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库汇编之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汇总

实用文库汇编之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汇总
实用文库汇编之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汇总

实用文库汇编之四。简述

1。简述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

(1)。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特定内涵,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主要包括:(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2。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

(1)这种关系与劳动有直接的关系,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内容。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公民,要参与到另一方有关单位中,成为这一单位的成员,执行一定种类的工作,并且遵守有关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这种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当事人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劳动条件,均应依法处理。

(5)即使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国家法律、法规对调整其关系另有特殊规定的,则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

3。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包括哪些?

(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

(2)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

(4)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5)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

4。什么是国际劳动立法?

(1)是指由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所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5。国际劳动立法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不足之处?

(1)对各国劳动立法的制定、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公约和建议书,对世界各国劳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将越来越频繁。(3)对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状况和保障各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各国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虽然主要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人运动的结果,但国际劳动立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6。《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1)充分体现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对劳动问题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做出了一系列规定,而这些规定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必须有具体的法律给予保障,才能是宪法规定的原则得以贯彻实施。

(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制定《劳动法》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规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在《劳动法》的立法工作中应努力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劳动市场规则和劳动标准,为调整我国的劳动关系提供尊则。

(4)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才能使之在中国实际

生活发挥作用。

7。《劳动法》的实施范围

(1)。《劳动法》的的实施范围包括了我国各类性质的企业的劳动关系,即适用于国有企业,又适用于集体所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组织。(2)对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职工,《劳动法》的实施范围仅限于和这些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8。简述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权?

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权(1)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2)解除合同不适当,工会有权提出意见;(3)用人单位裁员,应听取工会意见;(4)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要与工会协商;)

9。我国劳动就业包括哪些形式?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洽谈就业。(2)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3)劳动者自己组织起来就业。(4)自谋职业。(5)国家安置就业。

10。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

(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2)国际采取措施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3)。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4)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的服务体系。

1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协商一致原则。(3)合法与公平原则。(4)诚诚实信用原则。

12。劳动者存在哪些情况,允许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3。用人单位应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哪些情况?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工巧匠事原工作也不能人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劳动者不能胜行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事同达成协议的。上述三种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并非劳动者个人过错,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应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14。简述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1)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本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其中包括:被子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15。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哪些?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

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③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④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⑤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6。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情况有哪些

①在试用期内;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7。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有哪些?

①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③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⑤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风破浪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阅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18。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当事人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条件下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国家法律、政策发生变化,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由于出现不可抗力的外因,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由于发生破产等使原企业法人不复存在的事件,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履行推动了客观基础;由于当事人一方违约,使集体合同部分或全部履行成为不必要。

19。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积极意义:1。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2。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0。简述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意义?

(1)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3)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

21。简述对妇女劳动就业方面的保护,主要内容有哪些?

(1)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2)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3)禁止用人单位招收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

女职工禁止从事以下范围的劳动①矿山井下作业;②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③《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④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高处架线作业;⑤连续负重每次超过20千克,间断负重每次超过25千克的作业。

产期保护是对女职工生育期间的特殊保护,女职工产假为90天。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

答:法定条款是指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双方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有:(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劳动纪律(6)社会保险(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2、罢工的原因是什么?

答:1。罢工是“双方误解的结果”(1)由于产生误解引发的罢工(2)为检验雇主是否诚实而引发的罢工(3)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导致的罢工(4)工人不切实际的期望引发的罢工 (5)罢工形势本身的复杂性 2。罢工是“大众的呼声”。(1)罢工取决于工人不满的程度(2)除非管理方让步,否则罢工不会取消(3)与罢工相比,表达不满的其他方式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4)罢工是社会的呼声

3、集体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答: (1) 集体协议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2)集体协议制度建立了平

等协商、谈判的制度(3)集体协议制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4)集体协议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5)集体协议制度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4、什么是“常规仲裁”?

答:是仲裁员或由三方(工会代表、管理方代表和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委员会对最终的解决方案进行的裁决,这种裁决是在劳资双方提出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的。

5、简要叙述正统多元论学派的主张

它的核心假设是:加强劳动法、通过集体谈判确保实现公平与效率,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奉行该学派主张的国家强调以下几方面:(1)更为集中的、在产业层次上的集体谈判;(2)弱势群体的工会化;(3)对管理方独裁的消弱和替代:(4)因任何偏见用其他工人顶替罢工者的制裁方式,为了完善这一模式,正统多元论学派还提出用工人代表制度的其他形式来保证雇佣标准的推行,即在各级工作岗位建立雇员委员会,其代表可以分享企业信息、参与协商以及联合决策。

6、简述斯密的管理思想

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用品都来源于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利润的源泉,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工资越高,利润就会越低。他主张以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整市场的供求,政府仅仅作为看门人,不干涉市场的供求和经济的发展。

在政府不干涉政策的影响下,雇主具有了相当大的雇佣、使用和解雇员工的权力。

7、简述自主、合作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自主型组织设计(1)职务扩大化(2)职务轮换(3)职务丰富化(4)自主性工作团队;

二、雇员参与计划(1)质量圈(2)劳资联合委员会;三、人事与就业政策(1)内部公平制度(2)薪酬体系(3)全面质量管理

8、简述全国性工会的作用

(1) 策划工会组织运动(2)举行集体谈判(3)为地方工会提供援助。一是指导地方工会开展谈判;二是提供经济支持。

9、简要叙述“伙伴关系”的基本内容。

答:(1)工人与企业应本着平等和信任的态度,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分享信息和福利;(2)利用工人参与伙伴关系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工人的利益要求,以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3)通过工人参与伙伴关系来加强企业内部的民主化。伙伴关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0、集体谈判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是确定和修改工作场所规章制度的正式程序;二是协调劳资双方共同关心的事务的非正式过程;三是调解、解决劳资纠纷的方法。

1l、简要叙述新阶段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答:(1)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和雇主策略的变化。

(2)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改变了资方、政府和工会的权力平衡。

(3)跨国工会和工会联盟的发展的相对滞后;

(4)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问题;

(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1 2、简述共同协商的主要作用。

答:(1)共同协商使双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更大的一致

(2)共同协商是一种合作的表现形式,也是冲突的一条转化渠道

(3)共同协商能够部分地调整劳动关系

(4)共同协商具体作用的多样化

13、阻碍冲突继续发展的合作根源是什么?

