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策略探讨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策略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加油站的数量日益增加,加油站职工的工作条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

关注。加油站职工在长期的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对职

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文将探讨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诱发原因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

及作业安全等。

1. 物理因素:加油站职工需要在室外工作,可能会面临高温、低温、风沙等各种天

气环境的影响。此外,加油站还会受到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的危害。

2. 化学因素:加油站职工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这些石油产品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对职工的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

3. 生物因素:加油站职工长期在室外工作,容易被螨虫、蚊虫、蜘蛛等昆虫叮咬,

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4. 心理因素:加油站职工需要时刻面对着加油站的繁忙和高压的工作环境,长期紧

张的工作状态可能会导致职工的心理问题。

5. 作业安全:加油站职工的工作需要与各种机械设备接触,如加油机、油枪、气瓶等。如果职工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就有可能导致机械故障、重伤、甚至死亡等危险事

故的发生。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诱发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环境:加油站职工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容易受到各种物理、化学、生物

因素的危害。例如,室外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职工中暑,而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中的有毒

物质对职工的健康有直接的威胁。

2. 操作不规范:加油站职工长期接触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才能

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然而,很多职工因为工作繁忙或者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操作不规范,增加了危险事故的发生率。

3. 个人生活习惯:加油站职工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其职业危害的发生。例如,吸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4. 管理不当:加油站职工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较大,如果管理不当会导致

职业危害的发生。例如,不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不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等都会增加职

工的职业损伤风险。

三、控制策略

为了降低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发生率,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1.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加油站职工需要接受职业健康知识的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

意识。同时,公司应加强风险提示和职业健康监管,使职工了解职业危害的风险。

2. 规范操作流程:加油站需要对职工实施规范化的操作,建立良好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同时,还需要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对各种危险情况的应对能力。

3. 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加油站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安全鞋等,以保障职工的安全。

4. 健康管理:加油站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并进行治疗,

以避免职业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根据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适宜性评估,并对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诱发原因比较多,控制也需要多方面的策略,公司

应加强职业健康教育,规范操作流程,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并对职工进行健康管理。这

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发生率,为职工带来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浅谈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及对策

浅谈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及对策 摘要:职业病的发生是与人们对职业危害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密切相关的,而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接触职业危害的人群就必须对其所从事有毒有害物质给人体造成的 危害及其防护方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国外对农业工人职业危害的研究有一些报道。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及其认知程度的高低对病发生的影响却很少 有人研究。同样,国内的报道也比较少。在我国,接触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人,主要是工人,工人的职业危害意识的提高和企业对工人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完善对促进我国职业卫 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加油站;职业病危害 一、加油站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加油站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化学因素 和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汽油、柴油、苯、甲苯、二甲苯等;物理因素有噪声. 二、加油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加油站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非正常生产状 况的职业危害因素两大类.

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又按照作业场所区 域分割的相对独立性划分原则、工艺流程和设备平面布置特点,将加油站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划分为油罐区和加油区两个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油罐区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 卸油过程中,由于卸油管连接不严密或爆管等,油品泄漏、溢出造成汽油柴油挥发,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 油罐的人孔操作井,由于人孔盖、进出口管道、阀门密封不严可能导致汽油柴油外溢、泄漏和挥发,造成职业危害。 在没有设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对油气进行有效回收时,卸油时油罐中溢出含汽油柴油气体,经通气管排口逸出,挥发到大气中造成职业危害。 人工计量储油罐液位高度时,油罐中饱含汽油和柴油的 气体从计量孔溢出,对计量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2.加油区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 加油机加油时,油品从加油枪进入顾客车辆油箱的过程 中如没设置加油油气回收装置、由于车辆油箱口密闭不严,会有油气从车辆油箱中挥发到空气中;加油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导致油品的泄漏都可能存在汽油和柴油、苯、甲苯、二甲苯的挥发职业危害。加油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职业危害。 3。非正常生产状况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危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据有关报道: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肿瘤的发病绝对数、发病率都居世界首位,我国的职业病为什么如此严重?其成 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一些企业领导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2 职工素质偏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侥幸心理严重 3 现场管理被忽视,“三废”处理不得当 4 职业卫生工作薄弱,职工人身健康无保障 5 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16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 职业有害因素的主要种类 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也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1.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是指生产工艺要求的各项生产设备进行的连续生 产作业,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不同而发生变化,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及生物性因素有关。 1)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废气、废水和废渣等,主要包括工业毒物、粉尘等。 2)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潮湿、气压过高或过低等异常的气象条件,噪声、振动、辐射等。 3)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以及在作业环境中的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 2、劳动组织不当造成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不合理。 2)劳动中紧张度过高。 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加油站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2019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四川亨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回龙寺加油站 二〇一九年一月

