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的若干问题_顿昕

8

Presentation title in footer | 00 Month 0000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doc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 适用性验证

目录 1.验证目的 (1) 2.参照标准 (1) 3.验证项目 (1) 4.验证工作小组及职责 (1) 5.试验材料 (2) 6.试验过程 (3) 7.验证周期 (4) 8.附件 (4)

1、验证目的: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应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的测定。 2、参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3、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4.验证小组及职责 4.1 验证小组 4.2 验证职责 5.试验材料 5.1验证所用培养基:

5.2验证用菌株培养 5.2. 仪器设备: 5.2.1. XXXXX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5.2.2.XXXX水平流净化工作台 5.2.3.XXXXXX干燥箱 5.2.4.XXXXX型霉菌培养箱 (20~25℃) 5.2.5. XXXXX电热恒温培养箱(30~35℃) 5.3. 稀释剂: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6.试验过程 6.1菌液制备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

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6.2、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菌悬液与黑曲霉的孢子悬液(均不大于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适用性检查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用于检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需氧菌总数计数适用性。其中,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皿于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3天。接种白色念珠菌与黑曲霉的孢子的培养皿于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 取白色念珠菌的菌悬液与黑曲霉的孢子悬液(均不大于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适用性检查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检查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适用性。培养温度为20-2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 上述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两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实验。 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符合要求,同时进行培养基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法

精心整理*ml灌装线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审批 目录 1.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3.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4.职责……………………………………………………………………………………………..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生产部职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质量保证部职责 (4) 4.3质量控制部职责 (4) 4.4.设备部、物资管理部门各职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法规和指南……………………………………………………………………………………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法规.................................................................................................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指南.................................................................................................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参考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7.生产工艺描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7.12.风险评估 ................................................................................................. 7.13.工艺风险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模拟项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1模拟灌装过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2灌装机各分装器具经灭菌后的无菌组装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3模拟最多进入灌装间的人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4人员干预..................................................................................................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5模拟人员活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6模拟最差条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最新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参考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方案参考

验证方案编码:STP-YZ-04702 A A A A药业有限公司 验证方案 项目名称培养基模拟灌装 方案日期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进度计划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目录 验证方案审批表 1. 验证目的 2.适用范围 3.职责 4.有关背景资料 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结果 6.漏项与偏差 7.审阅本验证方案,并确认验证结果 8.验证总结 9.SOP的修订 10.再验证时间 11 证明 1.验证目的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用与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无菌工艺过程的可靠性。证明在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线中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同时评价生产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于2011年3月5-6日进行过三批培养基无菌灌装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由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于2011年8-10进行了改造和验证,关键生产设备如超声波洗瓶机、隧道干燥杀菌机、安瓿拉丝灌封机也于2011年9月进行了改造和验证,为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故拟再次进行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2.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生产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 3.1验证领导小组 3.1.1负责验证方案会审 3.1.2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3.1.3负责对验证方案修改稿的批准 3.1.4负责验证报告审核、批准 3.2 验证小组 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核。 3.2.2负责按验证方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2.3负责组织、协调本验证方案的实施。 3.2.4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如方案执行有偏差,要完成OOS调查报告)。 3.3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3.3.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3.3.2 负责组织培训岗位操作人员。 3.4生产部 3.4.1协助验证方案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 证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培养基验证文件 药 有 限 公司 制药有限公司 验证立项申请表

验证方案的审批 验证方案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范围 4、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5、验证合格标准 6、试验材料 7、菌液制备 8、适用性检查 9、验证记录 10、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方案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否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 2. 参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5. 合格标准: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产品: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6.2.1. YXQ-LS-100G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6.2.2. GHT-00双人净化工作台 6.2.3. BSC-110011A2-X 生物安全柜 6.2.4. MJ-250I型霉菌培养箱 (20~25℃) 6.2.5. LRH-250生化培养箱 (30~35℃) 6.2.6. 电热恒温干燥箱 6.2.7微波炉 6.3. 验证用培养基 6.4. 验证用菌株:(第代) 7. 菌液制备 按6.4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约为50~100cfu∕ml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8. 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 2011年08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起草 验证委员会审阅会签 方案批准 目录 1概述 (3) 2.验证目的 (3) 3风险评估 (4) 4验证参考标准 (5)

5.验证范围 (4) 6.验证职责 (5) 7验证前提条件 (5) 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 9 验证步骤 (8) 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 11试验结果评价 (14) 12试验结果分析 (15) 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 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 15方案修改记录 (14) 16再验证周期 (14) 17附件 (14) 1概述 本次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是以灭菌的乳糖粉末分装到10ml西林瓶中,整个过程模拟正常的粉针剂品种的分装状态,在盖塞前将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灌入瓶内,压塞轧盖后进行培养,确认无菌分装工艺的无菌可靠性。 2.验证目的 在各种干扰和最差条件下,评估灭菌工艺、人员更衣、行为习惯、A/B级气流模式、无菌环境的建立、消毒维持方法和物料的传递控制等整个流程的无菌保证水平。

