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尊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董超

◆课例执教:梁亚威

◆活动成员:董超、梁亚威、王芳、刘江艳(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时间:2009年3月26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信息组全体教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对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反思。

通过本次的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我们确实感受到提高教学指令有效性带来的好处,课堂上无论是学生学习配合的默契程度还是教学的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同时也感受到课堂教学指令有效性的提高不是通过一两节公开课,或是一两次的教研活动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的实践下去。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教师都需要成长的空间与时间,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总结。同时,在本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仍然有许多困惑的地方。比如,在每周只有一课时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单靠我们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通过一两句激励的语言就想要改变部分学生的原有的学习习惯,可能性太小了。显然,我们需要一种长期、持续的激励来作用于这一部分学生,但作为一门次要学科的教师能做到吗?……。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案例成果.(优选)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如范读,范读是教师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在课后组织学生看课外书,利用班级里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三、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是抓住上课时机,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整堂课拉开序幕。

2、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 3、是运用多媒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组织讨论,看图说话、分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四、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阅读动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案例实施单位:敖江五中信息技术备课组。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遵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夏正仁 ◆课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介绍我自己》 ◆课例执教:温海娜 ◆活动成员:夏正仁、温海娜、金阳召(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二、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步骤一:明确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时间:2005年10月10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对解决的方案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初步设想:

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聚焦课堂,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师:王晓娟【活动主题】 一、活动背景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深感缺乏专门的英语写作课,没有对学生英语写作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长期以来我们基本延续着这样的一种模式:教师给出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交给教师批改,而教师批改的重点也只是放在语法和词汇等细节性错误上。这样的训练模式, 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而且使大部分学生写作起来相当被动,缺乏积极性和热情。这次活动我们采用听课、说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希望通过充分发挥本组英语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我们的写作教学水平,并把写作教学中重点放在: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下面记叙我们英语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教研主题:聚焦课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活动时间:2016年5月8月 ◆研讨方式:听、评课式 ◆课例执教:王晓娟

◆活动成员: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4、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二、本次教研活动准备过程 上课准备: 指定执教老师 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为主题,提前两周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完成教学设计,提前一周在其它班进行试讲,不断对教案进行完善。 三、活动程序 1)说课与评课2)主题研讨 四、教研活动过程 (一)说课与评课: 教研组长(主持人):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教研会议,会议有两个议程: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 隆尧县北楼中学冯广魁 研修目的: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研修主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研修时间:2012年9月26日 研修地点:四楼主题教研室 组织人员:冯广魁 参加成员:王少英、王社英、田现江、王少峰、文良 研修过程: 主持人冯广魁:大家好,今天我们研修的主题是“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因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引导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王社英:由于学生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教师需要精心组织,以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中拖延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王少英: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学生独自占用全部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田现江:由于班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学习。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主选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意见冲突,如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得你死我活,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知识交流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 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活动时间:2015年9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冯学俊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吴主任:对于每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在工作岗位走出一片新天地?对于新老师而言,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进取心强。但是要教好学生,仅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今天就让各位在座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跟新老师交流一下经验。 李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平时工作和行为上,心中必有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发展置于理性思考之上,使自己有了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有了成长的目标与动力就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自己。 张老师:教师的原有专业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真正得以融化和实用。教师是带着原有的个人知识走进课堂的,这些个人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支撑和基础。由于新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后,各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原有的知识综合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

化。 尚老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锻炼才会更纯熟。 王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 活动反思: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外因的影响下,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老师。会议中各位老师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进步。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吴统晖 活动记录:魏开花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二、寻找合作伙伴,梳理教研记录 三、温馨提示之请大家站着发言,且发言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发言采取循环说的形式。 活动过程: 尚成军:首先加强学生对计算题的理解能力,练习多样化,纠错,找原因,引导学生感知记忆,加强笔算,口算练习郭玺辉:同桌竞赛(A、B同量题,速度竞赛),小组竞赛,奖励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吴统晖:在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方面让学生多审题,多鼓励学生,写积极的评语,有进步但不是很理想 马淑莲:与学生达成共识,有错合作伙伴共担,无形中合作伙伴在互相监督。有一定的进步。 龚婵娟:多做练习,强行记忆,课前三分钟。