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切实维护广大职工身体健康及合法权益,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公司2018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根本目的,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综合”的方针,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履行各部门职责,规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公司实际,突出公司重点,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公司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司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 组长:陈立岗 副组长:王东 成员:加油站所有员工 三、工作目标 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继续在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实施。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全员普及职业病防治法有关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

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职业危害场所作业人员的责任和权益意识,逐步提高职工职业卫生素质。 3、加强对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要求,完善职业卫生资料,落实职业卫生各项工作: (1)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真实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力争建档合格率100%。 (2)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作业场所监测,杜绝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3)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确保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身体健康。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对从事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率达到100%。 (4)对存在有害作业因素的场所进行改造,并积极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岗前和离岗职业病体检工作的管理,优化入岗和离岗工作流程,力争实现岗前、离岗职业病体检率达到100%。 四、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警示标识 1、定期对油气回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无法处理立即上报公司。 2、定期对现场警示标志进行检查,发现警示标志模糊时立即更换。 3、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工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位置按照GBZ158—2003的要求设置警示标识的中

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制度

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制度 加油站是与石油相关的一个特殊工作环境,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一些特殊的工作条件,使得加油站职工容易患上一些职业病。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加油站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病危害制度。 首先,加油站需要明确职业病的概念和种类,提供相关的知识培训和教育。加油站职工应了解职业病的定义、种类、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加油站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等形式,向职工普及职业病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 其次,加油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首先是加强工作场所的管理,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加油站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工作场所,保持空气清新,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其次是加强个人防护措施,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施,如防护口罩、手套等,降低有害物质对职工的损害。 此外,加油站需要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职工健康状况的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加油站可以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健康档案,对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 另外,加油站需要建立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在工作中,职业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加油站可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加油站应建立职业病应急预案,明确职工职责和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生职业病紧急情况,可以迅速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职工的伤害。 最后,加油站需要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加油站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加油站可以邀

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和培训,给予职工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和预防职业病能力。 总之,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制定完善的职业病危害制度,加油站可以有效防控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为加油站提供了一个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加油站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加油站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加油站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保护加油站职工健康的重要措施,因为加油站工作环境中存在许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噪声、尘埃、振动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加油站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首先,加油站工作中常用的有害化学物质是汽油和柴油。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在长时间接触下会对职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加油站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工作服、手套、面罩等。职工必须穿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设备,并且要保持干净和有效的状态,定期更换和清洗,以确保其防护效果。 其次,加油站工作环境中噪音是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加油机和车辆的引擎声会产生高分贝的噪音,长时间接触会损害职工的听力健康。因此,加油站应该进行噪音控制,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罩、减震装置等。同时,职工应该佩戴耳塞或其他合适的防护设备,保护自己的听力。 再次,加油站工作环境中常存在尘埃和振动,这也是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尘埃和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和损害,而长时间接触振动则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防止这些危害,加油站应该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同时,职工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此外,在加油站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中,培训和教育也是重要环节。加油站的管理人员应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职工了解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防护设

