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

单反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
单反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

单反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

镜头的名称中都会标明镜头的焦距和口径,并刻在该镜头的镜圈上,可见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而光圈在控制曝光量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镜头的焦距、口径和光圈。

一、焦距

镜头的焦距(Focal Length),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的定义为: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的光学中心的变化带

来镜头焦距的变化。

现代135相机镜头的焦距变化幅度从6mm至2000mm,常用焦距段为15mm至600mm。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面对同样的被摄体,镜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镜头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

景物;焦距短,视角大,意味着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2、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小;焦距短,景深大,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大。景深表示纵深景物的影像清晰度,是摄影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将在第几章详细介绍。

二、口径

镜头的口径又称为绝对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口径的大小用口径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最大光孔直径,也可以用F系数的倒数表示,如F2.8或1∶2.8。F越小,表示口径越大。对于变焦镜头,我们会看到F3.5-5.6这样的表示方法,这两个数值分别是镜头广角端

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镜头的口径越大,实用价值越大。大口径镜头的优点主要有: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便于摄取小景深效果,使画面虚实结合;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凝固动体。但大口径镜头的制造工艺复杂,因而口径越大,镜头也越大,价格也越高。通常口径大一至半档,价格翻一至数倍。如佳能EF 50mm F1.8约700元,EF 50mm F1.4 USM约3000元,EF 50mm F1.2 L USM就要

上万元了。

三、光圈

光圈(Aperture)又称为相对口径,是镜头中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

大小的进光孔。

1、光圈系数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因此,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来说,f系数越小,表示光孔越大;f系数越大,表示光孔越小。

通常镜头上f 系数的表示方法有一档的变化,如f1、1.4、2、2.8、4、5.6、8、11、16、22、32、45、64等;有二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2、2.4、2.8、3.5、4、4.8、5.6、6.7、8、9.5、11、13、16等;还有三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4、4.5、5、5.6、6.3、7.1、8、9、10、11、13、14、16等。具体到某只镜头,

其f系数通常只具备其中连续的5至8档。

对不同的光圈系数f,我们可以用“2n”计算其进光照度的倍率关系,n为两档光圈之间相差的档数。如f4和f11相差3档,2n=23=8,即表示f4的进光照度是f11的8倍。当n为1时,2n=21=2,即对相邻两档光圈来说,大光圈的进

光照度是小光圈的2倍。

2、光圈的调节

镜头的光圈可以分为连续光圈和不连续光圈。连续光圈能实现无极调节,可以调节在两档光圈之间的任何位置上。不连续光圈按光圈的一档、二分之一档或三分之一档来调节,调节时有明显的定位手感。有的品牌的自动对焦镜头没有光圈调节环,靠相机的光圈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如佳能的EF系列镜头和尼康的

AF G系列镜头。

调节光圈时,光圈始终处于最大孔径状态。只有当按下快门按钮释放快门的瞬间,光圈才自动收缩到调定的f系数,曝光完毕光圈又恢复到最大孔径。

3、光圈的作用

光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节进光照度。这是光圈的基本作用。光圈调大,进光照度增大;光圈

调小,进光照度减小。它与快门速度配合解决曝光量问题。

(2)调节控制景深。这是光圈的重要作用。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

大。

(3) 影响成像质量。这是光圈容易被忽视的作用。任何镜头,都有某一档光圈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即受各种像差的影响最小。这档光圈俗称最佳光圈。使用专门仪器可以测出最佳光圈的准确位置。一般来说,最佳光圈位于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约2至3档处。大于、小于最佳光圈,镜头的球差、纵向色差、慧差、场曲和像散等像差就会增大,所以在拍摄时要尽量使用最佳光圈,以提高成像质

量。光圈孔径的形状也会影响成像质量,其多边形越接近圆形,成像质量越好一、

总称

狗头、黑孬:低端普及型镜头,包括低档单反相机的套头。

牛头:大口径专业镜头,其中G头指Minolta的牛头,L头指Canon的牛

头,*头指Pentax的牛头。

Nifty Fifty(漂亮50):50mm F1.4

Thrifty Fifty(节约50):50mm F1.8

二、各品牌镜头俗称(以品牌字母为序)

大白:Canon EF 100-400mm F4.5-5.6 L IS USM

小白:Canon EF 70-200mm F2.8 L USM

爱死小白:Canon EF 70-200mm F2.8 L IS USM

小小白:Canon EF 70-200mm F4 L USM

爱死小小白:Canon EF 70-200mm F4 L IS USM 老黑、Magic Drainpipe(魔法排水管):Canon EF 80-200mm F2.8L

绿豆:Canon EF 70-300mm DO IS USM

大眼睛:Canon EF 85mm F1.2 USM

霸王枪:Canon EF 400mm F2.8L IS USM

小痰盂:Canon EF 50mm F1.8

塑料痰盂:Canon EF 50mm F1.8 II

新大眼睛:Canon EF 50mm F1.2 L USM

黑夜之王:Canon EF 50mm F1.0 L USM

鹰眼:Contax 45mm F2.8

八枚玉:1958-1969年生产的Leica Summicron 35mm F2第一版镜头,银色,由八枚镜片组成,分为“眼镜版”和“无眼镜版”。眼镜版为了配合M3而推出,

用于修正取景时的放大倍率差。

六枚玉:1969-1973年生产的Leica Summicron 35mm F2第二版镜头,银色,编号自2316001起;1973-1979年生产的Leica Summicron 35mm F2第三版镜头,黑色,编号自2646001起。均由六枚镜片组成。

七枚玉:1980-1998年生产的Leica Summicron 35mm F2第四版镜头,黑

色和银色,由七枚镜片组成。

长生剑:Leica R Telyt 180mm F3.4 APO

大G:Minolta AF 80-200mm F2.8 APO G

小G:Minolta AF 70-200mm F2.8 APO G D SSM

多情环:Minolta 135mm F2.8mm STF

大钢炮:Nikkor AF-S VR 200-400mm F4 G IF ED,一说为Nikkor AF-S

80-200mm F2.8 D IF ED

小钢炮:Nikkor AF 80-200mm F2.8 ED

小竹炮:Nikkor AF-S VR 70-200mm F2.8 G IF ED

小纸炮:Nikkor AF-S 70-300mm F4-5.6 G

金广角:Nikkor 17-35mm F2.8 ED

银广角:Nikkor 18-35mm F3.5-4.5 D

钻石广角:Nikkor 20-35mm F2.8 D

小胖:Nikkor AF-S VR 200mm F2 G IF ED

碧玉刀、百变妖:Nikkor AF 28mm F1.4 D

饼干头:Nikkor 45mm F2.8

孔雀翎:Olympus zuiko 90mm F2.0 Marco

大金:Pentax SMC FA* 250-600mm F5.6

小金:Pentax FA* 70-200mm F2.8

小小金:Pentax SMC FA* 28-70mm F2.8

离别钩:Pentax SMC A* 200mm F4 Macro

风之眼:Pentax SMC FA 77mm F1.8 Limited

Pentax三公主:LE限量版定焦镜头Pentax SMC FA 31mm F1.8 AL Limited、SMC FA 43mm F1.9 Limited、SMC FA 77mm F1.8 Limited 大大黑、Sigmonster(怪物):Sigma 300-800mm F5.6 EX IF HSM

