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摘要】每个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这是川端康成独特的死亡观。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和禅宗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禅宗

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在这些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同死亡相关联的,可见死亡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川端康成小说的灵魂就是“死亡”。有评论家在谈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现象时说到:“大多数作家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康成却有把它当作起点来写的的特色。”⑴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死亡在川端康成小说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川端康成描写了众多死亡现象,使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映射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感悟。

对其作品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简单概括为:生命是无常的,人的存在只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在死的包围下,生是死的前奏,生死相随,生死相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川端康成认为惘味而生不如顿悟而死,人死也可以拥有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川端康成在34岁时,发表了散文名篇《临终的眼》,其中着大量的笔墨放浪恣肆的探究死亡。他援引日本夕阳画家古贺春江先生生前的口头禅,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小说反映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死亡哲学”:生即死、死即生。川端康成曾经说过“死亡就在我们脚边”⑵,死与生时刻相伴随着。他没有把死生对立起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⑶换句话来说,要真正明白生的意义,就要透彻的明白死,死生一线之隔,死是生的延续。如此看来川端康成的眼光必然是超越于生死的。

川端康成认为死即美。他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死亡视为最高的艺术,在其作品中死是美的一种展现,这一点在他对自杀的看法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川端康成自己曾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⑷不过一方面,川端康成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要达到圣境,也是遥远的。”⑸但相反的,他又说:“人若能自己心甘情愿的进入长眠,即使可能是不幸,但肯定是平和的。”⑹自杀成了作品中人物替自己辩解及超脱俗世的手段。这也正是川端康成性格及作品中矛盾的成因。

川端康成的这种意识充分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川端小说低调、沉郁、哀愁的意蕴、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源于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死亡现象。在品味川端的作品时必定会被一种“嗜美”的洁癖和“物哀”的凄美格调感深深攫住。从故事貌似平淡的叙述中,却可以体味到被莫名的人生哀愁和虚无渲染的美感。其笔下的死亡可以说是恐惧悲哀的,更是美轮美奂的,其笔下一切“完美”的人被赋予死亡的宿命。如《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她死后似乎比生前更美,堪称美的化身。《雪国》中叶子的死更被描绘的美妙绝伦。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究。

一、孤儿的根性

众所周知,川端康成经历了太多的死亡。父母亲、祖父母、姐姐的相继过世,

其自身过多的死灭经验不可避免的投射在作品中,形成“川端文学”对死亡的高度关注。川端康成一生都没有摆脱亲人过世给他留下的恐惧。川端自己也曾说过:“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是我全部作品的全部生涯的潜流吧。”⑺川端康成心中的忧伤令人窒息,他被“孤儿气质”所扭曲。

川端康成生于1899年,家族本是“村贵族”。但到康成父亲荣吉这一代家道

衰落。无独有偶,文学大家常有家族由盛转衰的经历,如曹雪芹、张爱玲。康成一两岁时,父母因肺结核病离开人世,这是小康成经历的第一次死亡。康成从此就和祖父母回到了祖籍。出于对康成的疼爱,祖父母总是让他待在农舍里,就这样康成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他甚至不知道农舍之外还有另一片天,他把自己闭锁起来,逐渐变成一个固执扭曲的人。川端康成上小学后,祖母和姐姐又相继离世。在这之后,他只有

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祖父常常老泪纵横的说“咱们是哭着过日子啊!”心理学认为人小时候留下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段生活在康成幼小的心灵到底留下了怎样难以磨灭的印记。川端康成不幸的童年经历在失去祖父时达到了极点,这次死亡经历使得川端康成彻底远离了亲情。接连为亲人奔丧的康成几乎没有感受过温情,却难以避免的感受到无法克服的忧郁与悲哀。康成没有体会过爱,对他来说,“爱”是抽象的、宽泛的,他从不曾体会。人生对于他来说有种虚无与对死亡的恐惧感。他所接触的死亡真的太多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嗅到死亡的气息。畸形的境遇,不堪回首的童年,孤寂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祖父病重期间,他一直守候在祖父身边,常常诵读《源氏物语》中感时伤世而带有哀调的句子,被感伤淹没。他记录了祖父弥留之际的状态,写下了《十六岁的日记》。《十六岁的日记》映射出他现实生活的苦痛,又有洋溢在冷酷现实里的诗情。从《参加葬礼的名人》、《致父母的信》等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童年时期养成的“孤儿的感情”给川端康成的创作及性格造成的重大影响。川端文学悲凉的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关系密切。

孤儿的体验对其人格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他的心理病态,他的心灵创伤因初恋的失败而加深,孤独忧郁逐渐就成了他心理人格的主体。佛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认为:“作家的创作动因是幻想,是受压抑的愿望在无意识中的实现。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有幻想,也只有幻想才能满足受潜抑的愿望;作家的创作总是对过去的、特别是儿童期受抑制的经验的回忆。回忆是恢复过去被潜抑的经验的动力,从而产生了要求补偿实现它的愿望,对受创经验的回忆是创作的契机。”⑻可以说,川端文学的死亡现象是孤儿体验在作品中的展现。

孤儿情节养成川端康成离群索居的孤僻,也造成了他对死亡特有的敏感,他深深的感到了人生的悲哀与沉痛。二战以后,战败国的悲哀,国家的破败,使他的苦闷、惆怅逐渐变成一种对整个社会和人生的厌倦和感伤。1947年、1948年其好友横光利一、恩师菊池宽相继辞世,更触动了他的孤儿情节。他感到自己好像死了一样,沉入孤苦中无法挣脱出来。死亡成为找不到出路的川端康成的唯一的解脱,即使他在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即使他的文学贡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我想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些荣誉更促成了他的死亡。

二、物哀

物哀即感动、感慨、可怜之意。它强调的“物”指雪、月、花,即春夏秋冬四季景象,生物间的万千姿态,芸芸众生的形态、心理。“哀”指在人的种种感情中的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物哀”的审美意蕴源远流长,是日本文学的传统审美观念,堪称古典精神的源头。川端康成受日本物哀传统的影响很深,其死亡观与日本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而自杀的主题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日本传统美学观念的基本精神是“幽情”,何为幽情?即: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和悲哀,也就是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因而也是最美的。日本民族古典美的神韵在康成的作品中以激荡人心的“幽情”、对人生不如意的“慨叹”,以及平安贵族的“哀感”来展现。川端康成继承日本文化的精髓,他甚至认为日语的“悲哀”一词同“美”异曲同工。他把悲哀与美相连,甚至到融为一体。在作品中人物美的心灵、美的精神、美的消亡的表现是通过赋予男女主人公不同程度的感伤,孤独、诗意和朦胧的情调来完成的。