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能力。 总结起来,加油站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涉及防护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清洁工作的执行以及培训和教育等方面。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加油站职工患职业病的风险,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加油站的管理人员要重视职业病预防工作,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策略探讨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策略探讨 加油站作为服务于广大车主的重要场所,职工在工作中也面临诸多职业危害。本文主 要探讨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诱发原因及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期为加油站职工提供更加安 全的工作环境。 一、职业危害诱发原因 1.化学品接触 加油站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汽油、柴油等化学品,容易导致皮肤和呼吸道受到侵害。汽 油中的苯对人体有明显的致癌作用,长时间接触易引发白血病等疾病。 2.噪音和振动 加油站作业现场,汽车引擎、压缩空气机、吸油泵等设备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长期暴 露于此环境下会损害到职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3.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加油站工作的特殊性,可能会存在一些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对于职业危害的认 识不足,容易造成工作意外。 4.工作压力大 加油站工作人员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进行工作,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可能引 发职业病。 二、控制策略 1.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加油站应加强安全培训,使职工深刻认识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 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2.加强个人防护 加油站工作人员应佩戴好工作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化学品的接触,避免皮肤和呼吸道受到伤害。 3.改善工作环境 加油站应加强危险化学品存放管理,规范安全操作流程,保持作业现场的通风良好。 对于噪音和振动引发的职业危害,可通过隔音隔振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

4.定期体检 加油站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和健康隐患,以便采取相应 的控制措施,保障职工健康。 5.科学管理 加油站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规范作业流程,确保职工在安 全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 6.优化工作流程 对于工作压力过大的情况,加油站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轻职工的工作压力,确 保职工的身心健康。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的诱发原因多种多样,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是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的关键。加油站需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优化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定期体检,科学管理,优化工作流程,从而保障职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为职工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加油站职业病应急预案

加油站职业病应急预案 近年来,随着加油站的不断发展壮大,加油站职业病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日常工作中,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危险和有害物质,如汽油、柴油、液化气等,这些物质对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一份加油站职业病应急预案已经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一、加油站职业病的危害 加油站是一个危险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比如,汽油、柴油、液化气等这些物质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这些成分无论是直接接触还是吸入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轻微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而重者则可能会出现癌症等极其严重的疾病,对身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 二、加油站职业病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加油站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加油站必须严格控制各种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排放,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如安装透明泄漏探测系统、分级指定管理 人员等。 2.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合的防护装备,如防护面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 3.定期检查:加油站必须定期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三、加油站职业病应急预案 除了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之外,针对突发状况,为保障工作人 员的安全,加油站还必须制定一份应急预案,用于应对各种紧急 情况。 以下是一些应急预案:

1.泄漏事故:发生泄漏事故时,必须及时将泄漏口封堵,将车辆移离现场,并用泄漏报警系统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2.火灾事故: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拉响火灾警报器,采取灭火措施,并迅速疏散人员。 3.中毒事故:发生中毒事故时,必须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入医院救治,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其他人员继续接触有害物质。 四、结语 加油站职业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加油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家庭和生计,也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油站必须注重职业病预防工作和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预案,加强各项管理和安全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加油站是一个存在很多危害因素的场所,主要包括燃气爆炸、火灾、 中毒、溢油、环境污染等。为了保障加油站员工和顾客的安全,应采取一 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油站存在燃气爆炸的危险。主要是由于燃油和空气混合达到 一定浓度时引发的。为了避免这种危险,加油站需要配备可靠的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除室内的废气和油气。此外,加油站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燃 气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其次,加油站可能发生火灾。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各种电气设备的故障、明火的存在以及漏油引起的油蒸气积聚等。为了防范火灾,加油站需 要配备自动灭火系统,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此外,加油站还应建立 火灾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此外,加油站还存在中毒的危险。员工长期接触汽油、柴油等燃油, 容易造成中毒。采取的防范措施包括员工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加强通 风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员工健康检查,并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加油站还有溢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一旦发生溢油事故,会对周围环 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加油站需要建立严格的检查 和维护制度,确保加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同时,应配备溢油预 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溢油事件。 另外,加油站还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员工应定期接 受安全培训,了解各项安全措施和紧急救援方法。同时,加油站应建立相

