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为了保证我省第二届三级志书编纂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此通则。黑龙江省三级志书均以此遵照执行。

一、书名体裁结构层次标题小序

(一)书名:第二届省志名称为《黑龙江省志》(1986~2000年)。内设综合(总述、大事记、人物志)、各分志、附录,均按卷排列。各卷一般由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书名为《黑龙江省志·××志》。出版印刷时,凡一卷志书由多部分志组成的,封面和书脊上同时标出该卷的名称和书中部分志名称。

续修市(地)、县(市)、区志也不在书名上出现"续修"字样,而依省志式样,分别在《××市志》、《××地区志》、《××县志》之后标明(1986~2000年)。部门志、行业志冠以行政区域名,城郊区志冠以市名,如《黑龙江省铁路志》、《哈尔滨市道里区志》。

书眉:志稿印刷成书时,省志及市(地)、县(市)、区志单而码书眉排篇名,双页码书眉排书名。

(二)体裁:志书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对前志的纠误补遗可设专章,也可在附录中记载。

(三)结构层次:省志由若干分志组成,各分志按篇、章:节、目排列;市(地)、县(市)、区志,一般也按篇、章、节目排列,目亦可用条目体排列。

(四)标题:篇章节目均以事名题。名称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加修饰语,不宜过长。标题前冠以次第序号。序号用汉字表示,如第四章、第七节;可以用一、二、三、四标示,如目下还列子目,则视等级不同,用(一)(二)(三)(四),1.2.3.标示.

(五)小序:省志分志和市(地)、县(市)、区志的篇、章下可设无题小序;节下一般不设。设与不设,应看内容与行文需要,灵活掌握。

二、图表照片

志书的图、表、照片,选择要精,使用要准。书前的图、照片为插页,其余的图、表、照片要随正文走,与文字内容互相照应,不要集中于篇、章、节后面或其它地方。示意图和照片不编号,但须配有简洁、准确的说明。清绘的图样和照片,应单独存放,而在文稿上贴复制件或注明位置。

(一)图,包括地图和专题图,如行政区划图、专题图与示意图等,凡绘有国界的地图,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地图测绘部门最新出版的地图绘制。物产、资源图等应使用国家测绘部门的底图绘制。凡地图均须经省测绘局审定。

(二)表,志书中表的表题、表号、单位要齐全,画法要规范。表号的编法以篇为单位,依次排列。如第一篇第三个表,写为"表1-3",依此类推。表中的栏目要清,标示要全(如"效率"中的“%”,"时间"中的"年"等),数字要准。

(三)照片,分为文前彩照(也可不是彩照)和文中插照。文前彩照选择的标准是:1.和本地、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2.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本地、本专业的情况;3.能反映本地、本专业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文中照片数量不限,以增强直感,充实正文,达到图文并茂为准。

三、时间表述

(一)从中华民国起一律采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以全称。如"1997年",不写成"97年"。日伪政权年号一般不标出,如需标出时,要加"伪"字3如1944年(伪康德11年)。

(二)中华民国以前年份用历史正称,即书写朝代年号,在括号内夹注公元纪年,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四、名称称谓

志书中名称、称谓的使用,要注意书写规范、准确、前后一致。

(一)、名称的书写

1.全称和简称。各种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如全称过长,可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已经流行,同时又不产生歧义的简称,以便后文使用。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注明后可简称"省政府"。但"黑龙江"不能写

成"龙江"以免与"龙江县"混淆。一些词难达意的简称,即使已成口语,也要改用全称,如"文革"要改为“文化大革命”。

2.为了真实地反映历史面貌,对不同时期的国家、机构、职务、地名等,均以当时名称为准,不以今称代替,如"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为独立国家,中间还有一段"独联体"时期,记述时一定要掌握好其时间界限。在使用有汉名的俄罗斯地名时,须注明汉文名,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在使用古地名时,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今地名,如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市)。

3.在使用行政区划或机构名称时,要注意名称的演变。如何时称“市”,何时称"厅",何时称"总公司"等。

4.凡外国的国家、地区、人物、党派、机构、报刊等名称,均以新华社的译名为准。如无新华社的译名,须在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注明其外文原名(用印刷体书写),并在上下文中保持中文译名的一致。

(二)称谓的书写

1.称谓一律用第三人称书写,不用"我省"、"我市"等第一人称。

2.各个时期的机构官员或负责人名称,应直书其名,不冠褒贬之词,不加“同志”、“先生”之类的称呼。为反映历史事实,必要时可加职务。

五、数字运用

统计数据多数来自国家统计部门汇编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资料。志书应尽可能选用原始报表的数字资料,做到准确无误。业务部门管理的数据,则应以业务部门的统计为准。数字使用要准确,上下文、正文与表之间的数字不能互相矛盾。凡统计数字,一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应遵照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代,公元前209年,公元86年,1931年9月18日,4时20分,下午4点;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鲁迅(1881~1936年)。

2、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也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41 302、-125.0

3、1/16、4.5倍、34.05%、

4.5‰、3:1、1736.8万公里、4 000克、12.5平方米、21.35元、48岁、10个月、-17℃、0.56安培、60多万公斤、21/22次特别快车、8341部队。

3、代号、代码和序号中的数字,如国办发〔1998〕3号文件、ISBN7-303-04761-X、HP-3000型电子计算机。这也包括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

(二)书写阿拉伯数字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凡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要采用国际通行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半个阿位伯数字的位置。如4 672、21 438 513。

2.凡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单位(千克、千米、千瓦、光赫等法定计算单位中的词头不在此例)。如345 000 000公里可写为

