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归谱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归谱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归谱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归谱

1开门见山法;2小中见大法;3绝处逢生法;

4欲擒故纵法;5曲折翻腾法;6双扇对锁法;

7倒叙插叙法;8未扬先抑法;9避实就虚法;

10画龙点睛法;11烘云托月法;12移堂就树法;

13草蛇灰线法;14锦针泥刺法;15背面铺粉法;

16旁敲侧击法;17火里生莲法;18将繁改简法;

19横云断山法;20山断云连法;21连山断岭法;

22犬牙交错法;23鸾胶续弦法;24由近渐远法;

25反正相生法;26双管齐下法;27单刀直入法;

28含蓄寓意法;29一击两鸣法;30云罩雾尖法;

31层峦叠翠法;32三五聚散法;33疏密相间法;

34金针暗度法;35行云流水法;36飞针走线法;

37水中吐焰法;38相间成文法;39重作轻抹法;

40分叙单传法;41虚敲实应法;42移花接木法;

43染叶衬花法;44打草惊蛇法;45金蝉脱壳法;

46大落墨法;47夹叙法;48烘染法;49弄引法;

50倒卷帘法;51锁纳法;52獭尾法;53正犯法;

54哨探遁法;55略犯法;56避难法;57暗透法;

58避俗套法;59衬贴法;60反衬法;61换转法;

62避繁文法;63错综法;64暗照法;65补遗法;

66 自难自法;67反笔法;68间色法;69截法;

70岔法;71大翻身大解悟法

13草蛇灰线法

目录

概述

意义及作用

成功运用实例

为什么要用此法

评价

概述

意义及作用

成功运用实例

为什么要用此法

评价

概述

当代剧作家丁西林曾说:“我看《水浒》写武松,少不了他那棒子。我写《妙峰山》,贯穿人物行动的是把斧子。而《孟丽君》呢?是画像。”这种运用某种事物贯穿人物行动以增强情节有机性的写法,金圣叹早就总结过。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有草蛇灰线法。如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棒”字,紫石街连写若干“帘子”字等是也。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皆动。

他认为:●反复使用同一词语,多次交待某一特定事物,可以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贯穿于情节之中。这条线索,犹如蛇行草中时隐时现,灰漏地上点点相续,故喻之为草蛇灰线法。

意义及作用

胡适的指责

胡适在《水浒传考证》中,曾指责金圣叹的“草蛇灰线法”,他说:“圣叹最得意的批评是指出景阳冈一段连写十八次‘哨棒’,紫石街一段连写十四次‘帘子’和三十八次‘笑’。圣叹说这是‘草蛇灰线法’!这种机械的文评正是八股选家的流毒。读了不但没有益处,并且养成一种八股式的文学观念,是很有害的。”胡适的这处指责实在轻率,也不公平。事实上,“草蛇灰线法”不仅是作品中存在的事实,而且也并非没有积极的意义。

积极意义

●运用“草蛇灰线法”的意义在于增强情节的有机性,其作用是:通过对特定事物忽断忽续的描写,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线,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自然而又合乎逻辑,从

而形成此呼彼应、首尾贯通的艺术整体。

成功运用实例

请看金圣叹所举的两个例子。

景阳冈“哨棒”

例一:“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棒’字。”《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段情节的中心部分是“打虎”,内容共分四层。第一层,武松手提哨棒四次闪过大虎;第二层,抓住时机抡起哨棒狠劈猛虎,哨棒被折;第三层,在千钧一发之际将半截哨棒丢在一边,徒手打死猛虎;第四层,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用棒橛又打了一回。这四层,都与哨棒密切相关。换言之,离了哨棒,打虎就无从表现,尤其是对于突出人物的神威勇武与英雄气概来说,“哨棒”更成为武松浮雕式形象的不可分割的至关重要的部分。然而,写哨棒却不能于用哨棒时出之,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考虑,这就需要从武松离开柴进庄上直至景阳冈打虎,“一路将哨棒特特处处出色描写”①,以表现武松无时无刻不携带哨棒以作防身之用。同时,由于事件进行中的描写重点各不相同,在打虎之前的各段情节中,有关哨棒的描写也不便过多着墨,因此亦需以简练的文字,忽隐忽现地反复加以暗示,使之既不喧宾夺主,又不至于不露痕迹。这样,等到伏线发展为明线,再把“哨棒”充分显露出来,才能显示出情节发展的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作品的描写,正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进行处理,故而情节由隐而显,线索清晰,首尾相应,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出运用“草蛇灰线法”增强情节有机性的重要作用。

紫石街“帘子”

例二:“紫石街连写若干‘帘子’字。”在“王婆贪贿说风情”这段情节中,西门庆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出场,与“帘子”直接相关:

当时武大将次归来,那妇人惯了,自先向门前来叉那帘子。也是合当有事,却好一人从

帘子边走过。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这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从这里开始,故事才卸却武松,进入西门庆与潘金莲不正当关系的描写。为了使这种不期而遇的事件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尽在情理之中,只有事先埋下伏线,才能形成情节的自然过渡。所以武松刚一闯入潘金莲的生活开始,作者就有意识地对“帘子”作忽断忽续的交待:“只见帘子开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这是第一、二次描写。“帘子”三、“帘子”四,是写潘金莲见武松一表人材,企图勾引,因而“独自一个,冷冷清清立在帘儿下等着。只见武松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那妇人揭起帘子陪着笑脸迎接”。这就点明,“帘子”这个地方,正是显示潘金莲招惹是非、卖弄风骚的重要场景。武松是个精细的人,自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因此当他出门去东京时,便嘱咐哥哥“每日迟出早归,不要和人吃酒,归到家里,便下了帘子早闭上门”。接下去“帘子”六、“帘子”七,则写先是武大、后是潘金莲每日及早“除了帘子,关上大门”,“收了帘子,关上大门”。这样,有了这一连串的交待,再去写“那妇人惯了,自先去门前来叉那帘子”,而将叉竿失手打在“从帘子边走过”的西门庆的头巾上,也就顺理成章了。金圣叹批曰:“帘子八。惯了妙,写得并无痕迹。”即指出情节的转换所以能够天衣无缝不露痕迹,就在于“帘子”这条伏线,设置得巧妙。西门庆出场后,有关“帘子”的描写,仍或断或续,则起到贯穿情节与前后呼应的作用。

话本小说

●“草蛇灰线法”的运用,亦常见于话本小说,如《简贴和尚》前后五次描写那个长得“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的“官人”,每一次描写都把情节向前推进一步,从而在一个接一个的悬念之中,使情节连贯而下一气呵成。又如《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连写十次“毡笠”,《蒋兴哥巧会珍珠衫》连写十二次“珍珠衫”,《三现身包龙图断冤》连写十三次“三更”等,皆是以“草蛇灰线法”掀起情节的波浪并使之血脉一贯。

为什么要用此法

易产生“粘人”效果

“草蛇灰线法”在《水浒传》与话本小说中的普遍运用,并非出于偶然。此类小说置根于说书艺术的土壤,是说书艺术的书面结晶,既可供书场听说,又可供案头阅读。其基本读者,主要是出入于书场的市井细民,故而书面化以后,仍保留说话艺术的传统。说话艺术是诉诸欣赏者听觉的艺术,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决定欣赏者无法细加咀嚼反复玩味,而只能凭借现场听觉感受获得美感。因此,所叙人物故事,只有具备情节生动而又条贯清楚的特征,才能迅速感染听众,产生“粘人”的强烈效果。“草蛇灰线法”对于显示说话艺术的情节特征而产生“粘人”的强烈效果来说,自然不失为一种有力手段。我国通俗小说渊源于宋元说话,艺术上与之一脉相承。从这一意义上说,金圣叹的“草蛇灰线法”,完全符合小说艺术的规律。创造宏大繁富的艺术结构的需要

小说发展到《金瓶梅》与《红楼梦》的阶段,人物性格与情节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草蛇灰线法”仍常常出现于这些作品的情节描写中。如张竹坡指出:文学千曲百曲之妙,手写此处却心觑彼处,因心觑彼处乃手写此处。看者不知,乃谓至山洞内,方是写蕙莲。宜知《金瓶》一书,从无根之线乎!试看他一部内,凡一人一事,其用笔必不肯随时突出,处处草蛇灰线,处处你遮我映,无一直笔、呆笔。②

脂砚斋也多次指出:此处透出探春,正是草蛇灰线,后方不突然。③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④用清明烧纸徐徐引入园内烧纸,较之前文用燕窝隔回照应,别有草蛇灰线之趣,令人不觉。前文一接,怪蛇出水,此文一引,春云吐岫。⑤

“草蛇灰线法”被用于《金瓶梅》与《红楼梦》的情节描写,是创造宏大繁富的艺术结构的需要。众所周知,《金瓶梅》与《红楼梦》结构的共同特点是,以某个家庭的兴衰为基本

线索,从而把许许多多的人物和事件汇合成一个如同生活本身那样复杂万状的艺术整体。作者以一笔同时描写许多人物事件,无法从始至终将其中任何一件事一笔直下描写到底,因而就需要采用错综其事、互相穿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叙写方式,纵然是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也必须拉开间架时断时续,以便于夹写其它纷纭复杂的各种人物事件。张竹坡所指的“千百人总合一传内,却又断断续续各人自成一传”⑥,就是对这种叙事方式基本特征的准确概括。在这种情形下,为使千头万绪的情节线索呈现出清晰的轨迹,便难免不采用“草蛇灰线法”上下勾连彼此呼应,以提示情节似断实联的内部联系。

仅以脂评所云“用燕窝隔回照应”的描写为例,便可说明问题。有关“燕窝”的最早一笔,见于第四十五回。黛玉因犯旧疾,宝钗去探望她,说起病症,建议她用燕窝、冰糖熬粥吃滋阴补气。当晚就让蘅芜院两个婆子,送了一大包燕窝来。事情到此,似乎已经完结,然而事隔六回,在第五十二回里,却又被重新提起。宝玉在潇湘馆与姐妹们谈花论诗,待众人散去,有意留在后面对黛玉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一语未了,恰好赵姨娘顺路来看黛玉,黛玉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给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话头即止于此。此后直到第五十七回,耀眼的火星才又从仿佛冷却的灰烬中爆出:紫鹃与宝玉闲话时问起,“你都忘了?几日前头,你们姐儿两个正说话,赵姨娘一头进来……你和她才说了一句‘燕窝’就不说了,总没提起,我正想问你。”对话中因“燕窝”话头引出紫鹃骗他说“妹妹回苏州去”的一番谈话。不料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顿时不省人事,把偌大一个贾府惊动得上下不安。恰如脂评所云:“前文一接,怪蛇出水”,伏线至此,终于掀起轩然大波。从第四十五回,至第五十七回,纵观十余回书,试想,如果不是用“草蛇灰线法”上下勾连,造成此呼彼应的情势,读者岂能窥见到云龙雾豹辗转翻腾的姿影!