(完整版)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只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而有效性恰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二、研修主题: 1)虽然新教材编写得很好,但感到难以驾驭,配套的教参所给的建议远远不够,大大增加备课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再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总是匆匆忙忙,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有所担心。 2)由于教材的内容缺乏前后联系,学生对有些内容不太了解或缺少兴趣,学生的能力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3)到底要不要淡化知识的系统性,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肯定要受到影响。该怎样在这两者中寻求平衡?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最后大家确定研修主题为:通过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学习资料,教师独立备课 研修主题确定后,我们组老师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教师们都意识到,设计《春》这个教学案例时,把写作手法融合进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资料后,让老师们独立进行备课。 (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 教师们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再组织教师交流各自的设计与设计意图,就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设置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模棱两可或抽象笼统的。那怎样才能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准确、具体,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则发现,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碰到的。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又找来有关的学习资料组织大家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老师开始发现:1、问题不够具体,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载体和路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场景,加入一些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五一小学陈艳红 本组的校本教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县级课题《学习“三步导学”模式》为背景,教师研究为主体,学习如何运用“三步导学模式”为主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记叙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案例,与同行的朋友一次探讨。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如何运用“三步导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活动时间:2016年5月4日 地点:数学教研组 组织负责:巩柔 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 课例执教:陈艳红等 活动成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能够顺利地运用“三步导学这种模式”进行教学 2、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优化课堂教学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合作性,集体智慧的运用

二、产生的背景 研究始于学习“三步导学这种模式”教研的问题,知道“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包括“激情导课——民主导学——检测导结”三个环节。但具体怎么操作,从组建小组,培训组长,到课前备课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如何将内容转化为目标,如何将目标转化为任务。上课时,如何导入导学,学生怎么自主学习,怎么交流,怎么小组展示,教师如何随堂评价,如何巡视,发现学生的课堂生成等。这些具体的操作,都来自一线教师运用这种模式时遇到的不少困惑。经过多次赴榆次学习,观摩他们的课堂,我们应如何的实际运用等,这次活动在主题就这样产生了。 三、具体流程 (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新课标要求: 数学教育最终目标为关注人的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于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在榆次市教师们的多年摸索中产生了,已经验证了它的科学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困惑: 经过多次学习,观摩课堂,实际操作中运用后,普遍存在下面的问题小组成员达不到榆次孩子们的那种表现,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习惯合作,组长也不会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展示也令人不太

校本教研案例

摒弃“题海战术”,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性练习” ——记一次“练习课”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研究概况 研究主题:探究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 主要形式:课例研究 参与人员:全体的数学教师 时间:2013年9月~2013年11月 二、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练习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教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重盲目多练,少系统。课堂练习的安排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不能使学生从练习的安排中领会到知识的结构、加深对基本概念法则的理解。 (二)重封闭练习,少灵活。现在的课堂练习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不重视练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重视练习的数学应用价值体现;不重视练习的条件开放、问题开放,以体现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不重视练习的趣味化设计,展现数学的生动、有趣、富有魅力…… (三)重整齐划一,少弹性。课堂练习过于“一刀切”,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造成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状况。这类练习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时不需要一学生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参与。 (四)重技能训练,少思维。课堂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练习停留在简单模仿与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而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才是目的。 要改变这些现状,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迫在眉睫。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前,必须深入思考,设计出具有有效性的课堂练习。 三、活动过程 (一)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新)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讨与研究 大兴镇中心学校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一切都讲究效率,凡事讲究效率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办事的准则,教学更是如此,追求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的共同愿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在,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学校始终向学生灌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他们毕竟是孩子,依赖性仍较强且普遍。另外,我校非常注重学生的目标形成教育工作,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与规划,但仍缺乏持续的内驱力。今天,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的课堂理当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不能单纯以应试为目标,可我们的现状呢,却打着“新课标”的幌子,玩得不着边际,甚至出现“上课时热闹,复习时紧张,考试时茫然”的奇怪现象与“重结果,轻过程;取书本,舍生活;多盲从,少钻研;有风光,无风骨”的教学怪圈。 基于此,我们学校了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此为个案进行探讨也研究,希望能对我们及教育同仁在课堂教学上所有帮助。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 本次活动的第一阶段从李果校长提出“关于工作着眼点的反思与追问”【材料后附】入手。 活动时间:在开学初,学生正式返校前的2月26至28日三天