3.45亿公里或34 500万公里,不能写作3亿

4 500万公里或3亿4千5百万公里。

3.用阿拉位数字书写的一个多位数不能移行。

(三)数字书写时应当用汉字的:

1、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如十滴水、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三世界、“八五”计划、五省一市,第一书记、某部五连二排六班、相差十万八千里。

2、相邻的两个数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和带“几”字的概数。如二三米、三五天、七八十种、十之八九、十几。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3、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历史纪年(朝代纪年)。如正月初七、丙寅年十月十五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4.星期几,如星期六。

六、符号代号度量衡

行文中的数量符号,物理量符号及其他符号、代号,应分别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规定,并保持前后一致。

计量单位的叫名称、符号书写规则,都符合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的规定。

(一)度量衡单位,要按标准的公制使用。除公斤、公里、公顷以外的“公字号”单位都应停止使用,如长度中的“公尺”、“公分”,应分别改为“米”、“厘米”;面积的“公亩”应改成百平方米;重量中的“公分”、容量中的“公升”、应分别改为“克”、“升”。市制一般不用,必要时可用"亩"。

(二)历史上的旧计量单位和外国计量单位,如“斗”、“石”,英制的“哩”、“码”、“磅”;日制的“坪”、“町”;俄制的“普特”、“沙绳”等,在引文或叙述当时历史史实时可以使用,但要做出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释。

温度应采用摄氏制,不用华氏和列氏制,如历史记载中用华氏和列氏制,可照录,然后注明相当的摄氏度数。

(三)在行文中,不得文字和符号交互使用,如前面写成30℃,后面写成三十摄氏度,应前后统一。当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时,前面的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120m、500km等。

七、注释引文

行文中的注释,是对引文、辅文和需要加以说明的专用名词、特定事物的必要解释和说明。引文的使用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增强志书的资料性。

(一)志书的注释主要采用页未注(脚注),对句中个别词语作简单注释,可采用括号注。

1.页末注:对整句作注释,或注释内容复杂,文字较长,一律采用页末注。首先在需要作注的词语的右上角标出加圆圈的阿拉伯数码(如①②③等),然后把要说明或解释的内容按标注数码顺序写在当页最下方,并用条界线(注线)将其与正文隔开。几处注释同一出处者,可合并为一条注,如"①④《黑龙江志稿》卷二十。"

2.括号注:括号紧随该词语之后。如括号注在该句最后,那么标点符号要点在括号后面。如"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方拱乾因南闱科场案,被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市)。"。

3.图、表中的数字、符号或其他内容需要注释时,可在标注对象右上角作一星标"*",注释的内容,可直接写在该图、表下边。如图、表下边已无空隙,可采取页末注的形式处理。同一图表中若有两个以上地方需要作注时,要依次用不同数量的星标来区分。

(二)引文应直接引用原著,尽量不转引;如找不到原著,不得不转引时,一定要注明引自何书何文。使用时要核实清楚,忠于原文,不许擅改。原文错字也要照录,可在错字后面用[]标明正字。引用文献必须根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进行编排。

1.引用文献如为专著,其著录格式为:主要责任者,其他责任者(供选择)、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文献如为期刊中的文章,其著录项目和格式为:主要责任者、题名、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例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

2.76页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I).中国科学,1973(4);339-357

2.引用文书档案应注明字别、文号、标题。如:国发〔1981〕87号文件《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

3.引用报纸的著录格式为:原载ⅹⅹⅹⅹ年x月ⅹ日《人民

日报》第x版。

八、文体语言用字标点符号

(一)、文体:志书一律采用语体文,记述体,不用口头语或文言文,也不要文白间杂,文风要严谨、朴实、简洁,杜绝浮词、套话、空话。要注意与议论文、教科书、总结报告、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等文体相区别。

(二)语言:要遵照2000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使用。尽量避免使用含混不清或易出现歧义的词语,如"上级的指示"、"群众反映"、"多数人的意见"、"组织上的派遣"等。

使用专业术语,一定要清楚准确,要经有关专家审阅。专业性过强的术语,使用时应加以注释说明。

(三)用字:要以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试行)。不得使用已停止使用的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或其他不规范、容易引起歧义的字。

在引用古籍或用作姓名时,遇到个别容易引起歧义的字,可以使用繁体字或异体字。

(四)标点符号:要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新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进行标点,标点符号写在行内,每一标点符号占一格,但不可出现在移行的头一格。特别要注意引号的使用,词语用引号,常常是带有特殊涵义(比喻义或贬义)。如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不加引号,“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必须加引号。

注意连接号的使用。"~"浪线用于连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或代表数量的字母,表示数值范围。如:1986~2000年,10%~20%、30-5km“”、一字线用于连接地名或方位名词,表示起止、相关或走向。如秦岭淮河。

九、文献选录

重要文献选、辑、录必须如实记载,不得任意改动。历史档案,如做必要的文字加工时,统一使用以下符号:系错字的,可改于其后,用方括号[]标明。增补的漏字,用角括号<>标明。残缺的文字,能判明字数者,每个字用一个空方格口充之,如能准确判明缺字内容时,将字写于空方格内;不能判明字数者,注以(上缺)、(下缺)。有疑问的字句,在其后注问号(?),以示存疑。原文标题不确切,重拟或修改时,采取页末注的办法注明。

十、志书署名

志书的两级编纂委员会名单、编纂人员名单,应置于扉页(书名而页)之后,文前彩照、目录之前。如《黑龙江省志》的各分志,可依以下次序排列:

《黑龙江省志·ⅹⅹⅹ志》编篡委员会(名单)

