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摘要:本文以庄子的《齐物论》为研读文本,先就“齐物论”三个字分析了两种传统解读,再从“是非观”的来源、“是”与“非”的存在形式、对待“是”与“非””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简单探到一下庄子的“是非观”。

关键词:齐物论、庄子、是非观

首先看一下对“齐物论”三个字的两种传统解读:一、将“齐物”两字连读,“论”字是文章的题材,如《文心雕龙·论说》篇“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便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说万物的形色性质虽至不同,但在庄周看去却是齐一的,如《秋水》篇“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天下》篇“齐万物以为首”,正是这种意思。似此,则“齐物论”,就是用论说题材来阐发“齐物”之旨的;二、将“物论”两字连读,“物论”成了一个名词,自王安石、吕惠卿、张文潜、王伯厚、归有光、王夫之,以及当代有些研究《庄子》的人,都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把百家争鸣的学说当做物论,庄子以道的观点,来齐一些“物论”。如儒墨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名家的坚白异同之辩,在庄周看来都是剖判大道,只见其偏,不见其全的,所以庄周要纠正他们,统一他们相持不下的异说,于是而作《齐物论》。①

其实这两种解读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严格来说,庄子《齐物论》的主旨就是通过齐“物”(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根据,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而齐“物论”(各种不同的思想学说都有自己的产生根源,虽然彼此的是非观念截然不同,但都有自己存在的权利。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②所以本文要阐述的“是非观”即可从“物”的层面理解,即判断世间万事万物是非对错的主观标准;也可以从“物论”的层面来理解,即先秦诸子“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坚白异同之辩”的各种学说观点。

那么庄子的《齐物论》到底是如何体现其是非观的呢?

一、“是非观”的来源——“成心”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 ”,即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③何谓“成心”?上文引用的译本将其译为“成见”,而王富仁认为,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念和宇宙观念,就是“成心”。它是内在于自己的心灵而又自然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之中的观念性的东西, 是不一定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内在的意识系统。④庄子又说道:“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心自取”,即以自己的想法为准,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好,自己认为不好的就是不好⑤(这点又等同于“成见”之说)。“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也就是说,即使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愚昧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意见,只要

①张默生、张翰勋:《庄子新释》,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②王富仁:《庄子的平等观(上)—庄子<齐物论>的哲学阐释》,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第190页

③翻译参考:孙通海《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第30页

④同②,第178页

⑤同②,第178页

做到“心自取”就行,不是连这样的愚人也能够做到吗?庄子指出,一个人若没有“成心”,若没有自己较为稳定、较为完整的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他又用什么辨别是非呢?所以,没有“成心”,就没有“是与”“非”的判断,说有“是”与“非”的判断,就如同说“今天到越地去、昨天就已经到了”一样,是将“无”说成“有”。将“无”说成“有”,即使“神禹”也不能从中获得真知,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所以说,“成心”是“是非观”的来源。

二、“是”与“非”的存在形式——“因是”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是非之争, 是各“以是其所非, 而非其所是”,即都是以己为是,以彼为非,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否定对方所肯定的。在这种关系中,“是”和“彼”的关系,同时也是“是”和“非”的关系。自然“是”和“彼”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没有确定性的多变的关系,所以当时知识分子的“是”和“非”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没有确定性的认识价值的。庄子指出,自然“是”和“非”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是”就没有“非”,没有“非”也没有“是”,所以圣人并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标准判断事物,看待世界,而是“照之于天”,亦即通过对自己直感直觉中的整个现象世界的思考来看待事物,看待世界,不将其放在“是”与“彼”的对待关系中,不将其放在“此事物”与“他事物”的比较中判断其优劣、是非、善恶和美丑。也就是说,他是将“物”自身作为“物”存在的根据和意义的:它是什么就将其看做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就将其视为什么样子的。庄子说,这就是“因是”(“亦因是也”)。