大黑:Sigma 100-300mm F4 APO EX IF HSM

小黑:Sigma 70-200mm F2.8 EX HSM

小黑妹:Sigma 70-200mm F2.8 DG Marco

Bigma(大马):Sigma 50-500mm F4-6.3 APO RF HSM EX

拳头:Zeiss C/Y 85mm F1.2对于数码单反而言,镜头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机身本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镜头是光线进入数码单反首先经过的“通道”,所以,如果镜头的光学素质打了折扣,那么再高档的数码单反也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镜头的基本知识。

镜头的划分可以分为很多类。比如可以按焦段划分,按照定焦和变焦划分,按照最近对焦距离划分,也可以按照品牌和卡口划分,或者是按照等级划分。听起来比较复杂,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先来说镜头的焦距。我们在了解或者选择购买一支镜头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因素就应该是镜头的焦距,这个参数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视角,也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题材。镜头的焦距一般用毫米来表示,例如35mm、85mm、105mm 等等。焦距越短(数字越小),视角就越宽;而焦距越长(数字越大),视角就越窄。除了视角的宽窄,焦距的变化还跟我们另一个直观的感受:焦距越短,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远;焦距越长,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近。所以大家该明白了,消费类数码相机上的变焦功能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拉近拉远”的感觉,实际

上就是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的。

对于135规格的数码单反而言,我们通常把焦距在24mm以下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24mm~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50mm~85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85mm~135mm的镜头称为中长焦镜头,200mm以上的镜头我们称为长焦镜头,如果焦距达到了400mm以上,那就是超长焦镜头了。

各个焦段的镜头究竟该如何使用呢?广角镜头的视角宽,所以适合拍摄风景,尤其是超广角镜头,视野宽广,拍摄出来的风景特别有气势。标准镜头的视角跟人眼的视角接近,因而得名。标准镜头的应用十分广泛,风景、人像都可以胜任,但也相当难以驾驭。普通人用标准镜头拍摄出的照片可能千篇一律,但是有经验的摄影师完全可以利用标准镜头跟人眼视角类似的这种特点,拍摄出很多具有现场感的照片。85mm~135mm的中长焦镜头一般用来拍摄半身人像,利用这种镜头很容易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看上去比较有艺术感。200mm以上

的长焦镜头通常就用来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等。因为焦距长,可以把很远的物体拉近到我们的眼前,所以不必离被摄物体很近就能拍出来清晰的画面。

在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的时候,我们显然很需要这样的能力。

当然,各个焦距段镜头的使用场合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广角镜头去拍摄一些人像作品,达到一种夸张的效果。也可以用长焦镜头去拍摄一些风光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获得经验了。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的焦距对应不同的拍摄场合和题材。但是,如果对于不同的拍摄题材,我们就要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这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有没有一种镜头,可以兼顾

多种场合的拍摄呢?

当然有!变焦镜头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要求。变焦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所以,拍摄的自由度自然扩展了。比如,一支24~70mm的变焦镜头,除了可以拍摄风景,也适合拍摄人像。而焦距固定的定焦镜头则做不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怎么去衡量一支变焦镜头的使用场合呢?和定焦镜头一样,我们也是通过焦距去考察的。只不过对于变焦镜头,就有两个焦距了。一个是广角端(Wide)的焦距,一个则是长焦端(Tele)的焦距。一支变焦镜头的焦距,就

可以在这两个数值内连续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数码单反的镜头来说,我们通常不提“几倍变焦”这个概念。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就明白了。一支焦段为24~70mm的变焦镜头和一支焦段为70~200mm的变焦镜头,都可以称为是3倍光学变焦(几倍变焦的计算方法是:长焦端的焦距除以广角端的焦距,得到的数字就是几倍变焦。70/24和200/70都略等于3,所以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3倍光学变焦)。但是很显然,两者的应用范围完全不同。24~70mm的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人像,而70~200mm的镜头则更适合拍摄生态、体育、舞台等题材的作品。所以,对于数码单反的镜头而言,谈几倍变焦意义不大,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焦段是多少。

不过,另一方面,必须要承认的是,镜头的变焦倍数越大,那么这支镜头的应用范围也就越广。比如,一支18~200mm的镜头,焦距涵盖了从广角到长焦,所以几乎什么样的拍摄题材都适合,带上这么一支镜头,就可以“一镜走天下”

了,使用十分方便。

那么是不是变焦倍数越大越好呢?当然不是。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变焦镜头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在光学素质上,仍然比不上定焦镜头。而且,定焦镜头在某些技术指标上要远远超过变焦镜头。例如,对于变焦镜头而言,光圈做到F2.8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对于定焦镜头,光圈可以做到F1.4甚至是F1.2。所以,对于对图像质量要求极端苛刻的应用,定焦镜头仍然是最佳的选择。另外,如果你对大光圈有特别大的兴趣,那么定焦镜头也是首选。同样,那些光学素质很好的变焦镜头,其变焦倍数一般都控制在3倍以内,过大的变焦倍数对于优秀

的光学素质仍然是一个负面因素。

所以,选择定焦镜头或者是变焦镜头,要从自己的要求出发去选择。不过,一般来说,变焦镜头已经足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了。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

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较常见的有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还有长

达2500mm超长焦望远镜头。

镜头根据其焦距的长短,也即拍摄时的视角,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

长焦距镜头等。

标准镜头的视角约50度左右,这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从标准镜头中观察的感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景物基本相同。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的焦距越大。而数码相机由于其成像介质(CCD或CMOS)有大有小,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一致。为了方便直感,说起DC镜头时经常采用等效于35mm相机的所谓等效焦距,这个等效就是指视角上的等效。以下就只说35mm相机的镜头,其他片幅的相机以及数

码相机可以类推。

广角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其摄影视角比较广,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有时用来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以及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为焦距28mm,视角为72度。常用的还有比28mm略长一些的35mm,38mm的所谓小广角(多见于傻瓜机)。比一般广角镜头视角更大的是超广角镜头(如焦距为24mm,视角84度)以及所谓的鱼眼镜头,其焦距为8mm,

视角可达180度。

长焦距镜头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景深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如85mm,视角28度,105mm,视角23度以及135mm,视角18度。中焦距镜头经常用来拍摄人像,有时也称为人像镜头。135-500称长焦距,如200mm,视角12度,400mm,视角6度。500mm以上的称为超长焦距,其视角小于5度,适用于拍摄远处的景物。如球场上的特写以及野生动物的拍摄,因无法靠近被摄物,超长焦距镜头就大有用武之地。镜头焦距的定义是什么呢?一般我们说:焦距就是透镜是中心到焦点的距离。但这仅仅是单片薄透镜的情况,由于照相机的镜头都是由许多片透镜组合而成的,因此,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

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象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必须注意,由于照相机镜头设计,特别是变焦距镜头中广泛采用了望远镜结构,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是不一定相等的。我们平时说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下图表示如何来确定主面和焦距:入射平行光线(或其延长线)与出射会聚光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就能确定折射主面,这个想象的平面与镜头光轴相交处就是主点。像方主点和无穷远光线形成的焦平面(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复合