《黑龙江省志·ⅹⅹⅹ志》编纂人员(名单)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名单)(只记此书的责任副总编、责任编辑)

至于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总名单则只在首卷中出现,位置同上。

各市(地)、县(市)、区志的编纂委员会、编纂人员名单,可照此次序排列。

书脊、版权页、扉页不能署主编名。

地方志书编纂的原则和要求模板

地方志书编纂的原则和要求 梅森 一、体例要求 志书体例包括结构、体裁与章法。它涉及到志书的类型和名称、时间断限、体裁、篇目结构、记事、立传、文体、叙事等方面的要求。 体例是志书编纂的准则,是体现志书特征的关键。 (一)坚持志体 横排门类,纵述史实。除总述卷、分志(分卷)概述外,其他正文一般坚持述而不论。 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本分志、分卷内容记述的要求。 地方志体例有五个基本特征:1时空界限明确;2事以类从,类为一志;3横排竖写,以横为主,宜横则横,宜纵则纵;4综合性资料文献为特征,门类齐全,内容全面;5述而不论。 坚持这五个基本特征就是坚持了志书体例。 (二)体裁运用得当 述、记、志、传、图、表、录体裁运用得当,以志为主。 1、总述、综述、概述、无题序(述体) (1)总述、概述、综述

概全貌、概轨迹、概特点。 用概括性语言对事物作全面深入、简洁精当的记述。注意选择概括性事实、概括性(含结构性)数据、概括性的语言。 以述为主,以论为辅,议论力避空泛。如夹叙夹议,须论从事出,不空喊口号不唱高调。各个方面(板块)的记述,分别遵循顺时记事的原则。举要综述,把握重点要点节点和标志性事物及精华事物,不面面俱到。 注意反映事件活动的阶段,阐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彰明因果。恰当评说利弊得失。源于高于各分志、卷内容或本分志、卷篇章内容。行文言简意赅、文约事丰,语言流畅,凝练意深。 总述卷对全志内容进行概述,分志综述与分志、分卷概述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概述。 (2)无题序 一般放在篇一级,特殊的,个别的也可以放在章节之下。 对本篇(或章节)进行全面概括,包括发展沿革、彰明因果、沟通联系、基本特点、经验教训。 2.大事记、专记、编纂始末(记体) (1)大事记 大事记卷选录大事要得当,要事不漏,既要突出重点,纵不断主线,又要覆盖全面,横不缺要项(从事条组合后整体看)。 事条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

新编地方志面临的几个问题

新编地方志面临的几个问题 新编地方志面临的几个问题 按:在思索方志编纂问题时,回顾了个人写的一些文章。其中这一篇是我参加地方志工作后不久写的,但现在看来,其中提出的问题,似乎至今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二论修志中,似乎还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现在上载在此,供大家参考。 近几年参与编写地方志,对方志的改革和创新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趁省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写出来向大家求教。 一、我以为,地方志的创新要考虑它所处的文化环境。 大家在谈到编写地方志的重大意义时,常引旧志利用的实例作证明。正是这些议论引导着地方志的编纂方向和读书界对新方志的评价标准。当新编地方志达不到这种要求时,就产生了“行人不想看,外行人看不懂”的责难。这种情况的产生,是不重视新旧方志迥异的文化环境所致。 一年多来,笔者收集分析了100多条方志利用的实例,大致可分四大类:一是为各种专业史研究提供史料;二是利用方志资料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咨询,例如发掘地方传统产品、技艺,开拓了生产门径;四是平反错案,了结悬案,纠正错讹。而在利用性质上,又

有两种情况:对于旧志的利用,常常是志书本身发挥资料作用,属直接利用性质,天文、地震、人物事迹之类,多如此;而新志的利用,则往往是修志工作中发现的原始资料起了作用,属间接利用性质,志书仅起中介作用。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旧方志时期,许多学科尚未形成或分化出来,省、地、县都不可能有专业资料的管理机构和系统配套的专业著述。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地方志就备载万物、巨细无遗,成了全方位的综合资料书。传之后代,就自然成为现代科学探寻本学科历史资料的宝库,如地震资料、天文资料(如太阳黑子活动的记载)、国际文化交流资料(如关于日本沙门志满的记载)、各种专业技术资料、灾异资料等等。到了民国时期,近代科学在中华文化中迅猛崛起,分科也细了。但各学科的发展还不可能普及到地县,尽管县志的容开始缓慢地近代化、科学化了,也不影响地方志作为全方位综合资料库的作用。到了现在,新方志处身其中的文化环境是大不一样了,特别象这样的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以慈溪为例,就有许多资料机构,有专门提供综合资料的统计局和已配套成龙的档案馆、室;有各专业的观测、研究、情报机构如水文站、气象站、虫情测报站,各种科技情报所,各级专业资料室等等;还有对重大县情的较大规模的普查,如地质普查、土壤普查、资源普查、水文调查、人口普查等。而上述种种活动,最终

