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美国经济

80年代的美国经济
80年代的美国经济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

媒体来源:国研网发布时间:07-11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

作者:国家计委对外经济所张燕生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政策和结构调整的主线十分清楚:一是把供给管理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放在首位。二是美国体制结构调整在公平和效率的取舍上明显

偏向效率。三是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四是摸索并建立了对付经济衰退

和金融动荡的体制。五是形成了以摆脱国际竞争对手为中心的发展新模式。因此

,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来,美国出现的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先导、以知识为基础、以生产率增长和结构转换为特征的新经济,与上述政策是分不开的。

一、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宏观政策环境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末,美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一直是强调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相机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当总有效需求

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时,采取赤字财政和通胀型货币政策,解决需求和就业不

足问题;当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胀时,则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反通胀。当时

人们普遍认为,通胀与失业之间有相互替代关系,只要通过合理的需求管理政策

,就能够把失业率保持在自然率水平(当时认为约5—5.5%),把GDP保持在潜在增长率水平(当时认为约2.5%)。这套政策组合虽然保证了美国经济在50至60年代的稳定增长,却无法解决美国生产率增长缓慢、竞争力日渐低下的供给问题。

由于政府干预扰乱了经济内在稳定机制,到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通胀与失业的相互替代关系消失了。

80年代初期,美国宏观政策的重点从扩大有效需求转向了反通胀,同时实施

了由需求管理政策向供给管理政策的转变,即由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信条转向

促进生产力增长,加快供给结构调整。为此,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结构调整政

策,包括:(1)大幅度调减税负,改变高税负对生产、投资和消费产生的激励机

制扭曲,使劳动者、投资者和消费者有更多税后收入用于储蓄、资本积累和长期

消费,从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大幅度上升,使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协

调增长,(2)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减少人们对政府公共支出的依赖,在公

平和效率的政策导向上向效率倾斜;(3)对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对象,

扩大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范围,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4)政府增加对

研究与开发投入和国防投资,促进军用高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鼓励技术创新和

扩散,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基础和创业环境;(5)政府学习日本扶持出口

的政策,从贸易立法和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入手鼓励出口,打开国外市场;(6)

确定以技术领先产业为核心的竞争提升战赂。这一系列供给管理措施奠定了90年

代美国的整体竞争优势。

美国在80年代的经济增长态势是强劲的,但政策调整一直伴随着结构不平衡

性发展:(1)减税和增加政府公共支出的政策组合,为企业创业、创新和私人消

费提供了激励,但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1.94%上升为1985年的5.34%,到1990年仍高达3.99%,人们担忧美国预算赤字将导致财政危机。(2)1980—1985年美元持续升值3,5%,抑制了通胀,但严重削弱

了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使贸易赤字从1980年的314亿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1336.5亿美元。为此,美国在1985年第一次召开了七国集团会议,迫使其他国

家货币升值,到1987年美元贬值了34%,但1988年美国的商品贸易赤字仍高达1433亿美元,人们担忧美国贸易赤字难以为继。(3)实施“紧”货币与“松”财

政的政策搭配,同时增加外资流入,美国利率始终保持在高位水平。(4)80年代

美国股市价格大起大落,也反映了人们对结构调整后的经济前景抱不确定预期。

由于供给结构和效率发生转变,在经过80年代高财政赤字、高外贸赤字、高利率的困扰,美元汇率大升大贬的货币动荡以及1989—1991年经济衰退后,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以后进入了战后最长的增长期。

二、创新是推动美国供给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使其成为新技术策源地

美国世界技术领先地位与其经济规模、要素禀赋、企业制度以及重视教育和研发投入有密切联系。但80年代以来,美国在汽车、造船以及一般制成品领域面对着东亚等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竞争,在电子、化工、家用电器、金融等产业

面对着日、欧企业的竞争。为此,美国政府除积极推行供给管理政策外,还把鼓励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重振竞争力和国力的重要举措。

1、提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

为建立以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的供给结构,美国在1980年制定国家技术政策,以求强化技术创新,并制定政府军用研究成果转移到民用企业的技术创新法、大学和小企业专利程序法。1984年颁布国家合作研究法,鼓励企业间的合作研发与联合竞争。1986年颁布联邦技术转移法,建立各方合作研发机制。1988年制定综合贸易和竞争法规,提出“先进技术计划”和。制造业发展合作计划”来提

升美国竞争力。1990年制定实施“美国技术政策”。当90年代世界各国发现在信

息技术落后开始追赶时,上述“软件”的欠缺已成为它们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体制

约束。

2、建立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和激励的金融体系

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但对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激励机制和融

资渠道的,主要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风险资本和二板市场。美国金融体系有三个

特点:一是金融市场具有高度竞争性、流动性和开放性,使其成为全球金融市场

的核心;二是金融监管规则严格透明,并以不抑制金融创新和竞争力为前提;三

是有宽松的创业创新金融环境。撒切尔夫人曾指出:欧洲在高科技方面落后于美国,并不是在科技方面落后,而是在风险投资方面落后十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科

图姆和哈佛大学勒纳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与一美元研发投资所产生的专利相比,

一美元风险资本所带来的专利要高出3至5倍。虽然目前风险投资风靡全球,但在企业的创业环境和企业家文化方面,其他国家仍无法与美国相比。

3、企业家文化是美国成为新技术策源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除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外,其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环境也吸引了世界

优秀人才到美国求发展。在这方面美国比欧盟和日本有更大的优势。欧盟缺少弹

性的工资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日本相对封闭的社会结构和独特企业文化,都抑制

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成长。据统计,美国年研发总投入23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5%,超过欧元区诸国和日本的总和。1985年至1996年间美国大学新增的科学和工程博士中有2/3是外国学生。人才、资金和创业环境的结合,使美国

成为高科技企业家成长的摇篮,取得突出业绩。

三、经济全球化为美国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规模

政策和体制结构调整,使美国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获得明显进步。而经济全球

化又加快各国市场开放,为美国的全球扩张创造了最有利的契机,也成为美国经

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美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巨大利益