答:(1) 合作的根源由两方面组成,即被迫和获得满足。

被迫:是指员工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即劳动者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形成雇佣关系,并且如果他们与雇主的利益和期望不符或作对,就会受到各种惩处甚至失去工作。

(2)获得满足是建立在工人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员工对现有的经济体系下,法律的接受和认可,和对管理权力的认同;自我价值的体现,员工在工作中虽然缺乏指挥权,但他们认识到工作中的价值,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具有责任感的员工认为,只要雇主没有破坏心理契约,员工也必须遵守心理契约。

(3)管理方也努力使员工获得满足,管理主义学派提出的进步策略和方法,及雇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对工人做出的让步,都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员工的满足度,减弱了冲突的根源影响,增强了合作的根源影响。

14、简要叙述雇主协会的主要作用

是在集体谈判中支持会员组织,维护雇主利益,并积极游说政府和议会,主要从事四种活动。1、参与谈判;2、解决纠纷;3、提供帮助和建议;4、代表和维护

l5、简述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的制度。l 9 9 1年国务院重新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对此做了具体规定: 1、伤亡事故的种类; 2、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3、伤亡事故的处理。

l 6、怎样理解劳动关系的性质?

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性质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l)劳动关系具有平等的性质;2、劳动关系也具有不平等的性质;3、劳动关系具有经济利益或财产关系的性质;4、劳动关系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17、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在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是由低级的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他断定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时,这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他将需求分为:(1)自我价值需求;(2)尊重的需求;(3)社会需求;(4)安全需求;(5)生理需求 P95

l8、最低工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答;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我国劳动法第48条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按月确定,也可以按周、日、小时确定。各种单位时间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互相转换,劳动法第49条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列因素: (l)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9、简述对员工进行惩处应遵循的程序和步骤。

答:(1)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规章制度。(2)符合民主程序。(3)向员工公示。(4)必要时采取纠正性惩处行动。(5)调查和取证。

20、如何确认无效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怎样处理?P201

答: (1)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合同。(2)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3)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劳动合同。(4)容显失公平。(5)有关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低于集体协议。

从3方面进行处理:(1)确认劳动合同是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2)分清造成无效劳动合同的责任, (3)在法律允许和当事人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建立合法的劳动合同

关系。

21、论述政府在社会倾销方面主要需要面对哪些问题?

答:(1) 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 (2) 政府如何协调提供就业保护的社会正义目标和促进就业创造的经济目标? (3) 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国家利益还是国际合作? 22、在劳动力市场中,政府应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简述原因。

答: l、是价格机制,即工资水平与收入分配; 2、是就业水平与就业结构,即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因为,近 2 0年来,由于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迁、技术进步以及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导致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与就业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妇女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使劳动供给大幅增加;

其次,就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由体力工作向脑力工作转型;

再次,技术变革要求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最后,长期高失业率使就业关系呈现短暂性,临时性特点。政府通过调整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23、在完全市场作用下,雇主或管理方处于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管理方通过安排劳动者工作,具有控制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内行为的权力,劳动者处于被支配地位。

2,管理方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拥有更多的生产经营信息,而劳动者可能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比较详细的了解,这样就产生了双方信息分布的不对称。

3、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从长期看,劳动力的供给会略大于其需求,值出现“自然失业”现象。因此,与劳动需求方相比,劳动者面临着更多的威胁。

24、何为劳动争议诉讼?法院参与劳动争议诉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255

答:劳动争议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1.通过司法程序保证了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

2.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本上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利

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有助于监督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利于生效的调解协议、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的执行。

25、为什么韦伯认为随着官僚制的推广,工人的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冲突会受到控制? 答:这是因为官僚制不但具有技术方面的效率,而且还具有控制下属和保持组织稳定方面的效率。虽然冲突存在:但并非“阶级“之间的冲突,而是指管理方而非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冲突,因为是管理方与工人直接打交道。“食利者、股东、银行家并没有遭到工人的憎恶,而大多数的厂商和商业经理都是与工人在工资斗争中直接对立的。“所以,他认为随着官僚制的推广,工人的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冲突会受到控制。

1劳动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具有平等的性质。劳关也有不平等的性质。具有经济利益或财产关系性质。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2劳动争议的特征: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劳动争议的范围是限定的。不同的劳动争议适用不同的程序

3谈判的过程阶段:接触磋商敲定扫尾

4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主体的特定性。主体意志的限制性。合同履行中的隶属性。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而不是劳动成果的实现。劳动合同通过双方选择确定的。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是有偿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5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走势:劳动关系逐步趋于国际化。劳动关系更加市场化。劳动关系单极化。劳动关系冲突易激化。劳资对立社会化。

6独裁剥削型管理模式主要特征:强制性。专断性。独裁性。有限的忠诚性。

7自主合作型管理模式主要特征:

自主型组织设计(职务扩大化、职务轮换、职务丰富化、自主性工作团队)

