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分析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分析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分析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0T14:40:43.2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4期作者:陈晨

[导读] :针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慢性乙肝患者群体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临床诊治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省开远市 661699

摘要:目的:针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慢性乙肝患者群体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临床诊治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有关检验资料,将其中的35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列入观察A 组,35例慢性乙肝患者列入观察B组,另收集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IgG、IgA、IgM指标进行比较。结合患者治疗效果再分为好转组与未好转组,对其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总胆红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A组与B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P<0.05),观察A组患者比观察B组患者明显更高一些(P<0.05)。在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总胆红素指标方面,好转组患者比未好转组患者明显低一些(P<0.05)。结论:在临床诊治乙肝中,免疫球蛋白是一项重要指标,其检验结果对客观判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诊治乙型肝炎中同总胆红素与凝血酶原活动度检验具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慢性乙肝;临床检验

1. 前言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肝细胞损伤性疾病,临床分为急慢性两种,其中较难治愈的是慢性乙肝并具有较高的复发性,所以临床中非常重视慢性乙肝治疗。免疫球蛋白属于具有抗体活性的抗体类似物,机体发生感染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明显增加,检测乙肝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相关检验资料,患者病情与慢性乙肝诊断标准相符。将其中的35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列入观察A组,35例普通慢性乙肝患者列入观察B组,另收集7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A组中有18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3—64岁之间,平均年龄(43.5±3.6)岁,体重在51—85千克之间,平均体重(64.3±5.2)千克。观察B组中有19例男患者,16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44.2±3.3)岁,体重在50—84千克之间,平均体重(63.6±5.3)千克。对照组中,有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在22—61岁之间,平均年龄(45.6±3.1)岁。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正常,近期未服用药物,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三组研究对象不存在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比较。

2.2 方法

清晨采集研究对象的4毫升空腹静脉血,按照3000 r/min转速离心10分钟,分离标本血清并装入抗凝管内放在-20 ℃的冰箱中进行保存备用,采用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采用重氮比色法测定总胆红素水平。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评价患者疗效,将患者分为好转组与未好转组,痊愈与有效为好转,无效与恶化为未好转。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处理软件比较三组患者的有关数据,采用t检验方法对比三组患者之间的数据,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患者的计数资料,P<0.05表明比较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在免疫球蛋白指标方面,观察A组患者IgG、IgA、IgM分别为(17.69±3.11)克/升、(2.64±0.57)克/升、(2.74±0.68)克/升,观察B组患者IgG、IgA、IgM分别为(14.15±2.87)克/升、(2.19±0.49)克/升、(2.09±0.35)克/升,对照组患者IgG、IgA、IgM分别为(11.39±2.05)克/升、(1.74±0.29)克/升、(1.46±0.22)克/升,观察A组与B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P<0.05),观察A组患者比观察B组患者明显更高一些(P<0.05)。根据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有44例患者好转,26例患者没有好转,免疫球蛋白指标中,好转组患者的IgG、IgA、IgM分别为(14.22±4.09)克/升、(2.41±0.32)克/升、(2.59±0.15)克/升,未好转组患者的IgG、IgA、IgM(16.39±3.38)克/升、(3.18±0.17)克/升、(3.79±0.38)克/升,在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方面,好转组患者分别为(170.56±100.74)微摩尔/升、(52.74±16.06)%,未好转组患者分别为(381.38±163.36)微摩尔/升、(26.37±14.32)%,好转组患者比未好转组患者明显低一些(P<0.05)。

4. 讨论

近年来在临床中,对于乙肝致病机制的有关研究观点认为,患者肝组织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乙肝病毒通过很多特殊免疫反应造成患者肝组织产生病理性免疫损伤,并不是在肝细胞中因乙肝病毒的复制繁殖而造成肝组织损伤。乙肝病毒属于一种非细胞性病毒,患者机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不直接伤害肝细胞,但却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这才是乙肝的主要发病机制。乙肝病毒感染肝脏后,病毒抗原将在机体肝组织中持续存在,进而对机体多克隆B细胞产生刺激及活化作用,导致致敏B细胞向浆细胞转化,并产生球蛋白,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能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具有抗体活性。