史志征集编纂办公室年工作总结和年计划【实用】

过去的一年,××区史志征集编纂办公室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团结协作、狠抓落实、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任务,史志业务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抓好党史研究,年鉴编撰工作,现根据古办发〔XX〕26号《关于开展XX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和区政府办的有关要求,将史志办XX年度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化认识,强化学习,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 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是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年鉴是综合性的地方史资料,它逐年反映××区各项事业的进展和成就,为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政策起到参谋和助手作用。做好史志工作,应该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为此史志办十分重视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始终把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一年来,史办严格坚持史志办政治理论学习日制度,以××区组织开展的“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区委二届二次党代会和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使干部职工深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同时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市业务指导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全市史志工作会议精神,及区委、区政府要求参加的各种会议,要求将其精神实质贯彻到党史的征集、研究和志鉴的整理、编撰、宣传、发行工作中去,使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上来。通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在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干部职工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刻苦钻研、提高素质、作风正派、业务精通”这一史志工作准则,严格规范各自的行为和工作,以此为完成本年度史志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集中精力,认真扎实地开展好部门业务工作 在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的同时,××区史志办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集中精力做好年度部门业务工作。 (一)编辑、出版、宣传发行《××区年鉴》(XX卷)。XX年1至10月,主要开展《××区年鉴》(XX卷)的编辑、出版、宣传发行和善后工作。共发行1000册,发行范围较广,涉及20多个省市信息部门和有关市级机构,发放到区直各部门、各乡、街道办事处、部分离退休干部、丽江籍在外人士,还发放到行业协会,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年鉴资料性工具书的作用和资政、存史、教育、宣传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是开展《××区年鉴》(XX卷)编纂工作。按照年鉴编纂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任务分解。采取个人承担几个部类编纂的方法,实行主编负责制,做到分工与合作。5月份以区委办政府办联合下文,面向党政机关、综合部门、公司和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征集年鉴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8月至10月向各部门收集基础资料,同时进行年鉴的初稿编纂,11月至12月完成年鉴稿和图片资料的征集、编辑并进入总纂工作。预计12月底完成校对送审工作,

企业志编写提纲

企业志编纂提纲 目录 一、企业发展史(简况) 二、主要产品及名优特产品 三、产品研发 四、产品销售 五、职工情况 六、利用外资 七、出口 八、企业改革 九、企业文化 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一、企业受奖情况 十二、企业模范人物(省部以上) 十三、企业现状 十四、企业发展规划 十五、省部以上主要领导到企业视察情况 十六、企业历任主要领导人 十七、企业大事记 十八、企业照片

企业志编写提纲 一、企业发展历史: 1、企业建立:初建的时间、地点、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设计规模, 产品品种、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安排人员数量、开工时间、投产时间、总投资。企业性质隶属主管部门。 2、企业发展,投产后,历年固定资产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扩大、 质量提高、效益提高等。 3、新技术改造、技术创新。 4、企业结构(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分厂、联营公司、合资公司) 5、企业历年主要经济指标(建厂至2015)

企业历年主要经济指标(1949年—2015年)

注:建厂较晚的企业,从建厂之年填起。 二、主要产品及名、优、特产品 1、建厂初期的产品:名称、数量、用途 2、发展过程中新增产品:名称、数量、用途 3、2015年主要产品名称、数量、用途 4、名、优、特产品名称、数量、用途、质量等级(省优、部优、国家

名牌)获得质量奖的时间,授予单位。 三、产品研发 1、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职工比例,结构(各类职称人员数量) 2、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3、研发新产品的名称、获得哪一级奖励 4、企业有哪些专利和科技成果 5、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单位大企业有何协作关系 6、获得各级科技奖的人员名单 7、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 四、产品销售(2015年) 1、销售队伍的数量、占职工比例、人员结构(文化程度) 2、国内外销售网点的分布布局、数量、人数 3、销售广告:方式—电视、报纸、杂志、网络 级别—国家、省、市、县 费用数量:占销售收入比例 4、市场占有率:(市内、省内、国内) 五、职工情况 1、职工数量与结构(2015年)

地方志编撰工作汇报[工作范文]

地方志编撰工作汇报 篇一:最新地方志编纂室社会实践报告 地方志编纂室工作岗位 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个人原创地方志编纂室实习实践活动总结有效防止雷同值得下载! 本范文适合所有地方志编纂室相关工作岗位实践或实习报告,只需要把正文内容时间、地点和单位名称改成自己的即可,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 目录 一、社会实践目的 ................................................ (2) 二、社会实践时间 ................................................ (2) 三、社会实践地点 ................................................

(3) 四、社会实践单位介绍 ................................................ . (3) 五、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 . (3) 六、社会实践总结 ................................................ (5) (1)社会实践体会 ................................................ .. (5) (2)社会实践心得 ................................................ .. (7) (3)社会实践反思 ................................................ .. (8) 七、致谢 ................................................ (10)

地方志的体例及文风

地方志的体例、语言及文风 编史修志讲体例、读志用志观文风,这是历代方志名家特别讲究和看重的大事,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续修新志启动之后,各级做了大量工作。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谋篇布局,但是,在编写过程中,如果体例把握不住,语言和文风问题解决不好,那就很难编出一部好志。因此,要使你笔下的文稿成为一部良志佳作,首先要有得体的结构,精当的语言和朴实的文风。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即使你的框架设计得再高明,你的篇目搞得再精细,你的门类排得再严整,也将会成为空楼一座,或许出现满楼垃圾,资料泥沙俱下,志体似象非象,层次杂乱无章,修志将毁于一旦。相反,如果你能驾驭语言,精于编写,那么,框架、篇目、门类、章节、语言就会相得益彰,使人展卷便得一方之史情,使我们的志书成为经的住时代风雨剥蚀的佳志良作。因此,方志的语言文风比之于体例,是肌肤与骨骼的关系。孰不知:无有坚实的砖瓦,哪有巍峨的建造?无有琳琅的商品,哪有满载的货架?无有丰满的血肉,何谈健美的躯体?血肉不存,骨之安在?世人皆知:丰神炯异者,方显骨骼不凡;体瘦如柴者,其必萎靡不振;体态不丰者,显为残疾之人,谈不上健美。所以,志书的体例、语言与文风,形同骨肉,类似上比。它是根基所在、生命之源,也是资料之基,是赖以依附、运转的载体,故而为成书之本、全书之根,须下大力而为之。 一、志体的体例 志书有自己特定的文体,它不同于文艺,不同于论文,不同于公