关的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检验,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总之,加油站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燃气爆炸、火灾、中毒、溢油和环境污染。为了保障加油站员工和顾客的安全,应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包括配备通风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设备,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并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加油站的安全风险,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探讨加油站职业健康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

探讨加油站职业健康管理现状与应对措 施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加油站作为汽车油料的供给和车辆 维护的服务站点,在我国交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加油站作业 环境复杂,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如噪声、有毒气体、高温等,导致加油站工作者 易于患上职业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因此,加强加油站职业健康管 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加油站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油站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社 会供能的同时也给员工带来了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尤其是在加油站员工长时间 接触含有有害成分的石油化学产品、长时间接触有毒气体、暴露于高温环境等工 作条件下,他们的职业健康问题受到日益关注。企业对加油站员工职业健康管理 工作的关注有待增强,特别是对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普及程度不够,导致职业 健康检查率低。此外,加油站员工流动性较大,员工不配合也是职业健康体检率 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当前加油站职业健康管理应严格把控,旨在提高加 油站员工的职业健康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加油站职业健康管理的现状 (一)职业病方面防护不足 加油站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暴露在高温、高噪音等环境中。特别是长期 接触含有有害成分的石油化学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可能引起职业病。但是,很多加油站在职业病防护方面理念落后,设施落后,人员配备不足,缺乏 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完善的防护措施。 (二)职业健康意识低下

加油站员工普遍没有接受过职业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对职业病的认识 和预防措施了解不足。他们对职业病的症状、危害和预防措施缺乏准确的了解, 无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加上他们虽然长期处于油气、噪音 等有害环境中,但却缺乏主动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行动,经常忽视对自身健康的保护。例如,很多员工在加油作业时不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或者使用不合格 的防护用品,这会增加引发职业病风险。 (三)管理体系与法规不健全 政府监管的不足直接导致加油站行业的职业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不够完善,加油站行业中存在一些违法 违规的现象,如不规范加油、超时工作、劳动合同不规范等,这些都会对员工的 职业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加油站行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相关的职业健 康标准和规程也较为滞后,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这使得加油站企业在职业健 康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依据,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加油站 企业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对员工的职业健康问题缺 乏完整的了解和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健康问题,加之员工的职业暴露 风险较高,职业健康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对员工的健康检查缺失 由于员工的工作性质,加油站企业中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很多员工可能在不 同的加油站工作。这些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可能会受到不同加油站工作环境和条 件的影响,加油站企业难以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测。一些员工对 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缺乏认知,不理解职业健康检查的意义和作用,对职业健 康检查缺乏配合。这使得企业难以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监测,无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改善加油站职业健康管理现状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防护体系

加油站职业危害及防止汽油中毒措施

加油站的职业危害 加油站是一个被汽油、苯系物、一氧化碳、四乙基铅以及噪声等化学物质侵占的场所,这些化学物质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具体危害情况如下: 1、汽油的危害 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溶于脂肪。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可产生不良影响。侵入途径:呼吸道、皮肤。临床中毒表现: ①急性中毒:麻醉症状,精神恍愧、步态不稳、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情绪波动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及腱反射减弱和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软,神经-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 ③皮肤接触汽油可干燥、皲裂,出现角化性皮炎;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等. 2、四乙基铅的危害 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是一种毒

