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应用实例

放大器应用实例
放大器应用实例

基于DSP和USB的三维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Logging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Research of Three-Dimensional Induction Based on DSP and

USB

西安石油大学徐飞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聂熙雅

引言

数据采集是DSP最基本的应用领域,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利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芯片。该芯片的主要特点有:150 MI/s(百万条指令/秒)的执行速度使得指令周期减小到6.67ns,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实时控制能力;采用哈佛总线结构,具有高性能的32位的CPU,在一个周期内能够实现32位×32位或两个16位×16位的乘法累加操作,具有快速中断响应与处理能力;TMS320F2812应用大量外设接口简化了电路设计;提供了足够的处理能力,使一些复杂的实时控制算法的应用成为可能。

USB是现在应用广泛的一种高速通用串行总线协议。本文利用Philips公司的PDIUSBD12芯片。将USB协议应用于以DSP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大大提高DSP系统与计算机的通信能力,从而拓宽DSP的应用范围。本文利用DSP和USB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符合三维感应测井多通道数据采集的需要。

数字采集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DSP、前置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USB通讯接口,由于三维感应测井有3个Z轴向接收线圈和7组三分量接收线圈构成,所以采用了7组多路开关。在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中,A/D转换器是采集系统的核心。在基于TMS320F2812的数据采集系统中,选用了芯片嵌入式的ADC模块。

图1 三维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结构框图

信号调理电路

由于本采集系统用于三维感应测井中,它对信号采集的精度要求高,因为被采信号频率较高,采样通道多,所以结果分析对原始数据的依赖性强。本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分为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程控增益放大器、陷波器四部分。

前置放大器设计

前置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对整个采集系统的噪声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它所产生的噪声会被后续各级放大器逐级放大,所以在选择放大器时低噪声指标非常重要。在研制低噪声放大器时,应该抓住低噪声这个关键指标来分析、计算并设计电路。目前,可用噪声指标比较好的集成电路来设计低噪声放大电路。

由于测井时被采信号一般为微伏级,因此本设计采用INA128仪用差分放大器,它的最大输入失调电压为50μV,温度系数为0.5μV/℃,最大输入失调电流为5nA,同时还有很宽的电源电压范围,可以在±2.25V到±18V的供电电压范围内稳定工作。电压增益可以通过外接电阻改变,在1脚和

8脚之间外接不同的电阻R,电压增益可以在0-10000的范围内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当电压增益大于100时,INA128的输入共模抑制比达到120dB,对输入信号的共模干扰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用MAX267 设计带通滤波器

在三维感应测井中所设定的有用信号的带宽为20kHz到250kHz,因此选用MAX267设计一种带通增益放大器。MAX267内部含有2个独立的二阶开关电容带通滤波器,它有12个可编程输入端,其中F0~F4为滤波器中心频率设置输入端,分别接低电平或高电平,可以将中心频率设置为时钟频率的1/10,另外Q0~Q6为品质因数设置输入端,分别接低电平或高电平,可以在0.5~64 之间设置滤波器的品质因数。因此,不需要外加任何元件,而仅需外部时钟就可以实现带通滤波功能,使用极为方便。带通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带通特性曲线

其传递函数 G(S)为:

在上式中,HOPB是ω=ω0时的输出带宽值,且ω0 =2πf。

fL和fH分别为:

其中

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程控放大器是在DSP的控制下,将初级放大的信号放大到ADC的转化区间内,以提高仪器的动态范围和灵敏度。考虑到器件的低频噪声特性和提高共模抑制比等因素,选择了PGA204、PGA205组合,其共模抑制最高可达120dB。本设计采用了两级程控反向差分的方法,并且两级程控放大采用直接耦合差动连接的方式。原理如图3示。

图3 两级程控放大级联原理图

其中两个级联的第一级程控差分放大器由两片PGA205实现,两片PGA205的输出分别作为PGA204的正负输入端,于是就构成了第二级程控差分放大器。PGA204的可控放大倍数为1,10,100,1000;PGA205的可控放大倍数为1,2,4,8。所以,级联后程控放大部分的可控放大倍数可有16种组合方式。

陷波器设计

50Hz的工频干扰是数据采集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它会严重影响到前方和主放的稳定性。所以此处利用高性能器件MC33171构成50Hz陷波器,MC33171具有宽频带和较高的转换速率。图4为基于MC33171的50Hz陷波器电路,在图示的元件数值下,通过改变两个电阻R的值和一个电容C的值,可获得陷波频率,其数值为:f=1/4πRC。取R=16K,C=0.1μF可得陷波频率为50Hz。

图4 陷波器电路

A/D采样设计

TMS320F2812的ADC模块

TMS320F2812芯片中集成了一个12位A/D转换模块。为了满足系统多传感器的需求,F2812的A/D

转换模块有16个通道,可配置为两个8通道模块,这样就形成了两个A/D转换器。在内部逻辑的控制下,用户可同时启动这两个或是其中某一个A/D转换模块。

F2812的ADC模块是嵌入式的,它与传统的A/D相比具有以下特点:A/D模块的硬件资源配置好了之后,用户可以用软件指令随时启动A/D采样,并获得A/D转换的结果。同传统A/D不同的是,采集功能单元的硬件资源配置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软件完成的。

在TMS320F2812芯片中,A/D转换单元的模拟电路包括前向模拟多路开关(MUX)、采样/保持(S/H)电路、A/D转换内核以及其他模拟辅助电路。A/D转换单元的数字电路包括可编程转换序列器、结果寄存器、与模拟电路的接口等。图5为ADC模块的构成框图。

图5 ADC模块构成框图

ADC模块功能包括:

1)内置双采样/保持(S/H)的12位A/D转换模块,模拟输入为0-3V。

2)同时或顺序采样模式。

3)快速转换时间,可运行在25MHz的数模转换时钟或12.5MSPS。

4)多输入通道达16通道。

5)自动排序能力。一次可执行多达16通道的“自动抓换”。

6)两个独立的可选择8个模拟通道的排序器(SEQ1和SEQ2)可独立工作于双排序器模式,或级联后工作在可选择16个模拟转换通道的排序器模式。

7)可分别访问的16个结果寄存器用来保存转换结果。

输入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值可由下式得到:

其中,ADCLO是A/D转换低电压参考值。

8)使用多个触发信号启动数模转换(SOC),比如:

