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作品欣赏(1)

徐悲鸿作品欣赏(1)
徐悲鸿作品欣赏(1)

玉林师范学院“美术鉴赏”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2013 学年至2014 学年

第一学期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学号201210401251

姓名欧祖秀

任课教师金昌浩

交稿日期2013年12月12日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徐悲鸿作品欣赏

摘要:徐悲鸿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他的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其留给后人的名画数不胜数。本文着重介绍了他的《奴隶与狮》和《八骏图》。

关键字:徐悲鸿美术画家名画鉴赏

一、徐悲鸿生平

徐悲鸿原名寿康,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八骏图》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徐悲鸿善于画马,对马的结构和习性都非常熟悉,尤其表现在对细节的描绘上。他画的草以书法马鼻孔都特别大,他认为马鼻孔大肺活量也会相对较大,跑起来才会有力而且耐久;马腿的比例相对稍长,长腿跑起来较快。至于蹄,看来好似一两笔简单带过,但却是花费了长时间研究描摹的结果。他曾说过“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活的关键;拂动的马鬃和马尾,是表现马刚柔相济的魅力所在。徐悲鸿认为毛笔太软,画不出鬃尾的质感和劲力,所以他常用硬笔扫出鬃尾,使之纤毫毕露,而呈现出动力的美感。在此幅画中,沿用画家常用的罗纹纸,构图精准,别具一格。徐悲鸿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符合西方的焦点透视法。三腿直立,一腿微微上提,即将奔跑之势呼之欲出。

二、徐悲鸿《八骏图》鉴赏

(1)作品背景

徐悲鸿画马,不仅只为一般观赏,而大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之悲愤和爱国忧世的心情。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驻沪19路军与上海人民奋起抗日,徐悲鸿激于爱国热情,画了一匹昂首屹立的马,命名为《独立》,表达出希望祖国独立强盛的时代意识,使人感奋。1935年,徐悲鸿画《奔马》一幅,在画上题写了“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他的《嘶马图》,画一匹马在荒野里奋跃前蹄,题“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诗句。他还画了“相期效死得长征”的奔马,热切期望中华民族觉醒,奋起自救。他借马的形象表达的高尚情操和他在艺术作品中所寄托的内涵更成为鼓舞人们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

的国画奔马。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

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

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

表现出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

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徐悲鸿自己

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匹马形态各异,飘逸

灵动,在绘画技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

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

法、解剖法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

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为不可多得的品。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据历史记载,《八骏图》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画的是周穆王游仑山时为之的匹良马。关于八骏的名目,各书记载不同。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曰绝地,华骝(黑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云南马三河马,伊俐马,千里马,汗血宝马。按照我国古代对最好‘八骏’的称呼,分别取名为:

一、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

二、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

三、夜行万里;

四、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

五、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六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

七、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

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2)作品特点:《八骏马》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八骏图上,八匹英姿勃勃的骏马飞奔向前,姿态各异,匹匹高大雄健、精神焕发。其中的一匹最具特色,它后腿蹬地,前蹄腾空而起,鬓毛迎风飘动,昂扬尾,自由奔放。《八骏图》是徐悲鸿送给陈纳德将军的一幅巨作。那时陈纳德将军正从战场上凯旋归来,画上那昂首奋蹄的八匹骏马,映照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骏马奔腾似潮涌,一日千独行空。驰骋疆场唯我狂,遨游神州立战功”。奔腾的骏马,显现的是气度,释放的力量,超越的是灵魂。徐悲鸿的《八骏图》体现的是飞扬的志气,中华的灵魂。徐悲鸿的马反映了他的追求,是他的又一个创造。他的马给我们带到了一个写实主义的理想王国,实现了300年前金冬心所憧憬的“昔年曾蹑五云端,不与人骑更好看”的境界。

①悲鸿所画的奔马,奔腾驰骋,桀骜不凡,自由奔放,欢快振奋,观之令

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

②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

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

③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

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④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

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

漓。⑤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状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⑥品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的象征和标志

