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报告第一组

土壤学实验报告第一组
土壤学实验报告第一组

土壤学实验

—河南理工大学土壤质量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刘宏伟、姜艳敏、江开晶、何炳衫、徐庭良、张春华、王恒、王鹏

摘要: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次实习通过对河南理工

大学测绘学院周围的土地进行取样、测定,分别得出其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凋萎系数、体积含水量、总孔隙度、最大吸湿量,再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所测

量土地的现状,从而为学校有关部门对校园土地进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通过

本次实习,从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掌握对野外土壤的观察研究方法,也能更好

的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除此之外,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内成员

互帮互助,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也加我们的强团队协作能力。总之,本次实习

不仅帮助我们获取相应的知识,还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Abstract:

The practice of soil science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soil science teaching.In this practice,our group was decided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 land which is surrounding 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And then we got a lot of data about soil volume-weight,PH,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wilting coefficient of soil,volumetric water content,total soil porosity and maximum hygroscopicity.From the data we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and help our school manage and plan the land.Besides, we put the theory and reality together in this practice,which help us grasp the method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 soil and these experiences give us the chance to practice what we learn in the school in real business.In addition to this,the members of our group always help each other in this practice.Then it promotes friendship and strengthens teamwork ability between us.In a word,this practice not only helps us acquire knowledge,but also helps us strengthen operational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

关键词:

Key words:

土壤学实习The practice of soil science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土地现

状the status quo of land 容重(soil)volume-weight 有机质含量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凋萎系数wilting coefficient of soil

互帮互助help each other 团队协作能力teamwork ability

1、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1.1实验的意义

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会加以应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能力,提高同学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根据课堂土壤学知识的基础,调查河南理工大学校的土壤质量情况,对一些指标如体积含水量、土壤温度、容重、有机质、凋萎系数、PH进行测定,得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比较各个地块各项指标之间的区别。为河南理工大学的绿地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1.1地理位置

本次实验地点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内。该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处东经112°43′31″~113°38′35″和北纬34°49′03″~35°29′45″之间,北与山西省接壤,南部与郑州隔黄河相望,东西分别与新乡市和洛阳毗邻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2.1.2地形地貌

焦作市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由平原与山区两大基本结构单元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其地貌由北向南依次为:山区-丘陵区-山前洪积平原-山(扇)前槽交接洼地-郇封岭岗地-沁河河漫滩-黄沁河冲积平原+古黄河河漫滩-青风岭岗地-黄河河漫滩(黄河带状冲积平原)。

2.1.3气候概况

焦作市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且雨热同季。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有效积温4633~4974℃,无霜期219~231天,年均日照时数2484小时。年均降水量575~641毫米,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等特征,全年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两季的7~9月份,这种水热同步的气候特点,适宜多种树木生长。

2.1.4土壤概况

焦作市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沙土、两合土等,山丘区土类主要有褐土和棕壤,平原土壤主要有褐土、潮土、风沙土、两合土。本次实验采集地的土壤主要是石灰性褐土、粉壤土。粉壤土以粉粒为主,肥力较高。

2.1.5植被类型

焦作属华北植物落叶植被区,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山白树、银杏、杜仲、青檀等;校园内的植被主要以草地为主,树木种类包括柳树、、槐树、女贞、白玉兰、银杏、桃树、松柏等;花卉包括月季、荷花、桂花等。

2.2样品采集

2.2.1 目的和要求

土壤采样最基本的要求是采样有代表性的土样。但代表性的具体要求,应根据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代表性要体现在采原位、原状土壤样品。通常采用的有对角线采样法、棋盘采样法、蛇形采样法。在采样时,采样的数量、采样点数等因目标而异。采样的土壤应及时附标签,注明采样编号、地点、时间、采样人等。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按正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2.2.2 内容与原理:

学习土壤学实验中样品的采样布点方法及分样方法。在草坪中,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测绘学院周边草地进行采样,把采集的样品放入塑料袋中并对其进行标号。

2.2.3 主要用具:

小土铲、塑料袋、标签、笔、土钻、TDR记录仪。

2.2.4 样品采取操作方法

(一) 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S”形布点采样。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

(二)土样的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采样点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采样点5—20 个,其分布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避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用小土铲去掉表层 3 毫米左右的土壤,然后用土钻取土壤。将各采样点土样按需要量装入袋中标注带回。

土壤物理分析样品测定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样品,采样时须注意湿度,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而变形。我们利用环刀进行取土。

2.2.5样品处理

(1)有机质

选取有代表性风干土壤样品,用镊子挑除植物根叶等有机残体,然后用木棍把土块压细,使之通过1mm筛。充分混匀后,从中取出试样10~20g,磨细,并全部通过0.25mm筛,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2)PH值

称取已过2 mm筛的风干土样10.00 g(精确至0.01g)于50 ml高型烧杯中,加入25 ml搅动2分钟,静置30钟。

(3)容重

在野外采样点选择好土壤剖面点,挖掘土壤剖面并按土壤发生层次自下而上

在每个土壤发生层次中部平稳打入环刀,待环刀全部进入土壤后,用铁锹挖去环刀周围的土壤,取出环刀,小心脱出环刀上端的环刀托,然后用削土刀削平环刀两端的土壤,使得环刀内土壤容积一定。在采样过程中,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小心确保不扰动环刀内的土壤,如发现环刀内土壤亏缺或松动,则应该弃掉已采集土样,重新采集。