雇员参与计划(质量圈、劳资联合委员会、共同管理计划)

人事与就业政策(内部公平制定、薪酬体系、全面质量管理)

8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承认雇员和管理方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的差异

区别:对员工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认识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责任。在工会的作用,以及当前体系所需要的改进等方面各执一词。

9申诉程序职能:申诉是执行集体协议的保障。申诉为双方进行补充协议的谈判奠定了基础。申诉是处理争议的一种机制。申诉机制为工人提供了一种表达不满的渠道。申诉是工人的一种压力策略。申诉是解决组织内部冲突的政治手段。

10劳动法的本质和特征:

本质:从劳动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主流看,劳动法的主旨集中体现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以法律手段确立公正的社会劳动秩序,保护在纯市场经济生产要素中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特征: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是公法和私法的统一体。遵循三方性原则。更具有国际性。遵循综合调整两种劳动关系原则。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统一体。

11形式罢工的条件:原集体协议已经期满。工会已经履行了“真诚”与雇主谈判,达成协议的义务。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工部长。投票表决。提前通知。

12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目标管理。质量圈。员工持股计划。沟通。职工代表大会。工人董事。工人监事制度。

13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包括的内容:法律调整机制。企业内部调整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三方协商机制。惯例机制。

14埃米尔迪尔凯姆工业主义理论:

工业社会理论:传统的工人与资本家的阶级分类已经过时。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相分离,所有者越来越分散。工会与集体谈判制度更加成熟。

15后工业话社会理论《伍德沃德布劳纳理论》:工作岗位并不需要工人具有很多技能。工作形式和内容更加非人性化。更为专制,工人没有控制自身工作的权利。

16马克斯韦伯工业资本主义理论:精于计算的理性和官僚制的广泛传播。劳动力市场和雇佣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矛盾的理论。

17集体协议与个人劳动合同的区别:主体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签订的时间不同。效力不同。

18雇主协会的作用:参与谈判。解决纠纷。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

19无效劳动合同主要类型: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合同。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等,显失公平的合同。由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低于集体协议的合同。

20共同协商的作用:是双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更大的一致。共同协商是一种合作的表现形式也是冲突的一条转化渠道。共同协商能部分调节劳动关系。具体作用的多样性。

21政府在决定劳动关系方面的重要性: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公共部门。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

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22新保守派的政策主张:主张减少政府的收支规模。主张将市场规律引为工资福利决定过程。

负面影响:贫富差距大,贫困率高,工人的手工时很高。

23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支持的政策:增加对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的赋税。将最低水平的失业率作为政府政策的目标。加强针对经济和社会下层的计划。大量增加教育和培训支出。用早收入保障计划来减少贫困。更好的儿童医疗保健计划。赋予女性、同性恋者以及少数民族权利,加强对他们的保护。加强健康和安全法。对因裁员和关闭工厂而失去工作的工人给予更多保护。

24激进派的模式

三种体系:南斯拉夫建立的工人自治制度、瑞典的梅德尔计划、西班牙巴克斯地区的蒙作根体系

25罢工产生的原因:

罢工是双方误解的结果:由于产生误解引发的罢工。为检验雇主是否诚实引发的罢工。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导致的罢工。工人不切实际的期望引发的罢工。罢工形式本身的复杂性。

罢工是“大众的呼声”:罢工取决于工人不满的程度。除非管理方让步,否则罢工不会取消。与罢工相比,表达不满的其他方式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罢工是社会的呼声。

26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员工与管理的含义。员工参与管理的必要性。员工参与管理的意义:最直接或最有效果的结果,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工作热情以及对其他外在诱惑的拒绝。同时员工参与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以任务为导向,努力提高工作业绩。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一定会尽全力投入自己的人力资本,使工作完成更有成效。

27劳动关系新变化主要有: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和雇主策略的变化。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改变了资方、政府和工会的权力平衡。跨国工会和工会联盟的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问题。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28工会民主化的障碍:主席行为存在道德风险。工会章程存在漏洞。会员态度冷淡。工会主席实行集权式管理。工会内部存在腐败。

29提高工会民主化的措施:限制工会干部职权。确保会员言论自由。制定公平的惩罚条例。经常、定期举行干部选举。工会干部薪酬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30工资的法律保障内容:工资处理不受干涉。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破产时工资之优先权。工资的诉讼保护。

31劳动合同制度作用: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认和形成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凝聚着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劳动合同制度是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一项基础性法规。

32惩处的程序: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规章制度。符合民主程序。向员工公示。必要时采取纠正惩处行动。调查和取证。

33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规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集体谈判的主要作用:确定和修改工作场所规章制度的正式程序。协调劳资双方共同关心的事务的非正式过程。调节、解决劳资纠纷的方法。

原则:多数原则、排他原则、自愿原则

34合作式谈判:发现问题、汇总、沟通和解释、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谈判、批准、履行35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工会密度降低、会员人数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知识员工的出现

36集体协议制度的作用: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集体协议制度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的制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是法律、法规的补充。

37中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争议问题持续大幅度上升,涉及人数剧增。集体争议数量及涉及人数明显上升。劳动争议处理中仲裁裁决比重加大。劳动者申诉比重大,胜诉率高。争议的焦点是关系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问题。

38对策和思考:加强对我国劳动关系运行,变化及其特点的理论研究。重视对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研究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下的劳动关系模式-----集体协商、谈判制度一体化国际生产战略的过去关系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实问题。

39沟通的内容:就业组织的介绍性质的信息。日常工作情况信息。就业组织政策或组织人员的调整的信息。就业组织的运作的详细信息。

40冲突的根源:

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劳动合同的性质。

背景根源:广泛存在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工作本身的经验。

41谈判方式:合作式谈判、让步式谈判

42谈判结果的决定因素:谈判力量、利益、价值观和期望值、谈判技巧

43管理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政府不应该直接干涉经济,但支持政府间接介入,扶持那些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战略优势的产业。增加对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支持,并且为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服务。主张采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

44工会化产生的原因:

初始倾向:雇员的不满。工会的有效性。雇员对待工会的态度。

工会组织过程:工会的组织策略。雇员的集体凝聚力。管理方的反工会化措施。

宏观条件: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宏观经济条件。劳动法,政府政策,管理方的理念。工会的总体政策,社会文化与价值观。

45工会的行为方式: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动。

46地方性工会的作用:向全国性工会反映会员的要求和利益。监督集体协议的执行。

47全国性工会的作用:策划工会组织运动。举行集体谈判。为地方工会提供支援。

48工资支付的原则:协商同意原则,雇员和雇主平等的决定工资。平等付酬原则。紧急支付原则,当劳动者遇有生育,疾病,灾难等非常情况急需用钱时,雇主应当提前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依法支付原则,工资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工资应当按时支付,工资必须直接支付。

49对雇主的限制:工人不因为从事合法的工会活动而遭解雇。在工会的组件过程中,雇主不能单方面改变雇佣待遇和条件,除非能证明这种变更符合过去的做法和传统,而与工会的组建没有任何关系。禁止雇主对组建工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威胁或承诺。禁止雇主暗中监视和破坏工会活动。雇主不得改变选举单位雇员的构成,尤其不得从选举单位之外雇用其他雇员。雇主不得从事任何有可能影响工会自制权利的活动。雇主不得为了避免工会化或试图摆脱已建立的工会,而关闭工厂或重新开业。

50对工会的限制:工会组织者不得采用任何高压手段,强迫、威胁工人签名入会。在工会的组建过程中,工人不得从事罢工或有任何其他报复行动。

罢工权的行使:必须是原集体协议已经期满。工会已经履行了真诚与雇主谈判、达成协议

的义务。必须通知劳工部长。投票表决。提前通知。

集体协议和个人劳动合同的区别:

主体不同,集体协议的当事人是劳动者的集体,即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团体,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签订的协议。

目的不同,签订集体协议的目的是确定劳动标准,规范劳动关系,而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

内容不同,集体协议以集体劳动关系中所有劳动者的共同权利、义务为内容,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关于劳动者个人劳动条件的规定。

签订时间不同,集体协议产生于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之中,它不以单个劳动者参加劳动为前提,而劳动合同一般产生于劳动者参加劳动之前,是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效力不同,集体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集体协议适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劳动者和雇主,个人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协议规定的条件和标准。

2013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卷 (课程代码 06089) 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1页至第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第5页至第6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没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与雇主构成劳动关系的雇员在我国《劳动法》上均称为 A.劳工 B.工人 C.劳动者 D.受雇者 2.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B.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C.切斯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D.彼得.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 3.最早对劳动分工进行理论研究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A.Smith) B.马克思(K.H.Marx) C.马克斯.韦伯 (M.Weber) D.凯恩斯(J.M.Keynes) 4.1979年,首次出现在福特公司与汽车工人联合会签订的协议书中并标志着管理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A.工作轮换 B.灵活就业安排 C.自住型工作团队 D.雇员参与计划 5.根据《工会法》,我国工会的基本职能是 A.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B.支持用人单位行驶经营管理权 C.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D.组织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6.有权修改劳动关系各项制度的是 A. 雇主 B.工会 C.雇员 D.政府 7.造成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本根源是 A. 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B.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 C.国家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 D.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 8.处理劳资双方冲突的主要依据是 A.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已有明确约定的劳动合同 B.国家的劳动保护政策 C.劳动法律法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9.我国《劳动法》适用于 A. 现役军人 B.电子厂工人 C.政府机关秘书 D.学校教师 10.根据我国有关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得安排从事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是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具体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又称为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甚至产业关系等 2、员工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力的工作者。 3.员工团体是指因共同的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员工组织,包括工会组织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员工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4.管理方一般是指,由于法律所赋予的对组织的所有权,或一般称产权,而在就业组织中具有主要的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团体。 5.管理方团体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一般不直接介入员工与管理方的关系之中。主要任务进行集体谈判,向其成员提供支持,通过参与同劳动关系有关的政治活动、选举和立法改革来间接地影响劳动关系。 6.合作,是指在就业组织中,双方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是经过双方协商一致,以正式的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形式,甚至是以一种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7.冲突,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完全一致,相反,经常会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对员工及工会来说,冲突的形式主要有罢工、旷工、怠工、抵制等,辞职有时也被当做一种冲突形式。对用人方而言,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关闭工厂,惩处和解雇不服从领导的员工。 8.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 9.所谓三方性原则就是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等方面,政府、雇主和劳工三方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互相制衡。

