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医资料3 从治疗癃闭经验实践中谈辨证论治

1960年中医资料3 从治疗癃闭经验实践中谈辨证论治
1960年中医资料3 从治疗癃闭经验实践中谈辨证论治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从治疗癃闭经验实践中谈辨证论治

浙江衢县红十会医院叶龙生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基本准则,运用四诊八網把临床病理表现加以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掌握每一疾病的主证,从而针对病情作出诊断、定出灵活的治

疗方法,所以有极满意的疗效。内经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告诉我们事物有它的正面和反面,考虑问题,要从全面出发,

要有整体观念,这一宝贵的思想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充份证实了它的正确性,成为

中医治病的主导思想。

癃闭在临床上为一种常见的症候;多种疾病都可能引起小便癃闭,原因很多,牵涉面也很广,不仅仅是膀胱气化不利的一个问题,肺、肝、肾、三焦、督、任,

如有病变,都能导致癃闭;肺者水之化源,故小便不通与肺之化源有关;肝主疏泄,

主小便淋溲、遗溺闭癃,故小便不通与肝之疏泄失职有关;肾主二便,司开阖,肾

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为表里,故小便不通与肾之蒸腾气化有关;督脈者,女子人

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男子循茎下至纂,其所生病癃痔遗溺;任脉者,起于中

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故小便不通与督任二脈有关;三焦者决渎之官,水

道出焉,下焦实则闭癃,故小便不通与下焦实有关。致病之因,有热结、水蓄、气

滞、血瘀、淋石、转胞、气虚、液枯、肝热、肺燥、肾憊等等不同。故中医治病,

不能执一方一药以应变化多端的疾病;如见小便不通,即投五苓八正车前滑石泽泻

之类,如不效时,甚或用蝼蛄蟋蟀攻逐之类,以冀得一时小便之通利,往往不能达

到治疗目的;必须深思明辨,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求其症结之所在,对症发药,方有如汤沃雪之妙。

内经论二便不通,最急之候,无分标本,宜先治之。癃闭病人,少腹胀痛,窘迫难禁,其呼号痛苦,不忍卒听;笔者在临床上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如清、温、补、泻、升提、化瘀等极不相同的药物,皆获得捷效,兹将各种典型病例,录之就正。

1.肺燥阴伤所引起的癃闭:

病例:张××,男,54岁,住石梁公社寺桥源,病历1475号。小溲癃闭,大便不通,头汗淋漓,病势危笃。经诊脉搏微细濡弱,舌质红绛干燥,形状痿癌,舌苔黄燥,体温35.8°C,头汗淋漓,面色油垢,瘦削,急性病容,喘息,烦躁,夜不能卧,口渴引饮,食物数日未进,大便五日未行,少腹胀痛,小溲潴留,导尿后尿液黄赤,检前所服方剂,淡渗利尿、苦寒泻火、益气升阳、温肾疏肝诸法,毫无效果;根据证状分析,脈虚,头汗,面垢,口渴,烦躁,是伤暑之征象,舌质红绛干燥痿癌,消瘦不眠,阴液大伤,断为暑热伤肺,肺阴大伤,清肃之令不行,绝其化源,故小便不通,津液枯竭,故大便不行,遂用养阴润肺之剂。

处方:北沙参三钱,连心麦冬二钱,天门冬二钱,肥知母一钱五分,川贝母一钱五分,肥百合三钱,生紫苑五钱,鲜茅根一两,鲜竹叶十张,生甘草八分,盐蓯蓉二钱,丝通草八分,车前子二钱。

复诊:昨服药一剂,旁晚大便畅行,小溲通利,惟茎中热痛如刀割,头汗已止,口渴已减,夜间得安卧六小时,今晨能少进糜粥,检诊脉搏略起,舌质干燥较润,喘息已除,仍守原法加减,再服二剂。

处方:北沙参三钱,天门冬一钱五分,麦门冬一钱五分,川贝母一钱五分,肥知母一钱,甘草稍一钱五分,肥百合三钱,鲜生地三钱,鲜茅根一两,生谷芽一两,鲜荷叶一角。

三诊:服药后,大小便正常,茎中热痛已除,饮食日增,舌质已润,黄燥之苔已化,脉搏正常,已基本恢复健康,惟睡眠尚不酣畅;增加肉食滋养,并以养胃生津善后。

处方:北沙参三钱,霍石斛一钱五分,扁豆衣一钱五分,淮山药三钱,霜桑叶二钱,川贝母八分,清炙草八分,生谷芽五钱,夜交藤三钱,合欢皮三钱,柏子仁一钱五分。

2.肝火郁结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许××,女,52岁,住城关公社西安路78号,病历2148号。脈弦,舌尖边红绛苔白腻,体温37.3C,小溲点滴淋沥,癃闭不畅,庭孔掣痛,小溲灼热,晨间口

