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差异

非语言差异
非语言差异

论文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身体行为时空安排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上的差异也能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侧重于语言的内容,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其实,意义不仅通过话语和语言,也通过非语言交际体系来传递。这些非语言交际体系包括人的身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距、服饰、触摸和身体气味等,它们在人们面对面交际中伴随着语言为来帮助传递信息,他们在成功交际中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诫如David 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整个身体交谈”。萨莫瓦认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砥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人们的行为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1.非语言交际的范围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身势(bodylanguage)、时间与空间安排(spati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s)等方面。身势语又包括目视表情(faeial 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眼神(oculesics)、接触(contact) 等。

1.1身体行为

身体行为庄沟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以下是几种分类:

1.1.1目光

与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能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表情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动作其所传达的信息要比语言来得巧妙、丰富,而且复杂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对眼神的运用也有差异。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与诚实的标志。英美人有句格言: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i e eyes.( 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与他人交谈或向他人打招呼时,应目视对方.如果不看着对方,会被认为是羞怯、缺乏信心或不尊重他人。目光注视对方,应自然、稳重、柔和,不能死盯住对方某部位,或不停地在列疗身上上下打量,这是对人很不礼貌的行为。如,在美国,一般情况下。男士是不能盯着女士看的;日本人对话时,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四目相视是失礼的;阿拉伯民族认为,不论与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服从或尊敬。

1.1.2体态语

体态语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英语中有bodylanguagebodv movelllen!s,汉语有体态语、身体语言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表达意义相同的体态语因中英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差别。例如,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总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尼泊尔,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国却恰恰相反.琏“点头不算摇头算”。印度人则以摇头或歪头表“同意接受”。英语国家的“OK”手势已为中国人所熟悉,但文化不同,其意思也大相径庭在美国及欧洲广泛使用于各种场合,表示“好”或“是”,但一位西方商人和日本商人谈判结束之后,在签订合同时向对方作了OK手势后.却发现日本商人的态度突然变了。在西方人看来,OK表示“很高兴我们谈成了这笔交易”,但日本人却理解为“他在向我们提出要钱的暗”;因为在日本,OK手势就像硬币形状一样,表示“钱”的意思。法国人理解OK手势为“零”或“不值钱”,在德国和巴西等国,这一手势是非常粗鲁的,甚至是侮辱性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甚

至是截然相反或对的。例如:中国人在对人讲话时,为了防止唾沫外溅或口臭,用手捂住嘴,英语国家的人就误以为他们在说谎话。中国人认为女子拿杯子时小指弯曲很优雅,英语国家的人则认为这有点故作优雅,是表示我不想弄手、不能乱摸东西的意思。有些体态语则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如英语国家的人用不断转动手上戒指的动作,表示情绪紧张或不安。英、美、加等国家的人是面对开过来的汽车,右手握拳,拇指翘起向右肩后晃动。这些行为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应明确各种非语言行为的确切涵义,有利于顺利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身体行为还包括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在美国和大多数北欧国家。人们相互之间交谈的距离是18—36英寸。而亲密朋友之间交谈的距离是6~18英寸,拉丁美洲人之间交谈的平均距离则是6—18英寸,这个距离对非拉丁美洲血统的美国人来说是关系密切的表现,因此美国人认为拉丁人热情冲动,傲慢专横,办事性急:而拉丁人则认为美国人冷漠无情,漠不关心,性格孤僻。事实上,在拉丁美洲人看来,触摸是一种“谈话”的方式,见面时拉丁人触摸表示问候“喂”或作为一种请求的方式,如“我能和你谈~谈吗?”。在拉美国家里,妇女见面要相互触摸、亲吻和热烈拥抱,男子也是如此,然而非拉美的男性和女性几乎从来不像拉丁人那样相互触摸,初次见面时,只是相互点一点头或轻轻握一下手。由于文化差异,非语言行为表达不尽相同,同一个动作或行为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为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非语言行为引起的误解屡见不鲜,这种误解甚至会造成沟通受阻,谈判失败,合作受挫。由此可见,对对方文化有所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也可见一斑。1.2时间、空间安排