10.在人的多种需要当中,在某种条件下会有一种需要排在第一位,在需要结构中占据优势,共他需要排在它的后边,这排在第一位的需要就是优势需要。 1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12.罢工。又称同盟罢工,通常是指行业的全体劳动者或企业内的一群劳动者,以工资或劳动条件的改善等经济利益的获得为目的而采取的共同停止工作的行为。 13.怠工,就是懈怠工作的意思,劳动者进行怠工,不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或离职,而是在工作中故意懒散、怠惰,或浪费雇主或企业的原材料,以此来达到维持或改善劳动条件的目的。 14.现在劳动者所使用的联合抵制手段,通常是指一群劳动者团结起来,对于不满足他们要求的雇主及雇主有关的人,断绝其社交上和经济上的一切联系,以迫使其就范。 15.黑名单:是雇主在劳动关系冲突中对劳动者采取的一种秘密报复手段。雇主通过秘密调查,将一帮不安分或危险而有可能在劳资冲突中发挥主要或带头作用的劳动者秘密登记在一张表上,并暗中通知本行业其他雇主不要雇佣他们,致使这帮被列在表上的劳动者永无再被雇佣的机会。 16.排工:指雇主在雇佣劳动力时,对某些劳动者采取排斥态度。一般情况下,雇主专排那些加入工会的劳动者,为防止劳动者利用工会与企业讨价还价,以不加入工会为雇佣条件,以后违背此诺言,立即给予解雇。 劳动关系冲突的基本手段:1.劳动者的基本手段:罢工、怠工、联合抵制。2.管理者或雇主的基本手段:关闭工厂、黑名单、排工。 劳动关系冲突的解决办法:调解、仲裁、诉讼、政府干预 17.应对行为:工人对自身所处的地位的看法,以及员工自身对紧张的雇佣关系的单方调节行为,它是雇佣关系性质造成的潜在的紧张和挫折的一种发泄渠道。

(精选)2018年4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608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劳动关系中,权力往往集中在 A.政府 B.员工团体 C.管理方 D.雇主协会 2、按照差异化视角的分类方法,与通用人才相适配的劳动关系契约类型是 A.激励约束型契约 B.规范合作型契约 C.交易松散型契约 D.互惠共生型契约 3、影响企业劳动关系诸多因素中最复杂、最深刻、最主要的变量是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在一切需要之中,最优先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尊重需要 5、提出“通过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雨果?芒斯特伯格 D.哈罗德?孔茨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第1页(共5页) 4.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的新趋势是 A.冲突型劳动关系 B.协调型劳动关系 C.合作型劳动关系 D.对峙型劳动关系 5.组成雇主协会组织的是 A.企业法人 B.自然人 C.雇主 D.管理方 6.标志着管理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自主型组织设计的出现B.雇员参与计划的出现 C.全面质量管理的建立 D.薪酬体系的建立 7.工会的基本职责是 A.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B.遵守、维护宪法和法律 C?协助政府开展工作D.支持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 8.自由改革主义的代表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精选)2017年4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608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于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三方协商机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 A.国家一级的协商 B.产业一级的协商 C.地方一级的协商 D.企业一级的协商 3.影响企业劳动关系诸多因素中最复杂、最深刻、最主要的变量是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在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和制度背景中,集体谈判制度建立于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第1页(共5页) 5.在《产业与劳动关系评论》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分析集体谈判与劳动关系框架的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雇主组织是由谁组成的协会? A.自然人 B.企业法人 C.资本家 D.企业股东 7.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西班牙 8.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9.管理方的权力在就业组织中是以一种等级分层的形式逐级递减的,这种权力来源于 A.所有者的所有权 B.政府的授予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608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 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代社会,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由于劳动社会形式的 A.差异性 B.同一性 C.趋同性 D.对立性 2.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市场状况和技术状况等因素,其中对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市场状况 B.国际环境和失业状况 C.技术状况 D.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状况 3.劳动关系运行当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因是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人的需要和利益 D.人的理想和信念 4.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第1页(共5页) 5.指出“在劳动关系系统中,行为主体、环境、意识形态以及规则网是构成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的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1974年,哈里.布雷弗曼在其论著《劳动与垄断资本》中首次阐述的理论是 A.变权管理理论 B.劳动过程理论 C.利益相关者理论 D.决策过程理论 7.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 A.同行工会 B.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C.白领工会 D.行业工会 8.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汇总06089

四。简述 1。简述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 (1)。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2)。特定内涵,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主要包括:(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2。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 (1)这种关系与劳动有直接的关系,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内容。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公民,要参与到另一方有关单位中,成为这一单位的成员,执行一定种类的工作,并且遵守有关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这种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当事人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劳动条件,均应依法处理。 (5)即使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国家法律、法规对调整其关系另有特殊规定的,则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 3。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包括哪些? (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 (2)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 (4)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5)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 4。什么是国际劳动立法? (1)是指由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所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5。国际劳动立法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不足之处? (1)对各国劳动立法的制定、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公约和建议书,对世界各国劳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将越来越频繁。(3)对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状况和保障各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各国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虽然主要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人运动的结果,但国际劳动立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6。《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1)充分体现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对劳动问题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做出了一系列规定,而这些规定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必须有具体的法律给予保障,才能是宪法规定的原则得以贯彻实施。 (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制定《劳动法》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规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在《劳动法》的立法工作中应努力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劳动市场规则和劳动标准,为调整我国的劳动关系提供尊则。 (4)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才能使之在中国实际生活发挥作用。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课程代码0608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哪一个概念是用中性、温和的名称代替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性意味的概念?(A) A.劳雇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使关系 D.产业关系 2.员工团体最主要的形式是(D) A.协会 B.俱乐部 C.委员会 D.工会 3.劳动关系运行当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因是(C)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和法律 C.人的需要和利益 D.人的理想和信念 4.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C)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徳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5.在《劳动关系:过程与结果》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分析分析理论模型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成本最小化思想管理模式的是(D) A.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B.集权/剥削管理模式 C.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D.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7.工会的基本职能是(B) A.参与职能 B.维护职能 C.建设职能

