远,但在文字具备文学本质功能的时候,它的作用和现代的影视艺术却十分近似,作为

音乐剧论文

浅谈音乐剧欣赏 在音乐剧中徜徉 摘要:音乐剧诞生于上世纪初,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回顾音乐剧的历史及发展脉络,并且结合自身在课堂上观看到的音乐剧和老师所讲的音乐剧有关知识谈谈自身对音乐剧的理解及观后感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回顾音乐剧发展历史和课堂知识;第二部分为对课堂所欣赏到的经典音乐剧的观后感;第三部分为自身对音乐剧的理解。 关键词:音乐剧发展脉络观后感音乐感触 一、音乐剧历史回顾和课堂知识 总览艺术,可以分为两类:摹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两种艺术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不一样的。摹象艺术注重模仿生活,重客观的再现,是再现性的艺术,典型的摹象艺术有影视剧、油画和小说;意象艺术重主观表现,创作者异形传神使观众产生传神的幻觉感,是表现性的艺术,典型的意象艺术有戏曲、国画、诗歌、舞蹈、音乐等。 音乐剧作为一种20世纪新兴起的戏剧表演,又称为歌舞剧,可以说它追求的是综合的舞台艺术,想给观众一种感觉上的完美结合,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随着音乐剧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要分为七个流派,分别为:古典音乐剧流派;倾向古典的小歌剧流派;概念音乐剧流派;史诗流派;现代流派音乐剧;浪漫主义流派;后现代流派音乐剧。 音乐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这个时期欧洲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音乐为音乐剧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音乐剧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加也应运而生。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1随着不断地发展,20世纪初音乐剧正式形成,音乐剧经过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现在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二、课堂欣赏音乐剧的观后感 在整个的音乐剧欣赏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非常幽默和愉快的,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很多经典的音乐剧著作,都在不同方面触动了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某些还能激发人的一些对自身的反思。音乐剧的四大代表作有《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 其中《歌剧魅影》、《猫》是由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下边我就观看后印象最深刻的三部音乐剧表述自己的感想。 1https://www.360docs.net/doc/3c4539411.html,/view/9921.htm#5

歌剧鉴赏论文

《歌剧鉴赏》课程论文评阅表 :

歌剧《魔笛》赏析 摘要:简单介绍了《魔笛》的写作背景,歌剧中的音乐,故事情节, 关键词:魔笛莫扎特歌剧安魂曲音乐 魔笛(Die ZauberFlote)是莫扎特三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C.M.Wieland,1733-1813)的童话集《金尼斯坦》(Dschinnistan,1786-1789)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LuLu,Oder die Zauberflote)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 它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的作曲家当时的精神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虽然如此,但莫扎特的创作热情仍很高,所以当维多剧院(Theater aufder Wiedeo )的经理席卡内德提出请他为一部德语歌剧谱曲时,他很快同意了。为了方便莫扎特专心创作,席卡内德将作曲家任性的妻子送到外地疗养,并在剧院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魔笛之家)给莫扎特住。1791年7月,莫扎特谱曲到一半的时候接到命令赴布拉格,在雷奥勃尔特二世加冕礼的庆典上指挥他的另一部歌剧狄托的仁慈,同时,他又接受了一个神秘的黑衣使者的委托,写一部《安魂曲》。回到维也纳后至9月,莫扎特终于完成了《魔笛》全剧的谱曲,在仅仅排练了两日后9月30日,于维也纳郊外的维多剧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 故事的中心情节叙述了,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魔笛》中大量的伦理性象征,对莫扎特的歌剧风格来说是全新的。三个肃穆的和弦开始序曲的缓慢引子,在歌剧中作为萨拉斯特罗的智慧之庙中祭典的一个部分重复出现。“三”这个数字是共济会的理想主义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莫扎特是共济会会员。萨拉斯特罗和祭司们的教义同共济会的人道主义原则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一点,《魔笛》的剧情放在令人联想起古埃及的背景上展开,共济会据说就是源于古埃及的。 接在这些肃穆和弦后面的安祥的小节和变换的和声,象是在养精蓄锐,到序曲的快板部分中,迸发成一股晶莹欢跃的对位洪流。这里的对位也有寓意--令人想起全剧中唯一的一个对位场景,塔米诺和帕米娜在获准参加圣餐礼前愿接受赴汤蹈火考验的那一场戏剧性高潮。序曲中这一段优美的对位织体主要由下面的主题编织而成: 1=E 3/2 1111112171 55555565#45 33442255 这个主题在第二小提琴上开始,然后以赋格方式从一组弦乐器转到另一组,最后,颇像“朱庇特交响曲”末乐章中著名的那段,放弃了赋格而走古典的奏鸣曲快板曲式的路子。莫扎特仿佛为了强调象征的寓意,在序曲中途的关键时刻重复那

