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2008-10-28 09:12:25 作者:rsxc 冷绍杰于丰香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1624673.html,浏览次数:7458 文字大小:【大】【中】【小】

关键字: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一、活动主题名称:我与小动物交朋友

二、设计意图

动物与人类生息相关,是生命之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朋友们最喜欢亲近、交流的知心朋友。这个活动,就是以人类的朋友——动物为活动对象,设计猜谜、故事、表演、手工制作、设计家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活动努力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合作探究学习,又有个性特长展示,既有媒体资料播放,又有自主创新制作,突出实践课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适用年级:低年级学生

四、背景分析:

本班学生聪明活泼,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课外知识丰富,上课发言积极踊跃,对于各种新知都有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老师能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播信息,学生家庭也都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上课的平台。

五、活动时长:

总时长:六周

第一阶段:两周;第二阶段:一节课;第三阶段:一个月

六、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能力培养:

1、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长见识。

2、通过制作喜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认知能力:

1、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研究兴趣。

2、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制作小动物剪贴画的能力。

七、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制作小动物的各种材料。

2、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学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歌,准备制作小动物的各种材料。

八、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上课的前两周,向学生布置有关活动准备,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可以跟家长或者同学学习自己最喜欢的制作小动物的方法。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和学习的方法整理好,一周后教师学生进行检查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一周后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教师进行汇总。看看学生比较喜欢哪些小动物,老师可以做其它小动物的资料拓展工作。发现资料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为其他资料不全面的学生做个范例,这样让同学们下一周时间再使自己的资料更加丰富多彩。教师教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激起学生更加的喜欢热爱小动物。学生汇报自己学习到的制作小动物的方法,交流经验,怎样才能做的更加逼真可爱,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对于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对于准备不充分的学生进行鼓励,激起他们的动手兴趣。一周后学生教师做好一切准备,共同进行综合实践课的学习。

第二阶段:(具体一节课课堂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猜一猜。

1、教师课件播放有关小动物的录像,并配上不同动物特征的音乐。

2、学生观看录像毕,表演或出谜,猜猜是什么动物。比比谁把小动物的特征表演得最象,谁猜的最准。

(设计意图:1、通过观看小动物的录像,用肢体语言将小动物有特征的地方表演出来,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2、用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成功的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3、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教师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小动物?它又有什么特征呢?根据学生发言,课件演示相应的小动物。

2、学生组合动物小组,合作讨论。

(1)语言表达: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它有()的(),()的()……(2)歌曲表达。

(3)诗歌故事表达。

(4)课本剧表达……

(设计意图:《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组合动物小组,自主选择表达方式,来告诉大家自己的喜好,体现了开放的教学的思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三)合作探究,学一学。

1、教师问:这些小动物真有趣!你想不想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2、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3、教师问:还有其它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学生研究出资料上没有的工艺制作方法。

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2、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螺旋性上升。这种共同讨论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5、教师问:你们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6、学生小组交流,并评价

7、教师问:你准备用哪种工艺方法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

8、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四)、创意设计,做一做。

1、教师在教室中央设置一个“制作材料库”,将学生在制作中可能会用到的材料收集在一起。讲明注意点:A、注意安全;B、讲卫生。课件播放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随心所欲进行创作。

2、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1、自主活动中的人格培养尤为重要,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讲卫生的习惯。2、想象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工艺制作时,自由发挥度较大,充分的想象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示:我们在制作小动物时将它最有特点的地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虽然身体比例不是很正确,但却非常有趣。

4、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体验创作后的成就感。)

(五)、深入实践,画一画。

1、教师课件情景演示:“小鸟的家被破坏了,小鸟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他们没有了家,多可怜啊!小朋友们,想个办法帮帮它们吧!”