3风险评估 经验证小组人员共同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建议,具体见下表: 评估人年月日 4.验证参考标准 4.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4.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指南 4.3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4.4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 5.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粉针车间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人员更衣、各房间的清洁消毒、物料传递、容器工具的处理、内包材的处理、中控取样、动态下环境监测、无菌分装、轧盖过程,并在分装过程中模拟正常与非正常干扰活动。方案中还规定瓶子、胶塞和铝盖灭菌后存放有效期的验证。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 2.1 生化培养箱 2.2 生物安全柜 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 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1无菌性检查 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 3.2.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3.2.2菌液制备 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 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取一支灭菌中试管,加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把新鲜传代菌种培养物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在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壁上研磨,使之成为均匀悬液。 3.2.2.1.2 取菌悬液1ml于比浊管中,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步稀释至与标准管的浊度一致。记录下所加入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余下的2ml菌液盖上试管塞以备用。 3.2.2.1.3 打开试管塞,取1ml菌液于中试管中,加入比浊时所需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一致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此时试管中的细菌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一致。根据细菌浊度标准菌数表的菌数,将菌悬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系列稀释至不大于100cfu/ml。 3.2.2.1.4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制备方法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3.2.2.2 生孢梭菌菌悬液的制备 3.2.2.2.1取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一支灭菌中试管,用灭菌注射器吸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底部三分之二处的新鲜菌液1ml,加入

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试卷答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方案考试卷 一、填空题(5分/题,共50分) 1. 本次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为新改建的洁净厂房内实施,为培养基模拟试验的首次验证,因此通过连续三批模拟灌装实验及结果有限性的评价,确认结果的重现性。 2. 对无菌灌装区的设备台面及可能接触到的表面进行无菌程度的检查,其合格标准为:灌装机设备台面微生物数量<3个,设备输送带<5个。 3. 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无菌服、五指手套、口罩等部位微生物数量进行检测, 其合格标准为:五指手套微生物数量<3个,一个操作人员双臂、前胸微生物总数<5个,口罩微生物数量<3个。 4. 粉针剂无菌分装间应控制合适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其合格标准为:房间温度:20-22 ℃,相对湿度:45-50%。 5. 模拟分装过程:采用先灌装乳糖、再注入液体培养基的方式,其阳性对照样品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6. 微生物培养条件:将全部样品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4天,先在较低的温度(23-28℃)培养7天,然后在较高的温度下(30-35℃)培养7天,在第三天和第七天之间至少观察培养基样品的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通过最后一天的观察,确认有无微生物生长。 7. 对于培养基/乳糖样品的培养结果,若发现污染应明确记录瓶号、瓶数,同时应检查胶塞、铝盖的密封情况;若有破损应记录并检查其破损原因。对于被污染的样品进行鉴别试验,至少包括菌落数、细胞形态学记革兰染色特性等。 8. 试验结果与评价:评价无菌模拟灌装实验结果的主要指标就是污染水平,不管实验的数量有多少,其结果污染瓶均要为零,如果连续三批实验结果均出现1瓶,应进行再次实验,培养结果如出现2瓶以上,应停止生产,进行污染调查。 9. 对于已投入使用的粉针剂生产线,每年至少进行2次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其生产线的每一位员工至少每年参加一次成功的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 10. 当生产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结构、操作方法发生变动时,必须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已确认其变动没有对该生产线的无菌保证产生影响。 二、问答题(50分) 1.简述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方案验证内容(15分)。 答:①培养基制备及无菌性检查,②培养基促生长实验,③无菌原料的制备、无菌性及抑菌性检验,④模拟灌装最差条件选择,⑤模拟分装过程,⑥灌装产品的培养,⑦根据培养,⑧结果确定本次模拟灌装实验的有效性,⑨模拟灌装过程记录。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适用范围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4 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5 编制依据6 验证计划7 风险评估分析8 9 验证内容 10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1验证周期 页 28共页 1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页 28共页 2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页 28共页 3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1、概述 1.1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2号生产线,按GMP2010版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因无法进行F≥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1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1.2培养基灌装验证是用和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工艺过程的可靠性。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3验证次数 按2010版GMP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设施,本次为规格为5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2、验证目的 2.1证明无菌生产区的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环境及卫生状态、人员无菌操作等各方面因素均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2确定生产最差条件下仍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3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 3、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灌装生产线(二线)正式投入使用前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验证。 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页 28共页 4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 方案起草人: 方案审核人: 方案批准人: XXX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验证目的 (2) 2. 参照标准 (2) 3. 验证项目 (2) 4.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3) 5.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 (3) 6. 验证步骤 (3) 7. 菌液制备 (6) 8. 适用性检查 (6) 9. 控制菌检查 (7) 10. 操作方法 (8) 11.结论 (11)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及控制菌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及测定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2. 参照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4.1验证小组人员: 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 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 4.3.1验证领导组职责 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 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 4.3.3.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2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4.3.3.3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 检验工作负责。 4.3.3.4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4.3.3.5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5. 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 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产品: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三糖铁琼脂培养基、肠道菌增菌液培养基、RV沙门菌增菌液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6.2.1. LXD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6.2.4.JMP-250霉菌培养箱(20~25℃) 6.2.5. SHP-250生化培养箱(30~35℃) 6.2.7 101-1电热鼓风干燥箱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页眉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 2011年08月 (10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页脚

