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及典型问题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及典型问题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及典型问题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及典型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陈海波朱颖心

摘要借助用能统计手段摸清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用能现状,是此类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针对某机关系统2003-2006年的办公建筑能耗开展了用能统计工作,发现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用能与普通商业办公建筑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统计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并整理归纳此类建筑用能统计中的典型问题,一是如何保持数据统计口径一致,二是如何处理干扰数据正常获取、分析指标异常变化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节能

1 背景与目的

我国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1。摸清此类建筑的能耗现状,是针对性开展详细计量、节能诊断、用能管理与考核、节能改造等工作的重要基础。2006年底展开针对某系统办公建筑年能耗的“全面、连续、凭证式”统计调查工作(要求所有单位填报统一调查表)。在公共机构中如何系统开展此类工作并无成熟经验参考,因此2006年的第一次系统的统计工作既要掌握能耗现状,也同时肩负完善能耗统计办法的任务。

2 能耗统计工作方法

2.1 方法及实施进度

分前期准备、通知发放统计表、收回统计表、整理及异常数据核实、形成报告共五个阶段,主要工作持续6个多月(2006年11月开始,2007年5月完成),见表1。

表1 各阶段任务及时间

前期准备发统计表收表、汇总整理核实形成报告

2006.11 2006.12 2007.1~2007.2 2007.2~2007.5

2.2 调查表设计与分析指标选取

不同单位填报人员业务水平存在差异,为兼顾数据可靠、填报人员准确理解与填报便利,遵循合理、明确、简要的原则设计统计表,见附表。

统计数据分两类:一、能耗量数据,包括电、天然气、城市热力、水(冷水、生活热水)的年耗量及费用,因管理惯例将用水纳入统计;二、相关基础数据,包括建筑面积、供暖面积、工作人数这三项,计算能耗分析指标时将用到。基于统计数据,采用三个指标量: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用水量。

2.3 数据与情况核实

与2005年数据比对,部分单位总量或指标量变化异常,因此展开针对数据准确性和具体情况的调查核实工作。该工作耗时长、工作量大,但可获取大量第一手信息。

3 典型问题与解决对策

此次调查统计中涉及若干典型问题,按问题对统计工作影响划分为两类:一、影响统计与比较口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47条. 2007年10月28日修改通过

的问题;二、影响数据获取、导致指标异常变化的问题(笔者定义为“非技术问题”)。

3.1 统计与比较口径

为使能耗分析比较准确、科学,必须保证各单位数据统计口径严格一致,比较各单位耗能用水状况时则应兼顾不同单位技术方案的差异,否则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3.1.1 人数统计口径

例1:某单位初始填报“工作人数”为39人,人均耗电量、耗水量远高于平均水平,经核实39人为该单位的编制人数,而实际用能人数约1100(与产生能耗所对应的人数,即长期在该单位办公楼内工作、活动的人数),实际用能人数与编制人数差28倍。

例2:某单位以办出入证人员为用能人数统计依据,2006年为2300人,但包含较多长期在外工作人员、不常来单位老干部等人员,保守估计此部分人数占10%以上。

上述两例是统计“人数”时存在的典型问题。统计人数的目的是获得建筑能耗对应的人数(即长期在单位办公区内工作活动的人数)。开始的统计工作中,采用“工作人数”概念,但较多单位理解为“编制人数”,又有部分单位理解为所有能正常进入办公区的工作人员,均与统计要求不一致,直接影响人均指标的准确性。

为克服“人数”统计中用词不准、概念含混问题,研究并引入“用能人数”一词并定义——较长时间在办公区内工作活动的人数,即建筑耗能对应的人数。在核实工作及2007年能耗统计工作中,我们使用并推广此概念,多数单位对此认可并赞成。

3.1.2 能耗统计口径

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存在从办公建筑用能(电、水及供热等)中分出一部、附带其他非办公建筑/设施用能的情况,以及办公建筑用能需负责区内特殊业务/设备用能的情况。相比普通商业建筑,上述问题在公共机构中更普遍。以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为例,说明上述两种典型情况及对策:1.附带办公区外的用电,如宿舍住宅区用电、附属小学用电等。此次统计及分析口径均针对各单位办公建筑,报送数据应为办公建筑面积及与之对应的耗能数据。如办公区用电附带宿舍、附属小学或其他用电,必须采用分表计量(准确)、计算剔除替他各项电量方法(不够准确)予以处理。

