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冲刺复习资料:中国新闻传播史(13)

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冲刺复习资料:中国新闻传播史(13)

台山学习中心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冲刺复习资料:中国新闻传播史(13)简要评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简要评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新青年》创刊的背景。改造国民性、启蒙。

《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1915年9 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

《敬告青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1922 年7 月止,共9 卷。陈独秀主编。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18年1 月,第4 卷第1 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制。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上中主要的宣传贡献。《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1、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五四时期办过哪些报刊?有何影响?

毛:五四时期的“三大评论”:《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星期评论》, 周:天津的“新曙光”,“全国的学生会报冠”连续在《益世报》上发表56篇通信,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旅欧华人的斗争和中国留学生的艰苦生活。青年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青年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1、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

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思想旗帜

3、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

2018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十)

2018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十) 《暂行报律》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基本内容为: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3月6日,上海报界俱进会代表十几家报纸专电南京临时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孙中山知道此事后,于3月9日下令撤销《暂行报律》。 “横三民报”民国成立后,在“政党政治”潮流的影响下,全国掀起了“政党报刊”的出版热潮。自由党在上海创办了《民权报》,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民权报》与同时在上海出版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被人民称为“横三民报”。它们与《大共和日报》和《民立报》公开论争,成为当时“激进派”报纸“癸丑报灾”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在被称为“癸丑报灾”。 东京通讯社1915年7月,邵飘萍在东京留学期间组织的,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它首先向读者报道了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秘密商议中的“二十一条密约”的详细内容,对国内的反袁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报业短暂繁荣的表现:北京市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以下依次是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报纸的急剧增加,反映了当时社会大变动期间人们对新闻的渴求。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还出了午刊、晚刊。新出版的报刊中,绝大多数是政党报刊。除了“同盟会-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政党系统的报刊以外,一些小的政党,政治团体和个人也办了不少报刊。 原因: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一方面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和法律,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止清朝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 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统新闻事业的手段: 1、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袁世凯自从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就立即着手创办和收买报纸。先后在北京、上海、长沙创办了多家报纸,比较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和《神州日报》。另外,据统计,袁世凯执政期间直接或间接收买的报纸在125家以上。 2、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为了使摧残舆论的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戒严法》、《治安警察法》、《报纸条件》和《出版法》,对报刊的登记,出版、发行、言论、采访、编辑等活动横加干涉。北洋政府颁《报纸法》。 3、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袁世凯时期,多家报纸被封,报人遭迫害,使得全国报纸总数始终维持在130-150上下,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的低潮。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8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总复习名词解释题论述题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敦煌进奏院状 即现在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官报,是199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两份“进奏院状”均属敦煌文物,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现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其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两份唐代进奏院状的实物,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新闻传播工具。 宋代小报 “小报”始见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是当时对非官方纸的习惯性称呼,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小报”本身并没有言论,只是通过他所选刊的文件和消息来表示他的倾向,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读者范围很广,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它是中国民办新闻事业的开端,也是世界新闻事业的开端。 黄皮京报 清代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早期报房出的报纸,一般没有报头,也没有封面。同治以后各朝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普遍加了封面,大部分封面使用黄色连史纸,因而被称为黄皮京报,普遍有了报头。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三大部分。它是臣民们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主要信息来源。其读者在清代的早期和中期,绝大部分是朝野的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时务文体 一种“报章文体”,指维新派报刊开创的一种新的、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通俗浅近的报刊政论文体,具有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的特点。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的最好,所以称为“时务文体”。后来,又因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成熟,所以又称为“新民文体”。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黄远生的“四能”说 1914年,他在回顾自己的新闻生涯时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所谓“能想”,就是“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所谓“能奔走”,就是“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所在,以时访接”;所谓“能听”,就是“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所谓“能写”,就是“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风度”。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2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2 (总分:90.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4,分数:20.00) 1.穆青(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用穆肃的笔名发表文章。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曾在新华社工作,任社长。发表过很多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 解析: 2.“大跃进”(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 解析: 3.邓拓(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以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共集团”,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 ) 解析: 4.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分数: 5.00)

