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方检验模型验证方法

卡方检验模型验证方法
卡方检验模型验证方法

卡方检验模型验证方法模型参数的验证方法主要使用卡方拟合度检验( Chi-square Goodness-of-fit Test )结合最大似然

估计(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并且使用QQ图(Quantile-Quantile Plot)证明验证结果。

具体的说,就是先假定采集的样本数据符合某一分布,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出该分布的参数,然后代入并用卡方检验计算相对于该分布的偏差。实践中我们对于一组样本数据,计算所有常见分布的偏差值,选取偏差最小的分布做为该样本的拟合结果。另外,从QQ图直观上看,该分布做为拟合结果描绘出的曲线

必须近似为接近参考线的直线(见3.3),否则我们就将数据拆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分段的拟合(如对终端请求包大小的拟合)。

1.1 卡方拟合度检验卡方检验是一种大样本假设检验法,用于检验随机事件中提出的样本数据是否符合某一给定分布。

它需要较

大量的样本数据及已知的待检验概率分布函数。

1.1.1 卡方检验原理对于一个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Y服从Binomial( n, p) ,均值为,方差

由中心极限定理,符合标准正态分布N (0, 1),所以服从自由度为1的卡方分布。

设服从Binomial( n, p1 ), , , 则

所以

同理对于k个随机变量,均值分别为

在数据拟合时,先对数据分组,每组数据的实际个数即为随机变量

,,,则数据拟合即为判断

是否符合分布,

该卡方分布的自由度为k-1-nep(k为随机变量个数,nep为估计参数的个数)。

1.1.2 卡方检验步骤:假定样本服从某一给定分布。根据样本数据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分布的密度函数参数。设定置信度,对n个样本数据排序。

把排序后的数据分成k组,确定每组的上下限,(上下限确定方法不同对验证能力有影响,

每组数据不少于5个),为了方便起见,本项目中采用平均划分分组间隔,即使为常数,

对于所有的成立。

计算每组数据实际个数,第i组实际个数为。

计算每组数据期望个数,第i组期望个数为:

连续:,其中F(x)为待验证的概率分布函数,

离散:。

计算。

理论上说如果,则数据符合分布函数为F(x)的分布,

其中,nep为估计的参数的个数。但是由于实际采集的数据并非完全地符合某一分布,

总存在一定的偏差,计算出的值并不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我们使用的拟合标准为采用卡方估计值最小的分布作为验证结果。

数学建模常用各种检验方法

各种检验方法 1.单个总体2 Nμσ的均值μ的检验: (,) 2 σ已知,关于均值的检验用ztest命令来实现. [h,p,ci]=ztest(x,mu,sigma,alpha,tail) 2 σ已知,关于均值的检验用ttest命令来实现. [h,p,ci]=ttest(x,mu,alpha,tail) 2.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检验(t 检验) 还可以用t 检验法检验具有相同方差的2 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假设。在Matlab 中 由函数ttest2 实现,命令为: [h,p,ci]=ttest2(x,y,alpha,tail) 3.分布拟合检验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不能预知总体服从什么类型的分布,这时就需要根据样本来检 验关于分布的假设。下面介绍2χ检验法和专用于检验分布是否为正态的“偏峰、峰度 检验法”。 2 χ检验法 0 H :总体x的分布函数为F(x) , 1 H : 总体x的分布函数不是F(x). 在用下述χ 2检验法检验假设0 H 时,若在假设0 H 下F(x)的形式已

知,但其参数 值未知,这时需要先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参数,然后作检验。 偏度、峰度检验 4.其它非参数检验 Wilcoxon秩和检验 在Matlab中,秩和检验由函数ranksum实现。命令为: [p,h]=ranksum(x,y,alpha) 其中x,y可为不等长向量,alpha为给定的显著水平,它必须为0和1之间的数量。p返回 产生两独立样本的总体是否相同的显著性概率,h返回假设检验的结果。如果x和y的总 体差别不显著,则h为零;如果x和y的总体差别显著,则h为1。如果p 接近于零,则可对 原假设质疑。 5.中位数检验 在假设检验中还有一种检验方法为中位数检验,在一般的教学中不一定介绍,但在 实际中也是被广泛应用到的。在Matlab中提供了这种检验的函数。函数的使用方法简单, 下面只给出函数介绍。 signrank函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7页文档资料

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 对于形如 u X X X Y k k +++++=ββββΛΛ22110 (1) 的回归模型,我们可能需要对其实施如下的检验中的一种或几种检验: 一、 对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t 检验 在这种检验中,我们需要对模型中的某个(总体)参数是否满足虚拟假设0H :j j a =β,做出具 有统计意义(即带有一定的置信度)的检验,其中j a 为某个给定的已知数。特别是,当j a =0时,称为参 数的(狭义意义上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拒绝 0H ,说明解释变量j X 对被解释变量Y 具有显著的线性 影响,估计值j β?才敢使用;反之,说明解释变量 j X 对被解释变量Y 不具有显著的线性影响,估计值j β?对我们就没有意义。具体检验方法如下: (1) 给定虚拟假设 0H :j j a =β; (2) 计算统计量 )?(?)?()(?j j j j j j Se a Se E t βββββ-= -= 的数值; (3) 在给定的显著水平α 下( α 不能大于 1.0即 10%,也即我们不能在置信度小于90%以下的前提下做结论),查出双尾t (1--k n )分布的临界值2/αt ; (4) 如果出现 2/αt t >的情况,检验结论为拒绝0H ;反之,无法拒绝0H 。

