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一、铬镀层的特性

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

铬镀层的颜色为略带浅蓝色的银白色。铬镀层有良好的特性,例如,硬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硫化物、耐有机酸、顺磁、不变色;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铬镀层与橡胶、胶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黏附力差。因此,这类材料的模具采用电镀铬后容易脱模,且模具表面粗糙值越小,压制产品的亮度越高、越美观,模具使用寿命也可提高。

2、铬镀层的硬度和应力

在正常镀铬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硬度为HRC55~HRC65和HV750~HV1200。电镀铬比由高温冶金法得到的金属铬硬度高得多,最硬的铬镀层可达到刚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现有电镀层硬度都高。例如,它是铁、钴和镍硬度的2倍左右。它的硬度比经过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硬化处理的钢以及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结构钢的硬度都高。电镀时的氢、外来离子的性质、内应力增加是铬镀层具有高硬度的主要因素。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叫做硬度。在测定镀层硬度时,常使用维氏硬度计,可根据镀层厚度只要5~200gf的小压荷使压痕深度达到镀层厚度的1/7~1/10,在镀层断面上测定硬度时,可以针对镀层厚度选择适当的压荷,测度方法相同,测出的硬度误差较小。加厚铬镀层如果大于100μm时可采用洛氏硬度计,在非工作面上进行测定铬镀层硬度。这种方法测定时可以直接看出铬镀层的硬度,使用较方便。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镀层晶体结构的变化,常会使镀层有伸长或缩短的趋势,但因镀层已被固定在基体上,促使镀层处于受力状态,这种作用于镀层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内应力。在镀铬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电析应力。铬镀层结合力很好,而在初期电析应力非常大,可以观察到2940Mpa以上的张应力,同时随着镀层的增厚并不会转变成压应力,但这些都不影响铬镀层的结合力。所以铬镀层结合力差,主要是由于基体表面清洁工作没有做好,而电析应力不是导致结合力差的原因。

3、铬镀层的耐磨性

铬镀层由于有其特殊的结构而形成很高的硬度,由于硬度高,使耐磨性也提高。但铬镀层的耐磨性好坏,不仅仅是硬度,还有金属的延展性和弹性等也是耐磨性的决定因素。通过试验认为铬镀层的维氏硬度为HV750~HV800时具有较大的耐磨性。

镀铬层厚度与耐磨性有一定关系,同时对使用寿命也有直接的影响。使用寿命与厚度虽然不完全成比例关系,但是厚度减小,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如果考虑表面耐磨性,则要示铬镀层厚度大于7.5μm。受冲击的零件,铬镀层厚度不应小于15μm。对于铝合金的热冲模,镀铬后能降低黏附性,以上压模铬镀层厚度通常为10~20μm。橡胶模具和塑料模具铬镀层厚度只要求3~5μm即可,橡胶模具和塑料模具经镀铬后,使用寿命将延长5~10倍。铬镀层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尢其铬的干性摩擦系数与所有电镀金属层相比是最低的。铬镀层与钢铁材料的摩擦系数为0.15。

二、镀铬溶液的组成

1、铬酐(CrO3)(分子量:76)

铬酐的水溶液是铬酸,它是电解液的主要成分。因镀铬工艺采用不溶性阳极,所以它是铬层的唯一来源。镀硬铬所用的电解液含铬酐量一般在200g/L~300g/L之间,在标准镀铬电解液中含铬酐为250g/L,其中大约含铬125g/L。

2、硫酸(H2SO4)(分子量:66)

当有SO42-存在时,它与溶液内的三价铬生成复杂的含有硫酸和三价铬的阳离子团[Cr4O(SO4)4·(H2O)4]2

2-离子能在阴极上+,这种阳离子团跑向阴极,促使碱性铬酸铬[Cr(OH)

3·Cr(OH)CrO4]的薄膜溶解,使CrO4

放电析出金属铬。

当镀铬溶液的酸度为pH值为3时,能有碱式铬酸铬[Cr(OH)3·Cr(OH)CrO4]的薄膜存在,没有硫酸盐时,该碱式铬酸铬的薄膜转向阴极,并给它包上能透过氢离子的胶体薄膜。

硫酸盐的作用就是利用它的吸附作用,减低胶体的电流密度,避免在阴极上形成牢固附着的胶体层。因此,在阴极表面上,其他离子就有了还原的可能。

如果单纯考虑到负电荷的SO42-与阴极表面相互作用,则难以相信SO42-离子能到达阴极表面。由于硫酸根(SO42-)离子的尺寸不而电荷高,所以容易被正电荷的胶体所吸收,并立刻与三价铬生成绿色的而无反应能力的阳离子团[Cr4O(SO4)4·(H2O)4]2+,这种离子团能通过薄膜而不发生显著变化,到达阴极表面之后,离子放电,而硫酸根离子变成游离状态。

生产实践证明,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铬镀层应十分注意镀液中的铬酐与催化剂的浓度比,而对于催化剂绝对含量相对而言并不那么重要。当[CrO3]/[SO42-]为100∶1时,电流效率最大。

当[CrO3]/[SO42-]小于100∶1时,镀层的光亮性和致密性有所提高。但镀液的电流效率和分散能力下降。当[CrO3]/[SO42-]小于或等于50∶1时,由于催化剂含量偏高,使阴极胶体膜的溶解速度大于生成速度,阴极电势达不到铬的析出电势,导致局部乃至全部没有铬的沉积,镀液的电流效率降低,分散能力明显恶化,并且镀液颜色变暗,阴极附近产生细小的氢气泡;当[CrO3]/[SO42-]大于100∶1时,SO42-含量不足,镀层的光亮性镀液的电流效率降低;若比值超过200∶1,SO42-含量严重不足,在镀层上会产生黑色条纹,铬镀层表面会出现粗糙的小颗粒,光泽性差,镀液颜色也会变淡,阴极附近将产生大量氢气泡,并会产生剥落现象。因为SO42-含量太低,阴极表面上只有很少部位的膜被溶解,即成膜的速度大于溶解的速度,铬的析出受阻或在局部地区放电长大,所以得到的镀层粗糙。

3、氟硅酸钠(Na2SiF6)(分子量:188)

氟硅酸根离子在电镀过程中起着与硫酸根离子相似的作用,但氟硅酸根离子还有其独特优点。例如,铬镀层容易钝化,往往在镀铬过程中电流中断或进行二次镀铬时,所获得的镀层为乳白色而无光泽;而有氟硅酸根离子存在时,所获得的铬镀是光亮的,因为它具有使铬镀层表面活化的作用。采用含氟硅酸根离子的镀液比标准镀铬溶液优越,当镀液温度在±5℃时,同样能获得光泽细致的铬镀层,并且比标准镀铬溶液所获得铬镀层光泽美观,为带有浅蓝银白色的光亮铬镀层。

三、镀铬工艺过程与原理

(一)镀铬工艺的主要特点

从常用的铬酸电解液中电镀铬,其工艺特点如下:

1、镀铬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而是铬酸。

2、镀铬电解液中必须加入少量具有催化作用的阴离子,如硫酸根、氟硅酸根离子等,才能使电镀过程正常进行。

3、电解液的分散能力很低,不易得到均匀的镀层。要想等到厚度均匀的镀层,必须采用适当的夹具、象形阳极、辅助阴极或绝缘屏蔽等措施。

4、镀铬使用的电流密度很高,电流密度常在20A/dm2以上;镀铬槽电压较高,通常6~12V。

5、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较低,,普通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在20%左右。

6、阳极采用铅、铅-锑合金或铅-锡合金等做不溶性阳极,不能用金属铬作阳极。

7、工艺参数对镀铬层性质有影响,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可得到不同性质的镀铬层。

镀铬过程还有三个特殊现象:阴极电流效率随铬酸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降温度升高而下降,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升高。

镀铬工艺尚存在的问题:

1、铬酸有较高的毒性,对人的身体危害甚大,废气和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因而耗资较多。

2、由于电流效率很低,而槽电压又高,因此电能消耗较大。

3、由于使用高电流密度,所以电源设备投资增加。

4、由于采用不溶性阳极,消耗的金属铬需经常补充铬酐,才能保持电解液中各成分的相对稳定。

5、由于阴极大量析氢,镀层和基体金属产生氢脆。

6、镀层孔隙率高,镀层裂纹通底层。

(二)镀铬的电极过程

铬酸酐中的铬是以六价形式存在,铬酸酐易溶于水成为铬酸,该水溶液是一种强酸。随着铬酸酐浓度的不同,溶液中的六价铬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一般情况下(CrO3200~400g/L),溶液中的六价铬主要是以铬酸(H2CrO4)和重铬酸(H2Cr2O7)的形式存在:

2CrO3+H2O → H2Cr2O7

CrO 3+H 2O → H 2CrO 4

铬酸在水溶液中分二步电离:

H 2CrO 4

HCrO 4-+H + K=4.1

HCrO 4- CrO 42-+H + K=10-6

当镀液的pH 值<1,Cr 2O 72-为主要存在形式;当pH 值为2~6时,Cr 2O 72-与HCrO 4-

之间存在着下列平衡: Cr 2O 72-+H 2O 2HCrO 4- 2CrO 42-+2H +

当pH 值>6时,CrO 42-

为主要存在形式。

1、镀铬过程的阴极反应

镀铬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如图1所示。曲线的途径存在着三个以上以上的折点,即极化曲线出现回行程,这是由于镀液中不同离子放电的结果。

图1中曲线1:第一段曲线(ab 段),当阴极电位比较正时,阴极上没有金属铬析出,也看不到氢气

泡的产生,此时阴极表面附近的pH 值<1,因此阴极区中的离子以Cr 2O 72-为主。所进行的电极反应是Cr 2O 7

2-中的Cr(Ⅵ)还原为。其反应式为 Cr 2O 72-+14H ++6e → 2Cr 3++7H 2O

由于上述反应,因此在阴极表面附近及镀液中存在着Cr 3+

,随着阴极电位向负方向移动,该反应的速度加快,达到b 点便到了最大值。

图1镀铬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

图1中曲线2:第二段曲线(bc 段),当达到b 点以后,随着阴极电位继续变负,除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外,在阴极上发现还有氢气析出,其反应式为

2H ++2e → H 2↑

由于析氢的产生,阴极镀液pH 值增至2~2.6,这符合重铬酸转变为铬酸的反应条件,使更多的Cr 2O 72

-向CrO 42-转变,从曲线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随着阴极电位变负,表征反应电极反应速度的电流密度却随着电极电位的变负而降低,显然有物质阻滞了电化学反应速度,这是由于阴极胶体膜的形成阻碍电极反应速度。 增加CrO 3或降低pH 值

阴极胶体膜理论:在阴极极化曲线b点以后,由于H2的析出,导致近阴极区pH值增高,当pH值达到3左右时,近阴极区的Cr3+生成了Cr(OH)3胶体沉淀,并与Cr(Ⅵ)组成了碱式铬酸铬Cr(OH)3·Cr(OH)CrO4,

这是一种橘黄色的碱式黏膜物质,称为胶体膜或阴极膜。这种胶体膜致密而均匀地吸附在阴极表面,它只允许半径较小的H+通过胶体膜放电,而的HCrO4-放电受到阻碍,使阴极极化显著增加,电流密度明显降低。如果电解液中没有硫酸存在,pH值较高,没有Cr(Ⅵ)还原为Cr3+的过程,H2的析出阻碍了的Cr析出。当镀液中有硫酸存在时,硫酸对阴极胶体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因此,近阴极区胶体膜处于不断形成与不断溶解的动态过程。

图1中曲线3:第三段曲线(cd段),随着阴极电极电位进一步提高,pH值继续升高,而且Cr2O72-向CrO42-方向转移更多。当达到c点以后,早先吸附的Cr2O72-完全被CrO42-替代。在阴极除了发生上述两种反应外,开始沉积铬,其反应式为

CrO42-+4H2O+6e → Cr+8OH-

此时,在阴极上三个反应同时进行,随着阴极电极电位的负移,阴极电流迅速上长,反应速度加快,生成金属铬的反应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即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阴极电流效率增加。

因为在镀铬溶液中,阴极上铬的实际析出电位(-1.1V)比氢的实际析出电位(-0.6V)和Cr(Ⅵ) →Cr3+的还原反应电位(-0.1V)负得多。这就决定了镀铬过程中必然有氢的析出和Cr3+的还原反应存在。正因为铬的实际析出电位很负,铬表面上的析氢过电压较低,所以大量地放出氢气,有60%~70%电流消耗在放出氢气的过程中,10%~20%的电流消耗在生成三价铬的过程中,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才用于镀出的铬上。这就是镀铬电流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2、镀铬过程的阳极反应

铅与铅合金阳极会与镀铬溶液相互作用,生成溶解度很小、导电性很差的黄色铬酸铅(PbCrO4)膜,这种阳极膜会影响镀铬过程的正常进行,所以必须经常洗刷阳极。不镀铬时,应将阳极取出,否则将遭受铬酸浸蚀而在其表面形成黄色铬酸铅(PbCrO4)膜,使槽电压升高,严重时造成阳极不导电。

在阳极上进行的反应有:

4OH-→2H2O+O2↑+4e

2Cr3-+7H2O →Cr2O72-+14H++6e

Pb+2H2O →PbO2+4H++4e

由上述反应可知,镀铬过程中阳极不断放出氧气,并且生成暗褐色的二氧化铅膜,以及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生成氧气是阳极过程的主要反应,当电流密度较低时,有利于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反应的进行。因此,当镀液中三价铬含量过高时,可采用大面积阳极和小面积阴极的方法进行电解处理,以此来降低镀液中的三价铬的含量。在日常生产中,控制一定的阳极面积和阴极面积之比,使在阴极上产生过量三价铬基本上都在阳极被氧化掉,从而使镀液中的三价铬含量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经验证明,阳极面积与阴极面积之比维持在2∶1或3∶2较为适宜。还需指出,阳极表面覆盖的一层暗褐色二氧化铅膜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层膜不同于黄色铬酸铅膜,它可导电并保护阳极表面免遭铬酸浸蚀而形成难以导电的铬酸铅黄膜。

三、镀铬工艺过程与原理

(一)镀铬工艺的主要特点

从常用的铬酸电解液中电镀铬,其工艺特点如下:

1、镀铬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而是铬酸。

2、镀铬电解液中必须加入少量具有催化作用的阴离子,如硫酸根、氟硅酸根离子等,才能使电镀过程正常进行。

3、电解液的分散能力很低,不易得到均匀的镀层。要想等到厚度均匀的镀层,必须采用适当的夹具、象形阳极、辅助阴极或绝缘屏蔽等措施。

4、镀铬使用的电流密度很高,电流密度常在20A/dm2以上;镀铬槽电压较高,通常6~12V。

5、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较低,,普通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在20%左右。

6、阳极采用铅、铅-锑合金或铅-锡合金等做不溶性阳极,不能用金属铬作阳极。

7、工艺参数对镀铬层性质有影响,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可得到不同性质的镀铬层。

镀铬过程还有三个特殊现象:阴极电流效率随铬酸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降温度升高而下降,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升高。

镀铬工艺尚存在的问题:

1、铬酸有较高的毒性,对人的身体危害甚大,废气和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因而耗资较多。

2、由于电流效率很低,而槽电压又高,因此电能消耗较大。

3、由于使用高电流密度,所以电源设备投资增加。

4、由于采用不溶性阳极,消耗的金属铬需经常补充铬酐,才能保持电解液中各成分的相对稳定。

5、由于阴极大量析氢,镀层和基体金属产生氢脆。

6、镀层孔隙率高,镀层裂纹通底层。

(二)镀铬的电极过程

铬酸酐中的铬是以六价形式存在,铬酸酐易溶于水成为铬酸,该水溶液是一种强酸。随着铬酸酐浓度的不同,溶液中的六价铬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一般情况下(CrO3200~400g/L),溶液中的六价铬主要是以铬酸(H2CrO4)和重铬酸(H2Cr2O7)的形式存在:

2CrO3+H2O → H2Cr2O7

CrO3+H2O → H2CrO4

铬酸在水溶液中分二步电离:

H2CrO4 HCrO4-+H+K=4.1

HCrO4- CrO42-+H+K=10-6

当镀液的pH值<1,Cr2O72-为主要存在形式;当pH值为2~6时,Cr2O72-与HCrO4-之间存在着下列平衡:

增加CrO3或降低pH值

Cr2O72-+H2O 2HCrO4- 2CrO42-+2H+

当pH值>6时,CrO42-为主要存在形式。

1、镀铬过程的阴极反应

镀铬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如图1所示。曲线的途径存在着三个以上以上的折点,即极化曲线出现回行程,这是由于镀液中不同离子放电的结果。

图1中曲线1:第一段曲线(ab段),当阴极电位比较正时,阴极上没有金属铬析出,也看不到氢气泡的产生,此时阴极表面附近的pH值<1,因此阴极区中的离子以Cr2O72-为主。所进行的电极反应是Cr2O72-中的Cr(Ⅵ)还原为。其反应式为

Cr2O72-+14H++6e → 2Cr3++7H2O

由于上述反应,因此在阴极表面附近及镀液中存在着Cr3+,随着阴极电位向负方向移动,该反应的速度加快,达到b点便到了最大值。

图1镀铬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

图1中曲线2:第二段曲线(bc段),当达到b点以后,随着阴极电位继续变负,除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外,在阴极上发现还有氢气析出,其反应式为