苦而干,大便不爽,夜间失眠,颞颥胀痛,诊断为肝经郁火下迫尿道所致,治以疏泄肝火之剂。

处方:焦山梔一钱五分,酒炒川柏八分,甘草稍一钱,琥珀屑三分(分冲),瞿麦穗一钱五分,川萆薢三钱,车前子二钱,赤茯苓三钱,猪苓一钱二分,福泽泻一钱五分,益元散三钱,淡竹叶一钱五分。

复诊:小溲已畅,淋痛已除,大便通利,晨间口苦而糊,舌苔白腻未化,舌尖红绛较退,仍照原法出入,服后即愈。

处方:焦山梔一钱五分,茯苓三钱,猪苓一钱五分,炒泽泻二钱,川厚朴一钱,川萆薢二钱,飞滑石三钱,佩兰叶二钱,大木通八分,炒谷芽四钱,炙鸡内金二钱。

3.劳倦失荣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孙××,男,76岁,住城关公社黄衙巷4号,病历150号。平昔勤劳过度,营养不良,中气久亏,近因劳力过度,小溲癃闭,少腹急服难忍,倦怠乏力,自汗头晕,脉搏濡弱,舌淡少荣,体温36°C,诊断为劳倦失荣之虚症,先用导尿以缓解膀胱胀急,内服益气养荣之剂。

处方:西党参三钱,西黄芪二钱,白茯苓三钱,炒白术一钱五分,清炙草八分,当归身二钱,炒白芍一钱五分,炙远志七分,炙陈皮一钱,安桂心三分(研分吞),浮小麦三钱,车前子二钱。

复诊:服药二剂,已能自行排尿,自汗已止,精神较振,头晕已定,舌色正常,基本全愈,再以原法调理。

处方:西党参三钱,西黄芪二钱,白茯苓三钱,炒白术一钱五分,清炙草八分,当归身二钱,炒白芍一钱二分,炒谷芽三钱,炙陈皮一钱,炒泽泻一钱,干荷叶三钱。

4.气虚下陷转胞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朱××,女,32岁,住石梁公社静岩村,病历2011号。小溲癃闭数日不通,少腹胀急难忍,前医投以淡渗利尿之剂不效,经过导尿,一时缓解,旋复胀急,不能自行排尿,经诊脉搏濡弱,舌质淡苔薄白,体温36.5°C,体质衰弱,生育多胎,营养不良,多白带,少腹胀痛,有尿潴留,大便正常,胃纳略减,口不渴,当时予以导尿,发觉子宫颈下垂,压迫阴道口,当照气虚下陷之例,投以补中益气加减。

处方:西党参三钱,西黄芪三钱,清炙草八分,绿升麻五分,当归身三钱,炒白术二钱,荷叶蒂五枚,川续断二钱,兔丝饼三钱,桑寄生四钱,车前子二钱。

复诊:服前药二剂,效果颇佳,小便已能自行,行走时子宫颈已不脱出,白带亦减,胃纳见增,脉转有力,舌色较荣,精神振作,再以原方出入调理而安。

处方:西党参三钱,西黄芪三钱,当归身二钱,炒白术二钱,淮山药三钱,清炙

草八分,川续断二钱,杜仲二钱,桑寄生三钱,兔丝饼二钱,绿升麻三分,干荷叶三钱,炒白芍一钱五分。

5.石淋热结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戴××,男,4岁,辉煌运输生产合作社船民家属,病历1014号。先由伤暑高热,小便淋痛,经前医治疗,用清暑分利之剂,高热已退,小溲滴沥淋痛,经治半月未除、来院就诊,脉实有力,舌尖红绛苔白燥,体温37.5°C,小溲点滴不通,尿色黄赤中有白色沉淀,茎中痛楚,临尿啼哭,诊断为暑热下迫,热结膀胱,煎熬尿液,结成砂石,用滑窍泄热通淋化结之剂。

处方:冬葵子一钱五分,飞滑石二钱,丝通草八分,海金砂二钱,生鸡内金二钱,瞿麦穗二钱,甘草稍一钱,琥珀屑粉三分(分冲),车前草二钱,炒川柏七分,福泽泻一钱五分。

复诊:服药之后,小溲略多,茎中痛如故,服至三剂,小便中弹出一块结石有数尺之远,结石形状如大粒苍耳子,色白如人中白样物质,结石出后,小溲畅通,茎痛即减,诸恙均退,续进清滋之剂而愈。

