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但是与此同时,这个时代也涌现了不少风云人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篇一:《坚持“最后五分钟”造就成功——读“蒋介石传”有感》

摘要:作为一代枭雄的蒋介石,从一个没有背景的小人物,如何成为中华民国党政军的最高领袖的呢?蒋介石在世时,平素在多种场合爱讲的一句话,就是要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他一生都在倡导的坚持哲学,也是他对部下的一贯要求。愚以为蒋的坚持,造就了他的成功。

关键字:蒋介石生平坚持

蒋介石生平简介及评价: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赴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4.12事件”,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继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皖南事变”后,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在1937年—1945年期间,蒋介石成为中国最高抗战统帅,蒋介石领导200多万国民革命军坚持8八年抗战,蒋介石纵有千错万错,也不应该将其丑化矮化,也不应该将其全盘否定,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参加的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

《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共统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中华民国总统。1949年,蒋介石父子退居台湾之后一直反对台独,反对美国分裂、“托管”台湾。

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布赖恩〃克罗泽。有人说蒋介石是失败的,是个悲情人物,由于其性格缺陷而导致其失去了中国,是个失败者。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蒋是个成功者,因为他成为了中华民国的总统,基本解决了军阀势力割据的局面;领导全国抗日战争勉强取得了最后的惨胜;固守台湾,为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为台湾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为了封锁、遏制中国大陆,欲让台湾独立,蒋介石坚决顶住了,他说:“谁要台独,我要谁脑袋!”)而本文仅从蒋介石的一个品质——坚持,来简单探讨一下他的成功。

蒋介石一辈子坚持的三件事:学习、革命、写日记!

坚持学习,不断修身,完善自我,方能具备抓住机遇的能力,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蒋中正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正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也正是蒋的坚持学习,造就了他成功的第一步。蒋的母亲为年仅四岁的蒋介石请了一个塾师,在不到九岁时就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四部书要求中国所有有志青年都得在不大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时就能句读背诵。9至16岁期间,蒋介石还学习了“五经”:《诗》、《书》、《易》、《礼》、《春秋》。蒋介石17岁那年曾求学于一位叫顾清廉的人,此人在奉化镇办了一家名字很古怪的文学馆,馆内收藏了许多经史子集。其中有一部书可能要比别的任何一部都要重要得多,这就是中国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馆内还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督曾国藩的著作,对青年蒋介石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他的老师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孙逸仙和即将爆发的革命的情况都告诉了他。私塾学堂满师后,蒋介石又去了这个镇上的一所学校——龙津中学堂,不过他在那里只

待了三个月就突然决定去东京学习军事。1905年5月,蒋介石乘船东渡日本,可是这首次东渡却有点虎头蛇尾。帝国军官学校没有革命者的落脚之地,拒绝接纳他们。蒋介石眼看着不久将不得不回国,他就去学日语。1906年,尽管有段日子他曾抱病在身,但他还是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考入了保定军官学校。1907年春,他注册进入东京振武学堂。1909年11月底,蒋介石从军校毕业。1912年8月,不甘谋职于袁世凯麾下,他决定返回东京继续学习他的军事。1914年蒋介石回到东京,开始整天钻研中国哲学和军事著作……从蒋介石的这段求学经历中可以看出,蒋介石是在不断学习的,这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和品质,使蒋介石不但具备了在动荡和战乱年代应具有的军事理论知识,从而使其能在日后得到身边缺乏军事人才的孙中山的赏识,从而当上黄埔军校的校长,奠定了其日后成功的重要的第一步;同时,这种坚持学习,也使其培养了坚韧的勇气和品质,学会了如何用人驭臣之术,为其后来成为一统民国之党、政、军大权打下扎实基础。

坚持革命,坚持抗战,“屡陷逆境”,但总设法从逆境中脱身。“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之决心与毅力,奋斗到底。革命党不能为经济环境所困,应以特殊之精神与本身之劳力推进一切革命工作。人在遇到困难重迭阻碍横生的时候,往往容易灰心,这是不足怪的,但我们既是革命党的党员,就应该有过人的坚忍和勇气。”接着,蒋介石提出他的很著名的一句话:“凡事成功不在起头而在最后五分钟。”