? S/W:软件立即启动。

? EVA:时间管理器EVA(在EVA中有多个时间源可以启动转换)。

? EVB:时间管理器EVA(在EVB中有多个时间源可以启动转换)。

9)在双排序模式下,EVA和EVB触发器可各自独立的出发SEQ1和SEQ2。

10)中断控制方式灵活,可在每次转换结束或每隔一次转换结束发出中断。

数据采集系统A/D采样设计

本系统信号输入设计为24路。DSP本身的A/D输入通道是16路,所以要外接多路模拟转换器进行扩展。在电路设计中,使用3条DSP的A/D输入通道ADCINA0- ADCINA2,每一通道挂接一片8输入1输出多路模拟转换器4051,这样就可以扩展为24路模拟信号输入。为了减小信号通道之间切换带来的串扰,需在通道切换后加放大器减小信号输入阻抗,为了减小A/D转换产生的误差,用两路己知信号电平输入引入信号参考,提高采集精度。图6展示了TMS320F2812内嵌的A/D转换模块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接口。

图6 A/D模块与信号接口

对于每一个转换,CONVxx位确定采样和转换的外部模拟量引脚。使用顺序采样模式时,CONVxx的4位都用来确定输入引脚,最高位确定采用哪个采样并保持缓冲器,其他3位定义偏移量。例如,

如果CONVxx的值是0001b,ADCINA1就被选为输入引脚。如果CONVxx的值是1111b,ADCINB7被选为输入引脚。

TMS320F2812 ADC的精度校正

理想情况下,F2812的ADC模块转换方程为y =x ? mi,x=输入电压×4095/3,y为输出计数值。在实际中,ADC的误差不可避免,定义有增益误差和失调误差的转换方程为y=x ? ma±b,式中ma为实际增益,b为失调误差。F2812的ADC理想状态与实际转换精度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增益误差和失调误差,因此必须对这两种误差进行补偿。校正方法如下:选用ADC的任意两个通道作为参考输入通道,分别提供给它们已知的直流参考电压作为输入(两个电压不能相同),通过读取相应的结果寄存器获取转换值,求得校正增益和校正失调,再利用这两个值对其他通道的转换数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了ADC模块转换的精准度。图7显示了如何利用方程获取ADC的校正增益和校正失调。

图7 理想转换与实际ADC转换

TMS320F2812与PDIUSBD12接口设计

TMS320F2812与PDIUSBD12之间采用并口连接方式,并且都工作在3V电压下,给PDIUSBD12分配一个片选,可以通过读写地址对其进行操作,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不需要特殊处理,按照管脚功能一一对应连接即可。图8是TMS320F2812与PDIUSBD12的硬件连接图。

图8 TMS320F2812与PDIUSBD12的硬件连接图

系统软件设计

该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USB接口直接与PC机相连,在CCS集成开发环境下通过JTAG接口来调试、烧写程序,可使用C语言来实现。

主程序流程

图9是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在系统上电之后,先对DSP的时钟等系统参数进行初始化,然后对片上A/D、I/O、存储器设备等进行初始化,再对USB设备初始化,之后程序进入循环等待主机通过USB口发送命令,然后对命令进行相应处理。

图9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A/D转换流程

在使用TMS320F2812的内嵌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时,首先对A/D进行初始化,并且设置中断程序入口地址,通过Timer中断的配置控制采样频率。在开启中断后,程序进入中断服务子程序,它将A/D转换结果读入数组Ad_data1[ ]中,并重新启动A/D,进行数据转换,如此循环往复。流程图如图10所示。

图10 系统程序流程图

结束语

本文利用TMS320F2812与PDIUSBD12相结合,设计了一套三维感应测井探测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其接口电路简单,采集精度高,可完成对24路通道的同时采样和顺序采样,并且能对单通道实行多次采样。系统还采用了USB接口,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USB上传到主机,由上层软件进一步处理,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测得油井中的油气分布。

微弱振动信号自适应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0 引言

在机械结构的振动过程中,许多微弱信号包含机械运动的丰富特征信息,如故障特征信息等,有必要提取出来加以分析。而在微弱信号提取过程中,有时信

号非常微弱,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淹没于强噪声之中,有时被测信号振幅变化

范围又很大,给信号采集带来很大困难。放大电路本身的噪声性能和频率特性也

将影响到信号的提取精度。对振动信号的采集及处理,通常是用普通的数据采集

系统去采集,然后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来提取数据的特征信息。但是,一些由

采集系统的不足对信息造成的损失,是后期的数字信号处理无法补偿的。振动信

号的检测是机械系统状态监测和早期故障诊断的关键,机械系统早期故障引起的

异常振动信号有时都很微弱而且持续时间短,信噪比低,容易淹没于背景噪声中。

这对信号检测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此情况,本文考虑设计一个微弱振动

信号自适应采集系统,能够根据被测信号的振幅实时地调节放大器的增益,从而

检测出微弱振动信号。

1 系统框图与结构原理

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DSP芯片TMS32OF2812、数据采集预处理电路、数据存储器、JTAG仿真接口及与计算机的通信接口。其中数据采集

预处理电路共有四路,每一路包括前置放大器、抗混叠滤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

和电压抬升与保护电路。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了四路预处理通道,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考虑到采集对象是微弱信号,在每路程控放大器前设计了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且每

一路程控放大器的增益控制信号直接来自DSP。程控放大器之前设有抗混叠低通

滤波器以滤去信号中混有的高频噪声,减小了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在每一路中也设置一个抬压与保护电路,使输入的信号电压稳定在O~3 V之间。

2 硬件电路设计

微弱信号采集系统硬件电路由信号调理电路和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两部分组成,信号调理电路主要是消除共模干扰,对微弱小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电压抬升、信号传输;主要由测量放大器、多重反馈型5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程控放大器、电压抬升电路和保护电路构成。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主要有DSP芯片TMS320F2812、数据存储和传输模块构成,完成对四路模拟输入信号的采样、过采样处理、信号振幅的计算、数字滤波和数据的传输。

2.1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本数据采集系统的对象为微弱信号,需要用前置放大器进行放大。由于测量放大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抗共模干扰能力强、低温漂、低失调电压和高稳定增益等特点,在微弱信号的检测系统中广泛用作前置放大器。

本数据采集系统采用AD公司的高性能运放AD620作为测量放大器,AD620

是一种只用一个外部电阻就能设置放大倍数为1~1 000的低功耗/高精度仪表放大器。AD620具有很好的直流特性和交流特性,最大输入失调电压漂移为1μV,其共模抑制比大于93 dB。在1 kHz处输入电压噪声为9 nV/Hz。在0.1~10 Hz 范围内输入电压噪声的峰一峰值为0.28μV,输入电流噪声为O.1 pA/Hz。G

=1时,它的增益带宽为120 kHz,建立时间为15μs。因此AD620的性能满足该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