1968年,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演讲的题目是《我在美丽的日本》,在演讲中他用“雪月花”来概括“日本的美”。所谓日本的美简单地说就是日本美的传统文化,是以静寂、感伤、纤细、精致为主要风格,以“阴性美”为主调的民族审美特色,而“雪月花”则源于中国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雪月花时最怀友”。川端康成用这样一个具有朦胧美感的词汇象征日本传统文化难以言说的东方神韵,表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纤细、雅致而脆弱的精神境界。

川端康成的成长深受日本固有的精神气质的熏染,同时深受《源氏物语》的影响。前文已经提到,康成在祖父病床前常常诵读其中的句子。《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紫式部的作品,是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在世界文学史上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主要叙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宫闺秘闻,用细腻婉转的笔触描绘了众多人物无常的命运,内心世界的悲怨和无奈。“悲哀”是紫式部的审美追求,形成了悲哀美的艺术风格,川端康成认为《源氏物语》是从古至今最好的作品。在创作上,他认为《源氏物语》的“物哀”融入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西方的裸露哀伤是不能与其媲美的。禅宗影响了《源氏物语》的物哀传统,以悟来体验文学,从而产生了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观念。纤细敏感而又哀愁感伤的精

神气质促成川端倾心于悲哀美。川端作品呈现“日本文学”的古典美的底蕴,彰显人性之美。川端康成接受了日本文学的物哀传统,在审美情趣上崇尚“无”,认为最大的“有”是“无”,产生“有”的本质是“无”,是所有生命的源泉。川端康成极力追求纯粹精神主义的美,企图从“无”去感悟精神的深邃。在文艺殿堂中找到解决人的不灭,而超越于死成为其美学意识的核心。可以说他将自己的悲哀与整个民族的悲哀,时代的悲哀,融合在一起,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一种独具魅力的“悲哀美”。

川端康成的创作在吸收西方文学尤其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础上,展现了日本文学所独有的物哀风雅和幽玄之美。悲与美的交织成为川端康成作品的独特风格。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川端康成无疑是一位虔诚的传统文化的殉道者。他曾宣称,决心要成为日本式的作家,希望能够继续日本的美学传统。

《伊豆的舞女》中,他以“物哀”之笔饱蘸伊豆风情写下了一个凄婉含蓄的爱情故事。其间渗透着当时日本民族的文化心态,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即在现实的重压下人们的哀伤、忧愁。作者在“物哀”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三、佛教

川端康成深受佛教观念的影响,可以说其作品是佛教精神之花。佛教禅宗传入日本以后,对日本人的审美情趣、文艺创作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禅宗在日本提倡“本心即佛”,不讲求出家戒行,重内在修行,认为外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人生的永恒是内心的宁静与宇宙融为一体。禅宗同时认为人生是虚妄的,人生无常,只有“死亡”,才能达到涅槃。生与死其实不过是一个状态的两种形式。川端康成受禅宗这些思想的影响极深。他曾说,我相信东方的佛典,尤其佛典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川端康成还说过,佛教产生以后,再也没有产生任何一种比佛教更深邃的思想。“无常”、“无我”的虚幻美是川端康成的一种美学追求。

川端康成在“孤儿根性”的主导下,接受了斜阳文化,并在斜阳文化的“幽玄”的影响中,吸取了日本禅宗的“虚无”理论。在此种哲学里,有即是无,无也即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以无为本,有生于无的“本无论”,同时也是一种主客观统一的一元哲学。川端康成的思想是复杂的,也是多侧面的,佛教对他创作的影响毫不亚于古典文学,是川端康成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精神源头。日本的信仰多元化,佛教对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文艺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有的西方学者甚至

认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性格就是禅。川端康成的生活与创作,就是这种“禅意”的最好的体现。前文提到的川端幼年时至亲的相继离世,成人后初恋又失败,而佛教的一些思想成为心灵的最好慰藉,如生死轮回、四大皆空等观念。川端最深刻的童年记忆,是对家中佛堂的窥视和在佛坛前的静坐。文学影响是川端与佛教结缘的另一大因素。川端特别推崇的先哲贤人多是有名的僧侣或是和佛教亲近的人。像《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日本文化中有名的僧人一休等。佛教的虚无深深地影响了川端康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川端认为,人生是虚幻的,生命稍纵即逝。痛苦、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去执无我。”在川端的作品中经常流露出这样的思想:执着等于徒劳,人生的努力不会有任何结果。川端认为死并不是对生的否定,而是生的延续。死亡并不是寂灭,而是在它界换种方式存在。所以他描绘的死亡是安然的、宁静的。他常常以娓娓而谈的方式同另一个世界的人会心地交流。《致父母的信》就是川端对死去多年的父母倾谈。川端在多部作品中描写了生者与死者的对话,这种对话并不是单纯的生者诉说,而是生者与死者的“双向交流”。川端的性格浸透着浓厚的佛教色彩。在现实生活中,川端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行动者,他经常以沉默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即便受到侮辱,也决不加以反击,即便蒙受不白之冤,也决不加以申辩。在对世界的认识方面,川端接受了佛教的泛神论思想,认为万物有灵,人死后他的灵魂可以转移到花草树木上。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的一切具有生命与感觉。人与物之间可以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样,本来很单薄的人的感受,因为物的依托,显得深厚、蕴藉。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人的情感意绪与大自然呼应、交融,在空灵的大自然的映衬下,人物的感情便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显示了克制、含蓄的东方美。在思维方式上,佛教禅宗是讲“顿悟”的,在表达上尽量简洁,最好的境界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追求审美意境的“含蓄美”、“气韵美”。没有“悟性”意味着永远达不到佛界。川端对存在的焦虑不安与佛教中虚无和空的观念一拍即合。

作品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作家的自我人格,川端康成根植于东方文化,在对自己民族丰厚有魅力的审美传统的领悟和汲取的过程中,用心良苦的从事着他个人心目中“美”的世界的开创,可谓日本式的唯美主义作家。其死亡意识展现在其作品中使作品形成了一种低调、深沉而感伤的美,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髓,对于整个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⑴谭晶华.典型的中间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7(2).

⑵川端康成.千纸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⑶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选(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⑷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M】川端康成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⑸川端康成散文选【M】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⑹川端康成集.临终的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⑺独命自影

⑻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参考书目:

[1]川端康成.雪国﹒千只鹤﹒古都.高慧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2]叶渭渠·唐月梅主编.川端康成:临终的眼【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文学自传.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M】.和乃英译.新潮社,1999.