文,也不同于新闻。因此,必须努力辨析,找出异同,才能把握文体,用好语言,修好志。“方志”作为短语始见于《周礼》,“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成书于战国之后,如《鲁之春秋》、《吕氏春秋》等。释义于秦后汉初,汉朝郑玄作注曰:“方者四方也,志者记也”。“方志”作为专有名词出现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历朝历代的文学、历史、地理等著作都大量征引、取材于地方志书,并把修志视为一项重要文化事业和官府行为。既然“方志”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和题材出现于社会,那么,它作为一定地域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它的品位又是如何呢?宋代方志学家王象之在其名著《舆地纪胜》中讲得非常精辟:“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于笔端”。清代方志巨匠章学诚也主张,方志记述,不仅要做到“简”、“严”、“核”,还要做到雅,即规范、典雅、精当、简明、高尚、风趣,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文汇精品。 (一)志体与史体语言 志有志体,史有史体,尽管是同类项,但却是两码事,绝不能混为一谈。史书是述史、志书是存史。因此编修手法也不相同。志书与史书除了在统纂的目的与任务、记述的方法与体裁、搜集资料的范围等方面的大相径庭、大有不同外,在语言表述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史书重在论述,所以在编写过程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语言的表述是十分明确的。论述事实,阐明事理,反映得失成败,褒贬功过是非,都用非常明确的语言表述清楚,直接表明著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而志书的记述,方志的体例虽然分述、记、志、传、图表、录6大块,但特别强调要述之当头,特别在语言表述上要求始终坚持述而不议、

公司志编纂方案

公司志编纂方案

《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 - ) 编纂工作方案 为做好《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的编纂工作,根据《关于编撰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的通知》要求,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记述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断限, 8月13日至 12月31日,包括大事记。 (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反映我公司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生产发展为主线,按门类书写公司建设发展的光辉足迹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发动,有序组织。采取集中调研学习、交流,注重编著质量,突出真实、连续、干练,力求大事突出、要事不漏。细化编撰组织体系,贯穿“横写门类,纵写历史”,各部门积极组织撰稿,完成部门志的编辑、并提供相关原始材料长编。 (五)追逐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努力使志书达到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的有机统一。 二、编纂任务

各有关部门按照《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篇目及分工表,承担部门编纂任务。初步估计规模为30万字左右,选用照片200幅左右,以大16开版本公开出版。内容涉及工程建设、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共四个篇目。总体结构:卷首、专志、附录。卷首设图片、序,凡例。附录设人物录、荣誉谱。 三、编撰要求 (一)各编撰部门以《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篇目及分工为标准,统一按照篇目章节及内容标题命名,以便统一汇编。(二)断限:上限一般起于 8月13日,下迄 12月31日。个别可适当上溯或下延。 (三)资料翔实内容要全面系统,相关部分的内容能够合理交换,但避免重复;史实数据准确,无虚假成分,不夸张溢美,杜绝空话套话。能够事物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体为主,重视增加图、表的使用数量。 (四)文体文格,行文一律采用规范的记述性语体文,不加评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人名直接写全名,必要时加上职称,如:“总经理×××说…”,称谓要求第三人称,不使用第一人称,如:“我部门…”,应写为“该部门…”,行文力求准确、严谨、朴实,语言精炼、流畅,逻辑严密,注意增加可读性。标点符号、简化字、计量单位的使用,称谓、纪年、注释、数据、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行文通则 为了保证我省第二届三级志书编纂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此通则。黑龙江省三级志书均以此遵照执行。 一、书名体裁结构层次标题小序 (一)书名:第二届省志名称为《黑龙江省志》(1986~2000年)。内设综合(总述、大事记、人物志)、各分志、附录,均按卷排列。各卷一般由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书名为《黑龙江省志·××志》。出版印刷时,凡一卷志书由多部分志组成的,封面和书脊上同时标出该卷的名称和书中部分志名称。 续修市(地)、县(市)、区志也不在书名上出现"续修"字样,而依省志式样,分别在《××市志》、《××地区志》、《××县志》之后标明(1986~2000年)。部门志、行业志冠以行政区域名,城郊区志冠以市名,如《黑龙江省铁路志》、《哈尔滨市道里区志》。 书眉:志稿印刷成书时,省志及市(地)、县(市)、区志单而码书眉排篇名,双页码书眉排书名。 (二)体裁:志书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对前志的纠误补遗可设专章,也可在附录中记载。 (三)结构层次:省志由若干分志组成,各分志按篇、章:节、目排列;市(地)、县(市)、区志,一般也按篇、章、节目排列,目亦可用条目体排列。 (四)标题:篇章节目均以事名题。名称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加修饰语,不宜过长。标题前冠以次第序号。序号用汉字表示,如第四章、第七节;可以用一、二、三、四标示,如目下还列子目,则视等级不同,用(一)(二)(三)(四),1.2.3.标示. (五)小序:省志分志和市(地)、县(市)、区志的篇、章下可设无题小序;节下一般不设。设与不设,应看内容与行文需要,灵活掌握。 二、图表照片 志书的图、表、照片,选择要精,使用要准。书前的图、照片为插页,其余的图、表、照片要随正文走,与文字内容互相照应,不要集中于篇、章、节后面或其它地方。示意图和照片不编号,但须配有简洁、准确的说明。清绘的图样和照片,应单独存放,而在文稿上贴复制件或注明位置。 (一)图,包括地图和专题图,如行政区划图、专题图与示意图等,凡绘有国界的地图,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地图测绘部门最新出版的地图绘制。物产、资源图等应使用国家测绘部门的底图绘制。凡地图均须经省测绘局审定。 (二)表,志书中表的表题、表号、单位要齐全,画法要规范。表号的编法以篇为单位,依次排列。如第一篇第三个表,写为"表1-3",依此类推。表中的栏目要清,标示要全(如"效率"中的“%”,"时间"中的"年"等),数字要准。 (三)照片,分为文前彩照(也可不是彩照)和文中插照。文前彩照选择的标准是:1.和本地、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2.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本地、本专业的情况;3.能反映本地、本专业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文中照片数量不限,以增强直感,充实正文,达到图文并茂为准。 三、时间表述 (一)从中华民国起一律采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以全称。如"1997年",不写成"97年"。日伪政权年号一般不标出,如需标出时,要加"伪"字3如1944年(伪康德11年)。 (二)中华民国以前年份用历史正称,即书写朝代年号,在括号内夹注公元纪年,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四、名称称谓 志书中名称、称谓的使用,要注意书写规范、准确、前后一致。 (一)、名称的书写 1.全称和简称。各种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如全称过长,可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已经流行,同时又不产生歧义的简称,以便后文使用。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注明后可简称"省政府"。但"黑龙江"不能写