2.办公区内特殊业务用电。除正常办公用电外,因职责所需存在特殊用电的情况有一定比例(按单位数量计算接近10%),如大规模信息机房、指挥调度中心、大型播报系统、UPS系统等,用电量大且经常24小时工作。若需科学分析评价不同单位的办公用电水平,这部分用电应准确分出;但因尚不具备用电分项计量体系,这些特殊电耗不能准确摘出,目前统计中仍全部计入总耗电量和各种电耗指标。

3.1.3 用水方案差异与合理评价

例3:2006年各单位人均用水量大部分在20-40吨/人的范围内。某单位人均指标9.35吨/人,偏低明显。经核实该单位存在如下情况:一、绿地少,灌溉用水很少;二、桶装水为主要饮用水形式,相比采用电开水器的单位,用水量要少计入这一部分。

人均耗水量水平较高的单位是较低单位的10倍以上(与人均耗电量状况接近,较高单位是较低单位10倍左右)。不同单位用水条件、方案差别大,如有无绿化及灌溉方式、饮用水方式、节水设备使用状况、有无淋浴及计费方法等,人均耗水量指标并不与节水工作绩效完全对应。评价各单位节水工作时必须考虑用水方案的差别,总用水量、人均耗水量等指标只能作为重要参考。

3.2 影响数据获取、指标异常的非技术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合署/租用/占用部分办公区的问题,以及必然存在的不定的职能调整、装修改造与搬迁等问题,将导致两种情况:一、统计数据难获得;二、指标异常。笔者将上述问题归为“非技

术问题”。通过对2006年情况的核实,有30%以上的单位涉及上述性质问题,可见此类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在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中必须重视并解决。

3.2.1 租赁办公、合署办公使数据获取困难

例4:某单位工作人数较少,采用租赁形式(租用某商业办公楼的部分区域)解决办公问题。但该办公楼采用中央空调形式,并由该楼物业集中管理,该单位只能获得办公区内的电耗数据,但不能获得本单位的空调耗电量。

例5:历史原因,某四家单位在同一大院合署办公,该院由一家物业公司集中管理。存在同一楼中多家单位办公区互相交织的情况,因此难以获得各家独立的能耗量,而仅能通过物业获得大院电、水等总能耗。

例4为租赁办公情形,在商业办公楼中较普遍,在公共机构中比重相对较低(此次统计涉及的公共机构中,按单位数量比重算约10%,多为自主产权)。统计中遇租赁情况,要求该单位报送可掌握的能耗数据并注明租赁,但尚未找到彻底解决的方法。

此次统计涉及的公共机构中,为合署办公情况的单位约占总数10%,其中又多为规模较小单位在较大单位中办公的情况。如能耗可区分,则分别报送;如不能拆分,则以大单位口径合并报送整体能耗数据,并注明较小单位不单独报送。例5为此种情况中典型而特殊的案例,即4家合署办公、规模接近、难以区分,最终采取合并报送的方式。

3.2.2 不定调整导致总量、指标量异常变化

例6:某单位2006年用电量、用水量显著高于2005年,但人数、建筑面积未发生变化,经核实该单位2006年装修改造,施工用电、用水导致总量增加显著。

例7:某单位2004-2006年的主要数据见表2,比较2005年、2006年,2006年人数增加50%,但总用电量、用水量反而明显下降。经核实,该单位2005年增加面积并装修改造,因此2005年电耗、水耗偏大;2006年逐步搬入并恢复正常办公。

表2 某单位2004-2006年主要用能基础数据

2004年2005年2006年06年比05年增

用能人数1000人1200人1800人50.0%

建筑面积 5.5万平米7.1万平米8.2万平米15.5%

总用电量319.5万度493.6万度442.7万度-10.3%

总用水量8.5万吨9.0万吨7.6万吨-15.6%

例6为某单位办公楼正常损坏改造情况,例7为某单位因职能扩展人数和办公面积增加、适当改造的情况。上述为公共机构较常涉及的两类情况,即因职能变化及办公场所不定整修需求,存在若干变动因素,引起编制人数、用能人数、地点、面积、内部功能区划分等的调整变化,并导致能耗总量、指标量异常变化。基于统计数据进行节能工作评价考核时,必须兼顾此类实际情况,否则可能得到错误结论。