评价

从《水浒传》到《红楼梦》,“草蛇灰线法”在各类作品中运用及其所显示的作用表明:

金圣叹的理论概括,绝非故弄玄虚,这一技法,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不仅符合小说的艺术规律,而且对小说艺术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沈鸣鸣版)2019尔雅答案

…………………………………………………^_^………………………………………………… 1.1 1 【单选题】“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谁的观点?( ) 答案:王国维?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2 ?【单选题】“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 请问是谁的观点? 答案:鲁迅?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3 【多选题】《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中包括( )。ABD ?A、阴阳家 ?B、名家 ?C、兵家 ?D、纵横家 4 【判断题】1904年林传甲编中国文学史,对古典小说完全排斥。 ( ) 答案:√5 【判断题】胡适认为所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乌有先生亡是公”,即假托的名字。 ( ) 答案:×

1.2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部不属于唐代传奇?( ) 答案:《错斩崔宁》 ?A、《长恨歌传》 ?B、《错斩崔宁》 ?C、《虬髯客传》 ?D、《聂隐娘传》 2 【单选题】以下小说中题材类型不同的一部是( ) 答案:《世说新语》 ?A、干宝《搜神记》 ?B、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C、《世说新语》 ?D、《聊斋志异》 3 【多选题】以下属于爱情主题的唐传奇有( )。答案:《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A、《枕中记》 ?B、《莺莺传》 ?C、《李娃传》 ?D、《霍小玉传》 4 【判断题】凌濛初编撰了“三言”、冯梦龙编撰了“二拍”等小说集,开创了全新的文人拟话本小说。 ( ) 答案:错误 1.3 1 【单选题】“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应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学。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请问这是谁的观点?( ) 答案:胡适 ?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尔雅通识课——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1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 A、胡适 B、鲁迅 C、朱自清 D、沈从文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主角是? A、甄士隐 B、贾琏 C、贾宝玉 D、贾雨村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鲁迅先生讲,自从()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如果我们要了解二百多年前康熙雍正乾隆这个时代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就要看()。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红楼梦》在运用素材题材方面,已经跨进了近代小说的门槛。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7《红楼梦》是以切实感受的事,作为小说的题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8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之中,《红楼梦》有特殊的地位,是最伟大的作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9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A、贾宝玉 B、王熙凤 C、林黛玉 D、薛宝钗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世说新语》是哪种体裁? A、民间传说 B、史传文学 C、笔记文学 D、传奇话本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2《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大仲马 D、福楼拜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神瑛侍者跟绛珠仙草的故事只出现在小说的开头。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采用了以假存真的特殊手法。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还体现在,她说中华文化的综合体现。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6《红楼梦》全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一种结构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7《红楼梦》里写人物,是按照观念上的英雄人物、正面人物等概念来写人物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8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 A、客死他乡 B、远嫁他乡 C、剃发为尼 D、流落风尘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 A、贾琏 B、贾宝玉 C、贾政 D、贾雨村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脂评、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上) 1尤三姐因为什么而自杀? A、柳湘莲要退婚 B、贾琏要娶尤二姐 C、贾珍的觊觎 D、贾宝玉的不喜欢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A、脂本系统 B、刊本系统 C、甲寅本 D、庚辰本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石头记》是《红楼梦》的另外一个书名。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红楼梦》的版本有脂评抄本(脂本)系统和程高刻本(刊本)系统两大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6《红楼梦》脂评本的批书人就是脂砚斋。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讲义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讲义 第一章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况 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寓言故事,已经具有了志怪小说的苗头;《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记述人物言行的史书,又给小说创作以启发;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产生了志怪小说。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以谈神说鬼或记录名人轶事为主的小说。 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是这类小说的代表。志怪小说中,一方面多有宣扬宗教迷信思想的作品,一方面也有反映广大人民思想愿望的作品。前者如:《阮瞻》叙述素不信鬼的阮瞻被鬼吓坏的故事;《蒋济亡儿》叙述蒋济的儿子在阴司官府当差的故事。后者如:《干将莫邪》记写巧匠莫邪为楚王铸成雄雌二剑后被楚王杀死,其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紫玉韩重》记写吴王的小女紫玉和童子韩重相爱,吴王不许,紫玉愤恨而死,韩重痛哭墓前,紫玉灵魂出现,两人墓中结为夫妇的故事;《宋定伯捉鬼》记写宋定伯不但不怕鬼,而且捉住鬼,卖了鬼的故事。后者是志怪小说中的精华。志怪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志人小说的代表是《世说新语》 刘义庆《世说新语》:刘义庆,刘宋宗室,封临川王,他喜招聚文学之士,此书可能是他与其他手下文人杂采众书加进所闻而编的,此书成后不久,到梁朝,有刘孝标为其作注,此注引书达四百多种,且多散失,故此注保存了许多古代资料,很有价值。 《世说新语》原只名《世说》,因西汉刘向也有《世说》(已佚),故唐人为区分,称为《世说新说》,到宋朝,又改为《世说新语》,一直沿用到今天。此书记载的是从汉代到东晋的逸闻轶事、言行风貌,其中尤详于东晋,全书按内容分三十六门,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 1、《世说新语》的内容: (1)作者以欣赏赞扬的态度,描写了大量“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故事,比较清楚地反映士族阶级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如作品选《任诞篇》“王子猷居山阴”表现了士族崇尚“自然”,主张适意而行,不受任何拘束的名士风度。如《雅量篇》载谢安----------,表现喜、怒、忧、惧不形于色的名士风度。 (2)暴露晋司马氏统治的黑暗恐怖,以及高门士族穷奢极欲、凶残贪婪的丑恶本性。如《汰侈篇》,“石崇要客燕集”载石崇每燕客-------。 《侈汰篇》“石崇王恺斗富”。石崇的残暴,王敦的冷酷简直是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07 —20 08 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4D08AGX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鉴赏改卷教师: 学号:072130725 姓名:章璐得分: 同源不同流 --杜十娘与王美儿从良之路试析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柳中”。无数个绝代佳人用上苍赋予的美丽与智慧向自己悲惨的命运发出呐喊,然而可惜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更何况是地位如此卑下的妓女?从良是她们脱离苦海的唯一机会,那从良就真的都能有个美满幸福的结局吗?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刘四娘的话来概括“有个真从良,有个假从良,有个苦从良,有个乐从良,有个趁好的从良,有个没奈何的从良,有个了从良,有个不了的从良”,下面我们就用杜十娘与王美儿的从良经历来进行分析。 首先要提的是她们从良之后的结果比较。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陨身大江,这是个悲剧的结束。王美儿从良嫁夫之后,团聚一堂是圆满的归宿。那么同为花魁娘子的二人,为何最后结果却有天差地别呢? 我认为第一是出生不同。王美儿出身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美好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为当地一有名的才女。杜十娘自幼卖入娼门,左右所学皆卖笑之才,没有结果过正统细致的教育。知识一词,有知才能有识,知之越多所识也就越多,从《三言二拍》中可以读出王美人比杜十娘考虑的更周全,更细致,思维也更沉稳,更加的谨慎。而杜十娘却颇有风流之名,号称“坐中若有杜十娘,斗宵之量饮千觞”可见一般,风流之人必思风流之事,由此可见从性格表现上来说杜十娘比王美人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将自己陷入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之中,所以在她们选择从良对象的时候,杜十娘是有冲动的因素在里面,于是就有了一遇风流的李甲便“甚有心向他”,然后更到“向无他志”;而王美人则不同,思想更全面,考虑的更多,于是在遇到秦重之后,依旧过着“朝欢暮乐真个口厌肥甘,身嫌锦绣”的生活,只有“每遇不如意之处,或是子弟们任情使性,吃醋挑槽,或自己病中醉后,半夜三更,没人疼热,就想起秦小官人的好处来”,之后更是到了一年之后才定下从良嫁与秦重之意。可见王美儿的选择比杜十娘更理性,杜十娘更具备感性。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论文