按照血浆球蛋白物理、化学及免疫特性,可将其指标分为IgG、IgA、IgM、IgE 及IgD五类。临床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免疫球蛋白水平方面,慢性肝病患者的指标相对高于健康群体,主要是由于慢性肝病患者体内肝脏存在Kupffer细胞功能障碍,产生过多的内源性与外源性抗原,导致免疫球蛋白指标升高发生异常。有关研究中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球蛋白的IgG、IgA、IgM指标结果显示,患者比健康体检者的IgG、IgA、IgM指标明显升高,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由此可充分表明在乙肝临床检测中免疫球蛋白检测具有比较重要的提示作用。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分析乙肝病毒破坏肝实质的程度,破坏肝实质的程度越严重,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愈明显。所以,本研究收集普通慢性乙肝与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并对他们的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分组检测,通过比较有关指标可知,在IgG、IgA、IgM指标方面,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比普通慢性乙肝患者明显升高(P<0.05)。而且,检测病情程度不同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病情好转患者比未好转患者低的比较明显(P<0.05),对于临床诊治慢性乙肝患者中对其病情预后的准确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参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02-28T13:38:55.4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作者:陈勇 [导读]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结果。 长沙市第四医院检验科湖南省 410006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分析不同首先对象的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gM与IgA指标对比对照组健康人的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中诊断为轻中度慢性乙肝的患者指标对比重度患者更高,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助病情判断,对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案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非常必要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临床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疾病,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感染人体之后会对肝脏细胞组织产生极大的侵害,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自己生命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1]。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手段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但是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各项检测指标确定。免疫球蛋白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研究表示,该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程度具有较大的联系[2]。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将方法与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40例;年龄在34-71岁之间,平均(54.78±6.23)岁;慢性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55例、重度乙型肝炎患者30例。选择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48例;年龄在31-76岁之间,平均(55.62±6.18)岁。将研究组与对照组受检对象的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比组间差异小,结果不具有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受检对象均在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液2-3ml,置入抗凝管中,放置1h后使用离心机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进行离心10min,将血浆分离并在零下20℃的冰箱中存放。IgM、IgG以及IgA指标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 1.3评价指标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对象的免疫球蛋白指标以及轻中度乙肝患者和重度乙肝患者的IgM、IgG以及IgA结果进行观察对比。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对象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对比 研究组85例患者的IgM、IgA等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健康人均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乙型肝炎是对全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科学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患者健康的关键[3]。免疫球蛋白是人体中具有抗体活性的化学结构,属于与抗体分子类似的球蛋白,但是不具有抗体活性[4]。也是人体免疫组织、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分子等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机体发生感染之后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合成会出现明显的增加。有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肝脏实质的破坏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临床中将免疫球蛋白作为乙肝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标准[5]。本文中,对85例乙肝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人进行研究,分析其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且病

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

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 第一节血清IgG、IgA、IgM测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定量测定方法一般有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法、ELlSA、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等。临床常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来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一、血清IgG、IgA、lgM测定 (一)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 该法的原理是将抗血清均匀地分散于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内,胶板上打孔,孔内注入抗原或待测血清,抗原在含有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状(环状)扩散,在抗原抗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环。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二)免疫比浊法 该法具有检测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检测时间短(一般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测试)、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二、血清IgG、IgA、IgM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年龄 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IgG,故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 (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升高 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见3种Ig均升高。慢性细菌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血IgG可升高。宫内感染时脐血或出生后的新生儿血清中IgM含量可增高。SLE患者以IgG、IgA升高较多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IgM增高为主。 (三)单一免疫球蛋白升高 主要是指患者血清中某一类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多,大多在30g/L以上,这种异常增多的免疫球蛋白其理化性质十分一致,称为单克隆蛋白(MP)即M蛋白。此类异常增多的免疫球蛋白多无免疫活性,故又称副蛋白。由它所致的疾病称为免疫增殖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四)免疫球蛋白降低 先天性低Ig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和联合免疫缺陷病。IgA缺乏患者,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IgG缺乏患者,易发生化脓性感染。IgM缺乏患者,易发生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第二节血清IgD和IgE测定 正常人血清中IgD含量很低,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0.2%。膜结合型IgD(mIgD)构成BCR,是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的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活化的B 细胞或记忆B细胞其表面的mIgD逐渐消失。 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其重要特征为糖含量高达12%。IgE为亲细胞抗体,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IgE可能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第1页