D.教育职能 8.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政策的是(A) A.最低工资立法 B.社会倾销 C.社会保障立法 D.最长工时立法 9.造成劳动关系冲突的深层根源是(D) A.异法的合法化 B.客观利益的冲突 C.雇佣关系的性质 D.劳动合同的性质 10.下列属于集体行动的最终方式,也是工会最偏爱的方式之一的是(C) A.怠工 B.联合抵制 C.罢工 D.排工 11.我国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A) A.劳动关系 B.雇佣关系 C.劳务关系 D.人事关系 12.下列人员中,适用我国劳动法的是(C) A.某派出所民警 B.某小学教师 C.某高校后勤驾驶员 D.某县妇联主任 13.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B) A.10% B.20% C.25% D.30% 14.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D)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5.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以下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是(D) A.使用期限 B.培训 C.社会保险 D.保守商业秘密条款 16.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多少天解除劳动合同(D)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复习资料 简答及答案汇总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简答及答案汇总 简答: 1. 劳动关系的法律主要的三个功能? 答:1)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愿安排并为之提供保护。 2)解决纠纷。劳动法不仅赋予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保障权,而且还规定了保证这些权利实现的司法机制,这是民主法制的基本要求。 3)确定基本劳动标准。 2.劳动法如何调整劳动关系? 答:劳动法是通过平衡雇员和雇主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调整劳动关系的目的,通过规定雇员和雇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其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同时,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相对应的。劳动者的权利,即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反之,劳动者的义务,即是用人单位的权利。为了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我国《劳动法》第4条特别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3.劳动法的本质是? 答:是指由劳动法内容所反映并决定和影响劳动法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法的主旨是保护雇员即劳动者的利益;二是,劳动法所确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劳动关系双方所遵循的最低条件和标准。 4.劳动法的特征是? 答:1)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2)是公法和私法的统一体。3)遵循三方性原则。4)更具有国际性。5)遵循综合调整两种劳动关系原则。6)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体。 5.劳动关系的法律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1)宪法。2)法律。3)劳动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行政规章6)法律解释7)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6.简述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答:1)法律调理机制:劳动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是各国劳动法的重要任务,也是劳动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劳动立法在各国都是调整劳动关系主要机制。 2)企业内部调整机制:主要有:集体协商和谈判机制;工人参与管理机制;重视劳动协约和就业规则的作用,建立合法,完善的企业内部规章;注意对劳动关系双方进行法制、“企业共同体“,”伙伴关系等意识的教育和培育,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3)劳动争议处理机制4)三方协商机制5)惯例调整 7.工资支付的原则? 答:1)协商同意原则2)平等付酬原则3)紧急支付原则4)依法支付原则。 8.劳动法对工资的保障都做了哪些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 答:1)工资处理不受干涉,指任何人不得限制和干涉雇员处理其工资的自由。2)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A工资不得扣除B扣除工资的限制C对代扣工资的限制 3)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是指依法或按协议在非正常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主要包括: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4)破产时工资之优先权。5)工资的诉讼保护。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教学文案

劳动法: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指调整特定劳动关系及其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均衡型劳动关系:指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相差不大,能够相互制衡。 技术环境:内容包括产品成产的工序和方式,以及采用这些工序和方式所必需的资本密度(人均资本投资量)的程度,产品和工序是否容易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工作是否复杂和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举证责任后果: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加以证明,并在自己的主张最终不能得到证明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责任。 劳动关系: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别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背景的影响。 倾斜型劳动关系:指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相差悬殊,一方在组织运行中起主要作用,并支配另一方行为。 管理方:指在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广义上,管理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工资:劳动法中,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集体谈判:指雇主和工会之间针对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及其他雇用条件,在适当的时间以坦诚的态度所进行的协商和交涉。 产生行动:指在集体谈判过程中由雇员(无论是否通过工会)或雇主以施加压力为目的,单方面引起正常工作安排暂时停止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罢工、怠工、关闭工厂等。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它是指整个企业共同努力来满足顾客的需要及经常性的超出顾客的期望要求,并通过引进新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来大幅度消减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成本因素。 集体协议:指工会代表员工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凭证,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沟通:就是主体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在劳关中﹥特指管理方向员工及其组织传达信息的过程。 共同协商: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指定决录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是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录程序。 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管理方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劳资合作:是指工会与管理方寻求实现共同利益的一种方式。 社会倾销:指跨国公司利用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将本国的就业机会转移到国外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加班加点:即延长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的工作时数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意以外自行支配的时间。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劳动关系中,权力往往集中在 A.管理方 B.雇主 C.工会 D.政府 2.从人力资源的混合雇佣模型来看,拥有标准化会计技能的会计师是 A.核心人才 B.通用人才 C.独特人才 D.辅助人才 3.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 A.契约关系 B.劳务关系

D.劳动关系 4.在一切需要之中,最优先的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尊重需要 5.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流管理思想是 A.马克思?韦伯的管理思想 B.泰勒的管理思想 C.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D.凯恩斯的管理思想 6.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是在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7.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的新趋势是 A.冲突型劳动关系 B.对峙型劳动关系 C.协调型劳动关系 D.合作型劳动关系 8.权变管理理论在美国形成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 9.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0.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11.体现自由放任思想与弱小工会组织特征的模式是 A.市场个人主义 B.由集体主义 C.谈判社团主义 D.国家社团主义 12.下列不属于雇员或工会产业行动的是 A.怠工 B.联合抵制 C.黑名单 D.罢工 13.我国劳动法将就业年龄规定为 A.14周岁