西南大学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年级: 2011 学号: 222011321081058 姓名:伍贤龙 教师:郭川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摘要: 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身临其境的典型环境、物我一体的文本接受以及通俗易懂的大众传播等特性而成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中国古代小说情况自然也是如此。可以说,成熟晚于诗歌散文而略早于戏曲的中国古代小说,虽然为封建正统文人所鄙视,但它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茁壮生长、成熟并繁荣起来,并拥有了最多的读者,且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情操作用也最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受着中国古代优秀小说的滋育。 关键字:中国古代小说特征发展唐传奇鉴赏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叙事从头到尾,过程不可或缺,而且情节总是讲究张弛相间,曲折有致,如《西游记》即特别典型。这和中华民族认知世界的整体性和曲折性判断取向有关。而西方小说往往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来叙写开掘,情节不求曲折,较多采用陡转手法,如“欧?亨利式结尾”。这与西方人求深刻的认知习惯有关。 第二,第二,中国古代小说刻写人物多动态描写少静态刻画。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是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外在的矛盾冲突,借此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基本上不静态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小说根植于客观叙述的历史和以故事情节吸引听众的说唱艺术。西方小说多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是相对静态的心理描写,有时是对人物潜意识活动的动态挖掘。这可能与西方重人的个体性的观念有关。 第三,第三,中国古代小说描写环境时是写意式的,很少有精描细绘的长篇幅刻画,但却极讲究表情传神。如历来为人们所激赏的《水浒传》中“那雪正下得紧”便是神来之笔。这一点与中华民族认识外界重神略貌的传统有关。西方小说对环境描写是写真式的,对人物活动的场景往往作全方位的详尽描写,如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其《日瓦戈医生》中对雪景的描写便如泼浓墨。这与西方人对外界重理性观察的传统有关。 第四,最后,中国古代小说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即便是《红楼梦》,最后的“兰桂齐芳”,究其实质,也是大团圆。大团圆式的结局有利有弊。利是它反应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乐观精神,弊是往往违背事理逻辑和历史真实,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思想价值。这一点,主要是中华民族务实乐观的审美心理造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甚至是现当代作品少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这不是说我国古代小说就都是“大团圆”结局,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便遵循历史和事物发展规律,跳脱了大团圆的窠臼。西方小说则不追求结尾的“团圆”与“光明”,是怎样就怎样,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卧轨自杀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喝药自杀,便体现了这一点。这说明,西方人有着较浓厚的悲剧意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比较只是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归谱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归谱 1 开门见山法; 2 小中见大法; 3 绝处逢生法; 4 欲擒故纵法; 7 倒叙插叙法; 10 画龙点睛法; 13 草蛇灰线法; 16 旁敲侧击法; 19 横云断山法; 22 犬牙交错法; 25 反正相生法; 28 含蓄寓意法; 31 层峦叠翠法; 34 金针暗度法; 37 水中吐焰法; 40 分叙单传法; 11 烘云托月法;14 锦针泥刺法; 17 火里生莲法; 20 山断云连法; 23 鸾胶续弦法; 26 双管齐下法; 29 一击两鸣法; 32 三五聚散法; 35 行云流水法; 38 相间成文法; 41 虚敲实应法; 12 移堂就树法; 15 背面铺粉法; 18 将繁改简法; 21 连山断岭法; 24 由近渐远法; 27 单刀直入法; 30 云罩雾尖法; 33 疏密相间法; 36 飞针走线法; 39 重作轻抹法; 42 移花接木法; 5 曲折翻腾法; 6 双扇对锁法; 8 未扬先抑法;9 避实就虚法;