2、学生为自己制作的小动物设计一幅理想中的家园,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这项活动,能体现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从美育角度讲,又能展现出美感,从而提高学。)

3、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析该同学所设计的家园是否适合他制作的小动物居住。

4、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给小动物设计的家园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全班同学参观,互相评价,也可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参观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互相评价、分析,用于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增长学生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第三阶段:

利用双休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周围的小动物创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家。一个月后评选“环保之星”。

九、活动成果的交流和总结

1、学生组合动物小组,合作讨论。

(1)语言表达: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它有()的(),()的()……(2)歌曲表达。

(3)诗歌故事表达。

(4)课本剧表达……

2、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十、评价方案

1、谁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示:在制作小动物时将它最有特点的地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虽然身体比例不是很正确,但却非常有趣。

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3、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析该同学所设计的家园是否适合他制作的小动物居住。

4、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给小动物设计的家园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全班同学参观,互相评价,也可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5、一个月后评选“环保之星”。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

-------------------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主题:孝顺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小学:蒋小妮活动实施对象:三年级学生

活动实施者: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活动时间:2003年9月——2004年5月一、问题的提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如今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几口人都围着他(她)转。有些孩子因为家长过度溺爱而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知恩、感恩、抱恩的下一代,我们年级结合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可贵的沉默》一课,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孝顺”实践活动。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二、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学习课文《可贵的沉默》并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第二阶段:准备阶段——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如通过“护气球”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通过“本周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写体验日记。第四阶段:回报父母的爱: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送父母一份小礼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父母的爱。(二)、活动操作流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时间:

1~2周过程:一、

学习课文《可贵的沉默》,引出主题。二、

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三、

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四、

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同时写观察日记。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时间:

3~4周过程:一、

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二、

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三、

写体验日记。(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第三阶段:回报父母的爱目的: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间:(

5~6周)过程:一、

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二、

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三、

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四、

展示写给父母的信。五、

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六、

师小结寄语第一阶段实施方案(1、2周)一、

谈话导入孩子们,学完《可贵的沉默》,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发表感想)二、

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三、

请学生谈观后感四、

阅读有关“孝顺”的故事,了解“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

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附表:日次

早晨

中午

晚上

工作时间统计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六、写观察日记,记下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可按时间顺序来表达,按观察的经过来表达,也可以重点介绍访问的经过……

(三)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3、4周)第3周一、

学生随身携带一个鼓鼓的气球一周,并小心保护,不能损坏。二、

一周结束后,交流心得。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第四周一、以活动小组为单位拟订“本周我当家”活动计划。二、各小组组长宣读计划。三、

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并确定计划。四、

各小组按计划开始实践体验。五、

教师随时关注各组学生实践中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写体验日记。并随时提供点拨帮助。六、

家长对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小组交流活动情况,并进行小组评价。交流体验日记,相互学习写作方法七、

教师概括、总结本次活动。第三阶段实施方案(5、6周)学生准备工作:(一)

给父母写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二)

我知道(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等,并记在小本上)。(三)

精心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一份礼物(可以是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等)。开展班队活动(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一、主持人引出本次班会主题尊敬的老师,叔叔阿姨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广博而无边,父母的爱深沉而悠远。”我们在父母的辛勤付出中一天天长大,今天,让我们捧起我们一颗童心,用我们的手去回报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二、全班深情朗诵儿歌《父母的爱》四、

深情朗读写给父母的信。五、

到场的父母念写给孩子的信。六、

展示礼物,先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礼物的含义。并把手中的礼物送给现场的父母。七、

谈谈各自的感受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你肯定有许多感触吧!各自谈谈吧。八、

齐唱歌颂父母的歌。九、

家长代表讲话。十、

老师总结:父母的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在爱的天地里,同学们一天天长大,看着同学们手中一件件珍贵的礼物,听着同学们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我发现同学们不但知道去感受父母的爱,还懂得了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希望同学们今后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做到关心父母,体贴父母。活动评价布置活动评价任务。

A、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B、观察仔细,写好观察日记,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C、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得到大家的称赞。并写好观察日记。

D、积极、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语言流畅、文字优美,能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或感谢。觉得自己在活动中把温暖送给了自己的父母,并为此而快乐。

1、

个人评价。

2、

小组评价。

3、

父母评价。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案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一年级) 临川一小乐淑骎 ——走进自然,感受四季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一年中四个季节的名称;了解四季的代表性事物:草芽、荷叶、谷穗、雪;感受四个季节的特征,体会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自然的热情。 3、能力目标: 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活动目的 1、课件展示小朋友身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衣服,引导学生概念性地掌握四季的特征。知道各个季节的温度变化,体会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并识记“春、夏、秋、冬”这四个生字。 2、布置作业:留心观察你身边的事物,下节课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准备阶段

