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生八苦

佛教人生八苦
佛教人生八苦

热心问友2012-07-26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

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

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

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

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

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

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

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

里泡着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快乐吗?

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

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

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

带着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

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

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

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

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

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

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佛说人生:活在当下

佛说人生:活在当下 中国佛教中的禅宗有一句很知名的禅语“活在当下”,这句佛语,直接去解释说明,很难揭示出本质内涵,借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传灯录》中讲道: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老和尚虽然背了想要渡河的女子,但是放下女子的同时,老和尚的心也随之放下这件事情,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那名女子,人已经到了庙中,小和尚却还没有忘记,依然提及此事。老和尚做到了活在当下,而小和尚却还是活在从前。当下,是现实生活。或许,充满荆棘,或许,充满鲜花。无论如何,都在当下,属于此刻的我们。昨天已经过去,即使昨天发生了再美的事情,我们也无法让它重新来过,明天还未来到,你把未来想象的像花一样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纵使你的手在长也无法抓到,我们唯一能够抓得到,掌控的了的就是今天。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法,日子,是在忙忙碌碌中平淡,生活,是在粗茶淡饭中生香,路,有短有长;事,有喜有伤;味,有涩有凉。走过千山万水,还是小家最美,人生,是在坎坷挫折中历练,生活,都是现实当中来兑现,心

若不悲,人就不寒,心若不离,爱就不远,心若不恨,世间有暖,心若无澜,碧海晴天,眼不见为净,心不冷为美,把该放下的放下,让该轻松的轻松,既然是岁月,就免不了炎凉荣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爱恨情仇,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活在当下,人要看淡,心要放宽。人活着,何须事事都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人生的长度,长不过春夏秋冬,人生的广度,越不过南北西东,人生的无常,无非也就是悲欢离合。身处顺境,千万不要张扬,要和满山的杜鹃花一起绽放。如果身处逆境,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开败的白玉兰一样,在下一个春天再向世界招手。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那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人生的路,难与易都得走;世间的情,冷与暖总会有。别喊累,因为没人替你分担;别言苦,因为没人替你品尝;别脆弱因为没人替你坚强。别走的太远,忘记了原路;别看的太清,会脱离现实;别想的太多,会失去自我。万事皆心生,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静。智慧的人,不徘徊在过去;豁达的人,不忧患于未来;聪明的人,懂得把握现在。人生,我有我的精彩,有我的美丽,不必仰望羡慕别人,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烦恼。“你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

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儒释道文化对人生事业发展的启迪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生命,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岁月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事业,它会人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地更加绚烂。学习完这学期的儒释道文化与创业课程之后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通过接触灿烂儒释道文化,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这个宇宙的奥妙,这些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儒释道文化与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就是让我入何看待大道和宇宙的自然规律,其次是教会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运用宇宙自然规律,使自己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如何去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人生价值。 首先是让我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儒释道文化。儒释道文化以宇宙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的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论与现在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惊人的相似,这完全打破了先前我对儒释道持有的玄幻、神学、不科学的看法。从水结晶实验到世界的奥秘,这些经过数以万计的科学精英研究的结果竟然在儒释道的文化中都可以找到缩影。 无论是儒学、道家还是佛教大部分都教化人类与人为善。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心善渊; 第1页共8 页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与善仁·······”①而佛经中也说到:“所以众生。若干种心,如来 悉知·······”②,此两处都有对善良的教化,它们都在主张每个人做的好事会被上天知道,同样要是做的坏事也会被上天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面明镜,照射出我们的心灵的美与丑;同样今天我们种下的因在明天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平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也就出自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吧。这些教化人性的言论本身没有错,但在课上看到伟大的科学实验水结晶之前,我们总认为这些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臣民思想巩固国家基础的工具。却不知这简短的汉字背后却蕴含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拿我们都熟知的水结晶来讲,从这些是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恰恰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这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真理使然。水结晶表明在接受到不同的心理暗示之后,微观下的水分子呈现不同的状态,美好与善良的心理作用下水分子的形状也会很漂亮,而接受到扭曲丑陋的心理作用后水分子也会呈现出残缺的形状,正不真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吗? 因此面对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我们再也无法用封建,过时,刻板的字眼来形容了,而是要心怀着敬仰与赞赏,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向着儒释道的指引方向前进,并且要潜心去学习钻研这些文化,最终能为我们所用,让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尺去指引生活与事业。其次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体,不禁让我们为之惊叹,试想是不是所以的人文方面的言论都可以用科学研究 的方法来论证,所有的科学结果也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文性质的结论 第2页共8 页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1.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2.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5.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 生死亦不奈我何。 9.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0.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1.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2.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4.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1.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 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4.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5.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6.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镜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8.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9.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0.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1.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2.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3.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4.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5.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6.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7.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9.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0.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5.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6.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道家哲学对人生的启迪