t 检验方法的关键是统计量 )?(?j j j Se t βββ-= 必须服从已知的 t 分布函数。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才会这 样呢?这需要我们建立的模型满足如下的条件(或假定): (1) 随机抽样性。我们有一个含n 次观测的随 机样 (){}n i Y X X X i ik i i ,,2,1:,,,,21ΛΛ=。这保证了误差u 自身的随机性,即无自相关性, 0))())(((=--j j i i u E u u E u Cov 。 (2) 条件期望值为0。给定解释变量的任何值,误差 u 的期望值为零。即有 这也保证了误差u 独立于解释变量 X X X ,,,21Λ,即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是外生性的,也使得 0)(=u E 。 (3) 不存在完全共线性。在样本因而在总体中,没有一个解释变量是常数,解释变量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 (4) 同方差性。常数==2 21),,,(σk X X X u Var Λ。 (5) 正态性。误差u 满足 ),0(~2 σNormal u 。 在以上5个前提下,才可以推导出: 由此可见, t 检验方法所要求的条件是极为苛刻的。 二、 对参数的一个线性组合的假设的检验 需要检验的虚拟假设为 0H :21j j ββ=。比如21ββ=无 法直接检验。设立新参数 211ββθ-=。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doc

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 对于形如 u X X X Y k k +++++=ββββΛΛ22110 (1) 的回归模型,我们可能需要对其实施如下的检验中的一种或几种检验: 一、 对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t 检验 在这种检验中,我们需要对模型中的某个(总体)参数是否满足虚拟假设0 H :j j a =β,做出具有统计意义(即带有一定的置信度)的检验,其中j a 为某个给定的已知数。特别是,当j a =0时,称为参数的(狭义意义上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拒绝0H ,说明解释变量j X 对 被解释变量Y 具有显著的线性影响,估计值j β?才敢使 用;反之,说明解释变量j X 对被解释变量Y 不具有显 著的线性影响,估计值j β?对我们就没有意义。具体检验 方法如下: (1) 给定虚拟假设 0H :j j a =β;

(2) 计算统计量 )?(?)?()(?j j j j j j Se a Se E t βββββ-=-= 的数值; 11?)?(++-==j j jj jj j C C Se 1T X)(X ,其中σβ (3) 在给定的显著水平α下(α不能大于1.0即 10%,也即我们不能在置信度小于90%以下的前提下做结论),查出双尾t (1--k n )分布的临界值2/αt ; (4) 如果出现 2/αt t >的情况,检验结论为拒绝 0H ;反之,无法拒绝0H 。 t 检验方法的关键是统计量 )?(?j j j Se t βββ-=必须服从已 知的t 分布函数。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才会这样呢?这需要我们建立的模型满足如下的条件(或假定): (1) 随机抽样性。我们有一个含n 次观测的随机样(){}n i Y X X X i ik i i ,,2,1:,,,,21ΛΛ=。这保证了误差u 自身的随机性,即无自相关性,

第七章 列联表分析

第七章列联表分析 7.1 列联表(Crosstabs)分析的过程 7.2 列联表的实例分析 7.1 列联表 (Crosstabs) 分析的过程 列联表分析的过程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被分析的变量可以是定类变量也可以是定序变量。系统是通过生成列联表对两个变量进行列联表分析的。 列联表分析的功能可以通过下述操作来实现。 图7-1 列联表分析对话框 1.打开列联表分析对话框 执行下述操作: Analyze→Descriptive→Crosstabs 打开Crosstabs 对话框如图7-1 所示。 2.确定列联分析的变量 从左侧的源变量窗口中选择两个定类变量或定序变量分别进入Row(s)(行)窗口和Column(s)(列)窗口。进入Row(s)窗口的变量的取值将作为行的标志输出,而进入Column(s)窗口的变量的取值将作为列的标志输出。Display clustered bar charts 是在输出结果中显示聚类条图。Suppress table 是隐藏表格,如果选择此项,将不输出R×C 列联表。 3.选择统计分析内容 单击statistics 按钮,打开statistics 对话框,如图7-2 所示。

图7-2statistics 对话框 下面介绍该对话框中的选项和选项栏的内容: (1)Chi-square 是卡方(X2)值选项,用以检验行变量和列变量之间是否独立。适用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 (2)Correlations 是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r 的选项。用以测量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适用于定序或数值变量(定距以上变量)。 (3)Nominal 是定类变量选项栏。选项栏中的各项是当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为定类变量时可以选择的参数。 1)Contingency coefficient:列联相关的C 系数,由卡方系数修正而得。 2) Phi and Cramer's V:列联相关的V 系数,由卡方系数修正而得。 3)Lambda:λ系数。 4)Uncertainty Coefficient:不定系数。 (4)Ordinal 是定序变量选项栏。选项栏中的各项是当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为定序变量时可以选择的参数。 1)Gramma:Gramma 等级相关系数。 2)Somers’d:Somers 等级相关d 系数。 3)Kendall’s tau-b:肯得尔等级相关tau-b 系数。 4)Kendall’s tau-c:肯得尔等级相关tau-c 系数。 (5)Nominal by Interval 选项栏中的Eta 是当一个变量为定类变量,另一个变量为数值变量时,测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关比率。 系统默认状态是不输出上述参数。如需要可自行选择。上述选择做完以后,单击Continue 返回到Crosstabs 对话框。 4.确定列联表内单元格值的选项 单击Cells(单元格)按钮,打开Cell Display 对话框,如图7-3 所示。