(4)最大含水量

选取有代表性风干土壤样品,用镊子挑除植物根叶等有机残体,然后用木棍把土块压细,使之通过1mm筛。

(5)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

取风干、去杂、压细过1mm筛的土样,放入器皿中。

2.3 实验分析

2.3.1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土壤容量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克/厘米3表示。

(一)操作步骤

1、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cm3。

2、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中,切忌左右摆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在环刀刀口一端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室内称重。

3、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二)结果计算

1、环刀内干土重(克) ×环刀内湿土重(克)

2、土壤容重(克/厘米3)

2.3.2最大吸湿量的测定

风干土样所吸附的水气,称为吸湿水。土壤吸湿水的多少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关,当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量,称为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统。最大吸湿量的1.25—2.00倍,大约相当于凋萎系数。本实验中用最大吸湿量的1.75倍来求得凋萎系数。凋萎系数的测定较难,故可由最大吸湿量间接计

算而得。土壤最大吸湿量也可以用来估计土壤比表面的大小。

1、方法原理

饱和K2SO4在密闭条件下可使空气相对湿度达98-99%,风干土样在此相对湿度下达最大吸湿量。

2、操作步骤

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5-20克(黏土和有机质的土壤5-10克,壤土10-15克,砂土15-20克),平铺于已称重的称量皿底部。

讲称量皿防入干燥器中的孔磁板上,另用小烧杯盛饱和K2SO4溶液,按每克土大约2毫升计算,同样放入干燥器内。

将干燥器放入温度保持在20c的地方,让土壤吸湿。

土壤吸湿一周左右,取出称重,再将其放入干燥器内使之继续吸水,以后每隔2-3天称一次,直至土样达恒重(前后二次重量之差不超过0.005克),计算时取其大者。达恒重的土样置于105-110c烘箱内烘至恒重,按一般计算土壤含水量方法计算出。

3、药品配置

饱和K2SO4溶液:称取100克K2SO4溶于1升蒸馏水中,溶液应见白色未溶的K2SO4晶体,否则要适当增加K2SO4量。

2.3.3 pH的测定(电位测定法)

1、实验方法:电位法

2、实验过程:取预处理后的土样20g放入三角瓶中,分别加入50ml水,放在震荡机上震荡5分钟,使得土样蒸馏水混合均匀。取下后静置30-60分钟,静置出溶液的上层清液,小心地将三角瓶倾斜,放入仪器,缓慢摇晃几下使电极能充分接触到溶液,减少测定时间。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进行下一个土样的测定。每次使用后都要用蒸馏水仔细清洗仪器,并用滤纸将仪器上的水分吸干,避免对下一个土样测定的干扰。

2.3.4 体积含水量的测定

1、实验方法: TDR记录仪现场测定法。

2、实验过程:在每个地块上随即采取五个位置测定水分含量,在用TDR时要注意将仪器探头缓慢、垂直插入土中,不能用力过猛,约

3、4秒后读取稳定后的数据。在远离土坡的位置选取植被覆盖程度不同、植被类型不同的地方进行测定,例如灌木区、草本区、裸地区以及不同草本覆盖区。

2.3.5 有机质测定

1、试验方法:重铬酸钾氧化--油浴加热法

2、实验原理:在加热条件下,使过量的重络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多余的重络酸钾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由消耗的重络酸钾按氧化校正系数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碳含量。

3、步骤分析:

准确称取通过0.25mm孔径筛风干试样0.05g-0.5g,放入硬质试管中,然后从自动调零滴定管准确加入10.00ml0.4mol/L重络酸钾—硫酸溶液,摇匀并在每个试管口插入一玻璃漏斗。将试管插入铁丝笼中,再将铁丝笼沉入已在电炉上加热至185-190℃的油浴锅内,使试管中的液面低于油面,要求放入后油浴温度下降至170-180℃,待试管中的溶液沸腾时开始记时,此刻必须控制电炉温度,不使溶液继续沸腾,期间可轻轻提起铁丝笼在油浴锅中晃动几次,以使液温均匀,并维持在170-180℃,5分钟后将铁丝笼从油浴锅中提出,冷却片刻,擦去试管外壁的油液。把试管内的消煮液及土壤残渣无损地转入150ml三角瓶中,用水冲洗试管及小漏斗,洗液并入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的总体积控制在50-60ml。加3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溶液,溶液的变色过程是由橙黄—蓝绿—棕红为止,立即记录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每批分析时,必须同时做两个空白试验。把滴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代入公式计算有机质含量。

2.4实验数据处理

把实验过程中得出来的数据结果,进行初步的计算,然后把这些所需要的数据导入到excel里进行代入公式计算或者说制作成表格,得出最总的数据,然后根据最终的数据做出能反映各指标的区别的图表。

2.4.1有机质数据处理

计算干土系数:干土系数=(烘干土总重-铝盒质量)÷湿土质量

计算干土样品质量:m=样品质量×干土系数

计算有机质含量:

式中:

OM---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g/kg);

1000

10

.1

724

.1

003

.0

)

(0?

÷

?

?