2.2 程控放大电路设计

2.2.1 DSP芯片的性能特征

TMS320F2812芯片是美国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研制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它是一个定点运算、集成度高、高性能的DSP芯片,特别适用于有大批量数据处理的测控场合。其主要特点有:采用高性能静态CMOS技术,能在一个周期内完成32*32位的乘法累加运算,时钟频率最高可达150 MHz。片内具有128 KB的16位FLASH存储器,8 KB的16位SARAM,2个事件管理器EVA和EVB,3个32位的CPU定时器。16通道的12位模数转换器(ADC)含两路采样保持器,可实现双通道同步采样,最小转换时间为80 ns,,含2个通用异步串口(SCI),2个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56个独立配置的通用多功能I/O(GPIO)。

2.2.2 DAC0832芯片的性能特征

DAC0832是AD公司生产的高精度、低功耗、8位数模转换器,能完成数字量输入到模拟量(电流)输出的转换。DAC0832具有数字输入锁存的功能。DAC0832的互补输出端Ioutl,Iout2均为电流信号,且之和为常数。其主要参数如下:分辨率为8位,转换时间为1μs,参考电压为-10~+10 V,供电电源为+5~+15

V,逻辑电平输入与TTL兼容。DAC20832具有两级锁存器,第一级锁存器称为输人寄存器,它的允许锁存信号为ILE,第二级锁存器称为DAC寄存器。

2.2.3 程控放大电路的组成

程控放大电路由DAC0832芯片、高精度放大器LM357和反馈电阻组成,受TMS320F2812芯片的控制信号、片选信号控制,如图2所示。DAC0832用作程控放大器,是把DAC0832的参考电压端接输入信号,数字信号输入端接TMS32OF2812芯片的控制信号,互补输出端Iout1和Iout2引脚分别接放大器LM357的反向输入端和同向输入端。DAC0832的互补输出端Ioutl、Iout2均为电流信号,需外接一个放大器实现电流信号到电压信号转换。T型电阻网络的电阻是10 KΩ,接一个阻值为2.55 MΩ反馈电阻R f,就构成一个程控放大器。用该程控放大电路可以实现增益为:20,21,22,…,28-1,从而扩大了被测信号的范围。

其中:8号引脚Uref是模拟电压输入端,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CS1和ILEl是来自。DSP芯片的片选与使能信号;XD0~xD7是来自DSP芯片的增益控制信号;DAC0832芯片的Ioutl和Iout2引脚分别接放大器LM357的反向输入端2和同向输入端3;R66为反馈电阻RF,LLl为放大器输出端。

2.3 滤波电路设计

有源滤波器不仅体积小,而且输出阻抗和截止频率fc无关,能够前、后级之间相互独立的设计。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具有通频带比较平坦,且下降快等优点。在该系统的滤波器设计中,采用多重反馈型5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2.4 电压抬升与保护电路设计

电压抬升电路由一个OP放大器和一个1.5 V的抬压基准构成。OP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一个稳定的1.5 V基准电压,反相输入端接信号输人端,放大器的增益设置为1,这就实现输入信号的电压反相,且抬压1.5 V。保护电路由一个3 V的稳压管和二极管组成,保证经过电路的电压在O~3 V范围内。

3 算法设计与软件流程实现

TMS320F2812芯片的A/D转换器每次可以采集16路信号,而该采集系统仅有四路输入信号,可以实现简单的过采样,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首先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过采样处理,然后计算采集到的信号的幅值,并与设定值做比较以判断调节程控放大器与否,同时把采集到的数据除以其对应的放大增益和进行数字滤波,结果存放在数组中,数组中的数据通过异步串口SCI向上位PC机传输。

3.1 信号幅值检测的算法

在程控放大器的设计中,对被测信号振幅的检测至关重要,它是实现程控放大的关键。以往的程控放大器,多数是根据被测信号的幅值来调节程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此方法比较合适于直流信号的检测。交流信号的幅值是变化的,若根据被测信号的幅值调节程控放大器的增益,需要时刻改变程控放大器的增益,这将浪费CPU的很多资源,影响了A/D转换的速度,限制了被测信号的范围,因器件程序的计算和器件的延时也会给测量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不适合做高频信号的采集,而且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一般信号的振幅是基本不变或者变化很慢,若根据信号的振幅调节程控放大器的增益,就不需要时刻调节放大器的增益,从而节约CPU的资源,减小采集带来的误差,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度。

信号幅值的检测是利用正交锁相型放大器的原理实现的[2],如图3所示。被测信号为x(t),参考信号为r(t)。

在数据采集实验中,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到信号的振幅,并与设定的数值区间做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来调节DAC0832的增益,从而实现放大器根据被测信号的振幅来调节自身的增益,实现信号的自适应放大。

3.2 系统软件实现

DSP2812的编程工具有C语言和汇编语言两种。采用C语言编程,代码可读性、可移植性强,无需详细了解DSP的硬件就可以上手编程,降低了编程难度。一般应用于实时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场合。对于高速实时应用,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能把C语言的优点和汇编语言的高效率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流程图如图4所示。

程序算法描述如下:

Step 1:开始;

Step 2:系统初始化I2;

Step 3:A/D转换;

Step 4:数据处理;

Step 5:数据滤波;

Step 6:计算信号振幅;

Step 7:是否调节程控放大器,如不需要跳转到Step 3;

Step 8:调节程控放大器增益;

Step 9:跳转到Step 3;

Step 10:结束。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采集系统实时仿真

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完成后,对采集系统的性能进行检验。以振幅为0.00 001 V、频率为100 Hz的正弦信号作为待采集的信号,如图5(a)所示,并混有白噪声作为采集系统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的波形如图5(b)所示。经过放大、滤波及电压抬升之后的信号波形如图5(c)所示。

在DSP里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把采集到的信号数据还原为采集前的情况,如图5(d)所示。

有图5(c)可见采集到的信号电压均在0~3 V之间,适合DSP的如入范围,实现了根据信号振幅对信号进行程控的目的。图5(d)是经过简单处理后得到的信号的波形,可以计算出被采集信号的频率为100 Hz、振幅约为10-5V。与图5(b)相比恢复后的信号噪声小了很多,基本和原始信号图5(a)给出的波形相同。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达到了设计的目标,满足实验的需要。

4.2 实验比较

在实验中,用实验室的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江苏东华测试有限公司的DH5935N)和本文设计的微弱振动信号自适应采集系统同时对试件进行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采样频率为12 800 Hz。图6(a)和图6(b)为由实验室采集系统得到数据信号的波形图和频谱图,图6(c)和图6(d)为由本文设计的采集系统的波形图和频谱图。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系统不仅具有自适应调节放大器增益的功能,还具有高速度、低噪声、无失真的特性。

5 结语

(1)所设计的系统能根据被测信号的振幅自动调节放大器的增益,从而自适应地完成对不同幅值振动信号的测量和处理,降低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程控放大器增益的频率,节约了CPU开销。