1、带学生到郊外进行一次秋游,引导学生观察树木和放暑假时你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田里的谷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天气呢……收集树叶、野花、小草等具有季节代表性的物品。 2、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春、夏、秋、冬的资料。如儿歌、舞蹈等。(三)活动主体 1、对比夏季和秋季的不同,全班交流,结合秋游的感受说一说。 2、课件出示草芽图、荷叶图、谷穗图、雪人图,让学生区分四个季节。 3、教师范读课文《四季》。 4、朗读课文《四季》,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同桌对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现学生自己的感受。如,“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得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对学生的创造,教师应充分给予鼓励。 5、教师提出问题:“鞠着躬”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吗谷穗为什么要“鞠着躬”呢? 6、同桌讨论。 7、全班交流,体会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四)成果展示 1、分组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精)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一、活动背景分析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积115公顷。是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蕴含着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浓郁的森林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属529种,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洲植物种子数的1/4,其中不乏珍稀宝贵的树种,素有宁镇山脉植物园之称。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宝华山中绿瑰宝,身为宝华人,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乡宝华山自然风光的迤逦,了解我们家乡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镇山之宝——宝华玉兰”,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探究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最终成为创造家乡美的主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应引以为豪,

我们要让家乡这样的美景为更多的人知晓,激发孩子心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时长 使用年级:高年级 第一阶段:2周左右 第二阶段:1节课左右 第三阶段:一个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宝华上中的植物,欣赏让学生感受宝华山的林麓之美,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并借助有关资料丰富对宝华植物的了解。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4、学会制作叶脉书签,为家乡的风景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最为小导游想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宝华山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体验时间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宝华为我们的骄傲,向人们介绍我们的宝华山,欣赏宝华山的美景,宣传宝华。激发孩子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如何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精编版

如何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 掌布民族小学高悉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学科名称上看,就知道这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各类科目的补充和延伸,为小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广阔的领域。那么要上好这门课程又是很不容易的,下面我就从两方面来谈谈怎样上好这门课程。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门学科的一些特点和相关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本课程还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访谈、上网搜集资料、讨论、动手实践等,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所以在教学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关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蔡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3—6 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知识也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解决有限的学时和知识量的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综合学习”越来越受关注。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出发,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立足于让每一个学生健全、完整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2、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3、社会发展对中小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因此需要具备些基本能力手综合素质; 同时也为了适应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养成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报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2、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3、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4、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5、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统一安排,每周一至二节课,学生全是员参与,教师参与活动小组的活动。 6、采取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这两种基本的组织形成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的开展。 7、在开放的时空中不能忽视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 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与管理 1、范围:小学3—6年级学生 2、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学目标,学校建立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小组,加 强组织管理。切实保证研究性学习标真正落实到实处。组长: 魏素菊 副组长: 吴孝东冯秋怀 成员: 冯启红刘晓娜王志鹏张继辉指导管理小组根据学校特点、学生实际、教育原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和具体的研讨措施,合理安排课时,科学调整任课教师,使音乐、体育、美 术、社会、自然、英语、电脑等各学科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的

语文综合实践课教案(郑娟娟)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采访:听XX讲那过去的事 授课人:郑娟娟时间:2014年3月授课班级:六(1)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与陌生人、与亲人交流的区别,学习与人交流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学会从大量的信息中把握自己需要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能力,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3、情感目标:通过听陌生人、亲人讲过去的事情,增强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把握与人交流的技巧,会从大量的信息中梳理自己需要的信息,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周末我们利用假期回家对自己的亲人、对村里的乡亲们进行了采访,听他们讲述了当年的故事,不知道同学们的收获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分享同学们的成果吧。 二、汇报交流 第一小组汇报: 采访对象:胡良青年龄:67 采访时间:2013年3月9日采访地点:胡良青家里 采访策划:1.生活环境是否变化 2.生活条件是否改变 采访成果: 原来生活环境很好,有山有水,蓝天白云,都很漂亮,就是最近山中的树快没有了呀!人们都在砍伐,虽然现在还没有感觉到巨大的变化,天是蓝的,水也还是绿的,只是山上的树生长的速度慢。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原先,差不多每个人都在家种田,却总是吃不饱。现在,可以去外面打工挣钱,条件在变化,就连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这真是大变化呀!我们这辈人虽然老了,但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人老心不老。 三十年前,在我们这里,国家与国家有时发生战乱,每个人都心慌失措,每天都在黑暗