2H++2e → H2↑

由于析氢的产生,阴极镀液pH值增至2~2.6,这符合重铬酸转变为铬酸的反应条件,使更多的Cr2O72 2-转变,从曲线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随着阴极电位变负,表征反应电极反应速度的电流密度却随-向CrO

4

着电极电位的变负而降低,显然有物质阻滞了电化学反应速度,这是由于阴极胶体膜的形成阻碍电极反应速度。

阴极胶体膜理论:在阴极极化曲线b点以后,由于H2的析出,导致近阴极区pH值增高,当pH值达

到3左右时,近阴极区的Cr3+生成了Cr(OH)3胶体沉淀,并与Cr(Ⅵ)组成了碱式铬酸铬Cr(OH)3·Cr(OH)CrO4,这是一种橘黄色的碱式黏膜物质,称为胶体膜或阴极膜。这种胶体膜致密而均匀地吸附在阴极表面,它只允许半径较小的H+通过胶体膜放电,而的HCrO4-放电受到阻碍,使阴极极化显著增加,电流密度明显降低。如果电解液中没有硫酸存在,pH值较高,没有Cr(Ⅵ)还原为Cr3+的过程,H2的析出阻碍了的Cr析出。当镀液中有硫酸存在时,硫酸对阴极胶体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因此,近阴极区胶体膜处于不断形成与不断溶解的动态过程。

图1中曲线3:第三段曲线(cd段),随着阴极电极电位进一步提高,pH值继续升高,而且Cr2O72-向CrO42-方向转移更多。当达到c点以后,早先吸附的Cr2O72-完全被CrO42-替代。在阴极除了发生上述两种反应外,开始沉积铬,其反应式为

CrO42-+4H2O+6e → Cr+8OH-

此时,在阴极上三个反应同时进行,随着阴极电极电位的负移,阴极电流迅速上长,反应速度加快,生成金属铬的反应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即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阴极电流效率增加。

因为在镀铬溶液中,阴极上铬的实际析出电位(-1.1V)比氢的实际析出电位(-0.6V)和Cr(Ⅵ) →Cr3+的还原反应电位(-0.1V)负得多。这就决定了镀铬过程中必然有氢的析出和Cr3+的还原反应存在。正

因为铬的实际析出电位很负,铬表面上的析氢过电压较低,所以大量地放出氢气,有60%~70%电流消耗在放出氢气的过程中,10%~20%的电流消耗在生成三价铬的过程中,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才用于镀出的铬上。这就是镀铬电流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2、镀铬过程的阳极反应

铅与铅合金阳极会与镀铬溶液相互作用,生成溶解度很小、导电性很差的黄色铬酸铅(PbCrO4)膜,这种阳极膜会影响镀铬过程的正常进行,所以必须经常洗刷阳极。不镀铬时,应将阳极取出,否则将遭受铬酸浸蚀而在其表面形成黄色铬酸铅(PbCrO4)膜,使槽电压升高,严重时造成阳极不导电。

在阳极上进行的反应有:

4OH-→2H2O+O2↑+4e

2Cr3-+7H2O →Cr2O72-+14H++6e

Pb+2H2O →PbO2+4H++4e

由上述反应可知,镀铬过程中阳极不断放出氧气,并且生成暗褐色的二氧化铅膜,以及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生成氧气是阳极过程的主要反应,当电流密度较低时,有利于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反应的进行。因此,当镀液中三价铬含量过高时,可采用大面积阳极和小面积阴极的方法进行电解处理,以此来降低镀液中的三价铬的含量。在日常生产中,控制一定的阳极面积和阴极面积之比,使在阴极上产生过量三价铬基本上都在阳极被氧化掉,从而使镀液中的三价铬含量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经验证明,阳极面积与阴极面积之比维持在2∶1或3∶2较为适宜。还需指出,阳极表面覆盖的一层暗褐色二氧化铅膜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层膜不同于黄色铬酸铅膜,它可导电并保护阳极表面免遭铬酸浸蚀而形成难以导电的铬酸铅黄膜。

铝及其合金电镀硬铬工艺探讨

铝及其合金电镀硬铬工艺探讨 1 原理 铝是一种化学活性很高的活泼金属,它的电极电势很低(Φ=-1.67V),具有很强的亲氧性。同时又是一种两性金属,在空气中极易发生钝化,给铝合金电镀带来了困难。铸造铝合金因有砂眼、起泡等缺陷,在电镀中容易滞留残液和气体,会引起氢脆和镀层脱落等现象。 铝及其合金电镀的关键是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问题;而影响结合力的关键是预镀是否合理。目前常用的工艺有两次浸锌法[3 5]、化学镀镍磷[6 7]、浸锌后镀镍[3]、浸锌后镀锌[8]、磷酸阳极氧化法[4]和盐酸浸蚀法[9]等。这些工艺的过程大致相近,都是先去除表面的氧化膜,再通过不同方法获得稳定的中间层,最后进行电镀。稳定的中间层可以防止自然氧化膜的再生,在镀前保护好裸铝表面;同时形成具有超微观、均匀的凹凸结构以及较大的孔体积和较小的电阻;保证在电镀时沉积金属快,晶核形成多,附着好;而且可以避免高硬度的铬层与较软的铝基体直接接触而可能引起开裂和凹陷。 2 铝及铝合金电镀硬铬 2.1 工艺流程 喷砂处理→碱蚀→水洗→酸蚀→水洗→预镀→水洗→镀铬→水洗→吹干→除氢 2.2 主要工序说明 2.2.1 喷砂处理 一些镀件表面可预先采用喷砂处理,这不仅可以使零件表面获得均匀的粗糙面,而且可以增加铝合金表面的显微硬度,增加电镀的表面积,提高镀层结合力。喷砂处理可采用干喷或水喷,使用不同目数的玻璃砂,调整喷砂的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粗糙度的均匀表面。喷砂后要及时去除表面残留的玻璃砂,以免对后道工序产生影响。 2.2.2 碱蚀除油 碱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 氢氧化钠50~100g/L,磷酸三钠30~45g/L,碳酸钠20~30g/L,60~80℃,0.5~1.0min。 此过程可反复操作,但时间要短以防过腐蚀,除油后要用热水和冷水清洗。有时也可用有机溶剂除油。

电镀铬技术协议

编号:JX-QGB2012-02技术协议书 项目名称球冠衬板镀铬 甲方(需方)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供方) 签订时间 签订地点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编号:JX-QGB2012-02 xxx镀铬技术协议书 甲方(需方): 乙方(供方): 甲、乙双方就xxx镀铬在技术要求、质量保证方面,本着质量第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共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特签订本技术协议,并共同遵守。 一、引用标准 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GB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9790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布氏显微硬度试验 二、技术要求 1、处理部位 球冠衬板的凸球面和外缘面 2、外观 镀层表面应是光亮有光泽的,不应有麻点、起泡、剥落或任何对最后抛光状态有不良影响的其他缺陷;在电镀后抛光的工作表面上,不允许有铬瘤。 3、厚度 硬铬镀层在经过抛光后应≥100μm,最大厚度≤200μm。 4、粗糙度 凸球面镀层在经过抛光后,表面粗糙度Ra≤1.6μm。 5、硬度 镀层的显微硬度值HV≥750。 6、结合强度

镀铬层的结合强度按照“GB 5270规定的阴极试验”进行检查,要求15min后,覆盖层不起泡。 7、工艺要求 有盲孔的零件在完成镀铬处理后,要求盲孔内不能有铁屑、处理液、水分以及锈蚀等情况。非镀铬面需进行临时防锈处理,即工件在完成镀铬后,非镀铬面在50天内不允许出现生锈现象。 三、质量监督 为确保镀铬质量稳定,避免不合格品流入甲方,甲方对乙方的电镀工艺执行状况和生产制程进行定期审核(每季度审核一次),具体审核内容如下: 1、工艺纪律审核:A 电镀工艺流程;B 电镀槽液维护保养记录;C 药水分析添加记录;D 设备保养校正记录。 2、制程审核:A 原料存放环境条件;B 生产能力评估;C 品质检验记录;D 合格品存放环境条件;E 运输方式及环境条件。 3、乙方三次供货合格率低于98%时,甲方在通知乙方后,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对乙方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后双方共同商讨,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甲方对整改后的效果应再次做确认。 4、就乙方的工艺技术和生产制程,甲方有义务进行保密。 四、质量判定及问题处理 1、如乙方在收货时,可以拒收有明显碰伤、挂伤等缺陷的零件; 2、如乙方在运输和电镀过程中导致零件出现影响装配或防护性能的碰伤和挂伤,由乙方负责对损伤部位进行返修; 3、如甲方在收货时,发现零件球冠面与圆柱面结合部位有铬瘤,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无偿对铬瘤进行处理。 4、如甲方在收货时发现镀层的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甲、乙双方应共同进行复检。复检后质量仍不符合技术要求,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零件重新进行镀铬处理,并由乙方赔偿合同价值总额5%的检测费用和误工费用。 五、其它规定 1、乙方供货时,应附相应的检测报告或合格证明书。 2、当乙方所提供的电镀铬质量不能满足协议要求时,甲方可终止协议。 3、由乙方电镀铬质量问题造成用户退货,索赔,诉讼等发生的一切费用与损失由双