影视文化欣赏论文

____________系_______级______班 任课教师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Life of Pi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初次听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在2012年,这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出现在了公映名单上。由于这部影片的片名奇葩,一听就知道不是好莱坞的大制作,海报上也显得相当朴素,不像科幻大片那样吸引眼球,给人的感觉这是一部无聊的文艺片。但是当电影上映后,反响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口碑与票房证明了这就对是一部值得观赏的佳片。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满怀着耐心,走进了电影院。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走出影院的时候,我的思绪已陷在那一片海洋里,无法自拔。 整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印度男孩遭遇海难,并在大海中与一只孟加拉虎共同生存的故事。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的传奇故事。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在前往加拿大的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当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无比的暴风雨一瞬间就成了吞噬货船的大灾难。派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查德·帕克,一只孟加拉老虎。神奇的冒险旅程就这样意外开始了。 导演李安花了大量的镜头去讲述了派和帕克是如何在大海中生存的,并在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特效,让影片更具有观赏性。但是华丽的特效并不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其中的内涵及隐喻才是让人折服之处。 当货船遇难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只有派,斑马,鬣狗,坐在香蕉上漂来的猩猩和孟加拉虎帕克。镜头描述的是:鬣狗首先活吃了斑马,后来不久又咬死了猩猩,帕克又在突然的情况下咬死了鬣狗。经历了危险和困难之后,派在小船上最终和老虎相处了下来。但是当派成功到达陆地获救以后,派的故事却不能让人信服。因为调查员明确地指出,香蕉是不能浮于水面的。于是派说出了第二个故事:救生艇上有佛教徒水手、肉食的厨师、派和他的母

经典歌舞剧欣赏论文

经典歌舞剧欣赏 题目:音乐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系别:信息光子学和光通信研究院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号:2013111463 姓名:徐文静 指导教师:侯琳琪 20 13 年11 月 5 日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近年来在普通高校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伴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音乐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针对音乐教育的特点,对其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产生的作用作了重点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对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论述,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论述了音乐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所产生的作用。 二、明确了综合素质的概念和内容,针对现代社会的形势和人才需求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三、对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提升普通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保障以及开展音乐活动等方面阐明了观点,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综合素质;音乐教育

摘要 (2) 绪论 (4) 1,音乐——提升素质的阶梯 (5) 1.1音乐美的本质、功能和价值 (5) 1.2音乐的感性审美不可替代 (5) 1.3音乐审美——情感的愉悦 (6) 2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8) 2.1什么是大学生综合素质 (8) 2.2音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起的作用 (10) 2.2.1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10) 2.2.2音乐欣赏可以增长个人创造力的提高,为以后走入社 会提高智力保证。 (11) 2.2.3、通过音乐欣赏扩大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底蕴。 (11) 3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提高。 (12)