镜头的焦距(严格说是有效焦距)。用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确定物方主面和物方焦

主面的位置根据设计可能出现在镜头之外。这在许多场合下是很重要的。

例如8mm鱼眼镜头,像方主平面应位于焦平面正前方8mm处,但是8mm 内无法容纳反光镜、曝光窗、及焦平面快门的厚度。因此8mm鱼眼镜头事实上采用了前面加负组光学系统的设计(也称倒置望远结构),使镜头能够安装在像面

定位距比8mm大得多的机身上去。

同样,如果是500mm的超长焦镜头,不采用望远镜结构的话,镜头就要长达500mm以上,使用是无疑是十分不便的。望远镜结构的设计可以使主面远在

镜头之前,大大地减小了镜头的长度。

说到焦距,就不能不说一说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由于固定透镜组和可变透镜组两部分组成。通过移动可变透镜组,改变成象光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镜头的焦距,从而也改变了拍摄的视角。

变焦镜头的倍率是指长焦端的最大焦距与广角端的最小焦距之比。

变焦镜头由于视角可变,给拍摄取景带来很大的方便,深受一般摄影爱好者的喜爱。但是由于变焦镜头结构复杂,相对运动的光学组件较多,而且光学设计时也无法保证各焦距段的成像质量、分辨率和畸变等参数的一致性。所以,变焦镜头的总体成像质量难以达到较高水准。特别是变焦倍率大的变焦镜头更难以获得较高像质。因此,在相同的技术水准条件下,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低于定焦镜头,大倍率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低于小倍率变焦镜头。

在FC(以35mm相机为例)的情况下,高质量的摄影往往采用定焦镜头,即使采用变焦镜头,其变焦倍率也是不大的。但是在DC的情况下,由于CCD 的成像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其变焦镜头的几何尺寸(焦距,镜头直径)也较小,在光学设计时就比较容易实现大变焦倍率。

由此可见,变焦倍率与焦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图上边是一支70-210mm 的变焦镜头,倍率为3X,下边是一支28-105mm的变焦镜头,倍率为4X,但是,远摄能力显然是3X变焦的(210mm)要强于4X变焦的(105mm)。本论坛有时出现的“用10X变焦来欺负人家的5X变焦”,“10X变焦的拍摄”的说法

是不正确的。

顺便再说一说数码变焦。所谓的数码变焦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图象处理的手段,把拍摄的图象中间截出一部分来,以达到改变视角的效果。如一张1280X960的图象中间截出640X480的一部分,就可以看作是2X数码变焦。在目前存储介质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较大的尺寸拍摄后再进行切割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因此本人认为,在DC中的数码变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在DV中,由于拍摄的尺寸是由制式决定的,数码变焦才是有一定意义的。

镜头的焦距有时还可以通过加上一些附件来改变,以达到拍摄的要求,如增倍镜,近摄镜等。增倍镜可以把镜头的焦距增加一倍。增倍镜实际上是一个负透镜组(图上),在FC中是接在机身与镜头之间的。一个28-105mm镜头接上了增倍镜后变焦范围就成了56-210mm了(图下)。近摄镜(CloseUp)是接在镜头前面的,实际上的一个正透镜,它能够增大拍摄时的横向放大率(即像与物的大小之比)。由于目前大多数DC(DSLR除外)都是不可更换镜头的,因此,在DC中,这些附件都采用加接在镜头前端的形式,如增倍附加镜,广角附

加镜等。

由于DC的镜头实际焦距比较小,DC镜头的微距拍摄功能就显得更加突出。在本论坛中就有许多微距拍摄的作品。从光学上来说,微距摄影所改变的并不是镜头的焦距,而是拍摄时的像距。根据成像公式,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当像距增加到等于焦距的2倍时,物距与像距相等也是焦距的2倍,此时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横向放大率为1(即1:1)。当DC镜头设到微距档时,焦距不变而改变像距,也就是把镜头中固定透镜组与可变透镜组的相对位置锁定而移动整个透镜组。因为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像距等于焦距,由于可知,从对焦在无穷远到1:1微距,透镜组要移动的距离约为焦距的长度。对DC而言因为其焦距较小,就相对比较容易做到。

FC的镜头也是有微距功能的。但是由于FC镜头的焦距比较大,要做到1:1的微距就比较困难。如前面所贴的图中那支28-105mm镜头微距只做到了1:5。除了镜头的微距功能外,SLR相机还能在机身与镜头之间接入近摄接图(图下)

或者专用近摄皮腔(图上)来改变像距,以达到大于1的横向放大率。当然如果横向放大率很大(6:1至10:1以上),就属于显微摄影的范畴了。

除了上述的附件外,微距摄影还可以能过用专用的微距镜头或者镜头倒置等其他办法来做到。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即使像距增加以达到横向放大率的增

加,就不细说了。

1.0X 的DSLR通常也被称作全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由于其镜头焦距转换系数是1.0,也就是说没有放大。因此接在机器上面的28mm焦距镜头依旧是28mm焦距,也就是一个标准广角镜头。这种全画幅DSLR与后面我们讲到的有镜头转换系数的机器比,可以充分的体现广角的优势,相应的在长焦部分将失去不小的一段焦距范围。很多时候更加专业的来说明焦距的方法是通过水平视角,象一款具有28mm焦距的镜头其水平视角约75度,这种描述方式更加能够说明你通过相机的取景器所能够看到的视场宽度。

讲完了1.0X的DSLR,我们再来看看并不多见的1.3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在28mm焦距的效果图。具有1.3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目前在市场销售的比较少见,只有佳能公司出品的1D MARKII使用。通常情况下我们也称它为APS-H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对于很多刚入门或者想买DSLR的朋友来说,可能比较晕的就是经常听说一款镜头在具有镜头转换系数的DSLR 就会焦距变长,到底怎么变长呢?听听下面的解释也许你就明白了。按照上面提

到的标准,一款28mm焦距的镜头根据不同的DSLR有不同就要在当前焦距下乘以镜头焦距转换系数后得到的才是实际的焦距。1.0X代表没变,而1.3X就意味着是28mm×1.3=36.4mm。也就是说你拍出来的片子实际上是36.4mm焦距下的效果了。水平视角约为60度。当然片子不会是上图示意的那样缩小了一块,而是把1.3X显示的部分重新充满整个图象。比如说1.0X时拍了一张具有800万象素的照片其焦距是28mm的广角风景,到了1.3X的机器上就等于你拍了一张具有800万象素焦距是36.4mm的标准风景。除了焦距的改变而象素一样都是800万,是不是就是说一个场景被放大了呢。