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性超过了国际贸易,金融全

球化的作用已超过贸易自由化,美国从事知识创造和分配的就业比重已超过物质

产品生产,但贸易仍是美国获得经济全球化利益的重要手段。据WTO统计,1998 年全球贸易总额达到6.5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额5.2万亿美元;美国商品贸易出口6830亿美元,进口9446亿美元,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1/3左右。美国的贸易利益主要表现在:(1)跨国公司建立的全球生产体系,使跨国公司内部和跨国

公司之间的贸易超过传统跨境贸易方式。(2)美国利用其技术领先优势,不断扩

大国际贸易条件的剪刀差,即美国进口品相对价格由于全球性生产过剩有长期下

降趋势,美国的出口品由于技术领先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全球性需求,使贸易成为

美国发展的重要工具。(3)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优势,通过保持巨额贸易逆

差来获得国外廉价产品。这对美国把劳动力和金融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部门,弥

补美国内需增长缺口,平抑通胀,增加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美国通过其金融优势推动金融市场全球化

由于美国有制度规范和增长稳定的投资环境,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交易工具

,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因此近年来成为全球投资中心。1998年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328.3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为1933.7亿美元,都名列世界第一,投资规模约占全球直接投资1/4左右。此外,美国证券投

资资产(购买外国证券资产)1028.2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

证券资产)2668.3亿美元。这种投资结构使美国寻求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一是通

过对外投资把美国企业的触角渗透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寻求全球市场开放的最大

利益;二是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组合世界各国的优势产业,既解决海外投资

可能带来的本国资本空心化问题,也有助于增加就业和产业多元化发展;三是

1997年至1998年的两年中,美国通过证券市场吸引了国际资本6500亿美元,远远

超过了其国外直接投资流量,由此推动了美国股市、债市等金融交易的繁荣。其财富效应又刺激了美国内需的增长。可见,政策和体制结构调整→创新浪潮→生产率增长→金融市场提供科技激励和融资→证券市场繁荣→投资和消费兴旺,其中金融市场一体化解决了美国技术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和全球扩张的资金需求。

3、美国跨国公司成为其新经济产业全球化的主力军

1999年世界前五百家大公司中,美国占185家,在计算机、软件、电信和证券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通过跨国并购强化其企业规模和全球市场控制力。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内配置其供应链的区位优势,通过全球资产组合多样化降低系统风险,使其全球收益达到了最大化。据统计,到2000年2月底,名列美国股市市值增长前十位的都是与信息、通讯产业有关的大跨国公司,而传统的大跨国公司市值有所下降,这预示着未来大跨国公司的结构将发生变化。

四、美国经济未来走势及隐患

1、美国经济增长将减速

近三年来美国保持了年均4%的经济增长率,持续高出其GDP潜在水平(估计在3%左右),因此,人们预测美国经济将减速。其原因:一是美国科技创新的边际收益开始递减。增长动力开始减速。近来美国股市的连续调整,反映了科技股服价由泡沫向真实价值回归,使投资者对科技和网络股的投资更加冷静。二是美国的经济全球化收益,将随着日本、东亚和欧盟经济转强而下降。三是由于担心美国经济硬着陆,国际资本流入欧盟、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速度在加快,对美国股市、馈市、汇市、期市及整个债务链将产生收缩性反应。四是为实现经济软着陆,美联储不断对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发出危机警告,影响他们对未来的预期,这对美国股市和内需将有紧缩性效应。五是美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在增

大,提高利率吸引外资净流入,可能产生美元升值压力,对内需和出口增长有“

挤出”效应。

问题是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从目前情况看,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很大

。从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美联储已连续六次增息,在通胀迹象出现后仍将进一步增息,目标是把经济调整到可持续水平。由于美国供给结构变化,其潜在GDP

水平已由过去的2.5%调整到3%左右,软着陆的空间很大。影响实现软着陆的

不确定因素,主要是美国股市泡沫以及经常帐户赤字,但这两个因素不会对美国

经济软着陆产生灾难性影响(有些学者将这两个因素看得较严重)。

2、美国股市“泡沫”破灭的影响

日本就是由于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陷入停滞和低速增长,至今仍未摆脱困境

。目前人们对美国股市泡沫影响意见不一。据我们估算,即使美国股价出现暴跌

30%的情景,对其增长率影响约0.8个百分点左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

经济增长率下降0.8%,即从目前平均4%下降到3.2%,仍略高于美国潜在的GDP水平。近来美国服市在不断调整。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股市泡沫。因此,即使

股市出现暴跌,其连锁反应也是一次性的。一是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一直通过

利率、汇率和货币等名义总量的同步微调,成功地影响各经济主体的预期,避免

了市场和企业的过度反应。二是股市、汇市、债市、期市一直在进行内部自调节

,不断释放出不平衡所积累的能量。企业和投资者也在积累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

经验。三是目前美国实质经济的基本面状况良好。四是美国经济体制内在的灵活

纠偏功能较强。美国经济学家瑟罗认为,日本有一个促使经济增长的制度,但不

能对付金融崩溃。但美国不同,在遇到同样的金融冲击的情况下,美国经济未受

到严重影响。这表明美国成功建立了适应金融危机的调整机制和体制。

3、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可能引发世界经济的不稳定

1998年和1999年美国贸易赤字分别达2103、3649亿美元,2000年上半年贸易赤字又同比增长53.1%。美林公司预计全年经常项目赤字将达到4310亿美元(主

要是贸易赤字),约相当于美国GDP的4.2%,由此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政府认

为经常项目赤字剧增是经济强势的表现,一些学者则认为目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的规模已到了极限,势必引起美元汇率下跌和资本外流,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实

际上,美国经济项目赤字不足以引发经济衰退,但会加剧美元与其他货币间的波

动,为下一阶段世界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原因在于:一是影响美国国际收支和

汇率的首要因素不是贸易收支,而是资本流动。目前美国的实际利率、长期资产

收益率以及经济增长率都高于世界主要国家,有利于美国吸引全球资本流入,为

经常项目赤字融资。其发达的金融市场也提供了全球融资便利。二是美元仍是世

界上最重要的国际交易、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国的经济规模约占全球GDP的1/3