?

-

?

=m

V

V

C

OM

V0----空白实验消耗FeSO4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试样测定消耗FeSO4标准溶液的体积(ml)此次实验有两组空白对照,所以消耗FeSO4的体积去两组数据的平均值

C-----FeSO4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03--1/4碳原子的毫摩尔质量(g)

1.724--由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1.10---氧化校正系数

m-----称取烘干试样的质量(g)

1000---换算成每千克质量

2.4.2凋萎系数数据处理

计算土样的吸湿增重:吸湿增重=样品土重-(吸湿后总重-瓶重)

计算最大吸湿系数:最大吸湿系数=吸湿增重÷样品土重

计算带凋萎系数:凋萎系数=最大吸湿系数×1.75

2.4.3容重数据处理

计算容重:容重=烘干后土样质量/体积100ml

2.4.5土壤体积含水量、PH以及所有采集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做出相应图以便数据的分析

3、结果分析

3.1 土壤有机质

3.1.1不同的地块的有机质含量不同,在同一地块有机质含量相差不是很大,根据国家土壤级别范围来看,其级别的都在六级以上,最好的级别为一级。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有机质% >40 30-40 20-30 10-20 6-10 <6

3.1.2从数据处理的结果来看,在校园荷花湖北边绿地的有机质含量最高,肥力最好并且有机质含量分布比较均匀即取同一块草地的的不同部位所测得有机质含量级别属于同一级别或者处于相近的级别。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靠近荷花湖边的绿地土壤的体积含水量比较高,对于草种的生长比较有利。

3.1.3学校西北北边的绿地其有机质的分布最不均匀,在同一块落地的不同绿地其有机质含量差别很大,最高的为40.73g/kg,最低为7.44g/kg同时它也是所测得所有绿地中有机质含量最高和最低的一个部分。并且在实验进行土壤采样的过程中发现草的长势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当时做出了一个猜测即草的长势比

较好的地方或者比较密集的地方其有机质的含量应该相对高些,草地比较稀疏的地方其有机质的含量会低些,为了验证此说法,于是在采样的时候选取了草的长势不同土壤样品。

图表1

3.2 土壤容重

3.2.1每个地块测出的容重值差值都不大,此次实验测出的土壤容重都在1.27-11.59之间。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称为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土壤肥瘦和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容重高说明土壤紧实,孔隙数量少,土壤的水分、空气、热量状况较差。一般用于表示土的压实效果,干容重越大表示压实效果越好。

3.2.2测绘学院周边绿地的土壤容重最大,可知此块草地的土壤比较紧实,土壤的水分、空气、热量状况较差。应该定期的对此块绿地土壤进行松土。

3.2.3对于同一地块的容重越小其对应的有机质含量相应的越高些。

3.2.4并且孔隙度越大,容重越小。

图表2

图表3

3.3 土壤ph分析

从处理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每个地块的ph值都在8.0-8.5之间,说明我校的土壤为碱性土壤,因此在种植树种或者是草本植物时应该选择适合于碱性土壤的。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在对校园的草地进行管理时,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发现土壤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要对土壤进行酸碱的改良。

3.4 凋萎系数

3.4.1土壤的凋萎系数是由土壤最大吸湿水乘以1.5(1.3~2.5)而得来的。物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尚存留的水分含量(以土壤干重的百分率计)。它用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土壤含水量低于此值,植物将枯萎死亡。粘土的凋萎系数比砂土的高。

3.4.2每个地块的凋萎系数值都不同,但是出于同一个地块的土壤的凋萎系数差别不大。

3.4.3测绘学院周边绿地的凋萎系数最小,由于粘土的萎蔫系数比砂土的高,因此可以知道刘宏伟组所测得草地块的土壤质地可能为砂土。

3.4.4学校西门北边绿地的凋萎系数最大,其土壤质地可能为粘土。

图表4

3.5土壤体积含水量

从实验数据来看,绿地的体积含水量都比较高,这是因为焦作地区潜水位低,地下水丰富。学校西门北边绿地和荷花湖周围绿地体积含水量相对更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工水源的补给。

4、结论

本次实习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周围的土地进行取样、测定,分别得出其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凋萎系数、体积含水量、总孔隙度、最大吸湿量,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校园这几块所测的绿地的土壤PH值在8.30左右,呈碱性;学校绿地土壤体积含水量比较高,可能是由于是由于焦作地区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原因;土壤类型本身为石灰性褐土,土壤质地为粉壤,主要以粉粒为主;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的肥力较好,对植被的生长比较有利。但是校园的绿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同一块绿地上的草的长势不均匀,有的地方被一些杂草占据,争夺了所种植的草种的肥力,不利于草种的生长;另外有的地方土壤压的比较紧实,不利于水分、养料、气体的交换;另外就是校园对绿地的管理力度不够,在校园内破坏草地的现象还会有发生等。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对河南理工大的绿地质量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因此特向学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对校园绿化建设工作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建议:

1、加强规划设计研究,完善校园绿地景观建设规划。

2、对校园的草地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3、对于人为干扰比较强的部分绿地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并选择生长能力比较旺盛的草种来种植。