庄子还说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在相互对待的意义上, 有“是”就有“彼”,有“彼”就有“是”,但当不在这种相互对待的关系中看待事物,有没有“是”和“彼”以及“是”和“非”的区别是很难断定的(“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三、对待“是”与“非””的态度——“两行”、“以明”

有了“是非观”,人就会对宇宙和世界进行以自我为需要的人为划分,这时就有了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等等二分法的判断方式,对于这些判断方式,庄子首先提出了用“两行”来对待。“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是之谓两行”,即所以圣人混同于是是非非,而任凭自然均衡,这就是无我并行,各得其所。⑥王富仁也说,“所以圣人不将“彼”与“此”、“是”与“非”绝对对立起来,而是使二者和平共处,保持其自然的分别。可见庄子并非绝对的取消了“是”与“非”,而是提出不将自己的分别作为绝对合理的分别,而是让被自己的思想分别开来的两类事物各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而存在,既可共存,又保留彼此之的自然差别,使二者各以其自身所可能有的变化而变化。⑦庄子在“两行”的原则下实现对二者的超越,同时将“以明”的原则作为一个更根本的原则。“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即不用个人的一孔之见、一技之长夸示与人,而寄托在事物自生的功用上,这就叫做“以明”。“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亦一无穷也,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如以明。”不管是“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还是“否是对方所肯定的”都是“成心”,是个人的主观偏见,“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本源”。“所是”、“所非”的变化都是无穷尽的,所以说“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本源”。正如庄子说的“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不在“是”与“彼”的相互对待的关系中看待事物,就是“道”的枢纽。)

⑥同③

⑦同②,第184页和185页

我们知道,庄子的“是非观”不是单纯的理性判断,不是说此一物不是“是”就是“非”,不是“非”就是“是”,事物并不是在“是”与“非”中对立存在的,他是希望人们在无限深奥的自然面前去掉一切是是非非之心,进入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万事万物包括“是”与“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它们不仅相互依存,也可以相互转换,此乃“道通为一”也,需要我们“休乎天均”、“莫若以明”。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内容摘要]庄子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他提出的齐物论思想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促进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生态伦理;人与自然 一、庄子的齐物论思想综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到今始终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庄子的齐物论。庄子主张物我平等、物我同一,站在道的高度,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庄子齐物论思想有如下内容: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庄子在这里指出彼与是、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是对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转化。实际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而且事物自身内部也包含着对立面,对立的彼此双方各有其是非,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不可分割。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和万物本来就是同为一体的,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不过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客观事物的,这样势必无法认清自然的本来面目,损害道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真实存在的只有道,所以庄子强调“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齐物论》),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国学 庄子《齐物论》

国学庄子《齐物论》 当代名家论庄子 两千多年来,《庄子》深刻地影响着每个阶层的中国人,尤其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的人格缓冲区。当他们在政治宫掖、人生建树等方面遇到挫折、失意之时,总能在庄子的作品中找到皈依和平衡。——李怀宇庄子其人其书其学,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上是一个极特殊的景观,甚至可以说是个异数。有关人心世道的说理文章,文辞居然这样优美,想象力如此丰富,意象这般瑰丽,先秦诸子中,找不到第二家。——刘梦溪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囗(左“安”右“鸟”音yan4)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的人生观