4 结论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在用能方面与普通商业办公建筑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在某系统实践能耗统计,为其他系统深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如下经验参考。

一、介绍针对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基于2006年能耗统计工作的一套统计方法,实践证明可行,且经逐步完善已应用于2007年能耗统计。

二、要科学把握统计口径,如准确定义用能人数及能耗计入与否标准,并严格落实使得不同单位报送口径一致。

三、针对导致数据获取困难、分析指标异常的各种具体问题,应分别研究对策。如因职能调整导致建筑和用能人数变化的情况,又如公共机构建筑以自有为主、租赁为辅的权属特性,又如合署办公能耗

用能状况

年度 难区分的问题,以及不定装修改造等情况。

但本文研究实践尚存在不足,如何解决租用办公楼能耗数据难获取这一问题尚无好的办法,如何科学分析评价各单位能耗也未深入开展,这些都很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附表 用能统计表

2006年 电

用电量(度) 年费用(元) 水 冷水

用水量(吨) 年费用(元) 生活

热水

用水量(吨) 年费用(元) 气 天然气 用气量(立方米)

年费用(元)

煤气 用气量(立方米)

年费用(元)

液化 石油气 用气量(千克)

年费用(元)

城市热力 采暖面积(平方米)

年费用(元)

其他能源 用能量

年费用(元)

建筑面积(平方米)

工作人数(人)

备 注

办公大楼大楼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实施报告

xx办公大楼大楼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实施报告 能源在线监测系统用于对株洲市xx的能耗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实现煤、油、汽、水、电等能源使用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以利于改进能耗管理,实现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目标。 系统通过对各类能源数据的现场采集和集中管理,实现对各类能源消耗情况的在线监测和统计、分析,以利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能耗情况,评估各类节能设备和节能措施的实际成效,进一步为制定节能措施、规划节能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 一、项目概况及安装方案 1、项目慨况 xx办公大楼供电有一台630KVA变压器提供,该变压器负载主要为中央空调、两台电梯和办公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三相输出电流均在400A左右。其一次电力系统图如下:(考虑用户用电安全,图已删) 2、安装方案 根据[2008]114号文附件相关的技术导则“能耗分项计量模型和拆分”原则,本项目监测的29个电能点位,18个点位分布在低压配电室内,11点位由各楼层强电管井输出分支组成。另外还有1个总水表点位,和食堂的1个燃气表点位构成。电能数据采用有线采集,水量、燃气用量数据的采集采用GPRS无线传输模式采集。为节省系统造价,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拟采用城建信息中心机房闲置服务器安装能源管理工作站(软件),通过能源管理工作站可以实时清晰地了解到本单位建筑能源的消耗情况,及时对能耗

(1)电参数采集点(共计31个采集点) A、电能耗分项数量统计表 序号名称回路数量备注 1 总电源 1 2 照明用电13 3 动力用电 5 4 空调用电 3 5 特殊用电7 合计29 B、电能耗具体回路统计表(需要安装计量表的位置) 序号监测对象分项 1 低压侧变压器输出 2 空调1 空调用电 3 空调2 空调用电 4 空调3 空调用电 5 生活泵动力用电 6 备用特殊用电 7 备用特殊用电 8 办公照明插座用电 9 经营照明插座用电 10 备用特殊用电 11 消防泵特殊用电 12 消防泵特殊用电 13 电梯1 动力用电 14 喷淋泵特殊用电 15 2#备用特殊用电 16 电梯2 动力用电 17 排污泵动力用电 18 电梯4 动力用电 19 办公楼一层智能监控等照明插座用电 20 办公楼二层照明插座用电 21 办公楼三层照明插座用电 22 办公楼四层照明插座用电 23 办公楼五层照明插座用电 24 办公楼六层照明插座用电 25 办公楼七层照明插座用电 26 办公楼八层照明插座用电 27 办公楼九层照明插座用电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南昌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南昌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南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由各县、区组织实施。 市机管局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市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市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xx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市机管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xx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备案。 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县、区所属公共