左右,还控制着世界技术、能源和其他战略性资源,决定了美国对经常项目赤字

有很大的承受能力。三是美国经济有较强的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如七国集团协

调对美元与其他货币比价的干预,迫使其他国家增加美国产品的进口等。四是目

前的国际收支仍按照贸易活动的发生地(原产地)和归宿地进行统计,对美国经常

项目赤字有很大的高估。国际贸易约1/3发生在跨国公司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内

部贸易,如果按“谁卖的”而不是“在哪卖的”进行调整,美国的赤字远小于目

前的统计数字。根据一项对1991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估算,如果按跨境贸易

计算美国有280亿美元的逆差,如果包括跨国公司分支机构之间的内部贸易额则

有243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如果按“谁卖的“口径进行调整则有1641亿美元的贸

易盈余。因此,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影响事实上被高估。

但不可否认,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是世界经济的一大隐患。它将增大美元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带来不可预见的影响。尤其对复苏中的东亚经济

,由于其目前的经济结构和货币仍很脆弱,美元汇率和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变化

,很可能使其中一些国家重新陷入经济困境

皮皮

[学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伍。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目前这种“新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美国的“新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远远超出战后美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 0个月的期限,成为战后美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人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重组”,美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仍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降至3O后,至今未见反弹,1998年仅为1%。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从1 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来的2%,1997年第4季度,该指数仅增长了1.5%,全年则为1.8%,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

一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90年代却增长缓慢,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由于克林顿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亿美元逐步减少到19 96年的1168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国实际联邦财政赤字仅为226亿美元。1998年2月,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平衡方案,力争到1999年消除联邦财政赤字,而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实现了728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不仅美国如此,西欧经济也呈现出类似的迹象。长期以来,增长停滞、劳动力使用受限以及难以操纵的政府预算一直困扰着欧洲。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这里开始展现经济活力。多年的经济发展停滞之后,由11国组成的欧元区的增长率1999年超过3%。失业曾是困扰着欧洲大陆的一大社会问题,如今其失业率也降至10%以下。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其私营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达到30年来的最佳水平。从赫尔辛基到里斯本,各地的公司都在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力投资。

因此,设在法兰克福的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马斯·迈尔断定:…毫无疑问,新经济正在欧元区形成。”他说,知识主导型企业快速增长、电信等市场全面取消管制就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它应该像美国那样提高资本和劳动生产力。”他补充说,“关键是,新经济能否在欧洲站稳脚跟,增长是否有足够后劲,像美国那样引发投资热潮。”巴黎的咨询专家圣艾蒂安估计,如果形成投资热,新经济将迅速壮大,并将取而代之“旧世界”,欧洲有希望迎来新的繁荣年代。

“新经济”在亚洲也露出曙光。虽然两三年前,东亚与东南亚各国与地区普遍地爆发了金融危机,但是现在已经从危机中摆脱了出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不对新经济充满了乐观的希冀。在两年多的危机之后,大公司的经理人和决策者们都急切地期待着信息技术的扩展、因特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商务行为能带来巨大的回报。许多董事会上最令人激动的话题就是集个人电脑、智能电话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三合一及其对本地区的生产力和消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没有人会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能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但是,亚洲也享有后来者的优势,那就是只需从美国引进那证明行之有效的新经济模式,从而大大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之,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

新经济究竟是什么

仿佛春潮一般,在对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到来之时,几乎全世界的经济界人士和企业共同把目光投入到这种经济现象中: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被如此多的人们关注与研究,本身就已证明了新经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新经济到底是什么?它是否像潮水一般惊涛骇浪地涌来,又悄无声息地撤去?它是否如泡沫一样,刹那时充斥视野,转瞬间又灰飞烟灭?新经济的出现说明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揭示着什么?人们在探讨、在猜测、在寻找答案。

1.新经济的内涵与实质

关于新经济内涵与实质的探讨,目前是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美国《商业周刊》,在界定这个名词时说:“…新经济?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已经死亡了,也不意味着我们将不会有另一次衰退,或经济周期业已消灭;更不意味着股票市场必将摆脱自我调整而永远上升,就像(神话中所说的)豆梗将直上云天。自然,它也不意味着亚洲金融风波不会影响美国”,

“谈…新经济?时我们的意思是指这几年已经出现的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第二种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

关于“新经济”的涵义,目前有很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地诠释“新经济”关键在于要抓住美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向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转变之中。因为,当前经济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和转型。因而与传统经济相联系的经济现象、经济特征、经济概念和经济理论必然发生变化。美国的“新经济”已经开始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

和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新经济”,实质上就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这种新型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

也有的学者认为,美国“新经济”的涵义有待深入探讨,首先,“新经济”既然是依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那么,这是现阶段美国独有的一种经济现象,还是发达国家都会逐渐形成的国际经济现象呢?其次,美国的“新经济”是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现象,还是长期稳定存在的现象?一旦发生经济增长滞缓,通货膨胀加剧或失业率大幅上升,“新经济”是否会随之消失?再次,就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开放程度来说,英国、法国都不亚于美国,为什么美国的失业率较低,而

英国、法国失业率较高呢?为什么美国形成了“新经济”,而英国、法国没有形成“新经济”呢?以上这些问题如不在理论上解释清楚,“新经济”的真正内涵还是难以揭示的。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对“新经济”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美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是由暂时因素促成的,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动力性的变化,经济周期仍会反复出现。

曾两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首位走上哈佛讲坛的中国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所谓新经济,就应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则认为:“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使传统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但是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而把其他所谓的“传统产业”

称为“旧经济”。

综合以上各家所言,我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所谓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所产生的概念,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

新经济虽然是以美国近十年来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而引申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其赖以依存和发展的两块基石:信息领域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全球信息化以及导致各国的经济边界日益弱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其作用及影响早已远远超出了美国的国界,因此,新经济已并非是美国经济的专利,其深远影响及发展趋