4、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土,以防土壤压实不利于草种的生长。

5、定期对于缺水的绿地进行浇水。

6、加强校园绿带、基础绿化建设,延伸校园绿化空间,丰富校园整体绿化景观效果。

7、加强乔木、灌木、早本花卉的应用研究,丰富校园植物,完善校园绿地多层次、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景观。

8、提高师生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保护绿化成果。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对校园草地的管理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帮助,更好的管理我们的校园生态环境,使我们的校园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土壤学》

实验报告

( 2015- 2016 学年第 1学期)

专业班级:自环1301班

小组成员:刘宏伟、姜艳敏、江开晶、何炳衫、马

毅伟、徐庭良、张春华、王恒、王鹏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评分人:聂小军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2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

土壤学实验报告 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年级:15级 班级:15级土管一班

学号:1512040006 姓名:蒲家庆 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填写日期:201604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日期 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学生班级:15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学生姓名:蒲家庆学号:1512040006一、实验目的 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全磷含量的分析测定,了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实验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的一般流程,领会控制测定精度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三、仪器与药品 仪器: 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 小土铲:任何情况下都可应用,但比较费工,多点混合采样,往往嫌它费工而不用它。 管形土钻:下部系一圆形开口钢管,上部系柄架,根据工作需要可用不同管径的管形土钻。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管形土钻取土速度快,又少混杂,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多点混合样品的采取。但它不太是用于沙性大的土壤,或干硬的粘重土壤。 普通土钻:普通土钻使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但它一般只是用于湿润土壤,不适于很干的土壤,同样也不适用于砂土。另外普通土钻容易混杂,亦系其缺点。

环境土壤学实习

烟台土壤学实习报告 姓名:冉艳 班级:山师大人资环环科0801 学号:0144

目录 一、烟台概况 (3) (一)地理位置 (3) (二)自然地理 1.植被概况 (3) 2.土壤概况 (4) 3.气候状况 (4) 4.地形概况 (4) 5.地质概况 (4) 6.海域地貌 (5) 二、具体实习内容....................................(一)马山、门楼水库 (5) (二)夹河口 (6) (三)蓬莱火山地貌(迎口山) (6) (四)牙山森林公园 (9) (五)芝罘岛(陆连岛) (12) 三、实习感受与总结 (14) 烟台概况 (一)地理位置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

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214公里,最大纵距13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曲长公里,海岛曲长公里。总人口641万,其中市区人口154万。2000年,烟台市有可识别民族38个,常住人口约5498人,占总人口的%。其中,满族1889人,朝鲜族1327人,回族579人,佤族429人,蒙古族377人,壮族200人,苗族141人,拉祜族113人,剩余的少数民族人口均不满百人。 烟台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是全国渔业基地之一,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70多种海珍品;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享誉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黄金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其他可开采的矿藏30多种。 烟台拥有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烟台港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烟台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现已开通至香港、汉城、澳门的国际航线及至北京、深圳、上海、乌鲁木齐等24条国内航线。境内蓝烟铁路横贯东西。火车直达北京、上海、西安、佳木斯等地。 烟台城乡已实现通讯程控化,移动通讯网络遍布城乡各地。1994年烟台成为"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目前,烟台已成为外商投资与贸易的热点地区。1997年烟台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1998年在此举办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又取得了巨大成功,烟台已成为新兴的亚太经贸城。 烟台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黄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北方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91年即跨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目前,已形成以轻纺、机械、建材、电子、冶金、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市乡以上工业企业2700多家,主要产品2000多种。张裕葡萄酒、三环锁是烟台的传统产品。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较快,锦纶、白卡纸、电子网目板等技术水平较高的项目相继投产。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5亿元。 烟台旅游资源丰富。这里依山傍海,自然资源独特,有多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及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等。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有近代开埠最早的烟台山领事馆基地遗址、人间仙境--蓬莱阁、海上仙山长岛、莱州云峰山魏碑刻石等名胜古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1998年烟台成为首批5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二)自然地理 1植物 烟台植被属暧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胶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麻栎林分区。自然植被分为森林、灌丛、草灌丛、滨海草甸和砂生、盐生、沼生和水生植物7个类型。森林植被包括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日本落叶松林、籽椴林、刺槐林、枫杨赤杨林、杨树林和竹林9个种类。灌丛植被包括栎类、胡枝子、杜鹃灌丛,鹅儿枥灌丛,坚桦白檀灌丛,杜鹃灌丛,牛奶子灌丛,胡枝子灌丛,绣菊灌丛,紫穗槐灌丛,柽柳灌丛9个类型。草灌丛植被包括山槐、荆条线、黄背草群落,胡枝子、金茅、羊胡草群落,酸枣、百里香、黄背草群落3个类型。滨海草甸植被在莱州湾胶莱河口东岸盐滩和南部海湾滩分布有盐生草甸,包括獐茅草甸、杂草草甸和白茅草甸3个类型。盐生植被包括盐地碱蓬群落和盐角草群落2个类型。砂生植被包括砂钻苔草群落、单叶蔓荆群落和北沙参群落3个类型。水生和沼生

观察土壤实验报告

观察土壤实验报告 篇一:三年级观察土壤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学科科学实验名称观察土壤 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 篇二:土壤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10级草业科学班级:一班 学号:XX5890 姓名:秦鲁瑶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 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学习 专业课打下基础。通过学习了土壤学这门课,我们对土壤有了大概的认识。这次实习的目的 是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结合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具体的说,主要是为 了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了解各类土壤的剖面特征,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熟 悉挖土壤剖面的过程及土壤的采集,掌握土壤各项指标