歌剧欣赏结课论文

歌剧欣赏之我见 (电信学院xxx xxx) 摘要:本文将结合本学期所选课程《歌剧欣赏》,并以课上所展示过且印象深刻的歌剧为例子,具体阐述本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以来,对歌剧的认识,对歌剧欣赏方面的感悟以及歌剧带来的收获。 关键词:歌剧、欣赏 一、引言 歌剧是一种独特而华美的艺术形式,它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接受各种经典歌剧作品的欣赏教育,对提高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简单来说,歌剧,就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戏剧、诗歌、音乐、朗诵、舞蹈和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高雅、古典、浪漫的情调,精美的舞台场景,优雅的唱腔,跌宕起伏的情节等因素。使之成为音乐艺术中的瑰宝。柴可夫斯基曾说:“歌剧将许多为一个目的服务的不同因素(音乐、诗、画、雕塑、舞蹈、哑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集中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最丰富的音乐形式”。莫扎特说:“各种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我的歌剧中都应有尽有。”可见,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体裁,一种诗、乐、剧、画、舞交融的新结合体。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璀璨辉煌的歌剧年代,产生了罗西尼、威尔第、韦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等众多以新技术与新精神相结合的歌剧作曲家,写出大量充满戏剧之力和音乐之美的歌剧作品今仍是世界各地歌剧舞台上不断上演的剧目。 二、歌剧欣赏 本门课上课形式轻松愉快,以欣赏歌剧为主。在老师的指点以及自我的理解下,我感悟到欣赏歌剧,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欣赏歌剧的前提是历史背景与故事情节的结合。 在第一节课上,赵老师就说过,对于刚刚开始接触歌剧的人来说,起初简直听不下去。因为四个字——不知所云。歌剧采用的大多是意大利语,法语等难懂的语言,对于我们来说,想要听懂很困难。但是,歌剧中的音乐与旋律往往能和故事情节联系到一块,因此,了解故事情节对歌剧的整体把握很有帮助。 比如普契尼久负盛名的经典歌剧之一《蝴蝶夫人》。故事发生在1900年前后的日本长崎。美国海军上尉平克顿娶了一位日本新娘巧巧桑(蝴蝶),可平克顿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婚后不久,平克顿应召归国。三年后他携美国妻子再次来到日本。平克顿得知巧巧桑给他生了个儿子,遂决定认养他。忠于平克顿的巧巧桑悲痛欲绝,她让平克顿半小时后再回来要孩子。她把一面美国国旗放在儿子手中,蒙住他的双眼,自尽身亡。 当唱到著名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时,抒情的曲调唱出了蝴蝶夫人坚信平克顿会归来与期待幸福重逢的心情。就知道剧情发展到第二幕中蝴蝶斥责铃木,独自沉醉在美国军舰进港平克尔顿归来的情景。 (二)用自己的情感去与歌剧连接在一起才能欣赏歌剧。 起初,我还不相信歌剧的神奇魅力,不相信它的旋律能够穿过历史的幕帷,吸引着一代

影视欣赏期末论文

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4班学号20112286 姓名何进 真正能够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在1994年的奥斯卡奖颁奖礼上,有两名部备受关注的影片在角逐最 佳影片的名单之中,一部是《阿甘正传》,另一部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有人说,如果说《阿甘正传》是一个温情的梦,那么《肖申克的救赎》就 是真正的生活。 这部改编自斯蒂芬金原名小说的电影,被无数的人奉为经典。众所周知,斯蒂芬金作为世界著名的悬疑大师之一,在情节的构造上颇有造诣, 而且他在作品中解释的大多是人性、社会中的黑暗、腐朽的一面。《肖申克 的救赎》这部影片,我在上影视欣赏课之前也曾不止一遍地看过,但是每 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在影视欣赏课上,有了老师的点拨,可 能思考的角度与小时候单纯的看,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从影片的剧情和人物来谈谈我的拙见吧。表面看起来,“救赎”的 是主人公迪安。他被陷害杀害了妻子和她的情人,被迫进入肖申克监狱中 服刑。在漫长的监狱生涯中,迪安面对法西斯一般的监狱统治,最难能可 贵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他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改变了肖申克监狱。 首先就是在修葺屋顶的时候,他提出为狱警做账目,进而换得“同事”们 的一顿啤酒。可能在这个时候,主人公换得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喝着啤酒的、 自由的下午,更多的是一种和监狱外相同的自由的心境、一群善意的朋友。 在很多的时候,迪安这个主人公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清瘦、白净、儒