庄子的人生观 罗建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10-1班) 【论文摘要】 庄子的人生,追逐的是生活的理想境界以及对其的实践方法,是对精神自然状态的认知过程,从而达到超脱尘世,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世界。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乃至各种职业的人们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淡薄;豁达;自由;自然 引言 在中国古代,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大家,他们的思想认知对后世人们的精神追求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庄子以其独到的思想见解,更给后人以启迪。他超脱自然,追求自由的豁达人生观,正是我们身处物质社会的人们应该学习的。 1、庄子的人生态度 人生为何而活,现在很多人都不禁问到这个问题。追名逐利?富贵荣华?或许在当下这个现实的无法再现实的世界里,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对庄子而言,这不是!他宁愿做水中的一条游鱼,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他宁可毕生穷困,也不沾染名利;他即使在偏僻简陋的小巷中,也不忘自己的志向,致力于对道学的研究。他以其超脱世俗的心态,潇洒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庄子·山木》中记道: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于自己的处境是何等的洒脱,对名利的淡薄之心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庄子的人生观,或许还可以由此看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是庄子在即将去世的时候对弟子所说的话,试问当世之中还有何人可以有如此气概。庄子所追逐的人生,是精神世界的享受,有着超越世俗的思想认知。在他看来,生与死的界限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是自然之规律。既然终究要发生,又何必苦苦逃避,当死亡来临,只需一笑而过而已。 2、对自由的追求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庄子看来,人生在世,之所以会有诸多苦恼,就是因为受制于各种限制,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状态。人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要学会超越那些禁制,达到“无待”境界;然后还要放下自己的主体意识,升入到“无己”之境。 很明显,庄子所说的这种自由状态是绝对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可庄子在《天下》中这样记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可见,庄子追求的乃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梦,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却可以实现。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我们

《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人是先有了主观成见,然后才有彼此对立的立场。 是非:“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是非就像彼此、生死一样,是相对的。有则均有,无则均无。是非也然,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人有彼此对立的立场,才产生主观上的是非之争。其结果便是大家纵向肯定别人所否定的东西,否定别人所肯定的东西,争来争去,无不偏执一端,与大道相去甚远。 利害: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你不了解利与害,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难道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破除人类自我中心意识,通过说明万物并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评定美色的标准,评定美味的标准,评定居处是否舒适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万物齐一,是非对立并不存在。而没有绝对不变的价值标准,也就不会有绝对不变的“利”与“害”。文章提到神妙而“无己”的至人,因为他们已彻底超越了人间的利害之辨。王倪曰:“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樊然乱,吾恶能知其辩!”写王倪对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王文臣 【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独特的奠基人,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颗永久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和无价瑰宝.。庄子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游”的人生最高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乘道德而浮游”,彻底摆脱现实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制约和束缚。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所要诠释的思想同样值得我们现代人去领悟。 【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

一、从“有待”达“无待”而“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庄子哲学思想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反而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总共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等。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的怅然徘徊相关。而《庄子》中的“逍遥”不是拘泥于形体的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的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的心态释之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的逍遥有现在一些精神自由学说的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庄子人生观的现代启示 (1)

庄子人生观的现代启示 重庆大学 翻阅庄子原著及对庄子的研究文本过后,对庄子的人生观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庄子众多的故事中对现实的剖析、对矛盾的逃避、对人性的解说中,庄子的人生观展现地淋漓尽致。具体来说,可分为三大方面。第一:对现实社会和人自身关系的认识、看法;第二:对所认识到的现实的解决办法;第三:在解决中的人生态度。而从这三个方面中所反应出的人生观在现代社会中依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对现实社会和人自身关系的认识、看法上,庄子看到的多是现实的阴暗面。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庄子的眼中,社会是充满心机的,与大道相合的言论就盛气凌人。人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总是步步为营。而后“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的描述更是道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感受,充满着对现实的无奈之慨。这种思想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如在《人世间》中对螳螂挡车的描述中“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表面写螳螂挡车,不自量力,实则以螳螂喻人,以车喻社会。他的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就属于“消极社会论者“很多人往往借助庄子的这种思想诋毁社会,消极处世,甚至逃避现实。的确,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公平,存在贪污腐