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再之,就是 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 掌握。 二、实习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 (3)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一)概述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 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 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教学文稿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选择原则: 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 (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 B或B 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 h,粘粒淀积B t,铁质淀积B ir等。 四、土壤剖面描述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3,4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及其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袁平、朱耀仁、蔡玉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Folin-酚法 ①学习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②掌握分光光度法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③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蔗糖酶活力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①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学习酶的比活力的计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Folin-酚测定法 Folin-酚试剂是由甲、乙两种试剂组成的。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组成,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酒石酸钾钠铜盐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在碱性条件下,铜-蛋白质络合物以及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酚基)和色氨酸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乙试剂)产生深蓝色(钼蓝和钨蓝的混合物),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500nm 波长比色测定,适于测定蛋白质含量0.05~0.5g/L 。 优点: 简单、迅速、灵敏度高;反应较稳定。 缺点: 该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2、蔗糖酶活力测定 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是一种水解酶。它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的1,2-糖苷键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因此,每水解1mol 蔗糖,就能生成2mol 还原糖。还原糖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纳尔逊-索模吉试剂比色法,斐林试剂法等。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 李佳怡 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5. 26 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 装 订 线

最新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16~18世纪,现代土壤学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开始孕育、萌芽。在西欧,许多学者为论证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假说。17世纪中叶,海耳蒙特根据他长达五年的柳枝土培试验结果,认为土壤除了供给植物水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1) 一、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3)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3.1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__年11月9日—10日 指导老师:资源与环境学院陈宝成 实习工具:背包、地质锤、大小铁锹、剖面刀、软尺、盐酸瓶、比样标准盒、比色卡、PH混合指示剂、点滴板、滴管、记载表等我们的行程为两天,路线是: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资环实验基地—沂源“九天洞”—鲁山风景区。 对两处都要用挖剖土的方法: A.剖面点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B.剖面挖掘与修整: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C.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土壤形态及性质,对土壤

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的通知 各学院: 现将《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 二OO六年十一月十 六日 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研究结果的文字记录和总结,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规范我校本科实验报告的格式、评阅、收集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实验报告的管理规范 (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按照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原则上每个实验项目提 交一份实验报告。 2.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交实验教师批改。 3.实验报告第一页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书写(可用A4纸下载打印学校统一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附页可用A4纸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实验数据必须真实、有效,曲线要画在座标纸上,线路图要整齐、清楚(不得徒手画)。电子版的实验报告也要统一

采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 (二)对实验教师的要求 1.实验报告批改要有签名,打分,原则上要求有评语。 2.对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数量和质量要作书面记录,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见附件1)中,并按一定比例(独立设课的实验报告一般为10-15%),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内。每学期装订成册时附在封面后第一页。 3.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对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如学生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报告总次数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 4.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收齐并装订成册(装订顺序由实验教师自行决定)。装订线在左侧,第一页加订实验报告封皮(封皮按学生装订见附件2,按课程装订见附件3)。实验报告可根据课程性质提交电子版,但需要有教师的批改记录,并将电子版汇总后刻录在一张光盘上,加上封面。 (三)对管理部门的要求 1.课程结束后,由各学院负责本科教学管理的科室负责督促收齐各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 2.由各学院确定具体实验室负责保管相应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 3.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对实验报告进行不定期抽

【实验报告】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 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 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 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 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 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环境土壤学

环境土壤学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40(理论24,实验16) 学分:2.5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实验)。 中文简介: 环境土壤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调控技术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土壤的形成与分类,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环境意义,土壤圈元素循环与环境效应,土壤污染及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污染土壤的修复等内容。 环境土壤学是环境科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既是环境地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土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作为自然体、生产资料和环境条件的“环境土壤”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掌握化学物质在土壤环境系统中反应行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土壤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以及调节、控制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优化途径、有效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法,为学好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应用这些理论与方法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农业环境生态建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学习环境土壤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利用环境土壤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为本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毕业论文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要求: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的基本形成过程,正确认识土壤的基本性质和环境功能,理解、掌握土壤圈元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掌握土壤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类型,理解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了解污染土壤修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学生讲授等,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讲授与提问、引导和自学、观察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相互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实物、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视频手段等有机结合,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图像、动画和视频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目的意义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可靠性。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受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高度、坡度、母质等)和人为因素(耕作、施肥等)影响,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匀。正确的采样方法是保证少量分析样品正确反映一定范围内土壤的真实情况的前提条件。 土壤样品的采集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和代表性的土壤,避免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根据采样目的及分析项目确定采样方法。土壤形成与土体发生研究,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土壤物理性质研究,需采原状土样品:农业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研究,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 采集到的土样,应当场记好标签,带回室内后要逐袋进行登记,立即进行风干处理。处理样品的目的是:(1)使分析样品可较长期地保存,以防止微生物作用引起土壤生化性状发生变化;(2)挑去非去部分,使分析结果能代表土壤本身组成;(3)将样品适当磨细和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取的称样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减少称样的误差;(4)将样品磨细,增大土粒的表面积。使制备待试溶液时分解样品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 二、仪器设备 (1)土样采集使用工具 铁锹、小铁铲、小钢卷尺、剖面刀、样品袋(布袋、纸袋或塑料袋)、标签、铅笔。 (2)土样制备使用工具 牛皮纸、硬木板、木棒、台称、镊子、玛瑙研钵、广口瓶(或纸袋)、标签、土壤筛(孔径2mm、1mm 和0.25mm)等。 三、实验步骤 (一)土壤形成发育与土壤分类研究(土壤剖面样的采取) 1.采样点确定 在野外首先确定区域地形部位,及具体剖面位置,除在调查范围的草图上注明采集位置外,并在样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老师:李雷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介电材料电学性能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13组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低损耗介电材料在微波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介质谐振法的测试原理; 3、掌握利用介质谐振法测试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波指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在通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微波介质材料指适用于微波频段的低损耗(通常在10-3数量级以下)、温度稳定型电介质材料(通常为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微波介质谐振器、振荡器、滤波器、双工器、微波电容器及微波基板等,是移动通讯、卫星通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蓝牙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等现代微波通讯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对于工作于较低频率下的介电材料,一般用介电常数?r、介电损耗tanδ及介电性能的温度依赖性表征其介电性能。而对工作于微波频段的损耗介质材料,相对应的三个基本参数及其要求则为:合适的介电常数?r、高Qf值及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其中。当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以 满足器件小型化的需要;而当其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由于微波在基板中传播的速