英美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可以人为地进行切分或组合的具有实体性(tangibility)的东西。英美人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因此特讲究计划的周密性。社交活动中,提前预约被视为必要的礼貌行为。与英美人打交道.守时至关重要一例如你在美国念书,不按时交付作业,教授可能因此降低你的作业分数,甚至拒绝批改你的作业。与外商打交道,能否遵守期限,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团体或个人的信誉与利益.有时还牵涉到法律责任。时间、空间安排就是社交规范的无声的语言,如在中国文化中,主为“上”,为“先”,为“正”,副为“下”,为“后”,为“偏”,主要人物通常走在人群的前面,坐在最前排居中,宣布开会后第一个发表讲话,其他人依职务或重要性依次向后排。但中国的座次安排有时与国际惯例不相符,如中国文化中.普遍认为“左为上:’。“右为下”,男左女右就是历史传统中男尊女卑的遗风,但通常的国际惯例却是“以右为上”,其他还有“居中为上”,“前排为上”,“面门为上”等,因此在谈判厅,通常使用横桌,客人面门为上,主人背门为下,首席谈判手居中,如有翻译,翻译居主谈右侧以示尊重,其他人依重要性依次向两边排列。用汽车接送客人也是交往中极常见的活动,汽车中座次的安排同样体现着对客人的体贴关心和尊重。以双排五座小车为例,通常副驾驶座因其遇到事故时危险系数相对较高通常属于保镖或秘书,而客人通常坐在最安全的后排司机对角线位置。如果是私家车.主人亲自接送的话.副驾驶位不能空着,因为这是对主人的不敬.把他当司机看待。

2.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系统和语言交际系统,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也不一致。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情绪和态度的表露。然而,许多人以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交际工具只是语言.他们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其实,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因此,学习者在把英语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同时关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体系,因为在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中,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学习非语言交际体系并不容易,因为非语言交际所体现的文化是如此之多,文化学习的障碍很多情况下是非语言的而不是语言的。

总之,非语言行为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而且要求非语言行为的得体,以达到正常的交目的,而“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原则。

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2-27 11:49:00 ] 作者:李鸿娜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身体行为时空安排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上的差异也能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侧重于语言的内容,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其实,意义不仅通过话语和语言,也通过非语言交际体系来传递。这些非语言交际体系包括人的身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距、服饰、触摸和身体气味等,它们在人们面对面交际中伴随着语言为来帮助传递信息,他们在成功交际中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诫如 David 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整个身体交谈”。萨莫瓦认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砥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人们的行为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1.非语言交际的范围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身势(bodylanguage)、时间与空间安排 (spati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s)等方面。身势语又包括目视表情(faeial 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眼神(oculesics)、接触(contact) 等。 1.1身体行为 身体行为庄沟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以下是几种分类: 1.1.1目光 与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能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表情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动作其所传达的信息要比语言来得巧妙、丰富,而且复杂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对眼神的运用也有差异。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与诚实的标志。英美人有句格言: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i e eyes.( 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与他人交谈或向他人打招呼时,应目视对方.如果不看着对方,会被认为是羞怯、缺乏信心或不尊重他人。目光注视对方,应自然、稳重、柔和,不能死盯住对方某部位,或不停地在列疗身上上下打量,这是对人很不礼貌的行为。如,在美国,一般情况下。男士是不能盯着女士看的;日本人对话时,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四目相视是失礼的;阿拉伯民族认为,不论与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服从或尊敬。 1.1.2体态语 体态语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英语中有 bodylanguagebodv movelllen!s,汉语有体态语、身体语言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表达意义相同的体态语因中英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差别。例如,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总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尼泊尔,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国却恰恰相反.琏“点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1