目录 一、摘要 (2) 二、关键词 (2) 三、文献来源 (2) 四、主题 (2) (一)超越死亡的生死哲学观 (2) (二)少私寡欲的本真生命观 (3) (三)柔弱胜刚强的智慧生活观 (4) (四)人生得失成败的启示意义 (4) 五、参考文献 (5)

一、摘要 道家哲学思想在关注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视阈广阔而深远,形成独特的人生智慧观。道家哲学以自然的终极关切、智慧生活、本真的生命和正确地看待成败得失,为现代人提供了带有超越意境又合乎道的规律性,带有理想境界又达于人类终极需要的指导,给予了人生的前进与发展以启迪。 二、关键词:道家哲学人生启迪 三、文献来源:目前关于道家哲学的研究丰富多样,本文主要是从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的CNKI论文数据库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专著等搜索所得。以道家哲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一共搜出文献4647篇,精确检索974篇再选择时间为2004-04-20到2013-04-20,剩余文献198,经过大致浏览,筛选出41篇,在对41篇期刊论文进行归类筛选,得到大致8类主题,确定以道家哲学对人生的启迪为主题,共得出7篇期刊论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一般期刊4篇,本文献的述评基本上就是基于上述所得到的结果来进行的。 四、主题 道家人生哲学思想的魅力就在于它对功利、物欲的淡泊,对人生得失成败的超越,对纯真人性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生死度量的思考,对智慧生活的追求。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甚至生死抉择时,提出了许多解决人生困境的方法,对于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重新认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一)超越死亡的生死哲学观 死亡是所有生命注定的归宿,但是深陷其中的人类执著地渴求着永生,并不愿意如蝼蚁般安聊此生,于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造就了人类哲学的恢弘与博大。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其中道家先哲们以“万物皆一”的开阔视野看待生死,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得一失,确立了极具特色的超越死亡、生死存亡一体的生死哲学,并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① 首先,道家认为生死是同质的。生命产生的过程,就是由天到气,由气到形,①

佛教人生八苦

热心问友2012-07-26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

儒、释、道文化对人生事业发展的启迪

儒、释、道文化对人生事业发展的启迪 儒释道文化的异同论 儒释道文化是代表着我国的文化精髓,是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儒释道文化对现今社会更有着不可否认的适用性。我们通过儒释道文化获得了许多社会经验,使我们对社会有更新一层的认识。 儒释道文化在各自的发展中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们之中各有异同,互为补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门学科。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东汉末年张道陵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境内广泛传播,影响巨大。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三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佛教佛学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可以用乾隆的话来概括,乾隆给北京的五塔寺写的一篇记里头是这样说的:“塔,标义;经,标口;佛,标身。”意思是说,佛庙里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义;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人生路遥经典语录_经典语录完整版

《人生路遥经典语录》 1、人生,从自我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光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哭,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就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鲍尔吉原野《人生》 2、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好正因一个不满意,就灰心。路遥《人生》 3、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能够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4、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完美的都能按照自我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5、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的时候都需要坚强!莫泊桑《人生》 6、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我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路遥《人生》 7、他们一辈子不坚信别的,只坚信命运;他们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是没什么可说的sIandiAN。路遥《人生》 8、生活对于她这样的人总是无情的。如果她不确立和坚定自我的生活原则,生活就会不断地给她提出这样严峻的问题,让她选取。不选取也不行!生活本身的矛盾就是无所不在的上帝,谁也别想摆脱它!路遥《人生》 9、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历史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10、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应对着现实。 11、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取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取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路遥《人生》 12、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好处,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13、他在这尘土飞扬的市场上颠簸着为几个钱受屈受辱,心里顿时翻起了一股苦涩的味道。路遥《人生》 14、真正的感情不是利己的,而就应是利他的。 15、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16、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揣在我心里路遥《人生》

