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充分体现了生活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从美术教育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素材、活动经验运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可能性和实施策略。实践证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性。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指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与想象,使幼儿美术教育体现生活化特征,实现生活化价值,让美术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生活化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把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材料充实到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其体验美感。生活化的活动材料、活动形式,有助于幼儿的自我表达,体验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笔者结合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对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一些体会。

一、立足幼儿生活经验,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幼儿园美术教育要适合幼儿,应基于幼儿的内在需求选择教育内容。幼儿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动作技能、知识经验、情感

体验等大量鲜活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幼儿学习美术的不竭源泉和内在动力。如果美术教学内容脱离儿童生活,让幼儿机械地跟着教师的范画学画一些陌生的、枯燥的图案,幼儿在学习中就会处于服从和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做法会严重压

抑和挫伤儿童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选择美术活动内容时,教师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幼儿对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植物、动物、景物进行观察,将本地具有特色的建筑物、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作为“活教材”。如,让幼儿画自己的妈妈,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妈妈画得五彩缤纷,因为在他们眼中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因此,这些教育资源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于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陈鹤琴先生认为,注重儿童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观还体现为课程内容要随儿童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提醒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并顺应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焦点,生成符合幼儿当前兴趣需要的有价值的美术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还要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学会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幼儿生活中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动画片

《喜羊羊和灰太狼》中一系列可爱的动物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可以把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作为教学活动内容,引导幼儿通过改变它们的服饰、道具、背景提升绘画技

能,让幼儿在充满兴趣与欢乐的氛围中开展美术活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美术教育形式生活化

皮亚杰说过:“儿童学习的途径应具有生活性,更多的是在

生活或类似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而不是在美术情景中学习。”生活本身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包含大量学习美术的机会。凡是幼儿每天经历的衣、食、住、行、学、玩以及与人交往等实践活动,都是可被利用而且应该恰当被利用的美术教育契机。因此,美术教育不能游离于生活情境而抽象说教或机械操作,教师应精心创设现实的生活化情境,丰富幼儿美术教育形式,让幼儿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获得美的熏陶。

1.利用环境熏陶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环境熏陶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若能为幼儿创设富有美感的环境,就会给予幼儿启发,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欲望。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氛围的营造,通过实物、图片的收集、展示,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各种途径,创设富有情趣性的生活化的美的情境,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如,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活动中,教师通过环境

布置、作品展示渲染喜庆、热闹的氛围,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蜡染、年画布置活动室、走廊,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美的元素,体会人们过新年时互相祝福的美好情感,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幼儿形成

热爱生活的态度。

2.利用主题活动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

主题活动中的生活话题对幼儿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可成为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重要形式之一。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

幼儿通过亲身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大胆地运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自我表达,激发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如主题活动“我骄傲——我是上杭人”,幼儿通过实地参观与观看图片、录像欣赏家乡的名胜古迹——古田会址、临江楼、西普陀,再用写生画、拓印画、装饰画等美术活动形式表现出这些秀丽的风景。这次活动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相关的美术知识与创作技能,还激起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利用生活资源,美术教育素材生活化

源于生活的材料因具有具象性、熟悉性、丰富性的特点,容

易与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亲切感,让美术活动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食物、生活用品、废旧物品等,通过被创造与利用,就能成为美术活动的材料。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和工具材料,提供丰富而有层次的真实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化美术活动,让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1.从大自然中寻找美术素材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石头、沙、果实、树叶、贝壳……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因此,教师要从大自然中寻找美术素材,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使其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为创造美打下基础。如,利用上杭有丰富石头资源的优势所开展的系列美术活动:参观石展—欣赏奇石—收集奇石—装饰石头—石子连环画,每一次活动都带给幼儿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2.从废旧物品中寻找美术素材

将幼儿生活中既熟悉又新奇的废旧物品作为活动材料,进行再创造活动,有助于调动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主动性,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提高其想象力。一些被丢弃或忽略的生活材料如包装盒、器皿,在图案、色彩、造型上往往很独特,只要通过仔细挖掘、精心挑选,进行适当加工、改造,它们将重放异彩,变成幼儿美术活动的新亮点,这不但利于环保,促进幼儿养成废物利用的良好习惯,又可为美术活动增添生活的气息。如,收集各种包装盒(茶叶罐、牙膏盒、月饼盒、酒盒子),引导幼儿经过组合、变形,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楼房、机器人、人造卫星等。