姓名称谓 中方有亲属工作上有区分 中国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依然代代流传,如果子女直呼父母的姓名会被认为是忤逆不敬缺乏教养的表现。汉语中有很多称呼长辈的亲属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姥姥等,同时还有张爷爷,李奶奶,孙阿姨等由姓氏加辈分称谓构成的称呼语。 在工作中,单位一般有上下级的分别,下级称呼上级一般以职务相称,如总经理,董事长,厂长等,有时会在职务前加姓,如王总等。 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很少考虑地位、辈分、年龄等差距,常常直接以姓名相称,这在他们看来是在表示平等与亲切。everyone borns equal 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的名字;妄称者必有罪 人们对god, heaven, christ, Jesus 等有关宗教的词语怀有很深的敬意,认为只有在严肃庄严的语言中才可以使用这些词语 老 生老病死 生 在某一时期,汉语中表达怀孕,生育的词语是不能直说的。受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怀孕及生育与性行为有关,所以生育之事也沾染了“可 耻”的性质,往往不直说。在旧时中国社会,人们十分看重子嗣,生子添丁是家 庭中一件大喜事,所以人们常常将妇女怀孕婉称为“有喜了”。在现代社会,人们 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涉及到生育的问题一般不再避讳,怀孕、孕妇、分娩等 都是会话中常见词汇。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可以直接谈论生育的问题不用加以避 讳,英语中也有一些委婉语表示怀孕,如eat for two/in a delicate condition /expecting a child/well—along(心满意足). 老 中方人会变老是自然规律,中国人对待衰老没有什么特别的顾忌。在汉语中“老” 字没有贬义有些时候它还含有褒义。在中国“敬老尊贤、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流传千百年,汉语中有很多称赞老年人的成语如:“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等。在中国,“老了”并不等于没有能力了,相反“老”是智慧、权威、学 识的象征,老人们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为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前”“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等俗语都是用来形容老年人丰富的经验。“老张” “老孙”是汉语中特有的称呼方式, 西方禁忌说”old”.”Old”inducates someone is not useful,sick and ugly “O ld ” can be said”senior, the long-lived, elderly men, a distinguished gentleman ” 病 中方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向往长生长寿,避忌说死。受伤,生病使人痛苦,很可能让 人死亡,是人们最不想经历的事情。死亡是人们的意识中最恐怖的事,所以在汉 语中,表达这些事物的词语都是语言中的禁忌,这一观念在今天的现代汉语方言 中还可以找到影子。在北方某些地区,受伤常常被称作“挂彩”,在南方,则称为 “带花”。在某些地区,人们忌讳说“吃药”而称“吃好茶”。在香港探望病人时, 忌送剑兰、梅花等花束,因为剑兰与“见难”即日后难相见谐音,“梅”与“霉” 谐音,被视为倒霉,这些花卉被视为“不吉利”特别不适合送给病人 西方如西方人用B.0.代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摘要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概括了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文化根源 I. 非语言交际概述 I.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很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Malandro et al, 1989: 5)。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aine, 1978, 见 Malandro, 1989: 7)。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即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Samovar et al, 1981: 156)。 I.2 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对语言交际起到的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具体地说,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发挥其辅助作用: 1)重复(Repetition)。例如,你告诉某人,办公楼在教学楼的西面,同时用手指向西方给以重复。 2)否定(Contradicting)。非语言交际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完全与语言行为相反。 例如,甲对乙说:“你干得不错。”同时却向丙使眼色表示不满。 3)代替(Substituting)。有时不用讲话,只用非语言行为就可以传递信息。例如,父亲批评儿子时,儿子一句话也不说,却满脸不服气,还用眼不时斜瞟父亲,父亲也就知道儿子的态度了。 4)补充(Complementing)。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写的作用。例如,一个人犯了错误以后,一面检讨,一面以沉痛或后悔的表情表明懊悔的心情和态度。 5)强调(Accenting)。头和手的动作常常可以对所讲的话起强调的作用。例如,讲话人说:“我们一定要清除不正之风!”同时,他头向前倾,伸出手掌或拳头用力向下压去,以表示态度的坚决。 6)调节(Regulating)。交谈时,人们常常以手势、眼神、头部动作或停顿暗示自己要讲话、已讲完,或不让人打断。 II.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对外交往人士和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中排除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的干扰,因此重点也应当放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上。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主要有三种情况: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此一彼多或此多彼一;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 II.1 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 这种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含义相同,行为有别。例如,表示不知道为难、不赞成或无可奈何时,中国人的习惯是摇手或摆手;英语国家和许多西方人则喜欢耸肩。为表示尊重或诚意,中国人讲话时一般不直视对方,尤其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时,下级眼睛往往向下看表示尊重;而英语国家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MTI) 姓名:陈宗誉(口译)12013090318 日期: 2014.6.29 QQ:744784471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摘要: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而在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的文化群体得到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点及其分类等方面对非言语交际进行分析概述,并结合实例对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突出了非言语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非语言行为;差异 一、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在当下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环境中,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拥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得到了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文化上的冲突。 人类的交际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语言交际( 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 verbal communication)(王晓晓,2008)。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然而,在交际双方相互不懂对方语言,不能依靠语言交际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由于“因为人类是同一个物种,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从而针对不同的情绪(例如,恐惧、快乐、惊讶、厌恶、悲伤)产生相同的面部表情”(Samover,2009:249-250)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就更能够得以体现。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 可以被分为四种: 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服饰、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语以及其他可以传递信息的肢体动作;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等等;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包括相貌、体味、衣着、打扮、随身物品、家具和车辆提供的交际信息,环境语( 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等)和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前两种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种称为‘非语言手段’。”(王晓晓,2008),其中“非语言行为”往往能够给予交流双方更加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我就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对“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进行分析。 二、非语言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言语之外的一切表现形式,如:眼神、手势、身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身体距离、沉默等。跟语言一样,这些行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同一个动作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非言语行为有两个特性,一是生物性,二是社会性。“所谓生物性,是指人类不论种族、民族都具有表达某些情感的生物特征;所谓社会性,是指人类部分非言语行为是后天学得的,是世人相传的,为社会群体内的成员所共同享有。”(闫阳,2008) 1.首语 首语指的是人们用头部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常见的首语即点头和摇头,通常人们用点头表示同意或肯定,用摇头表示否定或者不同意。但是这种首语也会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文化上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希腊人和美国人一样用点头表示“同意”,但是在表达“不同意”时,希腊人会扭头朝天。在伊拉克,人们把头往上耸并且咂舌头来表示否定。