模型检验(闵应骅)

模型检验(1)(091230) 大家承认,计算机领域的ACM图灵奖相当于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2007年图灵奖授予Edmund M. Clarke,E. Allen Emerson,和Joseph Sifakis。他们创立了模型检验---一种验证技术,用算法的方式确定一个硬件或软件设计是否满足用时态逻辑表述的形式规范。如果不能满足,则提供反例。他们在1981年提出这个方法,经过28年的发展,已经在VLSI电路、通信协议、软件设备驱动器、实时嵌入式系统和安全算法的验证方面得到了实际应用。相应的商业工具也已出现,估计今后将对未来的硬件和软件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2009年11月CACM发表了三位对模型检验的新的诠释。本人将用几次对他们的诠释做一个通俗的介绍,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Edmund M. Clarke现在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科学系教授。E. Allen Emerson 是在美国奥斯汀的德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Joseph Sifakis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Verimag实验室的创立者。 模型检验(2)(091231) 程序正确性的形式验证依靠数学逻辑的使用。程序是一个很好定义了的、可能很复杂、直观上不好理解的行为。而数学逻辑能精确地描述这些行为。过去,人们倾向于正确性的形式证明。而模型检验回避了这种证明。在上世纪60年代,流行的是佛洛伊德-霍尔式的演绎验证。这种办法像手动证明一样,使用公理和推论规则,比较困难,而且要求人的独创性。一个很短的程序也许需要很长的一个证明。 不搞程序正确性证明,可以使用时态逻辑,一种按时间描述逻辑值变化的形式化。如果一个程序可以用时态逻辑来指定,那它就可以用有限自动机来实现。模型检验就是去检验一个有限状态图是否是一个时态逻辑规范的一个模型。 对于正在运行的并发程序,它们一般是非确定性的,像硬件电路、微处理器、操作系统、银行网络、通信协议、汽车电子及近代医学设备。时态逻辑所用的基本算子是F(有时),G(总是),X(下一次),U(直到)。现在叫线性时间逻辑(LTL)。

第7章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 stat9@https://www.360docs.net/doc/404958188.html,

检验(Chi-square test)是现代统计学的创始人 K. Pearson 提出的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统计方法。 该检验可用于两个及多个率(或者构成比)之间的比较,分类资料的关联度分析,拟合优度检验等。 2

一、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 首先介绍一个抽样分布:卡方分布 ?属连续型分布 ?可加性是其基本性质 ?唯一参数,即自由度

(1) 自由度为1的χ2 分布 若Z N ~(,),01则Z 2 的分布称为自由度为1的χ2分布. (Chi-square distribution),记为χ()12或χ2 1(). 图形: 0246810 0.0 0.1 0.2 0.3 2 2 2 0.05(1)0.05/2 2 2 2 0.01(1) 0.01/2 3.84(1.96)6.63(2.5758)Z Z χχ ======

(2) νZ Z Z ,...,,21互相独立,均服从N (,)01, 则22221...νZ Z Z +++的分布称自由度为 ν的χ2 分布, 记为χν()2或)(2νχ,或简记为χ2 . ● 图形: ● 自由度ν很大时,2 () νχ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有 2()2 (),22Z ννχνχννν -=服从均数为,方差为的正态分布

0.0 0.10.20.3 0.40.50 3 6 912 1518 ?¨·??μ ×Y ·?×?óé?è£?1 ×?óé?è£?2×?óé?è£?3×?óé?è£?6 2 /) 12/(2 2 22 )2/(21 )(χνχνχ--??? ? ??Γ= e f 3.84 7.81 12.59 P =0.05的临界值 χ2分布(Chi-square distribution )