(2)系统采用TMS320F2812DSP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DAC0832作为被测信号的振幅控制器,实现了自适应放大器增益的自适应调整,实现检测信号电压不低于1μV,扩大了被测信号的幅值范围。

(3)具有体积小、低功耗、可靠性高和扩展性强等优点。

来源:马雅历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分析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摘要 (3) 1 模电课设概述 (5) 1.1设计背景 (5) 1.2音频放大类别 (5) 1.3设计目的及意义 (6) 1.4开发环境Multisim 10.0简要介绍 (7) 2 课程设计内容 (8) 2.1功放电路方案的选择 (8) 2.2 BTL电路的组成 (10) 2.3 电路仿真 (13) 3 实物焊接及调试过程 (18) 3.1 焊接实物 (18) 3.2 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9) 4 总结与心得 (20) 附录 (21) 附件一实验原理图 (21) 附录二元件清单 (22) 附录三参考文献 (23) 成绩评定表 (24)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音频功率放大器 初始条件:芯片:TDA2030A、极性电容、非极性电容、可变电阻、定值电阻、扬声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选择合适的功放电路,如:OCL、OTL、或BTL电路。完成对高 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装备与调试; 2.输入信号Uid≤100mv,频率响应范围30Hz-3KHz; 3.在8Ω扬声器的负载下,输出功率连续可调,最大输出功率达 到6W; 4.音频信号放大后,失真≤5%。 5.效率≥60% 时间安排: 安装调试,地点: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这学期刚学习模电课,学校要求我们完成一次课程设计任务。模电这门课程主要讲 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 率尽可能高。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OTL电路和OCL电路。有用继承运算放大器 BTL功 TDA2030A集成功放,并采用双电源电源供电。TDA2030A集成电路的特点是输出功率大,而且保护性能比较完善,其工作电压范围较广,信号失真度较小,使用两块TDA2030A组成BTL电路,输出功率可增至35W。实验用multism软件对BTL multism软件模拟 该电路由于价廉质优,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各种款式收录机和高保真立体声设备中。 BTL、TDA2030A、功率放大、multism。

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4 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参考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孙小子张企民主编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晶体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类型,掌 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元器件及各元器件的作用,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定性分析学习意识,使学生掌握理论结合生活 实际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元器件及各元器件作用; 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元器件及各元器件作用; 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及学时 1、讲授法 2、1个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晶体管内部载流子运动的特性以及由此引起的晶体管的一些外部特性,比如说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等,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关注晶体管的外部特性上,而没有必要细究内部载流子的特点。由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我们知道,当晶体管的外部工作条件不同时,晶体管可以工作在三个不同的区间。分别为:放大区、截止区、饱与区,其中放大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工作区间。大家就是否还记得,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就是什么不(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这节课,我们将要进入一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新内容学习。 2、4放大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放大的概念 放大: 利用一定的外部工具,使原物体的形状或大小等一系列属性按一定的比例扩大的过程。日常生活中,利用扩音机放大声音,就是电子学中最常见的放大。其原理框图为: 声音声音 扩音器原理框图 由此例子,我们知道,放大器大致可以分为:输入信号、放大电路、直流电源、输出信号等四部分,它主要用于放大小信号,其输出电压或电流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对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一就是信号不失真,二就是要放大。 二、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多级放大器级联的特点与性能; 2)学会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分析并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掌握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分析方法; 3)学会使用Multisim、Pspice等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学会Altium Designer使用进行PCB制版,最后焊接做成实物,学会对实际功放的测试调试方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4)培养设计开发过程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1)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要求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多级电压、功率放大,所设计的电路满足以下基本指标: (1)频带宽度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 (2)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3)输入阻抗:≥10kΩ; (4)放大倍数:≥40dB;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音10kHz 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6)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7)具有合适频响宽度、保真度要好、动态特性好。 发挥部分: (1)增加电路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2)尽量提高放大器效率; (3)尽量降低放大器电源电压; (4)采用交流220V,50Hz电源供电。 2)实物要求 正确理解有关要求,完成系统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确定元器件及元件参数; (3)进行电路模拟仿真; (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5)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6)PCB版图制作与焊接; (7)电路调试及参数测量。 三、实验内容与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电子音响设备,它主要应用于对弱音频信号的放大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增强和处理。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如图1所示。 v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级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 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噪声的晶体管,另外还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由于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一般比晶体管小,而且它几乎与静态工作点无关,在要求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的情况下,

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放大器的作用: 1、能把输入讯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组成。用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各种装置中。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在“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已知,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导通角的不同, 运算放大器原理 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OPA、OPAMP)是一种直流耦合﹐差模(差动模式)输入、通常为单端输出(Differential-in, single-ended output)的高增益(gain)电压放大器,因为刚开始主要用于加法,乘法等运算电路中,因而得名。一个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必须具备下列特性:无限大的输入阻抗、等于零的输出阻抗、无限大的开回路增益、无限大的共模排斥比的部分、无限大的频宽。最基本的运算放大器如图1-1。一个运算放大器模组一般包括 一个正输入端(OP_P)、一个负输入端(OP_N)和一个输出端(OP_O)。 图1-1 通常使用运算放大器时,会将其输出端与其反相输入端(inverting input node)连接,形成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组态。原因是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非常大,范围从数百至数万倍不等,使用负反馈方可保证电路的稳定运作。但是这并不代表运算放大器不能连接成正回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单刀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为音频功率放大器,简称音频功放,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推动扬声器发声,凡发声的电子产品中都要用到音频功放。 设计中主要采用OP07进行音频放大器的设计,OP07芯片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由于O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对于OP07A最大为25μV),所以OP07在很多应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措施。设计中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由直流稳压电源、前置放大电路、二级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前置放大电路采用了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二级放大电路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高通滤波器组成一个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电路采用了OCL电路。直流电源采用桥式电路进行整流,输出则采用了三端集成稳压器。 对前置放大电路和二级放大电路进行了输入、输出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对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了输入和输出功率分析。对直流电源进行了输出电压验证。最后对总电路进行了输入、输出

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噪声分析。 关键词: OP07 音频功率放大器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音频放大器的概述.. (1) 1.1音频放大电路的回顾 (1) 1.2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介绍 (2) 1.2.1 A类(甲类)功率放大器 (3) 1.2.2 B类(乙类)功率放大器 (3) 1.2.3 AB类(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4) 1.2.4 C类(丙类)功率放大器 (4) 1.2.5 D类(丁类)功率放大器 (5) 1.3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5) 第二章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1) 2.1设计方案分析 (11) 2.2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11) 2.3二级放大电路设计 (15) 2.2.1 低通滤波器设计 (15) 2.2.2 高通滤波器设计 (17) 2.2.3 二级放大电路电路设计 (20) 2.4功率放大器设计 (21) 2.5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23)