销售人员的十个语言禁忌

一、忌犹豫 你的声音实际上起到度量你是否自信的作用。说话时声音颤动或犹豫,客户会理解成客服人员缺乏底气或者言不由衷。 二、忌过于温和 避免声音过于温和,以至于让人觉得有气无力。 三、忌声音过高 过高的声音往往令客服人员显得缺乏涵养,表现出一种压倒或胁迫他人的气势。尤其在处理问题时,如果声音超出这种场合需要的话,则看起来好像已经失去理智。如果只是喊着要大家听的话,估计没有人愿意听的。 四、忌尾音过低 客户本来听得很好,可到了一句话的结尾或关键处,客服人员的声音近乎消失了,这使得说出的句子听起来很不完整。 五、忌语调中含有刺耳的成分 谈话中大部分的情感因素是由客服人员说话时的语调体现出来的。当客服人员处于消极状态时,如果将不良情绪一股脑地倾倒在要表达的信息中,客户会将它想得比客服人员的本意要糟得多。 六、忌咬文嚼字 客服人员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由单个词语组合起来的,有意识的“咬文嚼字”会让语速自然减慢。 七、忌偶尔的停顿 面对客户最忌讳慌张。讲话前停顿下来思考思考,花点时间调节呼吸,都有助于客服人员更好地表达信息。不要急匆匆地向前赶或者在思考的时候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停顿有助于调整语速,集中思想,清楚地阐释信息。 八、忌“连珠炮” 当客服人员讲话的语速远远超过客户时,会让客户认为是过于激动,急于求成。 九、忌慢条斯理 与讲得过快相反的一种误用,就是讲得过慢,用别人说三句话的时间说一句话,这样会

导致客户对所讲内容失去耐性。 十、忌过多的语气词 常见的语气词有:嗯、好的、你知道......表达信息时偶尔偶尔使用这些词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如果频繁使用,就会分散客户的注意力,让人怀疑究竟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好妈妈的7种禁忌语言 你说了几句

好妈妈的7种禁忌语言你说了几句? 很多父母常常觉得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几乎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只要孩子听话乖乖去执行,父母就安心了。其实,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最容易踏入以下七个不益孩子成长的禁区,父母必须注意了,小心自己的言行踩到“禁区”会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1、居高临下 禁忌语言:“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要害分析:如果父母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的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后事倍功半。 2、冷嘲热讽 禁忌语言:“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你可是我家的天才”等。 要害分析:儿童心理治疗专家指出,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热讽。他们很难理解,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怎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而实质是贬损的“双关话”,即使你说这些话时还带有些许幽默感。 3、绝对否定 禁忌语言:“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等。 要害分析:批评孩子是对的,但如果把话说“绝”,反过来可能引发孩子的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后拒绝接受批评教育。 4、言过其实 禁忌语言:“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 要害分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评语或称赞也会将信将疑。此外,听惯父母夸大其词的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5、人身攻击 禁忌语言:“你胖得像头猪”、“你蠢得像头驴”等等。 要害分析:智力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自尊自信。

越南语中的禁忌 (1)