硬铬涂层的性能及工业应用

硬铬涂层的性能及工业应用 硬铬镀层硬度对照表 外形划痕硬度应用 磨砂铬640 装饰硬格乳白色铬830 打底镀铬 略带乳白色铬990 打底镀铬,装饰硬铬 亮铬1000 普通硬铬。耐磨微雾铬1005 装饰硬格 冷若冰霜(平滑) 铬1020 装饰硬格,耐磨铬 冷淡的(粗糙)铬1060 装饰硬格 焦铬1165 不合格铬 采用镀硬铬的决定,将取决于以下的需求和要求: 1固有的硬度和耐磨性,电沉积铬。 2所需的铬的厚度。 3的部分是由形状,大小,结构和材料。 4掩蔽区域的要求不被镀。 5尺寸要求,如果将需要额外的机械加工。 硬度的电铬存款是电镀条件的函数。一般来说,在明亮条件下镀铬是最佳硬。明亮的铬镀层的常规浴有维氏硬度为900?1000,,来自混合催化剂浴中的硬度为1000?1100或更高。镀硬铬层的耐磨性能与其硬度息息相关,通常硬度越高,耐磨性能越好。硬铬层的硬度与电镀时的温度、电流密度和溶液成分有关。当镀液中铬酐含量固定时,硫酸根含量升高会使得镀层硬度下降。在不同镀液温度、不同电流密度条件下,所得镀硬铬层的硬度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镀液温度越高,硬度越低;电流密度越高,硬度越高。由于高硬度和高应力(脆性)往往是相关的,因而镀硬铬层的硬度不宜过高。笔者所在项目组将镀液温度控制在35~55℃之间,将电流密度控制在30~50A/dm2之间,可获得满足空客镀铬层硬度技术要求(≥700HV)的镀铬层。 镀硬铬的应用 典型的镀铬部分将是:汽车的阀杆,活塞环,震动棒,Mac弗森支柱的,柴油和航空器发动机气缸的孔,和液压轴。

是常用的镀硬铬,以恢复原来的尺寸的大型柴油机,燃气发动机和压缩机的曲柄轴的磨损表面。硬铬还发现使用修复受损的印刷和造纸辊轴颈。 硬铬存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功能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其耐磨性,耐磨,耐热和耐腐蚀性。加硬铬用于恢复尺寸不足的部分。 1.电镀硬铬性能特点 工程用镀铬层习惯称为“镀硬铬”?它有以下特点: ①耐磨性好?镀铬层随工艺规范不同?可获得不同的硬度400~1200HV。滑动摩擦系数约为钢与铸铁的50%?并有抗粘附性。 ②耐腐蚀性较好?镀铬层在轻微的氧化作用下即表面钝化?形成很薄且透明的钝化膜?在常温下长期不变色?对镀铬层起保护作用。 ③镀铬层强度随厚度增加而降低?镀铬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于自身晶体间结合强度?而抗拉强度与疲劳强度随镀层厚度增加而下降。因此?镀铬层厚度一般应≤0.3mm。 2.电镀硬铬层的应用 ①不带底层的镀铬层?抛光后可直接使用。镀层厚度<12μm用于模具以提高其耐磨性;镀层厚度12~50μm用于液压装置的柱塞?以提高其密封性和耐磨性;对不重要的配合表面?镀层厚度可>50μm?镀后磨削达到要求尺寸精度?以补偿磨损量。 ②带底镀层的镀铬层多用于较厚的尺寸补偿。先沉积足够厚度的底层金属(如镍可镀厚lmm)?磨光后再镀铬层。最终磨削为成品后?镀铬层应保持在250μm以内。 由于镀铬层脆性较大?不宜承受较大的变形?否则会引起镀层断裂或脱落。因此零件基体金属部分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抵抗施加在镀层厚度方向上的所有外力。 除常规镀铬层外?还可以制成松孔镀铬层。其方法是在完成硬铬层后?再对其进行腐蚀处理(如盐酸腐蚀)?使镀层表面的微细裂纹加宽?达到表面布满微裂纹?可以有效地储存润滑介质改善润滑状况。在修复滑动轴承轴颈时可以采用。 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镀前检验镀件尺寸,机加工表面状况,根据镀层厚度准确计算电镀时间。 2、控制好镀液工作条件,勤观察,注意温度变化,液位变化,仔细操作,如实填写操作记录。根据化验结果补加药水,校正电镀液。 3、镀后检查镀层质量、尺寸,清洗干净,丝牙、内孔等部位防锈保护。工件打操作钢号,边角除毛刺。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一、铬镀层的特性 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 铬镀层的颜色为略带浅蓝色的银白色。铬镀层有良好的特性,例如,硬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硫化物、耐有机酸、顺磁、不变色;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铬镀层与橡胶、胶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黏附力差。因此,这类材料的模具采用电镀铬后容易脱模,且模具表面粗糙值越小,压制产品的亮度越高、越美观,模具使用寿命也可提高。 2、铬镀层的硬度和应力 在正常镀铬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硬度为HRC55~HRC65和HV750~HV1200。电镀铬比由高温冶金法得到的金属铬硬度高得多,最硬的铬镀层可达到刚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现有电镀层硬度都高。例如,它是铁、钴和镍硬度的2倍左右。它的硬度比经过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硬化处理的钢以及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结构钢的硬度都高。电镀时的氢、外来离子的性质、内应力增加是铬镀层具有高硬度的主要因素。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叫做硬度。在测定镀层硬度时,常使用维氏硬度计,可根据镀层厚度只要5~200gf的小压荷使压痕深度达到镀层厚度的1/7~1/10,在镀层断面上测定硬度时,可以针对镀层厚度选择适当的压荷,测度方法相同,测出的硬度误差较小。加厚铬镀层如果大于100μm时可采用洛氏硬度计,在非工作面上进行测定铬镀层硬度。这种方法测定时可以直接看出铬镀层的硬度,使用较方便。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镀层晶体结构的变化,常会使镀层有伸长或缩短的趋势,但因镀层已被固定在基体上,促使镀层处于受力状态,这种作用于镀层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内应力。在镀铬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电析应力。铬镀层结合力很好,而在初期电析应力非常大,可以观察到2940Mpa以上的张应力,同时随着镀层的增厚并不会转变成压应力,但这些都不影响铬镀层的结合力。所以铬镀层结合力差,主要是由于基体表面清洁工作没有做好,而电析应力不是导致结合力差的原因。 3、铬镀层的耐磨性 铬镀层由于有其特殊的结构而形成很高的硬度,由于硬度高,使耐磨性也提高。但铬镀层的耐磨性好坏,不仅仅是硬度,还有金属的延展性和弹性等也是耐磨性的决定因素。通过试验认为铬镀层的维氏硬度为HV750~HV800时具有较大的耐磨性。 镀铬层厚度与耐磨性有一定关系,同时对使用寿命也有直接的影响。使用寿命与厚度虽然不完全成比例关系,但是厚度减小,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如果考虑表面耐磨性,则要示铬镀层厚度大于7.5μm。受冲击的零件,铬镀层厚度不应小于15μm。对于铝合金的热冲模,镀铬后能降低黏附性,以上压模铬镀层厚度通常为10~20μm。橡胶模具和塑料模具铬镀层厚度只要求3~5μm即可,橡胶模具和塑料模具经镀铬后,使用寿命将延长5~10倍。铬镀层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尢其铬的干性摩擦系数与所有电镀金属层相比是最低的。铬镀层与钢铁材料的摩擦系数为0.15。 二、镀铬溶液的组成 1、铬酐(CrO3)(分子量:76) 铬酐的水溶液是铬酸,它是电解液的主要成分。因镀铬工艺采用不溶性阳极,所以它是铬层的唯一来源。镀硬铬所用的电解液含铬酐量一般在200g/L~300g/L之间,在标准镀铬电解液中含铬酐为250g/L,其中大约含铬125g/L。 2、硫酸(H2SO4)(分子量:66) 当有SO42-存在时,它与溶液内的三价铬生成复杂的含有硫酸和三价铬的阳离子团[Cr4O(SO4)4·(H2O)4]2+,这种阳离子团跑向阴极,促使碱性铬酸铬[Cr(OH)3·Cr(OH)CrO4]的薄膜溶解,使CrO42-离子能在阴极上放电析出金属铬。 当镀铬溶液的酸度为pH值为3时,能有碱式铬酸铬[Cr(OH)3·Cr(OH)CrO4]的薄膜存在,