活动形式:全校范围的先分散,后统一 活动分组:数、语、英、政史地、理化生、职教组各为一组,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整合为一个组,领导为一个组。 活动要求:真实学习、真实思考、真实交流、真实研讨。借此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做目中有人的教育,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动,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效、高效,更有意义、价值。 活动步骤:校长解读——教师自学——组内讨论——组间交流—— 求证答辩——全校展示——总结提升”的研讨流程。 1、校长解读:李果校长亲自挂帅,设计并主持了本次大讨论的全过程。首先他对本次大讨论的主题进行了缜密的构思,经校领导班子多次商榷,并最终将主题定为:“关于工作着眼点的反思与追问”。在会上,他对研讨材料进行了科学、具体的阐述,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定位问题:是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还是将学生看作“放牛娃”“农民”“短跑健将”“优秀大学生”等具体的人。同时,李校长还列举了一些因教育观念狭隘而导致的种种教学“悲哀”,对教师讨论的“关于工作着眼点应放到何处”、“怎样才能使你对学生的爱有根基”、“获得一生工作的成就和幸福感,你应具备什么样的根本前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具体地讲解点拨。 2、教师自学:校长解读材料后,给教师20分钟自学即第二次学习研讨材料的时间。全体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内分成八块(七个教研组和一个领导组),依据材料及先前解读,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整理出自己对讨论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六个研讨问题,每天两个)。 3、组内讨论与组间交流:教师自学后,由组长组织,教师依据自己整理的观点先在组内相互交流、讨论,求同存异。教研组长指派人员做好组内研讨记录。20分钟后,由组长进行组间交流,对研讨的观点再进行深入的梳理与整合。 4、求证答辩:针对各教研组达成的共识与存在的教育困惑,李果校长以答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尊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董超 ◆课例执教:梁亚威 ◆活动成员:董超、梁亚威、王芳、刘江艳(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时间:2009年3月26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信息组全体教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石城中心校石城小学语文教研组宋江波 一、活动背景: 本校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下面记叙了我们语文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策划安排: ◆教研主题: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方式:案例研究活动 ◆活动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地点:石城小学办公室 ◆组织负责:张彩云 ◆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 ◆课例执教:宋江波 ◆活动成员:语文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实施过程 1、分析现状,提出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鉴于此,我中心校在学年初就提出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根据中心校的构想,我校语文教研组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中心校在语文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困惑 学校召集全体教研组成员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下面教学问题:讨论时,学生们很多时间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组长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还有的小组,干脆将讨论的内容弃之一旁,或坐以等待别人的成果,或趁此热闹的场景,聊起了“题”外话;学生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96571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活动时间:2015年9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冯学俊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吴主任:对于每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在工作岗位走出一片新天地?对于新老师而言,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进取心强。但是要教好学生,仅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今天就让各位在座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跟新老师交流一下经验。 李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平时工作和行为上,心中必有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发展置于理性思考之上,使自己有了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有了成长的目标与动力就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自己。 张老师:教师的原有专业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真正得以融化和实用。教师是带着原有的个人知识走进课堂的,这些个

人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支撑和基础。由于新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后,各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原有的知识综合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尚老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锻炼才会更纯熟。 王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 活动反思: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外因的影响下,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老师。会议中各位老师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进步。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吴统晖 活动记录:魏开花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张雪莲 ◆教研主题: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活动地点:丹麻寺学校 ◆主持人:张雪莲 ◆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例执教:赵英花 ◆活动成员:丹麻寺全体教师 ◆活动目标: 1、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 题的思维方式。 2、优化数学教师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校本教研模式是“仿课研究”。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授课教师说课: 运用ppt课件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媒体等几个方面说课。 三、分配观课点: 1、在导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效果。(汪鞠忠、陈树梅) 2、在展交环节中,学生展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金山奎、李广菊) 3、当堂训练的内容、方式、完成率。(杨国福) 4、和光盘相比,哪些地方超越了,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到位?(张雪莲、王玉花) 四、赵英花授课(过程略),其他教师带着各自的观课点观课。 五、授课教师反思: 1、由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所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比较高涨。 六、教师议课: 1、在导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效果。 陈树梅:今天,我有幸听了老师的一堂课,我的感受是李老师将问题激励、自学指导和合作学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目标、要求、方法,让学生在有效地时间里开展了有效的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汪鞠忠:今天听了赵老师的数学课,给我的感受是赵老师将问题激励、自学指导和小组学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自己的目标,要求,方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自主参与者。我们知道自主学习就是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体验学习的过程和自我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各自的学习方法。 赵老师这节课共有二次自主学习活动,时间超过了25分钟左右。活动一:学生用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发现,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活动二: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证明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特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计算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活动背景 本组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校本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计算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概况 教研组织:数学教研组 活动主持:低段教研组组长薛振利 参与者: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执笔人:任素萍 教研具体流程: 此次教研活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课前研讨;二、课堂观摩;三、研讨分析;四、课后反思。 四、教学过程简介: 王凤仙老师执教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铺垫引入 1、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出示灯笼) 过年了,新华书店的门口挂上了好多漂亮的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数学题,如果答对了,还会出现祝福的字哦,大家有兴趣试一试吗? 2、呈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过渡语:不仅书店门口喜气,书店里面也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呈现主题图动画:(出示书店一角)