摘要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禁忌现象。禁忌现象包括行为禁忌和语言禁忌。本文笔者主要研究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语言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体现,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重点论述语言禁忌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论文的内容包括三章: 第一章:主要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禁忌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研究越南语中的语言禁忌。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节日的语言禁忌(以语言禁忌在春节和在情人节为例)。 2.不同场合的若干语言禁忌(如婚礼、生日、吃饭)。 3.性别的语言禁忌。 4.年龄的语言禁忌。 5.职业的语言禁忌。 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研究,概括总结越南语中语言禁忌的若干特点。同时,初步把汉语与越南语进行对比,得出两国语言禁忌的异同。 语言禁忌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并没有对越南语中的所有的语言禁忌进行研究,不过通过对越南日常生活当中相当普遍的语言禁忌的研究,可以反映出越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特点。 前言 0.1越南语中的语言禁忌研究现状 语言禁忌不仅是语言的一部分,还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语言禁忌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如此,在越南从来没有人把这个课题系统地研究过。即使有,也只是报纸、书本上的零碎、肤浅的短文。比如:阮光凯先生在《越南人的风俗习惯一习俗和禁忌》中谈及一些禁忌现象,不过主要是行为禁忌,语言禁忌很少谈到。即使谈到了,也只是单纯的描述而缺乏分析,缺少解释或者与其他的语言进行对比。基于这个事实,也为了填补这项空白,笔者决定收集、综合越南多方面有关的资料,对越南语中的语言禁忌进行研究。 0.2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越南语中的语言禁忌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问题。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禁忌。由于时间有限,才识短浅,本文只研究越南

中国语言禁忌

Linguistic Taboo Either in English or in Chinese culture, disease, death, and physical disability may horrify people. So people don’t like to mention these directly in conversation. Therefore, they are considered taboo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death is viewed as “departing”. In English, we can find many euphemisms for death, such as “go”, “depart”, “depart from this world”, “go to a better world”, “go the ways of all flesh”, “pass away” etc. In Chinese, we also can find similar euphemisms: “去了”, “离开了我们”, “辞世”, “去见马克思了”, “归西”,“升天”, “上路”etc.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death is compared to “sleeping”, “sleep”in English correspond to “正寝”,“长眠”,or“永眠”in Chinese. Words denoting terrible disease are also sources of horror. In Englis h, people don’t like to talk about terrible disease or disease related to sexual organs directly. For instance, they use “V.D” instead of “veneral disease”; use “big C”, “long disease”, or ”terminal illness” to replace “cancer”. Abbreviations are often used to alleviate the shocking effect. For instance, SARS is used to substitute the terrible nam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In Chinese, when we talk to a patient, we may say “你今天不舒服,别上班了”.Here, we use “不舒服”instead of “病”. As a soldier, we may say “挂彩了”instead of “伤”. Mental illnesses are thought not to be mentioned directly. For example, when referring to a mental illness, we just say “a little eccentric”or “a little confused”. Either in Chinese or Western, people have sympathy for one’s phy sical disability. If someone looks ugly, we will say she/he looks plain/ordinary and we won’t use the word “fat” to describe a man. We only use “heavily set” or “on the heavy side”. If a girl is thin, we won’t use skinny. We just say slender, and when we refer to a crippled, we will say, “physically handicapped”. In Chinese, if one is deaf, we will say “耳朵背”, “耳朵有点不好”, “说话得近点”. In English, it is called “hard of hearing”. In both cultures, people think that certain parts of the body and the excretion of body cannot be mentioned in daily conversations. They are often considered taboos. For example, in English, there are so many euphemisms for lavatory, such as “washroom”, “restroom”, “bathroom”, “comfort station”. If they want to go to lavatory, they will say: “go to the bathroom”, “do their business”, “answer nature’s call”. In Chinese, “厕所”is always avoided in public occasion, one may say :“去一号”or“去方便一下”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an is a universal and unreasonable phenomenon in the society. And its reflection on language is sexist language.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re are traces of sexist language. Unless one is careful enough with his/her speech, one may easily offend others unconsciously. In China, under the control of strict hierarchy feudal society, the females were regarded inferior. They depend on male and were dominated by male. Sothe discrimination and prejudice against women is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which is inevitably reflected in Chinese. For example, the sayings “妇人之见”, “头发长见识短”, “男子汉不和妇人一般见识”, “长舌妇”, etc, reflect the pejorative attitude toward women. And there are also many derogatory titles for women, such as “贱人”, “泼妇”, “母老虎”, “母夜叉”, “娘儿们”,“悍妇”etc. In Chinese, there is also racist language. For example, “using “蒙古大夫”for an incompetent doctors; using “小鬼子”for Japanese. “洋鬼子”,“大鼻子”for westerners.”[16] Most of these words are derogatory. It shows off that Chinese is more superior than other racial or ethic groups. Having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taboo culture。Language and culture rely on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Languages are formed and develop under certain cultural background. Linguistic taboo is a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re restricted and influenced by specific cultural background. Some words are prohibited in English; some words are banned in Chinese and some