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规范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规范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方法是目前公认的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最主要且有效措施,已由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但在我国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医院所采用的免疫程序,尤其是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各不相同。作者参考国内外文献,回答乙肝母亲所生婴儿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效果更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e 抗原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单独接种乙肝疫苗已达到免疫效果,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未明显增加疫苗效果。考虑成本或乙肝免疫球蛋白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不必要。因此,有些国家和地区对 e 抗原和乙肝病毒DNA 均阴性的乙肝母亲所生后代只接种乙肝疫苗。乙肝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若同时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率可明显提高,达95%以上。 乙肝免疫球蛋白先于疫苗注射 为更好地发挥乙肝免疫球蛋白效果,避免与乙肝疫苗相互作用造成抗原抗体中和反应,影响各自效果,目前公认婴儿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再于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多数专家特别强调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建议不要超过出生后12 h,若超过出生后48 h,免疫效果明显降低。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多长时间接种乙肝疫苗并无特别强调,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第一针乙肝疫苗注射间隔可从当日同时注射至3个月不等。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两种方案,一种为当日同时使用,另一种为间隔1个月。为避免乙肝疫苗漏种,大多数医院采用前者。但当日同时使用也应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先,乙肝疫苗在后,并注意不同部位注射,以间隔数小时为宜。我国主推剂量为100 IU在制备过程中,不同厂家生产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制剂所含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滴度通常有所差异,为统一剂量标准,要求所有厂家的制剂均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计量单位(IU)。在最初一些研究中,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根据其出生体重计算,一般使用剂量为0.2~0.5 ml/kg,约为145 IU/ml。即出生体重为3 kg 的婴儿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约87~217.5 IU。后来为求简便,大部分研究中新生儿使用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00 IU 或200 IU,少数研究为400 IU。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剂量应≥100 IU。从理论上及某些研究结果显示,2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产生的保护效果更佳。但结合成本效益综合考虑,我国目前主要推广使用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许多地区,乙肝母亲所生后代可免费使用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不建议同时注射两针乙肝免疫球蛋白 从理论上讲,同时注射两针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于注射了1 针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但是,医生不仅要考虑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还应考虑药物规格。 2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针剂一般为2 ml/ 支,而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针剂有1 ml/支,也有2 ml/支。若使用了两支2 ml/ 支、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注射部位注射 4 ml 液体,肯定会形成较大的注射包块,难以吸收。另外,两针药物同时注射也会增加注射污染机会。如果是不同批号的两针药物同时注射,可能增加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不建议同时注射两针100 IU 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达到200 IU 的剂量要求。 第一剂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免疫 1 个月 乙肝母亲所生婴儿出生时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在两方面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一是直接中和乙肝母亲分娩时污染到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二是婴儿出生后接种的乙肝疫苗尚未起效时,帮助婴儿抵御日常生活中与乙肝母亲密切接触而感染。但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在体内维持多长时间的免疫作用? 研究显示,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在注射后15~30 min 即开始发挥作用,其血药浓度一般在注射后3~7 d 达高峰,半衰期17.5~25 d,对新生儿的有效保护作用可维持42~63 d,4 个月后基本清除。因此,乙肝母亲所生婴儿在出生时注射一剂乙肝免疫球蛋白足以保护新生儿 1 个月内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出生 1 个月时,婴儿体内检测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并非均是乙肝疫苗刺激下免疫系统主动免疫产生,部分抗体仍为体内残留的被动免疫抗体。1 个月后,所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产生的被动免疫逐渐减少,此时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在两针乙肝疫苗刺激下逐渐产生对乙肝病毒的主动免疫。 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1~2 次足矣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一、实验目的 利用免疫比浊法绘制标准曲线,并检测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本小组检测的为IgG样品) 二、实验原理 1.