43 染叶衬花法; 44 打草惊蛇法; 45 金蝉脱壳法; 46 大落墨法; 47 夹叙法; 48 烘染法; 49 弄引法; 50 倒卷帘法; 51 锁纳法; 52 獭尾法; 53 正犯法; 54 哨探遁法; 55 略犯法; 56 避难法; 57 暗透法; 58 避俗套法; 59 衬贴法; 60 反衬法; 61 换转法; 62 避繁文法; 63 错综法; 64 暗照法; 65 补遗法; 66 自难自法; 67 反笔法; 68 间色法; 69 截法; 70 岔法; 71 大翻身大解悟法 13 草蛇灰线法 目录 概述 意义及作用 成功运用实例 为什么要用此法 评价 概述 意义及作用 成功运用实例 为什么要用此法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期末考试(20)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期末考试(20) 88' 47''
题量: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6-05-31 23:59
提交试卷
一、单选题
1 武松主要传达出的是(A)。
?
A、侠义心肠 B、忠义果断 C、反抗精神 D、智慧精明
我的答案: 2 作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始素材的是(C)。
?
A、李存孝 B、韩世忠 C、郭威 D、李继韬
我的答案: 3 最初把《水浒传》定义为英雄传奇小说的是(B)。
?
A、鲁迅 B、郑振铎 C、胡适 D、闻一多
我的答案: 4 林黛玉的母亲叫(D)。
?
A、贾赦 B、贾珍 C、贾静 D、贾敏
我的答案: 587 版红楼梦的叙事主线是(C)。
? ?
A、宝、黛、钗三人婚姻恋爱纠葛 B、120 回本忠实再现 C、家族荣衰、兴衰、荣枯 D、贾宝玉的人生轨迹
我的答案: 6 甄府在哪个城市?(B)
?
A、京都 B、南京 C、北京 D、西安
我的答案: 7 历史上陈玄奘历时多久从天竺诸国取经回来?(C)

?
A、10 年 B、15 年 C、17 年 D、20 年
我的答案: 8 下列哪个演员没有演过王熙凤?(D)
?
A、刘晓庆 B、邓婕 C、姚笛 D、陈晓旭
我的答案: 9 神瑛侍者投胎以后变成(D)。
?
A、通灵宝玉 B、贾兰 C、林黛玉 D、贾宝玉
我的答案: 10 给曹操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计策的是(C)。
?
A、郭嘉 B、杨修 C、荀彧 D 司马懿
我的答案: 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关于《水浒传》现有作者的表述?(D)
?
A、罗贯中著 B、施耐庵著 C、无名氏著 D、金圣著叹
我的答案: 12 写《三国志》的陈寿是哪个朝代的人?(B)
?
A、三国时期 B、西晋 C、东晋 D、南北朝
我的答案: 13 现存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有多少回?(A)
?
A、一百二十回 B、一百回 C、八十回 D、六十回
我的答案: 14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三国演义的最早版本即嘉靖元年的刻本的全名是(B)。
?
A、三国志 B、三国志平话 C、三国志通俗演义 D、三国演义
我的答案: 15 巧姐的名字是谁取的?(D)
?
A、凤姐 B、贾琏 C、平儿 D、刘姥姥
我的答案:

古典小说艺术研究试题(详细)