《傲慢与偏见》中中西跨文化交际的非语言差异

《傲慢与偏见》中中西跨文化交际的非语言差异 摘要:中华西方文化各有千秋,两者之间常被后人作为评比的对象,尤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对比探讨更是常见。传统评比方式多数局限于语言上的交流,这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内涵。本文结合《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深刻内涵,对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展开评析。 关键词:中西跨文化非语言差异 引言 中国是东方最为典型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标志着东方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充分展示了两千多年的民族文化价值。西方则是更早于中国发展的文明国度,其所蕴含的历史文明依旧深刻而富有内涵。基于世界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文学交流也越来越多,探讨中西方文化共有的艺术价值,成为了现代文学界研究的焦点。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深入体会,不能局限于文字语言的沟通交流,也要考虑非语言差异所塑造出来的文化之美。 一、简?奥斯汀经典之作 英国是西方文学的基本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国度,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奠定了英国深厚的

文学地位。从历史时间来看,文艺复兴时期为13-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文学革新活动,以但丁、彼特拉克、乔万尼?薄伽丘等“文学三杰”为代表人物,推动了浩浩荡荡的欧洲文学革命。简?奥斯汀是18世纪英国著名女性文学家的代表人物,其笔下创作了无数与英国社会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并且坚持了女性婚姻和生活这一题材,将小说的文学艺术全面发挥出来。《傲慢与偏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二、《傲慢与偏见》的“跨文化”与“非语言” 文化是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积累的财富,文化并非某一个国家特有的,而是整个人类生活文明的必然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以及从现实交易活动里提炼了许多交际的哲学之理,这些都是立足于现实实践而积累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文化交际的差异性很明显,受到历史环境、发展历程、人文思想等方面条件的影响,文化交际活动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跨文化交际”是关系学里的新概念。研究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差异,应先结合作品对“跨文化、非语言”两大概念详细地了解。

家长禁忌语言

家长禁忌语言 1居高临下 禁忌语言:“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要害分析:如果父母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的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映,最后事倍功半。 2冷嘲热讽 禁忌语言: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你可是我家的天才等 要害分析:儿童心理治疗专家指出,孩子,尤其时幼儿,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热讽。他们很难理解,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而实质是贬损的“双关语”,即使你说这些话时还带着许幽默感。 3绝对否定 禁忌语言:“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等。 要害分析:批评孩子时对的,但如果把话说绝,反过来可能引发孩子的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后拒绝接受批评教育。 4言过其实 禁忌语言: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玩具,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等等 要害分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会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的评语或称赞也会将信将疑。此外听惯父母夸大其词的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有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的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5人身攻击 禁忌语言:你胖得象头猪,你蠢的象头驴等等 要害分析:智力再愚钝的孩子在也会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着“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自尊自信。 6威胁恐吓 禁忌语言: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关你禁闭,你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 要害分析:这类虚张声势的威吓和言过其实的表扬一样,同样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亲热和信任。 7冷若冰霜 禁忌语言:“你没看到我正在忙着吗,”“待会儿再说” 要害分析:孩子从这话中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无兴趣,他们并不把我当心肝宝贝.