1905年东渡日本打算学习军事的蒋介石虽说未学成军事,但却在东京结识了后来成为他革命的良师益友的陈其美——人们通常把他看做孙逸仙的最有才华的早期追随者。1907年蒋在东京陈其美介绍他参加了同盟会。蒋介石第一次参加同盟会的大会时,会后陈其美向孙逸仙引见了蒋介石。当蒋介石还在军校学习时,孙逸仙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华南各地就进行了不少于七次的革命尝试,但都失败了,他的许多追随者被杀了头,清朝的统治依然如故。蒋介石每次总是主动提出要为革命出力,但每次都由于出于长远的考虑而被拒绝,孙逸仙说,他为革命为中华能作的最大贡献就是完成他的军事学业。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他便决定暂时放弃在日本的军事学业,马

上回去参加革命。蒋介石正打算去德国继续他的军事学习时,孙逸仙为推翻袁世凯而发动了“二次革命”。蒋介石立即赶往上海投奔陈其美,担任了陈的参谋长。1913年7月23日,按照事先的计划,陈其美宣布上海独立,但这次也和以前一样,革命者举事迅速,失败也迅速。他们攻打的制造局防守严密,战斗中蒋介石还被一名哨兵抓获,但他设法逃了出来。蒋介石失败了,但并没因此而失宠,在孙逸仙眼里,他甚至变得更坚强了。1914年春他再一次意识到这些问题。这一年他被派往上海去执行一项任务,在那里组织一起暴动,他计划制订得十分完善,但方法有点欠缺,蒋差点被抓。1915年夏,蒋介石又迎来了所谓的“第三次革命”,与前两次一样,这一次的结果仍无起色。蒋介石第一次——但并非最后一次——效法袁世凯惯用的伎俩,策划了一起暗杀行动。因为上海守官两度挫败了蒋介石占领该城的企图,这一次蒋得将他干掉。于是两名国民党刺客——一个是神枪手,另一个是怀揣炸弹,于11月10日找到了暗杀的目标,但关键时刻他俩却变节自首了。12月5日,原定的海上援助攻城计划只得告吹,设在法租界内的革命总部也被法国巡捕捣毁,蒋介石爬到另一幢楼上才得以脱险。1916年春,蒋介石恰好又给袁世凯制造了个麻烦:他占领了位于长江南岸介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的江阴要塞,后来他的部下纷纷离去,只剩他孤身一人守着要塞。这一次蒋介石又遭到了失败,不过他再一次逃脱了。

革命初期的蒋介石,也是一革命的热血青年,屡屡失败,多次冒着被捕牺牲的巨大风险,却总是依然坚持革命,而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会战,打了3个月,国军以伤亡40万的代价,打死打伤使日军4万多人,是抗战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战役。这个战役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淞沪会战后,上海随之失守。这时候,蒋介石分析了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和整个抗战的形势,认为上海丢了以后南京难于固守。决计迁都,长期抗战,粉碎日寇迫订城下之盟的妄念。蒋介石随即开始把南京工厂重要设备全都用轮船一箱箱运到重庆,开始迁都计划以和日本打持久战。他在日记中

写道:“抗倭最后地区与基本线在粤汉、平汉两路以西。”又写道,“抗倭之最大困难,当在最后五分钟。”强调仍然要坚持最后五分钟。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蒋介石召集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当时的情况是:“主和主战,意见杂出,而主和者尤多。”汪精卫本来对抗战就信心不足,这时更加缺乏信心。他向蒋介石提出,是否可“以第三者出而组织掩护”。显然,汪企图抛弃抗战国策,在国民政府之外另树一帜,以达到其叛国降日的目的。孔祥熙这时也从“倾向和议”发展为“主和至力”。蒋介石认为,与日本议和,外战可停,而内战必起,国家定将出现大乱局面。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最危之点在停战言和。”蒋介石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也正是蒋介石对抗战的坚持,拒绝投降,从而最终迎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转机,从而实现了中国抗战的胜利,因此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中国,在二战结束后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及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坚持抗战方面,蒋介石功不可没。