中生活,没有温暖的一天。现在,没有战争了,每天都过得平平安安,三十年的变化也大呀,现在才有这么美好的日子。 第二小组汇报: 采访对象:陈可华年龄:63 采访时间:2013年3月9日采访地点:陈家冲 采访策划:1.您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吗? 2.您当时对新中国成立是什么感想? 3.您能讲一讲儿时的事情吗? 4.您青年时经历的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5.对于现在的生活,您有什么感想? 内容整理: 1、与新中国同岁。 2、推翻了当时旧社会的封建理念,人民又重新走向了成功的起点。 3、小时候没学上,只能靠劳动来获得满足温饱的东西,到了八九岁的时候才能勉强有学上,可又经历了59、60、61年三年的自然灾害。在此期间,没有东西吃,人民生活的非常痛苦,只能吃树皮、草根和野菜充饥,那简直不是人过的生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负伤,最终熬过来了。 5、现在的生活富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既有办法医治疾病,又吃得好,穿得暖,人们生活非常幸福,我现在十分开心,还想多活十年二十年。 采访后感: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很多过去的事情,对过去有了进一步认识,那时候我们生活是多么艰苦,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三小组汇报: 采访对象:周守国年龄:55 采访时间:2013年3月9日采访地点:陈家冲医务室 采访策划:寻找目标——与之攀谈——了解情况 1、能否和我们讲一讲您的过去? 2、您读书时代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3、当初为什么想到从医呢?有没有想过从事其他行业? 内容整理: 周医生,一位年过半百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在众多劳动者中,他也许显得微不足道,但他并不计较什么,只是完成自己应当尽的一点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6797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 开展“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因为儿童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从选题“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起点,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选题以可行性,可操作性为关键”的标准来看,这是一个很适合学生探究的课题。反思这节“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主题生成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活动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始终是兴致勃勃,他们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当活动总结谈收获体会时,学生一个个喜笑颜开,他们得意地说着自己所得所感,学生主动、合作、自主,从生成主题——分解主题——选择主题(分组)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所以整节主题生成课中,学生积极、气氛热烈。 2、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传统的结论式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的课题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生成的,学生对这主题充满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是主动的。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强调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在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和要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 3、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在主题生成课上,所有老师一系列活动的功能指向是为学生

活动提供支架,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帮助。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兴趣,以老师为导,学生为主,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小组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生成主题、提出问题、分类问题、归纳小主题、选主题分小组、选组长定组名编口号等一系列的活动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点、让学生喜欢说、喜欢问、喜欢想、喜欢选、喜欢编,这让学生深深地感到他们是综合实践的小主人,参与实践,他们作主,老师只作指导。 4、教师得到锻炼。作为教师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综合实践课程的选题很重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抓住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选择探究课题。活动时,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实际情况适当分组,引导他们在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这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但是,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我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和难度。教师要设计整体的活动计划,在活动方案中要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组织实施活动课程过程中要提供意见指导。要把握研究进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该课程的实施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课后思考: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提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对动画片的综合实践主题都很感兴趣,但是话题一出,个别学生就在旁边说他自己的动画片,没有注意参与到老师的引导中;学生对于如何提问

