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民族医药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彝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西南地区历史舞台上的主体民族。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以彝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医药,是彝族人民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为彝民族的生存、发展、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中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是一部饱含民族情感的壮丽画卷。

【历史沿革】

据彝文《帝王纪》和《西南彝志》记载,彝族的医疗实践活动产生于哎哺原始时期,可追溯到5000年以上。在母系社会时期,彝族先人就利用土生土长的彝药内服、外敷、熏蒸治疗疾病。古彝文记录最早的药物疗法是“毒蛇咬伤的,麝香拿来敷;蜂子蜇伤的,尔吾拿来敷”(见《支呷阿鲁》),这是母系社会时彝医阿莫流传下来的疗法。支格阿龙是彝族母系社会时期的先祖之一,是古滇国的国王,他在与雷神的医药回答中谈到了腹痛、腹泻、咳嗽、疟疾、麻风、秃疮、冻疮、牙痛、眼睛红肿等9种病症的治疗,涉及十余种彝药的临床应用方法,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古远的彝药临床应用的记载(见《支呷阿鲁》)。据《大理古佚书钞》记载,1800多年前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将士于落马坡误食哑姑泉,三百余失声,求于孟节,“孟以苦良皮、黑霸蒿、青茶、紫茎菊熬水服之,而肿消毒平”,孟节就是彝医。晋代和唐代,犀角、琥珀已被当作彝药应用,并成为皇宫贡品,唐开元(713~741年),有一味制作毒箭的彝药叫作独自草,被陈藏器收入《本草拾遗》。在大理国时期,彝族名医杜清源被尊为药王,在彝族民间享有极高声誉,其孙杜广将其遗著及其经验整理成《点苍药王神效篇》(后失传),“载草、木、虫、石四类,千四百余种,详记色形、药性、配方、忌解、提炼丹丸、盖皆古南诏七百余载诸验方。”元宣和年间,在滇西一带,以彝药“龙珠草、重楼、天南星、虎掌草、百毒消疗外伤,有显效。”(《淮南夜语》)。

明清时期彝族医药已初具规模,在四川凉山发现2本《此母都齐》残卷,系彝药验方古籍,另外还发现诊断治疗牛羊的兽医药学,治疗手段采用彝药灌服和针刺放血疗法。明洪武年间,在滇西出现了很多彝族民间名医。《淮南夜语》有对云南彝医的记载。出现了大量的彝文医药手写文献。在楚雄州境内发现的《齐苏书》(即《明代彝医书》)记载常见病59种,彝族药物231种,彝医单方、验方226个,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是对16世纪以前彝族医药知识经验一次比较系统的总结。

《西南彝志》及《宇宙人文论》形成于清康熙三年及雍正七年(1664~1729年),其中均有对彝族医药理论清浊二气、五行学说、二气六路学说的阐述,是朴素的彝族哲学思想和重要的彝医基础理论典籍。清雍正三至七年,还产生了一部重要的彝族医药文献《启谷蜀》,全书5门28类260方,是彝文医药文献古籍中的验方单方善本,该书治法完善、方药配伍合理,把彝族医药的治法和配伍提高到了一个全新水平,具实用性,有较大参考价值。《彝族文化》记载,清雍正年间,楚雄女性彝医准塔洼,被朝廷“召进京城为皇家治病”,称为御医。明清时期产生了众多彝文医籍,代表了明清时期彝族医药的特色和文化,为彝族医药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彝药拔云锭的成功创制开创了云南制药工业的新纪元。民国时期,彝族医药和中医药一样,受到摧残和排斥。1902年,彝医曲焕章创制出云南白药,是彝药的精品和代表。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医药十分重视,西南各省对彝族医药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许多彝族医药的著述,在滇、黔、蜀三省发掘出20余种彝文手写本医药古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世纪80年代,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了云南省楚雄州彝族文化研究院,相继在楚雄州成立了彝族医药科、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云南省彝医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对彝族医药理论研究、新药研发、临床治疗、药材种植养殖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特色医理】