人生十大层面——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一、十大层面 人生在世几十年,大半时间在谈话——与人谈(公开言论)、与己谈(内心独白),与古人谈(读书)、与来者谈(著述),与实在对象谈(聊天、会谈,讲课、演说)、与虚幻对象谈(胡话、梦呓,叹喟、沉吟),几乎可以说,人生就是谈话。难怪海德格要说:“语言乃存在之家园。”难怪伽达默尔要说:“能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 谈什么?谈人生!试问天下谈客,有几个不谈人生?试问世上话题,有几则与人无涉?就此而论,人类的语言,统统不过是“反身动词”。记得初闻“人生如梦”一语,心甚愕然凄然;复闻“庄周梦蝶”之说,又觉恍兮惚兮;至如弘一法师、蔡元培先生和克尔凯郭尔等人的“人生阶段”论,一面甚觉精当,一面又嫌过简——如此纷纭万象,岂止三个方面?如此艰难旅程,岂能三步走完? 前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得聆归国讲学的傅伟勋教授演讲“人生十大层面”,顿觉眼界大开。 而今得读傅先生的“哲学与宗教”论文集《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仿佛亲见先生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犹如再聆听哲人关于人生的智慧之谈。书中所论“人生十大层面”,实是笔者所见对于人生最明晰最全面的概括! 傅先生根据几十年研究世界三大传统(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哲学、宗教、伦理的结果,把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自下而上分为十大层面:(1)身体活动(biological)层面,(2)心理活动(psychological)层面,(3)政治社会(politico-

social)层面,(4)历史文化(historico-cultural)层面,(5)知性探求(intelle-ctual)层面,(6)美感经验(aesthetic-experiential)层面,(7)人伦道德(moral)层面,(8)实存主体(existential)层面,(9)生死解脱(soteriologieal)后面,(10)终极存在(ontological)层面。 即令是未见此书(印数四千,在十一亿人口中实属稀少)的读者,也不难明白前两个层面之所指,当是养生寿老、经济生活、欲望需求之类。至于第三和第四层面,按傅先生的说法,乃关涉“群体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取向,而使个体生命在特定的社会或国度得到集体生活与精神的安顿”。这不但吸取了亚里斯多德所谓“人是政治动物”之说,而且细想起来,还是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某种关联。事实上,马斯洛所云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要,都只能在傅先生所说各个层面的活动中求得满足。例如,“生理需要”必须有第一层面的活动才能满足;而第三层面的活动可以满足“安全需要”(在社会政治活动建立的某种秩序之下,人能得到安全而免于无政府状态的恐惧),“归属需要”(在这种活动或这种秩序之中,人能得到属于某一社会群体的感觉),“自尊需要”(在其中能得到他人的尊敬或钦佩),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在其中能展现自己的才能或抱负)。当然,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有高有低,其中一些需要也可以在别的层面求得满足。这里还涉及到群体的需要,例如傅先生写道:“历史文化”层面的活动,“说明了为什么具有绵延流长的历史与悠久而优美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中国或印度,虽在政治社会层面屡遭艰难挫折,却能仍旧赢得世界各国的羡慕与敬意。”历史文化乃是社会与个人所共有的精神地盘,乃是“贯通并统合其他上下九层的群已存在意义与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与实际成果”。 第五、第六和第七三个层面,涉及的是真美善三种价值之追求与创造。我在

儒道释对人生的启迪!

儒道释对人生的启迪 中国人的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最近我阅读了《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给我一个全新的视觉和人生智慧,揭示了人生做人、做事和修心的道理,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道家智慧是最机敏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 道家智慧——机敏做人畅通无阻:道家机敏的做人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的学问。 儒家智慧——中正做事成就卓越: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变得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社会精英。 佛家智慧——超脱之心远离灾难:佛家慈悲宽大,忍让包容,视世间万难为无物,不怨天尤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超脱修心的学问。有了这种心境,人就会变得豁达而坚强,远离仇恨,避免灾难,