败。时下流行语“我爸是李刚”确实反映出了现实的问题。但是这些人只看到阴暗面,虽然与庄子有相似的消极社会观点,但在解决办法上却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社会中,消极主义者往往采取发表消极言论、作出过激行为(如杀人、抢劫等)、逃避现实甚至导致精神错乱等方法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 庄子认为人是不能和现实社会相抗衡的,所以在不能改变现实社会的情况下,庄子也有自己独特的解决办法。这也就是庄子人生观的第二个方面,也是他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总的来说,就是寻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庄子文章中“足性而乐”“恬静淡泊”"顺物随时" "逍遥自适" "去欲而安" 的思想俯拾皆是。与一般人抱怨社会不同的是,庄子着重于改变自身。现实社会并不能完美无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应社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他崇尚自然,逍遥于尘世之外的写照。“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虚名如浮云,变幻无常,辛弃疾根本无法把握。庄子选择"去欲而安" 所以逍遥自在。现代社会中,追名逐利依旧是主流,但是人往往活的很辛苦,何不放下贪欲,顺其自然,这是庄子的淡泊人生观。《逍遥游》告诉我们不管多么善于筑巢的鸟儿,也只能占据一根树枝筑巢:鼹鼠在河边喝水,撑死也只能喝一肚子水,又能够有多少呢?秦始皇统一六国,何等气魄!但仍然贪欲不减。落得个死后不得安宁,身体腐烂,要靠咸鱼味道来掩盖尸臭的下场。辛弃疾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一个“名" 字,葬送了多少人。而当你参悟透彻过后,生活自是一番截