处方:海金砂一钱五分,生鸡内金二钱,白茯苓三钱,车前子一钱五分,甘草稍八分,飞滑石一钱五分,血余炭一钱,小生地二钱,鲜荷叶一角,福泽泻一钱五分。

6.淋浊遗毒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张××,男,82岁,住城关公社大西门外87号,病历1281号。少腹绷急,茎中切痛,小溲癃闭,口苔而渴,大便燥结,不能安卧,脈捕滑数,舌尖红绛苔薄白,体温38.5°C,夙有治游淋浊史,诊断为淋毒刺激尿道发炎,授以通淋解毒之剂,并肌肉注射青霉素30万单位,收效迅速。

处方:川萆薢三钱,金银花五钱,焦山梔一钱五分,大木通八分,车前子二钱,淡竹叶一1五分,甘草稍一钱五分,飞滑石三钱,血余炭一钱五分,黑元参二钱,川黄连八分,龙头粟三钱,福泽泻二钱。

复诊:服药一剂,发热已退,小溲通畅,茎痛已除,眠食均安,舌尖红绛已退、脈数已平,体温36.9°C,仍原法减其制,续注射青霉素30万单位。

处方:川萆薢二钱,金银花三钱,飞滑石二钱,车前子二钱,白茯苓二钱,甘草稍一钱,通草八分,淡竹叶一钱五分,川黄连五分,土茯苓四钱,炒泽泻一钱五分。

7.外伤血瘀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陈××,男,44岁,住石梁公社龙回陈家村,病历2336号。因斗殴踢伤少腹,阴囊有搔破痕迹,大小便不通,少腹痛楚,自感气上冲心,心中嘈杂不舒,经导尿未成,经诊脉搏弦濇,舌尖红绛苔白滑,体温36.6°C,胃纳不开,懊憹烦躁,少腹胀痛拒按,大小便二日未行,诊断为外伤瘀阻之症,投以化瘀通尿之剂。

处方:琥珀粉三分(分冲),赤芍药二钱,川红花八分,光桃仁七粒,车前子三钱,白茅根五钱,血余炭二钱,飞滑石三钱,酒炒大黄一钱五分,翟麦穗二钱,焦栀子一钱五分,生紫苑四钱,川牛膝一钱五分。

复诊:服前药一帖后,傍晚自感少腹阴囊发痒,少顷小溲即通、大便亦行、安卧入睡,晨间食粥二碗,心中懊憹嘈杂已除,脉象已和,舌尖红绛已退,少腹柔软,微有压痛,照原方小其制,服药三剂全愈。

处方:全当归一钱五分,赤芍药一钱五分,川红花五分,光桃仁五粒,血余炭一钱五分,川续断三钱,白茅根五钱,车前子三钱,飞滑石三钱,干荷叶二钱,川牛膝八分。

8.水蓄膀胱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徐××,男,26岁,住航埠公社郑家村,病历2480号。脉搏浮缓,舌苔白滑,体温38.2°C,发热恶寒,无汗,口渴引饮,小溲不通,身重肢痠,诊断为太阳府证,水蓄膀胱,用五苓散加味,温复得絷絷微汗,表里证悉除。

处方,嫩桂枝八分,白茯苓三钱,炒泽泻二钱,猪苓一钱五分,炒白术一钱五分,薄荷叶八分,鲜葱白二枚,生姜五分,大红枣二枚。

9.郁怒气滞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姜××,女,34岁,住花园公社下田铺村,病历1556号。因恼怒气郁,少腹结痛,继则小溲不通,胀急欲死,脉搏弦急,舌苔白滑,体温36.8°C,微作呕逆,少腹胀硬拒按,口不渴,诊断为气滞不行以致癃闭,治以行气化滞之剂,外用青葱一握炒热熨脐。

处方:落水沉香三分(研分吞),制香附二钱,广郁金一钱,广木香八分,飞滑石三钱,车前子二钱,绿萼梅一钱,橘红络各一钱,白茯苓三钱,焦查肉三钱,酒炒五灵脂一钱,小青皮二钱。

复诊:少腹已经柔软不拒按,结痛已除,小溲得行,呕逆已平,脉象尚弦,舌苔白滑,仍以疏肝化郁调理。

处方:制香附二钱,广郁金一钱,绿萼梅一钱,小青皮二钱,白茯苓三钱,沉香粙二钱,玫瑰花五朵,木蝴蝶一钱,车前子二钱,炒泽泻二钱。

10.肾气虚憊所引起之癃闭:

病例:胡××,男,62岁,住航埠公社蓬里,病历1698号。腰脊疼痛,下肢痠楚,小便时通时闭,少腹胀痛,窘迫难禁,经过导尿,未获解决。经诊脉搏沉濡,舌苔白腻,体温37°C,倦怠乏力,两足清冷,形寒,喘息,不能仰卧,断为肾气虚憊,治以补虚温肾之剂获效。

处方:巴戟天二钱,棉杜仲三钱,川续断三钱,肉苁蓉二钱,兔丝饼三钱,淮山

药三钱,淡附片八分,白茯苓三钱,山萸肉一钱,大生地三钱,车前子二钱,炒泽泻一钱五分,淮牛膝二钱。

体会:昔贤治癃闭不通,有正治法,有隔二之治,有隔三之治;水气停蓄,瘀血阻滞,治在膀胱,如例五例六例七例八,皆正治法也;金能生水,肺金清肃之令不行,水源涸竭,治在清肺润燥,如例一,隔二之治法也;中气不足,不能运脾气上升,使水谷精气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治在扶中补脾,如例三例四,是隔三之治法也;例二例九其治在肝,例十其治在肾;所举病例,当然不很全面,但只此亦可以体会到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要活泼泼地处理病情,不能以死法印定手眼。临证首要,先分虚实,实者有余之证,如水蓄、热结、气滞、瘀阻,可通可破,去其壅滞即已;虚者不足之证,如肺燥液枯,气虚下陷,膀胱本无水积,强欲通之,不几如砻糠榨油,投井下石乎。癃闭实热之证本多,虚寒之证亦有,以热治寒,如汤沃雪,以热治热,岂不焦头烂额。故中医必须掌握四诊八網,辨证论治。

(本文发表在1960年3期第15页上)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3补气血,安神志 周红,王斌[7]运用自拟安神汤治疗失眠42例,方用夜交藤、合欢花、茯神、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各20克,龙骨、牡蛎、川芎、甘草各1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治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 孙晓萍[8]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不寐患者23例。夜交藤、酸枣仁各30克,茯神、黄芪各20克,远志9克,党参、白术、灵芝各15克,当归、龙眼肉各10克,木香4克,大枣5枚,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日2次,20天为1个疗程,1到3个疗程后痊愈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 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 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祝谌予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祝谌予教授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奠基人之一,师承施今墨先生,主张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辨证,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创立的降糖基本方在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方剂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临床应用: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川芎。若燥热或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加鸡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

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入院。既往? 2、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两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歪斜,两耳听力正常,两软腭上抬有力,悬壅垂居中,吞咽稍发呛,咽反射减弱,转颈、耸肩有力,伸舌稍偏?,未见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左侧颜面部及上、下肢肢体浅、深感觉较对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上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下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及?征阳性,右侧肢体病理征未引出。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左上肢?级,左手?级,左下肢?级。ADL评分:40分。 4、实验室检查:待返。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四诊摘要: 患者?性,?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辨病依据: 患者以"左侧肢体乏力"为主诉,无神昏现象,四诊合参,属于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的范畴。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故证属“气虚血瘀”。 辩证依据: 患者年老体弱,体内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正气不足,经络不畅,肢体失养,故见肢体乏力。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属"气虚血瘀"之证。 本病病因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病机为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病位在脑,病性属虚;因起病以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故病位浅,经治疗预后尚可,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鉴别诊断:"中经络"须与"中脏腑"鉴别,根据患者有无神志昏蒙可资鉴别。中风病须与痫证、厥证、口僻、痿病相鉴别: ①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 ②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③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胡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斜,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④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

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读:中医认为,糖尿病病机多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当以滋阴清热,补肾益精为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外治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疗效。以下介绍几则外治方。 1.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水5000毫升,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将药液倒入木桶内,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患足放入药液内浸泡,药液可浸至膝部。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浸泡一次,每剂药可浸泡5天。以后每次浸泡,仍将原药的药渣一同放入锅内煮沸。可温阳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糖尿病肢端坏疽。一般连续用药半个月,最长连续用药80天。 2.苏木50克,木瓜、透骨草、川椒、赤芍各30克,桂枝18克,川芎15克,红花、白芷各12克,艾叶、川乌、草乌、麻黄各10克,加水5000毫升,水煎取汁。先熏手足30分钟,待温度适宜时再将手足浸泡30分钟,每日两次,每剂药可用2~3天。可活血通络,祛风散寒,适用于糖尿病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 3.苦参、蛇床子、白鲜皮、枯矾、金银花、土茯苓各30克,川椒、苍术、黄精、花粉、防风各15克,红紫草、苏叶各10克,水煎取汁,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两次,每次10~30分钟。可祛风止痒,适用于糖尿病性外阴瘙痒。 4.生大黄6克,炒槐花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煅