人力资源自考本科《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 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30分六、论述题:20分 一、单选题 (A)1.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是 A.经济环境 B.技术环境 C.政策环境 D.法律和制度环境 (A)2.在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往往会首先影响 A.雇员工资福利水平 B.产品生产 C.工作岗位设计 D.工作程序 (D)3.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是A.货币政策B.经济政策 C.财政政策 D.就业政策 (B)4.在影响劳动关系的政策环境中,作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供求,对劳动关系具有更加长远影响的是 A.就业政策 B.教育和培训政策 C.经济政策 D.货币和财政政策 (B)5.“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是劳动者的 A.社会定义 B.哲学定义 C.法律定义 D.经济定义 (B)6.“一个包括中小资产阶级、公务员、知识分子等在内的多阶级政治集合”是劳动者的A.哲学定义B.社会定义 C.法律定义 D.文化定义 (A)7.宪法赋予公民的获得有酬职业劳动的基本权利是 A.劳动权 B.就业权 C.休息权 D.择业权 (B)8.在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是 A.取得报酬的权利 B.平等就业的权利 C.选择职业的权利 D.享有休息的权利 (B)9.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保护的为 A.取得劳动报酬 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C.享有休息权利 D.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 (B)10.劳动者首要的义务是 A.遵守职业道德 B.完成劳动任务 C.提高职业技能 D.遵纪守法 (A)11.更强调以劳动为中心而展开,着重于劳动力的称谓是 A.劳工关系 B.产业关系

四川省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答案

2017.1 名词解释 雇主协会:雇主协会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利益,通过谈判和协商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 产业行动:所谓产业行动又称为集体行动。是指劳资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中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取罢工或关闭工厂等阻碍企业正常运营手段进行对抗的行为,它是劳资关系双方在难以通过正常谈判达成一致,解决争议的情况下,为保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有保护性,权益性,临时性的行动。 休息休假: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 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又称为劳动合同,集体协议、团体协议。在我国,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士、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仲裁:指发生纠纷的双方自愿把争议交给一个公平的第三者来处理,并让其双方对争议做出评断 简答题 简述工会的定义与特点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特点: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团体,一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 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或经济性组织。 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 4.工会有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循《劳动法》等项权利 5.工会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简述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1.第三方管理角色,为劳资关系双方提供互动架构的一般性规范 2.法律制定者的角色,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 3.劳动争议的调节者和仲裁者角色 4.公共部门的雇佣者角色 5.收入调节者 简述签订劳动合同中自愿原则的内容 1.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依照自己的意志自主决定订立或不订立劳动合同的自由。 2.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决定劳动合同的内容 3.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决定自己同谁订立劳动合同 4.在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有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自由。 5.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权选择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 简述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课程代码06089)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员工的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A A.相对稀缺程度 B.绝对稀缺程度 C.力量对比关系 D.政府调控程度 2. 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B A.剥削关系 B.雇佣关系 C.合作关系 D.对抗关系 3. 三方协商机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A A.国家一级的协商 B.产业一级的协商 C.地方一级的协商 D.企业一级的协商 4. 对人的行为指向和目标追求具有主导作用的是D A.高级需要 B.经济需要 C.精神需要 D.优势需要 5. 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C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6.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A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财产关系 D.人身关系 7.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权是经由一定正式程序而赋予某个职位的一种权力,而不是个人的权力,它源于B A.法律规定 B.企业产权 C.政府授权 D.员工让渡 8. 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成本最小化思想的模式是A A.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B.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C.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D.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9. 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A A.同行工会 B.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C.白领工会 D.行业工会 10. 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B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11. 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的政策是B A.社会保障立法 B.最低工资立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大纲复习重点201801整理

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主体 一、管理方机雇主协会的概念 1、识记 (1)管理方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过程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的角度看,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特点: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3、职权是自上而下逐级授予的,权责对等十分重要。 (2)雇员参与管理的形式:1、持股;2职工大会(民主管理);3、共决合同制;4、工厂委员 (3)雇主协会 定义: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的利益 作用:1、参与谈判;2、解决纠纷;3、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4、代表和维护雇主的利益 2、理解 (1)管理方的管理模式: 从职权结构划分:独裁型,集权型,自主型 从管理理念划分:剥削型,宽容型,合作型

(2)雇主协会的类型:行业协会、地区协会、雇主组织。 二、雇员的内涵 1、识记:雇员的定义:雇员也称劳动者,我国的广大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人。 2、理解: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就业特征:1、自我雇佣;2、工作成为个人的发展平台; 3、工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知识工作者任然处于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三、工会的实质(备注:工会各概念是超级重点,每年必考) 1、识记 (1)工会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特点: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的团体,一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或经济性组织;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4、工会有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守《劳动法》等项权利;5、工会在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2)工会的结构分类:职业工会、行业工会和总工会 职业工会:职业工会是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所有雇员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所处的行业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