高速硬铬电镀工艺

高速硬铬电镀工艺 特点: 工作在非常高的阴极效率 减边缘积聚 工作在高电流密度 好公差杂质的 优点: 高铬沉积速率 减后需要磨板 需要减少电镀时间 易于操作和维护 高效镀铬溶液 众所周知,镀铬的电流效率在电镀中是最低的,一般只有13%左右,因此如何提高电流效率一直是电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提高电流效率就意味着节省用电,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高效镀铬多是在镀铬溶液中引入卤族元素和一些有机添加剂来达到的。随着对镀铬添加剂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原先电镀工作者认为有机添加剂加到镀铬溶液中去是不适宜的。这是因为铬酸是强氧化性的酸,浓度和温度又如此之高,有机添加剂在这样强氧化性介质中是难以存在的,也就是很快就会氧化变得乌有;但实践结果大不一样:某些有机化合物在这样强氧化性的铬酸溶液中能长期存在,并显得非常稳定,从而使镀铬工艺改革进入到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如瑞士专利CH673845A5,叙述了一种混合有机酸组成的添加剂,此添加剂含丙酸、乳酸、戊酸、丹宁酸、新戊基乙二醇、苯磺酸、8一羟基喹啉、对苯二酚、4一甲苯基磺酰胺和六氟磺酸等,加入量为l5g/L左右,镀液温度在63℃、阴极电流密度在150A/dm2的条件下,电镀时间25min,镀层厚度达到75μm,即每分钟可沉积3μm,镀层硬度为H

Vl350,并有宽广的电流密度范围。这种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可达28%~48%,但问题是这种镀液是含氟的,对铅阳极和低电流密度区的镀件有腐蚀作用。 也有将低碳链的烷基磺酸及其盐类作为镀铬的添加剂,研究所用的镀液和工艺条件为: 铬酐200~300g/L 硫酸2~3g/L 硼酸l~l0g/L 低碳烷基磺酸l~5g/L 镀液温度55~65℃,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在20~80A/dm2的。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镀铬层外观平滑光亮,显微硬度大于HVll00。 根据所使用的烷基磺酸盐分子中硫与碳的原子数之比不同,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也不一样。S/C≥1时,阴极电流效率可达27%;当碳链加长时,镀液的电流效率下降。如碳链有四个碳原子以上时,对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就起不到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某国际较著名的公司在他们申请的欧洲专利中指出,在以铬酸和磺基醋酸为基本成分的镀铬溶液中,加入碘酸盐和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获取了外观平滑光亮、高硬度和耐磨性好的铬镀层。其推荐的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如下: 铬酐200~300g/L 磺基醋酸80~120g/L 碘酸盐1~3g/L 含氮有机化合物3~15g/L 硫酸2~3g/L 镀液温度50~60℃,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在20~80A/dm2,阴极电流效率达20%以上。在此镀液中,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烟酸、甘氨酸、异烟酸、吡啶、2一氨基吡啶、3一氯代吡啶和皮考啉酸等。 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献来看,某些有机添加剂确实对镀铬溶液起到良好的作用;有机添加剂与卤素释放剂联合使用,可能会得羽更好的协同效果,有望进一步改革镀铬工艺。卤素释放剂一般是指碘酸钾、溴酸钾、碘化钾和溴化钾等。 国外有机添加剂用于镀铬溶液的时间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有机添加剂约晚国外10年,才开始以商品形式出售。Anthony D.Barnyi提出,在镀铬溶液中加入氨基乙酸和氨基丙酸可提高阴极电流效率,l980年Chessin和Newby提出采用卤代二酸和氟化物混合作为镀铬的光亮剂。l985年美国安美特公司推出了高效无低电流区腐蚀的HEEF-25镀铬新工艺,平均电流效率可达25%左右,稍后该公司又推出了一种电流效率更高的HEEF-40镀铬工艺。l986年Chessin将碘酸钾、溴化钾等与有机酸相合用,作为镀铬的光亮剂。l995年,山西大学研制成功了不含氟、无低电流腐蚀的CH型镀硬铬添加剂。l997年,上海永生助剂厂也研制成功了3HC-25镀硬铬添加剂,该添加剂不含氟、不含稀土,无低电流

镀铬与镀硬铬的区别

镀铬与镀硬铬有什么区别 镀铬是泛指电镀铬 镀铬有两种的,一种是装饰铬,一种是硬铬。 镀硬铬是比较好的一种增加表面硬度的方法,但是它的优缺点很多,所以好多情况下都没采用。 优点一,表面光洁度好,优点二,不会生锈,一点锈斑都不会有;三,镀的过程中原零件变形小。四,如果零件尺寸不到位,可以通过加几丝铬来达到尺寸(如12楼所说的修补,当然了,这是优点,也是个缺点,所以要镀铬的零件都要放余量了)。优点五,表面比较美观。等等 缺点一,价格高,不光镀的费用高,而且镀后还要再加工。缺点二,不适合表面比较复杂的零件,缺点三,厚度太薄,一般只有0。05-0。15mm左右,缺点四,对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要求比较高。等等 镀硬铬一般采用比较多的是常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机械,如:模具等 镀装饰铬顾名思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面光亮、外形美观、防锈等等。 根据其目的来判断要镀那种铬 1. 铬酐浓度和硬度的关系 在其它工艺条件相同的时候,铬酐浓度低时硬度高。但浓度低,镀液变化快,不稳定。 2. 硫酸含量和硬度的关系 在正常的镀铬工艺规范中。铬酐与硫酸的比值应该保持在100:1。在其它浓度不变时,提高硫酸含量,铬层的硬度也相应增高。但在二者比值为100:1.4,再提高硫酸含量硬度值又会下降。 3. 电流密度和硬度的关系 在正常温度下,铬层硬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硬度趋向稳定。 4. 镀铬液稳定和硬度的关系 在较高温度(65~75℃)下,由稀溶液镀出的铬层比由浓镀液镀出的铬层硬度高15~20%;在较低温度(35~45℃)下,由稀溶液镀出的铬层比由浓镀液镀出的铬层硬度没有多大差别。

不锈钢电镀硬铬合金工艺

不锈钢合金电镀硬铬工艺 高钨不锈钢可广泛用于精密的仪器中,特别是在航空产品中作用很大。高钨不锈钢零件电镀硬铬可提高其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但易出现漏镀、局部偏薄等缺陷。本工作采用一些特殊工艺措施来保证航空产品中高钨不锈钢零件电镀硬铬的质量。 1工艺 1.1镀铬工艺流程 零件→吹湿砂→碱性除油→热水洗→冷水洗→活化→冷水洗→镀铬→除氢。 1.2镀铬前处理 (1)吹湿砂高钨不锈钢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被活化。在前处理中采取吹湿砂处理,以活化其表面。与吹干砂相比,吹湿砂能使高钨不锈钢表面更细,更适合于精密零件,同时还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吹湿砂的零件在清洗后可立刻进行电镀铬,接下来的除油和活化工序可省略,若还要进行其他工序,则在吹干后再进行其他的工序。 (2)除油高钨不锈钢电镀铬前的除油和常规镀铬的除油工艺方法大体相同,可以选用有机溶剂除油、电化学除油、化学除油的方法,零件表面必须清洁至水膜不破。若采用电化学除油应避免阴极除油以防氢脆发生。 本试验采用的除油方法为:Oakite45~60g/L,50~60℃,10~12min。

(3)活化除油后活化必不可少,以保证电沉积硬铬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高钨不锈钢的活化在25~30mL/LH2SO4(p=1.84g/cm3) 溶液中进行,室温下浸渍2~5min即可。 1.3电镀硬铬 与一般不锈钢材料电镀硬铬相同,在电镀前应对不镀部分进行绝缘保护,零件经前处理后浸入50~60℃的热水中预热,使零件的温度与电镀硬铬镀液的温度趋于一致。零件应带电人槽,采用阶梯小电流。阶梯小电流大小因面积不同应作相应的调节,面积小时阶梯小电流应减小,面积大时阶梯小电流应增大。对形状复杂的零件,所用的阶梯小电流停留时间较长,且停留时间随电流的增大而缩短,效果很好。 调节器盖零件(材料为AMS5616,质量分数为0.17%C,13%Cr,2%Ni,3%W)底平面电镀硬铬时,由于底平面形状(见图1)较为复杂,虽然采用吹湿砂活化表面,但因为电镀过程中零件内腔溶液流通量不足,底平面的活化不够充分,会出现一圈小面积漏镀。传统的阶梯小电流不能完全解决漏镀问题。如采用停留较长时间阶梯小电流法(5A停留15min,10A停留10min,15A停留5min)。不锈钢易钝化,沉积铬过程中过电位较小,相对于一般不锈钢不易被活化。停留较长时间的阶梯小电流送电使阴极(即零件和挂具)在较长一段 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新生态氢原子,且随着电流的增大,新生态氢原子会相应地增加。这些新生态氢原子具有极高的还原能力,使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不断地得到还原,从而使零件表面得到活化,尤其是阶梯小电流中的大电流能充分活化零件的复杂部位。 停留较长时间的阶梯小电流送电加上吹湿砂的前处理不仅有 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更有利于保证镀层的完整,确保电镀质量。本处理工艺对不锈钢基体的损伤是很小的。此后用 1.5~2.0倍的正常电流密度冲击镀30~60s,可在较短时间内生成致密且结合力良好的薄铬层。对于形状较复杂的零件这种冲击镀是必不