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本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再由各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市本级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 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市本级各公共机构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市直各单位、部门填写后报送市机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县、区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市机管局。 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市本级各公共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政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登录江西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一、职责分工南昌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南昌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南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机管局”)的统一部署下,由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市直各单位(部门)(以下统称“市本级公共机构”)组织实施。(一)市机管局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二)市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市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三)县、区(新区、开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市机管局。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 4月10

日前报送市机管局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一)基础表及台账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县、区(新区、开发区)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本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再由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市本级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二)综合表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市本级各公共机构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市直各单位、部门填写后报送市机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县、区(新区、开发区)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公共 3 2020年4月19日

武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细则

武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实施细则 2008年2月

目录 1 总则 (92) 2 一般规定 (92) 3 统计内容 (92) 4 统计方法 (93)

1 总则 1.1 为全面掌握我市建筑能耗的实际状况,加强能源领域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依据《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建设部),制定本实施细则。 1.2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使用过程中各类能源消耗量数据的统计。 1.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使用过程中各类能源消耗量数据的统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省、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1市建设委员会、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依据国家、省、市的要求,制定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计划,由市建设委员会(区建设局)、市(区)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或其委托的建筑节能机构组织实施。 2.2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 2.3市建设委员会(区建设局)、市(区)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或其委托的建筑节能机构享有统计调查权、报告权、监督权,负有完成统计工作的责任,对统计数据具有保密义务。 2.4统计对象有责任配合能耗统计工作,有义务如实提供或填报能耗统计报表或其他统计资料。 2.5 能耗统计人员应掌握一定的建筑热工、暖通空调等专业知识。 3 统计内容 3.1 建筑能耗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1 建筑基本信息 包括:建筑名称、建筑地址、建筑面积(有条件的还可提供空调面积、采暖面积)、建筑层高、建筑层数、建筑功能、竣工时间等(见附表A)。 3.1.2 建筑能耗数据 包括:年(月)度能耗量;年(月)度分类能耗量、集中供热(供冷)量、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年(月)度用水量等、年度单位能耗(见附表B.1~B.3); 3.1.3 其他信息 包括:建筑围护结构采取的保温隔热措施;主要用能系统(设备)种类、型号规格、运行时间及节能措施;室内舒适度等(见附表C~附表E)。 4 统计方法 4.1 能耗统计数据从以下途径获得: 1市建设委员会(区建设局)、市(区)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已有统计数据; 2 城市建设档案中已存档数据; 3 被统计对象填写数据; 4 专人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获得的数据; 5 能耗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获得的数据。 4.2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基本信息由建设单位指定的责任人填写。 4.3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能耗数据应按以下方法采集:4.3.1宜从建筑的楼栋能耗计量总表和各用能系统分表中采集; 4.3.2不能从楼栋能耗计量总表和各用能系统分表获得能耗数据的大型公共建筑,应采取逐个用能系统(设备)调查的方法,采集建筑中各用能系统(设备)的能耗数据,获得建筑的能耗数据。 4.4 能耗及其它相关信息统计方法 4.4.1 建筑能耗(见附表B.1~B.3) 4.4.1.1 建筑总能耗 (1)一~三年的总耗电量、总燃油耗量、总燃气耗量及总用水量。

公共机构(用能单位)能耗统计台帐(模板)

远安县公共机构(用能单位)能耗统计台帐 (年度) 统计单位名称:单位分类代码: 实际用能人数:其中:编制数: 办公用房建筑面积:㎡ 统计人签名:

台帐设置要求和说明 1、本台帐统计的范围为《关于加强全县公共机构能耗统计报告》([2009]24号)明确的范围。 2、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主管部门应按照要求,除本部门(单位)建立统计台帐外,还需督促和指导下属单位抓好节能台帐的建立和统计工作。 3、本台帐统计的内容为公共机构水、电、油、气等能源资源消耗数量及费用。各部门各单位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增加统计项目和内容。 4、水电油气消耗以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燃气公司出具的水电、油等的购买发票并经财务报销的数据为依据,实行按月登记和统计。 5、统计台帐的登记要准确、及时、连续,指标齐全;统计台帐的数据要与相应的原始凭证相符,并须附上数据来源的发票和财务单据等原始凭证的复印件。有条件的单位应同时建立电子台帐。 6、单位用能人数,即单位的实际人数,包括:编制人员数、聘(借)人员数。 7、多个单位共用一个水、电总表且无分表的,以办公楼产权单位分摊的水电数据填报。 8、本台帐模板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制作,请各单位自行复制。

年用能单位能耗统计台帐 能耗名称:电能耗编码:110 汇总编码:计量单位:千瓦时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总计 月日 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合计

年用能单位能耗统计台帐 能耗名称:电能耗编码:110 汇总编码:计量单位:千瓦时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总计 月日 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消耗量费用合计

公共机构资源能源消耗统计填报说明

公共机构资源能源消耗统计填报说明

一、指标解释 (一)组织机构代码: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填写。 (二)单位地址:即单位的通讯地址。 (三)单位性质:应填写公共机构分类代码,事业单位应填写3位代码。分类代码如下: 01 国家机关 02 事业单位 其中:021 教育事业 022 科技事业 023 文化事业 024 卫生事业 025 体育事业 026 其他 03 团体组织 事业单位包括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 (四)行业代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02)填写,详见附录(三)部分。 (五)建筑面积:填写办公区建筑面积,职工住宅除外。 (六)用能人数:填写统计周期的平均用能人数,包括在岗在编(注册)人员和各类编外工作人员。 (七)能源资源种类:包括电、水、煤、汽油、柴油、煤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热力以及其他能源。 (八)热力:是指使用市政或区域集中热源,通过供热输配管道,为建筑提供热量的供热形式

二、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政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登录国管局政府(https://www.360docs.net/doc/413638592.html,)或者公共机构节能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13638592.html,)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系统”,填写本行政区域所有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2010年3月31日前完成;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1.电耗数据 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 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得水耗的数据。然后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 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 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 已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通过对计量表读数获取数据,未安装的不需填写。 6.公车用油数据 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 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代码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模板

奎屯市第五中学2016年公共机构 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分析报告 奎屯市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 现将2015年度同2016年度能源资源统计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共机构基本概况 (一)建筑面积 2016年奎屯市第五中学总建筑面积为6273.94平方米,同比无变化。 (二)用能人数 2016年奎屯市第五中学用能人数为800人,比2015年增加了53人。原因:学生人数增加。 (三)车辆数量 2016年奎屯市第五中学共有车辆 0辆,与2015年相同。 二、能耗消耗情况 (一)能源消耗情况及构成 2016年奎屯市第五中学能源资源综合能耗202270.69千克标准煤。其中:电力4955.28千克标准煤,原煤0千克标准煤,天然气0千克标准煤,液化石油气0千克标准煤,汽油0千克标准煤,柴油0千克标准煤,热力197315.41千克标准煤。 2016年公共机构能耗情况一览表(表一)

(二)水消耗情况 2016年奎屯市第五中学水消耗9334.36立方。 三、能源消耗分析 (一)人均综合能耗 2016年,奎屯市第五中学人均综合能耗为252.83千克标准煤,比2015年减少(增加)了17.17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上升)-6.3%。是否达到降耗目标。 2016年与2015年人均综合能耗对比表(表二) (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2016年奎屯市第五中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32.24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上升)了0.3%,是否完成降耗目标.. 20xx年与20xx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对比表(表三)

(三)人均用水 2016年,州直公共机构人均用水11.67千克/人,同比减少了2.15千克/人,下降率为-15.56%。 20xx年与20xx年公共机构人均用水对比表(表四) (四)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对2016年与2016年人均综合能耗(见表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见表三)和人均用水(见表四)比较,奎屯市第五中学2016年度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上升)了-6.3%,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上升)了0.3%,人均用水同比下降(上升)了-15.56%,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总体形势向好,但个别能源资源消耗指标控制仍需加大力度。 2016年与2015年公共机构能耗消耗对比表(表五)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