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 reaction):抗原与其刺激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反应。反应特点有: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敏感性。影响因素有:电解质、温度、酸碱度。 2.免疫比浊法:合适比例的抗原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PEG作用下形成微粒,使样品浊度发生变化。当一束光线通过溶液受到光散射和光吸收两个因素的影响而使光的强度减弱,根据光的强度改变可测得微粒浓度。 分类:①透射比浊法(Transmission tubidimetry)当一定波长光线通过浊度发生变化的反应混合物时,由于被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吸收而减弱,故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免疫复合物量呈正相关。当抗体浓度固定(过量),样品的浊度与其中所含抗原量成正比。(特点)透射比浊操作简便,适用于普通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普通的分光光度计,几乎所有的实验室均能开展。不足的是灵敏度和精密度均不够理想,所需的抗血清量大,检测的时间较长。②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光线通过检测溶液时,被其中所含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折射而部分偏转,产生散射光,其强度与复合物的数量和散射夹角成正比,与光的波长成反比。(特点)优点是灵敏度、精密度均较高,检测快速。其缺点是需特定的分析仪器,试剂价格高。 本实验采用透射法。 3.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3~4%的聚乙二醇,可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抗原抗体靠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三、实验材料 免疫球蛋白A,G(IgA,IgG)测定试剂(试剂1[PEG],试剂2[羊抗人IgA, IgG])(1管/每组)免疫球蛋白A, G(IgA,IgG)校准品,蒸馏水,血清样本(1管) 微量加样枪、ep管(1.5mL离心管) 酶标仪、水浴箱 四、实验步骤 1.在7个EP管中各加250μL IgG试剂1(PEG)。 2.7管分别加入蒸馏水、校准品原液、1:2校准品、1:4校准品、1:8校准品、1:16校准品、样本各2μL。 3.混匀后37℃水浴5min。 4.7管各加入85μL IgG试剂2(羊抗人IgG)。 5.混匀后37℃水浴10min。 6.分别吸取200μL至96孔酶标板中,用酶标仪在700nm处读取OD值。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2.标准曲线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作者: ————————————————————————————————日期: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一、检测的原理 借助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特异结合后出现的各种现象,对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检测。 1.抗原与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抗原抗体的结合就像酶与底物的结合,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一样不是化学的反应,而是非共价键的可逆的结合。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可变区互补构型,造成两分子间有较强的亲和力。空间构型互补程度不同,抗原和抗体分子之间结合力强弱也不同。互补程度高,则亲和力强。此外,反应温度、酸碱度和离子浓度对抗原和抗体分子上各基因的解离性和电荷特性也有重要的影响,抗体与抗原决定簇之间的结合力大小可用亲合力来表示。高亲合力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力强,即使抗原浓度很低时也有较多的抗体结合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 2.抗原或抗体外检测原理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性状与活性特点,对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检测。定性和定位检测比较简单,即用已知的抗体和待检样品混合,经过一段时间,若有免疫复合物形成的现象发生,就说明待检样品中有相应的抗原存在。若无预期的现象发生,则说明样品中无相应的抗原存在。同理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样品中是否有相应抗体。 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检测时,以反应中加入抗原和抗体的浓度与形成免疫复物的浓度呈函数关系。 (1)根据免疫复合物产生的多少来推算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加入的已知抗体(或抗原)的浓度一定,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多少与待检样品中含有相应抗原(或抗体)量成正比。也就是抗体浓度一定时,免疫复合物越多则样品中的抗原量也越多。可用实验性标准曲线推算出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如免疫单向扩散试验、免疫比浊试验和酶联免疫检测等都属于这类方法。 (2)抗原或抗体效价滴定的原理: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多少不能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强弱时,就不能以检测反应强度来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在实际工作中,把浓度低的反应成分(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固定,把浓度高的另一种反应成分作一系列稀释。例如用人血清作抗原免疫3只家兔,比较3只家兔产生抗体的多少,即滴定3只兔血清抗体效价,可用双向琼脂扩散法来滴定,例如将抗体浓度固定,将抗原作不同的稀释度,分别将抗原或抗体滴入琼脂的相应小孔中,观察免疫兔血清与不同稀释度的抗原出现明显沉淀浅的抗原稀释度(如甲兔的抗体效价为1/2000,而丙免的是1/8000则可比较出后者比前者产生抗体的效价要高)。也就是表示效价的稀释度越高,样品中所含待检成分越多。因人血清(抗原)和抗体(免疫兔血清)相比,浓度高,故应稀释抗原。 二、抗原或抗体检测的实用意义 1.抗体检测的意义检测抗体可用于评价人和动物免疫功能的指标。抗体用于临床治疗或实验研究时也需做纯度分析和定量测定。临床上检测病人的抗病原生物的抗体、抗过敏原的抗体、抗HLA抗原的抗体、血型抗体及各种自身抗体,对有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抗原检测的意义可做为抗原进行检测的物质可分为以下四类: (1)各种微生物及其大分子产物:用于传染病诊断、微生物的分类及鉴定以及对菌苗、疫苗的研究。 (2)生物体内各种大分子物质:包括各种血清蛋白(如各类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各种成分)、可溶性血型物质、多肽类激素、细胞因子及癌胚抗原等均可做为抗原进行检测。在对这些成分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人和动物细胞的表面分子:包括细胞表面各种分化抗原(如CD抗原)、同种异型