坚持写日记,一写就是半个多世纪。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一直记到1972年,记了57年的日记。蒋介石日记内容比较丰富,写他的工作、写他的生活、写他的读书,写他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以说蒋的日记有比较高的历史价值。蒋介石的日记有比较高的真实性。第一,他记了他对他的同事、他的部下、他的朋友、他的亲戚的感想。蒋介石是一个爱骂人的人,谁都骂,比如说孔祥熙,这是蒋介石的亲家,蒋介石在日记里骂他“无耻之至”,宋子文也是他的亲戚,蒋介石骂他嚣张跋扈,绝对不能够再使用他。孙科是的公子,蒋介石骂他说是阿斗,说孙科这个人,不仅卖党而且卖国,是的不孝子孙。国民党的一个空军司令周至柔,蒋介石骂他说枪毙十次都不够。这么一本谁都骂的日记,蒋介石生前可以公布吗?不能公布,所以说蒋介石的日记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不是为了做秀。第二,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许多他的私生活,比如蒋介石早年很好色,蒋介石表示他要跟自己的好色进行斗争。比如说蒋介石逛大街,他对面走来一个女孩子,蒋介

石一看这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他心里就想这个女孩子很漂亮,当天晚上蒋介石进行思想斗争,他的日记里会出现这么一行字,前面四个字是“见色心动”,就是见到一个漂亮女孩子心里动了,下面五个字,“记大过一次”。蒋介石日记的价值就在于揭示了蒋这一辈子内心活动发展的过程,也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中国政坛的内幕,包括了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的内幕,这个是最吸引历史家的地方。

感谢蒋介石坚持记日记的好习惯,这不仅成为后人研究蒋介石本人的重要史料,也能够还原很多真实的历史。然而我想说的是,正是一件简单的写日记,蒋介石坚持了一辈子,这就是不简单的了,好的坚持的习惯,平凡的坚持,是像蒋介石这类伟人能够成功共同的基本品质之一。

曲折可以加速人的意志成熟;坎坷可以锤炼人的人格成熟;挫折可以培育人的性格成熟。而唯有坚持才有希望,如同你在黑暗中茫然绝望时看到的一缕光线;坚持就是毅力,仿佛是你在即将放弃时,无意中增加的一丝气力;坚持就是灵魂,支配着你不懈地为梦想努力,不断前进!坚持没有豪言壮语,因为坚持不是一时血气方刚的冲动,更不是心血来潮的努力,而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拼搏!蒋介石的一生就很好的诠释了坚持的含义,于是他取得了成功。

人人都有理想,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人人都在现实中活着,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于是,有一部分人展开了翅膀飞向了理想的天空,有一部分人却驻足在原地停滞不前。现实是残酷的,未来社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但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是一样的多。正视现实,为了你的理想而永不言弃,我们完全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我们的梦想;正视现实,为了你的未来永不言弃,我们完全有能力找寻我们向往的领空;正视现实,为了你的成功永不言弃,我们完全可以拥抱辉煌。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坚持——永不言弃。我们的明天会充满阳光,充满成功的喜悦。

总是在想,90后的我们,还在坚持着些什么?无论在坚持着什么,希望我也尽量一直拥有坚持的精神吧。

参考文献:

1、杨天石:《蒋介石日记与蒋介石其人》;

2、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

3、京中:《蒋介石评价》

4、合肥论坛,天下人《对蒋介石的评价》

5、百度百科《蒋介石》

6、红袖添香论坛,老李侃刀:《简论枭雄蒋介石的成功与失败》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篇二:《中国近代史人物评述——李鸿章》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汉族官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一生奔波劳累,是洋务运动中做事最多的的人。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卖国贼。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爱国、帝国主义、外交