附件1: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 基本方法介绍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提高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水平,科学评价和判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及变化趋势,依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手册》有关规定,结合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的特点,我们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方法等进行了整理,供各级公共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概念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以下简称“统计分析”)主要是指依据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用能设施设备运行状况、日常管理及节能改造等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构成、各类能源资源消耗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的分析、判断和评价。统计分析是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基本规律、变化特征和节能管理、改造成效进行评价、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主要类型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主要分定期分析、专题分析、综合分析三种类型。 (一)定期分析

定期分析是指按月度、季度、年度等周期定期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的分析评价,主要反映各类能源资源主要指标(总量、人均消耗量、单位建筑面积消耗量,下同)消耗情况、同比变化与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等。 中央国家机关从2008年开始实行月报、季度分析通报,定期对各部门办公区用水、用电、公务车用油及其年度节能指标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对加强各部门节能管理、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专题分析 专题分析是指针对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对某一类型能源资源消耗情况专题进行分析评价。这种分析是不定期的,可因时、因事进行选题,要求重点突出,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系统深入调查与分析。 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中,要适时地结合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实际情况和阶段性工作需要,开展专题分析,有利于深入剖析能源资源消耗使用和管理情况,并有助于挖掘节能潜力及查找节能管理的薄弱环节。 (三)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这种分析要求在定量分析能源资源消耗情况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能源资源使用和管理情况,从定量、定性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用能管理水平。 各级公共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对2010年度及“十一五”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分析时,应该在认真整理2005年至2010年能源 - 2 -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办法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简称能耗)限额限定值及计算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公共机构办公过程中及公务用车所消耗的综合能耗的折算方法,综合能耗、电能、水及公务用车油耗的统计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公共机构办公过程中能耗量的计算与考核,其中医院、学校按照相应的能耗限额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公共机构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财政补贴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 3.2公共机构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指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将办公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3.3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的综合能耗。 3.4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人消耗的综合能耗。 3.5公共机构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消耗的总电量。 3.6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的电量。

3.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人所消耗的电量。 3.8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油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公务用车消耗的燃油量。 3.9公共机构公务用车百公里油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公务用车每行驶百公里油耗。 3.10报告期 按年度确定报告期。 4公共机构能耗限额额限定值 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综合能耗、电耗、油耗限额限定值见下表。 表1公共机构单位综合能耗、电耗、油耗限额限定值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kg ce/m2·a)单位建筑面积电 耗 (kWh/m2·a) 人均综合能耗 (kg ce/人·a) 人均综合电耗 (kWh/人·a) 百公里油耗 (L/100km) ≤20 ≤58≤430≤2450≤15 5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计量管理和计算方法 5.1统计范围 5.1.1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是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量。各种能源折标系数以实测低位热值为准,若无条件实测,可采用本方法附录A。 公共机构中独立核算的、能分项计量的食堂、浴室和印刷厂等非办公用的能耗不计入内。 5.1.2公共机构电耗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电耗是统计对象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电力。独立核算的、能分项计量的食堂、浴室和印刷厂非办公用的电耗不计入内。 5.1.3公共机构人员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人员的统计范围是在公共机构办公的人员,包括在编人员、非在编人员、提供全天服务的人员等,临时进场工作的人员不计入内。 5.1.4计量管理 公共机构应建立电耗和能耗数据库及能耗计算、考核的文件档案,进行受控管理,并应符合GB17167-2006的规定。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附件: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二月 前言 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省级、市级数据中心(或数据中转站的业务需求,并综合考虑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能耗监测系统需求,研究制定了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包括综述、软件系统框架、数据传输需求和系统安全需求等内容,以及针对省市级数据中心规范关键数据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上传xml格式等两个附录。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编制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编制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和天津大学建筑节能中心。 联系人:杨柳忠电话:010-******** 传真:010-******** 目录 1综述 (1