[5]川端康成.独命自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叶渭渠.川端康成谈创作.三联书店.1992年版.

[7]张石.《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唐纳德·金主编.不美之美—川端康成研究【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9]日.紫式部.源氏物语·壶章【M】.丰子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Beautiful death

——Yasunari Kawabata’ awareness of death

and how to form

Abstract: Different people shar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death. In Yasunari Kawabata’s special view---the extreme art goes to death.

That is, his awareness of death is generally form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basic character of orphans, Substance Sadness, Zen,showing its unique personality.

Key words:Yasunari Kawabata; awareness of death; character of orphans;

Substance Sadness;Zen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 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上有很多的写作风格,他有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影响,他的创造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下面是由提供的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在世时曾为日本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死后被人们誉为“文镜院殿孤山康成大居士”。川端康成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川端康成作品风格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人们之所以喜欢川端康成的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是以人们喜爱的题材为主的。 川端康成的作品有三个特点。第一点,他用爱情作为小说题材,他所讲述的爱情不是浪漫唯美的,也不是轰天动地的,而是生活中普通的爱情故事,这更加迎合了读者的喜好;第二点,他喜欢用死亡的气息作为故事的基调,和其他作家喜欢在最后用死亡来结局不同,他的作品一开始就用死亡渲染气氛;第三点,他采用虚无与悲观作为故事的题材。 那么川端康成作品风格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根据川端康成的背景资料可以看出,他之所以用这些题材来创作作品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从小经历了祖父、父母以及姐姐

的逝世,因此他对死亡和疾病都非常的熟悉,也正因为这些经历导致他的心情非常的郁闷与孤独,从而他的作品无不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所以说川端康成作品风格非常简单,他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了小说。这样的小说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川端康成是一个日本著名的小说作家,他一生为日本文学留下了一百多部创作型小说,他的小说大多是以爱情、死亡、虚无和悲观作为题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川端康成还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在川端康成众多小说作品中有那么一部是他的成名作,那么川端康成成名作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川端康成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名高中生和一名四处漂泊的艺人的不幸生活。高中生并不歧视靠卖艺为生的舞女,虽然舞女处在社会最底层,但是她非常善良,舞女的单纯和善良驱散了高中生抑郁的心情。 这部作品内容的虽然是讲述下层社会的无奈与痛苦,可是这种伤感中折射出了淡淡的温暖,因此这部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数次被人们翻拍成电影,这部作品也让川端康成被人们所熟知,因为《伊豆的舞女》也被公认为川端康成的成名作。这部作品创作的背景是十九岁的川端康成在经历的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再加上他的身体不好,因此内心变得非常伤感与孤独,于是他选择去旅行,在旅行中他慢慢的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可以说川端康成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和他自身经历分不开,虽

浅谈川端康成的哲学美

浅谈川端康成的哲学美 契合与和谐,死亡意识也成为他小说创作的最高问题,也成为最高的美学问题。可以说,川端康成最后的自杀,是对艺术与美的终极追求。总之,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对于死亡的勾画均不同程度地赋予了哲学意味,它所呈现的死亡意识凸显出独特的艺术格调和美学品位,正是这种对美与艺术的终极追求,不仅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倾向,也制约了人生态度,最终以含煤气管自杀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的观影活动,观看了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伊豆的舞女》,这是初次接触川端康成。自从那次观影活动后,我就对川端康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川端康成笔下的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给了我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从那以后,我看了很多川端康成的作品,包括《雪国》、《古都》、《千纸鹤》和《睡美人》等。我为川端康成着迷,深深迷恋上川端康成作品中、人生中散发出的哲学美。 如果说老庄的哲学意象是鲲鹏,尼采的哲学意象是太阳,那么川端康成的哲学意象就是残月,川端康成认为残缺、虚无是另一种美的表现形式。他在《自夸十题》之《早晨的祈祷》中说道:“一生中如果能写出一位永生不死的少女,那么我就此结束也可以了。”对美的追求或许终究是徒劳,作为川端康成表现“永恒的基本主题”的一条必由之路,就集中体现在小说创作的“完美”女性的死亡结局之上,于是一切美好的东西就在瞬时成了永恒的存在。在川端康成眼中,残缺,即是永恒。川端康成热爱残月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认为残月、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而这种美会成为永恒。 众所周知,川端康成小说创作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东方美、日本美的基础上,这与他对东方和日本传统美的热烈执著是一脉相承。1968年,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当年的颁奖典礼上,川端康成做了题为“日本的美与我”的演讲。而日本的传统的美,尤其是《源氏物语》对日本民族的影响,表现为“物哀”。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日本盛传一种“瞬

川端康成生平及其作品简要介绍

川端康成及其作品介绍 一、作者介绍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获此奖项的第一人。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据说是因为三岛由纪夫自杀事件,刺激过重最终也选择了自杀)二、写作特点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摘要】每个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这是川端康成独特的死亡观。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和禅宗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禅宗 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在这些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同死亡相关联的,可见死亡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川端康成小说的灵魂就是“死亡”。有评论家在谈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现象时说到:“大多数作家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康成却有把它当作起点来写的的特色。”⑴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死亡在川端康成小说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川端康成描写了众多死亡现象,使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映射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感悟。 对其作品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简单概括为:生命是无常的,人的存在只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在死的包围下,生是死的前奏,生死相随,生死相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川端康成认为惘味而生不如顿悟而死,人死也可以拥有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川端康成在34岁时,发表了散文名篇《临终的眼》,其中着大量的笔墨放浪恣肆的探究死亡。他援引日本夕阳画家古贺春江先生生前的口头禅,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小说反映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死亡哲学”:生即死、死即生。川端康成曾经说过“死亡就在我们脚边”⑵,死与生时刻相伴随着。他没有把死生对立起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⑶换句话来说,要真正明白生的意义,就要透彻的明白死,死生一线之隔,死是生的延续。如此看来川端康成的眼光必然是超越于生死的。