性很强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铅随废气排入大气中。如吸入量过大,能使人大脑萎缩。 3、甲苯的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二、可导致的职业病 汽油中毒、职业性铅中毒、苯中毒。 三、防护措施: 1.对油料的毒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不可麻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2.国家规定汽油蒸气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50mg/m3,所以生产、储存、使用场所的空间汽油浓度均应在此卫生标准以下,以确保安全生产。 3.特别要注意防止汽油泼洒、渗漏,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 4。严禁用嘴吸取油料,特别是含铅汽油。禁止用含铅汽油灌装打火机。禁止用含铅汽油洗涤汽车零件和衣服。 5.接触汽油操作应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下班时要用肥皂、清水洗净手、脸,有条件最好洗澡。不要接触汽油后就立即吃食物、抽烟。 6.油库工作人员不要随意进入油罐内清扫底油。如需要清洗油罐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危害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和电磁场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劳动 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噪声是其中一个常见的物理危害因素,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会导致听力损伤和听力 下降等问题。为了控制噪声的危害,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隔音、降噪处理、低 噪声设备的使用等。企业应该还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受到噪声影响的劳动者进行定期 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振动是另一个常见的物理危害因素,长期受到振动的影响会引发劳动者的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为了控制振动的危害,企业需要合理设计和改进相关设备,例如采用减 振装置、降低振动源的振幅等。企业还应加强对劳动者的防护培训,提高其对振动危害的 认识。 二、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粉尘、气味、有害物质等。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对 劳动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中毒等方面产生危害。 为了控制化学因素的危害,企业可以采取防护设备如通风设施、排风系统等,保持室 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企业还可以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物质的浓度。 对于有害物质,企业应优先考虑替代,尽量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三、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会导致传染病和职业性呼吸道疾病 的发生。 为了控制生物因素的危害,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健全的防护措施。加强室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工作场所的卫生;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减少劳动者与有害生物的直接接触。 四、心理因素 生产企业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紧张,可能引发劳动者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等。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1.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高湿度等。可导致听力损害、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控制措施包括通过加装隔音设备、进行防护措施,如佩 戴防护耳塞、护目镜等。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粉尘、有害物质等。可导致中毒、损害肝脏、肺部等。控制措施包括加强通风换气、隔离有害物质、佩戴防护装备等。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霉菌等。可导致传染病。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做好职业暴露监测等。 4. 人体姿势和劳动强度:如长时间站立、坐姿不当、高度重复工作等。可导致骨骼 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姿势、配备辅助设备、定期休息等。 5. 精神压力和工作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大、工作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可导 致心理疾病、身心疲惫等。控制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心理辅导、提供健康 的员工关系等。 在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生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防护知识和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佩戴并正确使用。 3. 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音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定期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职 业危害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 5. 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引进先进设备,减少职工长时间高强 度的重复劳动,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6. 加强职业病预防控制: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包 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与监测等。 7.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对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企业逐渐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丰 富的资源。然而,伴随着生产企业的发展,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逐渐增多,给工人们带来 了种种身体和心理损害。本文将针对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探讨,以及相应 的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保障其身体健康。 一、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是生产企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物质、 粉尘、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针对化学因素的危害,应 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缩短工人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的时间,通过改变工作方式或调整生产流程,减 少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接触。 2.建立完善的防护系统,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如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护目 镜等,保障工人的安全。 3.加强环境监测和监控,定期检测生产工作场所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浓度,及时采取措 施避免危害的发生。 二、物理因素 1.控制噪声源、降噪处理,如加装隔音、密封门窗,同时通过开展噪声管控培训,提 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改进设备和工作方式,减少振动的发生,如采取减震隔振措施、改变工作方式等。 3.加强辐射控制,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屏障、防护衣等。同时对相关设备和人 员进行射线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同时提高工作区域的卫生水平,避免细菌等病原体 的滋生和传播。 2.建立检测标准和疫情监测机制,加强对职业病的监测和预防,确保工作场所和工作 环境的安全。 3.强化职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培训,教育工人做好相关个人防护,如洗手、戴口罩等,并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和紧急处理,确保职工健康安全。 四、人体因素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某一职业而患有的疾病或健康损害。很多生产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制造工艺复杂、化学性质较强、环境污染情况较严重的企业中更是如此。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噪声 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的噪声、工人的喊叫声等,都会对工人的听觉造成伤害,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控制措施如下: 1.采用隔音材料包裹机器、设备、车间。 2.采用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少噪声污染的时间。 二、粉尘 生产过程中,许多工艺都会产生粉尘,长期吸入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控制措施如下: 1.加强通风换气,让粉尘顺畅排出。 2.采用高效除尘设备,减少粉尘排放。 3.工人必须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三、化学物质 生产过程中,许多化学制品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更是危害巨大。控制措施如下: 1.采用安全环保的化学制品。 2.在化学品使用、运输、储存、处理等环节中,采用科学规范的安全措施。 3.对重要的化学制品要进行特别标志,以免误用,误认。 四、电磁辐射 1.合理安排电气设备的布局,减少电磁辐射区域。 2.设置电磁屏蔽、隔离罩等防护设施。