牡蛎30克,制附片6克,姜半夏6克。将上药煎取浓汁200毫升,直肠滴入,每日一次,连续30天。可活血化瘀,利湿泄浊。适用于糖尿病肾病。 5.黄芪60克,山药、苍术、薏苡仁、元参、生地黄、熟地黄、生牡蛎、黄精、肉苁蓉、菟丝子、金樱子、蚕砂、石菖蒲、萆薢、丹参、僵蚕、白芥子、五倍子、牡丹皮、地骨皮、仙灵脾、黄连各30克,肉桂、小茴各10克,生大黄20克,全虫、莱菔子、水蛭各15克,冰片、樟脑各2克,蟾酥0.5克,麝香0.1克。先将冰片、樟脑、蟾酥、麝香分别研成细粉,再将其他药混合研碎过 100目筛,共混匀。在药粉中加入蜂蜜、植物油、酒精适量,调至软硬适宜,压制成板,再用模具切成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药块,用橡皮膏作基质衬布,将药膏贴于橡皮膏上即得。取涌泉、肚脐、三阴交、肾俞,每次贴敷2~3个穴位,一般2~3天更换一次药膏,一个月为一疗程。可益气养阴,培补脾肾,除湿消瘀,适用于老年性糖尿。 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常并发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和视网膜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治疗原则 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分证论治

中医治“不寐”

中医治“不寐” 【观】 王翘楚认为,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是指导当今中医失眠症诊疗的根本理论。由于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变,当今失眠症主要有五大发病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 每年三月二十一日为世界睡眠日,这一天也恰巧在“春分”节气前后。冬去春来,是自然界的季节变换规律,其与人体的睡眠规律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在中医看来,睡眠疾病不仅仅是单独的疾病,与失眠相关的疾病有一百多种。因此,中医治失眠应从整体进行调理。 王翘楚这一周都很忙,为迎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他所在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失眠专科医生全体出动,到宁波社区搞义诊,3月21日当天在上海社区开展义诊和科普宣讲。他还在这一天,门诊免半天挂号费,以示对睡眠日的支持。 面对失眠患者,王翘楚并非“就失眠而治失眠”,除了重视失眠症以外,还兼顾其他夹杂症,主张“五脏皆有不寐,当从肝论治”。他从花生枝叶提取物质研制安神药,这一药剂还经课题研究推断为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 王翘楚认为,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是指导当今中医

失眠症诊疗的根本理论,“人体内卫气运行与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与十二时辰同步,它与现代人体生物钟的研究不谋而合。因此,阴阳失调是失眠的重要病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保持健康体质。” 百余种睡眠疾病 作为失眠专科创始人,王翘楚认为,近20年来,失眠症发病率急剧上升的原因是人类不尊重自然界阴阳消 长规律,长此以往不仅睡眠功能被打乱,甚至引发多种器质性疾病。 王翘楚说,睡眠疾病是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总称,与失眠相关的疾病有100多种。 曾有一位43岁的葛女士,失眠长达十年之久,伴有糜烂性胃炎,夜里只睡一两个小时,早醒后胃部不适,嗝气反酸,白天头晕心烦,是典型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卧不安则胃不和”。王翘楚将失眠与胃炎共同调治,一个多月后患者能睡六七个小时,胃部不适明显减轻。 还有原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急慢性肝炎、肾虚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因心理因素导致病情加重,且伴有失眠症状,如能排除心理因素,其相关疾病也会改善。此外,还有以失眠为主症,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者,以及其他嗜睡、梦

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

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 一、京城名医施今墨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很高造诣,在其医案中记录了很多验方: 1、元参、玉竹、枸杞子各90克、苍术、五味子、葛根、丹皮、冬青子各30克,麦冬、杜仲、茯苓、山萸肉、人参、二仙胶、熟地各60克,生黄芪、怀山药各 120克,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克煎成浓汁去渣与上药末共为小丸。服法:每日三次,每次6克。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2、葛根、天冬、麦冬、莲须、人参、五味子、西洋参各30克,石斛、桑螵蛸、银杏、菟丝子、破故纸、山萸肉、女贞子、何首乌各60克,玄参、生地、花粉、怀山药各90克,生黄芪120克。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克合为小丸,每服6克,每日三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3、莲子肉、芡实米、党参、熟地、红参、杭白芍、天竺子、桑椹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克、西洋参、黄柏各30克,生黄芪90克。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合为小丸,每服6克,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二、赵锡武验方 赵锡武教授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他治疗晚期糖尿病的经验方如下:

生熟地各30克,天麦冬各12克,党参30克,当归9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30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泽泻15克。水煎服,每日一服。阳明热盛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火;阳虚加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克;腹胀家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这加瓜蒌、薤白、半夏。 三、岳美中经验方 生地120克,天冬、红参各120克,首乌180克,胎盘一具或河车粉6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两次,每次一丸。适用于老年糖尿病热证不明显,气阳两虚的病人。 四、祝谌予经验方 祝谌予教授认为糖尿病在疗程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阳两虚等型,但疗程以气阳两虚多见。常用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为基本方治疗。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为:木香、当归、益母草、赤白芍、川芎。若燥热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30渴;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家鸡血藤、桑寄生;足跟痛加青黛、木瓜;眼目昏花加川芎、白芷、谷精草、菊花;兼有冠心病加生脉散;胸痛加川朴配郁金;大便干加、郁李仁,必要时家川军;胸腹胀满加枳壳、桔梗、杏仁、薤白;阳痿加仙茅、仙灵脾、阳起石、蜈蚣;眼底出血加大小蓟、三七粉,血压高加夏枯草、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3补气血,安神志 周红,王斌[7]运用自拟安神汤治疗失眠42例,方用夜交藤、合欢花、茯神、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各20克,龙骨、牡蛎、川芎、甘草各1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治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 孙晓萍[8]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不寐患者23例。夜交藤、酸枣仁各30克,茯神、黄芪各20克,远志9克,党参、白术、灵芝各15克,当归、龙眼肉各10克,木香4克,大枣5枚,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日2次,20天为1个疗程,1到3个疗程后痊愈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消渴病中医治疗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综合病症。以多饮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证候群,以及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现代病因特点,临床分为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特异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4型)四种类型(根据1996年WHO对糖尿病(3型)诊断分型的修定标准)。I型糖尿病大多自幼年发病,有酮症酸中毒倾向;Ⅱ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肥胖者居多。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可伴发眼、神经及心、脑、肾等血管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此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 【病因病理】 糖尿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素体阴虚;外因为恣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或感受热毒等,致火灼阴津,燥热内盛,而发消渴。 病理变化主要为燥热阴虚。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儒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又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热胃燥,肾阴亏乏,故多饮、多食、多尿相互并见。证延日久,气阴两伤,则见疲倦消瘦之症。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