讲完了1.0X和1.3X剩下的几个原理基本上与上面的相同,区别只是焦距不断的变大,水平视角又不断的变小而已,而始终不变的是照片的象素。目前的DSLR市场最常见的是具有1.5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产品,其中以尼康、柯尼卡美能达、宾得为主。更多情况下被成为DX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同样我们以一款28mm焦距的镜头来简要说明它们的实际焦距。28mm×1.5=42mm,就是说一款28mm焦距的镜头按到DX画幅DSLR上就成了可怜的42mm焦距了,水平视角约52度。根本无法体现出广角效果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厂商为了更好的推广DX画幅DSLR推出了很多专门用于这种机器上的广角镜头,它们的普遍特点就是广角端都在17mm-18mm左右,这时通过镜头转换系数18mm×1.5=27mm来实现在全画幅DSLR和FSLR 上的广角效果。

而1.6X只是被佳能所采用,通常情况下我们也称它为APS-C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28mm焦距的镜头按到了这种机器上就变成了45mm,水平视角

约50度左右。很难想象一款好好的广角镜头,竟然快变成了一款标头

2.0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目前只是用在奥林巴斯的最新设计理念的DSLR 上。由于奥林巴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标准,使得我们很难在用常规的标准来说明。奥林巴斯根据自身机型的特点,将机器旗下镜头几乎都设计成比目前主流镜头焦距小很多。比如说14-54mm变焦镜头乘以2.0X的镜头焦距转换系数以后

就正好是28-108mm的焦距范围了。

有利就有弊,全画幅虽好,但是价格很昂贵,并且与具有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比,丢失了不少长焦的优势,需要购买额外的长焦镜头。而具有不同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虽然长焦是占了一定便宜,但是广角的优势荡然无

存。

以焦距来划分

下面来了解一下以镜头分类时采用的最基本的标准—即以焦距为中心的镜

头分类。

? 超广角镜头

镜头的焦距在14mm~20mm之间、视角在114?~94?的镜头称之为超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的弯曲现象十分严重,特别当以高角度或高角度进行拍摄时,

广角的特有弯曲现象会更为严重,在一般的水平角度上时弯曲现象减少。超广角

镜头常用于新闻摄影或人物摄影中,可以表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常使用于建

筑摄影和室内摄影中。

有0人推荐

阅读(637)| 评论(0)| 分享 | 引用(0) |举报

光圈焦距景深与照片成像清晰度关系对hs11机友抱怨成像解析度的一点看法

有几个hs11机友拍大场面成像不好就把这归结为hs11的画质问题

看所发片片的参数基本上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参数设定(光圈选择)造成景深不够

问题二焦点选择(焦距过短)造成景深不够

建议hs11机友拍大场景用f8以上甚至(f11)的光圈对焦点选场景的一半位置这样拍出的片会有惊喜。

(曾发过一张片说明hs11广角端大光圈的景深范围忘了是回那个帖子了)

可能很多机友都不会相信,全幅200定焦f2.8 在5米的摄距上景深只有16厘米,也就是说稍不注意就会跑焦(糊片)。hs11的景深在20米距离上开最大光圈也只有2米也非常容易糊片。

其实hs11的景深也很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长

由实拍测试片可以看出前后虚之间很短假如以上片的参数拍大场景不就是杯具吗?

特转rickcafe帖供hs11机友参考

光圈、焦距、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UU谈摄影(10)

什么是景深?

这是一个摄影术语,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成像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说得通俗一点,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我们知道,在精确调焦的主体前后,还会有一段相对比较清晰的范围。比如拍摄时向某人物对焦,那么该人物必然处于清晰点上,而此时在他前后的一丛矮树和一间房子也相对比较清晰,因此,我们可以说矮树与房子都处于清晰范围之内,也就是在景深范围之内。景深,也就是景物清晰的深度。这里我们所说的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前后景物的清晰程度毕竟不如对焦点上的那个物体,但是可

以为人们的视觉所接受。

习惯上,这个清晰的范围大,就被人称为“大景深”或“深景深”,相反则称为“浅景深”或“小景深”。

那么,如何来控制一张照片的景深呢?

景深大小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

照相机镜头光圈的大小调节、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的远近。

1.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光圈在控制景深的作用中,扮演一了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记住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拍摄时,若希望主体的前后景物都非常清晰,可以将光圈尽量向小处调节,比如f/16、f/22;反过来,若希望对焦的物体清晰,虚化前后的另外一些景物,那就尽量将光圈开大,比如f/2.8、f/2,甚至f/1.4。(根据相机支持的光圈)

在调节光圈的同时,还要注意曝光量也会发生变化,必须依靠调节快门速度加以平衡;光圈收小了,快门速度就要放慢些;光圈开大了,快门速度就要相对提高

些,当然如果你的相机有A档(光圈优先模式)的话,打到A档,速度就不必我们操心了。请看图1。

图1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上面两张图片中,全是用50毫米镜头拍摄的,但左边的用到的是光圈16,而右边的用到的是光圈1.4,很明显,小光圈拍出的照片的前后均清晰无比,大光圈只有自行车的车座是清晰的,而后边的自行车只剩下了光斑,其它的全看不清了。

2.镜头焦距的长短与景深的关系

一般说来,在同样的光圈下,焦距越长的镜头其景深就越小,相反则越大。所以广角镜头有很大的景深,超广角镜头在其最大光圈下几厘米外都会有清晰的成像,但长焦镜头或望远镜头则景深很小,有时仅是几厘米景深,拍人像时弄不

好就会出现一只眼睛是清晰的而另一只眼睛则虚化了。请看图2。

图2 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这两张照片全是用2.8的大光圈拍摄的,但左图是135mm镜头所摄,右图则是28mm镜头所摄,把相机装到三脚架上,两张照片拍摄过程中,相机距被摄物——自行车的距离也是相同的,右图是原图片的截图放大,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右图的景深还是比左图大得多。

3.拍摄距离的远近与景深的关系

而当拍摄时的光圈大小不变,所使用的镜头焦距也不改变时,被摄体越远,画面中的前后清晰范围就越大;反之,被摄体越近,前后的清晰范围也就相对越小。这就提醒我们,在拍摄一些特定和近景的画面时,调焦应该特别仔细,稍有

疏忽,使主体景物越出景深范围。整个画面就都虚了。如图3所示。

图3 摄距与景深的关系

图3中的两张照片全是用135mm镜头,F2.8所摄,拍摄左边的图片时相机距

被摄物大约是8米左右,而右图则是1.5米左右,左图是原图的截图放大,不难看

出,左边的黄黑相间的自行车座前后的景物还是较为清晰的,但右图就相对模糊了,足以说明在光圈焦距等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摄距越近,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4.景深的运用

初学摄影者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在一个旅游点上拍纪念照,从取景框中看出去,人物和远处的景物都很清晰,可当照片印出来后,却发现画面上的人物非常清晰,而背后的景物却是一片模糊,无法辨认,不能起到“到此一游”的纪念作用。有时,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主体上,忽略了背景的存在,或者感觉中的背景是模糊虚化的,但是印出来的照片却让人大吃一惊,背景上那些无关紧要的物体都清晰可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干扰了主体,分散了人们对主体的视线。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方便地知道拍摄时的景深大小呢?