一、中国古代小说两大系统及几种体式和代表作品 两大系统分为文言系统和白话系统,文言系统分为志怪、志人、杂传、传奇等四种体式。白话系统多指说唱艺术,包括曲艺、话本、章回等体式。文言系统中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祖冲之《述异记》等;志人小说代表作有刘义庆《世说新语》郭澄之《郭子》裴启《语林》等;杂传代表作品有《燕子丹》《西京杂记》等;传奇盛行在唐代,代表作品有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等;白话系统中曲艺的代表作品有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窦娥冤》等;话本代表作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章回小说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 二、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点: (一)直面社会人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1.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正义感(同情弱者,反对邪恶,主持公道),伦理感(宣扬伦理纲常,忠孝节义等),道德感(舍己为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 2.艺术理念上首先重视真实性:史传文学的影响,其他艺术的借鉴,如“神似”“境界”。(二)中国古代小说重视情节性 1.情节的单向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缺陷:封闭性;但有的也具有开放性如《金瓶梅》)。 2.人物动作性(少心理描写,在情节发展和人物语言动作中体现)。 (三)叙述语言精练简介。 (四)体质不同形成艺术特点的各异(白话作品文言作品文白相间韵散结合)。 (五)篇章结构千姿百态(片段、;一生段落划分、章回结构) 三、远古神话的小说史意义: 1.从叙事角度看,我国上古神话多记叙,少描写,多梗概,少细节。比如《淮南子.本经训》羿除诸怪的神话,每一次战斗都是如火如荼的。2风云诡谲,这种叙事结构已成为后世降妖伏魔小说之祖3宏大的时空观念4千变万化的神怪形象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5审美特征奇崛多变,壮丽瑰伟6文化精神的滋养:崇神尚德 四、中国古典小说的功能: 1、观念载体,传播工具:例如魏晋志怪小说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用小说来表现和宣传道教思想,展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2、道德教化:上古时期的神话作品中已有初步展现出道德教化、规范秩序的功能,唐宋以后的小说家开始将其作为小说的基本思想价值,大大丰富了小说的正面意义 3、娱乐功能:不同小说体式适应不同人群的娱乐需要,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能在小说中获得娱乐满足,小说还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 五、魏晋志怪志人小说的异同及对后世的影响:不同点:志怪小说主要记录事件志人小说主要记录人物 共同点:1.题材类型:二者都主要记录当时的奇人怪事,题材具有同一性。其同一作者的作品有些是志怪,有些是志人,刘义庆的《幽明录》和《世说新语》就分属这两类小说 2写作特点一致:以“志”为尚,着重于记录,所以都将“真实”放在第一位,表现形式上都以笔记体为主,细节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长短不拘特点表现明显。两类小说主要由主要内容决定创作事件本身的复杂程度对应小说的长短程度。 3、影响:A.叙事范型有不同层次。a.有的只是某些情节构成要素的相似,如刘义庆《幽明录》中《卖胡粉女子》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陶绣》。b..有些地方虽不能与后世小说做简单对应,但背景相似,情节相近,仍值得关注,例如《搜神记》中的“李奇”和《西游记》中的灵感大王。 C.实际上,当时的小说已有初步的叙述范型,如《搜神记》中“父喻”表明当时小说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一个能使人产生心灵感动的契合点。d.从影响看,有一些叙事范型更为清晰重要,如神仙洞窟类作品。《幽明录》中的《刘晨阮瞻》即为代表,对后世神怪小说创作影响重大。B.思维方式。a.从思想文化上看,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对后世影响广泛。例如《搜神记》中《干将莫邪》的故事就体现了鲜明的忠臣意识和复仇意识、侠客精神、雌雄观念等,在后世作品中均得以沿袭和发展。b.志人志怪小说中的因果报应观念也成为大中古小说创作的一个出发点和基本叙事结构。C.总之,魏晋为中古小说文体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原初形态的文本形式,对后世的启发表现在题材类型、艺术特点、叙事范型思维方式等方面,还在小说理论建构中,南宋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是最早的小说评点之作,提出了一些小说创作的的重要见解。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测考试试题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 故事。这位英雄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 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2.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 是。 3.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4.《水浒传》中,有一个拳打镇关西,救助金氏父女的英雄。他英勇豪爽,粗中 有细,他是 (写出绰号和法名)。在《三围演义》中,也有 一个虽然鲁莽,却粗中有细的人,他曾大闹长坂坡吓死曹将夏侯杰,喝退百万曹军,义释严颜,智取瓦口隘。这个人是。 5.《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憎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6.《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共经历难;最后一难 是。 7.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 (1)“弄权铁槛寺”、(2)“千里走单骑”、(3)“误人白虎堂”、(4)“三 调芭蕉扇”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 (1) (2) 、(3) 、 (4) 8.“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 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 名) 之口。 9.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增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 怪的故事。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课后题答案

1.1《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上) 1 .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 A、胡适 B、鲁迅 C、朱自清 D、沈从文 正确答案: B 2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主角是 A、甄士隐 B、贾琏 C、贾宝玉 D、贾雨村 正确答案: D 3 .鲁迅先生讲,自从()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4 .如果我们要了解二百多年前康熙雍正乾隆这个时代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就要看()。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5 .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A、贾宝玉 B、王熙凤 C、林黛玉 D、薛宝钗 正确答案: B 6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A、历史主义写法 B、现实主义写法 C、古典主义写法 D、理想主义写法 正确答案: C 7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 B、成书过程经常有很多人参与 C、年代太过久远 D、古代政治影响 正确答案: A

8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正确答案:√ 9 .《红楼梦》在运用素材题材方面,已经跨进了近代小说的门槛。正确答案:√ 10 .《红楼梦》是以切实感受的事,作为小说的题材。 正确答案:√ 11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之中,《红楼梦》有特殊的地位,是最伟大的作品。 正确答案:√ 12 .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正确答案:× 1.2《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 1 .()采用了以假存真的特殊手法。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2 .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 A、客死他乡