度,为了减小微波电路中的延迟,介质材料应具有尽可能低的介电常数?r。Qf值定义为品质因子Q(介电损耗tanδ的倒数)与频率的f的乘积,单位为GHz。高Qf值对应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的良好频率选择性及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的低信号衰减。一般认为,低损耗材料在微波频段的Qf值为不随频率变化的常数。低损耗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其谐振频率f 通常随温度线性变化,故用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表征其温度稳定性,定义为,单位为ppm/, 其中T 2和T 1 表示两个测试温度。本实验课中只涉及介电常数?r及Qf值的测试。 在测试频率较低、试样尺寸远小于电磁波波长时(如1MHz以下),可以把片状 介质材料两端面镀上金属电极、构成平板电容器,直接用LCR仪或阻抗分析仪测试其介电性能。但当频率升至微波频段时,试样尺寸已可与电磁波波长相比拟,以上方法不再适用。 对于低损耗介质材料,其微波介电性能需用网络分析仪及介质谐振法进行测试。网络分析仪通常有两个端口,均可发射和接受微波信号,其测试参数为S参数,定义为接收与发射信号电压的比值,为模在0-1间的复数。S参数常用对数形式表示,定义为20loge∣S∣,取值在-∞ ~0之间,单位为dB。由S参数的定义知:两端口网络分析仪中共有四个S参数:S11,S21,S12,S22,其中第一、二个下标分别表示接收及发射端口。圆柱形金属空腔即为最简单的微波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空腔的尺寸及金属内壁的表面电导率决定。用低损耗介质材料部分填充 金属腔,即构成介质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试样的尺寸、介电性能(?r、Qf值)及金属腔的性质(尺寸及表面电导率)共同决定。因此,通过测试介 质谐振器谢振峰的性质(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即可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出待测试样的?r及Qf值。 三、测试步骤 1)将试样尺寸及估计的介电常数输入至程序,计算介质谐振器大致的谐振频率范围。 2)在估计的频率范围内找到谐振峰(对应于S21)参数的最大值。 3)将谐振频率处的S21参数调至-40dB以下,记录谐振频率f 及3dB带宽△f。

土壤学实验报告3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谢晓梅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金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 八、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 2、 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用稀释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实验原理: ①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以含碳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巨大,它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生态环境中有机污染及全球碳平衡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包括部分分解很少的动植物残体、动植物残体的半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代谢物和腐殖质类物质。并且不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差异很大,低的不足0.5%,高的可达20-30%。其中,>20%称有机质土壤,<20%称矿质土壤。一般的,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5%。 ②稀释热法是利用浓重铬酸钾迅速混合所产生的热来氧化有机质,剩余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但由于热量较低,对有机质的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氧化过程: K 2Cr 2O 7 + C + H 2SO 4→K 2SO 4 + Cr 2(SO 4)3 + CO 2 + H 2O 橙色 绿色 滴定过程: K 2Cr 2O 7 + FeSO 4 + H 2SO 4→K 2SO 4 + Cr 2(SO 4)3 + Fe 2(SO 4)3 + H 2O 橙色 浅绿色 绿色 浅黄色 实验使用邻啡啰啉试剂作为指示剂,显示氧化还原状态。邻啡啰啉试剂与不同价态的铁形成不同颜色的络合物。 [(C 2H 8N 2)3Fe]3+?[(C 2H 8N 2)3Fe]2+ 淡蓝色 红色 滴定开始时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Cr 3+的绿色,快到终点时变为灰绿色,如果标准亚铁溶液过量半滴,即变成红色,说明终点已到。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环境土壤学知识点教学文案