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完整版

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我们一起研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我来自文苑小学,现在我把我们学校前段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 我们学校在3——6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共6个教学班。其中刚才执教的宋老师教学3年级,我教学4——6年级。我们每周有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除此以外,还借助多种机会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如周一升旗仪式与大队部合作举办的奥运知识宣传;周二下午与教导处联合组织全校学生练习硬笔书法(50分钟);周四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涉及足球、篮球、科技创新、健美操、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50分钟);周五下午则是全校学生的阅读时间(50分钟)。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的设计和参与,我们也的确在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工作着。 具体来说一说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堂吧! 3年级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是《福娃巧制作》、《生活小窍门》、《健身》,现在已经开展了《福娃巧制作》,因为正值咱们国家奥运会开幕之际,通过画、剪、贴福娃来了解奥运知识、来历、体育技能。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第二个主题是《生活小窍门》,从衣食住行入手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第三个主题是《健身》,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4年级本学期的主题分别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有趣的民间艺术》、《我有一双小巧手》。目前已经开展并结束的是《我最喜欢的玩具》这个主题。学生通过玩玩具、口头编故事,进一步把自己口头编的故事形成作文,并在全班朗读交流,孩子们的作文形成了班级的作文集。这一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了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个主题《有趣的民间艺术》分为剪纸、编绳、布贴画几个板块,最后等这些小主题都进行完了还要举办一个作品展示会。目前正在开展剪纸这个活动,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最后一个主题《我有一双小巧手》共有洗衣服、做水果拼盘、拌凉菜等几部分。

小学综合实践课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是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它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鼓励社区人士、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共同参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自主、自立、自信的精神。 我们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确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社区教育是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社区教育试点学校”以来,已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十二年的实践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得到了专家的热情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有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凸显学校特色。它的确立与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理念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体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1.生活理念。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以活动形态开展,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教,在教和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体验理念。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目前已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使知、情、意、行同步发展,培养学生完善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坚定的意志。 3.资源整合理念。开放搞活、盘活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家庭和社区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人物资源――社区内的优秀人物(离退休干部、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各线的突出人才等);习俗资源――社区的风土、人情;特别资源――社区内有特别意义的人、事、景、物等。这些乡土知识和社区经验本质上是由当地人民创造和积累的。 4.学科整合理念。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是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进行整合,使知识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使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区,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品质得到综合的训练和提高。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实际需要,将六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 (二)关于目标 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特点以及各学科知识学习的内在规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的总目标,并对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关于实践内容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八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对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确立活动主题; 2、自由组建小组,确定人员,选出组长; 3、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 第三阶段 1、活动成果展示; 2、交流体验; 具体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贴近生活,让综合实践活起来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生活合作探究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只有将“活”与“动”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题材的广泛新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质。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实践”与“活动”的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如:在教学主题《平安每一天》时,我首先让他们进行危险活动的调查以及

该怎样处理遇到的危险。这类主题是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生每一天都必须注意的问题,然而每天的强调却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首先把安全话题列入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并没有直接让他们对安全进行调查,而是对危险进行调查。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危险的存在与发生危险时付出的代价。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时,他们格外的认真。一开始让学生觉得很没有必要研究的课题,却让我们越研究越深,甚至在研究危险在哪时,他们想到了工厂,想到了医院,想到了在工厂和医院出现的安全标志。孩子们对于图画总是比对文字感兴趣,当安全主题研究到安全标志图时,每个学生都积极踊跃,主动动脑,让我们的这个主题在生活中发挥到极限。以至于以后在进行其它主题时,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注意安全,不知不觉运用到了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而学生实践的载体就是生活,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所以,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如:我们学校在开学初进行了《我们的压岁钱》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去自由组成小组,自己采访、调查、询问,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由于这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本主题时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并且教会了他们要合理理财。这为学生以后的生活理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合实践就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二、实践活动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等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案例 一、确定课题(教师讲话录像) 在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上,当谈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应孝敬感恩父母时”发现了许多问题。有的说父母的养育子女是应该的,有的说没必要欠他们的亲情,等他们老了,我们还得照顾他们。而且争议很大。有一个学生突然提议:“我们把这些问题当作这一学期的小课题进行研究不是更好吗?”其余学生积极响应,于是《感恩父母》的课题研究产生了。 二、制定方案 确定了课题接下来开始制定研究方案。(室内录像)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看自己的衣服,是谁给买的、做的?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父母是我们最亲最近的人,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很多,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所以,我们这学期的课题研究就是《感恩父母》。你想知道、研究哪方面的内容。 生: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知道古代人是怎么孝敬的。(上网查询:二十四孝故事),〈黄香温席〉 生:我想知道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艰辛。(医院:十月怀胎、养育、敬老院) 生:我想知道现在的大人、孩子是如何感恩父母的?(采访大人、发放调查问卷)〈小品〉 生:我想知道感恩父母的诗、歌有哪些?(图书室查资料)〈诗朗诵、感恩的心〉。 师:请同学们分别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吧。 分组制定研究方案(提前备好成品) 三、分头行动