肌肤,则为水肿。燥热阴虚,常生变证: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灼,炼液成痰,血炽成瘀,痰瘀互结,痹阻胸脉,则发胸痹;痹阻经络,蒙蔽心窍,则发中风偏瘫。 【诊断要点】 1.临床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疲倦乏力等,也有症状不典型者。 2.实验室检查多次静脉空腹血糖≥7.o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lmmol/L,或随机血糖≥11.lmmol/L。(必要时重复一次)。无高血糖症状但属可疑者,宜做糖耐量试验。此外,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及病情观察。 【辩证分型】 1.肺胃燥热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量频多,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见于糖尿病早期。 证候分析:肺热炽盛,耗伤津液,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胃火炽盛,则消谷善饥;消灼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大肠失润测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均为肺胃热盛之征。 2.气阴两虚症状:口干唇燥,尿频量多或混浊,神疲乏力,头晕目糊,腰膝酸软。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见于糖尿病中期。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一)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一) 【摘要】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及中风的现代辨证研究文献,阐述了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提出中风阴阳辨证是在以传统阴阳为辨证总纲的基础上,根据中风“痰瘀互结,腑实为常候”的病机共性,结合临床实际中患者因不同体质而出现的从化和类化的现象,进而发展为简化的阴类证和阳类证辨证,这可使中风的临床辨治简约化、快捷化以及规范化。【关键词】阴阳辨证;中风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将“阴阳”的概念引入中医学,中医学用阴阳学说来辨析人体疾病的生理病理而形成了阴阳辨证。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最简单、也是最深奥的方法。 1中风阴阳辨证的中医理论基础 1 1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景岳全书·传忠录》又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大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阴和阳是中医证候中最基本的二分法。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他的理论学说,都是阴阳学说的发展〔1〕。阴阳辨证是基于中医的阴阳学说建立起来的。目前中医学中其他常见的辨证方法尚有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但是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阴阳是辨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2〕。 1 2阴阳辨证的临床应用宏观抽象的辨证思维不仅应适用于理论性的探讨,还应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它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就只是空架子。许多中医临床医家提倡运用阴阳辨证方法来进行临床辨治。清末名医郑钦安认为“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认证只分阴阳”,认为以阴阳为纲领分万病,可以使医者执纲挈领,不只囿于五行脏腑上追求,不被复杂的症状迷惑,不至陷入“见病医病”的粗浅地步〔3〕。近代老中医门纯德先生临证施治,总以阴阳为纲,认为为医之道,在于提纲挈领,把握关键,如此则病无遁形,治之多胜。其不仅用阴阳学说来认识和解释疾病,而且还用阴阳学说来指导制方遣药〔4〕。从广义来讲,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分“阴”和“阳”,阴阳辨证可以“统领”万病。但在许多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家关心的并不是阴阳分类的本身,而是阴阳分类的“外延”。如中医的“咳嗽”,临床并不是注重于分“阴”和“阳”,而是更注重一分“表里”:是外感咳嗽或是内伤咳嗽;二分“虚实”:是实证,还是虚证或虚实夹杂。所以,我们认为运用阴阳辨证来直接指导临床应与疾病本身固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在传统的中医疾病中,有不少疾病是可以直接用阴阳分证辨证来指导临床诊治的。比较常见的如“水肿”、“黄疸”等。水肿辨证首先应辨阳水、阴水,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导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水肿根据阴阳两种分类直接应用的治疗方法是水肿的“阴阳分治”,阳水可发汗、利小便或攻逐,以祛邪为主;阴水治以健脾、温肾,扶正为主〔5〕。黄疸辨证以阴阳为纲,可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5〕。因此可以直接导出黄疸的治法,在祛湿利小便和平调肝脾的基础上,阳黄应清利湿热,阴黄应温化寒湿,而且可以预见阴黄和阳黄的不同的预后。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的进一步明确,逐渐形成了中医的专病概念。不少医家在深入研究现代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专病的中医阴阳分证辨证。邓铁涛教授针对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提出阴阳分治的方法。他认为治疗心衰的重点必须调补心脾之气血阴阳。气属于阳,温阳即可以补气;血属于阴,滋阴即可以养血。因此心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心阳虚型与心阴虚型,故立温心阳和养心阴为治疗大法。邓老的这种阴阳分治方法的提出是基于对现代心衰疾病的病因病理的分析,是以“五脏相关,以心为本,他脏为标”、“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等为心衰的病理基础〔6〕。此种方法简化了心衰的中医辨证,使阴阳辨证理论直接指导现代心衰的临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 医诊疗指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共识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或选用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痰蒙清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元气败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程厚华名中医不寐辨证诊治经验