卡方检验法

第八章记数数据统计法—卡方检验法 知识引入 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有些研究问题只能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类别,各类别没有量的联系。例如,性别分男女,职业分为公务员、教师、工人、……,教师职称又分为教授、副教授、……。有时虽有量的关系,因研究需要将其按一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态度等都是连续数据,只是研究者依一定标准将其划分为优良中差,喜欢与不喜欢等少数几个等级。对这些非连续等距性数据,要判别这些分类间的差异或者多个变量间的相关性方法称为计数数据统计方法。 卡方检验是专用于解决计数数据统计分析的假设检验法。本章主要介绍卡方检验的两个应用:拟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拟合性检验是用于分析实际次数与理论次数是否相同,适用于单个因素分类的计数数据。独立性检验用于分析各有多项分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独立的问题。 在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取样的代表性。我们知道,统计分析就是依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正确推论总体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一环是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及对实验的良好控制。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所搜集到的有些数据属于定性资料,它们常常是通过调查、访问或问卷获得,除了少数实验可以事先计划外,大部分收集数据的过程是难于控制的。例如,某研究者关于某项教育措施的问卷调查,由于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该项措施存有意见,或对问卷本身有偏见,根本就不填写问卷。这样该研究所能收回的问卷只能代表一部分观点,所以它是一个有偏样本,若据此对总体进行推论,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势必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与学生对这项教育措施的意见。因此应用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推断时,要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样本的偏倚性,只有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才能作出正确的推论。 第一节卡方拟合性检验 一、卡方检验的一般问题 卡方检验应用于计数数据的分析,对于总体的分布不作任何假设,因此它又是非参数检验法中的一种。它由统计学家皮尔逊推导。理论证明,实际观察次数(f o)与理论次数 (f e),又称期望次数)之差的平方再除以理论次数所得的统计量,近似服从卡方分布, 可表示为: 这是卡方检验的原始公式,其中当f e越大(f e≥5),近似得越好。显然f o与f e相差越大,卡方值就越大;f o与f e相差越小,卡方值就越小;因此它能够用来表示f o与f e相差的程度。根据这个公式,可认为卡方检验的一般问题是要检验名义型变量的实际观测次数和理论次数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它主要应用于两种情况:

卡方检验及校正卡方检验的计算

2X 检验或卡方检验和校正卡方检验的计算 私立广厦学校 郭捷思 在教育学量的研究中,各种各样的统计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由于统计软件(如:SPSS )的不断成熟,给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多种量的研究方法。但是,这并不是无论什么量的研究都要通过统计软件来实现,也不是所有量的研究一定要运用统计软件才能快捷,简便的实现。本文将教给大家几种简便的方法来实现卡方检验。 2X 检验(chi-square test )或称卡方检验方法可以根据 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分布与期望分布或某一理论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是一种吻合性检验,通常适于对有多项分类值的总体分布的分析。它的零假设是样本来自的总体分布与期望分布或某一理论分布无显著差异。根据卡方检验基本思想的理论依据,对变量总体分布的检验就可以从对各个观察频数的分析入手。为检验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期望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可采用卡方检验统计量。典型的卡方统计量是pearson 卡方,其基本公式为: ∑=-=k i o i e i o i f f f X 12)( 式中k 为子集个数,o f 为观察频数,e f 为期望频数,2X 服从k —1个自由度的卡方分布。如果2X 值较大,则说明观测频数分布与期望频数分布差距较大;反之,如果2X 值较小,

则说明观测频数分布与期望频数分布较接近。我们将通过代入数据运算这条公式,计算出2X 统计量的观测值,并依据卡方分布表计算观测值对应的概率p 值。下面,将通过几个实际例子来探究如何进行卡方检验。 一、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例1:某学校分别运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两个平行班的数学课上进行试验,目的为了检测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成绩影响是否有差异。本实验把学生的成绩划分为优秀人数(80分以上)和非优秀人数。 表1: 两种教学方法学生成绩优秀率的比较 表内这四个数据(斜体)是整个表中的基本资料,其余数据均由此推算出来;这四格资料表就专称四格表(fourfold table ),或称2行2列表(2×2 contingency table )从该资料算出的;两种教学的优秀率分别为40%和68.6%,两者的差别可能是抽样误差所致,亦可能是两种教学效果确有所不同。这里可通过卡方检验来区别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检验步骤: 组别 优秀人数 非优秀人数 合计 优秀率(%) 传统教学班 20 30 50 40 多媒体教学班 35 16 51 68.6 合计 55 46 101 52.5

非参数统计列联表卡方检验

非参数统计期末大作业 一、Wilcoxon符号秩检验 某个公司为了争夺竞争对手的市场,决定多公司重新定位进行宣传。在广告创意中,预计广告投放后会产生效果。一组不看广告组和一组看广告,抽取16位被 调查者,让起给产品打分。现有数据如下 不看广告62 83 96 99 71 60 97 100 看广告87 92 90 86 94 95 82 91 分析广告效应是否显著。 1、手算 建立假设: H0:广告效应不显著 H1:广告效应显著 不看广告组记为x,看广告组记为y。 X Y D=x-y |D| |D|的秩D的符号 62 87 -25 25 7 - 83 92 -9 9 2.5 - 96 90 6 6 1 + 99 86 13 13 4 + 71 94 -23 23 6 - 60 95 -35 35 8 - 97 82 15 15 5 + 100 91 9 9 2.5 + 由表可知: T+=1+4+5+2.5=12.5 T-=7+2.5+6+8=23.5 根据n=8,T+和T-中较大者T-=23.5,查表得,T+的右尾概率为0.230到0.273,在显著性水平下,P值显然较大,故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表明广 告效应不显著。

2、Spss 在spss中输入八组数据(数据1): 选择非参数检验中的两个相关样本检验 对话框中选择Wilcoxon,输出如下结果(输出1): Ranks N Mean Rank Sum of Ranks 看广告- 不看广告Negative Ranks 4a 3.12 12.50