《宇宙人文论》说:“天有星辰八万四千颗,人有头发八万四千根,天的周围有三百六十度,人有骨头三百六十节……”“世间万物都是由清浊二气组成,人也如此”。《西南彝志》:“天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的五行是心肝脾肺肾。”以上内容构成了彝医“人与天地同”的“三才”相应观,三才因素,对人的生理、病理、思维、精神具有重要影响,对于认识病因,指导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三气理论

彝医认为,混沌初辟、天地未判之时,就存在原始祖气,原始祖气一分为二,蕴生清浊二气,青清之气上升为天,赤浊之气下降为地。三气理论中,元气为人体之主宰,清气和浊气乃元气所化生,元气随清浊二气寄寓于周身形体组织中,故清浊二气平衡协调,元气充盈,则人体健康无恙,精神旺盛。彝医有“元气充盈,毒邪难犯,毒邪内犯,元气必虚”的理论,并以这一理论建立了自身的生理病理学说。

五行学说

《西南彝志》谓:“天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的五行是心、肝、脾、肺、肾,认为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胃肠脾胰属土。”五行学说的生克理论,对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彝医的五行学说与中医大致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彝医与汉文化的相互交融,二者密切难分,源远流长。

二气六路学说

天有清浊二气,人亦有清浊二气,人体的清浊二气有三条循环通路,二者并以气海为交汇,其中清气三条路:一是经过心脏的清气,二是经过咽喉直达七窍的清气,三是经过肺肝,连通肾脏的清气。浊气三条循环通路,一是经尾根达头顶,至鼻下,二是起始肩胛直达脑髓,三是经过肾脏,过腹腔达头顶,《宇宙人文论》的描述与此有所不同,人体的气从生门(囟门)下来,经过肠与胃,注到脐眼下面。从这里起,在人体中有气的通道六路清浊气,心肝肺脾肾,都在人体中。二气六路理论学说是我国古代彝医的首创理论,独具特色,在彝

医的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毒邪理论

毒邪理论是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理论之一,在所有病因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独具特色,成为彝医论述病因病机的重要基础理论,称为“毒邪理论”。彝医认为:“万病生于毒。”毒邪发病有内外两种途径,各种外毒是导致人体产生外感寒热两大类病变和某些传染病的因素;各种内毒是导致机体脏器功能失调,产生脏器系统病变的因素。

治疗特色

彝医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包括内治、外治、针灸、推拿、拔罐、穴位割治、刮痧疗法等。根据不同病情施用的药物剂型有汤剂、膏、丹、丸、散、搽剂、敷剂、酒剂、洗剂等十余种。彝族医药在骨伤科促进骨痂生长、止痛和内科消化、心血管方面有独到的用药经验,治疗肿瘤、艾滋病、糖尿病及养生保健是彝族医药近年来的新亮点。

【用药特色】

彝药滇重楼

根据彝医古籍文献和各地彝族传统用药情况统计,彝族药大约有1198种,纳入彝族药材法定标准的有165种。彝药本身有奇、灵、简、便的特点,“奇”是指配伍奇特、精妙,处方药味较少,单方独剂应用为多;“灵”是指疗效好,灵验;“简”是指用法简单,多以汤剂、散剂、酒剂应用;“便”是指采药方便,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自采自用。

彝药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典型的区域性和习惯性用药特色,大部分均为彝族地区习用或独用药,与中药不相重复,少数虽和中药为同一株植物,但药用部位或功效各不相同。二是以众多的植物寄生入药,彝区内生长的植物寄生多数均入药,如桑寄生、松寄生等。三是广泛应用动物药。