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的特点

1、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 (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 (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 (4)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 (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 (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 (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2、我国古代小说有如下特点: 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⑵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传统。 ⑶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这是古代小说吸收民间口语、继承古代散文的传统而形成的又一重要特点。 ⑷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叙述是表述小说生活内容的一种方式。 3、简述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 ⑴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新特点,主要是市民(特别是商人)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小手工业者依靠劳动发家致富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丝织业的繁荣情况,以及小手工业者如何依靠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的具体情景。 ⑵爱情婚姻小说中表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这主要有两类。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另一类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以喜剧结局来否定礼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⑶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这也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写恶霸压迫人民,如《灌园叟晚逢仙女》,另一类通过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揭露其凶残阴险的本性,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4、在确立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范围时,应该考虑的三个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是: ⑴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比较着意于刻画人物形象; ⑵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矛盾冲突 ⑶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作品在反映生活时有选择、有提炼、有虚构,在艺术上概括和集中。 5、古代的史传文学和寓言故事对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它们都不是小说本身,它们和小说文体的异同主要是: ⑴寓言故事和小说都重视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 ⑵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 6、为什么说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真正走向成熟? (1)传奇的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山此而决定的小说新的市美特征,这是古代小说走向成熟的最重要标志。 (2)在内容上,由志怪走向现实,题材扩大,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⑶在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大提高。这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种质的新变。 7、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的基本特点: ⑴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的不同,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 ⑵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 ⑶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的特色。 ⑷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关于布置悬念,非常引人入胜。 ⑸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时,多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动发展过程中完成,很少静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写。

《中国小说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3、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教学重点】 1、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2、品读名著片段,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3、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3、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2、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3、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庄子―外物篇》最早出现“小说”一词。 东汉班固《汉书·文艺志》:“小说家者,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二、了解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可如下所示: ⅠⅡⅢⅣⅤⅥ 概念:“小说”志怪、志人传奇话本演义小说 时间:汉代结束以前主要魏晋唐宋宋元明清近现代 阶段:萌芽、起源发展成熟变迁高峰 中国小说两大系统:白话(包括长篇章回和短篇拟话本)、文言(包括:笔记体和传奇体)。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 先秦寓言→汉代杂记、史传→魏晋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简介: 1、两类小说的发展史 ⑴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⑵英雄传奇系列小说 2、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的异同 同属历史小说范围,区别: ⑴历史演义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小说赏析方法

小说鉴赏 优秀的小说,无论长短,每篇都是一个精美的世界。正因为这样,小说鉴赏在语文教学和各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小说解析 1、小说释义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某大学举办了一次超短故事比赛,并要求内容要涉及宗教、王室、性和神秘。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某大学生写的故事是:“我的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当时,女王未婚,但女王却夸奖了此文的作者。 美国科幻小说家蒂支·布朗曾写出过一篇只有25个字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2、小说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照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以及微型小说(如《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按照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书信体(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等; 按照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祝福》)。 3、小说的历史(古代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主要是先秦的“寓

言”。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谈神说鬼)、“志人”(记录名人轶事)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的小说初具规模。主要作品有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唐代出现了唐代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传奇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话本是讲故事的人用的故事底本)。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 (5)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话本的大量刊行,逐渐引起文人注意,他们由对话本的编辑、加工,进而模拟话本写作,这就出现了主要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的

2016年6月《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2016年6月《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期末考试80' 39''题量: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6-06-19 23:59 一、单选题 1最初把《水浒传》定义为英雄传奇小说的是()。 A、 鲁迅 B、 郑振铎 C、 胡适 D、 闻一多 我的答案:B 2鲁智深和《杨家将》中的谁比较相似?() A、 杨二郎 B、 杨三郎 C、 杨四郎 D、 杨五郎 我的答案:D 3《红楼梦》中警幻仙子掌管人间什么方面?() A、 功名 B、 生死 C、 情爱 D、 子嗣 我的答案:C 4下列不属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是()。 A、 以攻为守 B、 司马懿被曹魏冷落 C、 南方少数民族的平定 D、

刘阿斗的猜忌 我的答案:D 5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列为四大奇书的是()。A、 冯梦龙 B、 李渔 C、 王世贞 D、 王国维 我的答案:A 6下列哪一个不符合奋斗精神的主题?() A、 孙悟空大闹天宫 B、 唐僧西天取经 C、 唐僧历经磨难 D、 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 我的答案:A 7诸葛亮六出祁山所攻打的是()。 A、 魏国 B、 吴国 C、 南越 D、 夷越 我的答案:A 8《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关羽“温酒斩()”的故事。 A、 马超 B、 华雄 C、 赵云 D、 张飞 我的答案:B 9武松主要传达出的是()。 A、

侠义心肠 B、 忠义果断 C、 反抗精神 D、 智慧精明 我的答案:C 10宝玉挨打以后让晴雯送什么给黛玉?() A、 耳环 B、 胭脂 C、 手帕 D、 扇子 我的答案:C 11下列哪首诗不是林黛玉写的?() A、 葬花吟 B、 桃花行 C、 寄生草 D、 秋窗风雨夕 我的答案:C 12下列不属于武松干过的事的是()。 A、 醉打蒋门神 B、 夜走蜈蚣岭 C、 斗杀西门庆 D、 倒拔垂杨柳 我的答案:D 13没有因为后人续写而改变人物形象的是()。A、 薛宝钗 B、 袭人 C、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

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习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