四、回归生活运用,美术教育实践生活化

有价值的活动应从生活中来,并回到生活中去。美术活

动的生活化目的就是要引导幼儿把通过美术活动所获得的技能与经验运用于实际。因此,教师不仅要从生活中选取有教育价值、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还应该让幼儿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彼此分享,获得经验,为真实生活服务,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在帮助幼儿提升有关美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如,“新年礼物”制作活动就充分体现了美术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利用一些生活废旧物进行设计,当这些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工艺品”展现在活动室里时,它们的华丽变身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幼儿感到无比骄傲,幼小的心灵里迸发出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总之,美术教育生活化是美术教育的创新与革命,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有利于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动”起来,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而且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具有个性生命的人。

幼儿园小班生活化美术教案——下雨了

幼儿园小班生活艺术教学计划 - 下雨 了 活动名称:小班艺术活动 - 下雨 设计概念(或教科书分析): 下雨时,儿童将受到成年人的保护.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下雨天的概念.雨来自哪里,下雨时的样子,雨的样子.因此,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用通常不起眼的材料制造“雨”,感受“雨滴”或“rainets”.大大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适量的糊状物将泡沫条粘在绘图纸上. 2.感受坚持和坚持的快乐,体验视听享受的不同情绪. 重点:幼儿用泡沫条装饰的雨天 难点:可以使用泡沫条显示各种形式的“雨滴”. 活动准备:1.教师的示范画(预涂蓝灰色水彩) 2.每人一个泡沫条(切割包装水果的外泡沫套),每组一个糊. 一声雷雨的音乐. 4.雨景的图片. 一,大雨 老师展示下雨场景的照片.

老师:你看到人们在照片中持有什么? 老师:我们带雨伞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老师:你能不能了解下雨时雨滴的样子?(老师用这个动作引导孩子学习如何下雨). 第二,纸张下雨 老师提出了一张蓝灰色底部的绘图纸.老师:今天我们要下雨了. 老师用雷声演奏音乐.老师:哇!这是雷鸣般的.下雨了,小雨正在下降. 老师用纸上的小气泡表现出小小的零星雨. 老师播放有下雨声音的音乐.老师:哇,雨开始了!这个时候的雨是什么样的?(许多,非常快,非常密集) 老师:然后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我的报纸下雨. 6.老师继续用倾盆大雨播放音乐.老师:嘿!下雨甚至更大.这次降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雨越大,越密,越快) 老师要求另一个孩子下雨,其他孩子要仔细观察. 老师用风声播放雷暴现场音乐.老师:嗯!风在吹,雨也被吹走了. 老师要求年幼的孩子在风起的时候上来展示雨滴. 三是幼儿的实际操作. 老师要求孩子实际操作他自己的绘图纸. 2,注意提醒孩子逐一服用,少贴.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张雪门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认为“生活就是教育”,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在科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科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呢?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科学的内容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对象,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能关注幼儿身边的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幼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例如:在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

幼儿园所在的一条街,河旁的小水管、垃圾箱等,让孩子感受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发现街道上飘散着一些包装袋和生活垃圾,有的孩子说:应该在街道两旁写个牌子“不乱扔垃圾”!有的孩子甚至气愤地说:“太脏了,我们要保护环境!”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室真的动手做起了环保宣传牌。我们还设计了“垃圾分类”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一起回收家中的废旧电池,动手“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收集无毒无害的塑料管、碎布、易拉罐、可乐瓶、果冻盒、纸盒等废旧物制作游戏材料又如:活动“小小美食家”就来源于幼儿餐后水果时,吃到酸酸的番茄都皱起眉头时有趣的表情,其实各种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食品,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让幼儿置身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学习,幼儿的眼界将更加开阔,他们对现代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将理解得更深。 二、活动形式生活化 习惯的幼儿科学活动,教师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反复地观察和讲解,做到先声夺人,幼儿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而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势就在于幼儿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不受时间、空间、常规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说、随心所欲地做、随心所欲地想,过程组织生活化的策略就是密切幼儿生活,以触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为核心,从创设情景中入手,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搭建幼儿内心体验的新平台,以深刻体验为基础,丰富幼儿的经验。在每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慧萱 摘要:学龄前幼儿的教育问题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她们的美术教育也逐渐被提出备受社会瞩目,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也有不少的成果,而对于过去与当前的比较研究当前是较少的。因此我以我园的美术教研课题研究为依托、经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学龄前幼儿的美术教育问题的各方面资料,然后进行比较,希望能给社会提供有关学龄前幼儿美术教育问题的最新状况,从中探究更好的解决和开发学龄前幼儿的美术教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学龄前幼儿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和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她们是中国社会的未来也是以后社会竞争和国力竞争的掌舵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创造力的美术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就一直在上升发展,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和投资也与年俱增,特别是近几年,幼儿教育更是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解决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幼儿学前教育问题,但这个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相关的调查研究更是亟待深入。在这里,我希望经过对学龄前幼儿的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然后经过问卷调查把握学龄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从而分析她们的美术教育的问题哪些得到解决了,哪些仍需努力以及出现了哪些新问题。同时,尝