令外,彝药方剂还有三个显著特点:1.彝药三方,包括大方,小方和单方。2.醇酒入方,彝药善用药酒,经常以药酒入药。3.鲜药入方。

【优势病种】

彝医对肿瘤病有独到的理解和疗法,以彝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独特的彝药资源,形成了对消化系统肿瘤肝癌、食道癌、胃癌和结肠癌的治疗优势。彝族地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气候潮湿,经常发生跌扑闪挫和风寒湿痹骨伤病,所以在民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骨伤病和风湿病的经验,彝医临床实践中形成治疗优势和治疗特色。另外,彝医对糖尿病、心血脉系之冠心病、心绞痛、心悸,肝胆系之肝病、胆囊炎,胃肠系之胃痛、急腹症,肺皮肤系之咳嗽、支气管炎、肺炎,脑神经系之脑卒中,肾膀胱系之膀胱炎、肾结石、肾衰,生殖系之女性月经病、男性不育诸证、女性不孕诸证,胰脾系之胰腺炎、胰腺癌均有独到的治疗特色和优势。

【特色技术】

彝医水膏药

彝医水膏药是彝医的代表性医疗技术,是以彝族医药整体观和辩证法为理论指导,通过将药物敷贴到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以发挥药物驱寒散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解毒散结、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使失去平衡的脏腑组织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具体用法是彝医平时将疗效好的彝药采回家晒干后,碾成药粉装到密封的瓶中,治病时根据病情或伤势、病变部位而灵活采用相应的彝族药细粉或鲜品药,分别用冰雪水、井中凉水、地表长流水、温水、烟筒水、草药液调拌成膏糊状,涂于棉布或油纸上,外敷于病患部位,药膏近干时再加水浸润。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在彝族地区广为流传。

来源 | 中国中医药网

民族医药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民族医药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彝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西南地区历史舞台上的主体民族。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以彝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医药,是彝族人民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为彝民族的生存、发展、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中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是一部饱含民族情感的壮丽画卷。 【历史沿革】 据彝文《帝王纪》和《西南彝志》记载,彝族的医疗实践活动产生于哎哺原始时期,可追溯到5000年以上。在母系社会时期,彝族先人就利用土生土长的彝药内服、外敷、熏蒸治疗疾病。古彝文记录最早的药物疗法是“毒蛇咬伤的,麝香拿来敷;蜂子蜇伤的,尔吾拿来敷”(见《支呷阿鲁》),这是母系社会时彝医阿莫流传下来的疗法。支格阿龙是彝族母系社会时期的先祖之一,是古滇国的国王,他在与雷神的医药回答中谈到了腹痛、腹泻、咳嗽、疟疾、麻风、秃疮、冻疮、牙痛、眼睛红肿等9种病症的治疗,涉及十余种彝药的临床应用方法,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古远的彝药临床应用的记载(见《支呷阿鲁》)。据《大理古佚书钞》记载,1800多年前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将士于落马坡误食哑姑泉,三百余失声,求于孟节,“孟以苦良皮、黑霸蒿、青茶、紫茎菊熬水服之,而肿消毒平”,孟节就是彝医。晋代和唐代,犀角、琥珀已被当作彝药应用,并成为皇宫贡品,唐开元(713~741年),有一味制作毒箭的彝药叫作独自草,被陈藏器收入《本草拾遗》。在大理国时期,彝族名医杜清源被尊为药王,在彝族民间享有极高声誉,其孙杜广将其遗著及其经验整理成《点苍药王神效篇》(后失传),“载草、木、虫、石四类,千四百余种,详记色形、药性、配方、忌解、提炼丹丸、盖皆古南诏七百余载诸验方。”元宣和年间,在滇西一带,以彝药“龙珠草、重楼、天南星、虎掌草、百毒消疗外伤,有显效。”(《淮南夜语》)。