雅,没有一点罪犯应有的样子;他坚持,无论是每周一封的申请扩建图书馆的信,还是用一把小锄头挖开了逃生的隧道,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点的希望,当别人笑他,说着“不可能”,他却在自己的路上走的很远、很好,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说从迪安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人的韧性,是希望,那么,我更想提一提瑞德——这个故事的叙述者。我倒想说,在整部影片中,作为一个叙述者,要说迪安给我们的始终是高于我们大多数人而存在的一个希望的精神领袖,那么瑞德就是那个“大多数人”。他在监狱中做着各类奇怪的买卖,甚至赌博。他怯懦、平凡,他不相信所谓的希望,他奉行的是监狱的准则之下的投机取巧的买卖,他深知在监狱中生存必须的人脉和底线,但是他也会希冀着假释,向往着高墙外的那一片自由的天空。看到迪安进入肖申克,一直到成为老朋友,瑞德安守本分,所以当迪安越狱成功以后,我想,真正被救赎的不仅仅是迪安,更多的是瑞德一帮人。而带给他们自由和希望的,正是迪安。瑞德是一个很睿智的人,只是他在肖申克的这么多年,学会了麻木,学会了习惯。我想,最后引导他重新走向自由彼岸的,是迪安。但是,迪安终归不是瑞德,他做出的只是一个先驱作用,真正救赎瑞德自己的正是他本人。这也是我在这一次观看了本片以后,最深刻的、也是一个新的体会。瑞德这个角色在这一次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或许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是瑞德,我们不一定都能很幸运的在生命的困境中遇到我们的迪安,所以,我想说,最终能救赎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这部影片作为一部经典,何以经典?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绚烂的特效,没有美女帅哥,整部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那个阴暗的肖申克监

中外艺术经典剧目赏析课程论文

《中外艺术经典剧目赏析》课程论文《论赏析课程中戏剧(舞蹈、音乐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 宋GE 理10XXXxx2X1 摘要: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而舞蹈和音乐可以说是古代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它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区域和时期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形态。而随着近代人类世界工业革命和文化运动的发展,以舞蹈和音乐为原始基础的戏剧艺术不断发展演变,又形成了歌剧、音乐剧、话剧、戏曲、舞剧、诗剧、电影等,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向人们传播着不同的特色文化、价值观念,当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舞蹈、音乐剧、审美 我们在欣赏舞蹈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和标准,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艺术欣赏方式或角度。在欣赏舞蹈时,我们要知道: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是通过寻求和抓住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练、最动人、最优美之处,进行加工、创造,从而提炼

出来舞蹈形象。也就是说,在精美的舞蹈构思中,把深厚的感情、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统一和融合起来,促使塑造的形象舞蹈化,以唤起观众的心灵美感。说到底,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舞蹈是美的艺术,是善于抒情的艺术,是人们内心情感世界最动荡不安的时刻出现的一种形体活动,是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的艺术样式,是情感世界到达“极致”的表现。 舞蹈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影响较广的舞蹈剧,其借助表演者的舞蹈技巧和音乐来向观众展现所以表达的故事情节或人物故事,从而反映一定的人文理念或歌颂某些品德。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关系,又有区别。舞蹈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现在以课堂上观看的我印象较深和比较喜欢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为例,以审美欣赏角度分析其对观看者的影响。其中,第二幕:慢板双人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现出她的孤独和动人。这位他们接下来的相知、相恋埋下了伏笔。当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四曲是四只小天鹅跳的舞曲,音乐轻松活泼,四只小天鹅整齐一致的舞姿,包含"击脚跳"和"轻步行进"的动作。这些动作以及头部的转动,维妙维肖地表现了小天鹅的形象。让很多观众每每想起《天鹅湖》,脑海中总有这四只小天鹅唯美的动作。 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总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一句