中国新闻传播史复习大纲

中国新闻传播史复习大纲 一、问答题 1、瞿秋白参加过哪些新闻传播活动? 2、怎样看待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3、胡适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有何贡献? 4、邹韬奋参加过哪些新闻出版活动? 5、廖承志参加过哪些新闻传播活动? 6、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过来的? 二、名词解释 1、《新闻报》 2、《申报》 3、《循环日报》 4、“竖三民”报 5、《中国日报》 6、中央通讯社 7、《人民日报》 8、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 9、《中央日报》 10、中央广播电台 1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2、《新华日报》

13、《华商报》 14、《红色中华》 15、黄远生 三、多项选择题 1、明清京报所以能够长期盛行是什么原因?A、与官报的内容完全相同 B、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允许 C、当时根本没有官报 D、消息来源大多来源于内阁发布机关 E、因为人民需要,统治者屡禁不止 2、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A、封建统治者默许出版 B、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的运用 C、封建王朝内外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D、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E、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抗争斗争的形势 3、我国古代报纸产生在唐朝的原因? A、由于具备了发行手抄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阶级斗争十分激烈

C、由于藩镇割据势力需要了解朝廷动态 D、由于外族入侵,人民关心政治变化 E、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4、《万国公报》的主编是? A、马礼逊 B、林乐知 C、麦都思 D、李提摩太 E、福开森 5、梁启超办过的报刊有: A、《中外纪闻》 B、《中国日报》 C、《时务报》 D、《新民丛报》 E、《湘学报》 6、《申报》的历任主持人是: A、林乐知 B、美查 C、福开森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原始人群在群居互助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信息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氏族社会,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言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语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新闻传播是语言产生后较高层次的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口头传播;烽烟;旗鼓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 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1813 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 年1 月15 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 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 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 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 世纪50 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 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 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90 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2016尔雅军事理论考试 期末考试

关于“顶放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A、实行运动战与坚守防御阵地战相结合的原则。B实行诱敌深入与坚守防御阵地相结合的战法。 C、全面发挥游击战的配合作用和战略作用。 D、作战形式不宜过多,民兵组织不宜长期存在。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九变篇》指出克服将帅之“五危”,指的是()。(1.0分) 1.0分 ?A、 死拼、易怒、好冲、好名、不攻 ? ?B、 怕死、易怒、贪婪、好名、保皇 ? ?C、 死拼、怕死、易怒、好名、保民 ? ?D、 好冲、易怒、贪婪、死拼、好名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三个世界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1.0分)1.0分 ?A、 斯大林 ? ?B、 华盛顿 ? ?C、 毛泽东 ? ?D、 希特勒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的代表作是()。(1.0分)1.0分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

《论持久战》 ? ?C、 《井冈山的斗争》 ? ?D、 《论十大关系》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民兵的各种传统战法不包括()。(1.0分)1.0分 ?A、 麻雀战 ? ?B、 地雷战 ? ?C、 地道战 ? ?D、 步兵战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古代欧洲国家军事思想的典型代表不包括()。(1.0分)1.0分 ?A、 古希腊军事统帅埃帕米农达 ? ?B、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 ? ?C、 迦太基军事统帅汉尼拔 ? ?D、 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第一颗带有军事意义的卫星产生在()。(1.0分)1.0分 ?A、 苏联 ?

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的民营报刊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脉络 明代的民间报房及卖报人 清代的报房京报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清末民初国人办报的开始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王韬的新闻思想 《申报》的创办与发展 中文大报的诞生与发展 《大公报》的发展历程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脉络 1.中国古代的民营报刊 (1)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末年以前的小报,只是偶尔以“别录单状”、“妄作朝报”之类的方式出现,还没有专业化。 (2)小报以京师官员的任免情况、臣僚的奏章内容、军队演练和布阵方法、朝廷秘闻 和轶事吸引受众,而使朝廷不悦。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后,小报的传播更加广泛,诸多人将小 中 国 民营 报刊的发 展