试提出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一、中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据统计,中国有超过1亿的0-6岁的学龄前儿童,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报告公布数字表明,全球幼儿园毛入园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七,其中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而中国仅为百分之四十点七五,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的学龄前儿童人口远远大于世界各国,而我们的幼儿教育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城镇幼儿教师专业率过低、农村幼儿教育普及较少;第二,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过低,无法留住固定的教师资源;第三,从业资格要求不严格,屡次出现虐童事件;第四,家长对与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不重视。 (二)、中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授幼儿如何绘画,并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和知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完善其身心的健全发展,有利于幼儿精神文明的构建,然而在美术教授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当前中国幼儿美术教的现状:第一,把美术教育当做一种技艺来教授,模仿和再现能力是课堂的重点,忽略其在幼儿教育中

大班生活化美术公开课教案:手型创意组合

大班生活化美术公开课教案:手型创 意组合 教学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应当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谁也离不开手,而且我们的手非常神奇,可以变出许多东西,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手型创意组合》。本次活动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手变出各种造型,再进行组合,就可以变出许许多多东西。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造美、表现美,在表现时可以不受限制,从而体现了个性,提高了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达到了益智、育德、培美的目的。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重难点: 组合手型图,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每人一张黑色卡纸、一把剪刀、一只黑色水彩笔;每组一盒浆糊、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3、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 教学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

美术活动中生活化环境创设

小班生活化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发展的初步尝试 小昆山幼儿园郁斌仙教育基于生活,又要促进生活的发展,以生活为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提出课程的生活化,充分地表明了生活活动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课程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是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自然,社会生活的课程,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生动、自然的生活能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轻松、自由的环境和广泛的空间和时间更能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生活活动中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鼓励,强调合作学习,将使幼儿获益终身。 那么,对于小班幼儿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如何创设生活化的环境呢?美术活动中的生活化环境就是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力容易转移、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用控制工具不够准确等等,那么更需要创设一个他们熟悉的环境、利于他们学习探索的环境、并提供适宜的材料。我主要是通过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 一、生活化环境的创设 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可见,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它的创设和布置已经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幼儿园生活化环境的创设,对小班美术教育活动的展开是十分重要的。 1、环境的互动促进幼儿的创作 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儿童出生后就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幼儿美术活动同样不应仅仅局限于美术课堂教学,我们应该重视活动室大环境的的创设,为幼儿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能够与幼儿有效互动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与幼儿真正互动的大环境,