5 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 Jingzhu Yixing Ganyan Ren Mianyiqiudanbai (pH4) Human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pH4)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本品系由含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制成。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或抗生素。 2 制造 2.1 原料血浆 2.1.1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的规定。采用经批准的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或从健康供血浆者筛选抗体效价符合要求的血浆。原料血浆混合后抗-HBs效价应不低于10IU/ml。 2.1.2每批应由100名以上供血浆者的血浆混合而成。 2.1.3 组分Ⅱ、组分Ⅱ+Ⅲ沉淀或组分Ⅰ+Ⅱ+Ⅲ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并规定其有效期。 2.2 原液 2.2.1 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制备。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应能使制品中的IgG亚类齐全,其值与正常人血清IgG亚类分布相近,其值与正常人血清IgG亚类分布相近;应;能保留IgG的Fc段生物学活性(附录Ⅹ P)。 2.2.2 经纯化、超滤、除菌过滤后即为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原液。 2.2.3 原液检定 按3.1项进行。 2.3半成品 2.3.1 配制 制品中可加适宜的稳定剂。按成品规格以注射用水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原液稀释至抗-HBs效价不低于50IU/ml。

乙肝免疫球蛋白告知书

新生儿免费注射乙肝疫苗球蛋白记录单 (注射后此记录单由病房保存) NO: 一、家庭情况 母亲姓名:住院号: 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二、新生儿情况 新生儿姓名:性别:( 男 女) 出生体重:KG 出生日期:年月日时分 三、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情况 第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100U 注射日期:年月日时分 生产单位:生产批号: 注射者(签字): 四、注射单位及科室: 监护人(签字):日期:年月日 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知情同意书 各位孕妇及家属: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亲传播给婴儿,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有效预 防母婴传播的方法之一,针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政府免费提供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为做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注射原则】知情同意,免费,自愿注射。 【产品】人乙肝免疫球蛋白。 【注射程序】出生24小时内,接种1剂次,肌肉注射。 【注射剂量】每人每剂注射100国际单位。 【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 处理,可自行恢复。 【禁忌症】1.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者;2.选择性IgA 缺乏者。 如需了解更多的与产品的相关信息,请查看乙肝免疫球蛋白说明书。若本 知情同意书的内容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说明书发生冲突的,则以乙肝免疫球蛋白 说明书为准。 如需了解更多乙肝预防,治疗信息,请咨询所在地卫生机构。 本人已认真阅读并理解本知情同意书内容,确认无上述任何禁忌症,自愿 予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100U 婴儿父(母)签名: 联系电话:签名日期:年月日 本人已认真阅读并理解本知情同意书内容,拒绝予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 白,并愿意承担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 婴儿父(母)签名: 联系电话:签名日期:年月日 助产单位(签章):签名日期:年月日

实验室血清学常用检测方法

常用血清学检测方法介绍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技术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兽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多数动物传染病都已经研制成 ELISA检测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 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o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 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矢,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2、ELISA的类型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情况以及检测的具体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用于动物疫病检测的ELISA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在临床检验中,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微生物病原体第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适用于测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单价抗原,因其不能形成两位点夹心。例如猪瘟病毒检测ELISA、禽流感病毒抗原捕获ELISA,就是根据这种原理设计的。 ②?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反应模式与双抗体夹心法类似。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以检测相应的抗体。与间接法测抗体的不同之处为以酶标抗原代替酶标抗抗体。乙肝HBs的检测 常采用本法。本法尖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需要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寻找合适的标记方法。 此法中受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高于于间接法。此外,该方法不受被检动物种属差异的限制。 ③?间接法测抗体