民族医药

首先,民族医药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它和少数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紧密相关,是我们宝贵的遗产,是中国的人文标签,是我们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资源。其次,它涉及到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问题,我们尊重少数民族就是要尊重它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加以研究整理、继承发扬。从功能层面讲,民族医药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很多西医没有普及或者比较偏远的地区,民族医药发挥着救死扶伤、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作用。鉴于民族医药的草根性质,大力地普及它对于解决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医疗问题是大有帮助的。开发民族医药资源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的,民族药的开发已经成为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我国民族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较快,随着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一批颇具规模的民族医药代表企业发展壮大,民族医药企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也逐渐加快。截至2009年底,已有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共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全国共有民族药医院191所,床位8694张,另外民族地区的综合医院大多建有民族医药科室。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结合对藏药、维药和蒙药等各民族药的系统整理,重点开展具有民族医药理论特点、资源特色和治疗优势的民族药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促进民族药产业的发展。民族医药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提高我国医药生产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民族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七章。首先详细介绍了民族药的界定、主要种类介绍及民族药产业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民族药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对民族药细分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民族药知识产权保护做了阐述。最后,报告对民族药重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民族药产业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您若想对民族药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民族药,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中国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药需求、医药创造和医药积累,似乎应该有55种民族医药。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 诸国本解释说,两个原因造成没有55种民族医药。其一,有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大都已经融入在主流文化之中,例如满族医药的资料现在已经很少了;其二,我国有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7个民族各自的人口在1

彝族医药简史

彝族医药简史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 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药物是彝族医药发展的基础。彝医的药物分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 在母系时代的凉山彝族地区,常常以一种植物来代称某个部落或部族,甚至有的山岭等地名也来自植物名称。如“达罗波”、“达日波”、“舒祖波”等,它们分别是黑色的阙山草、阙山草及生长杉树的山。这种命名的习惯,从母系社会一直延续到今天,至今凉山地区仍不乏以植物命名的地方,如勒乌(大黄)、尔吾(土香薷)等地名。 进入由偶婚代替群婚的父系社会后,促进了社会和遗传学的进步。此时,对植物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积累。彝族先民们在迁徙、放牧的生活中不断地发现一些有毒的植物,关于对毒草和中毒的认识时间,大约是在“吃草籽树果”的阿(田合)居子时代,但当时未能明确记录下来。“中毒”和“毒草”的概念是在彝族祖先采集野生植物和放牧生活中,出现了羊和人中毒的现象,加上口尝身试积累而产生的。毒草可以毒杀人畜,引起彝族先民的高度重视,于是他们对毒草进行辨认下了一番功夫,并且还对植物的毒性部位作了描述,如他们认为乌头属植物“毒藏在根上,花开在头上”。由于目睹了被毒草毒死同胞的惨痛情景,彝族先民们对毒草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将之录于书上,以指明毒草生长的地方以及毒性的部位,示于后人。 从公元初年到南诏彝族奴隶制建立之前,彝族历史经历了从勿阿纳(《西南彝志》)希孟遮世系第51世君长,到那意笃色(76世)的彝族奴隶社会前期。这一时期,彝汉医药相互进行了交流。彝医使用的一些有效药物也被汉医所用,并且收录进汉医的医书中,如名著《名医别录》就收载了不少彝族地区的药物。在《华阳国志》《水经注》《说文》《汉书》《续汉书》《博物志》等书中、也都记载了一些彝族的药物,宋代还有彝族地区的犀角、麝香进贡给皇帝的记载。这一切,充分说明了彝族的医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彝族医药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华夏医药的宝库。