2软件系统框架 (3 2.1 系统功能框架图 (3 2.2 应用层软件功能描述 (4 2.2.1数据采集软件子系统 (4 2.2.2数据处理子系统 (4 2.2.3数据上报子系统 (6 2.2.4数据接收子系统 (6 2.2.5消息管理子系统 (6 2.2.6数据分析展示子系统 (7 2.2.7建筑业主服务子系统 (7 2.2.8公众服务子系统 (8 2.2.9信息维护子系统 (8 2.2.10系统监测子系统 (9 2.3 分项能耗计算规则 (9 2.4 平台数据库结构 (10 2.5 平台开放性和扩展性 (10 3数据传输需求 (11 3数据传输需求 (11 3.1 数据上传 (11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一、职责分工 南昌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南昌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南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机管局”)的统一部署下,由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市直各单位(部门)(以下统称“市本级公共机构”)组织实施。 (一)市机管局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市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市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 (三)县、区(新区、开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市机管局。 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机管局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县、区(新区、开发区)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本地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再由各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市本级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机构汇总后,报市机管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市本级各公共机构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市直各单位、部门填写后报送市机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县、区(新区、开发区)汇总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县、区(新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市机管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2015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 国家统计局审批

2015年7月 本统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与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与其她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与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与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与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与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与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与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与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与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与监测管理,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年度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

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及典型问题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及典型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陈海波朱颖心 摘要借助用能统计手段摸清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用能现状,是此类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针对某机关系统2003-2006年的办公建筑能耗开展了用能统计工作,发现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用能与普通商业办公建筑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统计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并整理归纳此类建筑用能统计中的典型问题,一是如何保持数据统计口径一致,二是如何处理干扰数据正常获取、分析指标异常变化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能耗统计节能 1 背景与目的 我国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1。摸清此类建筑的能耗现状,是针对性开展详细计量、节能诊断、用能管理与考核、节能改造等工作的重要基础。2006年底展开针对某系统办公建筑年能耗的“全面、连续、凭证式”统计调查工作(要求所有单位填报统一调查表)。在公共机构中如何系统开展此类工作并无成熟经验参考,因此2006年的第一次系统的统计工作既要掌握能耗现状,也同时肩负完善能耗统计办法的任务。 2 能耗统计工作方法 2.1 方法及实施进度 分前期准备、通知发放统计表、收回统计表、整理及异常数据核实、形成报告共五个阶段,主要工作持续6个多月(2006年11月开始,2007年5月完成),见表1。 表1 各阶段任务及时间 前期准备发统计表收表、汇总整理核实形成报告 2006.11 2006.12 2007.1~2007.2 2007.2~2007.5 2.2 调查表设计与分析指标选取 不同单位填报人员业务水平存在差异,为兼顾数据可靠、填报人员准确理解与填报便利,遵循合理、明确、简要的原则设计统计表,见附表。 统计数据分两类:一、能耗量数据,包括电、天然气、城市热力、水(冷水、生活热水)的年耗量及费用,因管理惯例将用水纳入统计;二、相关基础数据,包括建筑面积、供暖面积、工作人数这三项,计算能耗分析指标时将用到。基于统计数据,采用三个指标量: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用水量。 2.3 数据与情况核实 与2005年数据比对,部分单位总量或指标量变化异常,因此展开针对数据准确性和具体情况的调查核实工作。该工作耗时长、工作量大,但可获取大量第一手信息。 3 典型问题与解决对策 此次调查统计中涉及若干典型问题,按问题对统计工作影响划分为两类:一、影响统计与比较口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47条. 2007年10月28日修改通过

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状况调研

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状况调研 宋 静1 王严政1 李月轮1 李 竞1 梁晶晶 2 (1.太原市建筑节能管理中心,太原 030009,2.山西国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太原 030002)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太原市部分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状况进行调研,希望找出一些建筑能耗与建筑特征的关系,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的办法,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 节能改造可能具有一定的节能改造参考价值。 关键词:政府办公建筑 ; 大型公共建筑 ; 能耗状况调研 RESEARCH OF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S AND LARGE PUBLIC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SITUATION Song Jing 1 Wang Yanzheng 1 Li Yuelun 1 Li Jing 1 Liang Jingjing 2 (1.The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center in Taiyuan City ,太原 030009 China ; 2.Shanxi Guorui investment Co.,Ltd ,太原 030002)Abstract: Based on the Taiyuan some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s and large public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atus of research, hoping to fi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uilding relationships, and propose practical ways to transform, for the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 energy saving may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 ,large public building,energy consumption survey 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度,是普通居 民住宅的10~20倍,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因此,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当前的建筑节能重要任务之一。目的,就是通过强制性手段,提高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水平,为社会做出示范,带动全社会提高建筑节能意识,实现节能目标。 1 基本情况 1.1 统计样本的基本情况 能 源 世 界 -中 国 建 筑 节 能 网 h t t p :/ /w w w .c h i n a g b .n e t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 国家统计局审批 2011年7月