程厚华名中医不寐辨证诊治经验 发表时间:2017-11-16T11:47:26.1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刘民 [导读] 程厚华是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于使用中医药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 安徽省广德县中医院安徽广德 242200 摘要:作为安徽省名中医,程厚华擅长采用中医治疗内、妇科、儿科各类疑难杂症,其在不寐诊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寐的病因机制复杂多样,但总隶属阳盛阴衰范畴,在临床诊断中要明确患者症形,依据患者的分型给予辨证治疗,达到安神养血、调肝泻火的目的。 关键词:程厚华;名中医;不寐;临床诊断;辨证治疗 程厚华是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于使用中医药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特别在对急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的治疗技术上居本地区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程厚华结合自己多年行一经验,总结了中医诊断治疗不寐的经验,值得学习。 1.不寐的病因机制 中医学将失眠归属于“不寐”范畴,其发病因素复杂多样,古人认为不寐因素主要集中在阴阳消长、阴气虚、邪气盛等多个方面,对现代临床实践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不寐”在古代又被称作是“不得眠”、“不得卧”,症状较轻者睡眠困难,睡后容易醒,醒来难以再进入睡眠状态,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眠,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程厚华认为,不寐主要是由于忧思过度、劳伤气血,其病位在心,会累及到患者的五脏六腑。患者心神不安往往容易出现邪气侵扰,进而出现不寐。气结于心、情志所伤、心神不宁及饮食不节等均是不寐的主要诱发因素[ ]。程厚华认为情绪失控可引起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尤其在情绪不稳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这种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更严重的失眠则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他们的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他们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2.不寐的临床诊断 程厚华在诊断不寐症状时,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夜晚难以入眠,久久不能入睡,或间断性觉醒夜间多梦,处于似睡非睡状态,醒后一般不能够再次进入睡眠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彻夜难眠[ ]。(2)睡眠障碍持续2周以上,且每周至少有3次以上上述睡眠障碍;(3)白天精神状态不佳,疲乏困倦,伴随头晕脑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对患者生活、学习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4)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不寐;(5)国际SPIE-GEL量表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等6个方面对患者睡眠质量予以评估,评分>9分可判断为失眠,超过24分为重度失眠症。 3.程厚华名中医对不寐的辨证治疗经验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大,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多伴随肝郁气滞等,不寐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程厚华认为对不寐的治疗应以调整阴阳、消除肝郁、痰火为主。 3.1肝火扰心型 对于肝火扰心症型患者,在治疗时应以调肝泻火,镇心安神为主。此类患者多表现为不寐多梦,甚至存在整夜不寐,患者性情急躁、易暴易怒,多合并头晕、耳鸣、饮食不节等症状。程厚华认为恼怒对患者的肝脏具有严重损害作用,肝郁化火,扰乱心神,进而造成不寐。肝气对胃肠也会产生侵害作用,肝火内扰,患者头痛欲裂、彻夜不能入睡[ ]。在治疗时可以泻火为主,并辅之以镇心安神治疗,切记房中不可过多使用补益药物,避免加重肝郁症状。给予患者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组方为龙胆草、栀子、泽泻、柴胡各15g,生牡蛎、珍珠母、磁石各30g,车前子、当归各10g,黄芩、甘草各6g,该药物能够起到稳定心神、清肝泻火的功效。 3.2痰热扰心型 该类症状患者多伴随胸闷、心烦、头重、目眩等。程厚华认为肝胆不舒、痰热上扰,会导致患者口苦目眩,胃失和降,舌红苔腻,给予患者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半夏、茯苓、枳实、竹茹各15g,陈皮、黄连各10g,珍珠母、磁石各30g,其中茯苓、枳实能够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珍珠母能够稳定心神,竹茹可清心降火。对于合并大便不爽、胸闷、苔腻症状患者可重用半夏,和胃降气[ ]。程厚华认为半夏能够帮助入眠。对于存在饮食停滞者可加用鸡内金、焦麦芽等,帮助消导和中。 3.3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不寐多见于老年群体,患者多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乏力、健忘。程厚华认为心脾两虚型不寐多存在营血不足,心神奉养不佳,进而出现不寐,因此治疗要以补益心脾为主。可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党参、白术、当归、黄芩、远志、茯苓、龙眼肉、木香各15g,炙甘草10g,酸枣仁20g,党参、炙甘草能够健脾益气,茯苓、酸枣仁可益脾安神。对于心血不足者可加用熟地黄、白芍药,帮助滋养心血。对于症状严重者加用五味子、合欢皮,安养心神。 3.4心胆气虚型 心胆气虚型不寐主要表现为触事易惊,存在胆怯心理,终日惶恐惕惕、倦怠无力,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时以健脾醒脾为主,采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组方为茯苓、、远志、石菖蒲、川芎各15g,党参、酸枣仁、知母各20g,炙甘草10g。组方中的知母可清热除烦,炙甘草则对心胆易惊具有调节作用。对于惊惕不安患者可加用生牡蛎、生龙骨治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程厚华在中医诊治不寐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不寐病因虽多,但均可化为阴阳失交范畴,在治疗时可依据患者症形给予辨证治疗,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参考文献: [1]杜金英,刘大勇,张海鹰. 长期失眠对心电图的影响及相应中医辨证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1(13):1531-1533.

全国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验方

全国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验方 (1)施今墨验方选(《施今墨医案验方合编注笺》)。验方如下。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 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 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玄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椹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2)赵锡武验方选(《消渴病中医防治》)。验方如下。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

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一服。赵锡武教授对糖尿病的治疗积有丰富经验,他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上方是赵老治疗糖尿病中晚期常用方。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瓜蒌、薤白、半夏。 (3)刘惠民验方选(《刘惠民医案》)。验方如下。 验方:炒酸枣仁42g,枸杞子15g,生地18g,丹皮10g,菟丝子24g,何首乌12g,花粉12g,生石膏24g,沙参12g,白及12g,橘络12g,白术12g,鸡内金15g,山栀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另配合药粉:白及90g,沙参45g,柿霜36g,三七30g,西洋参24g ,冬虫夏草36g,琥珀15g。共研细粉,每次4.5g,每日2次。刘惠民老中医常用以上两方配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者具有一定疗效。 (4)祝谌予验方选。验方如下。 祝谌予教授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常用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为基本方治疗。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