HA-硬铬电镀工艺

HA -Ⅱ硬铬电镀工艺 一 特点 1、高阴极电流效率,可达22~27%。 2、高沉积速度,一般是传统镀铬的2~3倍。 3、不会腐蚀阴极低电流密度区的底材。 4、镀层平滑,细致青亮。 5、高镀层硬度达HV900~1200。 6、高微裂纹数达1000条/寸。 7、镀层厚度均匀,有良好的分散能力。 8、镀液维护容易,控制简单。 9、无固体添加之铬尘和溅水现象。 10、无阳极腐败蚀,勿须使用特殊阳极。 11、一次可镀1000微米超厚镀层。 二、镀液配方和操作条件 三、镀液的配制 1、按上表所需的HA —ⅡQ 加入镀槽中。 2、添加去离子水,至所需之液位高度。 3、加热至55~60℃。 4、分析硫酸浓度,并调整至工艺规范。 5、电解4~6小时。 6、开始作业。 四、沉积速率(参考) 注:沉积速率会随温度降低而稍微上升,但是光亮范围会相对变窄。

五、转缸与前处理 由一般传统的硬铬镀液转为HA—Ⅱ的程序非常简单,只须将镀液送交本公司化验,经确定无机杂质不超过7.5克/升,同时不含氟化物、稀土,则本公司将协助客户将镀液转成HA-Ⅱ之工艺。 HA—Ⅱ之前处理与一般传统硬铬电镀相同,无需经过特殊程序的处理。 六、设备 镀槽(缸):铁槽内衬软式PVC槽衬或其他认可材料如Koroseal均可。 阳极:含7%锡的铅阳极,其他如铅锡、铅锑阳极亦可使用。 整流器:输出功率须可达到9~15伏特较为适当,同时输出电流之波纹应在5%以下。 温度控制:热交换器或冷却盘管,建议使用钛管或金属管披覆铁弗龙(Teflon)或碳氟化物(PVDF)为佳。 循环搅拌:良好的镀液循环,可促进镀液中化学成分和热分布均匀,循环过滤机材料建议使用不锈钢或适当的防腐蚀塑料。 七、添加剂的作用与补给 HA—Ⅱ(补)以每1000安培小时8~10毫升补加,溶液蒸发量大,带出量大补加偏高,反之偏低。 铬酸以每1000安培小时添加120~150克.。

解析电镀硬铬溶液的配制

解析电镀硬铬溶液的配制 电镀硬格是利用铬的特性来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温和耐蚀等性能,而且它是在各种基体表面镀一层较厚的铬镀层,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那么电镀硬铬的溶液时怎么配置的呢?接下来列举一下: 1、在镀槽中加入2/3的去离子水(蒸馏水)。 2、把所需的铬酐用水溶解后加入镀槽。 3、加入所需的硫酸,充分搅拌。 4、加入双氧水使其生成所需的三价铬,每2毫升双氧水生成1克三价铬。 5、边搅拌边加入双氧水。 6、按需用量加入HD05-2添加剂,边搅拌边加入。 7、把去离子水(蒸馏水)按需要的液面加满,并充分搅拌。 8、把槽液加温至55~60℃。 9、进行电解处理2-14小时,即可试镀。 可见电镀硬格的溶液配置是比较繁琐的,在不熟练的情况下一定要每一步做个好确认,只有合格的溶液才能产出有效的镀铬层。借着这个问题淄博市周村励超电镀厂的专业人员介绍下我们在镀铬是怎样使用添加剂的。 镀铬加工厂怎样使用添加剂 镀铬加工厂能使用的添加剂一般有光亮剂、走位剂、柔软剂、抗针孔剂、沙面剂等,添加剂的用量非常少,每升镀液中只需加入几毫升,现在更有只加零点几毫升,只要加入就有明显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镀铬效果需要使用添加剂,接下来通过实例给大家讲解一下添加剂的神奇效果: 1、比如镀铬加工厂里用硫酸铜和硫酸配成镀铜液,只要使用光亮剂,镀出的镀层就呈现出光亮细致的亮紫铜色。 2、针对镀镍的脆性问题,如果不加入柔软剂,镀出的镀层会有内应力而发脆,有时会因太脆而开裂,但加入柔软剂后,就可以使内应力大大减小,甚至出现零应力状态,添加量很小零点几至几毫升。 所有镀铬加工厂使用的电镀添加剂都是在电极表面的微区域内起作用的,这些微少量的添加剂之所以能起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些添加剂是在阴极区间的表面双电层内起作用的,有着类似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只要单分子膜级别的添加剂进入双电层并干预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的过程,就会使镀层的结晶发生改变,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电源特点

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 电源特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电源特点 现代电镀网10月26日讯: (一)硬铬工艺流程及要求 (一)、硬铬工艺流程: 机械预处理→预除油→上挂具→安装屏蔽物→除油→水洗→除锈→水洗→阳极腐蚀→镀硬铬→水洗→卸屏蔽物和挂具 1、机械预处理: 机械精加工:最后一道磨痕要细,是它很容易抛光掉(不然磨痕会在镀铬时引起麻点和气痕)。 2、预除油: 三氯乙烯或过氯乙烯除油。 3、上挂具: 选择或制造适合的挂具安装。 4、安装屏蔽物: 安装辅助阴极和辅助阳极、在不要镀铬的部位涂漆和蜡或包裹塑料薄膜。 5、除油: 用专用除蜡水除油。 6、水洗: 水洗需彻底:零件润湿需均匀。 7、除锈: 用15%-20%的稀硫酸溶液除锈。 8、阳极腐蚀: 阳极腐蚀工艺:铬酐120-350 g/l,硫酸:10 g/l,阴极:与镀铬阳极同,温度:与镀铬温度相同,电流:30-50A//dm2,时间:视基体而定。 9、镀铬: 给电前预热:使零件温度接近或等于镀液温度。 给电方式:铸铁件镀铬先用冲击电流电镀,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合金钢件镀铬采用阶梯式给电;铬上镀铬先进行阳极浸蚀然后阶梯式给电。 二)、槽液的要求及控制: 1、槽液的成份及工艺条件: CrO3:240-260g/l H2SO4:2.4-3.0g/l Cr3+:2.2-2.8g/l 温度:50-55℃ 阴极电流密度:25-35A/dm2 S阴极面积:S阳极面积1:2.5-3 2、每周对槽液进行两次分析,控制槽液在工艺范围内。 3、根据化验结果补加材料,要求溶解好后加入镀槽中,并做好记录。 三)、设备的要求: 1、电源:对直流电源应发挥其应有效率,一般的利用率不低于65%、不高于85%。波纹系数不高于5%。 2、铜排、阴阳极杆应根据电源的要求配制,以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热,损失电能,使电流不能有效输出。 3、阳极:阳极面积应是阴极的2.5-3倍,在实际生产中以挂满为标准。 4、挂具:挂具应根据产品的不同而设计,总的原则是导电好。 5、槽体:溶液体积大一点,成份变化小,同时可适应大工件操作。 四)、操作要求:

铸铁件电镀技术参考

1前言 铸铁件电镀难度较大,这是因为铸铁含碳量高,组织结构疏松、多孔,有大量砂眼和缩孔,表面还含有较多的游离石墨碳化物,因而使电镀时析出电位降低。此外,铸铁件表面粗糙,凹凸不平,使氢的过电位降低,氢易于析出,增加了铸铁件电镀的难度。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对铸铁件镀锌和镀硬铬工艺作出改进,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镀前处理 铸铁件酸蚀时间过长会增加后续镀层的沉积难度,而缩短浸蚀时间,氧化皮、砂粒难以彻底清除干净。因此针对工件光洁度要求的不同,通过试验,采取以下2种方法。 2 1喷砂法 2 1 1工艺步骤 汽油(120#)洗刷压缩空气吹干→喷砂→压缩空气吹净砂粒→装挂→弱腐蚀→流动冷水冲洗→电镀锌或硬铬。 弱腐蚀工艺:w(硫酸)=5%~10%,室温,5~10s。 2 2浸蚀、洗刷法 当工件因精度或表面光洁度特殊要求而不允许采取喷砂处理时,只能采取浸蚀、洗刷的方法净化表面。 2 2 1工艺步骤 ①汽油洗刷(120#)。油多的工件或汽油用脏时洗后要用洁净的120#汽油再洗刷一遍。 ②压缩空气吹干。