复习(以简答论述为主) 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答:劳动关系的本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P4// 劳动关系(名解):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P5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什么?答: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两方,一方是雇员以及工会为主要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P6 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源是什么?答:冲突的根源分为“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 “根本根源”体现在: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背景根据”体现在: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平等、工作本身的属性。 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答: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代表人物为泰勒。该时期的劳动关系特点:1 )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2)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3 )劳动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4 )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在出台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P69-70 行为科学时期(冲突制度化)的劳动关系特点答:1)劳动关系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比其他时期更明显;2)政府不但加强了只供学习与交流 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而且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宏观调控;3)企业的管理方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4 )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成熟时期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U1] 答:成熟的劳动关系主要特征:1 )政府立法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2 )在政府立法、 服务体系的干预下,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更愿 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决冲突,使双方都 得到好处;3 )经过长期的发展,“三方格 局”形成,员工参与管理的产业民主制度, 集体谈判制度等都已相当完善。P76 管理方的 概念[U2] 答:管理方(名):是指在组织中通 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 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P87 雇主协会 的定义答:雇主协会(名):由雇主组成,旨 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 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P88 工会的定 义答:工会(名):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 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 整个社会中的利益。P109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 作用[U3] 答: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是: 1 )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 2 )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 部门;3 )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 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 体谈判创造宏观环境。P139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 的角色答: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5P 角色: 1 )劳工基本权利保护者;[U4] 2 )集体谈 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3 )劳动争议的调停 者;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 者,这个体系包括三大支柱:职业培训、就业 服务和失业保险;5)公共部门的雇用者。 P140-141 工会在集体谈判中在什么条件下会丧失资格。 答:工会在集体谈判在下列条件中会丧失资 格:1 )工会不能发挥其作用,维护工人利 益;2 )企业破产、倒闭;3)雇员投票解散 工会;4)雇员选择以其他工会取代原工会。 P247 什么叫不当劳动行为,法律对雇主不当劳动行 为的限制主要有哪些?答:不当劳动行为 (名):又称不公正劳动行为或不公正劳工措 施。指在工会组建过程之中或组建之后,任 何一方采取不法手段试图对抗对方的措施或行 为。不当劳动行为的主体即包括资方,也包括 工会。// ★法律对雇主不当劳动行为的限制主 要有:1)工人不因从事合法的工会活动而遭 解雇;2 )在工会的组建过程中,雇主不能单 方面改变雇用待遇和条件;3 )禁止雇主对组 建工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威胁或者承诺;4 )禁 止雇主暗中监视和破坏工会活动;5 )雇主不 得改变选举单位雇员的构成;6 )雇主不得从 事任何有影响工会自治权力的活动。7 )雇主 不得为了避免工会化或试图摆脱已建立的工会 而关闭工厂或重新开业。// 对不当劳动行的补 救措施有:1 )行政补救,责令停止;2 )民 事补救;3 )补偿和恢复。P247-248 产业行运 的概念和形式答:★产业行动(名):[U5]指 在集体谈判过程中雇员或雇主以施加压力为目 的,单方面引起正常工作安排暂时停止的一种 活动,主要表现为罢工、怠工、关闭工厂 等。P271/// 产业行动的形式中雇员或工会的 产业行动有:1)怠工;2)联合抵制;3) 纠察;4)好名单、恶名单;5 )罢工。// 产 业行动的形式中雇主的产业行动有:1)关闭 工厂;2)雇用罢工替代者;3)雇主充当罢 工破坏者;4)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

第一章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中表明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方: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中经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角度看,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管理方特点: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经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3、职权是自上而下逐级授予的雇员参与管理的形式:1定期举行会议2召开研讨会3设立咨询机构及顾问委员会4举行座谈会管理方的管理模式:(一)从职权结构维度划分:独裁型、集权型、自主型(二)从管理理念维度划分:剥削型、宽容型、合作型 雇主协会: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利益,经过谈判和协商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 雇主协会的类型:1、行业协会2、地区协会3、雇主组织 雇主协会的作用:1、集体谈判中支持会员组织2、维护雇主利益3、积极游说政府和议会 中国雇主协会主要从事四种活动:1、参与谈判2、解决纠纷3、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4、代表和维护会员的利益 雇员:也称劳动者,中国广大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人 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就业特征:1、自我雇佣的趋势2、工作成为个人

的发展平台3、工作成为一种个人生活方式4、知识工作者依然处于卖方市场 工会:雇员建立起来旨在改进其地位,工资水平与就业条件的组织 工会的特征: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的团体,不般不允许雇主及其代理人加入2、工会属于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组织或社会性组织,即工会不得有政治、经济目的3、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4、工会在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守《劳动法》等项权利5、工会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工会的结构分类:1、职业工会2、行业工会3、总工会工会的职能:整合职能、经济职能、民主职能、服务职能 工会的行为方式: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为 工会的发展过程:工会最早出现在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职业工会时期、行业工会时期、总工会时期 工会承认方式:自愿承认与法定承认 工会化原因:1、对就业条件及管理方提供的待遇感到不满2、认为建立工会是表示这种不满的一种有效方式3、对劳工运动有所了解 雇员在工会组织运动时是否参加取决于多方面因素1、初始倾向2、工会组织过程3、宏观条件雇员加入工会的原因:1、借助工会对抗雇主2、参加工会活动3、扮演心理角色4、社交压力雇员不加入工会原因:1、反对工会的态度2、社交压力3、工作满意4、加入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考试试题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考试试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自考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哪个?() A.某甲被某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而发生的关系 B.自然人甲雇佣自然人乙从事家庭劳动发生的关系 C.某公司向本公司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D.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合同而发生的关系 2.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以下哪种劳动者?()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企业职工 C.部队军人 D.监狱劳改人员 3.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以下哪项条款不是法定条款?() A.劳动时间 B.工作内容 C.劳动报酬 D.保密事项 4.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是英国议会在哪一年通过的? A.1661年 B.1702年 C.1802年 D.1883年 5.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提供什么?() A.资金 B.工作条件

C.生产条件 D.劳动能力 6.根据《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 至少休息几日?() A.半日 B.一日 C.一日半 D.二日 7.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工会法》 B.《合同法》 C.《劳动法》 D.《宪法》 8.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收未满几周岁的未成年人?()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9.公休日是指() A.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B.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C.工作满一个工作周以后的休息时间 D.国家法定节日的休息时 间 10.根据《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在公休日加班的,用人单 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多少倍的工资报酬?() A.100% C.200%B.150% D.300% 1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必须经过哪个程序之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调解 C.劳动争议仲裁B.协商 D.行政复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