大班生活化美术教案:手型创意组合

大班生活化美术教案:手型创意组合 活动名称:手型创意组合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应当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谁也离不开手,而且我们的手非常神奇,可以变出许多东西,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手型创意组合》。本次活动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手变出各种造型,再进行组合,就可以变出许许多多东西。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造美、表现美,在表现时可以不受限制,从而体现了个性,提高了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达到了益智、育德、培美的目的。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重难点: 组合手型图,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每人一张黑色卡纸、一把剪刀、一只黑色水彩笔;每组一盒浆糊、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3、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_@我是分割线@_@ 二、幼儿画手型。 1、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做手型,请幼儿试着在报纸上画出来。 2、请个别幼儿变出手型,其他幼儿照着画。 3、幼儿自己变手型并画下来。 4、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照着自己的手型轮廓描画下来。 5、请幼儿将自己画的手型图剪下来。 三、幼儿尝试手型组合。 1、刚才我们一起画了好多手型,还把它们剪下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谈谈幼儿园生活化教育——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1 精选文档 谈谈幼儿园生活化教育——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课程专家虞永平教授曾指出:“生活化不是将生活本身 原封不动的当作幼儿园课程,更不是将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原 封不动的当作课程。将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还原为与幼 儿生活有关的、感性的、需要幼儿动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的活动体系,这就是课程的生活化。”[1]真正生活化的教育应该是最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的,最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 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综合活 动应该是最生活化的。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2]到陶行知的“生活即 教育”[3],再到今天举国上下的课程改革,生活化教育的意义已越来越明晰。我园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自己的园本特色: 案例(一):“买菜” “叔叔,豆芽多少钱一斤?”“阿姨,西红柿怎么卖?”“我要买黄瓜!”“我要买青菜!”“阿姨,我要买营养最丰富的菜。”“我最喜欢吃 螃蟹了。叔叔,1块钱能买几个螃蟹啊?”“我钱很少的,你能不能少要一点啊?”“阿姨,这是什么东西啊?好不好吃啊?”……来到菜场,可把孩子们忙坏了,他们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争先恐后地选购自 己想要的东西。最后大家满载而归。“我买了三样菜,妈妈给我的钱 全用光了。”“我也买了三样菜,我还有钱。”“螃蟹太贵了,买不到。我买了菠菜和西红柿,很有营养的!”“我买了奶奶最爱吃的豆腐!”… 到菜场买菜是个十分开心的体验过程,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更多 的蔬菜,而且对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学会了理财;能够克服“买什么”“怎么买”“钱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促进了幼儿交际交 往能力的发展,语言得到了锻炼,情感获得了满足。这个活动是幼 儿的一种真实生活的体现,没有很刻意的课的模式,幼儿能获得哪 些方面的发展已不言而喻,幼儿的生活情趣和快乐更是可见一斑。 案例(二):“找春天” 页1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方法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方法 发表时间:2019-05-09T10:52:43.6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作者:古丽坚乃提·阿塔伍拉[导读] 美术教育可以说是幼儿长大以后全面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美术教育能够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中的美都展现出来 古丽坚乃提·阿塔伍拉(新疆墨玉县北京幼儿园新疆墨玉 848100)【摘要】美术教育可以说是幼儿长大以后全面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美术教育能够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中的美都展现出来,用它把身边的一切事物介绍给幼儿认识,以此来激发出幼儿的审美能力。所以,美术教育是幼儿园重要的一门课程,要将它重视起来,不断的改善和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能力,这也是幼儿教师们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改善和提升 中图分类号:G663.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5-110-01 一、绘画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孩子的画画和我们常人所理解得画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并不是要画一幅完整的画,而是要表达小小的自我。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他们视觉发育非常快,事物在眼前呈现时,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他们需要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可是这时幼儿语言发展并不完备,所以绘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成人看到一件新鲜的东西时,会有一种感受,会有表达的欲望,孩子也是一样。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面对那么多的新鲜感受,孩子的表达欲望是极其强烈的。如果我们不让他们表达,他们就会感到压抑,会沉积在心里;如果我们给他们条件,让他们通过绘画,尽情的、充分的表达出来,那么他们就会很释放、很敞开,心理发育也会因此很健康。 二、释放孩子让其充分发挥自己 很多时候,老师或者家长都会拿来教孩子练习涂、描、填之类的图画书,让孩子们看着进行绘画,其实这对孩子美术才能的发展是不利的。孩子的思维本来是发散的、变化的,可是当我们给了他们一个框框,他们就只能在固定的范围里涂色,或者只能按照规定去画,比如:树干一定要涂成棕色,西瓜一定是圆的、绿色的等等。孩子以后一画西瓜就是绿色的,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定了,就不会再去想,如果把西瓜切开,就会变成红色。 1.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如果没有地方画,孩子就会在被子、衣服、墙上画,此时,家长或者老师会因为怕脏、怕乱而限制孩子画画。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比较独立的空间,让他们感觉很自在,哪怕空间小一点也没关系,阳台、房间的角落都可以,同时要给孩子提供美术材料,例如:画笔、颜料等。 2.不要给孩子提供参照物。有时候孩子会对老师说:“老师,我画的不好。”他们这样说,是因为有一个所谓的“好”的参照物。这种参照物尽量不要有,不然孩子会觉得自己画不好这个物体,就不愿意表达了。 3.赞美孩子的作品。不要看到孩子画得不像,就觉得画的不好,其实我们成人也不可能画得很像的。画的像不像,是我们成人看世界的习惯,但绝对不是美术作品的衡量尺度,我们通常认为一副好的画应该把世界再现出来,其实更好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要表达画家的各种观念和创新。对孩子来说,在他们还不具备再现能力的时候,他们所要表达的完全是自己的感受,更具有想象和创造力。所以,对孩子的作品,我们应该多鼓励、多赞美,而不应该以成人所谓好坏的标准来评判它。 三、将色彩融入孩子的生活和情感 色彩是绘画里极大的奥秘,色彩的变化是无穷尽的。我们常说:“赤橙黄绿青蓝紫”,其实中间的颜色都被忽略了,但是孩子们的视觉感受和发育需要吸收非常丰富的色彩。如果在绘画的敏感期就练习调颜色,孩子就可以形成很独特的色彩感觉。可是,现在大部分老师、家长只会给孩子单一的笔,如:油画棒,画出来的颜色都是线条,孩子们要逼迫自己从线条里面去找色彩。要么就是让孩子涂色,其实涂色要涂成一片,才能看到颜色的效果,所以她并不是对孩子直接的色彩刺激。最好是给孩子提供干净、无毒的颜料,让他们调出颜色来。孩子们也可以去触摸、感受颜料的质感。 1.色彩和色彩交朋友。我给孩子进行美术活动时,通常会启发孩子:黄颜色喜欢交什么朋友?红颜色又喜欢交什么朋友?黄颜色交朋友以后,自己会怎么样呢?可以让一个孩子当红色,一个孩子当黄色,两个孩子互相拥抱一下吧!然后把这两种颜色一调和,就成了橘红或者橘黄,颜色就更加显眼了。这就是交朋友之后的结果,两个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孩子们就知道颜色是怎么回事。他们会感受到这个世界很美好。接着,孩子们就会一个个的去试,把很多颜色都调出来。比如:蓝色和黄色交朋友,就成了绿色。有的孩子还会说:“这个蓝色好孤独啊,所以就来找黄色玩了,然后绿色就变出来了。”这样,孩子的整个生活经验就都给调动起来。 2.妈妈是什么颜色的?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是充满色彩的。在孩子的眼里,妈妈也是有各种颜色的。我便教孩子们联想,比如妈妈是什么颜色的?妈妈漂亮的时候是什么颜色?有的孩子就会说,妈妈有好几种颜色,就像变色龙一样,因为她每天都换衣服。有的说,妈妈是黑色的,因为她生气、不高兴了。在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小朋友说,妈妈是蓝色的,因为她这两天很忧郁。我便问他:“妈妈为什么忧郁呢?”孩子说:“因为我爸爸出差了,很长时间没回来,妈妈很累。”我又问:“为什么妈妈会很累啊?”孩子说:“因为奶奶生病住院了。”我再问:“那你妈妈高兴的时候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就说:“她高兴的时候是粉色的。”通过这样的启发,孩子就能够去理解、去感受、去联想,而且还敢于表达了。孩子内心的很多东西,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他们就会变得很快乐。 总之,孩子的心灵纯洁,充满灵性,他们的感受敏锐,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力,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美术活动对孩子的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孩子的美术教育回到孩子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美术潜能,我们应在遵循孩子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让美术活动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使孩子们真正成为美术世界的主人。