歌剧赏析论文——俄克拉荷马赏析

1943年出品的《俄克拉荷马》,可是说是音乐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后来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个音乐剧作家Richard Rodgers 和Oscar Hammerstein II 首次合作的成果,这也是第一个运用了音乐和舞蹈来刻画人物和发展故事的音乐剧,因此它也被称为是首部有剧情的音乐剧。 5个小时的好时光,与《俄克拉荷马》一同度过。之前我看过歌剧《卡门》,虽然歌曲好动听,演绎也好著名,但不禁晦涩难耐。只有接下来的这部易懂温馨的音乐剧,欢快又美丽,让现在的我想起来也好幸福。 其实最爱的是它很温暖洋溢的布景,那是一道阳光的颜色,空气都有稻草的味道。舞台设计得那样干净美好,让我也好想回到那个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西部。乡村味的场景,旋转的舞台,朴实自然的演绎,活泼明快的小曲,构成了让人难以忘怀的百老汇经典剧目《俄克莱荷马》. 一个小镇,两对情侣,农夫与牛仔,慈祥睿智的爱勒姨,看似平淡,却充满生气的乡村生活吸引着各个年龄层,各个阶层的观众。在我眼中,村民们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冲突的举动,真挚的爱情更打动我. 劳瑞,这个乍一看不十分梦幻的女主角,却以她帅气的装扮,纯真的天性在我的内心深处种下了可爱的种子.一出场,只顾自己晾衣晒被,眼光从不扫落在求爱者克里身上.哈,纯真少女独有的高贵!怪说每个少女都是骄傲的公主,这话不假,演员娴熟自然的表演将劳瑞刻画得入木三分.几句冷言冷语,陶醉在牛仔梦想中的马车甜甜沉睡.一个活生生的爱幻想却矜持的美国乡村少女立刻跳跃在我们面前. 牛仔克里,帅气的外形,诙谐的语言,嘹亮的歌声,一出场就抓住我们的眼球.即使与爱勒姨妈的讽刺接招也泰然自若.只有劳瑞出现,他才开始积极地,炫耀起他心中华贵的马车.在这一布景下的音乐都很好听,歌词也很美.《WHAT A BEAUTIFUL MORNING》.当镜头慢慢摇至木椅上沉醉的男女主人公时,伴着那抑扬顿挫的梦想之歌,我们也仿佛坐在克里的马车里,载着自由的心,驰骋在夕阳之下广袤的原野上. 他和她的爱情是纯真美好同时又不平凡的爱情,是典型的少年走向成熟的爱情. 《人人们会说我们在恋爱》,好似贯穿全剧的红线,将如同珍珠的点滴琐事串联起来.听,我们的叹息不要总一样,你不要总对我的父母献殷勤,人们会说我们在恋爱.看, 劳瑞为拍卖准备的饭盒里装的全是牛仔爱吃的土豆派.面对克里的新舞伴富家小姐, 劳瑞以一首俏皮的歌曲掩饰自己酸溜溜的心理,但一瓶从卖货郎处得来的“埃及公主幻想瓶”却泄露了少女劳瑞心中对爱情的无限憧憬.而可怕的梦魇更坚定了劳瑞朦胧爱情在心中的地位. 年轻不羁,执着勇敢是牛仔克里的特性。人生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精美马车。他辛勤饲养着能让自己驰骋草原的千里马。为的是永远当一个洒脱自由的美国牛仔。然而,我们不独部承认爱情的力量是可以激发出如此强大的潜力。她可以使他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变态农夫的小屋与之对峙。她可以使他为了一个小小的盒饭掏尽财产,一无所有。她可以使他在温馨的婚礼上除恶惩暴,维护爱情。她甚至可以使他改变身份,放下马鞭,拾起锄犁,作个从头学习的快乐农夫! 这就是爱情,也是生活教给年轻忍耐的独特含义。爱情,不一定始终都一帆风顺,爱情,也不一定从开始就要海誓山盟。爱情,或许就是从劳瑞的梦境走入一个相反的现实开始。爱情,或许就是从盒饭拍卖会时劳瑞忐忑不安的眼神到因恐惧而与爱人拥吻中滋生。同样,剧中另一对情侣既体现了纯真少年少女对异性的渴望,对爱情的猎奇心,同时也用暖色调的手法幽默地传达了爱情的责任感和忠诚心。当单纯毫无戒备心的农家女开始追打富家女时,我们欣慰地笑道,她也懂得了什么是爱情。 《俄克莱荷马》不愧为经典的百老汇音乐剧。在我严重,她的最大特色莫过于整体和谐,自始至终浑然一体的统一效果。无论是故事本身,舞台风格,还是音乐曲风,乃至演员始终