乙型肝炎的传染及预防

乙型肝炎的传染及预防 发表时间:2010-04-30T20:21:43.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阿米南·吾守 [导读]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后果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阿米南·吾守 (新疆新和县医院检验科新疆新和 842100)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107-01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后果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乙型肝炎在人群中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就是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无论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就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而传染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的活妖程度和病人血清中的病毒含量。实验室通常我们从乙肝检测化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乙型肝炎传染性的强弱,一般来说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是判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检查时发现HbsAg阳性,需同时检查其他标志物方能准确病情。 HbeAg阳性者表示体内病毒处在复制活妖状态,病人血液传染性强,e抗原是乙肝的最主要传染性指标,阳性孕妇分娩时,婴儿感染机会为90%左右。由于与HBV复制密切相关,继续HBeAg(+)者已5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相反,当HbeAg激发产生e抗体(抗-HBe)此抗体对HBV感染有保护作用,那么,抗Hbe(+)则表示病毒复制下降,病人传染性弱。抗-HBc是乙型肝炎的标志性抗体,阳性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持续终身。 乙型肝炎患者或HBV携带者,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 在急性期或潜伏期(70天)内,病人均具有传染性。HBV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母婴传播。所以,基层医院要开展孕产妇做乙型肝炎的检测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阻断乙型肝炎的传播。 乙型肝炎虽然传染,但已可以预防的,目前,预防乙型肝炎传染的最好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按从注射第一天算起,1月,6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使98℅以上人员产生抗-HBs抗体。对于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1月,6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其预防效果更佳。如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也按出生后上述程序接种疫苗。另外,HBsAg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也要按上述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3个月后检查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要看,是否产生抗体,定期检查抗体浓度的高低。 平常工作当中我们都看到乙型肝炎的检测作为高考体检,上岗或各种体检的重要项目之一。 只要我们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工作,做好手术器械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对献血员认真筛选,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那么,乙型肝炎就可以预防。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nce Jones, BJ)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預防乙肝病毒母嬰传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3年10月~2016年5月我院疾控中心180例产前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即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没有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的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1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及新生儿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对新生儿进行常规乙肝疫苗注射。对照组只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统计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6个月时HbeAg、HbsAg及抗HBs的阳性率以及宫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宫内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9,P>0.05)。观察组出生1、3、6个月的HbeAg的阳性新生儿人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3个月及出生6个月后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不能有效降低宫内感染及出生后乙肝感染的发生,在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并无显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in the 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Methods 180 cases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prenatal examination,that was,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newborns examined in CDC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153 cases of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who did not receive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prophylaxis,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in observation gorup were treated with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and the newborns were given routine hepatitis B vaccine injection. In control group,only newborn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injection of hepatitis B vaccine. The positive rates of HbeAg,HbsAg and anti HBs and intrauterine infection rate were recorded in two groups of neonates after birth in January,March and Jun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trauterine infection rat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χ2=0.769,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HbeAg positive newborns between January and March,and those born in Ju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 HBs in the infants born in March and June after bir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can not effectively reduce intrauterine infection and hepatitis B infection after birth.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preventing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Key words]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epatitis B vaccine;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给患者个人和国家均增添了许多医疗负担。母婴传播是乙肝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感染乙肝的孕妇高达10%[1],因此,对母婴传播过程进行阻断干预已经成为医生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成为了预防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但一些研究提出,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不能有效控制母婴传播[2]。本研究选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8-03-01T10:39:13.28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作者:刘佳国 [导读] 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南邵阳 422001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7.01进行乙肝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G、IgA、IgM显著低于治疗前,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G、Ig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可以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来实现,以此提高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运动锻炼的减少,乙肝在临床上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乙肝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引起的,当疾病进行到后期时乙肝病毒会在肝脏内进行复制,对肝细胞造成损伤。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器官,肝脏与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代谢相关性较强。