本统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年度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 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解析在线自测

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解析在线自测 第1题 教育部直属北京大学,下属北大第三医院的行业代码,应按()性质填写? A.国家机关 B.教育类事业单位 C.卫生类事业单位 D.其他类事业单位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2题 某学校已有各类建筑物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有1万平方米的临街建筑已出租他用,另学校内有体育场面积1.5万平方米,该学校填报统计报表时,其建筑面积应为() A.21万平方米 B.22万平方米 C.22.5万平方米 D.23.5万平方米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2015年,某乡镇卫生院有医护人员共56人,勤务人员24人,有住院床位50张,全年平均入住率90%,另全年门诊人数16000人次,则该院在填报年度报表时的用能人数应为() A.80人 B.125人 C.130人 D.169人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以下能源资源品种中,不作为能源计算能耗总量的是() A.电

B.煤炭 C.液化石油气 D.水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5题 基层公共机构按照()组织开展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 A.行政隶属关系 B.区域管理 C.机关事务管理局直接管理 D.独立自主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建立数据质量抽查和会审机制,每年对所辖(属)( )以上的公共机构进行抽查。 A.2% B.5% C.10% D.1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7题 国管局在印发统计制度的要求中明确,所辖(属)公共机构()以上的节能管理部门每年要组织上年度能耗数据会审,确保统计数据完整、真实、准确。 A.10 B.30 C.50 D.10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篇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 统计分析报告 为客观反映我局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节能数据和分析资料,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特作如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分析报告。 一、基本信息情况 根据20XX年统计,我局总用能建筑面积为60 平方米, 用能人平均数为 8人。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 电、日常用水、等。 二、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20XX年用电消耗 2890 千瓦时;用水消耗277.7 吨;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48.1度/ 平方米,人均用电量为 361.25 千瓦时/年,人均用水为 34.7 吨/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 经统计,20XX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下降的态势。其中, 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同比下降 8 %,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 6.2 %,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 7.5 %。

20XX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同比总体下降,实现局本级用电、用水、用油能耗指标有所节约,但下降幅度还应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局机关各处室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局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及其它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四)完善节能考核评价。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公共机构节能能耗数据分析方法

公共机构节能能耗数据分析方法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提高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水平,科学评价和判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及变化趋势,依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手册》有关规定,结合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的特点,我们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方法等进行了整理,供各级公共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概念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以下简称“统计分析”)主要是指依据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用能设施设备运行状况、日常管理及节能改造等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构成、各类能源资源消耗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的分析、判断和评价。统计分析是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基本规律、变化特征和节能管理、改造成效进行评价、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主要类型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主要分定期分析、专题分析、综合分析三种类型。 (一)定期分析 定期分析是指按月度、季度、年度等周期定期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的分析评价,主要反映各类能源资源主要指标(总量、人均消耗量、单位建筑面积消耗量,下同)消耗情况、同比变化与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等。 中央国家机关从2008年开始实行月报、季度分析通报,定期对各

部门办公区用水、用电、公务车用油及其年度节能指标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对加强各部门节能管理、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专题分析 专题分析是指针对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对某一类型能源资源消耗情况专题进行分析评价。这种分析是不定期的,可因时、因事进行选题,要求重点突出,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系统深入调查与分析。 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中,要适时地结合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实际情况和阶段性工作需要,开展专题分析,有利于深入剖析能源资源消耗使用和管理情况,并有助于挖掘节能潜力及查找节能管理的薄弱环节。 (三)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这种分析要求在定量分析能源资源消耗情况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能源资源使用和管理情况,从定量、定性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用能管理水平。 各级公共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对2010年度及“十一五”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分析时,应该在认真整理2005年至2010年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和研究节能管理情况,采用综合系统的分析方法,科学分析评价“十一五”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及节能管理水平。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