环境土壤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土壤: 2.土壤特性:①具有生产力;②具有生命力;③具有净化力;④具有交换力。 3.土壤圈: 4.土壤圈的功能:①支持和调节生命过程;②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的平衡;③影响水的溶质组成及其在陆地、水体和大气的分配;④对岩石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1.土壤母质(P6):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 2.土壤母质是形成土壤物质基础。 3.长石、石英和云母等是构成土壤的骨骼—土粒。 4.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主要来源。 5.主要的成土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6.风化过程是形成土壤的基础。 7.参与化学风化的因素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作用方式包括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且最重要)和氧化。 8.五大成土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 9.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水热条件和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而形成的。 10.风化因子=风化天数×水解离度。 11.土壤湿度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 12.土壤剖面(P20):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垂直切面。(1~2米深)

13.淋溶作用:土壤中的下渗水,从土壤剖面上层淋溶带走土壤中某种成分的作用。 14.土壤的分层:①枯落物层(O层);②腐殖质层(A层);③淋溶层(E 层);④沉积层(B层);⑤母质层(C层);⑥基岩层(R层)。 15.土壤的重要形态特征:颜色、湿度、紧实度、结构、质地、PH、新生体、入侵体、孔隙和动物孔穴。 第三章土壤固体物质组成 1.土粒分类:矿质土粒(占绝对优势)和有机质土粒。 2.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 3.土壤质地三大类:砂土、壤土和黏土。 4.土壤质地改良:①溶土法;②深耕,深翻;③施有机肥。 5.壤质土兼具砂质土和黏质土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土壤。 6.土壤有机质的来源(P39):①植物残体;②动物和微生物残体;③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④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物料。 7.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5%左右,泥炭土可高达20%或30%以上。 8.矿质土壤: 9.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①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数量;②土壤有机质的损失;③土壤有机碳的平衡。 10.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元素:碳、氧、氢、氮,其次是磷和硫。 11.土壤有机质的组成:①碳水化合物;②木质素;③含氮化合物;④树脂、蜡质、脂肪、单宁和成灰物质。 12.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经腐殖化过程再由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分解的

《土壤学》实验指导

《土壤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资环系

目录 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实验二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室内烘干法 (5)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丘林法 (7) 实验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测定 (10) 实验五土壤多种理化性状分析 (11)

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分析工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由于耕地土壤、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作物的不均一性,很容易造成采样误差,而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即使室内分析结果再准确,也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因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则是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是一个不均匀体,同一地块上这一点和那一点土壤有差异,垂直剖面上不同土层之间也有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地形、母质、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人们的生产活动等等。对于农业土壤来说,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不同的施肥方式和耕作制度等)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尤为显著。因此耕地土壤的不均匀性远比未耕种土壤大。要使分析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就必须有代表性、均匀性和典型性。 1、划分采样区 为使土壤样品真正具有代表性,采样前首先需要了解全区土壤类型、地型部位、作物布局、耕作施肥、历年产量等情况,然后根据土壤的差异划分若干采样区,每一个采样区的土壤尽可能均匀一致。在每一个采样区内取一个混合土样。采样区的面积,视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确度而定。试验区采样,每一个试验小区为一个采样区。生产田一个采样区面积可为10ha。 2、采样 土壤农化分析一般只采耕层(0~20cm)土样。传统农业采样时,通常采取蛇形线或对角线等距离布置样点,精准农业通常采用网格法采样。采样点应避开特殊的地点,如粪底盘、地边、沟边等。采样点数根据采样区的面积而定,一般为15~20个。 采样方法随采样工具而不同。常用的采样工具有小土铲和土钻。用土铲取土时是在采样点上根据采土深度斜向采取上下一致的薄片。用土钻取土则是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各样点样品集中混匀,一个混合样品量为0.5~1kg。若土量太多,可将土样放在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混匀,用四分法取出一部分,装入样品袋,内外附上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深度、前茬或施肥情况、采样人和

浙江大学Linux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Linux程序设计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基本命令使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Emacs、vi、vim、gedit文本编辑器的使用,掌握在Linux环境下文本文件的编辑方法; 2.通过对常用命令mkdir、cp、cd、ls、mv、chmod、rm等文件命令的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命令的用法。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1.emacs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2.vi或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3.gedit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4.掌握mkdir、cd命令的操作,要求能建立目录、进入与退出目录 5.掌握cp、ls、mv、chmod、rm命令的操作,要求能拷贝文件、新建文件、查看文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等操作。 三、实验工具与准备 计算机PC机,Linux Redhat Fedora Core6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指导 任务1.学习emacs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启动emacs (2)输入以下C程序 (3)保存文件为kk.c (4)用emacs打开文件kk.c (5)修改程序 (6)另存为文件aa.txt并退出。 任务2.vi或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点击”应用程序”→“附件”→“终端”,打开终端,在终端输入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vi kk.c 按i键,进入插入状态。 (2)输入以下C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此时可以用Backspace、→、←、↑、↓键编辑文本。 (3)保存文件为kk.c 按Esc键,进入最后行状态,在最后行状态输入:wq保存文件,退出vi。 (4)用vi打开文件kk.c,输入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vi kk.c (5)修改程序为: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 Hello world!\n"); printf("*****************\n"); return 0; } (6)按Esc键,进入最后行状态,在最后行状态输入:wq aa.txt保存文件,如图1所示,另存为文件aa.txt并退出vi。。 图1 程序编辑环境 任务3.gedit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启动gedit,点击”应用程序”→“附件”→“文本编辑器”,打开文本编辑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