三岛由纪夫研究文献

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姚亚美人力资源管理2010-05-08 期刊32 3 死亡之旅——从《丰饶之海》四部曲看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意识丁跃斌学理论2010-04-30 期刊23 4 建构灵魂栖息的东方伊甸园——试论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付贵贞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20 期刊 一本向“禁忌”挑战的书——评三岛由纪夫《禁色》杨国华日本问题研究2009-12-25 期刊38 7 三岛由纪夫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胡备; 李欣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15 幻想与幻灭——探寻《金阁寺》中沟口的心理轨迹刘鹿颖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1-15 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赞歌——《潮骚》与《大淖记事》王贤玉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6-20 期刊62 13 我与非我的徘徊——试论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中的成长主题张璇天府新论2009-06-15 通过《假面的告白》剖析三岛由纪夫的内心世界汪艺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15 期刊0 112 17 三岛由纪夫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汪艺文学教育(上) 2009-04-05 期刊0 95 18 打破禁忌:三岛由纪夫的美学世界李雯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28 期刊0 95 19 沉重的翅膀——解读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与生死潘珣博览群书2009-03-01 美与丑的内在纠结与转化——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的审美蕴含向晖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8-25 三岛由纪夫与余华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比较潘超辽宁大学2008-05-01 硕士0 171 26 论《假面的告白》金哲会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04-25 期刊0 97 27 20世纪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悖论”管窥王茹辛复旦大学2008-04-22 硕士0 237 28 从《禁色》看三岛由纪夫的审美意识付博吉林大学2008-04-20 硕士0 184 29 耻辱心理与三岛由纪夫小说的“怪异风格”王国庆华东师范大学2008-04-01 硕士0 143 30 日本文学与当代中国邂逅的命运唐月梅日本研究2008-03-20 期刊0 145 31 从生死观来浅析日本作家的自杀现象张丽晶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3-15 期刊 1 352 32 世界文学能成为日本文学吗? 大江健三郎; 王新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01 期刊 1 110 33 论《爱的饥渴》的悲剧根源杨锋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2-28 期刊0 49 34 自然与生命的交响和共融——论《潮骚》中的艺术美学利伟美与时代2007-12-15 期刊0 69 35 浅析三岛由纪夫的政治观张卫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2-05 期刊0 73 36 三岛由纪夫小说美学探微袁丽世界文学评论2007-10-31 期刊0 192 37 东方文学研究要目索引(2004) 宋瑞兰东方丛刊2007-09-15 期刊0 60

川端康成 日本传统美学特征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重要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20多篇小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以及二三十部中,长篇小说。其中《伊豆的舞女》《雪国》《山音》《千鹤》《古都》《睡美人》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他曾经是日本现代文坛革新运动中的“新感觉派”的一员,他的创作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其作品也明显地显示出他重视的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纯粹的日本传统文学模式的倾向。川端康成曾经在西化和日本传统之间几经徘徊,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创作之路。也是在多年的探索之中,逐渐确立了其立足于东方和日本的传统的文学理念。追求所谓物哀,幽玄和寂静等相融和相通的境界,以求表达民族心理深层的古朴典雅和自然返真等气质。研读他的作品,可以清晰的看到“物哀”“幽玄”“风雅”的日本传统美学精神深深的积淀于其中。 一物哀的文学精神 “物哀”是在日本太古文化中的“诚”的美学观念上受到佛教影响而发展出的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佛教传入之前,日本文化正处在很不发达的太古文化之中,佛教端丽的佛像,微妙的音乐,富于比喻和幻想的佛经故事和超乎实用的美的世界都让日本人深深着迷。佛教给人灌注了人生虚幻感和追求极乐世界之情,同时日本中世之初的社会动荡以及空虚感都加深了日本人心中的无常观和厌世感。乐观而现实的“诚”的美学观念受到冲击,随之而起的是渗透着浓重的佛教悲观意识的“哀”的精神。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其作者紫式部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时时用“菩提即烦恼”来勾勒任务,安排其命运。“哀怜”一词在《源氏物语》中,出现达一千余次。可以说紫式部的创作促成了日本“物哀”的审美意识最终形成。自那以后,“物哀”的精神便成为了日本文学传统美学的特征之一。“物”是客观事物,而“哀”是主观情感。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即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由客观事物引发人们的感动,哀怜等主观的内省是“物哀”的主要表现。《源氏物语》是川端康成最爱的文学作品之一,而这种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同样也影响了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平安朝的风雅,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川端的作品的“物哀”精神包含着悲哀和同情的色彩,作家往往将这样一种精神的表达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往往以女性和小人物为主人公,如《伊豆的舞女》中的小舞女薰子和大学预科生,《雪国》中的艺妓驹子和叶子,《古都》中的孪生姐妹苗子和千重子,等等。川端康成笔下的这些女性往往有着清纯的心灵和柔和温润的性格,这些人物的任性是美好的,但其人生的机遇却让人同情。因此,在感人的美的形象中蕴含着难言的哀伤和怜悯,这是川端康成文学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在塑造人物时,作家非常注重对其心理的展现。研读作家的作品会发现,川端小说的心理刻画很少有快乐的喜剧式描绘,而大都是萦绕着悲凉与惆怅。孤儿沉湎于身世不幸的痛苦,老人叹息时间的流逝,女子感慨爱情的难测,即使是平常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往往有着寂寥的心事。作家以精致的笔触细腻的挖掘着人物内心细微的情感变化,将读者引入了人物的内心深处,让读者体会人物的悲哀,和他们一起感伤。 二幽玄的审美趣味 佛教给日本文化灌输了人生虚幻,轮回转世的悲观意识,而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的禅宗再次对日本文化产生了质的影响。禅宗将大千世界视作无常变化中的幻想,认为万物真正的本性是“空”,轮回的无常才是世界的永恒性。因此禅悟就是以直觉感悟的形式来体验世界的本质。禅宗的这种生死一如,本性是佛,无念为宗,顿悟成佛的理念进一步渗透在了日本人得审美意识中,形成了充满禅悟色彩的幽玄的美学特征。日本的评论家曾经指出,“幽玄就是

借川端康成谈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

课程:文化美学学号:1510026 任课教师:杨岚 题目:借川端康成浅谈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类 大类二班 何国栋 1510026