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Ξ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陈丛耘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摘 要: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学术界有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教训说。本文提出第五语 言禁忌观,认为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并从语言禁忌的特征、功能和性质,语言禁忌的流变,语言禁忌社会心理诱因四个方面加以证明。 关键词:语言;禁忌;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06)04-0060-04 一、第五语言禁忌观的提出 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目前,学术界有以下四种看法: 灵力说。灵力即玛那(mana ),玛那是源于大洋州的一个人类学术语,指事物或人所体现出的超自然的力量,汉语中的对译词是灵力。灵力说认为,在禁忌的原始状态,事物有一种超人的神秘力量,由于对这些事物产生了崇敬感和畏惧感,于是就产生了禁忌。 欲望说。欲望是人的本能,但是社会的人在心理上要对欲望进行某种抑制,这种抑制便是禁忌的根本来源。仪式说。禁忌是一种社会制约,最初的社会制约是从仪式中表现出来的,仪式代表了一种非理据性的社会规定性,包括禁忌在内,它虽然具有人为性,而一旦形成后就有了不可抗拒的约束力量,人们出于社会化的需要,往往不去认真考察它的合理性,而只是绝对服从,并依靠社会的、宗教的、宗法的威力传承下去。 教训说。早期人类由于科学不发达而愚昧,对某种偶然的因素往往容易形成共同的误解,产生不良后果以致形成教训,因此禁忌由此产生。 目前流行的这四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禁忌作了不同的解释。灵力说是从人类信仰发展史方面对禁忌的认识。欲望说是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对禁忌的缘起所作的界说。仪式说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禁忌的由来所作的解释。教训说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禁忌的产生所作的说明。它们虽各具影响力,但难免偏于一隅。 对禁忌的解释除了以上四种学说之外,还可以用“社会心理说”加以解释。我们认为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二、来自语言禁忌特征、功能和性质的证明 1.语言禁忌的特征 危险性特征。大凡禁忌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与禁忌的事物所具有的灵力的大小成正比,灵力大的事物危险性就大,灵力小的事物危险性小,以人名的禁忌而言,冒犯皇名和冒犯父名,前者的危险性比后者大,因为在人们的心理上,皇上比家父具有的灵力要大得多。 惩罚性特征。违反禁忌者要受到惩罚,这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惩罚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由于远古的人类对自然力无法解释和思想愚昧,他们往往将违禁者受到的惩罚与鬼神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在心理上认为惩罚的实施是由禁忌的事物用超人的神秘的灵力来完成的,如“现世报、身后报、来世报”之类反映因果报应的语词只是说明了惩罚的时间差异,并没有否认惩罚的心理存在。禁忌惩罚与犯忌触禁者所具备的反灵力能力的大小成反比,反灵力弱的受到的惩罚就重,反灵力强的受到的惩罚就轻,反灵力能力的强弱可以是实体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反灵力能力的强弱决定于人们在心理上对灵力的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又取决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赐福性特征。人们认为禁忌的事物不仅具有危险性和惩罚性,同时还存在着赐福性特征。禁忌的事物可第26卷第4期2006年8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ol.26N o.4Aug.2006Ξ收稿日期:2006-05-25 作者简介:陈丛耘(1957-),女,江苏通州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5级硕士研究生。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体现

非言语交际行为是指语言范畴以外的交际行为,它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 表达思想的,换句话说就是除了用语言交流的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会发现,有些非言语行为不但是跨文化的、跨国界的甚至是跨语言社团的,有着较大范围的普遍性,但更多的非语言行为只是为某一言语社团或某一文化所独有的,在其背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规则。人们都是不自觉地利用这些文化规则来约束自己的非言语行为的,所以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际时,由于对不同文化规则所作的解释不同,就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误。因此,正确识别、理解和反馈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各种非言语行为十分重要。 一、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分类及其交际功能 人们对于非言语交际的行为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虽然有些分类出现了相互交叉或包容的现象,但非言语交际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八种:时间学(chronemics),研究人们利用时间的方式及其意义;空间学(proxemics),研究人际距离及空间使用方法及其意义,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身势学(kinesics),研究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手势等;体触学(haptics),研究身体接触所传达的信息;外表(physical appearance),研究人们的 肤色、 衣着打扮及身体形态等;目光学(oculesics),研究人们通过目光接触、眨眼、眼珠转动及瞳孔放大等所传达的信息;副语言(paralanguage/vocalics),研究声音的非言语成分所传达的信息,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非语义声音;嗅觉学(olfactics),研究人们如何通过气味来传达信息。 非言语交际行为具有许多独特的交际功能,根据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分类,其交际功能大体分为五种:(1)补足(complementing):在交际中,非语言符号如表情、手势、声调等,都可以用来填补、增加、充实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时的某些不足或缺欠。例如你的孩子考试得了好成绩,你搂住他说:“真棒!”你的搂抱就补充了你的言语信息。(2)替代(substituting):替代作用是指在无法用语言交流信息,或特定的环境阻碍了语言交流时,人们可以用非语言符号来代替语言符号传递意义。有时不用说话,只用表情、手势等就可以传递信息。比如有人在众人面前揭你的短, 你不便当众阻止他,所以瞪他一眼,这怒目一视就是以非言语替代了言语信息。(3)强调(accenting):非言语交际的强调作用可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的同时体现出来。在人们讲话时, 常常用手势加强语气,或强调某一论点。(4)暗示:在非言语交际中,人们有用非言语手段来表示那些不便言传而又要让人意会的信息。言语交际双方的情绪反应、态度变化等往往是借助于非言语交流来完成的,如降低语调暗示话语完结,目光鼓励表示对对方谈话有兴趣等等。 (5)抵触(contradicting):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姿态、声音以及交际双方的距离和时间、标志等,可以表达出文字形式无法表达的种种感受。比如当 你收到一份不太想要的礼物时,你可能口头表示高兴,但你的表情可能与你的言语信息相矛盾,甚至两种表情相互矛盾,比如微笑的同时又皱眉。 二、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 非言语交际是符号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具有与语言一样的社会文化属性。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规则,了解这些规则,对于正确使用非言语行为,提高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能力十分重要。 (一)时空利用 1.时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以研究人们利用时空的文化差异而闻名于西方学术界,他根据人们利用时间的不同方式,提出一元时间(monochronictimesystem)和多元时间(polychronictimesystem)两大系统。一元时间的特点是长计划,短安排,一次只做一件事,已定日程不轻易改变,讲究效率,尊重个人隐私权。多元时间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一次时间可做多件事,讲究水到渠成,富有自然性、弹性和人情味。英美人把时间看作是一种可以人为地进行切分或组合的具有实体性的东西。他们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因此很讲究计划的周密性。英美的学校在一学年快结束时,可能已将下一学年的每月、每周甚至每天该做的事编排好了。社交活动中,提前预约被视作必要的礼貌行为。Thelastminutenotice(最后一刻的通知)会引起人的反感,因为这最后一刻的通知,一是使人措手不及,会打乱原有计划,二是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体现 孟兆芬 (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各民族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共性是由于人类有共同的生理机制,独特性是由于很多非言语交际行为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里养成的。有时中国文化中的某些无意识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西方文化里被看作有意识的行为;而中国文化中一些友好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西方文化里可能会成为污辱人的行为。所以,不了解非言语交际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就有可能出现交际上的障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冲突。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行为;独特性;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158-02 Vol.33No.10 Oct.2012 第33卷第10期2012年10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158--