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摘要: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与生活联系紧密,因为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作 品是对生活实际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载体。美术也是培养人审美情趣 和动手能力的一门学科,美术作品是对一些生活的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加工的成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充分表明生活化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且通 过生活化教育既能够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强化学 生的生活技能。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思想觉悟得到提升,更加重视对幼儿的教育。而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们应当充分利用幼儿的性 格特点,进行幼儿园美术生活化教学,将美术活动与生活完美结合,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推动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本文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 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力求为幼儿园美术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特点 (一)生理性 艺术源于生活,幼儿的生理特点和思维模式决定幼儿学习美术首先是具象学习。因此激 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娱乐性 幼儿天性贪玩,且其不能通过文字概念理解事物,而通过游戏等娱乐活动能够加深其对 事物的感知能力。因此娱乐性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以幼儿为中心,用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方式,融入与主题内容相符合的娱乐活动来进行教学,能够达到大幅度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积 极性、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致的效果。 二、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不足之处 (一)忽视美术基础知识积累而过分强调美术技能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是日积月累的成果,不可一蹴而就。但一部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常常忽视幼儿美术基础知识积累而过分强调美术 技能教育,这限制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还有一部分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为了让幼儿快速掌握一些美术技能,而教授其难以理解的、难度超纲的美 术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幼儿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不利于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全面 发展。 (二)忽视发展幼儿的个性而硬性要求表达方式一致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 摘要:当前,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美术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鉴于幼儿的兴趣和情感考虑,美术教育越来越具有生活化的发展特点。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并丰富幼儿的心灵。但是,在当前的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强,生活化模式的开发不够等问题。因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推动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正常开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活化 幼儿时期是人类的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的一个最佳时期,而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它能够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和动脑的协调能力,挖掘幼儿的知觉和情感等潜能。而在当今的幼儿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是指将幼儿平时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以他们比较熟悉的人和事物为教学内容,将其生活经验和美术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对于幼儿的发展有重