在大部分的135单反照相机上,都有简易的景深表可供查看。有的景深表位

于镜头光圈刻度和距离刻度之间,采用一排对称的光圈系数,指明每光圈在某一拍摄距离时的景深范围。当你将距离调好,光圈选定之后,可以从对称的两个光圈刻度上找到大致的景深范围,一个表示景深的最近点,另一个表示景深的最远点。在两点距离内的被摄景物,都会是比较清晰的。更有一些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具备一个景深预测按钮,允许你在拍照之前就看到所拍景深的清晰范围,给拍摄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景深来拍出有特色的照片?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常习惯于选用标准镜头,开到中级光圈(f/8左右),拍摄3米~5米距离的人或景物。这样的照片景深适中,也比较接近人眼平时的观

察习惯。但这样的照片较为普遍而缺少个性,有经验的摄影师更喜欢从两个极端(或是大景深,或是小景深)中去寻求画面的独特魅力。

如果在拍摄时有意识地收小光圈,并选用广角镜头,那么,从近处一直到无

单反相机DSLR入门全教程(-你不得不收藏-最完整)

单反相机摄影教程(经典)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很清晰的表明了成像的过程,如果各位还没有忘记中学物理知识,就更容易理解了。 1、照相机的结构

照相机基本结构 照相机由镜头和机身组成,有的镜头和机身可以拆开,有的不能。

2、曝光、光圈和快门 曝光 曝光就是照相机的感光材料接受影像记录的过程。 所谓曝光准确,则是让一张照片看上去不是太亮或太暗,要达到曝光准确,前期拍摄后后期冲洗,同样重要。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 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快门 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就像一块挡板,用来控制曝光时间。一般做在机身上,做在镜头上的叫做镜间快门。 我们常说的快门,实际上是相机上的快门释放按钮。 当按下快门释放按钮的时候,快门离开镜头和感光面,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感光面成像,当快门离开时间达到了设置的快门速度,就回弹关闭,光线不再进入感光面,可以理解为倒计时关闭器。快门速度是时间单位,比如1/250秒。 快门速度越快,影像就越清晰,一般来说,所谓安全快门速度,就是在平稳手持的情况下,基本不会造成影像模糊的快门速度,一般是焦距的倒数,比如20mm焦距的镜头,安全快门速度是1/20,200mm的安全快门速度,是1/200秒,但这样还是不够安全,最好是两倍这样的数值以上更可靠,特别是长焦。同时要保证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也会造成影像模糊。 快门时滞时间 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快门的使用,将在前期篇详细介绍。 3、对焦和测光 焦点:光线经折射或反射后的交点。一般指主焦点。焦点上的物体最清晰;对准焦点的过程叫做对焦。对焦失败,影像是模糊的,叫做失焦。顺便说以下,在某些情况下,失焦也不乏为一种创意拍摄方法。 对焦和机身、镜头都有关系,对焦方式有手动对焦、自动对焦、多重对焦,其中除了手动对焦必须依靠眼睛之外,其它都由相机或镜头自动完成,具体使用也将在前期篇说明; 测光:

摄像机和镜头的基本知识..

1. 相机基础知识 按感光器件类型可分为2大类,CCD器件和CMOS器件 CCD CMOS 设计单一感光器,集中统一放大每个感光器连接放大器 灵敏度同样面积下,感光开口小灵敏度底 成本线路品质影响程度高,成本高CMOS整合集成,成本低 解析度连接复杂度低,解析度高新技术解析度高 噪点比单一放大,噪声低放大器多,特性不一致,噪点高功耗比需外加电压,功耗高直接放大,功耗低 按用处分类可分为视觉相机和安防监控相机两大类 机器视觉安防监控 触发采集模 式 含有触发采集接口无触发采集接口分辨率从高到低都有, 很丰富一般较低 程序接口有完善的程序开发库, 尤其对图像捕捉功能支持很 齐全 一般只有连续视频捕捉功能 价格贵很便宜 数据传输接口各种类型都有: USB, 千兆以太网, Cameralink, 1394 目前以模拟接口为主, 数字接口 较少 按感光单元排列方法分为线阵扫描相机和面阵扫描相机 线阵相机面阵相机 结构特点结构简单, 在同等分辨率下的成本较低结构复杂,在同等条件下成本高

应用场合匀速运动的物体,如工业流水线可以使静止的, 也可以是运动的 分辨率512, 2K, 4K/行640x480, 800x600, 1024x768, ...2048x1536或者更高 光源光源只需要一窄条,这个画面比较均匀, 能在低照度下工作 整个面的光源较难做到均匀,照度要求高 彩色相机 形式 三线CCD,或者棱镜分光彩色滤光膜, bayer算法按彩色形成方式:

2: 镜头基础知识 镜头外形 机器视觉常用定焦镜头,并且都是手动调整光圈,一般不允许自动调整光圈,镜头上有调焦和调光圈两个环,为了防止误碰动 ,工业镜头的两个环都有锁定螺丝。 注意调焦环不是用来调整焦距,而是调整像距,保证清晰图像落在焦平面上 常用镜头参数:焦距 焦距是镜头最常用的参数,我们包装检测系列产品中使用的镜头有 3.5mm,4mm,6mm,8mm,12mm等多种规格(1/3”CCD的标准镜头为8mm)。 除杂系列产品一般都使用28mm的广角镜头(线扫描相机的标准镜头大概是40mm左右)。 焦距越小的镜头越不好做,价格越高,边缘变形等问题越大,所以尽量选用标准镜头,性价比最高

单反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注: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F数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一般人们所说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径,和F数值成反比,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AE-自动曝光 AF-自动对焦 AF-S--和SAF应该一样,是单次自动对焦相对的是连续自动对焦。 MAF-监控AF,这个模式可以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相机在快门按钮按下一半之前就会调整焦点,让您以调整好的焦点进行构图。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而且af 锁定完成时,焦点会被锁定。 EV-曝光值,通常在进行曝光补偿时会用到这个术语。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档,相当于光圈或者快门相应的一档曝光值。 单反相机39种摄影基本功训练

单反相机基础知识

单反相机基础知识 单反相机基础知识 单反相机, 基础知识, 单反 DSLR者,英文全称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也。很多人只知道DC(Digital Camera),却不知道DC的重要分支——DSLR。 在平时总会遇到抵触DSLR的人,这部分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从来没听说过DSLR的人;一种是虽然听说过,而没有亲自体验过的人;一种是明知道DSLR的好处,却认为它是过于专业的“高端产品”的人。这些人中的一些人难免会以酸葡萄心理看待DSLR,摆出一大堆DSLR的弱点来说服自己和旁人,试图让自己和人们相信小型相机更好。 DSLR在过去确实是“专业”与“奢侈”的标志,用户群很小。然而,近年来随着各品牌DSLR的不断降价,入门级DSLR早已经走下神坛,并且日益向小型化、平民化发展,它的流行是必然趋势。

帮助大家认清DSLR的本来面目,改变以往人们对于DSLR“非我族类”的对立认识,扫清消费者对于此类相机担忧和顾虑,是本文的目的。 DSLR并非都是高端产品 2006年是DSLR战争全面爆发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索尼、三星、松下三大传统家电厂家集体进军DSLR市场,而像奥林巴斯、尼康、宾得这样的传统厂家也拿出了各自最新的低价产品加以应对,一方面加剧了产品竞争,另一方面也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并将入门级DSLR的价格进一步降至冰点。尽管高端DSLR产品有动辄数万元的,但目前6000元以下带镜头的入门级DSLR套机以及5000元以下的单机身比比皆是,这个价位已经算不上什么高端产品了。