(3)作品价值

徐悲鸿的马反映了他的追求,是他的又一个创造。他的马给我们带到了一个写实主义的理想王国,实现了300年前金冬心所憧憬的“昔年曾蹑五云端,不与人骑更好看”的境界。他的画,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色彩构成(色相环)

习题一:制作色标 ①色相环 目的:认识各种颜色的面貌以及它们在色相环上的位置。 要求:a.做12色色相环。 b.水粉平涂。 c.制作要工整、干净。 方法:a. 色相环最大直径为10cm,内环直径为6cm。 b.先将红(品红,颜料中没有此色,可用玫红替代)、黄(柠檬黄)、蓝(湖 蓝)三原色涂在格子中,每一个色之间空3个格;再将红、黄、蓝相混 得出的三个间色橙、绿、紫涂在空格的中间;原色与间色之间进一步相 混,可得12色相环。 ②半个色轮以外的色相推移 目的:此练习在于感受色相带给人的直觉力量。 要求:a.按照色环的排列顺序来选用色相,色阶数可多可少。 b.色相全部用高彩度色,注意画面的主色调,尤其是半个色轮以外的推移, 要按照所需扩大某节段的色阶数,形成有主调的色相推移画面。 方法:调色方法同前。将调好的色阶填入到抽象图形中。 尺寸:20cm×20cm

习题一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习题二:明度色阶 ①明度色阶 目的:体验明度渐变色阶带来的秩序与理性感觉。 要求:a.做两组:一组是无彩色的明度色阶,一组是有彩色的明度色阶,将它们并排贴在一张8开纸上。明度等级为11个,黑定为0,白定为10,从 1到9为灰色系列(孟谢尔色彩体系)。 b.选明度较深的颜色来做(因为颜色加白容易干净、漂亮,加黑容易显脏), 如群青、青莲等。 方法:a.在画纸上打好15个左右5cm×4cm的横格,从白色开始涂,一点点地加黑,直到黑色。超出15个层次也可以,最后从中挑选11个合适的色阶。 b.从色块上裁下3cm×1.5cm大小的正式色阶,将其粘贴在另一张8开纸 上(色阶之间可留有一定的间隔)。 ②明度推移构成练习 目的:从一个颜色向深或向浅的发展中了解单一色相的表现范围;从色阶的深浅变化中理解渐变的节奏关系,以此达到色彩的光感、深度感、空间感等的表现;从明度推移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色彩的调和手法。 要求:a.色阶要10个层次左右,变化要有均匀、等差或等比关系。 b.抽象图形。构图尽量单纯,尤其是第一张无彩色系的明度渐变构成,可 用简单的重复性构图,易出效果。 c.色阶要在调色盒里调和,以备一个颜色反复使用。 方法:a.画好构图,根据画面需要确定色阶数;或者先调好色阶,再根据色阶数安排构图。 b.调色方法:白色与黑色分别摆放在色盒的两端(假定11个色阶),第一 格的白是10份,第二格是9份,第三格是8份,依次递减,最后一格 的白是0;反过来,这边第一格黑是10份,第二格黑足9份,依次递 减。每一格色彩都应是10份(靠感觉估计色量)。调一个色,在纸上试 一个色,边调边试。试色时注意:颜色与颜色要挨着,不要留缝隙,这 样才容易准确。 c.有彩色的明度色阶调配方法同上。如果色阶需要加黑时,一定要小心, 以免过渡太快。 d.将调好的色阶带入抽象图形中,构成画面。 尺寸:20cm×20cm

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的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景色相关图片。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 第 2 页共 6 页

(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黄色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的树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 6、作品展示: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 大班美术活动《织网》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织网》教案 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鲜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 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第 3 页共 6 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徐悲鸿与奔马》分析