面试必知的八大语言禁忌

面试必知的八大语言禁忌 对于面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种理解的误区:面试一测外貌;二测口才。但除特殊行业的特殊要求外,如上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有八点面试都要知道的禁忌语言都值得关注的。 比如讲究知识型的用人单位,如果也招来那些只有外貌和口才而没有真本领的员工,那就无异于买花瓶了。现在有很多年轻的求职者自以为外貌和口才资质不错,以为在主考官面前能“对答如流”,便可以捞足“印象分”。孰料,恰恰是这号人最有可能被前面所讲的那些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原因很简单,在知识为上的今天,用人单位根本不会考虑用这种外在轻浮内在无实的人。也就是说,由于你刻意卖弄自己的口才,没有管好嘴,结果在急于表现自己的同时也充分暴露了自己知识浅薄的弱点,最终还是那张嘴误了你自己。为此,必须给那些自以为通过门才的表现力来赢得求职者成功的人泼点冷水,同时也给这些人指出如下8种求职的“嘴忌”。 一、“以我为轴”的夸夸其谈 面试中对自己经历及能力的表述简明扼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像像开话匣子般没完没了地夸夸其谈,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为主”。求职者要讲究实在,言简意赅,不可大包大揽地做太多的口头承诺,说得太多了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先定位好你面试中的角色,绝对要避免以我为轴的问题。 考官在面试时往往要求你当场表现自己的才艺,你姑且可以谦虚地一试,但休要还没动手,那张嘴就迫不及待地声称这事没问题,那事很容易。有夸海口之嫌的话在求职面试场合,一定要慎出。不错,负责招聘的主考官很注重对你能力的评估,但面试时他更会对你抱着谨慎的态度,意在让你充分展示自己。这时,如果你想把考官“侃”晕,东拉西扯,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题,甚至大肆吹嘘“关系网”,还自鸣得意,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能量,那

非语言行为及文化差异

---------------------------------------------------------------最新资料推荐------------------------------------------------------ 非语言行为及文化差异 Nonverb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elaborate code that is written nowhere,known by none,and understood by all.Edward Sapir(1935 Sapir(1935) 1/ 25

objectives? Describe categories and subcategori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Identify the 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Grasp the funct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Grasp the evolu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 Develop intercultural skill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最新资料推荐------------------------------------------------------ The definit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open to many interpretations ? Defini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all human communication events that transcend spoken or written words, and these nonverbal events and behaviors can be interpreted through verbal symbols ? Defini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defined as all types of communication that take place without words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elaborate code that is written nowhere, known by none, and understood by all(Edward Sapir) 3/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