人物简介: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正文:

前言:中国近代史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1840年,英国对清帝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外国资本的流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一个独立的国家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关于如何评价李鸿章,我想先从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入手,甲午战争使他一生事业名声

扫地,他也承认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没想到甲午一战,把我这个纸糊的灯笼给捅破了。现在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趋新实物,是李鸿章的特点,他认识到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不能只向外国人买兵器,所以他积极投身洋务,作为晚清五大洋务集团,拉开了近40年“洋务运动”“同光中兴”的序幕(而且他也是谢幕者)。一方面,他办实业,铁路、海防都是他最早创办的,另外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电报也,据说创造了47个第一,非常不容易。另一方面,他同时看到光有造机器的的机器不行,还要有造机器的人和懂原理的人。于是他派遣留学生。近代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学堂,陆军军官,都是李鸿章派的,不过留学周期太长,而洋务急需人才,于是聘请洋人,聘请土籍科学家如徐寿、华恒芳等。另外设立翻译官,翻译了很多科学、军事方面的书籍然后办学堂,做了很多事情。在办军事工业后发现国不富就无法养兵。于是又办民用工业,办轮船招商局和洋人争利,开煤矿。办民用工业钱不够用,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评价鲁迅近现代史论文3000字

评价鲁迅近现代史论文3000字 篇一: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 (3000字) 鲁迅 一、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五四”时期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该期间出版了第一篇小说集《呐喊》。 1924~1926年,是鲁迅边战斗边探索的时期,也是他战斗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该期间创作了第二本小说集《彷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 1930~1936年,是鲁迅战斗创作的第三个高峰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鲁迅是左翼文艺运动的光辉旗手,是中国文化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二、小说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其总主题是反封建,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呐喊》第一篇《狂人日记》,小说塑造的狂人形象,就作者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来说,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者的形象。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作品中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在艺术上多姿多彩,以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为主要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故事新编》一共收录历史小说8篇。《补天》(女娲)、《奔月》(后羿)、《理水》(大禹)、《非攻》(墨子)、《铸剑》(眉间尺和宴之敖)、《采薇》(伯夷、叔齐)、《出关》(老子)、《起死》(庄子)。 《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是对中国戏曲艺术这一传统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故事新编》以它丰厚的思想内容和特别而多样的格式,占有重要地位。 三、杂文 鲁迅一生写的最多的是杂文,前期作品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四本杂文集,后期有《而已集》、《三闲集》、《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十本杂文集。 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鲁迅前期杂文侧重对封建性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充分体现了以科学民主为旗帜,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五四”精神。同时还探索和研究国民性问题,暴露和批判了卑怯、惰性、保守、巧滑等国民性弱点。具有深刻性。

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但是与此同时,这个时代也涌现了不少风云人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篇一:《坚持“最后五分钟”造就成功——读“蒋介石传”有感》 摘要:作为一代枭雄的蒋介石,从一个没有背景的小人物,如何成为中华民国党政军的最高领袖的呢?蒋介石在世时,平素在多种场合爱讲的一句话,就是要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他一生都在倡导的坚持哲学,也是他对部下的一贯要求。愚以为蒋的坚持,造就了他的成功。 关键字:蒋介石生平坚持 蒋介石生平简介及评价: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赴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4.12事件”,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继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皖南事变”后,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在1937年—1945年期间,蒋介石成为中国最高抗战统帅,蒋介石领导200多万国民革命军坚持8八年抗战,蒋介石纵有千错万错,也不应该将其丑化矮化,也不应该将其全盘否定,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参加的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价论文