五、高温 许多生产工序中,需要面对高温环境,如果控制不好,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控制措施如下: 1.适时停工休息,以防止过度疲劳。 2.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气温。 3.供应足够的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以防中暑。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还有更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控制,这样才能让工人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1. 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等,如在制造业中,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和振动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期暴露于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中易患聋等疾病。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等,例如化工企业生产中,接触或吸入有害 化学品可能导致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等。 3. 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例如医疗机构中,接触病原微生物可能使 医护人员感染疾病。 4. 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领导方式不当、工作安排不合理等,这些因素易导致员工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5.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工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这些因素会 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 1. 适当选择工艺和设备,降低物理因素对员工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隔音设备、减振装置,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传递,保护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2. 加强化学品管理,采取防护措施来减少有害化学因素的危害。在化工企业中,应 进行封闭操作,戴好防护面具、手套等,避免有害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 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在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 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在接触病原微生物时进行有效防护。 4.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企业可以提供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 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正确处理工作压力,增强抵抗力。 5.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健康促进活动。企业应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组织员工 参与体育活动等,鼓励员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6.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掌握防护方法,加强职业病防治的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提高员工的 工作安全和生活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是石化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油站的 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加油站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应 该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与限制事故的发生。下面,将从加油站的主要 危害因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加油站主要危害因素 1. 油品的易燃易爆性 加油站是处理易燃易爆油品的场所,其油品的易燃易爆性使得 其安全问题异常突出,极易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要注意 控制和防范其易燃易爆性。 2. 电器设施的使用 加油站的电器设施用量较大,如高压电器、空调、灯光等设施,这些设施存在着电气火灾危险。如电器设施出现质量问题,就容易 造成线路短路、过载、漏电等情况,使得易燃易爆油品着火、爆炸 的概率增大。 3. 工作车辆及机械的使用 加油站开展加油作业,经常用到各种工作车辆,如油罐车、加 油车等,这些工作车辆不当使用会严重危害加油站的安全。因此, 要控制和防范工作车辆和机械的使用,严禁超负荷、超速和疲劳驾驶。 4. 人员作业操作不当

加油站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作业规定,不得擅自操作或进行错误作业,避免造成火灾或爆炸等事故。规范人员的作业操作行为,建立配套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采取的防范措施 1. 安全管理 加强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划分明确的安全管理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管理层级,建立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和技术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其掌握和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安全设施 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安全设施,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地进行灭火与疏散。将危险品存储地点安排在易燃易爆场所之外,减少危险性。加强电气设备的保养和检查,尽量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3. 机械设备 人员要注意车辆和机械的维护保养。加油站内的所有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各种机械维护良好,其运转过程中达到安全有序的目的。 4. 作业管理