报“传播街市”,并因此“坐获不赀之利”。 (3)在宋代出现了专门卖新闻的人。 (4)小报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着持续的新闻源。 2.明代的民间报房及卖报人 (1)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专门经营报房的民间卖报人。同时,报房还雇用了一批“报子”,专门负责传递和通报某一特定的讯息和消息。 (2)报道教育方面的消息是明代报纸的一个重要内容。 3.清代的报房京报 (1)清代统治者在取得全国政权后,继承了明代邸报的传报制度,到雍正、乾隆年间,皇帝的办事机构军机处开始主持这项工作。 (2)鸦片战争后,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士大夫阶层迫切需要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获取新闻。但是清代官报还停留在“手写”的抄传状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民办报纸除京报外,各省省会和重要府城还有自己的私营报纸——辕门抄。辕门抄和当地发行的京报相配合,成了地方人士了解中央和地方政情的两条重要渠道。 二、清末民初国人办报的开始 1.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1)19世纪30年代的广州,已经出现了不少英文报纸,它们不仅提供商业性的情报,还经常探讨对华政策,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英美国家的对华立场。林则徐敏感地意识到英美在华商人创办的外文报刊的情报价值,积极组织通晓中英文的众多人才翻译外报,从而及时获知各方面对禁烟政策的反应、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新闻传播史 复习资料

中新史 1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最早的报纸是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2敦煌进奏院状两份,1907年前后被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取走,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3为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宋代实行定本制度。所谓定本,即是根据进奏官采集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宰相们进行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宋代的定本制度,始于真宗咸平二年。 4小报始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5明代“邸报”的传抄和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 6中国近代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米怜作为该刊的创办人,一直担任编委,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办报的主要助手。 7 1822年9月12日,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该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8 1827年11月8日,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与行情报》1828年该报改名《广州记录报》 9 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 10 1857年11月3日,孖剌报馆创办《香港船头货价纸》,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11《北华捷报》被视为“英国官报”,19世纪90年代,上海英文报界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闻》和《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12在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该刊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创刊,周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他被称为在中国传播种子的人 13《中西教会报》,1891年2月创刊,由广学会发行,林乐知任主编,内容以报道教会方面的消息和宣传教义为主,是《万国公报》的姊妹刊物 14《上海新报》革新后不久,傅雅兰将编务交给林乐知主持。(率先头号字排版,四号字排正文) 15《字林西报》,《新闻报》创刊,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上海商业性报纸出现大发展的局面。 16《中西闻见录》在北京出版,突破了外人从事在华办报活动的最后一个禁区。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编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逻辑元点与研究范式 一、逻辑元点 1、“新闻”:中国新闻史 新闻的定义: (1)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则称,“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里的“新闻”,不仅指一种文体,而是包容新闻体制、新闻思想、新闻媒体、新闻人员、传播内容、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等在内的泛称。 1、“传播”:中国传播史 传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2、“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史 新闻事业: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的总称。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是新闻事业产生的最主要的标志。 3、“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二、研究范式 1、本体范式 (1)特点从新闻事业自身特点出发,描述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规律。 (2)历程 A、源起——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7年商务印书馆)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这本著作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不仅在于该书汇集、考证了大量的史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还在于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描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据此作出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始创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报纸经营时期。这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解放以后中断,被后来的研究者有意无意地摒弃。惜乎! B、回归——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作者试图探索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使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能够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历史分期:近代报业开创时期(1815—1845年)——外报垄断时期(1845—1895年)——民族报业勃兴时期(1895—1911年)——新闻事业职业化与多元化时期(1911—1927年)——新闻事业两极对峙时期(1927—1949年)。 2、革命范式 (1)特点以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为主脉络,对有关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换言之,这中历史分期法缺乏被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 (2)历程 A、源起——《中国报刊史教学大纲》(1955年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新闻班编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和文化学术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