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请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纵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优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3)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理论)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是大多数基本形有秩序的排列,在方向上一致,而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异效果。 2、同一基本形的空间中的方向,也能得到近似的形状。 3、面具有长度和宽度,而没有。 4、打散构成是一种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分为各个部分、单位,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 5、色光混合中,三原色光是指朱红、翠绿、。 6、色彩的三要素是、、。 7、光的波长是由两个因素决定。 8、黄金分割比的比例是1:。 9、色彩可以分为两大范畴。 10、在密集的训练中应该注意基本形的面积要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形状可以相同或近似,不能组织涣散。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家具设计等,属于。() A、装饰设计 B、视觉传达设计 C、机能设计 D、环境设计 12、用色彩表现空间的远近变化,必须利用色彩的变化。() A、饱和 B、冷暖 C、色相 D、对比 13、决定一个色彩力量的三个因素是纯度、明度和。() A、位置 B、冷暖 C、面积 D、形状 14、构成设计作为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的描写手法。() A、色彩训练 B、造型训练 C、空间训练 D、技法训练 15、最白的表面对光线的实际反射率是。() A、85% B、90% C、95% D、100% 16、白色是无彩色,它在冷暖性质上属于。() A、冷色 B、暖色 C、中性色 D、相近色 17、在色彩构图中,突出形态主要靠。() A、色相对比 B、明度对比 C、纯度对比 D、冷暖对比 18、在毕加索的作品《梦》中,画面明确地分成了色平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9、形体中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的大小关系称之为。() A、条理 B、对称 C、均衡 D、比例 20、蠕变是指在不变载荷作用下,随着时间延续而逐渐增大的材料。() A、弹性应变 B、塑性应变 C、膨胀性应变 D、收缩性应变

幼儿园大班秋天美术教案

大班秋天美术教案:美丽的秋装 设计意图: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导幼儿感受到大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制作或开展其它活动。本次主题活动正是在一次散步中孩子们发现地上的落叶,继而与之游戏而引发的。我们借助随手可见的树叶,让幼儿说说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引导幼儿在用树叶拼贴、组画的过程中,表现他们的创意和审美能力。我们把各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儿童的各种语言表示对树叶的喜爱,增加对树叶的了解。在幼儿了解树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结合手工制作的美术活动"美丽的秋装",此活动我们综合了语言、音乐、律动等来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剪贴的方法让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一、活动目标: 1、萌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不同形态,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尝试用不同的树叶剪贴组画,创造性地装饰衣服。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创作。并与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利用树叶装饰衣服。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进行创作。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 2、废旧衣服、双面胶、剪刀、彩笔等。 3、收集一些秋装的图片,及老师事先装饰好的衣服。 经验准备:幼儿会使用双面胶。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二)观察服装,了解装饰特点。 1、今天,邀请大家用我带来的这些秋天里的礼物,装饰一下衣服,使它们变成有自己特色的服装。 2、幼儿观察自己及同伴的服装。 你的衣服是怎么装饰的?它有些什么图案和花纹?在衣服的什么地方? 3、与幼儿共同小结:小朋友的衣服是装饰得各种各样,很漂亮。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漂亮的衣服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4、师幼共同观察总结:有的衣服领口有一圈花边;有的胸前有一个大的图案;有的是条纹衫,一条绿一条红有规则的排列的;有的衣服上都是树叶小圆点。 (三)拼拼摆摆,大胆构图。 1、设问:你想怎样来装饰衣服?引导幼儿抓住动物(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自选树叶进行剪贴活动。 2、交代操作要求: 铺平衣服;合理选材、布局;用料时,用点拿点,多了放回去。 3、幼儿分小组进行操作。 (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可以启发幼儿利用树叶形状特征剪贴成可爱的小动物,或者可以中心贴、对角贴可贴成美丽的装饰画) 4、欣赏并简单评价第一次操作。 (1)师幼一起欣赏幼儿的作品。(流动式) (2)你在衣服的什么地方用的什么装饰的? (第一次拼拼摆摆,让幼儿初步构图,感受装饰活动的乐趣。) (四)拼拼贴贴,装饰背心。 1、怎样才能让漂亮的图案固定在衣服上? 2、这么漂亮的衣服如果穿起来一定会更漂亮,可是如果现在就穿起来,上