大意义,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意识,它让幼儿亲自体验生活,探讨他们所感兴趣的人和事物,使得幼儿自主地参与到美术教育活动中去,激发了幼儿的艺术感;它也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主意识,幼儿在进行生活化的美术活动时,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融入其中,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主性[1],帮助其自身的成长。鉴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它已经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逐步推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美术教育逐步探索将幼儿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其教学过程中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存在某些幼儿园或者教育部门认识不够的问题。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生活化模式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能意味着幼儿园和相关教育部门就已相当重视了。而实际情况是,幼儿园和相关教育部门在探讨和提倡幼儿美术教育生活的同时,却并没有真正地加大对这个新课题的投入,也没有要求幼儿园的美术教师或其它相关教师真正地在美术教育中推行生活化教育。这个现状的存在实际上还是透露出幼儿园和教育部门对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够的,因此他们不信任此种教育模式。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18T11:50:57.407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作者:蒙凤妹[导读] 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改进提出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上林县大丰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体系的众多环节之中,科学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值得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重视。虽然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依旧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积极改善。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改进提出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师;教学效率;综合素养 当前普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如下的问题: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不匹配、组织形式不能够使幼儿适应、评价体系不健全。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每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都应该积极吸收最新的科学教育思想,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已有科学教育模式的优化,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提升自身的素养,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合理安排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着手进行活动的设计。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充分考虑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果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不利于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学生语言积累十分匮乏,如果教师使用较为专业的词汇学生很难理解,自然就会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产生阻碍。教师只有做好上述三个方面,一节生动有趣的科学教育活动才能够得以开展,学生也才能够通过活动开阔自身的视野,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我在带领学生进行“蔬菜知识普及”相关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始之前在班级的自然角准备了多种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蔬菜以及不同类型蔬菜的讲解卡片。在活动开始之后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蔬菜,并给学生留下了问题:猜一猜这些蔬菜都是长在哪里的?学生看到自身熟悉的蔬菜之后,对探究问题抱有一定的兴趣,纷纷留下自己的猜想。此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提供自身的理由,在学生完成这一步骤之后,我带领自身班级的学生走进果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班级内的蔬菜,并确认蔬菜长的位置。由此,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此活动课扩充自身的认知,我也可以达到活动课的教学目的。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形式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形式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集体教学和随机教学相结合。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之前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却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按照自身设想的流程完成活动任务。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被新的事物所吸引,此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不应该终止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而应该给学生做好及时的讲解,只有如此,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够得到保持,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重视在活动中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通过互动,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拉进,学生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促使科学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和延续,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不可或缺。只有在评价体系的督促下,教师才能够重视活动内容的设计,也才能够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只有在评价体系的鼓励下,学生参与活动,配合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得到保证,整个科学教育活动才能够步入良心循环之中。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确保评价的经常化,按每周一简评、每月一大评的方法进行评价。除此以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促使幼儿的发展为基准进行,尊重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我在自身班级科学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明确了每周都结合本周的活动目的和执行效果进行点评,找出其中出彩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在每个月的汇总过程中,针对本月存在的问题认真搜寻解决方案,针对本月出彩的活动则需要发扬和保留。除此以外,对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我都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不会使用批评的话语。由此,我自身的科学教育活动质量能够稳步提升,自身班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能够持续高涨。总之,在幼儿阶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在自身的教学之中积极吸收新的科学教育活动理念,在和广大同仁讨论和经验分享过程中,优化已有的科学教育活动方式,帮助自身班级的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金丽静.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5(4). [2]何玉瑜.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儿童发展研究,2016(10).