③浸蚀。w(盐酸)=15%,w(氢氟酸)=5%,室温,锈迹除净为止。若锈迹过多、氧化皮过厚则应先用机械法刮去。浸蚀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造成基体渗氢,而且使表面游离碳裸露过多,导致局部或全部镀不上镀层。 ④石灰浆擦刷可以将工件表面晶格充分暴露,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⑤冲洗与揩擦。去除表面粘附的石灰。 ⑥装挂。铸铁件导电性差,装挂时应接触牢固,接触点尽可能多设几处,工件与工件之间的间距与其它材质电镀件相比,略大0.3倍为好。 ⑦活化。活化的目的是除去在擦刷、装挂等工序中形成的氧化膜。配方与工艺条件:w(硫酸)=5%~10%,w(氢氟酸)=5%~7%,室温,5~10s。 ⑧流水冲洗。 ⑨电镀锌或硬铬。 3镀锌及其后处理 铸铁件以采用氯化钾镀锌工艺较为理想。工件入槽后需要在J=4~6A/dm2下冲击镀2~3min,然后调整至J=3~5A/dm2施镀至厚度要求。 铸铁件镀锌后若清洗不彻底,极易泛“白霜”。镀锌件先经流动水充分清洗,接着在稀碱溶液中脱膜处理,随即可在冷、热水中交替浸泡,每次浸泡时间为0.5min,交替浸泡3~5次。这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冷水浸泡工件遇冷收缩,孔隙扩大,冷水进入孔隙中;热水浸泡工件受热膨胀,孔隙缩小,孔隙内的溶液被挤出来,交替处理3~5次,基本上能清除孔隙中残留的镀锌溶液,镀层泛“白霜”现象可得到改善。随后在180~200℃下烘烤15~30min,促使孔隙中残留溶液充分氧化与分解,待冷却后即可进入出光、钝化、干燥、老化等工序。 4镀铬及其后处理 工件入槽先经预热,使工件的温度接近溶液温度,再配送电流。预热的时间因工件壁厚不同略有差别,约1~3min,时间过长会对工件表面的粗糙度、铬的沉积造成不良影响。 反镀是铸铁件镀铬的必要工序,反镀时间在5~10s,电流密度小于20A/dm2,能够达到净化表面的目的。 铸铁件冲击镀能增强阴极极化。电流密度依工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形状简单的工件电流密度比电镀时增加50%~70%,冲击镀3~5min;形状复杂件,冲击电流密度要比正常电镀时增加一倍,冲击镀5~10min。因铸铁件实际表面积比实测表面积大,电镀电流密度比计算值加大15%~25%。

影响电镀铬的因素

绪论 镀铬层是一种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镀层,又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由于镀铬层的良好性能,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在航空制造业的军民机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镀铬层属于单金属电镀。与其他单金属镀层比较,镀铬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我很多特点。早镀铬过程中,是有铬酸来提供获得镀层金属所需的铬离子,镀铬所使用的阴极电流密度很高,电流效率低(13%左右),温度与电流密度要严格配合,可以通过改变二者的关系在同一镀液中获得光亮镀层。镀铬不采用金属铬作为阳极,而是用纤锑合金不溶性阳极,镀铬点解液的分散能力极差。以上这些,给电镀铬层的质量带来了比较多的影响。 一.影响镀铬层质量的因素 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镀层,合理的镀前处理是电镀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金属零件从原材料到加工成型,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油类介质接触。生产实践证明,油脂清洗不干净是影响镀层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是,金属基体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比较致密的氧化膜,只有去除金属基体上的氧化膜,使其表面达到活化状态,才能够进行正常的电镀。因此,零件表面任何的微量污染,都会降低镀铬层在机体上的附着力。同时,抛光机体表面也是镀铬前出来及重要的一个工序,它可以是镀铬层更加均匀光亮。 2.镀液各成分的影响 铬酐浓度时影响镀铬层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含量对溶液的导电性及电流效率有较大影响。铬酐含量高,导电度增加。铬酐浓度高则电流效率随之下降,镀层裂纹数量相对减少,意味着防腐蚀能力的提高。 硫酸的影响:硫酸在镀铬溶液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如果没有酸根的存在,阴极上就不会有铬沉积出来。但是,重要的并不是硫酸在镀铬液中的绝对喊啦,而是铬酐与硫酸的浓度比。即:控制在CrO3/H2SO4=100:1 镀铬溶液中还应该严格控制三价铬的含量。三价铬的不足,难以获得你满意的镀层,过多的三价铬会缩小光亮范围,降低溶液的导电性。 3.镀铬液杂质的影响 镀铬液中常见的杂质主要有金属阳离子杂志,主要有铁、铜、铅等等。这些杂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镀铬液中。它们常常通过下列途径被引入镀液:镀件上没有被覆盖部位金属的溶解、零件掉入镀槽中未及时打捞而溶解、阳极材料的腐蚀、零件在阳极活化处理时溶解的金属离子等。这些金属离子都会降低电解液的导电率,使镀液深镀能力下降,也会使获得光亮镀层的电流密度变窄。当铁离子含量超过了15g/L的时候,镀液就不能在继续使用。 镀铬液中常见的阴离子杂质有: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它们通常由配制槽液的生产用水引入,以及镀件在镀前出来清洗不彻底而引入镀液中。氯离子含量过高,将恶化镀液的分散能力,深镀能力,使镀层粗糙、发灰,甚至出现花斑。还会使镀槽的铅衬里溶解和阳极溶解,增加镀液中的杂质。同样,含量很低的硝酸根离子就能使镀铬层发灰、无光泽,破坏镀槽的铅衬里和阳极溶解。 4.槽液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影响 镀铬时的工艺条件:温度和电流密度对光亮区范围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镀层性能都有显着影响,并相互制约。可以通过改变两者的关系而获得不同镀铬层外观以及不一样的性能。如低温高电流为:镀铬层灰暗色、烧焦具有网状裂纹、高硬度、脆性大;高温低电流:镀铬层呈乳白色、镀铬层组织细密、孔斜率小、无裂纹、防护性能好,但硬度低、耐磨性差。中温中电流为:两者配合较好,可以获得光亮铬层,这种铬层硬度较高,有细而密的网状裂纹。 5.电镀操作细节的影响 (1)零件预热:无论什么基体材料,特别是较大的零件,在镀铬前需要进行预热,使其温度接近或等于镀液温度。镀铬时电镀的时间比较长,镀层较厚,硬铬镀层的内应力大而

常用电镀技术术语

常用电镀技术术语 电镀层种类 硬铬在严格控制温度与电流密度(较装饰镀铬高)的条件下,从镀铬液中获得的硬度较高、耐磨性好的硬铬层。 乳色铬通过改变镀铬溶液的工作条件,获得的孔隙少、具有较高抗蚀能力、而硬度较低的乳白色铬镀层。 氧化及钝化 阳极氧化通常指铝或铝合金制品或零件,在一定的电解液中和特定的工作条件下作为阳极,通过直流电流的作用,使其表面生成一层抗腐蚀的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磷化钢铁零件在含有磷酸盐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处理过程。 发蓝钢铁零件在一定的氧化介质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蓝黑色的保护性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化学氧化在没有外电流作用下,金属零件与电解质溶液作用,使其表面上生成一层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电化学氧化以浸入一定的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零件作为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的电化学处理过程。 化学钝化在没有外电流作用下,金属零件与电解质溶液作用,使其表面上生成一层钝化膜的处理过程。 电化学钝化以浸入一定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零件作为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的处理过程。 电解 电解在外电流通过电解液时,在阳极和阴极上分别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将电能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阳极电解以零件作为阳极的电解过程。 阴极电解以零件作为阴极的电解过程。 镀前处理 化学除油在含碱的溶液中,借助皂化和乳化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有机溶剂除油利用有机溶剂对油垢的溶解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电化学除油(即电解除油)在含有碱的溶液中,以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化学酸洗在含酸的溶液中,除去金属零件表面的锈蚀物和氧化物的过程。 化学抛光金属零件在一定组成的溶液中和特定条件下,进行短时间的浸蚀,从而将零件表面整平,获得比较光亮的表面的过程。 磨光利用磨轮来磨削零件表面上的粗糙不平处,从而提高零件表面的平整程度的过程。 机械抛光借助于粘有精细磨料和抛光膏的高速抛光轮,对零件进行轻微磨削和整平,从而获得光亮表面的机械加工过程。 喷砂利用净化的压缩空气,将干砂流强烈的喷射到金属零件表面以进行清理或粗化的加工过程。 电镀 电流密度一般指电极(如电镀零件)单位面积表面通过的电流值,通常用A/dm2作为度量单位。 极化通常指直流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位的现象。在电流作用下,阳极的电极电位向正的方向偏移,称为阳极极化;阴极的电极电位向负的方向偏移,称为阴极极化。