页眉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起草 方案批准

录目.......................................................................................................................................... 3 . 1概述.. (4) 验证目的2.页脚 页眉 3风险评估 (4) 4验证参考标准 (5) 5.验证范围 (5) 6.验证职责 (5) 7验证前提条件 (6) 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 9 验证步骤 (8) 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 11试验结果评价........................................................................................................................ 14 12试验结果分析........................................................................................................................ 15 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 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 15方案修改记录........................................................................................................................ 15 16再验证周期............................................................................................................................ 15 17附件....................................................................................................................................... 15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文件编号 制订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云南云科药业有限公司A:验证方案 方案制订 制订日期 方案编号 方案审核 审核日期 方案批准 批准日期 云南云科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验证项目名称 2.验证组织 3.概述 4.验证目的 5.参照标准 6.验证程序 7.验证报告、评价及批准 1.验证项目名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2.验证组织: 姓名部门职务分工 3.概述: 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根据培养基及菌的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

进行培养基适应性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4.验证目的: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适合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培养基适应性检查,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现有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5.参照标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J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6.验证程序: 6.1适用范围:适用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2被验证产品: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6.3试验材料: 6.4试验菌株:

6.5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6验证方法: 培养基在使用前应进行适用性的检查,通过对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以确认所采用方法的可行 性。 6.6.1菌液的制备: 6.6.1.1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10-7约为50~100cfu/ml 的菌悬液备用。 6.6.1.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4~48小时。取上述改良马丁新鲜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6.6.1.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7天,加入3~5 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ml的孢子悬液备用。 6.6.2菌液的计数:(每种菌液接种2个平皿)

2015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培养基验证文件 验证文件名称验证文件编码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TS-YZ-2522-01 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有限公司 验证立项申请表 验证立项题目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立项编号TS-YZ-2522-01验证形式验证 立项部门质量部申请日期年月日验证对象计数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目的及验证内容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否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同意对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试验方案进行验证。 年月日 对验证方案的编制及实施要求验证方案编制应科学,合理,方法应切实可行,实施必须按照方案进行。 验证总负 责人批准 经审核批准对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进行验证。 签字:年月日

验证方案的审批 起草部门签名日期化验室 质量部 批准部门签名日期质量部 验证总负责人

验证方案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范围 4、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5、验证合格标准 6、试验材料 7、菌液制备 8、适用性检查 9、验证记录 10、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方案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否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 2. 参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人员组成姓名部门职务/职称职责 组长质量部副部长 负责验证期间各部门的协调及整个验 证过程的具体实施。 成员化验室主任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具体实施,确 保验证过程能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 行,负责各种验证资料(检查结果) 的整理,负责验证报告的编写。 化验室化验员 化验室化验员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批准;负责出具检 验报告;审查验证报告及发放验证报告; 负责验证文件的管理 化验室化验员 负责验证报告的编写规范;审查验证 报告及发放验证报告。 5. 合格标准: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产品: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1.docx

审批 部门姓名签名日期起草人品质管理部 起草人生产技术部 起草人针剂车间 审核人针剂车间 审核人生产技术部 审核人质检中心 审核人品质管理部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 分发部门: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 一、概述 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 版 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 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无法进行F0≥8 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 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

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 SFDA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 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 安瓿的清洗称量配料工器具清洗和灭菌 除菌过滤 干热灭菌 灌封 灯检 D级背景 C 级背景 A 级背景一般区 2验证原理 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 按 2010 版 GMP附录 1 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 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二、验证目的 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 1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

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

******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方案 ****生产线培养基灌装

小组主要成员及职责 根据《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规定,组织成立***培养基灌装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表:

方案会签及审批

目录 一、概述 (6) 1.验证原因 (6) 2.验证原理 (6) 二、验证目的 (7) 三、参考文件 (7) 1.参考标准 (7) 2.公司规程 (7) 四、风险评估 (8) 五、验证范围 (15) 六、验证计划 (16) 七、方案培训 (16) 八、验证可接受标准 (16) 九、验证内容 (17) 1.配制 (17) 2.冷藏、除菌过滤 (18) 3.洗瓶 (18) 4.灌封 (20) 5.环境及人员卫生监测(动态) (21) 6.培养 (22) 7.培养基灌装后清洁确认 (23) 十、漏项与偏差处理 (24)

十一、再验证周期 (24) 十二、确立文件 (24) 十三、附件 (25) 附件1: (26)

一、概述 1.验证原因 公司****按照2010版GMP 附录1《无菌药品》的要求进行设计,洁净区级别分为A 级、B 级、C 、级、D 级,该线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现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对**生产线进行产品培养基灌装验证,以考察该线的无菌保证水平。本次为第四次培养基模拟灌装(上次验证报告编号R.4-001/2015),故只进行一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2.验证原理 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的先决条件 ? 参与培养基验证的人员经过培训。 ? 涉及培养基灌装试验使用的配液系统、冷藏系统、除菌过滤系统、灌封系统、洗瓶机、杀菌干燥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实用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 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人员对培养基的规范管理。 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 职责: 1.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实验室所需求的培养基管理工作,使日常检验可以顺利进行。 2.微生物检验主管:负责对日常配制培养基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 内容 1 培养基的申购 根据检验项目、工作量和工作进度的需求,提前一个月进行所需的培养基申购。申购时需指定培养基供应商,必要时进行供应商审计。 2 培养基的验收

2.1 培养基到货后,微生物室检验员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核对品名、数量、规格、生产厂商,应与申购单一致;检查培养基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2.2 验收合格后,登记于《培养基领用台账》(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3 培养基的贮藏 3.1未开封的脱水培养基贮存于阴凉室,使培养基处于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已开封的脱水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凉库。 3.2灭菌好的培养基应进行预培养72h检查无菌后,置4~8℃冷藏保存待用。灭菌后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4 培养基的配制 4.1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4.2培养基配制批号原则:原材料批号-配制日期:比如2011年1月1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基干粉批号000000,配制批号为:000000-110101。配制好的培养基贴《培养基标签》(附记录文件编号:R-SMP-10-QC-009-03)。(注:同一天同一培养基配置多次的,在原批号后加“-”加“数字”表示,如000000-110101-01) 4.3培养基配制方法 4.3.1 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如重量/体积、pH、灭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实验室使用各种基础成分制备培养基时,应按照配方准确配制,并记录相关信息如:培养基名称和类型及试剂级别,每个成分物质含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管理规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程序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管理。 2 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 术语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以下简称试验):英文名称MFT——Media Fill Test的英文缩写,是用一种模拟替代物质来模拟整个无菌生产过程,在所得的模拟产品中加注培养基,再对所得的全部培养基样品进行无菌培养。培养基模拟试验是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手段,是任何非最终无菌药品生产必须进行的一项验证。 最差条件:导致工艺及产品失败的概率高于正常工艺的条件或状态,即标准操作规程范围以内工艺的上限和下限。但这类最差条件不一定必然导致产品或工艺的不合格。 4 职责 4.1 生产部门负责试验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试验报告的撰写、偏差的报告等。 4.2 质监中心负责试验培养基的促生长试验、灌装物的培养等。 4.3 质量保证部负责试验过程的监督管理。 5 管理规定 5.1 试验目的:规范公司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评估无菌原料药和无菌制剂的生产工艺,为所生产产品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提供证据,证明其具有生产无菌原料药和无菌制剂的能力并具有可重现性,符合现行GMP要求和相关技术指南要求。 5.2 试验要求 5.2.1 试验频次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当连续进行3次合格试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按照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单一规格品种再验证周期为半年,正常生产的多规格品种每一规格再验证周期为一年。每位无菌操作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成功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当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5.2.2 试验批量及容器的数量、装量 培养基灌装批量及容器的数量、装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批量较小的产品,培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第 2 页共 9 页 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 方案起草人:日期:年月日方案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方案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目录 1. 验证目的 (3) 2. 参照标准 (3) 3. 验证项目 (3) 4.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3-4 5.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 (4) 6. 验证材料…………………………………………………………………………4-5 7. 菌液制备 (5) 8. 适用性检查………………………………………………………………………5-6 9. 控制菌检查 (7)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及控制菌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大肠埃希菌的测定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2. 参照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4.1验证小组人员: 小组人员职务姓名所在部门职务 组长刘秀质量管理部经理 组员郝枝桃质量管理部QC主任 组员王和霞质量管理部检验员 组员兰丹质量管理部检验员 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 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 4.3.1验证领导组职责 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 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 4.3.3.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2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4.3.3.3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负责。 4.3.3.4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4.3.3.5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5. 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6.2.1.YX280B手提式不锈钢蒸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