这一价位已经直逼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防线。可以说,由于DSLR与高端消费级相机的价格区隔已经很不明显,将直接动摇一部分原本打算购买消费级相机的消费者的选择。尽管DSLR比高端消费级相机的体形稍大些,但是DSLR的操控与成像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加上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镜头,这些优势构成了DSLR绝对的诱惑。而消费者选择最多的2000~3000元的消费级相机,尽管其成像品质也可圈可点,但与DSLR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DSLR五大致命诱惑 1. 成像质量优秀是很多消费者青睐DSLR 的第一理由。 因为DSLR中感光器的面积远大于消费级相机中感光器的面积,所以像素密度相对大大降低,因此在宽容度、解像力和高感光度下的表现远远超越消费级相机。感光器的尺寸也是消费级相机在销售中最不愿意涉及的因素,厂商每每都会以高像素等其他指标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入门]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单反相机入门知识》 1.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单(镜头)反光相机,是因为相机内的五棱镜~入射光通过五棱镜,在将影像投射到成像屏幕(胶片、CCD/CMOS)上的同时,将部分影像投射到取景器上~ 过去,常见/常用的胶卷,称为35mm胶卷~ 数码单反时代,成像组件大小(CCD/CMOS)和传统35mm胶卷一致的,称为全幅相机,小于这个画幅的,就是非全幅相机~ 非全幅相机和全幅相机之间,有个倍率问题~通常Nikon的非全幅相机倍率是1.5倍、佳能是1.6和1.3(这个倍率的相机价格不普及,因此大家可以忽略~)~ 一般,传统单反相机50mm焦距的镜头称为标准镜(成像视野和人的视界类似)~大约50mm的,一般称为中长焦;低于这个的,称为广角~ 另外还有移轴、鱼眼、微距等特殊镜头以及增距镜、近摄镜等等~ 镜头的焦距固定的,称为定焦;有多个焦距的,称为变焦~ 各个厂商,一般都会发布套装单反,即镜头和机身配套出售~ 佳能的很多套装,会配备18-55mm镜头,这些镜头在1000D\450D\40D\50D等相机上使用,因为倍率问题,所以等效焦距相当于28.8mm-88mm~

尼康的有些套装,如果配备18-135镜头的话,相当于27mm-202.5mm~ 2.通常,变焦范围越大,对镜头设计、生产的要求也越高~基本上各个焦段的成像质量也会相对同样指标的其他镜头会差~ 变焦镜头的优势在于不用时刻更换镜头~因此很适合记者、旅游等等场合拍摄~ 定焦,因为不需要考虑其他焦段的成像,因此设计相对简单,也更容易或者更优秀的成像~ 有人建议入手单反时,别买套装镜头,改为购买50mm标准镜头~ N记和C记50mm F1.8的镜头一般只要6、7百元~ 这个焦距肯定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但是因为价格便宜、最大光圈大,即便今后升级到全幅,还是有足够的应用余地~ 3.本文着重针对"尼康D80、佳能450D、索尼a350"三款机子入行研究。希望能给部分面对这种情况的朋友一些参考,不要被他人(包括推销员、高手、老鸟、托儿等)片面言语所误导 索尼Alpha单反入门讲座(一): 什么是单反?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资料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 镜头的名称中都会标明镜头的焦距和口径,并刻在该镜头的镜圈上,可见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而光圈在控制曝光量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镜头的焦距、口径和光圈。 一、焦距 镜头的焦距(Focal Length),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的定义为: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的光学中心的变化带来镜头焦距的变化。 现代135相机镜头的焦距变化幅度从6mm至2000mm,常用焦距段为15mm至600mm。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面对同样的被摄体,镜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镜头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景物;焦距短,视角大,意味着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2、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小;焦距短,景深大,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大。景深表示纵深景物的影像清晰度,是摄影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将在第几章详细介绍。 二、口径 镜头的口径又称为绝对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口径的大小用口径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最大光孔直径,也可以用F系数的倒数表示,如F2.8或1∶2.8。F越小,表示口径越大。对于变焦镜头,我们会看到F3.5-5.6这样的表示方法,这两个数值分别是镜头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镜头的口径越大,实用价值越大。大口径镜头的优点主要有: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便于摄取小景深效果,使画面虚实结合;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凝固动体。但大口径镜头的制造工艺复杂,因而口径越大,镜头也越大,价格也越高。通常口径大一至半档,价格翻一至数倍。如佳能EF 50mm F1.8约700元,EF 50mm F1.4 USM约3000元,EF 50mm F1.2 L USM就要上万元了。 三、光圈 光圈(Aperture)又称为相对口径,是镜头中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大小的进光孔。 1、光圈系数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因此,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来说,f系数越小,表示光孔越大;f系数越大,表示光孔越小。 通常镜头上f 系数的表示方法有一档的变化,如f1、1.4、2、2.8、4、5.6、8、11、16、22、32、45、64等;有二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2、2.4、2.8、3.5、4、4.8、5.6、6.7、8、9.5、11、13、16等;还有三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4、4.5、5、5.6、6.3、7.1、8、9、10、11、13、14、16等。具体到某只镜头,其f系数通常只具备其中连续的5至8档。

单反相机的一些基本常识

第一章:相机的基本构造 简单来说,你手里的相机其实基本上就是一个身体上带洞并且内部装有感光器的盒子。如果,我们能够使合适的光线透过洞投射到感光器上面的话,我们就能够得到一张正确曝光的照片。 首先,是单反相机的基本原理图:

1、P档和自动档的区别 刚接触到数码相机,一定会发现除了表示自动曝光的P档之外,还有一个全自动档。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实际上P档是在TV和A V这两种半自动曝光模式之后出现的全自

动曝光模式,P档和绿区自动挡的区别就在于P档之下,你可以自由的设定光圈、ISO、测光模式、连拍模式以及对焦点等等。而一旦我们拨到绿区的自动挡之后,也就是相当于把所有的控制权完全交给了相机了。用户一个选项都不能调节,这个时候你手里的相机就是完全的傻瓜自动式。至于其他的场景模式,比如:运动、夜景之类的则是绿区全自动的变种,是已经设定好的曝光模式。其他我们常见的模式,还包括:人像模式、运动模式、风景模式和微距模式等。其中,人像模式在设定曝光参数时会偏向大光圈,而运动模式则会偏向高速运动快门,而其他两种则是偏向于小光圈的使用。 2、光学防抖 最近这几年,从相机的发展来看,防抖技术的使用已经从高端机向低端机慢慢地普及。其实,从原理上来看,防抖技术主要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种是依靠ISO增大来实现的电子防抖,一种是以牺牲有效象素为代价的数码防抖。除此之外,真正有意义的是光学防抖技术。光学防抖技术,目前看来,主要有佳能IS为代表的镜身防抖技术,以及以美能达AS为代表的机身防抖技术。 下面我们为大家剖析一下,光学防抖的基本原理。镜身防抖系统的作用原理是在镜头内部搭载了加速传感器,感知镜头的运动状况之后移动镜头中某一片或一组镜片来补偿镜头运动而造成的图像位移。 机身防抖技术则是从加速度传感器感受机身运动状态来补偿图像位移。