齐物论

齐物论第二 【解析与提要】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性篇目,也是《庄子》中最重要和最难读的篇目。?齐物论?的重点是超越是非。而要超越是非,必须?丧我?。只有?丧我?(即?无己?、?忘己?),才能超越是非,才能认识到?道通为一?,才能达到?万物一体?即?天籁?的境界。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立论,由开头的一个寓言和引出的一大段卮言构成。第二部分是阐述,用五个寓言进一步阐述和深化立论的观点。每一部分都可再分为五小节。第一部分的第一节是寓言?子綦丧我?,从子綦进入?吾丧我?的境界开篇,然后引入?三籁?的概念予以说明,但描写时只讲了?地籁?:众窍是也,生动地描写了大自然在风作用下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所形成的和谐情境。对?人籁?和?天籁?则只轻轻一点:人籁,比竹而已;天籁是?使其自己?、?咸其自取?,给人留下了悬念。接下来实际上是对?人籁?进行了深入的解剖。第二节详细描述了复杂的?人籁?现象,即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是非之争所导致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以至?终身役役、苶然疲役?的?大哀?。第三节集中分析是非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成心?使?道隐于小成,隐于荣华?,从而导致?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所以提出?莫若以明?(不如以道明之)和?不由而照之于天?(不从是非的角度而用自然去观照),这样才能把握?道枢?,?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第四节从对?指非指?和?白马非马?的评析入手,说明天地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体的、相通的,这就是?以明?的内涵——?道通为一?。并进一步指出正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分?破坏了?道通为一?从而产生了?朝三暮四?、?喜怒为用?,所以提倡?两行?(是与非各行其所)。同时也介绍了古人的?至知?:未始有物(即无,亦即物我齐一),后来才一步步退化:有物而未分、有分而未有是非,直到是非之彰、道之所亏、爱之所成。然后以昭文、师旷、惠施三人为例,说明?成?与?亏?的相对性,所以再次提倡?不用而寓诸庸?(将不用是非观念去观照的思想体现在日用中)和?以明?(以?道?看清世界的相通性、一体性)。第五节从分析?类与不类?、?有和无?、?有谓无谓?及人体各部分的整体性入手而推出秋毫与泰山、寿与殇的相对性,从而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万物一体?的核心观点,这正是?道通为一?命题的具体内涵:道使万物相通而成为一体,从而指出不必人为地推演、巧历。接下来从?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入手,论述人们?为是而有畛?:为了?是?而有了?畛?,即分界,以至?畛有八德?,进一步导致?众人辩之以相示?,实际效果却是?辩也者,有不辩也,有不见也?,而圣人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怀之?,?知止其所不知?,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从而达到了?天府?、?葆光?的境界,也就是?天籁?的境界。这就和文章的开篇形成了第一次回应。第二部分的第一节用?尧问于舜?的对话说明了尧的自我中心的成见和舜对?万物一体?充分理解的开放心灵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阐述了破除个人中心主义的重要性。第二节用?齧缺问乎王倪?的对话,由王倪的?三问三不知?及对民、鰌、猨猴三者孰知正处,民、麋、蝍蛆、鸱鸦四者孰知正味,及人、鱼、鸟、麋鹿四者孰知正色的论述,说明?吾恶能知其辩??阐述了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性。还进一步说明了?至人?对?死生?和?利害?的超脱:?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第三节用?瞿鹊子问乎长梧子?的对话借长梧子之口阐述:圣人?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臵其滑涽,以隶相尊。…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常人?说生恶死?,如同丽姬悔泣,如同梦人不知其梦,只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以及?辩无胜?的道理。从而破除了?悦生恶死?、?自以为觉?和?果是果非?的盲目成见,进而提倡?化相待为不相待?、?忘年忘义?(忘却生死,忘却是非)、振于无竟(畅通于无穷之境)的境界。第四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摘要]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关键词]庄子死亡自然主义超脱论淡泊无为 面对死亡,见仁见智。哲学史上的各种死亡观都主张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儒家把死亡作为一个无须多加考虑的事实来接受;柏拉图和基督教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天来接受;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把死亡作为命运来接受;佛教把死亡作为个人的命运来接受;而庄子在面对死亡,在寻求有限与无限、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时,从寻求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出发,把死亡作为对自然的复归来接受。 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百姓深陷无休止的战乱之苦,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仅仅满足于悲叹一番。面对自然力,社会力,疾病力摧毁,湮灭,销蚀人的生命,庄子靠智慧排除死亡的困扰。 一、生死自然说 《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庄子安死的自然主义超脱论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明确指出,死生本是命,如同日夜相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事情。……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因此,如果以生为乐,也就应该以死为善。正是出于对死亡这样豁达的态度,庄子才会在妻子去世后蹲坐在地上敲着瓦盆放声歌唱。庄子回答惠施说:“我也有些伤感,后来才知道生死是由于气化,如四季的运行一样,循环不已,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人死后返归自然,安然歇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痛哭是不通达生死的道理,不懂得命运的必然,所以才不哭了。(《庄子·至乐》)庄子发挥了老子所提出的生死相互转化的思想,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现在,天地造化万物,人的生命只不过是万物的一种样式,死亡只意味着个体生命的终结,死后回归自然,是世界万物千变万化的一个环节。 庄子反对常人的“悦生恶死”观念,用“生死齐一”的办法来消除生与死的对立。庄子在《大宗师》中讲第一种人认为万物未曾形成时,便是极限、尽头,不能再增进了;次一等的人认为万物形成了,把生视为流落,把死看作回归,这已经有所分了。再次一等的人认为,原本是空无的,后来有了生命,生命迅即死亡,把无当作头颅,把生命当作躯干,把死亡当作尻骨,谁能知道有无死生是一对的,

庄子逍遥游中的人生观

庄子逍遥游中的人生观 庄子逍遥游的思想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留下来的瑰宝,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其中包含着道家的忘自我、轻名利、达到真正逍遥的人生观,是一种以出世的精神生活于现实世界的人生观。 (一)正视“有待”和“积厚”的人生观 有待是指有所依赖,有所对待,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鹏徙于南冥,扶摇而上九万里,因其要等海动而生风,才能水击三千里,达其目的,所以大鹏不是真正的逍遥。庄子要借大鹏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只要有所凭借就不能达到无所依赖,要放下有待追求无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庄子认为,不是外物的客观条件和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要以一种心灵无待的心态去生活,心自由了,那么自己的世界也就自由了,就可以做一个随时起飞的大鹏了。 积厚的人生观是在“有待”背后隐藏着的,逍遥游在提倡无待的同时也在阐述另一种思想,借有待而飞的前提是已积厚,不然即便已有所待,仍无法达到目的。例如,在很少的水上放一个杯子就会黏住,放一片小草的叶子则能当做小船在上面漂浮是因其水薄。鲲化鹏能在北海上飞翔是因其水厚,这两个寓言故事都阐释了积厚的思想。想要将大如鲲之志存于心中就必须积厚,也就是说只有具大因、居大处,才能证大果翔大路。一个人要不断地追求学识的丰富,底蕴的增长。 (二)要摆脱功名利禄而“游”的人生观 《秋水》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在濮水垂钓,楚王使大夫两