2016年9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军事理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三个世界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毛泽东) 2.侦察的工作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个环节?(干扰信息) 3.关于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战争实施规模化) 4.原子弹之父是(奥本海默) 5.《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全)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不包括(民兵) 7.新概念武器发展至今已饶有成果,下列选项不属于新概念武器的是(核武器) 8.《孙子兵法》的核心篇章是(谋攻篇) 9.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宗教问题纠纷) 10.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实现军国主义的理论基础) 11.我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12.对于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精确制导武器是保障世界和平的有力武器) 13.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不包括(高投入) 14.下列关于科索沃战争的其实,说法错误的是(美国推行单极体制战略受到极大鼓舞) 15.”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句话出自(恩格斯) 16.下列关于高技术战争特征,描述错误的是(杀伤毁灭力量效能高) 17.世界第一款能用于实战的战斗轰炸机是(F-117) 18.核武器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着力提高核弹头的威力) 19.关于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在效能上强调精确打击范围) 20.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不包括(京沪战役) 21.在军事网络支撑下,作战过程的行动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低效能防护)

22.导弹按射程分类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巡航导弹) 23.中国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是(孙子) 24.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路)为核心,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安全保密、信息对抗等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 25.1978年,世界上第一支激光枪诞生在(美国) 26.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阅兵中出现的新的导弹是(长舰-10) 27.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提到的”两个强盗的故事”指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8.核武器爆炸后所产生的杀伤破坏因素不包括(病毒性感染) 29.《军争篇》的中心思想是(争取先机之利,掌握战场主动权) 30.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强国,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要以经济高速发展为第一要务) 31.关于民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民兵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由人民群众自由发起) 32.无人侦察机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侦察范围广) 33.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的特点不包括(出奇制胜) 34.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战略大决战的序幕是在哪里揭开的(山东济南) 35.古代欧洲国家军事思想的典型代表不包括(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 36.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最先发生的是(辽沈战役) 37.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战争) 38.信息技术的分类不包括(信息干扰技术) 39.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不包括(生物技术) 40.《九变篇》指出克服将帅之”五危”,指的是(死拼、怕死、易怒、好名、保民) 41.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该着重把握的因素不包括(分裂势力) 42.”变法图强,改革军制;奖赏军功,百家论兵.”这指的是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国防?(先秦时期)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5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5 (总分:100.00 ,做题时间:60 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 3 ,分数:15.00) 1. 报网互动(分数:5.00) 正确答案:( 2000 年以来出现的、具有中国新闻特色的新概念。指传统报纸和所属的新闻网站为了扩大影响力而采取的种种营销活动。2004 年以来被中国大陆很多家媒体采用,已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流动作。2007 年正式提出的一个概念,但其实之前就已有这一模式的雏形。报网互动,传统认为是一个关乎报纸的冬天是否来临的话题,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已上升为报纸营销手段、报纸理念等新的层次。 ) 解析: 2. 微博(分数:5.00) 正确答案:(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 网络平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国外最早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 于2006 年 3 月推出。国内的微博客兴起于2007 年。微博目前已经成为媒体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 解析: 3. 微内容(分数:5.00 ) 正确答案:( 是指在网络上至少拥有一个唯一编号或地址的元数据(M etadata)和数据的有限的汇集。Web2.0 的信息传播是以微内容为基础,通过聚合、管理、分享、迁移这些微内容,以进一步组合成各种个性化的丰富应用。微内容是由个人用户生产的,小规模、低成本或无成本制作的网络媒体内容。 ) 解析: 二、简答题 (总题数: 3 ,分数:30.00) 4. 简述“新媒介”的概念。(分数:10.00 ) 正确答案:( 新媒介(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准确的概念。一般新媒介是指报刊、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办。米怜任主编,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只要助手。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1812年12月,报纸因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 2、《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葡萄牙文,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出版。该报是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一年后因为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3、《广州纪录报》: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撰稿人有马礼逊、施赖德。是一张商业性报纸,但也广泛刊登时事新闻和平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关心中国新闻,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8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5、《香港公报》:即《香港钞报》,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1年5月1日创刊。 6、《德臣报》:香港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德报纸,1845-1974,历史129年。创办人兼主笔是英国出版商肖德锐,英商德臣也参与创办事宜,后独家拥有该报产权。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德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7、《孖剌报》:香港最早德英文日报,1857年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941年因日本侵占香港后停刊。 8、《遐尔贯珍》: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政治上代表英国殖民主义立场。 9、《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在香港创刊,由孖剌报馆创办,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该报早期的主要编辑是广东人黄胜。 10、《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64年由北华捷报馆(字林洋行)的《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而立。内容上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登方面文字,但开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921—1927)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1、《向导》:1922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向导》创刊后,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蔡和森:《向导》的首任主编,为办好该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担任向导主编两年又八个月,在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和纲领。1931年遇害。 3、《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创办,全面介绍马列主义理论。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物。1923年6月15日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它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其基本内容包括:(1)介绍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出版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专号;(2)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3)参加“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发表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文章,批评唯心主义观点,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前锋》: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物。192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的纲领和主张。该刊以刊登论述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诸问题的长篇专论为主,另辟有发表短评文字的“寸铁”专栏。该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调查研究材料和统计数字来提露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封建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及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向导》《前锋》对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还有错误的观点。把民主革命说成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4.1 结构脉络图