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总结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 重点: 1、运放的传输特性 2、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跟随器等运算电路 3、含理想运放的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 ◆ 难点: 熟练计算含理想运放的电路 5.1 运放的电路模型 5.1.1 运放的符号 运放是具有高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成的半导体多端实际元件。而在本章中,所讲到“运放”,是指实际运放的电路模型——一种四端元件。其符号为 + u- _ o + _ 图5-1 运放的符号 在新国标中,运放及理想运放的符号分别为 图5-2 运放的新国标符号 5.1.2 运放的简介 一、同相与反相输入端 运放符号中的“+”、“-”表示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即当输入电压加在同相输入端和公共端之间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两者的实际方向相对于公共端来说相同;反之,当输入电压加在反相输入端和公共端之间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两者的实际方向相对于公共端来说相反。其意义并不是电压的参考方向。 二、公共端 在运放中,公共端往往取定为接地端——电位为零,实际中,电子线路中的接地端常常取多条支路的汇合点、仪器的底座或机壳等,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都以之为参考点。有时,电路中并不画出该接地端,但计算时要注意它始终存在。

5.1.3 运放的输入输出关系 一、运放输入输出关系曲线 在运放的输入端分别同时加上输入电压+ u 和- u (即差动输入电压为d u )时,则其输 出电压u o 为 d u u o u A u u A u =-=-+)( d 图5-3 运放输入输出关系曲线 实际上,运放是一种单向器件,即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的控制,而输入电压并不受输出电压的控制。由其输入输出关系可以看出,运放的线性放大部分很窄,当输入电压很小时,运放的工作状态就已经进入了饱和区,输出值开始保持不变。 二、运放的模型 a u - u o u 图5-4 运放的电路模型 由运放的这一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将运放等效为一个含有受控源的电路,从而进行分析计算。 例:参见书中P140所示的反相比例器。(学生自学) 5.1.4 有关的说明 在电子技术中,运放可以用于 1.信号的运算——如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 2.信号的处理——如有源滤波、采样保持、电压比较等 3.波形的产生——矩形波、锯齿波、三角波等 4.信号的测量——主要用于测量信号的放大 5.2 具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 5.2.1 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基础 所谓“理想运放”,是指图中模型的电阻R in 、R 0为零,A 为无穷大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含有理想运放的电路的分析方法。根据输入输出特性,我们可以得出含有理想运放器件的电路的分析原则:

电压反馈型运算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与补偿技术要点

电压反馈型运算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与补偿技术 整理:李柱炎turnfey@https://www.360docs.net/doc/3e658192.html, 本文整理自“小辉辉”的博客,感谢原作者,出处: https://www.360docs.net/doc/3e658192.html,/thinki_cao/blog/#m=0&t=1&c=fks_084071080095080064087086084095092 085088071080094081070 Title: Stability Analysis of Voltage-Feedback Op Amps Including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by Ron Mancini Mixed Signal Products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电压反馈型运算放大器(op amp)稳定性的分析方法,这里使用电路的性能作为获得成功设计的标准。这里讨论了内部补偿以及无补偿运算放大器的几种补偿技术。 1 Introduction 电压反馈型放大器(VFA)已经面世60年左右,从第一天开始,它们就一直成为了电路设计者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反馈使得它们功能强大且精确,同样的也有一定的趋势使得它们不稳定。运算放大器(op amp)电路通常使用一个高增益的放大器,它的参数是由外部反馈元件决定的。放大器的增益是如此地高以至于没有这些外部反馈元件时,轻微的输入信号就有可能使得放大器的输出饱和。运算放大器是作为通用目的使用的,所以该设定已经经过详细检验,不过结果对于其他电压反馈型电路同样可用。电流反馈型放大器(CFA)与VFA比较相似,不过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重要以至于CFA必须在单独的应用笔记中讨论。 稳定性,正如常常在电子电路术语中出现的那样,常常被定义为获得一个不振荡的状态。这是对该单词比较差劲、不精确的定义。稳定性是一个相对项,并且这样的情形使得很多人迷惑因为相对性的判断是非常费力的。在振荡的电路与不振荡的电路之间画线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振荡是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自然边界。 远在振荡发生之前,反馈电路会有着恶化的相位响应、过冲和振铃,并且这些影响不被电路设计者欢迎。本应用笔记并不着眼于振荡器;因此,相对稳定性在性能方面定义。通过定义,当设计者决定好要做哪些权衡之后,他们能确定电路的相对稳定性是多少。相对稳定性的度量即衰减系数,并且可以在参考1中找到关于衰减系数的相关讨论。衰减系数与相位裕量相关,因此,相位裕量是相对稳定性的另一度量。最稳定的电路有着最长的响应时间、最低的带宽,最高的精度和最小的过冲。稳定性最差的电路有着最快的响应时间、最高的带宽、最低的精度和一些过冲。 放大器是用如晶体管等的有缘元件搭建的。相关的晶体管参数,如晶体管增益等,是受

OCL功率放大器设计分析

设计题目:OCL功率放大器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14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设计时间:2016 2016年 7 月 4 日

目录 概述 (3) 一、任务及要求: (4) 1.设计任务 (4) 2.设计要求 (4) 二.总体方案设计 (4) 1.设计思路 (4) 2. OCL功放各级的作用和电路结构特征 (4) 三.单元电路的选择及设计 (5) 1、设计方案 (5) 2、设计选择 (5) (1)设计一个放大器所需要的直流稳压电源 (5) (2)差分放大电路电路图 (6) (3)复合管放大电路电路图 (7) (4) U的倍增电路电路图 (7) BE 四.总体电路图 (9) 五.元器件参数的选择: (10) a.确定工作电压 V (10) CC b.功率输出级的设计: (11) c.推动级(V4)的设计 (12) d.输入级的设计 (13) 六、总结与体会 (15)

概述 (1)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对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的要求是使其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讨论的主要指标是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等,输出的功率并不一定大。而功率放大电路则不同,它主要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输出功率,因此功率放大电路包含这一系列在电压放大电路中没有出现过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是: 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 为了获得大的功率输出,要求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都有足够大的输出幅度,因此器件往往在接近极限运用状态下工作。 效率更高 (2)由于输出功率大,因此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这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所谓效率就是负载得到的有用信号功率和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意味着效率越高。 非线性失真小 (3)功率放大电路是在大信号下工作,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而且同一功放管输出功率越大,非线性失真往往越严重,这就使输出功率和非线性失真成为一对主要矛盾。但是,在不同场合下,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不同。 (4)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输出较大的信号功率,器件承受的电压高。为了充分利用允许的管耗而使管子输出足够大的功率,放大器件的散热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了。 (5)此外,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输出较大的信号功率,器件承受的电压要高,通过的电流要大,功率管损坏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所以功率管的损坏与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 (6)OC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 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采用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OCL功放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