2017《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尔雅期末考试答案92分

2017《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尔雅期末考试答案92分 (版本一,本人抽到的题目) 2017/1/5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属于越剧版改编词而不是《红楼梦》中的原词的是()。(1.0分)1.0 分 A、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B、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C、 可叹停机德 D、 反误了卿卿性命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曹雪芹的朋友敦诚在诗中未将曹雪芹与哪个古代诗人相比?()(1.0分)1.0 分 A、 阮籍 B、 刘伶 C、 陶渊明 D、 曹植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索隐派提出的《红楼梦》的原型?()(1.0分)1.0 分 A、 明珠家事说 B、 鳌拜家事说 C、 和珅家事说 D、 傅恒家事说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鲁肃向孙权提的建议是()。(1.0分)0.0 分 A、

投降曹操 B、 杀了诸葛亮 C、 占据长江一带并建号称帝 D、 启用周瑜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 5姜亮夫先生看到一个版本中宝玉与湘云结合,他认为这是()。(1.0分)1.0 分A、 作者废弃的初稿 B、 自己的记忆误差 C、 全书的失传原稿 D、 后人的想象续写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摩尼教最早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1.0分)0.0 分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7曹寅在哪个皇帝当权时当江宁织造?()(1.0分)1.0 分 A、 顺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考试网课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 1《金瓶梅》中西门庆的箸掉到了哪里?( )(1.0分)1.0 分A、 炕上 B、 绣花鞋上 C、 桌底下 D、 护炕上 我的答案:C 2《拍案惊奇》中,静观的初恋是几岁?(1.0分)1.0 分A、 十二岁 B、 十五岁 C、 十六岁 D、 十八岁 我的答案:C 3 明文禁止并要求良贱退婚是始于哪个朝代?( ) (1.0分)1.0 分 A、 东汉 B、 西晋 C、 北魏 D、 隋唐 我的答案:C 4《聊斋》中的封三娘爱上了谁?( )(1.0分)1.0 分 A、 范十一娘 B、 任二十娘 C、

辛十四娘 D、 杜十娘 我的答案:A 5以下不在古代女性“七出“之列的是( )。(1.0分)1.0 分 A、 有恶疾 B、 不顺父母 C、 少言 D、 窃盗 我的答案:C 6“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请问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 梁启超 B、 胡适 C、 鲁迅 D、 王国维 我的答案:C 7霍小玉临终诅咒李益的是( )。(1.0分)1.0 分 A、 无后 B、 夫妻不谐 C、 仕途受困 D、 早夭 我的答案:B 8红拂是谁的侍妾?(1.0分)1.0 分 A、 杨广 B、 杨坚 C、 杨素 D、 李靖

我的答案:C 9请孙夫人回东吴的是谁?( )(1.0分)1.0 分 A、 蒋钦 B、 甘宁 C、 周善 D、 陆逊 我的答案:C 10“玉质柔肌,态媚容冶”描写的是《三国》中的谁?( )(1.0分)1.0 分 A、 大乔 B、 小乔 C、 甘夫人 D、 糜夫人 我的答案:C 11《西厢记》崔莺莺内心最期待的是( )。(1.0分)1.0 分 A、 张生得官,妻荣夫贵 B、 但得一个并头莲 C、 金榜无名誓不归 D、 少饮酒,省游戏 我的答案:B 12《红楼梦》中刘姥姥行酒令的群乐图,作家描写了每个人的反应,唯有一个人没有提及,请问是谁?( )(1.0分)1.0 分 A、 惜春 B、 探春 C、 黛玉 D、 宝钗 我的答案:D 13“狐者,先古之淫妇,其名曰阿紫。”是哪部作品的记载?( )(1.0分)1.0 分 A、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作业

真正的伟大是各个方面都优秀 “三代一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首先我觉得王国维把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看做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做事立身,处世原则等等方面, 他们都是非常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的,所以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的作品只是表象,我们更多地是能从他们的作品中读懂一个人,读出他们的故事,领悟他们的伟大。 首先我们来谈谈屈原。先秦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以其高尚的爱国 主义情操和忧国忧民、正直高洁的人格品质,对后世的文人士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屈原作品的优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句话是大家用的最多的,知名度最高的了吧。“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这句话可以说也是名句了,讲的是:世上生离死别啊最悲伤,获得新的知 心人啊最令人欢畅。“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这个浅显易懂吧,屈原从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怀深深的打动着我。 但是屈原能被人们记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品质:爱国忧君,忠贞不渝。屈原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他对故土的热爱,对国君的忠贞以及振兴国家的责任感上。诗人屈原鞠躬尽瘁,以楚国国事为重——在朝时 ,正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载“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而且在他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乘 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行为,又如他的诗中自言:“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通过这样的方式 ,实现强国富民;但是屈原遭受谗言被放逐,然而他仍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虽然 被诽谤,但是他依然爱国。这也是千百年来屈原一直能够得到后世文人士子敬重和效 法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屈原的不仅作品非常好,而且做人的品质更是值得后人敬仰的,所以称之为伟大。 我们再来谈陶渊明,首先我们想到的一定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吧。在中学《语文》课本有《五柳先生传》一文,我们当时还背诵了。这篇传记是作者的自比,借虚构的艺术形象,公开表示与统治阶级的决裂、对当时混浊社会的鄙弃。这正是陶渊明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还有《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陶渊明内心的写照。来看看名人对他的评价吧。“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这是伟大诗人杜甫对他的评价。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