4.2 本章要点详解 一、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1.19世纪下半叶的海外华文报刊 (1)海外华文报刊的创办自1815年由传教士开始之后,发展十分缓慢。 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东南亚,19世纪50年代开始华文报刊开始在美洲出现。这一批报刊主要有三种: ①已知最早的《金山日新录》于1854年4月22日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创刊,周刊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发行人为威廉·霍华德。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具有浓重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仅出了几个月即告停刊。 ②《东涯新录》于1855年1月4日在旧金山创刊,由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威廉·斯卑尔创办,中国留美学生李根担任华文编辑。李氏被称为“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东涯新录》初为双日刊,每星期出版三次,前两次用中文,后一次中英文合刊,几个月后改为中英文

合刊的周报,出至1856年末停刊。 ③1856年12月创刊的《沙架免度新录》,由旅美华侨、广东四邑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是第一份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初为日报,不久后改为周刊,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于1858年停刊。由于它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因此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2)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报刊再度兴起。 这一时期出版的华文报刊,绝大多数诞生在美国和南洋地区。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被迫取消禁止华工出国的法令,除华工外,还有一批商人和知识分子远涉重洋,他们成为日后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 ①在美国创办的刊物主要有:《旧金山唐人新闻纸》、《唐番公报》、《文兴报》、《华人记录》、《金山新报》、《华英经报》、《华美新报》、《檀山新报》、《华夏报》等。 ②南洋一带的主要报刊有:《日升报》、《叻报》、《星报》、《日新报》、《中兴日报》、《晨报》、《华报》、《岷报》、《槟城新报》、《益友新报》、《飞龙报篇》等。 2.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港澳的报刊宣传活动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逃亡海外。保皇派在海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积极创办报纸,进行保皇立宪的宣传。 (1)《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栏目丰富,门类清楚。所刊文字主要是尊皇攘后和君主立宪的宣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读者。1901年12月21日,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报纸因此而停刊。 (2)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在横滨复刊。该报是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

2016军事理论考试答案(全)分析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从世纪之交的几场局部战争看来,今后的现代战争的模式最不可能的趋势是()。 ?A、 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 ? ?B、 人海战术 ? ?C、 以精确制导武器为高技术兵器 ? ?D、 以远距离空中打击为主要手段 ? 我的答案:B 2 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国防形势,()不是给我们的启示。 ?A、 国防服从于政治,服务于政治 ?

为了国防,完全可以放弃经济的发展 ? ?C、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 ? ?D、 国防战略的指导方针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我的答案:B 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于()时期。 ?A、 原始社会末期 ? ?B、 西周 ? ?C、 两汉 ?