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指的是患者出现的各种机体免疫反应,对肝细胞造成的病理性免疫损伤,同时肝功能的损伤与免疫球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次对我院收治的50例乙肝患者以及50名体检健康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01-2017.01进行乙肝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符合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肾功能障碍,对本次调查使用药物有禁忌症的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年龄为(37.5±10.2)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6±0.8)年,其中11例为急性乙肝,32例为慢性乙肝,7例为重度乙肝;选择同期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18-71岁,平均年龄为(38.1±9.9)岁,病程为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0.6)年,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血清分离,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要求所有操作遵循无菌原则。 1.3评价指标 IgG值的正常范围为8.0-16.0g/L,IgA值的正常范围为0.7-3.3g/L,IgM值的正常范围为0.5-2.0g/L,超出以上正常范围的记为异常。详细记录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IgG、IgA、IgM,并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全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示采用(±s)来表示,组间对比展开t检验,若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G、IgA、IgM显著低于治疗前,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G、Ig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患者的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以及全身乏力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时部分患者还有黄疸、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会成为重度乙肝,增加患者的痛苦。除此之外还可导致患者多个器官损伤。乙型肝炎病毒属于非细胞型病毒,不会对肝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大部分专家认为机体免疫调节的紊乱是造成患者肝炎性病变的重要因素。临床上认为机体免疫受损会使患者肝炎功能障碍,甚至是影响生命安全。相关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的体液免疫是亢进时期,其主要表现是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增加,目前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是依据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上升。该病的潜伏期为1.5-6个月,平均为(3.2±0.6)个月,按照病情程度可分为急性乙肝,病程一般为2-4个月,慢性乙肝病程在6个月以上,一般在体检时发现,重度乙肝病程一般在3周以内,病情危重,预后较差。急性乙肝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针对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一般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禁止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食物或者药物。慢性乙肝采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利巴韦林等)治疗。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最常使用的检查方法,是乙肝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当患者的免疫细胞受到损伤会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使其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根据其变化情况对病情进行诊断。免疫球蛋白属于一种抗体,活性较强,存在部位主要是血浆。临床上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G、IgA、IgM、IgD以及IgE,相关报告表示,健康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细胞功能有一定的障碍,造成患者自身和外源性抗原较多,最终是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本次主要对我院收治的50例乙肝患者和50名体检健康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G、IgA、IgM显著低于治疗前,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G、Ig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出现升高说明症状没有得到预期的改善,本次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降低表示治疗有效,同时也降低了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因此,临床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查的意义探讨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查的意义探讨 发表时间:2017-12-18T15:46:59.5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3期作者:林向阳 [导读] 慢性乙型肝炎是以厌食、腹胀、身体疲乏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目前主要的乙肝检测指标之一就是免疫球蛋白水平。(新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分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A组,33例)和慢性乙型肝炎组(B组,67例),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再以病情发展为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改善组53例和非改善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B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改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改善组患者(P<0.05);改善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明显高于非改善组患者 (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IgM水平,机体内的总胆红素水平(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能作为诊断乙型肝炎发病与否以及病情发展情况的有效指标,其数据能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慢性乙肝;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151-02 慢性乙型肝炎是以厌食、腹胀、身体疲乏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目前主要的乙肝检测指标之一就是免疫球蛋白水平,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病情的发展情况都能通过此项指标的变化有一定的体现[1]。本文就我院慢性乙型肝炎100例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和分析,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男:女为49:51;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4.3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A组33例,B组67例;同时收集5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作为对照组,男:女为26:24,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45.6岁;根据患者病情好转与否将患者分为改善组和非改善组,分别为53例和47例;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器官组织严重疾病,且在近段时间内未服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 1.2 研究方法 在所有患者清晨空腹的状态下采集4ml静脉血液,以4000r/min的转数置于离心机中5min,取上层血清。对检测血清内免疫球蛋白的IgG、IgA、IgM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TBIL)通过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非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分析;将A组、B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改善组和非改善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BIL和PTA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9.0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A组、B组和对照组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组,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疾病,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最终可能对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该病的患病率在近几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大部分患者都在该疾病的中后期才发现患有此病,主要因为改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以恶心、食欲不振为主,并不明显,最终因疾病迁延不愈引发肝腹水、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病症,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乙肝病毒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的因为肝细胞受损,而肝细胞受损是由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所致。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特征的蛋白类,其存在与血液和其他组织的分泌液中,当机体的肝功能受损,其免疫球蛋白指标就会明显上升,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后,机体干细胞坏死的产物具有很强的非特异性佐剂的作用,造成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机体发病后乙肝病毒数量不断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