从曾国藩看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农耕家庭,但却成就了一代大将之才,文通程朱理学,武能制太平天国起义。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的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本篇论文从他的生平简介开始,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详述了三件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事。从对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大重要人物的人物剖析开始,渐渐的了解那个时局动荡的时代。并通过他的一生,看到了我们普世价值中对于人生起伏的“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般释然。 曾国藩,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五岁启蒙,次年入家塾“利见斋”。早年多次应试不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此后仕途平坦,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授礼部右侍郎。不久署兵部右侍郎。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道光三十一年(1852年)生母去世,丁忧回籍。此时太平军已攻入湖南,气势正盛。咸丰二年底(1853年1月),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一月后,太平军攻占江宁且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曾国藩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湘军。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咸丰四年(1854年),发布《讨粤匪檄》,率师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贞祥部击败,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休整后,重整旗鼓,当年攻占岳州、武昌。 咸丰六年(1856年)坐困南昌。9月2日,洪杨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南昌解围。两年后,湘军攻占九江,气势颇盛。十年(1860年),湘军围安庆。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8月,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命其处理“天津教案”。曾国藩深知当时中国远非西方列强对手,因此主张对外让步。发布《谕天津士民》的告示,对天津人民多方指责,诫其勿再起事端,随后释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绅民的不满。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于总督府后,朝廷命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南京两江总督府病逝。朝廷追赠太傅,谥文正。【3】 三件事: 一、买书(知识改变命运) 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在参加了七次小试后,终于童试过关,成为父亲的县学同学,并于当年取妻成了家。次年,曾国藩首赴乡试,竟一举中试成为第三十六名举人,并于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入都,准备第二年的会试。曾家几百年才出了这么个举人,可称是破天荒,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自然大喜过望,期待着他实现多年来曾家入官为仕的愿望。道光十五年的会试,曾国藩不售,由于昔年还要举办恩科,未免于往来奔波,曾国藩遂留住京师的长沙会馆读书一年。然而道光十六年的恩科,曾国藩再次名落孙山。于是,会试报罢,他由运河南下,经清江、扬州,自江宁(今南京)溯江而上,回转湖南。在金陵时,他在书肆见到一部《二十

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

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 从文献来看,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和策略的把握,既存在着完全否定的意见,也有赞誉有加,甚至把李鸿章奉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的观点。 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范文一:晚清风云人物李鸿章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

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当时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 这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能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鸿章。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以李鸿章为首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外交家利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尽一切可能的维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大致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保留的一份坚实的基础。 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与洋务运动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件事决定了历史与后人对他的评价。 但是,其中所掩埋的历史事实有多少,我们谁也不知道,因而我们所给出的评论,都不能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关于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论文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因为中国近代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但是时势造英雄,也涌现出了不少关键人物。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人物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史人物的论文篇一:《浅评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摘要:他,极力主张兴办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他,坚决反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差使中国失去了西北的大面积领土……他,就是功过是非集于一身,在近代史上被纵说纷纭、评判好坏不一的清廷官员——李鸿章。我幵非为其正名,亦无意恣意诽谤,只是根据辩证唯物观点,站在尽量公正的立场分析他对于中国近代史不可磨灭的影响,或好或坏。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李鸿章 晚清重臣李鸿章,他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兴办洋务运动,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最后哀荣。从他步入仕途之始,“四十年来,中国之大事,无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对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评价,在他盖棺后的100多年来“论犹未定”。有说其有误国、卖国之罪的,一说他有爱国进取之心,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论不过是过世亐烟罢,我也只是仅仅根据其人其事对近代史的影响谈些个人看法,毕竟在近代史上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不灭,一味颂扬或者盲目贬斥都暂且放开一旁吧。 根据历史先后顺序,我拣选了一些重要事件,且发表我的一愚之见。 一、“壮年戎马” 壮年李鸿章,是考取功名之后,投笔从戎的。那时的他,初出茅庐,被曾国藩赏识。他曾奉曾国藩之命整顿团练,招募新兵编练淮军。1864年,率部攻兊常州,再攻占太平天国首府南京。1865年,署两江总督。旋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镇压捻军,接替曾国藩为“剿捻钦差大臣”。可以说他是戎马十年了。