主题图出示:小红是他们班上有名的万事通,因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瞧,他又拉着妈妈来书店来买书了。 师:根据已知信息,你可以怎么提问?生:…… 引出问题:小红一共要付多少钱呢? 谁能列出算式(板书:24×12=?) 先来估算一下:大约付多少钱? 师: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生:计算) 师:对,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同桌商量一下,整理方法(讨论:这样做合适吗?)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生1:24×10=240 24×2=48 240+48=288 生2: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88 生3:24×3×4=288 生4:24×2×6=288 生5:12×4×6=288 生8:你是怎么想的? 24 ×12 ------------------- 48……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该提问: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多个学生重复回答) 寻找最佳方法:让学生对比竖式与拆数的方法,得出:竖式比拆数要方便,不用写很多步。 提问:观察左边与右边,有什么联系?你想说些什么? ⑴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实践案例自我反思与总结

总结一: 本学期,我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各个方 面不断完善自己。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学习,夯实业务能力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 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1.自主学习: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进行了学习。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 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 读书笔记。 2、勤思考,多动笔 每天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 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 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 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1、观摩研讨:以语文、数学组为单位,定期参加教学观摩并上好公开课。同时围绕 一定的主题,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思”等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加强本 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一学年开设1堂研究课。本学期上了一节关于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市级公开课《从现在开始》,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 好评。 2、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 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其他的老 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 感悟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学期我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 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 育方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历史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历史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历史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 ——历史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活动时间:2010年6月10号 活动地点:蠡吾三中 参加人员: 县历史教研员、北埝中学、洪善堡中学、蠡吾二中、小陈中学、 南庄中学、南庄镇中、保去中学、蠡吾三中 形式:课例研讨 做课教师:谢艳菊 主持人:王娜 记录人:王娜 研讨主题: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 活动流程:确立主题 课题由来 备课回放 课例示范 课后反思 交流研讨 提炼总结

布置任务 一、主题由来 主持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那些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历史课教学多数教师固守的是“讲解-接受”的模式,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性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长此以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甚至弃学。 如今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为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天我们就依托谢艳菊老师的《民族团结》这节课谈一下《如何组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 二.理论学习: 主题确定后,我们按县教研室的要求,以校为单位进行了自主学习,并召开了集体学习研讨会,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加深了认识。 三.集体备课,确定课例: 课例: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 主讲教师:育才中学谢艳菊老师 四.课堂实录,印证预设: 《民族团结》教学实录 育才中学初中综文组谢艳菊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观察,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描述,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校本教研典型案例展示

校本教研典型案例展示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与《红楼梦》基本阅读对策研究 西安市83中王晶 2010~2012年西安市83中王晶等老师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校本教研尝试,“《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与《红楼梦》基本阅读对策研究”。 目录“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与《红楼梦》基本阅读对策研究 (一)陈述问题 1.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必要性是不容质疑的 2.《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3.多数学生不能卒读经典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寻求合作并制定方案 1.了解当前本课题研究状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2.学习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 3.明确了研究方向,设计了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采取行动 1、制定研修计划 2.调查研究阶段 3.研究《林黛玉进贾府》教法 4.解决问题和延伸 (四)成果呈现与分析 (1)调查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实际状况,研究学生读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2)形成了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为教学目的的《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具体分为课前准备、课上引领、课中研读、课下激励四个阶段。