镀铬工艺

镀铬工艺 镀铬是泛指电镀铬 镀铬有两种的,一种是装饰铬,一种是硬铬。 镀硬铬是比较好的一种增加表面硬度的方法,但是它的优缺点很多,所以好多情况下都没采用。 优点一,表面光洁度好,优点二,不会生锈,一点锈斑都不会有;三,镀的过程中原零件变形小。四,如果零件尺寸不到位,可以通过加几丝铬来达到尺寸(如12楼所说的修补,当然了,这是优点,也是个缺点,所以要镀铬的零件都要放余量了)。优点五,表面比较美观。等等 缺点一,价格高,不光镀的费用高,而且镀后还要再加工。缺点二,不适合表面比较复杂的零件,缺点三,厚度太薄,一般只有0。05-0。15mm左右,缺点四,对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要求比较高。等等镀硬铬一般采用比较多的是常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机械,如:模具等 镀装饰铬顾名思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面光亮、外形美观、防锈等等。 根据其目的来判断要镀那种铬

1. 铬酐浓度和硬度的关系 在其它工艺条件相同的时候,铬酐浓度低时硬度高。但浓度低,镀液变化快,不稳定。 2. 硫酸含量和硬度的关系 在正常的镀铬工艺规范中。铬酐与硫酸的比值应该保持在100:1。在其它浓度不变时,提高硫酸含量,铬层的硬度也相应增高。但在二者比值为100:1.4,再提高硫酸含量硬度值又会下降。 3. 电流密度和硬度的关系 在正常温度下,铬层硬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硬度趋向稳定。 4. 镀铬液稳定和硬度的关系 在较高温度(65~75℃)下,由稀溶液镀出的铬层比由浓镀液镀出的铬层硬度高15~20%;在较低温度(35~45℃)下,由稀溶液镀出的铬层比由浓镀液镀出的铬层硬度没有多大差别。

5. 镀铬层厚度与硬度的关系 一般硬铬镀层硬度是随厚度提高而提高的,硬度的最高值在0.2㎜左右。以后,即使在提高厚度,硬度也不会再增加。 6. 铬镀层随着受热温度的提高,硬度显著下降。 本文所讲的非正常失效主要是指活塞杆在使用—年内即产生锈蚀及镀铬层的破坏。 我们发现,在同一工程中泄洪深孔油缸的活塞杆很快锈蚀了,可相同直径、长度还稍长的导流底孔的活塞杆却没有锈蚀,所以对这种活塞杆很决失效的真正原因应作深入的探讨。 1 镀铬层的正常失效 (1)由针孔及孔隙造成的锈蚀。镀双层铬(先镀乳白铬后镀硬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孔隙,使用时,水气通过针孔从孔隙到达母材,时间长了就逐渐锈蚀,锈蚀面积大了、严重了就进一步造成镀铬层剥落,这种失效在褪镀后蚀坑边缘是圆滑的。 (2)磨损造成的镀层减薄,当镀层全部被磨损就会产生锈蚀。 2 近期所见镀铬层的几种非正常失效

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电源特点

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电源特点 现代电镀网10月26日讯: (一)硬铬工艺流程及要求 (一)、硬铬工艺流程:机械预处理T预除油T上挂具T安装屏蔽物T除油T水洗T除锈T水洗T阳极腐蚀T镀硬铬T水洗T卸屏蔽物和挂具 1、机械预处理: 机械精加工:最后一道磨痕要细,是它很容易抛光掉(不然磨痕会在镀铬时引起麻点和气痕) 2、预除油: 三氯乙烯或过氯乙烯除油。 3、上挂具: 选择或制造适合的挂具安装。 4、安装屏蔽物: 安装辅助阴极和辅助阳极、在不要镀铬的部位涂漆和蜡或包裹塑料薄膜。 5、除油: 用专用除蜡水除油。 6、水洗: 水洗需彻底:零件润湿需均匀。 7、除锈: 用15%-20%的稀硫酸溶液除锈。 8、阳极腐蚀: 阳极腐蚀工艺:铬酐120-350 g/l,硫酸:10 g/l,阴极:与镀铬阳极同,温度:与镀铬温度相同,电流:30-50A//dm2,时间:视基体而定。 9、镀铬: 给电前预热:使零件温度接近或等于镀液温度。 给电方式:铸铁件镀铬先用冲击电流电镀,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合金钢件镀铬采用 阶梯式给电;铬上镀铬先进行阳极浸蚀然后阶梯式给电。 二)、槽液的要求及控制: 1、槽液的成份及工艺条件: CrO3:240-260g/l H2SO4: Cr3+: 温度:50-55 C 阴极电流密度:25-35A/dm2 S阴极面积:S阳极面积1: 2、每周对槽液进行两次分析,控制槽液在工艺范围内。 3、根据化验结果补加材料,要求溶解好后加入镀槽中,并做好记录。 三)、设备的要求: 1、电源:对直流电源应发挥其应有效率,一般的利用率不低于65%、不高于85%。波纹系数不高于5%。 2、铜排、阴阳极杆应根据电源的要求配制,以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热,损失电能,使电流不能有效输出。 3、阳极:阳极面积应是阴极的倍,在实际生产中以挂满为标准。 4、挂具:挂具应根据产品的不同而设计,总的原则是导电好。 5、槽体:溶液体积大一点,成份变化小,同时可适应大工件操作。

CQI-11电镀系统评估

CQI-11电镀系统评估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您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您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 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参训对象: 电镀工厂特种工艺审核员、电镀产品与工艺设计师、现场质量控制工程师、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电镀零件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的人员(SQE) 课程收益: 全面了解电镀系统审核(CQI-11 第二版)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提高活塞杆镀硬铬电镀质量的方法

提高活塞杆镀硬铬电镀质量的方法 提高活塞杆镀硬铬电镀质量的方法 用传统方法对中短型活塞杆镀硬铬,镀层厚度时常出现局部超厚。在磨床上加工时容易产生偏差,影响使用寿命。新产品的活塞杆比较长,镀层厚度的均匀性要求高,要求直接镀出合格的均匀性镀层,不超厚,不磨削加工。经过分析研究,创新了水平旋转装卡镀铬法。对较长的活塞杆镀出了不产生局部超厚和锥度及椭圆度等的均匀性镀层。以往用传统方法对d = 80 ~100mm,l 为500 ~ 1 500mm的活塞杆镀铬,δ镀层为50~70μm。经常出现局部超厚约30~ 40μm,锥度也大。活塞杆越长这种超厚和锥度现象越明显。这在新产品活塞杆上是不允许的。该活塞杆d 为80mm,l 为4 800mm 对镀层均匀性要求较高,要求直接镀出不需要磨削加工的合格尺寸镀层,这是一个难题。再加上现有镀槽不够深,工房吊车不高。为了保证镀层质量,依靠现有条件,直接镀出合格的活塞杆均匀性镀层,迫使研究新的镀铬方法,制造了新的镀铬槽体和工艺装置。 1 水平旋转装卡 用传统电镀法,由于电镀的阴阳两极的导电路程不等,存在着电阻大小不等的差别和镀液分散力差等原因,镀层总是存在着厚度不均匀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改变电镀方法。为此制造了长条型镀铬槽,平放在地面上,又用绝缘材料制造了调节架,改进夹持方法和导电机构,使活塞杆转动。改变了活塞杆电镀电路近似等值电阻电路。使电力线近似均匀分布。又使镀液的分散能力有所改善,这就是水平旋转装卡镀铬法。 2 镀铬装置 将清洗好的活塞杆两端装上辅助阴极环,平放在调节架上,平吊入长镀槽中,在镀槽的一端有夹持活塞杆的机构将活塞杆通过轴杆外端螺母螺杆夹紧在夹持机构的外端,端部有密封顶盖。在顶盖顶头有橡胶密封和绝缘。活塞杆的高低用调节架上的螺母调节。导电夹持轴杆在槽端的穿入处有橡胶密封套垫和胶木板夹紧,防渗漏也能绝缘,若有槽液渗出,下方有接液塑料桶。此轴杆的外端有炭制电刷装置,接整流器电源负极。此轴杆用电动机经减速器和皮带轮转动( n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