绘画鉴赏:关于徐悲鸿〈奔马图〉的再认识

公共艺术课程论文题目:《关于徐悲鸿〈奔马图〉的再认识》 课程名称:中国绘画鉴赏 关于徐悲鸿《奔马图》的再认识 摘要: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

要冲破画面。 关键字:生气勃勃,形态各异,托物抒怀。 一《奔马图》创作背景: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这就是《奔马图》由来。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徐悲鸿的画从小出名,渡船公欲求徐先生画马而又难以启口。有一次被徐悲鸿猜透了他的心思,欣然允诺日后为其作画。后来,徐先生发迹,到南京前中央大学教书,曾托渡船公为他找个合适的门卫。渡船公说“只有乡下人,名叫史坤生,家住官林义壮村”。奔马,令人神思飞越,生发出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在徐悲鸿先生的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纸而出。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知识讲解

徐悲鸿《奔马图》的 鉴赏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系院:初等教育学院 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 姓名:邱楠

学号:20101121107 目录 作者简介 (3) 《奔马图》创作背景 (4) 《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 《奔马图》绘画特点 (6) 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

作者简介: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活动目标: 1、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并能创编故事。 3、激发幼儿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并初步尝试用不同墨色表现马的形态。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 4、毛笔、宣纸、墨、水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

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小朋友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创编故事:你能不能给这幅画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呢?(3)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油画艺术鉴赏论文(徐悲鸿赏析)

提起徐悲鸿的作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奔马图》和《群马》。徐悲鸿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他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个人,及其作品有着深远影响。徐悲鸿画马,不仅只为一般观赏,而大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之悲愤和爱国忧世的心情。例如《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由此可见,徐悲鸿不仅是一名画家,更是一名爱国主义者。曾有外国学生趁醉酒时对中国人大肆侮辱,徐悲鸿愤而蹶起,厉声叱道:“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徐悲鸿为了祖国的尊严,刻苦学习绘画,终于学有所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也不得不低下他的头,对徐悲鸿和中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对徐悲鸿说:“你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我认输了!”徐悲鸿却说:“我不是天才,因为我心中装着我的祖国,是她,给我力量和智慧。祖国在我心中是神圣的、伟大的、任何人都不能侮辱我的祖国。” 专业人士论徐悲鸿画马,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烟,笔墨酣畅,形神具足。用外行的眼光观察,徐悲鸿笔下的每一匹马都处于动态,或而飞奔,或而卯足精神,伺机而发,马鬃和马尾无一不随风卷起,体现了马内心的澎湃。内行人又称,徐悲鸿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马的感情都是难以言表的,马是人才的象征,名族振奋的象征,古有千里马与伯乐之美谈,老马识途的智慧,现代的影视作品也多次体现并赞美

【美术欣赏】徐悲鸿:油画欣赏

徐悲鸿·油画 徐悲鸿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原名寿康原名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美术家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长画马。。他是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中国现代美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的奠基者的奠基者。。 徐悲鸿出身贫寒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在我国美术史美术史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上起到了承前启后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他擅长素描、、油画油画、、中国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山水、、花鸟、走兽走兽、、人物人物、、历史历史、、神话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我后》、》、》、中国画中国画中国画《《九方皋九方皋》、《》、《》、《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他常画的奔马、、雄狮雄狮、、晨鸡等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的象征和标志。。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筒上的秋色》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纸筒上的秋色》 设计意图: 最近,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好多的卷筒纸纸芯,它结实、耐用,粗细不一,圆筒的外形、单一的色彩,是幼儿进行美工创作的好 材料。可摆,可挂,装饰性极强。在收集了一些纸筒后,我就这 一材料进行设想:感觉纸筒浑圆的外形适合画一些图案。大班幼 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正值"美丽的秋天"话题 进行中,我设想,如果把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设计在这些高矮、粗 细不一的纸筒上,那就是一个个非常有艺术特色的工艺品啊。于是,带着这些思考,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纸筒上的秋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纸筒上创作秋天的景物,体验秋天的美和丰收的喜悦。 2、感受色彩和图案的美感。 3、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了解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能够把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加以组织,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力【大班美术教案/daban/meishu/】,创作各种各样的有关秋的 美丽图画。 活动难点: 在圆形的立体的纸筒上进行绘画、剪贴、盘贴、捏等手工技能操 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展示台:高矮、粗细不一的纸筒;幼儿人手一个; 2、操作工具:抹布、报纸、剪刀、彩色的纸张、各种色彩的毛线、油画棒、颜料、棉花签、彩泥、勾线笔、双面胶、盘子。 活动过程:

一、感知秋天。 1、教师:美丽的秋天来了,请你说一说你在秋天里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闻到了什么?<文章.出自教案网.>(引导幼儿从农作物、花、水果、树叶、虫子等方面讲述)那么你知道秋天里还有什么东西? 2、小结:是啊,秋天是一个美丽、收获的季节。有清新的空气、迷人的景色、成熟的庄稼和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果子。我们都喜欢秋天。 二、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秋天"的创作想法。 1、教师: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把这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搬到纸筒上。大家想一想:你要在纸筒上创作什么样的秋天?用什么方法?怎么做? 2、教师适当示范在纸筒上绘画的方式。 教师:想一想,在纸筒上绘画和我们平时绘画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么做呢?

徐悲鸿国画赏析

徐悲鸿国画赏析 这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画赏析这门选修,在老师的认真讲解和详细的PPT展示下,我对国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众多画家中,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徐悲鸿了。 徐悲鸿于1895年7月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他在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率先系统地将西方绘画艺术形式引入国内的画家中,徐悲鸿堪称杰出的活动家与倡导者。由于他所处的地位和创作的高超技巧,在中国美术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许多早年留欧、留日的画家,如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超士、吴法鼎等,均在回国后沉浸在自己的画室之中,唯徐悲鸿以其积极的社会活动能力,影响了中国画坛半个多世纪。同时,作为优秀的艺术教育家与画家,他树立了一个勤勉刻苦的形象。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尤其是他的《奔马图》。 《奔马图》(图①)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

大班美术-秋色(欣赏)

第周时间课时科目活动名称秋色(欣赏) 活动目标1.欣赏关于秋天的摄影,和绘画作品。感受秋天里丰富的色彩变化。 2.了解画家表现秋色的方法,尝试用色块涂染的方法表现对秋天的感受。 3.在与同伴合作绘画的过程中。能通过协商分工的方法共同完成画面。 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1.幼儿在散步秋游时观察过秋天植物的变化。 2.水粉笔若干。各色颜料装在小杯子里。在墙上张贴画有山坡或树干、树枝的大纸(4人1张)。 3.幼儿用书:《秋色》。 4.欢快的音乐,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对秋天的印象。引出欣赏的话题。 教师:你觉得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秋天的树有什么样的变化?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出示幼儿用书中周昭坎的作品《秋色胜似春》,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秋色。教师:看看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这是秋天的什么地方?这些树是什么样子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多吗?这么多的树叶一片一片连在一起,远远的看上去像什么? 教师:如果秋天的时候你来到这样一片树林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想在树林里干什么呢? 教师:看看画家是用什么方法画这些树的?(用多种颜色涂抹在一起。)这种画法与我们平常画树有什么不同? 3.比较,欣赏幼儿用书中的两幅作品,了解表现秋色的多种方法。 教师:看一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幅?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秋色的? 教师小结:秋天的景色很美,以前我们经常用黑色签字笔先画轮廓再涂色的方法画树,今天我们尝试用水粉颜色直接涂染的方法来表现秋天里彩色的树吧。 4.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与同伴合作使用操作材料创作《我眼中的秋色》,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协商,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进行自由创作。 教师提醒幼儿构图要丰满,学会相互交换颜色。 5.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自由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秋天的景色的?在合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秋天