Positive Ranks 4b 5.88 23.50 Ties 0c Total 8 a. 看广告< 不看广告 b. 看广告> 不看广告 c. 看广告= 不看广告 由上表,负秩为4,正秩也为4,同分的情况为0,总共8。负秩和为12.5,正秩和为23.5,与手算结果一致 Test Statistics b 看广告- 不看广 告 Z -.771a Asymp. Sig. (2-tailed) .441 a. Based on negative ranks. b.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由上表,Z为负,说明是以负秩为基础计算的结果,其相应的双侧渐进显著性结果为0.441,明显大于0.05,因此在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即表明广告效应不显著,与手算的结论一致。 3、R语言(R语言1) 输入语句: x=c(62,83,96,99,71,60,97,100) y=c(87,92,90,86,94,95,82,91) wilcox.test(x,y,exact=F,cor=F) 输出结果: Wilcoxon rank sum test data: x and y W = 33, p-value = 0.9164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location shift is not equal to 0 由输出结果可知,P=0.9164,远大于 =0.05,因此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即广告效应并不显著,与以上结果一致。

回归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方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第八章回归分析方法 当人们对研究对象的内在特性和各因素间的关系有比较充分的认识时,一般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如果由于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复杂性及人们认识程度的限制,无法分析实际对象内在的因果关系,建立合乎机理规律的数学模型,那么通常的办法是搜集大量数据,基于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去建立模型。本章讨论其中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模型——统计回归模型。回归模型常用来解决预测、控制、生产工艺优化等问题。 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确定性关系,也叫函数关系,其特征是:一个变量随着其它变量的确定而确定。另一类关系叫相关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一种精确的方法表示出来。例如,通常人的年龄越大血压越高,但人的年龄和血压之间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人的年龄和血压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就是处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其解决问题的大致方法、步骤如下: (1)收集一组包含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数据; (2)选定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模型,即一个数学式子,利用数据按照最小二乘准则计算模型中的系数; (3)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的模型进行比较,找出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 (4)判断得到的模型是否适合于这组数据; (5)利用模型对因变量作出预测或解释。 应用统计分析特别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一般都要处理大量数据,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在计算机普及以前,这些方法大都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运用一般计算语言编程也要

占用大量时间,而对于经济管理及社会学等对高级编程语言了解不深的人来说要应用这些统计方法更是不可能。MATLAB 等软件的开发和普及大大减少了对计算机编程的要求,使数据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MATLAB 统计工具箱几乎包括了数理统计方面主要的概念、理论、方法和算法。运用MATLAB 统计工具箱,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其强大的图形功能使得概念、过程和结果可以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章内容通常先介绍有关回归分析的数学原理,主要说明建模过程中要做的工作及理由,如模型的假设检验、参数估计等,为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应用上,我们略去详细而繁杂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再介绍在建模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MATLAB 软件。没有学过这部分数学知识的读者可以不深究其数学原理,只要知道回归分析的目的,按照相应方法通过软件显示的图形或计算所得结果表示什么意思,那么,仍然可以学到用回归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等方法以及如何利用MATLAB 软件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如何透过输出结果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改进,回归模型的应用等。 8.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可分为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是回归函数关于未知参数具有非线性结构的回归模型。某些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化为线性回归模型处理;如果知道函数形式只是要确定其中的参数则是拟合问题,可以使用MATLAB 软件的curvefit 命令或nlinfit 命令拟合得到参数的估计并进行统计分析。本节主要考察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MATLAB 实现 其中01ββ,是待定系数,对于不同的,x y 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线性回归模型检验方法拓展-三大检验

第四章线性回归模型检验方法拓展——三大检验作为统计推断的核心内容,除了估计未知参数以外,对参数的假设检验是实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模型进行各种检验的目的是,改善模型的设定以确保基本假设和估计方法比较适合于数据,同时也是对有关理论有效性的验证。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理论及准则 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原理”,它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两个相对(互相排斥)的假设(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2)在零假设条件下,寻求用于检验的统计量及其分布。 (3)得出拒绝或接受零假设的判别规则。 另一方面,对于任何的检验过程,都有可能犯错误,即所谓的第一类错误 P(拒绝H |H0为真)=α 和第二类错误 P(接受H |H0不真)=β 在下图,粉红色部分表示P(拒绝H0|H0为真)=α。黄色部分表示P(接受H0|H0不真)=β。 而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是一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于是如何控制这两个概率,使它们尽可能的都小,就成了寻找优良的检验方法的关键。

下面简要介绍假设检验的有关基本理论。 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思路是,已知总体的分布(,)F X θ,其中θ是未知参数。总体真实分布完全由未知参数θ的取值所决定。对θ提出某种假设 001000:(:,)H H θθθθθθθθ=≠><或,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确定 一个统计量及其分布,决定一个拒绝域W ,使得0()P W θα=,或者对样本观测数据X ,0()P X W θα∈≤。α是显著性水平,即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既然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不能同时被控制,所以通常的做法是,限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使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尽可能的小,即在 0()P X W θα∈≤ 0θ∈Θ 的条件下,使得 ()P X W θ∈,0θ∈Θ-Θ 达到最大,或 1()P X W θ-∈,0θ∈Θ-Θ 达到最小。其中()P X W θ∈表示总体分布为(,)F X θ时,事件W ∈{X }的概率,0 Θ为零假设集合(0Θ只含一个点时成为简单原假设,否则称为复杂原假设)。 0Θ-Θ为备择假设集合,并且0Θ与0Θ-Θ不能相交。由前述可知,当1H 为真时,它被拒绝(亦即H 0不真时,接受H 0)的概率为β,也就是被接受(亦即H 0不真时,拒绝H 0)的概率是1β-(功效),我们把这个接受1H 的概率称为该检验的势。在对未知参数θ作假设检验时,在固定α下,对θ的每一个值,相应地可求得1β-的值,则定义 =1()()P X W θβθ-∈