) 总共(土壤学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验报告

2 1512040006 蒲家庆土壤学实验 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年级:15级 班级:15级土管一班

学号:1512040006 姓名:蒲家庆 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填写日期:201604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 日期 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学生班级:15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学生姓名:蒲家庆学号:1512040006 一、实验目的 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全磷含量的分析测定,了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实验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的一般流 3 1512040006 蒲家庆土壤学实验 程,领会控制测定精度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三、仪器与药品 仪器: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小土铲:任何情况下都可应用,但比较费工,多点混合采样,往往嫌它费工而不用它。管形土钻:下部系一圆形开口钢管,上部系柄架,根据工作需要可用不同管径的管形土钻。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管形土钻取土速度快,又少混杂,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多点混合样品的采取。但它不太是用于沙性大的土壤,或干硬的粘重土壤。普通土钻:普通土钻使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但它一般只是用于湿润土壤,不适于很干的土壤,同样也不适用于砂土。另外普通土钻容易混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

目录

实验一土壤质地的测定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特性,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耕性好坏、生产性能优劣的基本因素之一。测定质地的方法有简易手测鉴定法、比重计法和吸管法。本实验介绍比重计法,要求掌握比重计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原理,技能和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并确定土壤质地类别的方法。 一、司笃克斯定律在土壤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土壤颗粒分析的吸管法和比重计法是以司笃克斯定律为基础的,根据司笃克斯(Stokes,1845)定律,球体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与球体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介质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关系式为: V:半径为r的颗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厘米/秒); g:物体自由落体时的重力加速度,为981厘米/秒2; r:沉降颗粒的半径(厘米); dl:沉降颗粒的比重(克/厘米3); d2:介质的比重(克/厘米3); η:介质的粘滞系数(克/厘米.秒)。 这是由于小球在广大粘滞液体中作匀速的缓慢运动时,小球所受阻力(摩擦力): (π为圆周率),而球体在介质中作自由落体沉降运动时的重力(F)是由本身重量(P)与介质浮力即阿基米德力(FA)之差: Fˊ=P-FA= 333 1212 444 () 333 r gd r gd r g d d πππ -=- 当球体在介质中作匀速运动时,球体的重力(Fˊ)等于它所受到的介质粘滞阻 力(F),即 3 12 4 () 3 r g d d π- =6r v πη 又球体作匀速沉降时S=vt(S-距离,厘米;V-速度,厘米/秒;t一时间.秒)。由上式,可求出不同温度下,不同直径的土壤颗粒在水中沉降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二、方法原理: 将经化学物理处理而充分分散成单粒状的土粒在悬液中自由沉降,经过不同时间,用甲种比重计<即鲍氏比重计)测定悬液的比重变化,比重计上的读数直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篇1 土壤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它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研究土壤科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是农林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地,土壤的性质不仅影响农林产品的产量,还影响其品质。土壤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低等生物的固氮作用使土壤具有了生长植物的肥力,而植物的生长促进了土壤的腐殖化过程和养分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发展,在茂盛的植被下,强烈的生物风化推动着母质向土壤的演化。土壤又是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而且是生物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有证据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复杂的多孔多相体系,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至关重要。

学习土壤学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和了解土壤,野外实习就是一种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土壤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学实习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富集循环的重要场所。因此土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土壤又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因此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 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篇2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土壤学是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土壤学的教学实习是游憩等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其目的、任务及要求如下: 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熟悉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 3.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提供依据。 4.了解全国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土壤类型。 5.熟悉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措施。 6.掌握土壤剖面挖掘方法,掌握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三墩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实验类型:探究类同组学生姓名: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三、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参数计算(3.1 总体设计、3.2 各功能电路设计与计算、 3.3完整的实验电路……) 六、实验调试、实验数据记录七、实验结果和分析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过程。 2、研究一阶RC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RC电路的响应。 4、从响应曲线中求RC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实验理论基础 1、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 零输入响应:

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电路初始状态不为零,输入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实际 上是 电容器C 的 初始电压经电阻R 放电过程。) 在图1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a ,使电容C 的初始电压值0)0(U u c =-,再将开关K 转到位置b 。 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方程是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衰减到1/e (36.8%))0(u c 所需要的 式中τ=RC 为时间常数,其物理意义是 时间,反映了电路过渡过程的快慢程度。τ越大,暂态响应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即过渡过程的时间越长;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时间常数可以通过相 应的衰减曲线来反应,如图2。由于经过5τ时间后,已经衰减到初态的1%以 下,可以认为经过5τ时间,电容已经放电完毕。 图2 2、一阶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过程) 所谓零状态响应是指初始状态为零,而输入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一阶RC 电路在阶跃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实际上就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 向C 充电的过程。在图1所示的一阶电路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b ,当t = 0时,将开关K 转到位置a 。 电容器开始充电,充电方程为 图1 ) 0(0≥=+t dt du RC u C C ) 0()0()(0≥- =- =---t e R U R e u t i t RC t C C τ ) (u t C )0()0()(0≥==- - -t e U e u t u t RC t C C τ )(u t C 装 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