影视鉴赏 结课论文

《影视鉴赏》结课论文Hpu chang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完全属于你。 监狱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 ---《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影片故事情节很简单,充满了好莱坞的传奇色彩:被诬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判终身监禁来到了肖申克监狱。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并最终结成了很好的朋友。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并尽可能地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保有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州政府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回应---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图书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来的囚犯那儿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杀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提出申诉的要求时却遭到了粗暴的回绝。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安迪对于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之后,终于不动声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在一个月黑风高、闪电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来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获得了自由。 这无疑是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影片。高大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象征,仿佛我们在现实中经常遭遇的一种冷酷的权威的代表。当我们对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不断地接受这种权威的训练、锻造和暗示,我们不断地被告诫要完全清除干净自己内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从而赢得它的奖赏,以期获得我们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并实践自己单纯的梦想。但权威却正不可感知地、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的心脏和呼吸拥有了权威所赋予我们的统一的节奏,而我们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他形象的表达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顺从制度失去自我,还是怀有希望找寻自由。说实话,我被这部影片彻底的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围墙隔开了目光,隔开了一切。漫漫无

音乐剧赏析论文

电影《狮子王》赏析 3120104971 医药1205 黄丽华序号:176 摘要:电影《狮子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形象丰满的角色形象,电影画 面色彩鲜明,音乐旋律跌宕起伏,与故事发展情节相得益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狮子王》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生动的生命之歌,包含着生命的轮回、生命的盛衰等至高真理,堪称动画史上的一部史诗巨作。 关键词:人物和音乐的结合 电影主要叙述狮子辛巴一步步成长为国王的故事。辛巴是国王木法沙的儿子,刀疤则一直想杀了木法沙从而取而代之。辛巴在刀疤的误导之下认为自己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为此他远避他乡。最终辛巴在狒狒拉菲奇和父亲不灭的灵魂的帮助下认清了自己的责任,勇敢地击败了刀疤,成为了荣耀的国王。 木法沙是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故事主人公辛巴的深远影响。作为一个国王,他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一个兄长,他了解刀疤的野心,虽拥有王国的绝对权力却并不欲处之而后快;作为一个父亲,他关心辛巴的成长,在辛巴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出现。作为故事中的一个绝对正派人物,他教给辛巴的是真正的自然真理,他告诉辛巴,“一个国王的统治期就如同太阳的起落一样。辛巴,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我一样慢慢下沉,并且在你成为新王的时候和你一同上升”、“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去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我们死后,尸体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庞大的生命圈里我们是互相关联的”、“我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勇敢,勇敢并不代表要去找麻烦”,这些台词可谓是整部剧的精华所在,对辛巴的日后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在遭刀疤暗算身亡后,他依旧灵魂不灭,在辛巴最迷茫的时候如一盏指明灯一般指引他认清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要走的道路。正因木法沙,辛巴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拥有了击败刀疤的勇气,最终成为伟大的荣耀之王。 或许有人会认为木法沙的正义过于迂腐,因为他的正义,刀疤篡位成功,让辛巴度过了失去父母的童年,更让大草原陷入了生命灭绝的危机,他的正义让所有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中,木法沙身上的正义感却是难能可贵的,它代表了人类身上最美好的品质,特别是在中国,如果失去了正义感,又何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刀疤是故事中一个分量较重的反面人物。他拥有野心,他时时在背后用他那绿幽幽的眼睛阴森地注视着木法沙,毫不掩饰眼中的杀意昂然;他同样拥有智慧,为了补己之短,他联合了土狼,然后引发万兽奔腾并借机杀掉木法沙;他也拥有隐忍的毅力,他蛰伏许久终当上了国王,在与辛巴的决战之中,处于下风的他愿意低声下气地恳求以降低辛巴的警惕,再发动最后一搏。故事中的刀疤代表了黑暗和恶势力,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伴随着低沉的音乐和灰暗的色调,故事中他不断阴险谋害木法沙,与低贱卑微的土狼蛇鼠一窝,更是以辛巴心中害死父亲的罪恶感刺激他,欲故技重施杀死辛巴,种种行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阴险毒辣的刀疤的生动形象,如此刀疤深深激发了观众心中嫉恶如仇的感情,可见刀疤的创造者的艺术功力之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