公司内部活动策划方案

河南纳斯达员工培训运营方案 ——首期雏鹰训练营 一、培训背景 河南省纳斯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高科技软件公司,公司立足于河南省,业务遍及中原地区各行各业。公司日前推出了微信营销平台---“微亮剑”,旨在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营销模式和运营平台,帮助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抢占先机,提高竞争力! 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公司的营销业绩一直停止不前,且同行业竞争激烈,这严重影响了公司规模持续扩张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目标的实现,再加上现有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无法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公司决定对全体员工进行为期两天的系统培训,使他们更好的认知公司,超额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工作,同时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二、培训目标 纳斯达公司总经理冯志东先生深知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培训效果,首先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使员工重新的认知自己的岗位职责,认同公司文化。 (2)使员工了解并接受公司新的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 (3)员工对未来公司工作的规划以及销售能力的提升。 (4)培养员工的工作归属感,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训安排 纳斯达员工综合能力培训时间为两天一夜(2014年7月30日——2014年7月31日),培训地点为君庭商务酒店。新员工培训主题和内容如下表示: 序号培训主题培训日期培训讲师 1 8月30日上午9: 冯志东 00—12:00 2 8月30日下午2: 冯志东 00—6:00 3 8月30日晚上冯志东 4 8月31日上午9:00 冯志东 —12:00

四、准备培训物品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培训实施前,人事部须详细列明培训物品清单,清单如 下: 物品名称 数量 物品名称 数量 电脑 1台 照相机 1台 投影仪及投影屏幕 1套 录像机 1台 培训资料 20份 其他 员工名单 1份 写字笔 自备 写字板 1块 五、发放培训通知 公司员工培训通知书 我公司以“首期雏鹰训练营”为主题的两天一夜员工培训会将于2014年7月30日上午9:00准时在君庭商务酒店(郑州市花园路与农业路交叉口东南角)举行,请全体员工按时参加培训。 注意事项: 1、全体员工需统一着装(公司统一订购迷彩服); 2、餐饮费自理; 3、培训期间,如遇特殊情况,请联系会务负责人; 河南纳斯达科技公司人事部 2014年7月25日 六、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首期雏鹰训练营”培训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表所示。 “首期雏鹰训练营”培训效果评估调查问卷 5 8月31日下午2:00—6:00 冯志东

公司志编纂方案

公司志编纂方案 《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2003-2010) 编纂工作方案 为做好《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2003—2010)的编纂工作,根据《关于编撰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的通知》要求,拟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一)《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记述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断限,2003年8月13日至2010年12月31日,包括大事记。 (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反映我公司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生产发展为主线,按门类书写公司建设发展的光辉足迹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发动,有序组织。采取集中调研学习、交流,注重编著质量,突出真实、连续、干练,力求大事突出、要事不漏。细化编撰组织体系,贯穿“横写门类,纵写历史”,各部门积极组织撰稿,完成部门志的编辑、并提供相关原始材料长编。 (五)追逐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努力使志书达到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的有机统一。 二、编纂任务 各有关部门按照《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2003—2010)篇目及分工表,承担部门编纂任务。初步估计规模为30万字左右,选 用照片200幅左右,以大16开版本公开出版。内容涉及工程建设、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共四个篇目。总体结构:卷首、专志、附录。卷首设图片、序,凡例。附录设人物录、荣誉谱。三、编撰要求