【镜头知识】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解读

【镜头知识】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 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 ? 镜头类别的标识; ?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mm ;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采用的特色技术等;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这些信息通常的表现格式如上图,在图中我们可以获得“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的信息。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 (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属于第几代产品。 标识详解 在我等初级摄友接触较多的单反镜头里,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的产品占据了大部份,另外如宾得(Pentax)、适马(Sigma)、图丽(Tokina)和腾龙(Tamron)等知名品牌也各有一片天地。下面将系统地简介上述品牌镜头的标识含义。

CANON: 佳能 .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Aspherical 。标记有此“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采用的不是球面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Diffractive Optical 。标记有此“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简单地理解,这“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Electronic Focusing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APS 画幅的佳能SLR 和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其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只能够应用在APS 画幅的佳能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单反相机基础知识1

单反相机的全名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即SLR(Single Lens Reflex)。 单镜头就是指取景和拍摄都用同一个镜头,反光就是指影象是通过反光镜折射而被我们看到的。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 反光”这四个英文单词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 另一种常见的傻瓜照相机,取景和拍摄的镜头是分开的,取景通常在右上角,直接通过取景窗看到的,没有反光装置。 两者的优缺点:单反式取景拍摄用一个镜头,取景的画面即照片上的画面,而傻瓜式由于有位置偏差,因此取景画面和照片略有差异;单反式较笨重而傻瓜式较轻便;单反式通常适合创作,傻瓜式适合抓拍;单反式能换镜头,傻瓜式基本上不能。 所以一个好的摄影爱好者通常备单反和傻瓜两种相机。 单反的原理: 照相机的种类多种多样,为了能够按照用途和需要来选择相机,我们首先要了解相机的种类。 一、按底片大小分类。 135相机:135相机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目前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相机,它使用的

是我们平常所见的135胶卷,135胶卷大小是36*24mm 。我们知道135相机的胶卷画幅是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这种相机为业余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普遍使用。NIKON,CANON,LEICA等品牌多位135相机。 中画幅相机:使用底片尺寸较大,有6cmX4.5cm 6cmX7cm 6cmX6cm 6cmX9cm等多种规格,主要品牌有潘太克斯,富士,哈苏,玛米亚,博朗尼卡等,因其底片尺寸相对135相机较大,所以经常用于需要大幅放大的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和风光摄影上。 大画幅相机:其底片尺寸非常大,在放大的时候占有绝对的优势,放大同样的照片,底片大,放大率就小,影像就好。在传统放大机上是这样,数码放大机上也是这样。其底片尺寸通常为4X5、5X7和8X10英寸;大画幅相机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具备可调整光轴,且前组和后组均可分别调整,以达到精确控制景深和改变透视的要求,这是一般相机无法实现的,因此大画幅相机严格的名称应为“可变透视式”相机。但其器材昂贵、机器笨重、操作复杂、拍摄成本极高,对摄影者要求更高。常见的品牌有林哈夫,星座,骑士等。 二、按取景方式分类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slr(single lens reflex)。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单镜头反光相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双反机)在设计上十分合理,但目前几乎己停止生产。这种照相机使用与其他中幅照相机一样的胶片,能拍摄6×6厘米(2×2英寸)的方形影象。它采用双镜头结构,两个镜头上下排列,固定在镜头架上,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此外,防护罩中的放大镜有助于齐胸观察聚焦屏。 旁轴取景相机:旁轴相机,顾名思义,就是取景器里看到的影象不同于通过镜头折射到胶卷上的最后成像。因其取景系统是独立的,所以存在着一定的视差,使用者需通过一定的时日来适应它!在相机发展史上的一百多年里,旁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而且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特色和摄影特点! 毛玻璃机背取景相机:多位大画幅相机,在机背有半透明玻璃,一面是光面,另一面是磨砂处理的毛面,光线经过镜头直接投射到毛玻璃上。从毛玻璃缩减与在胶片上形成的影像大小相同。 三、按对焦系统分类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最佳的曝光效果.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景深,在上面一段中我们提到了“景深”的概念,在拍摄中合理地利用景深的效果可以为我们拍摄的照片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你所要拍摄的对象。景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而这部分画面应该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此外,景深还有两个重要的效应:

单反参数基本常识

(基础知识)单反镜头的参数辨别 2010-08-11 17:31:02 玩单反许久,只知道怎么拍,但却从来没细致的研究过镜头。一是没有太高的追求,二是因为懒的去了解。但自之前换了新镜头之后,发现原来要掌握一个好的镜头,需要很多很多的知识补充才行,想拍好片,必须先了解镜头。最近找来几篇介绍镜头参数的文章。汇总起来贴一下。以备后查。 ================================================== 不论是应用于传统胶片单反相机的镜头,还是日渐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其镜头标识的文字中,都基本包含了镜头属性、焦距参数、光圈参数、所具特点等信息。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 镜头属性:通常表示该镜头是AF 卡口还是EF 卡口,通常还包括一些镜头类别的标识; 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mm ;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采用的特色技术等;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这些信息通常的表现方式如“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根据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 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主要表述其属于第几代产品。 ================================================== 不同镜头,最先让人去认识的必定是它的焦段,如何辨别和认识不同焦段的常用范围,是最基本、最需要去掌握的知识。 焦段介绍: 10mm左右的焦段,是超广角焦段。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照出来的角度非常大,很有冲击力。 24mm左右的焦段,是小广角,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旅游纪念照用这个焦段不错。50mm左右的焦段,是标准焦段,视角平易近人,变形少,主要用于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 85mm左右的焦段,是中焦段,这个焦段主要用于拍人像,静物等。 200mm左右的焦段,是长焦段,这个焦段常用于抓拍,特写等。 500mm左右的焦段,是超长焦段,这个焦段就可以打鸟了,也就是拍鸟。 500mm以上的超长焦,打鸟更方便,隔一个操场远偷拍很轻松。 长焦,超长焦还经常被用在体育摄影。 总结发言:

数码单反相机入门基础知识.doc

数码单反相机入门基础知识 数码单反相机入门基础知识:基木概念篇 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要理解这个概念,先要解解什么是单反相机。简而言之,单反相机指的是取景和成像都使用-?个镜头。取景时,光线通过反光板、五棱镜(或者五血镜)反射到光学収景器。这时,从取景器屮就能看到被拍摄的视图。按下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快门打开,光线便百接入射到胶卷上,从而完成一次曝光。由于取景和成像都用一?个镜头,单反相机可以实现无视差,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这是单反相机相对于旁轴、双反的最人优势。而数码单反相机,自然就是采用数字咖,也称为DSLR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其实,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你根木不用对数码单反的定义有多么深刻的认识,我想,你史想了解的的是,相对于我们平吋使用的卡片相机,数码单反相机具备哪些优势,并且这些优势是否足以让我们改换门庭? 数码单反育什么优势呢?首先是可以史换镜头。有擅长拍摄风光的广角镜头,也有擅长拍摄人像的标准镜头,如果你喜欢拍摄体育比赛或考演出,长焦镜头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喜欢拍摄花卉、昆虫等特写题材的作品,你还可以选择微距镜头。如此一?來,不仅大人扩展了数码单反的使用范I韦I,并J1各种镜头都能在其擅长的领域内保证最佳的光学索质,这是不能史换镜头的普通消费类数码相机无法比拟的。其次,数码单反和机都采用人尺寸的感光元件(CCD或考CMOS),单个像素的面积是普通卡片DC的数倍之多,拍摄的图像史细腻平滑,噪点更少,动态范I韦I更宽广。尤具是在弱光下和高感光度拍摄时,两考犹如天壤之别。其三,数码单反相机的对焦速度更快,快门时滞更小。而不会像消费类卡片相机那样,按下快门后,拍摄到的图像C经不是自己所希望拍到的了。其四,数码单反相机具备史强的景深控制能力,很容易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而这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第五,数码单反相机具备更强人的后期处理能力。所肓的数码单反都支持RAW格式(原始数据格式),相比卡片相机上使用的JPG格式,后期处理范围更加宽广,曝光、白平衡、饱和度、对比度、色调都能进行后期的精细调节,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最后的成像质量。 所以你现在丿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演出、体育比赛等场合常常能看到数码单反相机,为什么专业摄影记考要采用数码单反相机? 第一,在离被摄物体菲常远的情况下,一般的数码相机无法企及。但是数码单反相机可以使用长焦镜头。 第二,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数码单反相机可以使川高感光度來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同时保证成像质量,而普通数码相机则无能为力。 第三,在体育比赛屮,只有极速的对焦才能抓拍到你想要的瞬间,这一点也是普通消费类数码相机的死穴。 第四,为了突出拍摄主题,需要将背景“干掉”,普通数码相机又只能望洋兴叹了。

单反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

单反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 镜头的名称中都会标明镜头的焦距和口径,并刻在该镜头的镜圈上,可见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而光圈在控制曝光量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镜头的焦距、口径和光圈。 一、焦距 镜头的焦距(Focal Length),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的定义为: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的光学中心的变化带 来镜头焦距的变化。 现代135相机镜头的焦距变化幅度从6mm至2000mm,常用焦距段为15mm至600mm。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面对同样的被摄体,镜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镜头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 景物;焦距短,视角大,意味着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2、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小;焦距短,景深大,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大。景深表示纵深景物的影像清晰度,是摄影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将在第几章详细介绍。 二、口径 镜头的口径又称为绝对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口径的大小用口径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最大光孔直径,也可以用F系数的倒数表示,如F2.8或1∶2.8。F越小,表示口径越大。对于变焦镜头,我们会看到F3.5-5.6这样的表示方法,这两个数值分别是镜头广角端 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镜头的口径越大,实用价值越大。大口径镜头的优点主要有: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便于摄取小景深效果,使画面虚实结合;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凝固动体。但大口径镜头的制造工艺复杂,因而口径越大,镜头也越大,价格也越高。通常口径大一至半档,价格翻一至数倍。如佳能EF 50mm F1.8约700元,EF 50mm F1.4 USM约3000元,EF 50mm F1.2 L USM就要 上万元了。 三、光圈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零基础

单反相机摄影教程(经典) 提纲: 一、基础篇 1、认识摄影 2、认识传统胶片摄影 3、认识数码摄影 4、认识数码单反相机 5、认识镜头 二、前期篇 1、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2、曝光和对焦 3、光线和色彩 4、传统构图法 5、寻找新视角 三、后期篇 1、端正后期态度 2、后期需要准备些什么 3、常用后期软件 4、Photoshop常用功能 5、Photoshop处理图片实例 6、如何分享 四、升华篇 1、优秀数码摄影人的素质 2、技能训练循序渐进 3、理想主义和责任感 4、艺无止境 五、实践篇 1、风光数码摄影实践 2、人像数码摄影实践 3、微距数码摄影实践 4、其它题材数码摄影实践 基础篇 认识摄影 1、摄影的定义 2、摄影的分类 3、摄影三层次 4、浅谈摄影人的素养 认识传统摄影 1.成像原理 2.照相机的结构 3.曝光、光圈和快门 4.对焦和测光 5.感光度和颗粒

6.传统相机分类 7.传统摄影过程 认识数码摄影 1、数码摄影的过程 2、数码相机类型 3、画幅和像素 4、数码摄影专用名词解释 5、数码摄影和器材的关系 6、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比较 认识数码单反相机 1、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 2、数码单反相机的特点 3、数码单反相机的选购 4、数码单反的使用和保养 认识镜头 1、焦距和视角 2、景深和虚化 3、镜头种类和用途 4、镜头参数解释 5、如何选购镜头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很清晰的表明了成像的过程,如果各位还没有忘记中学物理知识,就更容易理解了。 1、照相机的结构 照相机基本结构 照相机由镜头和机身组成,有的镜头和机身可以拆开,有的不能。 2、曝光、光圈和快门 曝光 曝光就是照相机的感光材料接受影像记录的过程。 所谓曝光准确,则是让一张照片看上去不是太亮或太暗,要达到曝光准确,前期拍摄后后期冲洗,同样重要。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快门

单反镜头属性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单反镜头的参数辨别 不论是应用于传统胶片单反相机的镜头,还是日渐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其镜头标识的文字中,都基本包含了镜头属性、焦距参数、光圈参数、所具特点等信息。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 镜头属性:通常表示该镜头是AF 卡口还是EF 卡口,通常还包括一些镜头类别的标识; 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mm ;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采用的特色技术等;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这些信息通常的表现方式如“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根据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 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主要表述其属于第几代产品。 ================================================== 不同镜头,最先让人去认识的必定是它的焦段,如何辨别和认识不同焦段的常用范围,是最基本、最需要去掌握的知识。 焦段介绍: 10mm左右的焦段,是超广角焦段。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照出来的角度非常大,很有冲击力。 24mm左右的焦段,是小广角,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旅游纪念照用这个焦段不错。50mm左右的焦段,是标准焦段,视角平易近人,变形少,主要用于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 85mm左右的焦段,是中焦段,这个焦段主要用于拍人像,静物等。 200mm左右的焦段,是长焦段,这个焦段常用于抓拍,特写等。 500mm左右的焦段,是超长焦段,这个焦段就可以打鸟了,也就是拍鸟。 500mm以上的超长焦,打鸟更方便,隔一个操场远偷拍很轻松。 长焦,超长焦还经常被用在体育摄影。 总结发言: 镜头上通常有几个数据:焦距(段)\光圈\最近对焦点(PS:现在很多都没有这个参数) 比如说:某镜头参数为“18-50mm F2.8-3.5 0.5m-∝”。就是说,这个镜头的焦段是18-50mm,在18mm广角端的最大光圈是2.8,在50mm最大光圈是3.5,最近的对焦点(广角端)是0.5米。基本参数无论什么牌子都是这样,至于其他的字样,比如usm、macro等参看每一个品牌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