加油站职业危害及防止汽油中毒措施

加油站职业危害及防止汽油中毒措施

性很强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铅随废气排入大气中。如吸入量过大,能使人大脑萎缩。 3、甲苯的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二、可导致的职业病 汽油中毒、职业性铅中毒、苯中毒。 三、防护措施: 1.对油料的毒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不可麻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2.国家规定汽油蒸气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50mg/m3,所以生产、储存、使用场所的空间汽油浓度均应在此卫生标准以下,以确保安全生产。 3.特别要注意防止汽油泼洒、渗漏,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 4.严禁用嘴吸取油料,特别是含铅汽油。禁止用含铅汽油灌装打火机。禁止用含铅汽油洗涤汽车零件和衣服。 5.接触汽油操作应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下班时要用肥皂、清水洗净手、脸,有条件最好洗澡。不要接触汽油后就立即吃食物、抽烟。 6.油库工作人员不要随意进入油罐内清扫底油。如需要清洗油罐

时,应先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等办法,降低罐内油蒸气的浓度。进罐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胶鞋、戴橡皮手套,必要时还要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系上保险带和信号绳。另外,油罐外面应有专人守护,随时联系,也便于轮换作业。每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7.工作中发现有头晕、头痛、呕吐等汽油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 日常注意事项: ( 1)应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思想熟悉上应将汽油看成是一种有毒物质。 ( 2)工作中必须与汽油接触时,应穿上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口罩,尽量避免身体皮肤与汽油直接接触;同时应站在风口工作,防止汽油蒸气直接吸入呼吸道。 ( 3)工作中或手未洗干净之前不得喝水或吃东西,不得吸烟;不要长时间穿被汽油浸湿的衣服。工作结束后应用热水和肥皂将手、脸洗净;工作服、口罩和手套应勤洗勤换。 ( 4)加取汽油要用抽油工具,严禁用嘴直接吮吸,以防汽油蒸气或汽油液体吸入肺部和肠胃。 ( 5)当使用含铅汽油时,发动机供油系的零件和汽油一样,都是有毒的。维修时,供油系的零件应先放在煤油中浸泡一段时间。清除燃烧室积碳时,应先用煤油将碳润湿,以免刮下的粉末飞扬被吸入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

加油站职工职业危害诱发原因及控制 一、加油站职工职业病在控制时出现的问题 目前,国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等许多关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条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程度的反响,工作单位对职工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根据法律条例,很多石化公司也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职业卫生管理方法的文件,并指导工作的进行。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仍旧会发现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其中主要表现出下面几个问题。 (一)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不当,无记录可寻 公司必须按照职业健康机构给出的意见对单位员工的健康进行检查。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对查出有职业健康问题的员工在调离原岗位时,无书面处理的相关记录可寻。 (二)职业危害合同告知履行不到位 目前,很多公司在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款里,并没有对于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和后果,以及预防职业病和控制措施加以说明,存在很大的法律漏洞。 (三)上岗前对职业健康检查不够重视,未能对职业并进行全面的预防和控制 按照国家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单位招聘关于职业病危害工作时,必须要对选拔通过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录用有职业禁忌的劳动工作者,违者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后,判处三十万元以下、五万元以上的罚款。 (四)离岗时对职业健康检查的普查程度不足,职业健康检查率低 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内容要求对于离岗时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员工离岗时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论是对员工自己,还是对单位来说都是很大的健康隐患。目前,员工的流动性很大,离岗职业健康普查度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离岗员工不配合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这将导致企业为上一家企业承担职业病危险,也会导致患有职业病的员工无可靠证据出现维权难的问题。 二、强化加油站职工职业病的控制措施 石化企业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很高,对员工的身体危害非常大,石化企业需要遵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相关规定,对员工职业病加以重视,这也是对员工的负责和对企业的发展考虑。以下是提供改进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合同告知书的一些措施。 (一)严格执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各企业单位要加强对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认识,在职工上岗前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不但能够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能够清查出已患有职业健康病或受到职业健康损害的员工。在进行健康检查时,企业单位要安排员工到符合检查标准的机构进行检查,而不是只以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