活动方案制定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行动的时候了。有的小组来到图书室查资料,有的小组上网查资料,有的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有的采访,到处都是同学们忙碌的身影。 1、研究“父母付出知多少”的小组,来到医院,请教父母怀胎十月的经过。(采访视频) 生;医生阿姨您好!我们是中心小学“感恩父母”课题研究小组的学生。我们想向您请教母亲怀胎十月的过程。 医生:好的。… 生: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妈妈太辛苦了。 医生:对呀,没有妈妈艰辛的怀胎过程就没有我们,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孝敬自己的母亲呀。 生:我们一定会的。谢谢阿姨,再见。 2、“当代人感恩父母知多少”小组来到百岁寿星家中采访。 (1)生:奶奶(爷爷)您好。我们是中心小学的学生。您是我们镇上的寿星了,我们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老人:说吧。 生:您今年高寿呀? 老人: 生:您这么大的年纪身体还这样好,这一定于您的孩子有关吧 老人: 生:您的孩子平时是怎么孝敬您的? 老人: 生:您的孩子都很孝顺,我真为您高兴。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可以这样上讲解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可 以这样上

精品文档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可以这样上 课改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且是一门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价值目标等诸多方面,都与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课程能不能正常开设、教学内容能不能切实完成的问题,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陪学生玩”的层面。我们仅仅以学生“玩得高兴”为目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兴趣的培养,而始终没有把能力的目标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我们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直接体验”,忽视学生的“探究”与“尝试”,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于课外兴趣活动。这显然是不符合课程开设的宗旨的。 结合课程纲要和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形象地定位为“爱玩,会做,敢问”这样三个渐进的层次。 第一,尊重与呵护小学生“爱玩”的天性。 与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操作的技能和优良的心态,诸如自信、乐观、善于质疑、敢为人先等。学科课程的教学受制于尚不完备的教育制度,屈从升学考试的压力,迫使小孩子提前告别了玩乐的童年,沉陷于残酷的学业竞争之中。但是,“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会在玩乐中迸发智慧的火花,人的创造特性也将在率真的玩乐中诞生与成长。如果我们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也就是剥夺了孩子们成为大师的机会。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尊重与呵护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应该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是,作为课程目标,又不仅仅是使课程“好玩”,还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玩好”,即“玩有所得” !因为只有玩得好、有所得,才能让小孩子“爱玩”。 怎样才能使孩子们“玩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整合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坚决地把学生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切实保证他们“人人有的玩”,“个个有所得”。如果活动过于简单,课堂可能很热闹,但玩过之后一无所获。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慢慢失去热情与兴趣,最终将课堂变得沉闷无比。而如果活动难度太大,学生玩得不顺利,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小孩子感兴趣而且能够“玩有所悟”的实践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就必须遵循“生活化,趣味化,时尚化,乡土化”以及“儿童化”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时以“激发兴趣,锻炼能力,挑战自我”为指针;制定计划时,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严密组织,全程指导,正面评价,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爱玩”之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二,培养与锻炼小学生“会做”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里面清楚地说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社交能力,干练的组织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 《引导学生去开采民间文学富矿》 国寺营学校苏英邦 活动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掌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方法。 3.调查采访、记录整理。 4.佳作展示。 活动过程: 一、关于“民间故事”。 1. 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事件。 2. 情节完整,有神异色彩,有教育意义,有趣味性,以古代居多。 3. 有的是生活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神话鬼怪故事,有的是智慧故事,有的是笑话故事。有的是关于某人的,有的是关于某事的,有的是关于某地的。 二、搜集整理。 1. 平时听人讲述。 2. 专门采访调查。 3. 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比如:拟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理清情节发展过程,突出重点,讲究文采,适当添加删改,剔除低级趣味的或宣扬坏思想的东西。 三、例子。 例1: 拴太阳 民国初年,巴东、长阳、秭归三县交界处,出了一位高明的骟马师傅,人称“马骟匠”。 一天下午,他与徒弟出远门骟马回来,从地主刘永福家门前路过。刘家这天雇了二十几个短工插秧,不巧午饭已过,又加上没人认识这两个叫花子模样的人,结果,师徒俩水就没讨到一杯。一气之下,马骟匠决定戏弄他们一番。他薅了把柳叶,放入牛角中一吹,叶片飞出,落进秧田,霎时变成了条条尺把长的鲫鱼,活蹦乱跳的。那群短工不知是计,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去抢鱼,可好半天也没捞着一条!就在大家忙得汗流浃背时,马骟匠又吹了声牛角,鱼眨眼间不见了,柳叶还是柳叶!短工们惊诧不已,猛一抬头,才发现太阳已偏西! 地主这时派狗腿子前来看插秧的进程,不看则已,一看大惊且大怒:“怎么还只插了几行行儿?你们分明在磨洋工!”短工们就把捡鱼的怪事说了一遍,狗腿子哪里肯信,他飞跑回去向主子告状,说短工们明明消极怠工,却编出一通鬼话骗人。刘永福倒有些见识,立即叫狗腿子去打听下午从这附近过了什么人没有。狗腿子满处一问,不少人都说看见过了两个叫花子,还吹了几声牛角!地主知情后,一面派人骑快马去追赶叫花子,一面安排大摆宴席——他认定,绝对是因为招待不周,那两人才有意作怪! 追回来后,地主忙请师徒二人入席。马骟匠毫不客气,跟徒弟爬上桌子就大吃大喝起来。待三杯酒下肚,刘永福说:“二位师傅,今儿我插秧的事……”马骟匠胸脯一拍:“好说,好说!太阳还在山边,我会把它拴住的!” 这样,短工们插呀插,一直把秧插完,太阳仍挂在山边。