(一)各编撰部门以《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志》篇目及分工为标准,统一按照篇目章节及内容标题命名,以便统一汇编。 (二)断限: 上限一般起于2003年8月13日,下迄2010年12月31日。个别可适当上溯或下延。 (三)资料翔实内容要全面系统,相关部分的内容可以合理交换,但避免重复;史实数据准确,无虚假成分,不夸张溢美,杜绝空话套话。能够事物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体为主,重视增加图、表的使用数量。 (四)文体文格,行文一律采用规范的记述性语体文,不加评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人名直接写全名,必要时加上职称,如:“总经理×××说…”,称谓要求第三人称,不使用第一人称,如:“我部门…”,应写为“该部门…”,行文力求准确、严谨、朴实,语言精炼、流畅,逻辑严密,注意增加可读性。标点符号、简化字、计量单位的使用,称谓、纪年、注释、数据、引文等编写规范均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1996年6月1日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2005年3月15日《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五)各部门在编撰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向编撰办汇报请示。 (六)编撰人员要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妥善保存在编纂过程中收集形成的材料,并遵守调阅制度。 (七)全体编纂人员要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通力合作的工作作风,确保志书编撰任务完成。 四、质量要求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2007-04-18 14:47:58 大中小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一、地方志的性质 1、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古代又称地志、地记等。方者,方域, 地方;志者,记也,述也。地方志是以一定地域(主要是行政区划)为范围,按一定体例综合记载一定时期自然、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和历史的资料性著述。新方志是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一个地方自然、社会各方面的现状与历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综合性地方科学文献(或者说综合性地情资料书)。 2、方志的基本特征。 (1)地方性(地域性):历代各类方志,均以一定地域为记述范围,又因地域不同,所记风物人文亦不同。表现出特有的地方色彩。 (2)资料性:方志任务不是探索历史规律,而是为认识地情、科学研究积累资料,为决策提供依据。其价值与功能即体现于资料性。 (3)纪实性(实录性):历来要求修志要实事求是,据实而书,“夫志,为一邑实录”。不实则无用,甚至起反作用。志书所录,又多为经过分析考证的一二手资料。

(4)综合性:内容是综合的,兼具史、地、自然、社会各方面,容纳古今百科记述方法和体裁是综合的,有概括提炼而非单纯资料汇编;又综合运用各种体裁。 (5)实用性:方志“非示观美,将求其实用”(章学诚),也正因其资料丰富,史实可靠,实用性强,而历代不衰。 3、史志关系。志与史,可谓同源异流,殊途同归,既有共性,更各有特点。史、志有密切联系。上古史、志不分,即所谓“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郑樵《通志序》)。梁启超也认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如孟子所称“晋《乘》、楚《寿杌》、鲁《春秋》,庄子所称‘百二十国宝书’比附今著,则一府州县志而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方志发展过程中在内容、体例方面吸收了史书的不少特点,有着基本相同的治学要求和编写原则,均有资政、鉴戒的作用。从内容和体例看,可谓史中有志,志中有史。志又为史提供资料,“有良方志,然后有良史”(梁启超《龙游县志序》)。 但史、志有别,不能以史代志。其区别在于:(1)对象和任务不同:历史记述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现象,目的是为提示历史发展规律;方志则自然、社会并重,主要反映本地自然、社会的基本情况,提供有关系统资料。(2)内容不同:史重宏观,举大弃小,志的内容更广泛详备,宏微俱备;史重分析论述,志重资料说明;史重过去,志重现状,所谓“隔代修史,当代修志”。(3)体例不同:史纵志横,即史以时间为经,纵向论述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志则横分门类记述各方面情况。史、志均有纵横,但史以纵为主,志以横为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范标准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 一、地方志的概念 (一)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是地方志书及地方志类书的总称。关于“地方志”的定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宋朝的大史学家司马光称地方志为“博物之书”;清朝的方志大师章学诚认为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学术顾问傅振伦称“方志是以行政地区为主的历史”,“以地区为主的历史书,名曰方志”;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主编的《方志学概论》中称“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辞海》和《辞源》中称“志”为“记事的书或文章”;还有许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称地方志为“一方古今览”、“地方之百科全书”等等。因此,直至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地方志仍无一个统一的、确切的、为各方各界都接受的概念和定义。只能说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及以前,人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地方志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尽管如此,这些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1)地域性和记述性。地方志主要指的就是这一点,“地方志”也称“方志”,“方”就是地域性,说明它有一定的区域围;“志”就是记述性,古人说“志者,记也”,说明它是以记述为主的。(2)时间性。地方志书有一定的断限,但又不同于历史的分期。(3)门类性。地方志书按事物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进行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横排竖写”。(4)综合性。即地方志书要进行综合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志书记述的整体性。 自开展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后,经过20余年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至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主席令所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才正式对地方志书(地方志)有了统一的科学的定义,《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二)地方志的作用 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之初,人们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还停留在旧方志编纂者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上,即地方志的作用是“存史、资政、教化”,“存史”是第一位的,随后才是“资政”、“教化”。但随着修志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修志理论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将“资政”作用前移到第一位,同时又增补了信息作用和窗口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信息、窗口”5种作用。我个人认为这5种作用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新方志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志书一经出版,就必然肩负着为统治者(执政者)的决策提供历史的基本资料、对社会人群尤其是对下一代青少年进行爱国爱家乡的传统教育、传播历史和现代化信息、扩大本地区(本系统或本行业)的对外宣传以及为后世留下翔实可靠的丰富史料这5种作用。 (三)常见的地方志书和地方志类书 常见的地方志书和地方志类书按名称大致可分为7种,因此可以简单地认为,只要书籍名称在这7种之的书籍,一般都可以认为是地方志书或地方志类书。 1. 《××图》、《××图经》、《××图志》、《××图记》。“图”在代时较多,如《地图》;“图经”出现于汉代,到唐代时为极盛时期,东汉时有《巴郡图经》、唐代有《沙州图经》;“图志”和“图记”在隋代至宋代时曾流行一时,如隋代的《区宇图志》、宋代的《长安图记》等。因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志书或地方志类书是以图为主,并配有一定的说明文字而成书的。以后才逐步发展到以文字为主,配以一定的图表而成书。这里的“经”、“志”、“记”都