势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和运行模式。

新经济之所以“新”,源于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义。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不同,信息技术革命改变的不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虽然其影响所及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过改变人类信息的传输、储存方式来实现的。长久以来,在低下的劳动生产力的掩饰下,信息的不充分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被忽略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数次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信息瓶颈也逐渐拓展扩宽,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以超前的眼光,最先将信息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与物质和意识并列的世界构成的第三要素,这从哲学的高度证实了,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人类信息的传输与储存方式的革命,也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方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这些信息时代的产物,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今天,信息时代刚刚来临,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也才刚刚露出端倪,新经济刚刚露出曙光。一个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不久的将来必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型经济.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11-07-05 06:16:17) 转载▼ 分类:财经研究 标签: 财经 [转贴 2007-02-25 00:48:41] 1.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 美国证券市场是从经营政府债券开始的。在独立战争中,美国发行了各种各样的中期和临时债券,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以发行联邦债券的形式承担了这笔债务,共达8000多万美元。这项巨额债券的发行是依靠大量证券经纪人兜售,没有集中的场所,交易都是在露天广场和咖啡馆等场所进行,全美了出现大量的类似交易形式,由此产生了早期的场外市场[1]。后来证券交易从费城和纽约兴起,其后在芝加哥、波士顿等大城市蔓延开来。1754年,一批从事证券买卖的商人在费城成立了经纪人会,于1790年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1792年5月17日,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一棵梧桐树下聚会,商订一项协定,即“梧桐树协定”,这成为美国最早的股票市场,也是现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863年正式命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 英美战争结束后开始的美国工业革命,给美国证券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其后运河热、铁路热和淘金热等等,催生了大量债券和融资性股票,从东部到西部也涌现了大量的地方证券交易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最终生存下来的交易所主要分布在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市。后来建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券交易所也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和最重要的两个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其条件和容量的限制,场外市场仍保持迅速发展并且数量众多,但场外交易价格的形成不是采用交易所内实行的双向拍卖系统,而是通过谈判的途径,分布在全国的场外交易证券商及其顾客很难了解是否得到了某种股票的最好价格。从1904年开始,全美报价局每天以手工的方法在粉红色的纸张上公布证券的价格,然后印出发往全国。但这种方法很不便利,人们得到的报价往往迟一天。这个最初级的场外市场被称为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s)。1968年,自动报价系统的出现取代了粉红单的作用。 自动报价系统问世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明确表示,希望有一个全国范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确保更准确、快速地反映价格和市场情况的变化,同时希望借助自动化的交易系统改进当时的场外市场过于分散的状况。1968年,场外交易系统自动化工程开始启动。纳斯达克于1971年诞生,通过自动报价系统使分布全美的6000个办事处的证券商有了直接联系,而它的起点是来自粉红单市场的2500种场外股票。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章: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特点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银行并购浪潮此起彼伏,“航母”式的金融集团不断出现。1997年美国银行兼并了美国国民银行;1998年德意志银行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成为花旗集团,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1999年汇丰集团收购美国利宝集团;2000年JP摩根和大通曼哈顿合并成为美国第二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六大银行美一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美国第一宪章银行,西班牙桑坦德中央银行收购英国阿比国民银行一举成为欧元区市值最大的银行。2007年以来,仅法国银行业用于并购的资金就达到252亿欧元,触及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仅巴黎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并购资金就达到了100亿欧元。 从整个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是银行海外扩张的基础,脱离了它,银行扩张只能是一句空话。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经济各方面都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近代美国的银行业之所以能够独步天下,也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独领风骚也是其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的结果。 (二)完善的金融体系。 首先,外汇市场有着大规模的外汇交易。其次,货币市场健全,外汇交易过程中剩余的或不足的资金可以通过货币市场调剂。外国银行在本国普遍开设货币账户,各国外汇银行之间的交易和借贷关系的清算,就可以通过本国银行进行。 (三)适当的金融改革与创新。 美国银行业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是在不断实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推进的。美国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自身经营的问题和激烈的竞争,一度导致银行业国际排位下降和国内外金融市场份额减少。面对这种局面,美联储打破限制,允许美国银行在各州开展国际银行业务。这一举措使美国本土银行和海外分行享受同等待遇,都可以办理境外美元业务。这使得大量资金进入美国.改善了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巩固了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四)银行海外扩张形式的多样化。 经过了几十年的开拓,西方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自身实力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式的能力,根据国情的不同,开展海外业务特色化。银行海外扩张形式的多样化使得银行国际化经营有更多选择。 (五)业务范围广。 过去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统治使国际贸易,海外投资都遍布世界各地,从而伴随而发展的银行业的国际业务也具有范围广的特点。 二.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共有22个。到1953年,海外机构增加至45个,总资产约6000万港元,业务量比1950年增加了一倍。1953年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银行业海外发展缓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机构数量增长缓慢,不论是业务量还是人员效益均没有大的进展。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银行业的海外经营才开始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成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独立行使职权和开展业务活动。1979年以后是中国银行海外机构发展