浅谈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浅谈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其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历程,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普遍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 容及特点把握不准,老师们平时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潜心研究。我却认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能有效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 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基于以上这些理解,本学期本人对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下面,根据本人的理解和实践,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谈一些想法。 1.恰当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上数学实践课,首先要确定实践课的内容。在确定实践课教学内容时,我认为教师要按照4条原则进行选择: 1.依据新教学大纲。“新大纲”对各个年级实践课的内容都提出了原则性的 意见,这些意见是教师确定实践课内容的主要依据。 2.依据各册教学内容。“新大纲”对实践课内容只是原则性地规定,并没有具体规定,教师在确定实践课内容时,要依据各册教学内容,哪一部分教学内容适宜学生联系实际,教师就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3.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城乡不同情况,从学生所在周围环境出发,恰当地确定实践内容。 4.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小学里,每个年级学生的知识范围、独立活动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各个年级在确定实践内容时,应考虑该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恰当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2.着眼活动的实践性,灵活运用实践课的活动形式 数学新标准中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活动中应着眼让学生深入实践,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例如:“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这是个现实的问题,又是个开放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结论是不 唯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为了解决这个现实的、开放的、富有挑战的问题,首先 把这节课的内容渗透至课前,让学生走向社会,调查本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把学到的统计知识运用于实践。其次是在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一定统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多角度地猜想。最后让学生设想出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并请各小组以空气质量为题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告诫人们或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通过 "设想"与"设计"环节的安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好于坏对大自然所造成的影响,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课的内容确定之后,实践课的活动形式就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根据实践课的内容, 可以在室外上,也可在室内上。如有的老师上三年级的“我们的试验田”实践课时,在学校操场上把学生分成麦地主人、玫瑰园主人、菊花园主人、白菜园主人、萝卜园主人等5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活动,每组活动后再变换活动,使每个学生各项活动都能参加。而四年级的“图案的欣赏与设计”就在室内上。还有的实践课,先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或实际测 量,在调查或实际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和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室内进行交流。 如有的老师在上四年级的“我们去春游”的实践课,我先让学生用15分钟帮向阳小学的学生 们解决在春游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完成任务后回到室内再进行交流。在上实践课时要注意: 1.分组活动时,确定每组人数,选好小组长,确定小组交换的顺序。 2.准备好实践课的用品。 3.室内交流时,组织好教学环节,一般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第一节课程的本质与定位 一、课程的本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活动、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定位。 1、它与学科课程并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在学习系统结构、实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与学科课程质的不同。 2、它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能相互替代。 在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既要防止教学活动游离于学科理性,而步入学习的经验主义误区;又要防止学科的知识和系统教学活动的束缚,而局限在简单层次上的学科教学的重复和凑合。要及时补足学科教学的缺损。 第二节课程开发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 1、教育学原理 ①大教育学原理。大教育观依据社会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坚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当今知识“爆炸”,并且“日新