中班美术:《秋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感受秋天的丰富性。 2.继续学习用绘画的方式,选用各种颜色大胆地表现秋天的色彩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大胆地用色彩表现秋天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 1.秋天的图片制作的PPT课件。 2.蜡笔,绘画纸若干,记号笔。 3.范画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师:秋天真美丽,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礼物,请你猜猜有哪些礼物呢? 小结:原来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五颜六色的果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秋叶。 为了感谢秋姑娘,老师想把这些礼物画成秋天的画送给秋姑娘,你们愿意帮助我吗?那我们一起来画美丽的秋吧。 幼儿活动: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现在的季节,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说出为什么喜欢秋天。 知道秋姑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有一起绘画美丽秋天的愿望。 二、示范指导。 1.教师播放秋天的美景,幼儿初步欣赏。 师:“现在请跟着老师,我们一起跟着秋姑娘去欣赏下秋天的美景把。”教师边观看图片欣赏,边对图片进行讲解说明。 2.欣赏完后,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秋景后,给你什么感受呢? 3.教师边总结边示范画秋天里的景色。 师:秋天的大树有绿颜色、黄颜色、红颜色的叶子,真的十分神奇。秋天的花朵有菊花等非常的美丽。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苹果熟了,还有许多的种子都成熟了。教师示范画秋天的大树、苹果和菊花等。 幼儿活动:幼儿认真欣赏秋天的图片,能初步感受对秋天的喜爱。 能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知道秋天的美景怎么绘画,初步了解了构图。 能仔细观看教师示范创作。知道秋天的叶子有绿颜色、黄颜色和红颜色。 三、操作指导。 1.教师连续播放PPT的图片,幼儿看着图片进行绘画,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合理布局。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把秋天的美景画下来?老师现在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只记号笔、一张白纸、还有一盒蜡笔。你可以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的美景画出来,但是,在画之前听清楚我的要求,请你在创作的时候先想好自己想要画的什么,然后再拿起记号笔开始创作好吗?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在边上指导说明,对于能力差的幼儿进行及时的帮助。 幼儿活动:幼儿知道绘画要求,了解绘画布局。知道在画之前要想清楚画什么,然后再拿起记号笔开始创作。 幼儿在创作中可以观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画出大树、苹果和菊花,并为它们图上美丽的颜色。 四、结束活动。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秋姑娘,要求幼儿想秋姑娘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现在请你把你的作品送给秋姑娘把,送的时候请你向秋姑娘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的作品上有什么?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秋姑娘很喜欢大家的礼物,她说:“谢谢你们!” 幼儿活动: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秋姑娘,并向秋姑娘介绍出自己的作品上有些什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徐悲鸿奔马图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徐悲鸿奔马图 导读: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 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群马》 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国后,

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总结:此画得到画筹四万新币,为这一时期与南洋募捐中画筹最多的一幅,徐悲鸿本人也是非常满意这幅作品,特意请摄影师为其和画作拍照留念,后成为《悲鸿在星洲》一书的封面。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活动奔马(徐悲鸿)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并能创编故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活动目标: 1、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并能创编故事。 3、激发幼儿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并初步尝试用不同墨色表现马的形态。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 4、毛笔、宣纸、墨、水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小朋友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创编故事:你能不能给这幅画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3)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学学马儿在草原上欢快、自由的奔跑呢? 5、放录像,幼儿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三:示范展示