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教案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 内容: 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课时:3学时 教师:刘岚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复习 引入新课 讲述新课简单回顾上次课的知识点。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电阻、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这几种常见的电路元件。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电路器件。 运算放大器是电路中一种重要的多端器件,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外部特性,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以及一些含有运放的典型电路。 多媒体课件展示: 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一、设置悬念、激发探究 放大器是电子设备中的基本部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它的应用。例如:扩音机、收音机、音响、电视机、MP3等电子产品中都有放大器。它们都能够将收到的小信号转换成人们可以听到或看到的大信号。 我们将要学习的运算放大器主要用于实现对信号的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运算。在信号处理、测量及波形产生方面也获得广泛应用。 二、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多媒体课件展示: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运放是一种集成电路。一般放大器的作用是把输入电压放大一定倍数后再输送出去,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称为电压放大倍数或电压增益。运放是一种高增益、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放大器。

运放的电路模型与外部特性:多媒体课件展示。 注意点: 1. 掌握运算放大器各个端子的名称,端子电压表示方法:反相输入端-u ,同相输入端+u ,输出端o u ,这些电压都是对地的参考电 压。 2.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关系:如果在运放的输入端同时加输入电压-u 和+u ,则有:d o Au u u u =-=-+)(A ,A 为运放的电压放 大倍数,d u 称为差分输入电压。 3. 掌握运放工作的三个区域:线性工作区、正向饱和区与反向饱和区。 4. 掌握运算放大器理想化的条件: (1) 输入电阻∞→i R ,则有i +=0 , i -=0。 即从输入端看进去,元件相当于开路(虚断路)。 (2) 输出电阻0R →o 。 (3)运算放大器开环放大倍数∞→A ,则由于o u 为有限值,则d u =0 ,即+u =-u ,两个输入端之间相当于短路(虚短路)。 多媒体课件展示:5.2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对含有理想运放的电路,应合理运用理想运放“虚短”和“虚断”两条规则,并结合节点电压法进行求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理想运放输入端列写KCL 方程时,由于理想运放输入电流为零,故可将其视为“开路”;由于运放输出端的电流事先无法确定,故不宜对该节点列写KCL 方程。 含有运放的电阻电路分析: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

OTL功率放大器设计解析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第xx周-xx周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目录 一、设计任务 (2) 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2) 三、总体电路图及印刷板图 (6) 四、计算机仿真 (7) 五、安装调试 (8) 六、焊接实图 (10) 七、心得体会 (11) 参考书籍 (11)

设计题目:OTL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一)设计任务:设计一个OTL功率放大器 (二)设计要求: 1、要求电路采用集成电路组成; 2、额定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W; 3、负载阻抗等于8Ω; 4、采用TDA2003集成芯片。 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一)电路原理 1、OTL功放原理 (1)乙类输出无变压器(output transformerless 简记OTL)功率放大器 图2-5-14所示乙类OTL功放电路, V 1与V 2 为互补对称管,故这种电 路也是互补对称电路。 由于电路结构上的对称性,静态下A、B对地电压均为U G /2,C 1 、C 2 端 电压U C1=U C2 =UG/2。因此,输出耦合电容又相当于一个U G /2的直流电源。图 中的A点又称中点。 图2-5-14 乙类OTL功放 当电路输入正弦信号,且u i >0时,功放管V 1 导通、V 2 截止,电路为射 极输出器,u O≈u i ,u O 输出正半周,其振幅最多可达U G /2,;u i <0时,V 1 截 止,V 2导通,u O ≈u i ,u o 输入负半周,振幅最多可达U G /2。当U om =U G /2时,

2018年技能高考电气类《集成运算放大器》试题含答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试题 时间:60分钟总分:分班级:班命题人: 一、判断题 1.按反馈的信号极性分类,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确) 2.负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增大,使系统振荡。(错误) 3.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或变化方向同相,则两种信号混合的结果将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大于输出信号,这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主要用于信号产生电路。(正确) 4.正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正确) 5.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或变化方向相反,则叠加的结果将使净输入信号减弱,这种反馈叫负反馈。(正确) 6.放大电路通常采用负反馈技术。(正确) 7.负反馈的取样一般采用电流取样或电压取样。(正确) 8.反馈按取样方式的不同,分为电阻反馈和电流反馈。(错误) 9.负反馈有其独特的优点,在实际放大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改变了放大器的性能。采用负反馈使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趋于稳定。(正确) 10.正反馈使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趋于稳定。(错误) 11.线性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正确) 12.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错误) 13.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是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正确) 14.集成运放处于开环状态,这时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正确) 15.运算电路中一般引入正反馈。(错误) 16.集成运放只能够放大直流信号,不能放大交流信号。(错误) 17.集成运放在实际运用中一般要引入深度负反馈。(正确) 18.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是一种阻容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错误) 19.集成运放的“虚断”是指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电流趋于零,好像断路一样,但却不是真正的断路。(正确) 20.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值,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错误) 21.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正确) 22.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错误) 23.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虚地”。(正确) 24.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正确) 25.实际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增益非常大,可以近似认为A=∞。(正确)26.实际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增益非常小,可以近似认为A=0。(错误) 27.“虚短”和“虚断”是分析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两条重要依据。(正确) 28.负反馈可以大大减少放大器在稳定状态下所产生的失真。(正确) 29.理想的差动放大电路,即能放大差模信号,也能放大共模信号。(错误) 30.由集成运放和外接电阻、电容构成比例、加减、积分和微分的运算电路工作在线性工作范围。(正确) 二、单选题 1.理想集成运放具有以下特点:(B)。 A.开环差模增益Au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 B.开环差模增益Au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0 C.开环差模增益Aud=0,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 D.开环差模增益Aud=0,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0 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D),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小 3.负反馈能抑制(B)。 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4.对于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B)。 A.无信号源 B.无反馈通路 C.无电源 D.无负载 5.对于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所谓闭环是指(D)。 A.考虑信号源内阻 B.接入负载 C.接入电源 D.存在反馈通路 6.下面关于线性集成运放说法错误的是(D)。 A.用于同相比例运算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总是大于等于1。 B.一般运算电路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在一般的模拟运算电路中往往要引入负反馈 D.在一般的模拟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总为“虚地” 7.集成运放级间耦合方式是(B)。 A.变压器耦合 B.直接耦合 C.阻容耦合 D.光电耦合 8.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会(A)。 A.大于等于1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任意值 9.直接耦合放大器能够放大(C)。 A.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B.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C.交、直流信号都能放大 D.任何频率范围的信号都能放大 10.下面关于集成运放理想特性叙述错误的是(C)。 A.输入阻抗无穷大 B.输出阻抗等于零 C.频带宽度很小 D.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无穷大