卡方检验模型验证方法

卡方检验模型验证方法模型参数的验证方法主要使用卡方拟合度检验( Chi-square Goodness-of-fit Test )结合最大似然 估计(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并且使用QQ图(Quantile-Quantile Plot)证明验证结果。 具体的说,就是先假定采集的样本数据符合某一分布,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出该分布的参数,然后代入并用卡方检验计算相对于该分布的偏差。实践中我们对于一组样本数据,计算所有常见分布的偏差值,选取偏差最小的分布做为该样本的拟合结果。另外,从QQ图直观上看,该分布做为拟合结果描绘出的曲线 必须近似为接近参考线的直线(见3.3),否则我们就将数据拆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分段的拟合(如对终端请求包大小的拟合)。 1.1 卡方拟合度检验卡方检验是一种大样本假设检验法,用于检验随机事件中提出的样本数据是否符合某一给定分布。 它需要较 大量的样本数据及已知的待检验概率分布函数。 1.1.1 卡方检验原理对于一个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Y服从Binomial( n, p) ,均值为,方差 。 由中心极限定理,符合标准正态分布N (0, 1),所以服从自由度为1的卡方分布。 设服从Binomial( n, p1 ), , , 则 有 所以 同理对于k个随机变量,均值分别为 , 在数据拟合时,先对数据分组,每组数据的实际个数即为随机变量

,,,则数据拟合即为判断 是否符合分布, 该卡方分布的自由度为k-1-nep(k为随机变量个数,nep为估计参数的个数)。 1.1.2 卡方检验步骤:假定样本服从某一给定分布。根据样本数据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分布的密度函数参数。设定置信度,对n个样本数据排序。 把排序后的数据分成k组,确定每组的上下限,(上下限确定方法不同对验证能力有影响, 每组数据不少于5个),为了方便起见,本项目中采用平均划分分组间隔,即使为常数, 对于所有的成立。 计算每组数据实际个数,第i组实际个数为。 计算每组数据期望个数,第i组期望个数为: 连续:,其中F(x)为待验证的概率分布函数, 离散:。 计算。 理论上说如果,则数据符合分布函数为F(x)的分布, 其中,nep为估计的参数的个数。但是由于实际采集的数据并非完全地符合某一分布, 总存在一定的偏差,计算出的值并不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我们使用的拟合标准为采用卡方估计值最小的分布作为验证结果。

卡方检验法

记数数据统计法—卡方检验法 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有些研究问题只能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类别,各类别没有量的联系。例如,性别分男女,职业分为公务员、教师、工人、……,教师职称又分为教授、副教授、……。有时虽有量的关系,因研究需要将其按一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态度等都是连续数据,只是研究者依一定标准将其划分为优良中差,喜欢与不喜欢等少数几个等级。对这些非连续等距性数据,要判别这些分类间的差异或者多个变量间的相关性方法称为计数数据统计方法。 卡方检验是专用于解决计数数据统计分析的假设检验法。本章主要介绍卡方检验的两个应用:拟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拟合性检验是用于分析实际次数与理论次数是否相同,适用于单个因素分类的计数数据。独立性检验用于分析各有多项分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独立的问题。 在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取样的代表性。我们知道,统计分析就是依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正确推论总体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一环是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及对实验的良好控制。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所搜集到的有些数据属于定性资料,它们常常是通过调查、访问或问卷获得,除了少数实验可以事先计划外,大部分收集数据的过程是难于控制的。例如,某研究者关于某项教育措施的问卷调查,由于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该项措施存有意见,或对问卷本身有偏见,根本就不填写问卷。这样该研究所能收回的问卷只能代表一部分观点,所以它是一个有偏样本,若据此对总体进行推论,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势必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与学生对这项教育措施的意见。因此应用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推断时,要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样本的偏倚性,只有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才能作出正确的推论。 第一节卡方拟合性检验 一、卡方检验的一般问题 卡方检验应用于计数数据的分析,对于总体的分布不作任何假设,因此它又是非参数检验法中的一种。它由统计学家皮尔逊推导。理论证明,实际观察次数(f o)与理论次数(f e),又称期望次数)之差的平方再除以理论次数所得的统计量,近似服从卡方分布,可表示为: 这是卡方检验的原始公式,其中当f e越大(f e≥5),近似得越好。显然f o与f e相差越大,卡方值就越大;f o与f e相差越小,卡方值就越小;因此它能够用来表示f o与f e相差的程度。根据这个公式,可认为卡方检验的一般问题是要检验名义型变量的实际观测次数和理论次数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它主要应用于两种情况: 卡方检验能检验单个多项分类名义型变量各分类间的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之间是否一致的问题,这里的观测次数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多的实计数,理论次数则是根据理论或经验得到的期望次数。这一类检验称为拟合性检验。