幼儿教育论文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教育论文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 术活动中的运用 文章与生活密切联系是现代教育的特点。当前,“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方向。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节约环保,多运用自然生态的、回归生活的环保材料开展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大千世界生活中许多美好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取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相关生活化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一、选择生活化的主题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根据幼儿兴趣点,把“美术”课程融合进主题活动中,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挖掘幼儿身上潜在的创造力。如在主题活动“盒子”中,大家收集了各种样式的废旧包装盒。由此生发出了“盒子变变变”和“给盒子分类”等多样活动。盒子是幼儿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物品,其中蕴藏着“大小”“形状”“色彩”“用途”等多种信息,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教师让幼儿试着给盒子分类,初步了解和掌握

有关分类的经验。在盒子上想想添画,制作出不同的玩具,孩子们在玩中体验了乐趣、发挥了想象、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虽没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无不透露出幼儿思维的新奇。 2.根据幼儿探索的不同阶段的需要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幼儿知识,为日后的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秋》主题活动中,我们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树叶、果核等。利用收集来的这些自然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当幼儿收集到各种各样秋天的瓜果时,我们让孩子一起把它们布置成一个瓜果展览会。当幼儿看到各种各样的树叶时,他们好奇的拿起来看、比,我就及时地引导他们去收集不同的树叶,组织幼儿进行《树叶变变变》活动,引导他们按某一特征将树叶分类放在书本中压一压,带叶子风干后用它们进行创意粘贴画。和幼儿相互合作,有的用刺槐树的叶子做金鱼的身体、枫叶做金鱼的尾巴,还有用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成蚂蚁的小船、飞舞的蝴蝶……当农作物丰收时,请家长帮忙收集其种子到生活区,引导幼儿探索种子的多样性,并对种子进行分类和种植。 3.从孩子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孩子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使孩子有足够的兴趣积累新经验,表现新的认识和感受。如主题活动:好吃的蔬菜。孩子们亲自去菜场体验买菜,觉得很新鲜,直观认识和触摸使许多菜的形状、特征、颜色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我们随即设

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策略

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策略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针对幼儿的教育应始终遵循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如此才能体现生活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具体论述回归生活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策略,以期提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水平。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所谓“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即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背景,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渗透幼儿所熟悉的人、事、物,充分尊重每一名幼儿的个性发展规律,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对此,幼儿美术教师要勇于引入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利用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开展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 一、依托主题背景,预设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应时刻渗透生活化的美术内容,这便要求幼儿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合理地将幼儿的生活经验预设为活动主题开展美术教学。例如,针对中班幼儿开展的主题活动“丰收”,教师便可预设“蔬果娃娃秀”这一美术活动。在活动开展前,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去市场,看看各类蔬菜瓜果,幼儿在亲身经历后便能牢牢记住瓜果蔬菜的样子,在之后的美术活动

中,幼儿因此前对部分蔬果有了直接接触,便能大胆作画,甚至有部分幼儿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为蔬果画上精致的五官或手脚。在完成这些“作品”后,每一位幼儿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二、利用环境熏陶,创设生活化美术教育过程 幼儿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幼儿营造美的环境,让幼儿随时都能享受美,继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有效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其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收集美的事物、图片,努力为幼儿创设充满生活美的艺术环境,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例如,在围绕“动物”这一主题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便可利用剪纸或图片来装饰教室墙面,或在室内挂上各种小动物的手工饰品,从而让幼儿感觉自身仿佛置身于动物王国之中,且时刻都能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美。通过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不仅能为幼儿进行美术创造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采用多种手段,全面表现生活中的美 在开展以“闽侯新区”为主题的美术活动前,教师可要求家长先带孩子到主题区域附近游玩,帮助孩子认知周围的环境。当幼儿熟悉了环境的变化之后,再组织他们参与美术活动,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美、最有趣的画面讲出来。此时,幼儿用其稚嫩的话语描述出一幅幅美丽的“闽侯新区”主题图