借川端康成浅谈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 数学科学学院大类2班何国栋1510026 一、物哀的含义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 “物哀”精神是日本文学精神的重要特点。所谓“物哀”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它不只是感于物而哀,而是物本身的哀。其二,它是无法解脱的,无望的哀,是在绝望中对哀情的摩挲玩味。第三,这种哀情又是对其它情绪感动的净化。第四,这种精神层次由于被物的无常束缚,所以它对人精神的提升是有限的,带有无法预料的偶然性和眼前物象的局限性,但同时又具有无比细腻和纤巧的特质。【1】中国学者叶渭渠曾解释“物哀”说道: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 在川端康成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这种物哀精神,他经常将这样一种精神的表达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结合起来。其代表作《伊豆的舞女》其‘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这与日本‘物哀’所蕴含的空寂美,一种安静、恬淡的美,似有却让不懂其中之美的人无法察觉。没有激烈的非内心的碰撞,却似乎真有爱情的发生。而川端康成的另一部著作《雪国》却将他所践行的生死观描述出来。在小说中,面对放电影时引起的火灾,岛村不仅不紧张,看到美丽的叶子从火中落下,他也没有觉得叶子已经死去,“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他常常在风花雪月的自然环境和细腻缠绵的语言文字里,在含蓄、感伤的格调中突出描写人物的失意、无奈、苦闷、惆怅。 除日本作家外,其它国家的作家的作品有时也有这种物哀精神。屠格涅夫《父与子》的结尾部分写到:巴扎洛夫的父母只有巴扎洛夫一个孩子,巴扎洛夫替农民做手术时受到感染,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父母亲百般照料,四处求医。病情只要出现一丝转好的迹象,两个老人就高兴得直祷告跪拜。而当病情出现恶化迹象时,两个老人担惊受怕,互相瞒着对方哭泣。巴扎洛夫死去时,父母亲“都倒下地去了”。下葬后的整整一年里,两个老人一次次蹒跚着去墓地:“他们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走来;他们走近铁栏旁,跪在地上,呜呜咽咽地哭起来,哭得很苦,哭得很长久……” 二、中国的物感说对物哀精神的影响 川端康成曾将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潮源于平安潮的《源氏物语》。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紫氏部将“哀”之前加上了“物”,形成弥漫在整个《源氏物语》中的审美情调。通常日本文学中最常见的审美意识也总是带给人一种感物伤情的哀愁,用“物哀”一词来概括是十分恰当的。然而《源氏物语》的时代正是唐代文学大量传入日本的时代,因此可以推测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中国文学中的物感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物感”是指人对客观事实的感受。“物”感而“情”动,物感是审美活动的起点。这一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乐记》,其中就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故乐自心生,心楽而动,乃生其音,心之动者,感于物也。诗亦然焉。”意思是艺术的创造源于创作主体的心灵波动,而心灵的波动是由于感受到外物的变化而有了感应,从而形成了音乐。这里所说的“乐”是指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不仅关乎音乐,也涉及文学的理论。【2】 在唐朝,传诵到日本的诗集大多由白居易所作,而同为诗坛巨匠的李白与杜甫的诗则较少,原因很可能是白居易的诗作中哀怨的感伤诗迎合了日本人最为敏感的物哀意识。这种物哀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甚至在白居易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反倒不怎么看重。在唐代,从儒家积极入世的正统观念出发,白居易各类诗歌中,价值最高、最为人称道的是前朝所作的那些讽

川端康成经典语录作品摘抄大全

川端康成经典语录作品摘抄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川端康成经典语录作品摘抄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黑夜给我准备的,是蟾蜍、黑犬和溺死者。——川端康成《睡美人》 2、他凭倚在桥栏杆上,闭上眼睛,想倾听那几乎听不见的潺潺流水声,而不是人潮或电车的轰鸣。——川端康成《古都》 3、黄昏时分,下了一场暴雨。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颜色。远近层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着变得混浊,成为黄汤了。流水声更响了。这么大的雨,舞女们恐怕不会来演出了吧。我心里这么想,可还是坐立不安,一次又一次地到浴池去洗澡。——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4、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5、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6、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漾着我的心。——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7、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也需要做一两件可怕的坏事吧。——川端康成《古都》 8、山谷东边的山巅上,耸立着一排排参天的杉树。秀男通过杉树树干的间隙,窥见了金色的晚霞。——川端康成《古都》 9、秀男,你说得很对,如果没有自己的根,那么自己到底是谁,永远都会是个不解之谜。——川端康成《古都》 10、她那双娇媚地闪动着的,亮晶晶的又大又黑的眼珠,是她全身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也优美得无以复加。她笑起来像一朵鲜花。用笑起来像一朵鲜花这句话来形容她,是恰如其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1、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川端康成《花未眠》 12、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3、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川端康成《花未眠》 14、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我想明天清早带那个老婆婆到上野车站给她买车票去水户,也是极其应当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5、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

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

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 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通常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方面,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二是形式方面,体会作品形式的精湛之处。 《花未眠》全文一千多字,也算是川端康成散文中的小品了,尤其是在论美的散文中。川端康成论美的散文还有《我在美丽的日本》《美的存在与发现》《不灭的美》《哀愁》《日本美之展现》等,重点在展现日本文化的美,也表现他对美的思考,其中不少文章都是洋洋洒洒万余言。《花未眠》虽仅千余言却浓缩了川端康成对自然、美、生命的思考,文笔含蓄、隽永而深邃。 然而,这篇小品并不好理解,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内容方面:读者没有足够的美学尤其是日本传统美学的知识积累,对作者阐述的美学思想感到陌生,同时作者又不是用严密的论证而是用散漫的随笔来抒写思想、抒写感悟的,内容不集中,观点分散,文章主旨难以把握。第二,形式方面:由于是散文,文章表层结构比较松散、所选材料内容跨度大、叙述方式散漫、语言跳跃性大,这都导致了解读的困难。 但《花未眠》确实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小品,语言的弹性很大,文学性很强,且思想深邃而丰富,很值得细读。下面提供一些解读,以供大家参考。 一、物哀之美 川端康成被誉为日本传统的现代探索者,他的思想饱含着浓厚的日本文学美学的传统。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的审美情趣,它指日本文学常借自然界的风花雪月哀叹人生的盛衰无常。雪月花时最怀友,从自然之美中获得一种生命的感动,把自然之美与生命之情融合在一起,使日本文学始终带着一种浓浓的凄美与感伤的情调。