关于高中数学教材中卡方检验公式的解释

关于高中数学教材中卡方检验公式的解释统计案例教学中如何让思路来得自然一些 王文彬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 344000) 2统计案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项:线性回归、线性相关与独立性检验(检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所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2-3》),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公 2式与检验公式得出的思路在某些地方显得不自然,有突兀之感(人教版教材的这些内容与, 北师大版相近).如何让这些知识来得更自然一些,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1.线性回归方程 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将教材(指北师大版教材,下同)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设有个样本点,并设其线性回归方程为.这个(,),(,),(,)xyxyxy?nnyabx,,1122nn 点与回归直线的“距离”平方和为 n2 ? Qabyabx(,)(),,,,ii,1i 引入以下记号 nnn22,,,不难知道, lxx,,()lxxyy,,,()()lyy,,(),,,xxixyiiyyi,,1,1i1iinnnn ,,从而 ()0xxxnx,,,,()0yyyny,,,,,,,,iiii,,11,,11iiii n2,, ? Qabyyyabxbxx(,)()()(),,,,,,,,,,ii,,,1i22llxyxy2,, ? ()(),,,,,,,,?lnyabxlbyyxx,,llxxxx lxy显然当且时,取最小值. 0b,,Qab(,)yabx,,,()0lxx

由此可得出的计算公式,由此可求出线性回归方程. ab, 在这里,教材通过求的最小值而得出的值,总体思路是比较自然的,但为 Qab(,)ab, 什么要将?改写成?,其中的原因却不易说清.为此我们可作如下改进: 22对于含有两个变量的函数,应通过配方将其化成形如“(常 数)”Qab(,)( )( )C,,的式子,这样,只要令两个括号都为零即可求出的最小值以及的值. Qab(,)ab, n2222事实上, Qabyabxaybxyabx(,)(+222),,,,,,iiiiii,1i nnnnn2222 ,,,,, ynabxaybxyabx+222,,,,,iiiiii,,,,,11111iiiiinnnn222(常数) ,,,,,,naabxaybxbxyC222,,,,1iiiii,,,,1111iiiinn222,,,,,, nanabxnaybxbxyC222,,1iii,,11ii nn222 ,,,,,,naabxaybxbxyC(22)2,,1iii,,11ii 1 nn222,, naaybxbxbxyC2()2,,,,,,,,1iii,,,,11iinn22222,,naaybxybxnybxbxbxyC2()()()2,,,,,,,,,,,,1iii,,,,11ii nn22222,,(常数) naybxbxnxbxynxyC()()2(),,,,,,,,,,2iii,,,,11ii2n,, xynxy),,iin,,22222,i1,,(常数) ,,naybxxnxbC()(),,,,,,,,i3n,,22,,,i1xnx,,i,,,i1,, n22显然,如果有(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令两个中括号都为零即可得出xnx,,0,i,1i 的计算公式了. ab,

统计方法卡方检验

卡方统计量 卡方检验用途: 可以对两个率或构成比以及多个率或构成比间的差异做统计学检验 第一节.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例8.1 为了解铅中毒病人是否有尿棕色素增加现象,分别对病人组和对照组的尿液作尿棕色素定性检查,结果见表8.1,问铅中毒病人和对照人群的尿棕色素阳性率有无差别? 表8.1 两组人群尿棕色素阳性率比较 组别阳性数阴性数合计阳性率% 病人29(18.74) 7(17.26) 36 80.56 对照9(19.26)28(17.74) 37 24.32 合计38 35 73 52.05 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 表1中29、7、9、28是构成四格表资料的四个基本格子的数字,其余行合计和列合计以及总的合计都可以根据该四个数字推算出来,故该类资料被称为四格表资料 四格表卡方检验的步骤 以例8.1为例 1.建立假设: H0:π1 = π2 H1:π1≠π2 α=0.05 四格表的四格子里的数字是实际数,在表1中四个数字旁边括号中的四个数字为理论数,其含义是当无效假设成立的时候,理论上两组人群各有多少阳性和阴性的人数。 若H0:π1=π2成立→p1=p2=p 即假设两组间阳性率无差别,阳性率都是等于合计的52.05%,那么 铅中毒病人36人,则理论上有 36 ╳52.05%=18.74人为阳性; 对照组37人,则理论上有 37 ╳52.05%=19.26人为阳性。 故每个实际数所对应的理论数算法是,该实际数对应的行和乘列和再除以总的N样本含量。 即TRC=nR nC / n 2.计算理论数 第1行1列: T11=36×38/73= 18.74 依次类推T12 = 17.26 T21 = 19.26 T22 = 17.74 四格表中理论数的两大特征: (1)理论频数表的构成相同,即不但各行构成比相同,而且各列构成比也相同; (2)各个基本格子实际数与理论数的差别(绝对值)相同。 一、卡方检验基本公式