第讲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

第讲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美国经济发展史专题》第11讲) 黄安年文发表: 中央电视教育台《中学历史教师之友》栏目,1999年4月;学术交流网/美 国问题研究/2002年5月31日发布;2002年8月28日重发 第十一讲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 一里根政府的振兴经济政策 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这位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1981-1989), 1981年1月20日在就任第40任美国总统时的演说中,宣布要对外重振国威, 对内振兴经济, 实行新保守主义的新联邦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通常被新闻媒介称为“里根经济学”。 在里根政府八年任期里, 他一反传统的现代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经济政策, 一方面改行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 同时也兼顾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政策,从而出现了恢复和振兴美国经济的新局面。 里根总统就职演说谈到:“令我们深受其害的经济弊端, 是几十年累积而来的这些弊病”。他阐述了新联邦主义的思想, 他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 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我无意废弃政府,而是要使其发挥功能,和我们一起合作,而不是凌驾于我们之上;和我们并肩而立,而不是骑在我们的背上。政府能够而且必须提供机会,而不是扼杀机会;它能够而且必须提高生产力,而不是抑制生产力。” 同年2月5日,里根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说:“现在应该认识到是我们到了转折点的时候了,我们受到了一次相当大规模的经济灾难,按老办法办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现在是另找办法的时候了。” 1981年9月24日, 里根在电视广播演说中又说:“我们政府已经包办了许多我们曾经认为应当由良好的社会自豪感和邻里互助意识的人们去做的事情。” 1982年1月28日, 里根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正企图破坏‘伟大社会’,它是约翰逊发起的向贫穷开战,使我们落到如今的困境中”。里根的新联邦主义振兴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 1.实施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 1981年7,8月间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里根政府提出的1981年复兴税法,要求从1981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国人的心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了。 社会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反应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方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面临着两大方面的矛盾对立: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实行改革开放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看待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就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经历和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对这一时期的看法也不同,社会心态也各有不同,我们下面主要是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心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上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思想解放的闸门打开了。从78年到80年,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且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就更多的反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上。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这一时期,迷惘、悲观、怀疑、逆反等情绪瘟疫一样在青年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青年中三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信教青年急剧增多;二是自杀青年急剧增多;三是偷渡港澳台的青年急剧增多。尽管这些现象只是滞留在少数青年的行为中,但却反映出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的总体的心态特征——在深感人生缺憾的痛苦中产生的失落感、惶惑感和迷茫感。从他们的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得出经过文革的影响的他们,社会心态是厌世和消极的,产生的极度不信任感才致使他们这么做。但是与选择自杀相比,绝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在伤口上进行反思的,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唾弃迷信中的误导,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人生。 从思想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去触及以往那些被奉为禁止的东西了。他们的心态开始逐渐变得更包容更开放,对于文艺创作和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寻人性、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美。从真理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慢慢发生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改变了文革时期个人崇拜和一刀切的心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没有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起来。开始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

美国资本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美国资本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概念及代表国家 所谓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是指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社会储蓄的汲取以及向投资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以市场尤其是以股票、债券市场为中心,股权型为主体的产融结合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约束产融结合行为,以提高产融结合的有效性。任何金融中介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都是市场的积极参与者,不存在明显的融资成本优势或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需求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技术来得到满足,不会对某一融资方式和中介机构的严重依赖。 从资本交易的关系看,法律上严格禁止金融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以及金融部门内部如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如同行业之间通过产权的相互渗透以构成垄断,主张维护公平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秩序。 美国作为以市场主导的产融结合模式的代表,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历来奉行宽松自由的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主要借助市场力量和一些间接手段来配置生产要素,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变。同时,美国政府在利用有形资本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时,并不直接干涉或者参与,通常采用的是间接手段。主要是通过制订和修订一些政策法规、提供良好豹基础设施,为战略性产业的有形资本投资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来达到目的。 产生背景和具体运作方式 美国资本市场体系是多层次的,非常发达,所以企业基本都选择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如从商业银行融资,或者从证券市场融资。相关资料表明,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资金存量中,直接融资一直占有较大优势,70-90年代美国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上的比重基本在60%-70%,其中又以股票融资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以30%-40%,间接融资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其中对工商业的融资只占到总额的12%。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的债券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银行贷款比重则逐步萎缩。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不同规模及风险程度的融资主体提供了方便,满足了不同融资主体的资本需求。在美国除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型上市公司证券之外,还有区域性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区域性公司的证券,以及由美国证监会依法豁免注册的小型地方证券交易所、各种场外交易,包括柜台交易、第三市场、第四市场和全国证券商联合会自动报价系统。因此,美国资本市场为不同规模、风险的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可能,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的剑立、发展、兴起。 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科技迅猛发展,这需要创新思想与创新资本的紧密结合。在美国资本市场体系中,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为代表的新型市场化融资体系,在美国新经济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重要作用,如著名的NASDAQ市场。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创业板市场或二板市场适应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需求,其对科技产业成长的推动作用是与创业资本的动作联系在一起的。克服了传统融资机制对高风险的厌恶,承担且最大程度的分散了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具有良好的

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1、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若干启示 “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ing),是银行为其客户提供银行服务的新手段,它以现有的银行业务为基础,利用Internet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实时的金融服务。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与普及,网上银行为作一种新型的客户服务方式迅速成为国际银行界关注的焦点。跨国银行纷纷发布网上银行发展战略,斥巨资完善网上银行系统,视网上银行为赚钱的机遇、争取市场份额的手段。目前,这_潮流已席卷到我国,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服务。本文拟通过介绍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网上银行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 网上银行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后迅速蔓延到Internet所覆盖的各个国家。美国安全第﹁网络银行(SFNB)从1996年就开始了网上金融服务,美国银行业6%一7%的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系统。 目前,国际上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机构分两种:一种是原有的负担银行(incumbent Bank),机构密集,人员众多,在提供传统银行服务的同时推出网上银行系统,形成营业网点、ATM、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综合服务体系;另外一种是信息时代倔起的直接银行(Direct Bank),机构少,人员精,采用电话、Internet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现举例说明这两种银行的发展情况。 (一)高效、快速发展的直接银行:德国的Entrium Direct Bankers。 Entrium Direct Bankers,1990年作为Quelle邮购公司的一部分成立于德国,最初通过电话线路提供金融服务,1998年开辟网上银行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直接银行之一。截至1999年底,拥有客户77万,其中使用网上银行系统的客户达15万;资产总额38.18亿美元;控制德国直接银行界30%的存款和39%的消费贷款。 Entrium没有分支机构,员工共计370人,依靠电话和因特网开拓市场、提供服务。370人服务77万客户,人均资产达1000万美元,大大高于亚洲的领先银行水平(新加坡发展银行人均资产580万美元,中国农业银行人均资产50万美元);而且Entrium认为现有系统完全可以满足250万客户的需求,这一连串数字足以给我国人员臃肿的商业银行敲响警钟。 Entrium经营的业务品种主要包括消费信贷、循环周转贷款、信用卡、投资、在线交易等。虽然目前仍以电话服务为主,但正在加速发展网上银行服务,它的网上银行发展战略十分明确:将Entrium从拥有网上银行服务的领先的电话直接银行转变为拥有电话银行服务的