月异”,因此教育应当时间长、空间广、内容多、效率高。时间长,空间广。是强调实行终身教育并发展各类教育。而内容多是强调发展xx教育,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效率高则是指教育不但要为儿童未来的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作文化知识的准备,更要作学力发展的准备。强调使学生掌握具有“生成性”的各种方法性知识。这些方法性知识包括信息收集和交流的方法、调查与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法等等。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程努力拓展教育时空,使学习与学校外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课程教材在开发时注意内容的引伸性,教育途径上想方设法与广播、电视、戏剧、报刊、图书、讲座等社会教育进行有效的链接。其次,本课程致力于实现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转移,以及单一学习向综合学习的转变。? ②情境教学原理。情境包含主观情境和客观情境。主观情境即针对儿童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所创造的一种“亲、助、乐”的xx人际情境和“xx、智、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儿童以最佳情绪状态,主动投入、参与到学习当中,获得主动发展。客观情境是指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在客观情境中,由于每一个真实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得到学习者经验背景的支持,也需要运用多种概念、原理。因此,本教材力求弱化或打破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联系、整合。其次,客观情境中的各种事件与问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由于这些事件和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永远处于一个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对事件和问题的综合探究过程中,必然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情境,即新生出许多潜在的学习机会,使自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于是,教学内部和进程就变固定不变的静态的教育载体为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有机的整体,

小学五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好读书 读好书》

《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设计(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以读书为主线,设计了看名人怎样读书、七嘴八舌话读书、与书籍结伴而行三个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以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在阅读中实现“求知”愿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好书,与书为友,让学生开阔眼界,受到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塑造健康、美好的心灵。 2.借助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讨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通过活动的参与和成果的展示,使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搭建课内外学习的桥梁,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并形成长期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和负责学习机制。 4.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学生对照自己的读书实践,找出自己在读书习惯、方法和对书籍的选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写出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活动过程: 一、成立合作小组 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2.有效合理的分组。 (1)小组人数:4~6人 (2)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理解)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接近最好,以便于沟通交流。 (3)任务分配:让小组中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3.调查小组成员读书情况,做好笔记并整理。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 twinkle0622 11级分类:中小学作业被浏览2376次2013.09.04 1 最好是以过马路时横冲直撞无视斑马线红绿灯存在为线索, 不按这个也可以但尽量要原创。 2 令求学习计划,一份是学习比较好的,一份是学习比较差的。 完成一项100分,全写了我追加。 yxhwan125 采纳率:50% 11级2013.09.04 人生设计从现在开始 --关于高中生及大学生自我人生规划问题的社会调查 一、调查研究背景 1.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人生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事先规划好自己的生涯。先做好人生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之后再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科学,更经济。 古语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做好自我人生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大学生而言,人生规划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事先的人生规划,确定其最佳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按照长期性、挑战性、清晰性、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持续性的原则,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使大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对于高中生,不少人专注于学习而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过规划,这是不科学的。其实,做生涯规划最合适的时间便是高中时代,因为这时人的个性已基本形成,马上面临的高考是决定一生的重要因素,高考实际上就是对未来职业的第一次定位,在职业定位之前,进行相关的测评,然后以此为据,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再根据规划选定高考专业,这是最佳方案。相应的,做出全面的人生规划为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乃至社会生活都起到关键的作用。 2.调查内容的基本概念解释 人生规划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发展规划、身心健康规划、生活管理规划及素质拓展规划五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