民族药发展亟待国家特殊政策支持

近二十年来,民族药产业带动了民族药产业链的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然而,在当前民族药处于濒危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成为我们急需思考 的问题。 “保护工程”助力民族药发展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它为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 贡献。民族药是在民族医药理论和经验指导下生产和应用的药物,主要分布在西藏(藏药)、内蒙(蒙、藏药)、新疆(维吾尔族药)、甘肃(藏药)、青海(藏药)、广西(壮、瑶药)、云南(彝、傣、藏药)、贵州(苗药)、四川(藏、彝药)、湖南(苗、侗、壮药)、湖北(苗、壮药)等地。 目前中国民族医药开发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是藏、蒙、维、苗、彝、傣6个民族。它们分别 有着本民族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如藏医药学的“三大因素学说”(龙、赤巴、培根),蒙医 的“三根学说”(赫依、希拉、巴达干),傣医药学的“四塔”理论体系学说(地、水、火、风),彝医对病症因病机认识的“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学说等,这些构成了丰 富的民族医药文化内涵。 “中国少数民族药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是民族药传统制作工艺技术传承保护的需要,防范传统制作工艺技术流失,保护民族药持续传承发展的完整性。“民族药保护工程”范围包 括民族药老字号和使用传统制作工艺的生产企业、民族医院民族药制剂传统加工技术和民间 民族医生用药习性、采制,寺庙民族医学的民族药加工制作等进行搜集、整理记录的一项系 统工作,充分体现各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才能,反映我国少数民族药的发展水平。

民族药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民族药药材资源来看,中国民族药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西南地区远胜于西北地区。经1982年国务院决定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厉行十年,基本摸清我国民族药药材品种约8000余种,占全国药材资源总数18207种的75%左右,其中一部分药材是中医和民族医交叉通用的或在民族药中属于较少常用的。大体上看,除了中药本草学所载的中药以外,基本上都是民族药和民间草药。 近年来对民族药的收录更趋于细化。1984年-2001年《中国民族药志》(1、2、3册)收载民族药约400种。2005年出版的《中国民族药志要》收载了44个民族的民族药材5500余种。从民族药成药制剂来看,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药的发展。 1997年,国家卫生部先后颁布了《藏药药品标准》收载了藏药成药200个品种,《维吾尔药药品标准》收载维药成药87种,《蒙药药品标准》收载蒙药成药143种。2002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435个地方标准的民族药成药制剂转为国家标准,其中藏药106种、蒙药50种、维药9种、苗药154种、彝药81种、傣药35种,现取得国家批准文号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有900多种民族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民族药的保护、发展规模和产业化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中药,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平衡,其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云南国家级非遗名录

云南国家级非遗名录 尊敬的读者们,您们好!欢迎来到云南,一个充满神奇和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仅拥有秀美的山川、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将带您们走进云南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世界,感受那些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 一、传统医药 1. 彝族医药:彝族医药是云南少数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其中,彝医临床指南、彝族火灸疗法等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2. 傣医药:傣医药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傣医傣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深受广大群众信赖。 二、传统舞蹈 1. 傣族孔雀舞:傣族孔雀舞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之一,具有独特的舞步和优美的音乐,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2. 彝族烟盒舞:彝族烟盒舞是云南彝族地区流传已久的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欢快的音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三、传统手工艺 1. 刺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刺绣技艺独具特色,如彝族、白族、傣族等民族的刺绣作品,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2. 陶器制作: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制作技艺独具特色,如彝族的制陶技艺,以手工制作出各种形态的陶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四、民间文学 1.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是云南苗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史诗价值,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2. 彝族火把节传说:彝族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传说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价值。 五、云南的“撒尼跳乐”也是一项备受关注的非遗项目。 这是一种源于唐宋时期的舞蹈形式,融合了舞蹈、音乐、武术等多种元素。在撒尼人的传统生活中,“跳乐”是他们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重要方式。如今,这项传统舞蹈已经成为了云南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当然,云南的非遗项目远不止于此。白族的三道茶制作技艺、傣族的孔雀舞、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等等,都是云南的非遗瑰宝。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不仅丰富了云南的文化底蕴,也为游客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享受。 云南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背后,蕴含着千年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的智慧。这些传统技艺和习俗,不仅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云南民间民族治疗颈椎病验方之猫须草