美术学毕业论文浅谈幼儿美术兴趣培养及其重要性

浅谈幼儿美术兴趣培养及其重要性 画画是孩子可以拿笔的第一部作品,可能是一条曲线,可能是简笔画。那是最初的,也可能是最美的。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画画就承担了表现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责任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多了幼儿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教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又会常常看见幼儿因技巧的足而感到学习的过程只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二者间的矛盾成了幼儿园美术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尊重幼儿美术发展规律,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美术发展规律。幼儿要经过2-3岁的涂鸦期,4-5岁的象征期和6岁以后的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也就是说幼儿的美术才能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我们从幼儿最初的美术作品中不难看出那些充满自然情感的象征性图案和那些夸张变形的物体,都是幼儿为了表达某些偶然的意向之作,由于这些最初的画面受外界影响较小,自然成熟的成分也就更少,因为这种浅层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因此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美术目标也从简单的传达上升到了希望表现自己的愿望高度上来了,也就是说己将原来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了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动力了,为了帮助幼儿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我是这样做的。注重美术活动中的情景创设。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幼儿置身于轻松愉快的美丽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对事物的热爱,激发幼儿用自己特有的符号去展现事物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创新力。一、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有人称儿童画是唯一没有被完全污染的领域,是儿童所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艺术 来源于生活,幼儿美术教育学习提供创作的机会和想象的空间,幼儿对美的感受 从大自然和生活中获得,体现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生活化,对于幼儿园的年龄 段的孩子,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美术教育生活化充分体现了生活对幼儿教育 的重要,他们的兴趣与生活经验直接影响他们对美术教育的体现,幼儿园美术教 育离不开幼儿生活,应渗透于幼儿生活之中。 【关键字】:美术教育幼儿生活化 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认为,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的教 育教学活动。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 会去学习。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生活化是指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幼 儿个性发展,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关注幼儿周边生活各种资源的利用,引 导幼儿在进行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孩子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喜欢的 手法进行表现表达艺术的美,有初步的审美情趣。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幼儿美 术教育的重点就是要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生活,善于欣赏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同 时《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 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 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如何开展幼 儿美术教育活动生活化教育呢? 一、寻找生活中的美,提高创造美的情趣。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在应创设条件让幼儿能多地亲近生活,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的美,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 来进行的教育,孩子到大自然和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美术教育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艺术表达形式与方法的经验,幼儿 太熟悉和完全陌生的内容无法引起幼儿创作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到选择内 容的适度新颖,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选择幼儿似懂非懂的又迫切地想知道更多 的内容,激发求知欲和引发大胆想象的动机。在选材时还应注意年龄差异性,不 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特点和生活经验。例如:小班的幼儿,适宜内容选择单一性,直接有关的内容;中班的幼儿选择内容带有简单的情节,与直接生活经验相关;大班的幼儿内容选择直接生活经验或间接生活经验相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有较大的创作空间。例如:大班《美丽的树林》,前期知识经验积累我让幼儿大 量的收集了秋天树林的资料,家长一起关注秋天的特征带孩子去观察秋天的景色,不但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获得直接的经验,还提高幼儿创作的欲望,鼓励大胆展 开想象、大胆表现。活动过程中,有个孩子画了一棵绿色的树,我问他:“秋天到了,你的树怎么绿色呢?”他想了想说:“老师,我家旁边的树就是绿色的,它春天 夏天秋天冬天的树叶都是绿绿的。”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常绿树”其实在我们的生 活当中,并非都是落叶树,常绿树也存在,发现生活中了不同的美。 (二)感受周围环境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1.发现生活中线条的美,线条是比较抽象而又单调的“语言”,简单的线条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美呢?孩子到生活中自己寻找!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去研

论文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草皮街幼儿园杨银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张雪门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认为“生活就是教育”,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在科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科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呢?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科学的内容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对象,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能关注幼儿身边的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幼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所探

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例如:在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所在的一条街,河旁的小水管、垃圾箱等,让孩子感受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发现街道上飘散着一些包装袋和生活垃圾,有的孩子说:应该在街道两旁写个牌子“不乱扔垃圾”!有的孩子甚至气愤地说:“太脏了,我们要保护环境!”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室真的动手做起了环保宣传牌。我们还设计了“垃圾分类”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一起回收家中的废旧电池,动手“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收集无毒无害的塑料管、碎布、易拉罐、可乐瓶、果冻盒、纸盒等废旧物制作游戏材料又如:活动“小小美食家”就来源于幼儿餐后水果时,吃到酸酸的番茄都皱起眉头时有趣的表情,其实各种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食品,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