2.1.3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金融基础知识重点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第三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 资本市场是连接投资者与融资者的重要场所。投资者与融资者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两大参与主体。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都有不同的规模与主体特征,存在着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此外,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强劲的内在投融资需求,这就极易产生非法的证券发行与交易活动。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对不同风险特征的筹资者和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以满足不同性质的投资者与融资者的金融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征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1)主板市场。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 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营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营利能力。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从资本市场架构上也从属于一板市场。 中国大陆主板市场的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个市场上市。主板市场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 (2)二板市场。二板市场又称为创业板市场,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之中。 (3)三板市场。三板市场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为公司股东单位。 (4)四板市场。四板市场即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也称“区域股权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建成并初具规模的区域股权市场有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份转让系统等十几家股权交易市场。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特点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 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王 允 贵 【内容提要】 80年代初,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为扭转颓势,美国实施了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总纲,以战略贸易政策、科技政策和企业兼并改组等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调整。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美国经济90年代的复兴,并为下个世纪的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结构调整已成为牵动经济全局的关键,美国的经验具有借鉴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允贵,1967年10月生,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邮编:100037) 从8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以来最深刻的结构性调整,高技术工业长足发展,不仅使美国占据了21世纪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且促进了汽车、钢铁等传统工业的改造,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美国迎来了20世纪末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调整是在经济实力相对衰落的背景下展开的。美国经济相对衰落历时已久,一般认为在1968年前后就开始,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日本、联邦德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下,情况更加不妙。 1.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竞争受挫,处境恶化。 汽车工业是美国工业的骄傲,与钢铁工业、建筑业并称三大支柱产业,大约1 6的就业与这个部门有关,自本世纪20年代起美国汽车就主宰着世界汽车市场。然而,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取代美国(800万辆)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国。日本汽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压力不断增加。1980年进口轿车已经占领美国市场的28.6%。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亏损40亿美元,克莱斯勒濒于破产。汽车工业这顶美国工业的王冠突然被日本人夺走,强烈震撼着美国各界。 美国经济的另一根支柱钢铁工业,到70年代末也陷入了深刻的危机。1979年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宣布关闭16个钢铁厂,解雇13000名工人。1982年和1983年美国钢铁工业共亏损67亿美元。1986年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宣布倒闭,许多大公司放弃钢铁业。100多年来,钢铁工业一直是美国力量的象征,它的衰落影响所及远远超过钢铁工业本身。 2.美国部分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也遭到明显削弱。 从70年代末开始,美国半导体工业的领先地位受到威胁,从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退居到次要角色。1978年美国公司还拥有全球半导体交易总收入的55%,日本公司只有28%;到1986年美国公司在全球半导体收入中的比例下降到40%,而日本则上升到46%①。半导体工业的衰落直接导致美国电子工业的滑坡。8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出售的3 4以上的收音机、2 3的黑白电视机和15%左右的彩电都是外国生产的。美国另一项高技术工业领域——民用飞机工业也受到了欧洲公司的强大竞争。1982年和1983年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夺得了宽机身客机世界市场销售额的一半以上和美国国内市场的1 3,美国独霸世界民用飞机市场的时代结束了。 3.美国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 1979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下降1.2%,1980年再下降0.3%。1979年8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把劳动生产率下降称为“美国精神危机”的象征。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伊始就成立了全国生产率顾问委员会,要求委员们提出 ①【美】劳拉?泰森,刘靖华等译:《鹿死谁手——高技术产业中的贸易冲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7月。

中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比较及对我国新三板建设的启示_张杰_百.

中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比较及对我国新三板建设的启示 我国新三板扩容现状 2012年6月15日,中国证监会出台《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这是新三板扩容推出前的基础制度铺路之一,预示着新三板扩容脚步的加快。 《管理办法》在财务门槛、股东人数、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准入条件方面,不设财务门槛和盈利指标,重点要求公司主营业务明确,治理机制健全,按照信息披露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其次,在准入程序方面,不设类似发审委组织,也不实行保荐制,大大简化核准程序;最后,促进公司依法自治,要求公司在章程中约定股东间矛盾和纠纷解决机制,并支持股东通过仲裁、调解、民事诉讼等司法途径主张其合法权益。未来监管层还将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和投资者的成熟程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强化投资者“风险自担、买者自负”的理念,严格防范系统性风险。另外,股东数量限制(200人的突破,将有效地增加新三板市场参与者的数量,从而提升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增加股票流动性,再加上允许企业定向发行募集资金,进一步丰富了“新三板”市场的功能,在原先的交易、投资功能基础上增加了融资功能,满足拟挂牌企业的融资需求,新三板市场对企业及投资者的吸引力都将大幅提升。 《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新三板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的开始,而业务相关的配套措施后续还有待进一步充实。 中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及对比 (一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现状 按照挂牌数量从少到多排列,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各地成立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以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总体上,我国的场外市场管理无序、规则不统一、分布不合理且结构单一、市场定位交叉或不明情况,发展还很滞