《花未眠》从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一微不足道的小事,生发出感慨: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这里面包含着对自然永恒的敬畏与对个体生命短暂的哀叹。面对一朵夜间盛放的海棠花,我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川端康成说: 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海棠花的美便在于它的哀伤,它的哀伤之美在于夜间盛放,无人欣赏的孤独与寂寞。同时,盛极必衰,迎接这一刻盛开的是下一刻的凋落。正如川端康成在下面文字里所表述的: 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夜间盛放的海棠花蕴涵着的浓厚的生命孤独感、短暂感、悲剧感、虚无感便形成一种美,一种哀伤的美,这是川端康成文学的审美基调,也是日本文学的审美基调:物哀之美。 然而,在《花未眠》中川端康成并没停留在对海棠花盛放的哀叹之中,他进一步写到,尽管海棠花哀伤、孤独、短暂,却仍然昼夜不停地盛放,使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伟大,并为之感动,因此,发出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的感慨,这体现了作者又由死向生,从死亡角度去反观生命的价值:尽管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并且终归于虚无,悲剧是人的最终宿命,但生命的价值却体现在生命过程中的绽放。这一点颇得西方现代哲学的真髓。下面又用画家雷诺阿与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例子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石榴 川端康成 一夜的大风,把石榴树的叶子都刮光了。 落叶在树根处围成了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圈。 清晨,仁子看见光秃秃的树干吃了一惊,而那落叶围成的圆圈又使她惊奇不已。她想,风本该把这些树叶吹乱的。 石榴树上还残留着一个饱满的石榴。 “来看呀!”她喊她母亲。 “我真把它给忘了。”她母亲抬头看了看石榴,然后走进了厨房。 这使仁子联想起她们的孤单处境。站在走廊上看,那石榴也是孤单的,像是被人遗忘了似的。 大约两星期前,仁子七岁的外甥来看她们。这孩子一下便注意到了石榴,于是爬到树上。这可使仁子嗅到了生活的气息。 “上面有个大的!”她在走廊里喊道。 “要是摘了这石榴,我就下不来了。” 是啊,手里拿着石榴要从树上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仁子笑了,外甥真可爱。 这孩子不来,她们是注意不到石榴的;在这以前,母女俩谁也没想起过石榴。 石榴原被遮掩着,现在能清楚地看到了。 在这石榴以及树底下围成圆圈的树叶里,似乎有着一种活力。仁子拿了一根竹竿把石榴打了下来。 石榴熟透了,里面的石榴籽像是要把它胀裂似的。她把石榴放在走廊上。石榴在阳光下闪着光,晶莹透亮,阳光仿佛从里面透射出来。 仁子心中泛起了一阵歉意。 大约十点钟,她上楼缝衣服。蓦地,她听到了圭吉的声音,虽然门关着。他好像在花园里,那声音显得很焦急。 “仁子,仁子!”她母亲喊道,“圭吉来了!” 仁子把线从针上抽了下来,再把针放进针插里。 “仁子总在念叨着您,说在您出征之前,很想再见见您。”她母亲说,“但是,未经允许,

我们是不能去看您的。而您呢?总不来,总不来!今天,您来了,我们可高兴啊!” 仁子母亲要他吃了午饭再走,但是他没有时间。 “好吧,那至少吃个石榴,我们自己种的石榴。”她又喊起仁子来。 仁子在楼梯上止住了脚步。圭吉用眼神同她打招呼,仿佛只能如此而已。 圭吉的眼睛里流露出脉脉深情,石榴不禁从手里掉落到地上。 他们互相凝视着,脸上带着微笑。 圭吉从走廊里迎了上去。 “您多保重,仁子。” “您也多保重。” 他又转过身同她母亲告别,然后走了。 仁子站在花园门口,久久地望着。 “他走得太匆忙了,”母亲说,“多好的石榴。” 石榴被圭吉遗忘在走廊上。 仁子十分清楚,是圭吉眼睛里充满深情的痛楚的时刻,石榴才掉到地上的。要不,他准把石榴掰开了。可是,石榴掉在走廊上,还是那么饱饱满满的。 她母亲把石榴拿到厨房里,用水洗了洗,递给仁子。仁子皱起眉头,把石榴推开,刹那间脸又红了,不知所措地接过石榴。 仁子见母亲注视着自己,知道要是不吃,母亲准会感到奇怪的。她心不在焉地嚼了几颗, 一股酸味直酸到牙根。仁子感到了某种带苦味的幸福 ..,像是全身都渗透了这种滋味。 她走到镜子前坐下来:“看看,我这头发,同圭吉告别时,就这么乱蓬蓬的。” 仁子简直能听到梳子的答话。 “你父亲死了以后,”母亲温和地说,“我很害怕梳头。每当我梳头时,就感到六神无主,好像你父亲就站在我身边似的,直待我稍稍清醒。” 仁子想到了她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忽然,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翻腾着,一种幸福 ..感使她几乎要哭泣起来。 母亲给她石榴,仅仅是舍不得把石榴扔掉,这是唯一的原因。她从来不喜欢随便扔东西。 因为内心充满了悄悄的幸福 ..感,仁子在母亲面前感到害羞了。 她想,这可能是圭吉没有意识到的更好的告别,不管多长时间,她都要等他回来。 她看着母亲,落日的余晖照在纸糊的墙上。门那一边,母亲正坐在镜子旁。 仁子把石榴放在膝盖上,不敢再嚼了……(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改)

川端康成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日本著名作家、“新感觉派双璧”之一的横光利一,在患绝症之前曾经说过,川端康成没见过母亲,所以他的作品中大量地流露出恋母情结。后来,川端听到这一说法,感到非常震惊。川端始终认为,自己对母亲既不怀有爱也不怀有其他感情,因为他完全不了解母亲。所以对他来说横光的说法出乎意料。事实上,尽管母亲的形象没有在川端的记忆中留下任何痕迹,然而母亲在理念的意义上对川端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他女性观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十分隐蔽,因此川端本人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他有意无意间在拒绝这种影响。 一、少年“心癖” 川端3岁丧父、4岁丧母,惟一的姐姐也不曾与他共同生活。因此他极少接触过青春洋溢、光鲜艳丽的年轻女性,他看到的只是苍老无力的祖父母,女性那光洁柔软的肌肤成为川端本能的渴望。中学时代,在川端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爱情,川端认为可以把它称为自己的初恋。这是少年的川端与室友之间的同性恋爱。川端在日记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的事件和心理。光阴荏苒,当50岁的川端再次看到这些日记时,首先感到很有兴趣,继而多少有些吃惊,他没想到在十七、八岁的日记里会有如此露骨的表现。 室友叫小笠原义人,他自幼体弱多病,靠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活了下来。母亲长期的爱抚使他的举手投足都带有女性的特征。他的出现,仿佛在川端的生活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从他身上,川端似乎能触到一种遥远的幸福和安宁。 川端与小笠原同榻共眠,感受到贴着小笠原的肌肤流淌过来的温暖。在川端有了记忆之后,这是初次接触到人体那柔润的青春的气息,初次体会到生命的感动。他在《独影自命》中回忆道:“我在这次的爱情中获得了温暖、纯净和拯救。甚至让我想到他不是这个尘世间的少年。从那以后到我五十岁为止,我不曾再和这样纯情的爱相遇。”(注:《独影自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川端从小几乎没有感受过肌肤之爱,这一缺憾似乎在小笠原那儿得到了短暂的补偿,连他本人也承认:“如果一旦缺乏了肉体的美,我对幻景的渴望和激情也会随之消失。”小笠原给川端带来了“人生的新的惊喜”,成为川端的“救世主”和“守护神”。在整个中学寄宿生活中,川端始终同小笠原保持着这种情人关系。通过这种畸形的关系,川端多少拾回了一些他在幼年和童年时代遗失的爱。也许是缺少女性的家庭使川端的性意识有不同寻常之处,他从小就时常“神游于淫放妄想”,特别是对于美少年有着强烈的奇异的倾慕。川端在祖父还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照例要去朋友家玩,那时他对那家的兄弟二人就有一种“思慕异性般”的感情,川端把这种拂之不去的情绪称作“心癖”。是这兄弟二人而不是他们那温柔慈爱的母亲成为川端逃离囚笼世界的火把。对他来说,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少年的魅力和诱惑更甚于少女。 当初在日记里记下的爱中掺杂着不纯的意识,而时过境迁之后追忆起来则成了一种纯粹的美。回首往事,川端才恍然想起,比起对小笠原的爱,自己当时无疑是更企望着心灵上的转机。与小笠原的这段感情非但没有给川端留下污浊的印记,反而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愉快和温磬,使他得以暂时逃离自我嫌恶、自我摒弃的消极心态,跨越了对人的畏惧,满足了他对温情的需求,人生的希望之光就这样悄然投射到了少年的心间。后来,川端以这段经验为基础,创作了小说《少年》,并使用了当时的部分日记。小说完成之后,他将这部分日记原稿和小笠原的书信全部付之一炬。 大正七年(1918年)暑热尽消的时节,川端没有对任何人透露一丝消息,独自来到了有“风景画廊”之称的伊豆半岛。在优美的大自然中,川端邂逅了流浪卖艺的舞女一行,并在旅途中有意追随,与她们结伴而行。这是在没有女性的家庭中滋生的对女性的敏感以及在缺少母