人来请庄子,庄子持杆不顾,告诉二人“我只愿做快乐的在泥水中摆尾的龟,而不愿做被贡于高堂的龟。”庄子把功名利禄看作是对“游”的限制。“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求于功,有道学问的圣人无意于名。如藐姑神人利泽遐敷,年丰物阜,而不见其功。如唐尧那样荡荡乎有极大的功劳而民无能名焉。泯大功、隐大名是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将做那些能够为别人、社会谋福利的事情当做是生命本来应该有的一部分,而不是获得名利的工具。呈现出轻名贱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游大道——顺其自然的逍遥游 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只有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才是真正的逍遥,这里展现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观。人生免不了有阻碍、挫折、得到和失去,太过看重这些就会有欲望,列子御风而行是因其想要日行千里,因而有待于方术,把自然变化,世事变迁都视为自然而然的事,随着它的变化而生存,才是人真正应拥有的人生态度。 (四)“忘大我”的人生观 “无己”是逍遥游中的人生观的最高境界,很多人简单的把“忘大我”理解为消极的出世的人生观,本文更倾向其积极性。从大的方面说,有“我”是无法“泯大功,隐大名”的直接原因,无法忘我因而有所追求,也就有了功名利禄,悲欢喜丧的心态,忘记小我是升华到大我的根本途径,这是一种伟人的心态,把自己融入到世界之中,我即世界,世界即我,从而把为世界上的一切人、事服务当做自己本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庄子的重要论辩思想,宏观看来,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其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看起来虽是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是齐一,有其相似性;而人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内在没有所谓的是非同异,这种相似性决定了庄子齐物论断的主旨。 庄子的齐物论断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不同论断。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通过论述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不同,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突出事物的本真性。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突出天籁的不拘束,再次张显自然的可贵,只有返璞归真,才能达到无我境界,直至物我同界,真正融入自然之中。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用对比的方式引出第二个论断,进一步描述出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形态,并且明确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用朴素的辩证法论证了虚无和存在的关系,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引出人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用这种方式教导人们不要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重要的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 接下来大段地描述了庄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现实社会中的是非之争并没有意义,因为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非对错并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因为万物都会向它对立的那一面转化,是对立统一的,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万物的齐一性,既然是齐一的,那么是非对错就没有区别的必要,因为是非都是无穷尽的,不能用具体形态来断定事物的真假,而应该追本溯源,直至事物的本源。正是是与非没有其判定的标准,也就没有追求所谓的是非对错了,才智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大智若愚才是真正达到了一种境界。 通过逐渐深入,进一步指出没有区分大道的根本评判标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是非无别,才是人之境界的升华。“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一段有无之辩,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来论证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对象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与天地共存,万物同长,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顺应事物的发展,才能得到不同反响的效果。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区别是非曲直的必要。道德修养高的人已经达到了对事物的超然态度,利害已然在身外,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这样也让自己更加超脱,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论述中庄子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周即蝶,蝶即周,物化登仙、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直达庄子本意,无所凭依,物我两忘。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论述生动形象,在中国文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整篇文章都强烈地透视出早期朴素辩证思想的观点,但其中也有不少诡辩的内容,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所以在学习这段文章时,要细心体会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