时间序列中回归模型的诊断检验

时间序列中回归模型的诊断检验 【摘要】:时间序列是指被观测到的依时间次序排列的数据序列。从经济、金融到工程技术,从天文、地理到气象,从医学到生物,几乎在各个领域中都涉及到时间序列。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推断,被称为时间序列分析。近几十年来,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Engle在1982年对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数据进行分析时提出一种统计建模思想: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误差的条件方差不一定是常数,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基于这个思想,Engle首次提出了条件异方差模型,即人们熟知的ARCH(p)模型。由于Engle出色的开创性工作,金融时间序列条件异方差模型很快在学术界和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根据实际中经济、金融数据的各种特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异方差模型,并研究各种参数或非参数估计方法。但是,提出的模型是否合理?或者说,观测数据是否真的来自这一模型?人们往往不太关心。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所谓的模型检验问题。对于著名的Box-Jenkins时间序列建模三步曲: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的检验,理论上他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正如专著Li所述,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前面两步工作,而第三步(即模型的检验)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于近二十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条件异方差模型,模型检验问题同样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寥寥无几。对传统的回归模型,文献中主要有两大类模型检验方法:局部光滑方法和整体光滑方法。局部光滑方法涉及用非参数

估计方法估计其均值函数从而有可能导致维数问题。为了避免维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整体光滑方法用于模型检验,构造的检验不需要非参数光滑,但是对高频备择不敏感。上述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另外,这两种方法基本上都是针对因变量为一元情形。因此,本文提出一些新的方法来处理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的模型检验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考虑的时间序列包括一元和多元情形,回归函数形式可以非常一般,自回归变量可以有多个后置项。本文首先研究了一元时间序列一般形式的自回归模型(包括条件异方差模型的均值模型和方差模型)的模型检验问题。通过模型的残差或标准化的残差进行加权平均,我们构造了一个得分型检验统计量。该检验具有许多优良性质,比如:在零假设模型下是渐近卡方分布的,处理起来简单;对备择假设敏感,能检测到以参数的速度收敛到原假设的备择假设模型;通过权函数的选择可以构造功效高的检验。在方向备择情形,我们研究得到了最优(功效最高)的得分型检验。当备择不是沿着某一方向而是多个可能的方向趋于原假设时,我们构造了极大极小(maximin)检验,该检验是渐近分布自由的,并具有许多优良性质。另外,对备择完全未知(即完全饱和备择)情形,我们也基于得分型检验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构造万能检验(omnibustest)的可行性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的诊断检验问题,本文是第一篇理论上研究检验的功效性质的文章。另外,在进行功效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当模型被错误指定时参数估计(拟极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性质。注意到得分型检验在构造过程中涉及渐近方差的插入估计

模型检验

F检验 F—检验法是检验两个正态随机变量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设两个随机变量X、Y的样本分别为X1,x2,……,xn与y1,y2,……,yn,其样本方差分别为s1^2与s2^2。现检验X的总体方差DX与Y的总体方差DY是否相等。假设H0:DX=DY=σ^2。根据统计理论,如果X、Y为正态分布,当假设成立时,统计量(如右图)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1—1、第二自由度n2—1的F—分布。预先给定信度α。查F—分布表,得Fα/2。若计算的F值小于Fα/2,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合理。F—检验法还可用于两个以上随机变量平均数差异显著性的检验。F检验法是英国统计学家Fisher提出的,主要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2,以确定他们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至于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则在进行F检验并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后,再进行t 检验。样本标准偏差的平方,即(―^2‖是表示平方):S^2=∑(X-X平均)^2/(n-1) 两组数据就能得到两个S^2值,S大^2和S小^2 F=S大^2/S小^2 由表中f大和f 小(f为自由度n-1),查得F表,然后计算的F值与查表得到的F表值比较,如果 F < F表表明两组数据没有显著差异; F ≥ F表表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拟合优度(Goodness of Fit)是指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度量拟合优度的 统计量是可决系数(亦称确定系数)R。R的取值范围是[0,1]。R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R的值越接近0,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R衡量的是回归方程整体的拟合度,是表达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之间的总体关系。R等于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总所占的比率,即回归方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异性的百分比。实际值与平均值的总误差中,回归误差与剩余误差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回归误差从正面测定线性模型的拟合优度,剩余误差则从反面来判定线性模型的拟合优度。统计上定义剩余误差除以自由度n – 2所得之商的平方根为估计标准误。为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判断和评价指标,估计标准误显然不如判定系数R。R是无量纲系数,有确定的取值范围(0—1),便于对不同资料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进行比较;而估计标准误差是有计量单位的,又没有确定的取值范围,不便于对不同资料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进行比较。 拟合优度曲线图 拟合优度检验 主要是运用判定系数和回归标准差,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当解释变量为多元时,要使用调整的拟合优度,以解决变量元素增加对拟合优度的影响。假定一个总体可分为r类,现从该总体获得了一个样本——这是一批分类数据,现在需要我们从这些分类数据中出发,去判断总体各类出现的概率是否与已知的概率相符。譬如要检验一颗骰子是否是均匀的,那么可以将该骰子抛掷若干次,记录每一面出现的次数,从这些数据出发去检验各面出现的概率是否都是1/6,拟合优度检验就是用来检验一批分类数据所来自的总体的分布是否与某种理论分布相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