云南民间民族治疗颈椎病验方之猫须草 云南民间彝苗傈等民族及道医、佛医等医药中收集发掘出大量与本病相关的方剂和药物,经筛选用于临床治疗各类颈椎病.取得很理想的疗效,提出供同道参考或直接用于临床。 方剂来源与组成: 一、蕲春八卦散太极子100克过山风100克、蕲蛇100克、茵芋150克、红啄木根皮200克共细粉、每服1.5至3克量体定量。每日2-3次。九峰山道家八卦散之一。 二、伏离八卦散:桂皮50克,白胶香20克、地牯牛50克、黑珍珠50克、太极子30克、连年果100克共粉每服1.5克,开水送服。九峰山道家八卦散之一。 三、增生饮:查阅:民族民间医药治疗椎间盘突出及其并发症经验总结一文。 四、柳氏传方:舒筋活血草20克、紫参20克、续断30克、五叶草20克鹿藿30克、刺五加30克、益母草20克、龙眼独活30克枫香树根皮50克。风藤草20克。逼风剌40克浸酒服每日三次,按酒量服之。 五、一木四草饮:红啄木10克、穿心透骨草20克、老鹳草15克、笔管草15克、猫须草20克。开水煨服、滴酒为引。 辩证论治:

一、寒湿夹痰型:主症:上肢沉重、手足麻木无力,疼痛由颈、肩、岬、臂肘、指昼轻夜重,头颈不得自如伸屈转侧,否则甚。痰湿阻脉归出之道尔,治以舒筋活血,通脉道兼化络中湿痰:以以蕲春八卦散、一木日草饮交替互服,病去八成后,服柳氏传方愈。 附一案:龙XX:女、57岁昆明东郊牛街庄人:因头颈肩酸痛、手指麻木,头部转侧困难三年余,经X线摄片、CT确诊为颈椎病、经多方治疗,疗效不显来诊。服蕲春八卦散、互服增生饮两副(十天后)自觉症状消失、续服青蛇玉龙酒,三年后带类似病人来诊。自诉:愈末复发过。 二、髓亏伤湿型:主症:一侧或双下肢笨拙,行则足实踢址、或蹒跚、筋骨痿软,甚则瘫痪时抖。此伤湿久而化痰、骨髓空虚不足之症。治以祛筋中湿痰之涎、添骨中不足之髓。择蕲春、鲤鲮八卦散互服增生饮,愈六成后服青蛇玉龙酒方必愈尽、 附一案:马X:男:59岁、石匠,富民县东村新庄人,因颈腰肩等有多次用力太猛软组织损伤史。近右手无力,行走时易因右脚踢地而跌跤也三月余,经多方治疗,疗效不显,到工人医院摄X片,诊断为颈椎病并骨质增生,给服蕲春八卦散、一木四草饮、六天自觉症状减轻,再服鲤鲮八卦散、互服增生饮六天自觉症状消失,续服青蛇玉龙酒加狗骨酒炒40克续服柳氏传方愈,十一年偶遇随访,末复发。 三、脉道瘀滞型:主症:初如“落枕”久治难愈尽,则眩晕、呕逆、头痛耳鸣、颈酸如久负重物之状,不得强弩伸屈转侧,否则甚,或昏厥,眼中金星火花舞串。巩膜血管有瘀点。此为瘀夹痰阻滞脉道之症。治以活血化瘀、化脉道之瘀痰。以伏离八卦散互服增生饮、病减五成后服柳氏传方,半月后服前法,再续服柳氏传方可愈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彝族医药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彝族医药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彝族医药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线索,兼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的数据,从彝族医药概念研究、彝族医药“非遗”特质研究、彝族医药传承人研究、彝族医药传承路径研究、彝族医药申遗研究5个方面展开述评,以展示研究成果,并为今后的研究明确方向。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医药;综述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药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凉山、金沙江、乌蒙山、哀牢山和无量山一带,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医药。彝族医药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我国学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对彝族医药展开研究,形成了一定研究成果。 本文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线索,兼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云南省文化厅主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展开的彝族医药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 1彝族医药概念研究 彝族医药概念在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阐述下日臻完善。王敏从民间传说、古籍文献记载、考古出土文物和民间民俗流传4方面论述了中国彝族医药历史源流,认为彝族医药源远流长,其伴随着彝族先民的生存斗争与生产实践,发端于神话传说时代,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与成长,并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而独特的彝族医药学。钱韵旭等从地理环境的视野探究了彝族传统医药,认为“彝族医药基础理论受到地理位置临近的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彝族医药与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尤其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密切相关;彝族医药擅治生活环境的多发疾病或者采用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治疗方法;由于地理的隔绝,彝医多用单方或者简方”,说明彝族医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罗艳秋、徐士奎通过对彝汉文史资料和田野资料的系统研究,认为彝族医药是根据彝族先民所创制的先天八卦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物的首萌长遍退藏,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阴阳疗疾理论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保留着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源头,对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彝族医药概念的阐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彝族医药的历史源流、地域特色、理论基础等,明白其医疗保健作用及文化内涵。 2彝族医药“非遗”特质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857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857 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6.24 •【文号】国中医药建字〔2021〕19号 •【施行日期】2021.06.2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 正文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857号建议的答复 国中医药建字〔2021〕19号杨斌等6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将彝族医药纳入国家民族医药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彝医药政策支持的建议 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规定“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并提出支持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专门条款,彝医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也由此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扶持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既定方针。在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之后,均由多部门联合下发了支持包括彝医药在内的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8年7月,我局联合国家民委等12部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围绕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防病治病能力、扎实推进传