魏晋南北朝 ? 我的答案:B 4 ()不属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军事思想代表作。?A、 《神农兵法》 ? ?B、 《皇帝》 ? ?C、 《三略》 ? ?D、 《军政》 ? 我的答案:C 5 ()不属于人民军队的民主范畴。

政治民主 ? ?B、 物质民主 ? ?C、 经济民主 ? ?D、 军事民主 ? 我的答案:B 6 ()不属于《行军篇》的主要内容。 ?A、 军队在各种地形情况下的处置原则 ? ?B、 具体的行军布阵图,克敌制胜的具体方法?

军队在战场上观察判断敌情的各种方法 ? ?D、 用道理去教育军队,用军法、军纪去统一军队的行动 ? 我的答案:D 7 ()不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范围。 ?A、 核武器 ? ?B、 生物武器 ? ?C、 化学武器 ? ?D、 精确制导武器 ? 我的答案:D

8 ()不属于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 ?A、 可见光技术 ? ?B、 震动探测技术 ? ?C、 红外信息获取技术 ? ?D、 多光谱信息获取技术 ? 我的答案:B 9 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建立于()时期。 ?A、 土地革命战争 ? ?B、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视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视频讲解] 9.1 结构脉络图

9.2 本章要点详解 一、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1)中共中央报刊系统 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其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国

民党统治区创办起一大批以团结、抗战、民主为宗旨的报刊。1939年前后,中共中央要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使党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围绕着《新中华报》这一中心,《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新报刊也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 (2)《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1947年3月27日停刊。它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解放日报》的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历任总编是杨松、陆定一、余光生。1942年的整风改革后,《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2.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1)新华通讯社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为团结抗日计,《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同时,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抗战爆发后,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标志着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走向成熟。 (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

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冲刺复习资料:中国新闻传播史(13)

台山学习中心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冲刺复习资料:中国新闻传播史(13)简要评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简要评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新青年》创刊的背景。改造国民性、启蒙。 《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1915年9 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 《敬告青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1922 年7 月止,共9 卷。陈独秀主编。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18年1 月,第4 卷第1 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制。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上中主要的宣传贡献。《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1、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五四时期办过哪些报刊?有何影响? 毛:五四时期的“三大评论”:《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星期评论》, 周:天津的“新曙光”,“全国的学生会报冠”连续在《益世报》上发表56篇通信,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旅欧华人的斗争和中国留学生的艰苦生活。青年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青年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1、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 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思想旗帜 3、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

中国新闻传播史模拟试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 《中兴日报》(98 名) 2. 《民报》 3. 国新社”(01 新名) 4. 《新民丛报》 5. 《中央日报》 6. 《湘江评论》 7.开元杂报 8. 一报三禁”报禁(04 传名) 9. 《遐尔贯珍》(99 新名) 10.牌报 二、简答: 1.从同盟会成立至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创办哪些报刊?对其五种简介。(93,01 论涉及) 2.简述瞿秋白的报刊活动 3.简述九一八”事变后的《申报》的进步与改革。 4.简述华通讯社的转移及其军事报道 三、论述: 1.试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及特色。 2.试述大革命时期中共报刊的发展和办报思想。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中兴日报》(98 名) 答:同盟会加坡分会机关报。1907 年创刊,由[陈楚楠]、[张永福]等创办,[胡汉民]、[汪精卫]等担任该报主笔。尽管困难重重,该报当地保皇派报刊仍进行了论战,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 2. 《民报》 答: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 年11 月创刊于东京,是一份[综合性月刊]。孙中山指导了创办和前期编撰。[三民主义”]是该报主要的宣传内容,并对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了很报道。为了扫除革命发展的思想障碍,该报主动向《民丛报》发起论战。虽然该报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带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等缺点,但它总体把握了人民要求革命的时代脉搏,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3. 国新社”(01 新名) 答:1938 年9 月,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范长江]以[ 青记”]骨干为基础,在汉口筹办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即国社。 4. 《新民丛报》 答:康梁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1902 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实际主编,撰稿人。该报宗旨在于[ 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虽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但最终回到改良老路,攻击民主革命,为当时青年所厌弃。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