中国近代史人物论文

中国近代人物——孙中山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早期革命活动:1、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联络海外华侨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渐渐形成,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准备。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推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领导了多次革命活动:黄花岗起义等,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的志气,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4、提出了三民主义: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极大的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历史评价: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特别是在学医行医期间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等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与支持。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1. 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被一些人视为具 有伟大历史功绩的英雄,而被另一些人批评为无情专制、政治家犯错 的罪魁祸首。人们对毛泽东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历 史背景。在毛泽东执政期间,尽管中国经济和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数百万人被逮捕、被打、被折磨,这种暴力行为 对中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的。 2. 孙中山 孙中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 孙中山的主张是“三民主义”,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人民生计”。孙中山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和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影响。孙中 山的志向和品格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人物。 3. 钟南山 钟南山是中国的医学家,也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代表人物之一。他 在面对疫情时积极行动,挺身而出,带领着中国的医疗团队,为中国 人民和全球人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他的行为和态度展现了一

个伟大的公民和医学家的品质,为全球疫情的应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和教训。 4. 周恩来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改 革开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的政治家,周恩来的思想和行为一直被世人所尊重和崇敬。周恩来有 很高的道德标准,他注重人民利益,懂得在政治和外交中保持平衡。 他的领导风格和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5. 李嘉诚 李嘉诚是一位香港商人,在现代中国商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在中 国香港的投资和经济发展上贡献巨大,其商业帝国产生了重要的社会 经济影响。李嘉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实干精神的企业家,也是一个社 会公益活动家。他积极参与慈善和教育事业,关心港人的民生和社会 福利。李嘉诚在香港社会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其正直、执着、 勇敢的品格也为年轻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6. 文化名人 中国近代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不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鲁迅和茅盾两 位文学巨匠。鲁迅是一位反映现实的作家,他的文章直击人们的心灵,

李鸿章人物评价三篇(精选范文)

李鸿章人物评价三篇(精选范文)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晚清权臣李鸿章,他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铜章,安徽合肥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同年署理两江总督,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1898,李鸿章赴欧洲。在俄国接受沙皇贿赂(此情节疑是日本伪造消息,存疑),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这对于俄国将侵略矛头进一步伸向华北及长江流域,进一步对清政府施加影响,争夺远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李鸿章在1901年签订了卖国的《辛丑条约》。1901年11月去世。 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好人.但是生不逢时,被推到了浪尖口,结果被人们骂为汉奸.这实在是千古大冤,西太后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也有人说"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写的一手好字,是个大才子。死后也没留下什么遗产,可谓也是个清官。 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有好有坏,让人感到可惜,中国就是在他那个年代才开始衰败的,所以他也是有责任的.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 梁启超倡导的近代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连接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桥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范文一:关于梁启超的小论文 摘要:1922年梁启超撰文《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对近五十年中国的一些变化分三个时期作了总结。中国在这之前的现代化改革困难重重,原因多种多样,不过总归认识逐渐深刻。而文中只字未提孙中山与革命派,组件两派矛盾重重。关键词:梁启超,旧民主主义革命,洋务运动,孙中山,新文化运动。正文: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虽然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但是其见识以及思考却并没有局限于维新派的一次成败得失之中。作为中华社会变革的先驱者,其在1922年的《50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以广博的视角分三期较完整地概括了鸦片战争以来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社会对国家变革的探索路程。 第一期指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甲午中日海战开始深入转型这一段时间。鸦片战争之前,其时闭关锁国了百年之久的中国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人用火枪大炮强硬的敲开了中国的国门,兵甲之争从广东沿海起始一路北上直至江浙一带。满清认输,割地赔款,开放边境人外国人驰骋往复,其后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罗斯趁火打劫等一系列重大打击接踵而至,将满清,将中国的大梦打击的支零破碎,中国人已经明白了自己有缺陷,但是在五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毕竟还在,还没有人能从根源上找到中国的缺陷,只是觉得外国只是兵甲尖利罢了。所以这一时期,众多晚清名臣组成了洋务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梁启超先生将之概括为弥补器物上的不足。对西方“器”的学习一直进行到了1898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巍巍水师被日本人轰的七零八碎,中国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导致如今的国势积弱。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关键词:近代史,导师,人物,精选,推荐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简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内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 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人物典型选择研究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选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典型;选择;教学 历史首先是人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其活生生的行动书写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纵贯历史170多年,涉及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仅以《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 教材而言,直接提及的有名有姓的古今中外人物就有376位,充分显示了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76位人物,以历史时期划分,包含古代人物22人,约占人物总数的6%;近现代人物354人,约占人物总数的94%.以国别划分,外国50人,约占人物总数的13%;中国32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87%.以重要程度划分,被列入教材目录的人物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2%.