承与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弘扬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包括彝医药在内的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下一步,我局即将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中医药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医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持续开展少数民族医药文献的抢救整理工作”。同时,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少数民族医药的具体举措,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制定和完善促进本地区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推动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二、关于加强彝医药人才培养的建议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办好少数民族医药高等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内设少数民族医药学院、少数民族医药系,或设立相应的专业”。中南民族大学开设了中药学(彝药学方向)专业,筹备中的凉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也将申请新增设置彝医专业。推动各民族地区实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将彝医等少数民族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纳入考核范围。目前,全国有云南省彝医医院、四川省彝医医院两家彝医医院。 但是,彝医药在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彝药挖掘整理以及高等院校教育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局和国家民委将继续支持包括彝医药在内的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使民族医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1年6月24日

发掘弘扬民族传统医药 加快发展我州天然药业

发掘弘扬民族传统医药加快发展我州天然药业

发掘弘扬民族传统医药加快发展我州天然药业 州政协委员邹昆林 州委在关于制定楚雄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把天然药业作为我州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加快培育建设,使之尽快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发展天然药业,我州有较丰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认识不断深化,全球已兴起了新一轮的天然药物消费热潮,包括民族药在内的传统中医药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进入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给我州发展天然药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发掘弘扬民族传统医药,加快发展我州天然药业,我对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民族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传统医药学发展史上,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学,如汉医、藏医、蒙古医、维吾尔医、朝鲜医、壮医、傣医、彝医等。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广西四省区的彝族文化及其医药学传统,不仅有独特的诊疗方法而且形成了特有的医药学基本理论。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和医药学著作流传于世,迄今为止发现的彝医药古籍有明代的《彝族医药书》、《作祭献药供牲经》等;清代的《小儿生长书》、《医病书》、《医病好药书》、《三马头彝医药书》、《洼垤彝族医药书》、《斯色比特依》、《元阳彝族医书》、《奄者彝族医药书》和《迤施河彝医书》等;近代整理出版的有:《宇宙人文论》、《西南彝志》、《彝族医药学》、《楚雄彝药志》、《楚雄彝州本草》等著作。这些宝贵的彝医药学知识为我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医药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要在继承民族医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对彝族医药学进行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完善,开展彝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使之促进彝药新产品的开发,为发展我州天然药物产业,形成龙头企业群,创立地方名牌,推动我州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彝族医药学与其他民族医药学的优势比较。 根据《彝族医药书》记载,早在明代,彝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