美国资本市场简介

美国资本市场简介 一、美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1、美国有多层次的证券市场:美国有五个全国性的股票交易市场。公司无论大小,在投资银行的支持下,均有上市融资的机会。美国没有货币管制,美元进出美国自由,且政策鼓励外国公司参与投资行为,成为世界金融之都; 2、资金供应充沛、流通性好:数量巨大、规模各异的基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根据各自的要求和目的在不同的股市寻找不同的投资目标,为美国股市提供了世界上最庞大的资金基础,从而使美国股市的交投十分活跃,融资及并购活动频繁; 3、融资渠道非常自由:上市公司可随时发行新股融资。发行时间与频率没有限制,通常由董事会决定,并向证券监管部门上报。通常如果监管部门在20天内没有回复,则上报材料自动生效。如监管部门提出问题,则回答其问题。通常监管部门有30天的必须答复时间下限。当公司股票价格达到5美元以上时,上市公司股东通常可将其持有的股票拿到银行抵押,直接获得现金贷款。上市公司还可以向公众发行债券融资; 4、管理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公司管理层可直接持股或拥有期权。因为美国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所持股票在过了2年锁住期后,是可以全部流通的,拥有股票就视同拥有现金; 5、交易方式灵活:没有涨停板的做法,股票可随时买卖。股市自早9点至下午4点,连续进行,中间无休息。4点后有些证券公司提供场外电子交易,直到晚上7点。 二、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和适用的法律制度: 1、监管机构:主要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及每个证券交易所。这些监管机构均有权发出规章和相关规定; 2、适用的法律制度为:《1933年新公司上市法》《1934年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监管法》等基本法案; 3、各州地方颁布的州法; 4、监管原则:美国司法部门严惩上市公司的虚假行为。监管部门对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律师所及审计所等的渎职行为同样严惩,美国上市公司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是相当高的。美国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层层把关,确保公司行为的可靠与真实,维持美国股市的声誉。股市的声誉与透明度高,从而能够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 三、美国证券市场的构成及特点: 1、美国证券市场的构成: (1)全国性的证券市场主要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美国20世纪80年代垃圾债券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垃圾债券80年代在美国能风行一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80年代初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由此引发的更新、并购所需资金单靠股市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在产业调整时期这些企业风险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这是垃圾 债券应时而兴的重要背景。二是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就是放松对有价证券发行人的审查和管理,造成素质低下的垃圾债券纷纷出笼。三是杠杆收购的广泛运用,即小公司通过高负债方式收购较大的公司。高负债的渠道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筹到足够资金后,便将不被看好而股价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量收购而取得控制权,再进行分割 整理,使公司形象改善、财务报告中反映的经营状况好转,待股价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全部抛售大捞一把,还清债务后,拂袖而去。其中最著名的例了是1988年底,亨利·克莱斯收购雷诺烟草公司,收购价高达250忆美元,但克莱斯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米尔根发行垃圾债券等得的。四是80年代后美国经济步人复苏,经济景气使证券市场更加繁荣。在经济持续旺盛时期,人们对前景抱有美好憧憬,堕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商业银行、证券承销商及众多投机者都趋之若骛,收购者、被收购者、债券待有者和发行人、包销商都有利可获。然而,巨额的垃圾债券像被吹胀的大气泡,终有破灭的一天。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一高利率一高负担一高拖欠一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遗留下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2O世纪8O年代垃圾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主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90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 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

目前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目前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场内市场: ①主板:主要为大型、成熟企业等提供股权融资和转让服务(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 ②创业板(二板市场):主要为两高六新类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和转让服务(深交所) 2、场外市场: ①新三板(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主要解决高成长型企业股份转让及融资问题-中国的“纳斯达克” ②四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主要解决的是地方小微企业融资、转让、流转服务。 金融综合化趋势及中国金融的未来 1.金融综合化已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主流 自20世纪80年代起,经过被称为“金融大爆炸”的一系列改革,英国、日本、美国先后踏上了金融自由化、综合经营之路(德国一直实行“全能银行”制度)。以英、美、德、日为主导的西方金融业,共同推动着国际金融综合化浪潮,并在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饱经考验。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具有多元业务组合、稳定资金来源和风险分散优势的大型综合化金融集团如花旗集团、JP摩根大通、汇丰集团等,虽受损伤,但安然存活;而一大批杠杆率高、规模较小、经营模式单一的投行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垮塌。 2.中国的金融综合化已成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金融机构实行的某种程度的综合经营,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成长,但由于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也一度导致金融秩序混乱,并对当时的经济过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经过1993年开始的金融业治理整顿,特别是2003年“一行三会”监管格局的确立,中国最终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运行体系。新的监管体系既规范了发展也促进了发展,十年来,中国金融业逐渐呈现明显的综合化趋势:一是业务交叉合作与创新。以理财为代表的各类金融产品的兴起,逐渐改变了金融业传统“分工”格局;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相互代理、交叉销售为契机,丰富了金融机构的销售功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藩篱松动之后,一些新型跨行业跨市场合作业务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的兴起,使金融服务综合化趋势具有了新的技术内涵。 二是资本渗透。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境内外通过设立或投资入股的方式已部分或全部拥有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基金等类金融机构。而且,银行类母公司对非银行类子公司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提高非银行子公司在相关行业的影响力。证券、保险类集团公司也在关联性强的业务领域进行资本辐射。 三是组织创新。中国目前主要有五类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一、金融控股公司型;二、大银行主导型;三、地方政府主导型,即由地方政府主导,以地方国有金融资产为基础组建,如上海国际集团、天津泰达集团等;四、资产管理公司型,如华融、信达等资产管理公司;