运算放大器常见问题

1.一般反相/同相放大电路中都会有一个平衡电阻,这个平衡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呢? (1) 为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提供一个合适的静态偏置。 芯片内部的电路通常都是直接耦合的,它能够自动调节静态工作点,但是,如果某个输入引脚被直接接到了电源或者地,它的自动调节功能就不正常了,因为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无法抬高地 线的电压,也无法拉低电源的电压,这就导致芯片不能满足虚短、虚断的条件,电路需要另外分 析。 (2)消除静态基极电流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大小应与两输入端外界直流通路的等效电阻值平衡, 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 2.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在反馈电阻上并一个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1)反馈电阻并电容形成一个高通滤波器, 局部高频率放大特别厉害。 (2)防止自激。 3.运算放大器同相放大电路如果不接平衡电阻有什么后果? (1)烧毁运算放大器,有可能损坏运放,电阻能起到分压的作用。 4.在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上拉电容,下拉电阻能起到什么作用?? (1)是为了获得正反馈和负反馈的问题,这要看具体连接。比如我把现在输入电压信号,输出电 压信号,再在输出端取出一根线连到输入段,那么由于上面的那个电阻,部分输出信号通过该电 阻后获得一个电压值,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分流,使得输入电压变小,这就是一个负反馈。因为信 号源输出的信号总是不变的,通过负反馈可以对输出的信号进行矫正。 5.运算放大器接成积分器,在积分电容的两端并联电阻RF 的作用是什么? (1) 泄放电阻,用于防止输出电压失控。 6.为什么一般都在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串联电阻和电容? (1)如果你熟悉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电路的话,你会知道,不论什么运算放大器都是由几个几个晶 体管或是MOS 管组成。在没有外接元件的情况下,运算放大器就是个比较器,同相端电压高的时 候,会输出近似于正电压的电平,反之也一样……但这样运放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只有在 外接电路的时候,构成反馈形式,才会使运放有放大,翻转等功能…… 7.运算放大器同相放大电路如果平衡电阻不对有什么后果? (1)同相反相端不平衡,输入为0 时也会有输出,输入信号时输出值总比理论输出值大(或小) 一个固定的数。 (2)输入偏置电流引起的误差不能被消除。 8.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多少输入阻抗是多少其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的电 压是多少? (1) 放大倍数是无穷大,输入阻抗是无穷小,同向输入和反向输入之间电压几乎相同(不是0

基本放大器电路的讲解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瞭乱,是模拟电路中学习的重点。在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时倘没有抓住核心,往往令人头大。为此本人特搜罗天下运放电路之应用,来个“庖丁解牛”,希望各位从事电路板维修的同行,看完后有所斩获。 遍观所有模拟电子技朮的书籍和课程,在介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时候,无非是先给电路来个定性,比如这是一个同向放大器,然后去推导它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然后得出Vo=(1+Rf)Vi,那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然后得出Vo=-Rf*Vi……最后学生往往得出这样一个印象:记住公式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将电路稍稍变换一下,他们就找不着北了!偶曾经面试过至少100个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电子专业应聘者,结果能将我给出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得一点不错的没有超过10个人!其它专业毕业的更是可想而知了。 今天,芯片级维修教各位战无不胜的两招,这两招在所有运放电路的教材里都写得明白,就是“虚短”和“虚断”,不过要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就要有较深厚的功底了。 虚短和虚断的概念 由于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都在80 dB以上。而运放的输出电压是有限的,一般在 10 V~14 V。因此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不足1 mV,两输入端近似等电位,相当于 “短路”。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越大,两输入端的电位越接近相等。 “虚短”是指在分析运算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时,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短路。 由于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都在1MΩ以上。因此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往往不足1 uA,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故 通常可把运放的两输入端视为开路,且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近开路。“虚断”是指在分析运放处于线性状态时,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 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断路。 在分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时,首先请各位暂时忘掉什么同向放大、反向放大,什么加法器、减法器,什么差动输入……暂时忘掉那些输入输出关系的公式……这些东东只会干扰你,让你更糊涂﹔也请各位暂时不要理会输入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等电路参数,这是设计者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理解的就是理想放大器(其实在维修中和大多数设计过程中,把实际放大器当做理想放大器来分析也不会有问题)。 好了,让我们抓过两把“板斧”------“虚短”和“虚断”,开始“庖丁解牛”了。 (原文件名:1.jpg) 引用图片 图一运放的同向端接地=0V,反向端和同向端虚短,所以也是0V,反向输入端输入电阻很高,虚断,几乎没有电流注入和流出,那么R1和R2相当于是串联的,流过一个串联电路中的每一只组件的电流是相同的,即流过R1的电流和流过R2的电流是相同的。流过R1的电流I1 = (Vi - V-)/R1 ……a 流过R2的电流I2 = (V- - Vout)/R2 ……b V- = V+ = 0 ……c I1 = I2 …… d 求解上面的初中代数方程得Vout = (-R2/R1)*Vi 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向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式了。

基本放大电路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基本放大电路的概念及工作原理里 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有一个三级管和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晶体管的控制作用,把输入的微弱电信号不失真的放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的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一种能量装换装置。 利用晶体管的以小控大作用 ,电子技术中以晶体管为核心元件可组成各种形式的放大电路。其中基本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 (a)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b)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c)共基极放大电路 图1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无论基本放大电路为何种组态,构成电路的主要目的是相同的:让输入的微弱小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后,输出时其信号幅度显著增强。 1、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需要理解的是,输入的微弱小信号通过放大电路,输出时幅度得到较大增强,并非来自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其能量的提供来自于放大电路中的直流电源。。晶体管再放大电路中只是实现的对能量的控制,是指转换信号能量,并传递给负载。因此放大电路组成的原则首先是必须有直流电源,而且电源的设置应保证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电路状态。其次,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和安排上,要保证被传输信号能够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尽量不衰减地输出,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能够不失真的放大,最后经放大电路输出端输出,并且满足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要求。 综上所述,放大电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保证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电路状态,及要求其发射极正偏,集电结反偏。 ○2输入回路的设置应当是输入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电极,并形成变化的基极电流i B ,进而产生晶体管的电流控制关系,变成集电极电流i C 的变化。