川端康成研究

读一读日本的故事,有许多惊人的发现。日本的故事似乎永远不想让人捉摸透文章到底在讲述一个如何的故事,它们永远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然而语气却显得极为平淡,即使在描述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叙述者也会保持一种语调。这种不见任何情感的流露,不得不让人感慨、惊讶。然而另一方面则是故事的内容不同寻常地难懂,总让人读得莫名其妙。许多时候只能很浅地读完,但真正想要深入到文本里面真的非常难,似乎有点不知所云的味道,尤其是在短篇小说中更是如此。能达到如此一种奇妙的境界又在于它那几乎没有结局的结局,结果是空空的。有的从一开始就空,更多的则是前面读着还有一点味道,但越到后来越走向虚无的状态。正如前面说的,日本人很善于不动声色地白描,然而还会留一点哀愁,有一丝丝忧伤,又很难捉摸。很难想像整整一个民族都是这样的空灵,如出一辙地沿着同一种平淡的情感走去。最惹人起眼的是日本文学中的女子,这在世界文学的所有女子中是最独特的一类。那种永远幽淡而又顽强坚忍的形象,让人既肃然起敬又敬而远之。这类女子凛然有一种超然于男子之上的气势,也许这就是日本人既想压迫女性又不自觉地崇拜女性的原因所在吧,下面就以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细做分析。 非常不解于川端康成这样一位外表严峻、寂寞的作家竟会在他的文学世界中创造出这么多阴柔、美丽而又略带哀伤的女子形象。在文学的世界里川的心是热烈的,川的灵魂是飞舞四射的。他塑造一群光彩夺目、姿容各异的女子,他细心地把她们描活、把她们写刻生动。乍看来这些都与川端康成孤寂的人生经历非常不相像,然而正是凄凉的早期人生让川在笔下的世界特别关注美丽的人物,特别注重给这些美丽人物添以温情、爱与生机。男性都是奇特的生物,在现实的世界中一心想专制、裁衡、压抑女性,然则一旦受了伤、碰了壁、孤单难堪时又必须靠着女性排遣愁情。川端康成算是这种奇怪的动物之一,但他有着不同于一般男子的德行与可称赞之处。在笔下的世界,他还给了女性公正平等的地位,反而是那些男性做出种种荒唐、奇特的行为。这是川端康成在作品中有意识地对女性在现实中不得的地位、荣誉的提升。但并不因此,川端康成就抹杀了现实的种种残酷,即女性受压抑的被奴役的现状是他也难以改动的。这是他和现实都无法拨正之处,他坚持还原了现实的无能之处,并经过文本的渲染加工,使这种社会状况让人深感不安。因此川的作品也促成了读者的思索,这正是他的可嘉之处。就川端康成的作品来看,在情感上总给人一种阴柔、幽怨之美,川端康成作为一个男子却能将女子之音如此细心打磨,这是多么难得。但一般提到女性文学,川端康成作品的价值却并不太高,这是深有其原因的。首先是川的作品中虽然出现大量女性,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占大多数,而且女性始终是川作品中最晃眼的形象。事实上川作品中的女性多数都个性内敛,形象不够突出、不够鲜明,语言行动也几乎不具备激情,更重要的是她们仍然只是作为一个符号载体,只是作为男性派遣愁情的工具,因此在女性文学中地位并不高。因此总的看来川作品中的女性仍然是旧女性形象的代表,她们多数甘认着当前男权社会的一切状况,情愿依靠男权社会生活,吸取的还不是新世纪新时代的自我觉醒的人文气息。川作品中的驹子、叶子、雪子都是这种较为传统的、依然是旧式的女人形象,她们很少有能够看清现实而跳出命运的圈锁走向新生活的。另外,川作品中的女性虽然温情脉脉但激情甚少缺乏新意。她们仍然在延续着千百年来所有女性走过的路,无论是生活的还是工作的圈子都非常窄小。她们仍然是依附着男性,尽管男性的压力无处不在,密不透风的一堵堵墙让人时时倍感压抑与苦闷。川作品中的女性也是很少能够找到出路的,因此算是苦闷的一代。她们许多人都沾染上了川的那种潜在而又浓郁的焦虑与不安,如驹子,甚至于那些生活优裕者如千代子,也都沉浸在这种无形的郁闷中。因为川只给这些女子一个母性的美的意义,但是除此之外什么也给不了。现实的种种事端,内心的种种愁怀,相互激荡、相互撞击但却无法消解。由于川只满足于从女性的柔情中寻找温馨的寄托——对从小就不再的亲情的、对随处可见但又孤寂地徘徊在他的心底的乡情的一种温情的寻觅,促使川只是将女性作为这种失落的意象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自然之美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自然之美 摘要:通过对《伊豆的舞女》《雪国》《花未眠》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的仔细研读,对日本传统物哀情结的解剖,管窥日本人传统的审美观念。以此来追溯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审美意识的源头,论述川端康成对自然之美的表现。 关键词:审美意识;物哀;自然;民族性; 1968年,川端康成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川端康成的奖状题词是:“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这是对川端康成最高的评价,他的作品把东方精神与西方文化完美结合起来么,其作品独特的唯美感感动了无数的读者,笔者试从自然的角度对川端康成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识进行论述。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远离大陆,从远古开始,就一直靠大自然自给自足,繁衍生息,所以对自然有深切的感情。而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日本这个民族形成内敛而排外,敏感而细致的性格。在此种条件下,也产生了所谓的“物哀”情结,川端也不例外,在他得作品中,我们时常看到着力描写自然风光,而对社会生活着墨甚少。对自然的描写中,他常常把景色物化,甚至人格化,使之凸显自己的感情,他把自然与自身相结合,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可以感到:自己本就属于自然的一部,一切景物所言皆为自己所欲,以此来探索天与地,人与自然的契合处,追寻美的根源。这种美学观与中国的“睹物哀国”和“睹物思人”的情怀完全不一样,并不是把自然作为表达感情的载体,而是把自身感情的哀伤与自然之美交融在一起。“大和民族从自然风物的生死荣枯,引发出对生命短暂无常的哀叹,又在把这种生命哀叹投射于自然风物的过程中,感到天物的哀怜,人生的欣喜,并获得一种“物人同命”的心理平衡和“物心瞑合”的精神超脱。正如川端所言:日本人的“悲哀和哀伤本身融化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1) 在《伊豆的舞女》一书中川端康城就经常采用“雨”这一自安然之景来渲染,与舞女的相见,是在一场大雨的缘由下进行的,“我”被“以迅猛之势从山脚下向我追赶过来”雨催促着赶路,于是遇见了舞女,这可以说,我与舞女的相见,是因为雨。而之后舞女离去后,“我”在雨中,看着淅淅沥沥的雨滴,心里说不出的着急,仿佛此时的雨滴就是自己的内心,情思连绵不绝。在舞女去表演前,“从傍晚起下了一场大雨.群山的形象分不出远近,都染成一片白,前面的小河眼见得混浊了, 变成黄色,发出很响的声音.”这一段也给今晚抹上了一层阴影,预示着不随“我”愿的事情可能发生,果然在夜晚我难以入眠,“我象要抓破木板套似的把它拉开了,探出身子去.鼓声仿佛离得近了些,风雨打着我的头.我闭上眼睛侧耳倾听”生怕纯洁的舞女发生什么不测,“我”听着鼓声和雨声的,同时内心也被他们所渲染,雨滴的哗啦啦声如自己的心跳一样,是那样急躁与担心。川端描写自然不单纯是用笔来描写,而是用“心”去描写,用“情”去描写,用自己的全部精神去理解自然和领会自然,把写自然美同写人物美、人情美融合在一起,人与自然和谐地交织为一体。⑵用雨的晶莹剔透来表明自己对舞女纯粹的感情,也用雨的连绵不绝来表现我对舞女的无限留恋,同时雨这一个事物又表现了一种美好的向往,而雨本身所带的属性,又让人觉得淡淡的哀愁。像这样一个意象被赋予了很多种能力,能够与自己各种感情相融合的例子在川端康城的作品里比比皆是。 通读《伊豆的舞女》,其实我们并不难发现,川端笔下的主人公,性格比较孤僻,他为了排遣孤独和忧愁之情来到伊豆旅行,其实这也和川端自身的性格和遭遇有关,就是因为他得这种不善言辞,孤独无助,才使得他觉得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情不如将之化与自然,将自己托与自然,随着自然变化凸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将“物化于情,情化于物;哀中写景,景中抒哀;交互溶铸,双向建构。”(3) 在《伊豆的舞女》之后,川端康成行文风格有很多改变,但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把自然与人的心灵合一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而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就是日本人的美意识的特征之一”。(4)