中国近代史人物关于梁启超的评价论文

中国近代史人物关于梁启超的评价论文 摘要: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在我国近代思想史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人的近代化” 这一重要的启蒙主题,他把“新民”作为解救中国的方案加以论述,提出了国民性改造与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文化重构议题,这在今天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民思想启蒙 梁启超的“新民”学说是对中国近代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贡献,他以“新民”说回答了 中国近代关于如何培养和造就近代的理想人格这一现实问题。“新民”这一词源自《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总体上 是想通过做启蒙工作,把民众培育成具有新型人格的国民,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 现代化。 一、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发展与内容 十九世纪末,晚清社会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近代化”伴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行程趋于停滞。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多舛命运引起了进步人士更深层 次的思考。梁启超流亡日本后,一方面广泛学习和研究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另 一方面深刻地总结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他在经历一番痛苦的思考过程后逐渐认识到,近 代中国由于缺少文化意识层面的改革所造成的国民性的愚弱是中国当前问题的病根。梁启 超因而将国人对近代文明的认识触角触碰到了“精神文化”的层面。紧接着,梁启超发表 了《新民说》、《新民议》等一系列有着重大影响力的文章,由此也建构了他“新民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该理论的出发点是想通过引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学说,来批 判封建专制制度对国民心理的摧残,从而洗涤国民奴性,提高国民素质,进而为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培养出合格的国民。梁漱溟明确指出“余为新民说,欲探求我国民腐败堕落之根源,而从他国所以发达进步者比较之,使国民知受病之所在”。他认为“新国”必先“新民”,他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梁启超将“新民”视为 中国当今第一急务,指出了“人的近代化”对于“社会的近代化”的重要意义。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来实行“新民之道”。 一激烈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道德,以帮助国民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培养独立 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 梁启超认为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是造成国民道德缺陷和国民性衰弱的罪魁祸首,他还 列数了专制制度的十大罪状,指出正是这些罪状使人民沦于奴隶的境地,养成了“奴性” 的道德,因此他提倡“破坏主义”,主张用激烈的手段彻底地扫除封建制度及其一切附属物。他还指出了我国国民性的种种缺陷,认为务必要来一次彻底的改造,而争取自由、解 放思想,同封建道德彻底地决裂是达到此种目的的关键。梁漱溟极力歌颂自由,他说“自

2022年近代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3篇

2022年近代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3篇 摘要:评论历史人物不能仅仅以三七开、四六开等中间人物来进行评论,应全面具体的进行分析。评价李鸿章也不能仅仅就以外交为据,就下定论,应全面看待其一生,对其为官、外交、洋务等方面进行深刻的了解后再具体客观地进行评定。 _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所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实行不下去了。此时的__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二是争取民族生存和发展、积极学习西方,促进__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转型。李鸿章在领略到洋枪洋炮的厉害后,冲破重重阻力,开始了__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所以有人认为:李鸿章是__近代化的开拓者、奠基人李鸿章是向__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李鸿章的主张明显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他倡导的洋务运动推动了__近代化的发展,在这方面来说对于清朝的发展是有功的。李鸿章能在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看清历史发展的走向,并适时的做出相应的举措,所以堪称是一代杰出人物。 一、考察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 分析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 , 弄清其思想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 , 对历史人物本身作历史考察 . 这是从历史人物自身成长的线索中考察他的思想行为归宿的基本方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伟人也是人,伟人也会犯错误,但是他对社会的发展的贡献亦是不可以磨灭的。每个人的一生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一生在不同的阶段所经历的事情也是不同的,所以其