新型定压输出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与维修图解

新型定压输出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与维修图解 定压输出的功放过去叫扩音机,在农村和企业常作广播系统使用,近年来在宾馆、饭店、广场播放背景音乐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流行的定压功放一改过去推挽输出的功率放大电路,而是采用如彩页附图REESOUND MA-300这种新型功放电路。如ET-5350、MP-600P等机型都采用了这种电路。 从电路图中可看出这种功放电路与普通OCL功率放大器有很大区别。普通的家用或专业功放电路功率管均采用发射极输出形式,功率输出由中点通过负载到公共地构成回路。此电路功率管却是集电极输出方式,PNP和NPN不同极性的功率管集电极直接连在一起,输出中点与信号输入地连接。电源变压器B1次级单绕组120V经桥式整流后通过C1、C2、R1、R2分压形成正负电源(±60V)和悬浮地。作为负载的输出变压器B2的初级绕组就跨接在输入地和悬浮地之间。有资料把这种电路形式叫电流源激励共射输出放大电路。功率管不在大环路反馈环之内,克服了功率管温度特性不稳定的缺点,并充分发挥了集电极输出电压增益高的优点ZD1、ZD2两个3V稳压管相对着跨接在输入端与地之间,可防止输入信号过强。T1、T2、T3、T4组成双差分放大电路,反馈信号不象普通电路取自中点而是取自悬浮地。送往下级的信号不是由输入管集电极取出,而是从反向输入管集电极取出,这也是与传统OCL电路的不同之处。T5、T6和T7、T8组成共射共基电压放大电路,用D1、D2,D3、D4发光二极管给T6、T7基极提供稳定的电压可减小因电压波动而引起的

非线性失真。T9是恒压偏置管,热敏电阻Rt并联在T9基极的上偏置电路里,安装在散热片上,起到温度补偿的功能。ZD3、ZD4两个12V稳压管和电阻电容给前两级提供稳定电压,有效的隔离了功率输出引起的电压波动。T10、T11,T12、T13构成复合电流放大级,ZD5、ZD6的加入可防止信号过强时引起对功率管的过激励,是一种新颖的保护电路。T14-T23是五对功率管(原电路板有六对位置只装五对),因采用这种新电路使功率管安装很方便,不用云母片而直接固定在方桶型散热片上(配有风机)。C3、R3是茹贝尔补偿网络,克服输出变压器纯感性负载造成的高频移相自激。T24、T25组成过流检测电路,T26是悬浮地直流检测电路。当电路过流或悬浮地直流偏移严重时两个检测电路就会使继电器驱动电路截止,释放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T27、T28是继电器J驱动电路,温度继电器Jt是常闭型,安装在散热片上。当散热片温度过高时,Jt由常闭转为打开状态,T28失去偏置而截止,继电器J释放,触点JK打开而停止功率输出。因扬声器是通过线间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与直流电路隔离,不存在开机电流冲击现象,因此继电器不需要延迟闭合,开机就吸和。也有机型采用继电器常态不吸和,利用常闭触点接通负载,在有故障时继电器吸和断开负载。输出变压器B2次级设置有20V、70V、100V三档,其中20V可直接配接16Ω25W号筒喇叭。100V输出需经过定压式线间变压器再连接号筒喇叭或吸顶扬声器、室外音柱。为适应饭店多套客房背景音乐的控制,有的机型面板还设置了四个选择开关,背后增加了四组接线柱,按下某个选择开关相应一路就接入100V输出端。

2018年技能高考电气类《集成运算放大器》试题含答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 分 班级: 班 命题人: 一、判断题 1. 按反馈的信号极性分类,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确) 2. 负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增大,使系统振荡。 (错误) 3.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或变化方向同相,则两种信号混合的结果将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大于输出信号,这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主要用于信号产生电路。(正确) 4. 正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 (正确) 5.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或变化方向相反,则叠加的结果将使净输入信号减弱,这种反馈叫负反馈。(正确) 6. 放大电路通常采用负反馈技术。 (正确) 7. 负反馈的取样一般采用电流取样或电压取样。 (正确) 8. 反馈按取样方式的不同,分为电阻反馈和电流反馈。 (错误) 9. 负反馈有其独特的优点,在实际放大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改变了放大器的性能。 采用负反馈使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趋于稳定。 (正确) 10. 正反馈使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趋于稳定。 (错误) 11. 线性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 (正确) 12. 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错误) 13. 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是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正确) 14. 集成运放处于开环状态,这时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正确) 15. 运算电路中一般引入正反馈。 (错误) 16. 集成运放只能够放大直流信号,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错误) 17. 集成运放在实际运用中一般要引入深度负反馈。 (正确) 18.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是一种阻容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 (错误) 19. 集成运放的“虚断”是指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电流趋于零,好像断路一样,但却不是真正的断路。 (正确) 20. 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值,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错误) 21. 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正确) 22. 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错误) 23.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虚地”。 (正确) 2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 (正确) 25. 实际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增益非常大,可以近似认为A=∞。 (正确) 26. 实际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增益非常小,可以近似认为A=0。 (错误) 27. “虚短”和“虚断”是分析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两条重要依据。 (正确) 28. 负反馈可以大大减少放大器在稳定状态下所产生的失真。 (正确) 29. 理想的差动放大电路,即能放大差模信号,也能放大共模信号。 (错误) 30. 由集成运放和外接电阻、电容构成比例、加减、积分和微分的运算电路工作在线性工作范围。 (正确) 二、单选题 1. 理想集成运放具有以下特点:( B )。 A. 开环差模增益Au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 B. 开环差模增益Au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0 C. 开环差模增益Aud=0,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 D. 开环差模增益Aud=0,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0 2. 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 输入电阻增大 B. 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 净输入量减小 3. 负反馈能抑制( B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4. 对于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B )。 A. 无信号源 B. 无反馈通路 C. 无电源 D. 无负载 5. 对于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所谓闭环是指( D )。 A. 考虑信号源内阻 B. 接入负载 C. 接入电源 D. 存在反馈通路 6. 下面关于线性集成运放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用于同相比例运算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总是大于等于1 。 B. 一般运算电路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 在一般的模拟运算电路中往往要引入负反馈 D. 在一般的模拟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总为“虚地” 7. 集成运放级间耦合方式是( B ) 。 A. 变压器耦合 B. 直接耦合 C. 阻容耦合 D. 光电耦合 8.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会( A )。 A. 大于等于1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任意值 9. 直接耦合放大器能够放大( C )。 A. 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B. 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C. 交、直流信号都能放大 D. 任何频率范围的信号都能放大 10. 下面关于集成运放理想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C )。 A. 输入阻抗无穷大 B. 输出阻抗等于零 C. 频带宽度很小 D.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无穷大 姓名: 考号: 班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