2稿浅谈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的美学思想

浅谈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的美学思想 09语教3班张欣学号:0905013047 摘要:日本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因《伊豆的舞女》成名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亚洲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欣赏艺术美的角度,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小说所体现的自然美、物衰美、人性美、女性美几个方面赏析其美学思想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美学思想自然美物衰美人性美女性美“山路变的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的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的横扫过来”。这是川端康成在小说之初为我们描述的伊豆雨景。小说之初就给了我们一个“美”的臆想。一个东京的学生,一个伊豆的舞女,在淅沥的雨中相遇。他们的爱情从天城岭开始,到下田告别,纯洁的连手都没有牵过。然而,这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跨越了阶层,却又摆脱不了现实,就像樱花一样,短暂而美丽。呈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也极好的体现了文学大师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全篇小说不到18000个字,可是却以精致而细巧的表现力,给了读者一个清新脱俗的画卷。本文将结合川端康成的写作背景和小说所体现的“自然美、物衰美、人性美、女性美”这四美的思想来浅谈这部小说的美学思想。。 一、素雅幽远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 在《伊豆的舞女》中,川端康成把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如画的背景上:俊秀的天城山、茂密的树林、清冽的甘泉、浓郁的秋色、袅袅的炊烟……而所有这些美丽的景色都与美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在告别的码头上,汽笛一声惊鸣,舞女熏子紧咬着嘴唇,舞动着白色手巾,向着远方,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我”怅惘的情绪与恍惚流动的景物结为一体,悲和美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篇作品的审美基调。当轮船开出下田的海面,伊豆半岛南端渐渐在后方消失,“我”一直凭倚着栏杆,一心一意的眺望着海面上的大岛……,泪水扑簌簌的滴在书包上。此时,离别的悲凉与空旷迷茫的大海交织在一起。川端康成先生选择了“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川端康成作品里的经典语录摘抄大全

川端康成作品里的经典语录摘抄大全 1、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拔腿而去。这就是我,一个天涯孤客心底所拥有的自由。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川端康成《雪国》 2、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川端康成《雪国》 3、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川端康成《花未眠》 4、即使靠一枝笔沦落于赤贫之中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川端康成《独影自命》 5、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川端康成《千只鹤》 6、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7、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川端康成《古都》 8、黄昏的景物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出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川端康成《雪国》 9、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女子发现岛村走近,就把胸脯伏在窗栏上。这种姿态,不是怯懦,相反地,在这种夜色映衬下,显得无比坚强。——川端康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