(五)评价效果 (六)总结启示 (一)陈述问题 1.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必要性是不容质疑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声讯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快餐文化”对传统文本阅读尤其是经典作品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经典作品是人类历史长河千淘万滤后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蕴藏着至高无上的大智慧,是民族文化的奠基之石,是一个民族精 神的成长的积淀。阅读经典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精神享受:放飞人的想像力,激发人的创造力,触动人的灵魂。 鼓励经典阅读已越来越成为世界性话题,不少国家近年来都相继把阅读经典当作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雨果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时,法国在全社会尤其在青少年中就掀起一股“重读雨果经典作品”的热潮。近些年来,美国教育机构也一直致力向中学生推荐世界各国及本民族的优秀经典书目,并明文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必须参加相关内容考试”。同样, 为让青少年吸入足够的经典“正餐”营养,我国教育部在颁布的新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小学课外必读30种文学名著,《红楼梦》就是高中生必读书目之一。 2.《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阅读和了解《红楼梦》对中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积淀文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课程必修教材中,十周的教学时段里安排有两本名著导读的内容,《红楼梦》是必修三要求的必读名著。必修三的第一课就是《林黛玉进贾府》。课改区高考题已明确涉及名著阅读内容。 无论从素质教育角度还是应试角度考虑,引导学生阅读《红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 新课改带给每位教师的重要礼物就是“校本教研”。如同一袋大米,有的人会把他当成每天的口粮满足每天的食欲;有的人会将它作为资本,拿它来换钱换物;也有的将其背在背上,成为沉重的负担。 当然很多老师是将其作为一种国家和政府珍贵的馈赠,拿来满足每天的饥饿需求。将米面用作为食物,不是随意的水煮,而是需要讲求烹调技艺和方法的。一般情况下,校本教研有八种最基本的形式。 一、教育教学故事 【活动解析】教育教学故事,就是由教师写有关自己教育教学的事例和感想。这类教育教学事例,可以是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设计、一堂有意义的课,或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教学活动……讲述教育教学故事是一种非常富有活力的校本教研形式,它对教师的理论功底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都可以和大家讲故事。在讲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阐述着自己对教育理解,叙述着自己对新理念的感悟。其中所展现的教育智慧、课堂艺术、教育案例和对实践中遗憾之处的反思,往往能在教师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可执行度】★★★在学校中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可行的,但响应的人可能不会很多。老教师这方面的故事很多,也很能引起年轻教师的兴趣,激发大家思考。但是,不是每位老教师都愿意去写、去说。【形式与建议】学校可以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故事会”,每年开展一次,进行表彰奖励,也可以将故事汇编结集,优秀的推荐到专业

报刊发表。 二、教学反思 【活动解析】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认识所进行的分析。它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执行度】★★★☆教学反思是这些年来一直进行的一项校本教研活动,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于这种研究,因而推行起来比较轻松。可是,因为习以为常,缺少新意,所以很多老师对此热情度可能不高。除非感触很深的内容,一般的反思都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形式与建议】在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中,学校可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要求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反思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将教学反思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册,供教师们学习和交流。对反思热情高、效果好的教师学校可以进行较大力度的表彰奖励。 三、临堂会诊 【活动解析】临堂诊断,就是学校或教研部门成立专业指导小组,有小组成员听需要帮扶教师的课,然后由听课者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分析“病因”,开出“处方”,帮助被听课者提高教学能力。 【可执行度】★★★★☆这种研究形式一般用年轻教师的帮扶上。年轻教师工作经验不足,有积极上进,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或专家帮助,以求快速提升自我。“指导组”成员有经验、有理论、有能力、有水平,往往能很快找到年轻老师教学的“病症”,对症下药,时间短、

校本教研案例1

校本教研案例1 听老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铜陵县实验小学语文组 一、专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部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策,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实验进一步走向深入的新的生长点。 基于此,今年三月份,我们语文组的36位教师共同商议,我们在平时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与反思中,来“讲述”自己是否遇到了什么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由此,我们语文组制定了活动专题《听老师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实行任务分工,每一个年级为一组,便于老师们同伴互助,讲述自己的故事,引发碰撞与思考。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也可以教学后记或案例的形式“讲述”。 二、准备阶段 1、请校教科研室主任耿芳老师作《如何发现并讲述自己的 故事》专题报告。 2、 2、在每月2篇教学反思与一篇案例中将自己发现的故事写 下来,再通过上网、阅读与小组交流逐步充实故事,引入

更深的发现与感触。 3、在每次的教研组活动中确定一到两位教师讲述自己发现的故事,其他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评述、交流。 4、在期末,推选部分教师优秀的教育、教学故事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经验研讨会上进行交流与评奖。 5、积极鼓励教师将所讲述的故事整理好参与上一级的评奖或发表。 三、为调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对备课笔记检查中,教研组研讨活动中和期末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中,评选出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反思性”的故事登载在校报上,作者可按相关标准在年终的千分制考核中予以加分。 四、未来规划 学校对我们语文组的此项研究是很支持的,它在帮助我们与技常组、校阅览室建立的伙伴关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组想通过此次的研究活动,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特别是在不断反思与交流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2、调动老师参与教研活动与校本研究的积极性。 3、解决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困惑。 4、促使部分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5、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实惠。 6、以语文组为龙头,辐射到其他的教研组,为校本研究出一份微薄之力。 (执笔人:刘成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