幼儿园大班秋天美术教案

幼儿园大班秋天美术教 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大班秋天美术教案:美丽的秋装 设计意图: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导幼儿感受到大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制作或开展其它活动。本次主题活动正是在一次散步中孩子们发现地上的落叶,继而与之游戏而引发的。我们借助随手可见的树叶,让幼儿说说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引导幼儿在用树叶拼贴、组画的过程中,表现他们的创意和审美能力。我们把各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儿童的各种语言表示对树叶的喜爱,增加对树叶的了解。在幼儿了解树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结合手工制作的美术活动"美丽的秋装",此活动我们综合了语言、音乐、律动等来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剪贴的方法让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一、活动目标: 1、萌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不同形态,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尝试用不同的树叶剪贴组画,创造性地装饰衣服。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创作。并与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利用树叶装饰衣服。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进行创作。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 2、废旧衣服、双面胶、剪刀、彩笔等。 3、收集一些秋装的图片,及老师事先装饰好的衣服。 经验准备:幼儿会使用双面胶。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二)观察服装,了解装饰特点。 1、今天,邀请大家用我带来的这些秋天里的礼物,装饰一下衣服,使它们变成有自己特色的服装。 2、幼儿观察自己及同伴的服装。 你的衣服是怎么装饰的它有些什么图案和花纹在衣服的什么地方 3、与幼儿共同小结:小朋友的衣服是装饰得各种各样,很漂亮。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漂亮的衣服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4、师幼共同观察总结:有的衣服领口有一圈花边;有的胸前有一个大的图案;有的是条纹衫,一条绿一条红有规则的排列的;有的衣服上都是树叶小圆点。 (三)拼拼摆摆,大胆构图。 1、设问:你想怎样来装饰衣服引导幼儿抓住动物(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自选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我喜欢的秋天》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我喜欢的秋天》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此次绘画活动选自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学前班用书下册,第六单元活动《我的秋天》。因为秋天来到了,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 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关秋天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一 单元的内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许多故事、儿歌、歌曲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可见秋天内容 在下册教材中是孩子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本次活 动是在科学认识秋天的特征;音乐学习歌曲《秋天来了》;歌曲表演《秋天在哪里》的基础上展开的绘画活动。符合季节变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们的 心理需要。题目改为《我喜欢的秋天》,更能表达出孩子们盼望秋天热爱秋天的情感。 2、幼儿情况分析 我们班是学前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相对是比较 强的,但在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发现和观察、对美的 创造和表达以及集体创作等能力上还需要加强,所以我 决定在我们班开展这次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合作绘画活 动《我喜欢的秋天》,不但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孩子们友好合作、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秋天的特征,抓住秋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 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在绘画的过程中 锻炼小朋友们友好合作、互动交流、积极配合等多种品 质和能力。 4、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绘画、剪贴等手工技能,合作表现秋天的美丽景色。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协作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对美的表现力。 5、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份,(内容为秋天里的各种景色)。MP3动画歌曲一盘《秋天》 学具:白纸六张、蜡笔、铅笔、记号笔、皱纹纸、 旅游帽、奖品若干。 活动:孩子们在课前进行观察秋天和找秋天的活动。 二、说设计 (一)教法 我主要采用是提问法、充实法、讨论法、评优法、 总结法、动静结合法。通过提问让小朋友们说出在课前 他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秋天的活动的,看到和感觉到了那 些秋天的特征。通过充实法孩子们观看课件丰富视野,

徐悲鸿绘画艺术欣赏有感

赏徐悲鸿书画心得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徐悲鸿早年游学于欧洲,深得西方画作之精髓,将西方油画与中国古典画法相融合,在画国画时加入油画的画法,显得更加饱满真实;在画西洋画时,时常会有国画的柔美之风,让画面增加宁静的气息。他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中国画变得别开生面;同时,他又在素描和油画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旧社会的中国多灾多难,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民生疾苦,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徐悲鸿的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画中处处透露着对社会丑恶的鞭挞,对外敌入侵的憎恨以及寄托他对祖国的关怀与期望。 如《群马》,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又如《奔马图》,此画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负伤之狮》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他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现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徐悲鸿创作了构思已久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画面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以自己的画笔为坚强不屈的同胞写下了无愧于时代的伟大形象。徐悲鸿为这幅画作了100多幅习作和画稿。最终使用了巨幅宣纸来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这在中国画中是前所未有的,它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是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 《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回来。《史记?田儋列传》原文这样记载:"……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遂自刭。……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