阅历也在不变变化,从而其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所以评价一个人不能说只停留一个时间段,应该对历史人物进行宏观全面的认识再对其进行评价。 欧阳跃峰先生提出李鸿章既不是职业的外交家,也不是专职的外交官员,而是另有职责的地方官员。李鸿章一生中从事外交活动的时间累计起来,也远不及他作为封疆大吏主持地方军政事务的时间多。忽视其本身职权范围内的大量政务活动,而仅仅抓住临时派任的外交活动作为评价李鸿章的主要依据,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林璧属先生写道: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功过,必定要结合其一生的全部活动进行综合考察,但结合历史人物一生的全部活动,并不是要考察其一生的经历,也不是要终其一生的活动,将所有的活动都加以陈述和判断。以其产生了历史效应的实践活动作为评价的根据。 二位先生都同意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纵观其一生的活动,而不是仅仅以其中某一段时间为依据并对其进行评价。李鸿章固然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但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仅仅是他一生经历的一小部分,他毕竟没有决定权,真正做出决定的是清政府,而他只是做了代言人而已。如果李鸿章不去签署,还会有其他人去签署,那如果是其他人签署,历史是否还会给他戴上卖国贼的帽子?然而在李鸿章一生中兴办洋务,倡导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也无疑是高瞻远瞩之举,对__的发展也是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在评价李鸿章时不能因为他所做的事产生不好的结果就全盘否定,我们同时也该看到他其他方面对历史发展的贡献。 林璧属先生后来又说到:具体到评价李鸿章评价,其一生中的确以处理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修身、齐家、治军、为学、为官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曾国藩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篇一:《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曾国藩》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同时,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通过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从正反两面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 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增屠户”、“卖国贼”的徽号。然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评价曾国藩,亦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曾国藩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有其本质的致命弱点。第一,太平天国没有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评价李鸿章 2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评价李鸿章 梁启超如何评价李鸿章:在诸葛亮之下郭子仪之上一提起李鸿章,更多的人会把他与“卖国贼”、“民族罪人”的字眼联系起来。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纵观李鸿章一生纵观李鸿章一生纵观李鸿章一生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可圈可点处众多可圈可点处众多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但是在皇权体制下但是在皇权体制下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没有实现其抱负没有实现其抱负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国之大器国之大器国之大器国之大器,百年不遇百年不遇百年不遇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

为卖国贼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这个观这个观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评价李鸿章 ∙实干爱国者在中国封建制度中,自秦始皇立郡县制到雍正帝设军机处,中央政权最大限度的集中到了皇帝手中。专制制度在神州大地上历经二千余年的发展达到顶峰后,终于走向了衰败。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终于摆脱了中世纪的枷锁,释出虎狼本性,以肆志于东方。青年李鸿章天资过人,志向高远,这可以从李鸿章20岁时所写的一首诗中看出:“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后悔迟。壮志不消三尺剑,七彩欲试万言诗。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李鸿章:《二十自述》)在军事上,李鸿章东征西讨,剿太平军,定捻军,以其实际行动维护着在风雨中飘摇的清廷。而在平定内乱的战争中,李鸿章更是认识到了西洋军事的厉害,极力将自己的军队西化。招揽人才,购买先进武器,雇请外国教官,学习西人军队的战争方式。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数千年来未有之时代。西方的入侵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混乱。犹如生来高贵的皇家贵胄,一夜巨变之后成立人人可贱之的贫乞儿。这样巨大的落差,让整个封建社会上层都无所适从。面对如此巨变,有人固守成规,有人崇洋媚外。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志士,明智的看到固步或媚外,都不能真正解决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结症。对于学习西方,李鸿章从不含糊。从淮军的建立到北洋水师的建成,再到“求富求强”的洋务企业。李鸿章竭尽所能的修补着清廷这艘破败的龙船。 ∙弱国之相的无奈自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李鸿章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