美国金融市场发展史

1551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MUSCOV股份公司,最早的股票投资者是喜欢探险的伦敦商人。 但西方的股票和证券交易所最早却产生于1611年的荷兰,英国和法国也在较早时候建立了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811年由经纪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树协议》建立起来并开始营运。较晚建立起来的美国股票市场却是对现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最有典型意义的,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逐步变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美国也成为证券投资的中心。我们对西方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理论的研究,也以美国为主,基本也可以窥得西方现代股票投资和股票投资理论发展的全豹。 美国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近200年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至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 美国证券市场萌芽于18世纪末,1811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严格意义的美国证券市场真正形成,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马里兰州和费城的证券交易所在交易规模和活跃程度上和美国纽约交易所都相差无几。与其他交易所不同,纽约证券交易所禁止庞氏(Ponze)骗局式的融资,这帮助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与其他交易所竞争中胜出。1850年代电报的发明,强化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其他地域****易所的影响,其他交易所被迅速的边缘化,华尔街成为美国股票和证券交易的中心。 从交易品种上看,当时各主要证券交易所最初交易主要品种是商品、联邦政府债券和新独立的州政府债券,也包括部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票。1790年,当时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规模发行债券直接导致了证券市场的活跃。最早进行活跃交易的美国股票是1791年发行的纽约银行和美国银行股票,1830年诞生了第一只铁路股票,1850年铁路股票已达到38只。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为军费融资,证券市场得到空前发展,股票发行也迅速增加。1860---1870年,铁路股票在美国大量上市,出现了铁路股票泡沫,使美国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向股票市场转化,但1886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证券市场以国债、地方政府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为主,19世纪的后几十年股票市场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华尔街的主角。 这一时期的美国股票市场几乎纯粹是一个投机市场,华尔街的交易具有很强的掠夺性,当时美国政府的腐败也助长了当时股票市场的操纵和掠夺。这一时期,美国两次试图建立中央银行的努力都归于失败,美国的商业信奉“最少干预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格言,“这种情况(没有政府管制)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与金融是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条件下自由发展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早期交易中,政治和金融投机关系密切。纽约交易所的创始人之一,联邦财政部长助理威廉?杜尔,热衷于利用政府官员的地位操纵股票,成为美国以后200多年股市操纵者们的鼻祖,当时政府官员利用自身权力从证券市场牟利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股票交易所历史上的近一个世纪里,股票价格并非定期发布,关于上市公司的文章倒是泛滥成灾,且一般都是不实的报道,股票操纵者的拿手好戏就是制造消息……为了规避风险,一些投资者只投资于其他较为安全的领域。”垄断股票、对倒(matchsale)成交的情况非常普遍,“早期的纽约市场只能为拥有足够资本和闲暇时间来投机股票的交易商提供一个赌博场地”。当时的华尔街有很多专以股市操纵为职业的所谓“强盗式的资本家(robberbarons)”,如丹尼尔?得鲁、范德比尔特、杰?古尔德等,这些人公然通过垄断上市公司股票、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甚至贿赂法官改变规则等为自己牟利。华尔街信奉的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社会达尔文思想,中小投资者根本没有得到保护。 这一时期,美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操纵现象严重的市场。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 这一时期,从经济方面看,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从19世纪的后期开始,当时为了给铁路、制造业和矿业融资,企业纷纷发行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8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日交易数量第一次超过100万股。18***《华尔街日报》成立,标志着美国证券市场开始步入股票交易时代,查尔斯?道开始在《华尔街日报》发表大量关于股票投资的文章。1896年道琼斯指数成立,此时,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对借款者、投资者和那些在证券市场工作的人员意义重大,而且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和活力的晴雨表。 1895年至1904年美国发生了第一次合并收购的浪潮,大工业家和金融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工业托拉斯。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成立,这是第一次涉及10亿美元以上的重组交易,当时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00亿,美国钢铁涉及的重组交易相当于美国经济总产出的7%。 1900年,工业股票成为美国股票的主体,这标志着美国股票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年美国超过英国成

(完整版)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是传统私人银行业务的扩展,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富裕个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或增值。国外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已经将面向个人优质客户提供财综合个人理财服务作为争夺高端个人客户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策略之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使富裕个人客户群体不断扩大,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复杂又产生了对个人理财的迫切需求,个人理财市场已经成为国内众多金融机构争夺的重点。因此,充分了解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起源 个人理财业务前身是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最初是瑞士的银行业向极端富有的客户(甚至拥有数亿美元),提供一对一、属于私人客户专享的服务,如:提供匿名存款服务(目前仍是瑞士银行业的最特殊的服务),提供财务咨询、投资建议,甚至为客户安排看病就医、安排旅行食宿行程、安排客户子女进入贵族学校就读等等。总之,私人银行业务给客户提供的是随传即到、一对一、全面的、综合的服务,并且对客户的资产及个人资料提供完全保密的保护。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一般是拥有巨额财富的富贾豪商、达官贵族等为数不多的极端富有人群。波士顿咨询集团在2001 年发表的《Richer Prospects in Wealth Management》指出,"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通常关注百万富翁阶层"。经营私人银行业务能够带来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表1) 表 1:私人银行业务与普通商业银行收益率对比 银行类别平均收益率 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 87% 英国的零售银行 22% 美国的普通商业银行 30% 欧洲的商业银行 29% 数据来源:《21 世纪的私人银行银行业务》 Morgan Stanley 在上个世纪最后几十年里,国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不仅仅满足于经营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了。首先,大众富裕阶层的迅速发展促使各类金融机构

80年代的美国经济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 媒体来源:国研网发布时间:07-11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 作者:国家计委对外经济所张燕生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政策和结构调整的主线十分清楚:一是把供给管理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放在首位。二是美国体制结构调整在公平和效率的取舍上明显 偏向效率。三是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四是摸索并建立了对付经济衰退 和金融动荡的体制。五是形成了以摆脱国际竞争对手为中心的发展新模式。因此 ,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来,美国出现的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先导、以知识为基础、以生产率增长和结构转换为特征的新经济,与上述政策是分不开的。 一、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宏观政策环境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末,美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一直是强调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相机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当总有效需求 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时,采取赤字财政和通胀型货币政策,解决需求和就业不 足问题;当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胀时,则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反通胀。当时 人们普遍认为,通胀与失业之间有相互替代关系,只要通过合理的需求管理政策 ,就能够把失业率保持在自然率水平(当时认为约5—5.5%),把GDP保持在潜在增长率水平(当时认为约2.5%)。这套政策组合虽然保证了美国经济在50至60年代的稳定增长,却无法解决美国生产率增长缓慢、竞争力日渐低下的供给问题。 由于政府干预扰乱了经济内在稳定机制,到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通胀与失业的相互替代关系消失了。 80年代初期,美国宏观政策的重点从扩大有效需求转向了反通胀,同时实施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姓名:陈宇辉 专业:经济学 学号:1302010404 课堂号:B0200042 课序号:0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摘要:美国经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有起有伏,但毫无疑问,仅有两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发展经济史的美国现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此我们主要研究其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启示 一、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们不得不想到此前的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恐慌,其源于1921年哈定总统上台到1933年胡佛任期结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1934年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对经济实行强力的国家干预,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挽救银行,然后开展农业复兴和工业复兴,制定了旨在保护穷人和劳动者的瓦格纳法、社会保障法,开展大规模救助,联邦政府兴办公共事业,实施美元贬值鼓励出口等。罗斯福的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大力发展非法西斯主义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杜鲁门沿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从法律上承认并肯定这一政策。 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他所拥有的一且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威政府责任赋予了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1]前后2人5届20年,体现了 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并取得明显效果的试验,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的,仍需政府的宏观调控。 3. 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1953~1961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担心新政以来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无异于“滑向了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极力试图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状态,但美国的现实情况最终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接受了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胡佛时代的新共和党路线——一条中间路线。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所以主要的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当经济萧条时也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肯尼迪首次正式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入主白宫。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