获得人生的成功。参古酌今,占为今用,体味人生,铸就卓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若以华夏大宗论,则粲然绵延有五千年之誉,若只以儒释道三家论,则一般认老庄为道家原始,孔孟为儒家开宗,迄今已约两千五百年,而佛学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汉地,至今也有近两千年的时间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谈到中国文化,我们就会罗列一大串名垂青史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等等,在这些人物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深受儒家学说的熏陶,而且许多人都精通佛教和道教,甚至有一些人本身就是佛道中的高人。一部中国文化史,如果不写儒学,那么无疑是抽去了中国文化的主心骨,但如果漏写了佛教和道教,同样会给人以支离破碎的感觉。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文化主体是由儒学、道教和佛教所构成,三教相互影响,不断在交流融汇中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 如果从一个人的人生角度来讲,用道家的智慧做人、用儒家的智慧做事、用佛家的智慧修心,无疑会写就一个圆满的人生!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内容摘要】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随着我国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佛教在我国发展迅速,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自传入我国以来,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不断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融洽接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佛教儒家道教文化影响 前言 要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教育、科技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强有力的文化力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印度佛教禅学传入中土以后,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诸多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关系。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而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则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然而佛教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则是其本身思想对传统中国百姓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一、佛家与道家、儒家 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家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同角色。道家文化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尊重生命,注重养生,追求健康长寿,在很多时候担任着医师的角色,固有十道九医之说。 儒家关注苍生社稷,追求仁义礼智信,在儒家看来,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

佛教八苦

佛教八苦 八苦,佛教用语。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

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

佛学与人生智慧

佛学与人生智慧 摘要: 关键词: 经历了一学期的《佛学》博雅课程的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学中的“中道”思想,“中道”这种人生观在人生路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人生朝着智慧方向行进。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它的含义很广、很深,在此无法一一阐述。但作为一种人生观,中道指的是远离对任何二元对立两边的执着,是一种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中道的人生观,不论是对于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一般通常所说的“折中”,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接下来,我将从“苦与乐”这个角度围绕佛教中道的人生观这一主题,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与探讨。 佛法说,现实的世界是苦的,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是未经一番地狱之苦,又怎能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要想有幸福的人生,就要甘于吃苦,将吃苦当做人生成长中最好的一剂补药,积极迎接风吹雨打的考验和苦难的磨炼。 很多人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是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和悲观的。显然,他们对佛教所说的“苦”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苦并不必然地与悲观联系在一起。 痛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得到,佛教并没有夸大它。苦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有来自社会的,如政治动乱、战争等;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天气寒热和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来自精神和心灵上的,如孤独、空虚等。有的痛苦比较粗重,有的则比较细微,但总的来说都不外乎身心两个方面,而且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这么说来,佛教是不是否认人世间的快乐呢?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快乐,只是提醒我们,世间的快乐是相对和短暂的,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佛教认为快乐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痛苦,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进一步,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佛教之所以强调人生是苦,其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无始以来对自我的强烈执着,并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获得真正和永恒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偏远的山区,有一座很有名的石头山,这里堆积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石头,很多石匠都来这儿挑选石材,将一块块石头经过初步打磨,然后运往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成品。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 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儒家: 儒家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四个字,入世、治世。儒家宣扬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全面描述了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其讲究持重、勤谨以及自省、中庸,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成为社会精英,利用自己的学识,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讲,儒家学说是三大学说中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学说,而其也是保持现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最能巩固统治者地位的学说,所以我国封建时期都以儒家思想为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也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中庸之道,为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合理点维持各方面的平衡。儒家文化总的来说是一种进取文化。 道家: 道家的思想精髓在于,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告诉了人们返本归真的途径,启迪人们如何认识天地、自然、宇宙、社会和自身。

道家不注重世俗的家庭美满与功成名就,而侧重个人的生命状态,崇尚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宗教,道家最能体现出西方的自然哲学与东方的人文哲学之间的不同。包括治理国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佛家: 佛家的主要思想为: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入世,也出世。入世,是为了挽救苍生;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真谛,脱离苦海。佛教的特点为“戒、定、慧”,其提倡戒欲行善,并且信三世、信六道、信善恶相报。佛家力在帮助世人在世间摆脱种种烦恼,增加福慧,其也力求解释世外,帮助世人在离开世间时也能通悟与解脱。 佛家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代表,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从这里来说,因果轮回是佛教强制人们戒欲行善的一种重要枷锁,也是佛教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所以有“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通过比较与统一可以总结出我国传统

佛家的人生观

佛家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 人生观: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