在史志编纂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史志编纂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史志编纂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局党委的分工,XX书记的安排,目前由我负责《XX市XX志》的编纂工作,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将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完成编纂,为大家服好务。这次会议是在听取了史志办工作汇报,并请示叶书记之后召开的,主要议题就是全面把握目前《XX志》的编纂情况、基本进度,协调工作矛盾,促进工作落实。当然,也是和大家见见面,向大家学习。 刚才听了市局机关以及各直属单位的汇报,总体感到,这半年的工作计划周密、起步平稳、运转正常,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为“四好”,即:领导重视好,整体谋划好,工作基础好,精神状态好。领导重视好。XX书记对这次修志工作非常重视,工作启动后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对《XX志》的编纂工作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寄予非常高的希望。我们每个单位都有负责编纂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参与编纂的同志,有的分局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提供

了办公设备、经费保证,这方面比较好的有庐山区XX分局、庐山XX局和水上分局。机关的比如法制处和经侦支队两个单位都投入了精干力量。整体谋划好。市局史志办的同志在原孙亚平副局长和刘模群调研员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整体篇目的制定到结构的划分,都征求了机关各业务科室和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意见,保证了科学合理、全面细致。工作基础好。我们上一轮《XX志》的修订得到了市委政府的肯定和表扬,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XX县和XX县都出版了自己本县的《XX志》,我感到质量和标准对于一个县来说,应该是比较高的。精神状态好。通过这次开会,可以看出,参加编纂工作的既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大家精神状态都很好。 当然,有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修志的进度和质量,在这里我也作以提示,希望引起各级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整体发展不平衡,具体说: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平衡。有的单位对此很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抽调了专门人员,但有的单位基本还是没有动,还在等。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编撰人员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工作经历阅历少,工作无从下手;有的单位人员工作

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 篇一:区政府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区政府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区政府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鹤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鹤政办发〔20XX〕61号)精神,结合**区实际,将从20XX年开始全面开展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为很好地完成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存真求实的方针,运用现代科学和方法,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记录地情,记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振兴**经济服务。 二、目标任务 承编任务自20XX年开始到20XX年12月前完成志稿编

写任务。 编纂志书实行承编责任制和主编负责制。编纂委员会全面领导修志工作,按照国家“一纳入、五到位”(即纳入各地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的要求落实,并对志稿提供的史实和体现的观点负全责。 三、组织机构(略) 修志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公室。 办公地点:二楼档案室。 修志办室主任: 副(: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主任: 成员: 四、要求 (一)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前瞻性、实效性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 (二)“修志为用,用而修志”。深入开发方志资源,挖掘用志潜力,加大用志力度,扩大用志范围,注重用志效果,实现地方志的成果价值和“资治、存史、教化”的三大社会功能。 (三)要加强对修志人员的培养,努力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修志人员要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修

2018年公司志编写工作总结 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公司志编写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总结 公司志办公室于20xx年1月份正式成立,设立公司志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主编一人,志书责任编辑9人。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事实求是、严谨细致的编撰原则,严格落实公司对志书的要求,充分利用有限条件,结合志书编撰特点,全体编撰人员经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志书草稿真实记录及文字资料电脑录入达70多万字。经过全体编撰人员的积极工作和不懈努力,志书资料收集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使志书编撰工作步入日趋成熟,现将一年来公司志书编撰工作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成立公司志书编撰办公室,及时请示汇报,下发收集资料提纲,为志书编撰工作打好基础。 自20xx年1月份公司志办公室成立以来,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工作,从公司基层单位抽调了多名优秀文字工作人员,设立了专门的编撰体系,并对全体编纂人员进行了合理的编撰分工,结合自身特点,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步骤,并严格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对志书编撰工作提纲进行细致拟订,经请示汇报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复,并发至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至此公司志书所需资料的收集工作,在3月份正式全面启动。 二、基层单位资料收集工作紧张有序,资料录入工作有条不紊,区志书、XX市志书的编撰任务同时进行。 志书资料收集过程当中,我们公司志办公室接到了市和区两级地方政府市、区志办公室下达的提供资料任务,由于两级地方志书历史断限时间和资料提供时间的不同,为我们公司的志书编撰工作进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全体编撰人员及时顶住了来自地方修志任务的负担和压力,在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人员分工后,大家立即各负其责,主动承担起两级地方志书的资料编撰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紧张而有序的不懈努力,使两级地方志书的资料提供工作按期完成,我公司志办公室为XX市和XX区志办公室提供了全方位准确的资料,为市志书提供草稿文字量达到了57000多字;为区志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文字量达到了36000字。由于我们为其提供资料准确及时,完成任务具体详实,得到了两级地方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 三,公司志书草稿资料的收集工作及编撰工作仍在继续,年底前志书资料收集工作可望全部进入收尾阶段。 由于公司连续几年的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致使各部门人事管理变动非常频繁,公司志资料的提供工作几度陷入了困境,加之资料室所存库档近年的文件资料多为上级转发,并无实质性参考和录入价值。因此,公司志书的资料收集工作还要再紧张的过程中度过,而且个别单位已经由于改革,发生了变革,致使一些相关资料及数据无法查实,所以志书资料的收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不足。 四、几点不足: 一是个别单位和志书资料提供个人对公司志不够重视,致使志书编撰工作进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是我公司为两级地方政府志书编撰工作提供资料工作,使本公司志书资料收集工作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计划进度有所缓慢。 20xx年的志书资料收集工作,得到了公司各级领导部门和员工的大力支持,致使我们的工作开展在宽松的环境下有序进行,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使公司志书的修编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达到准确和详实的程度,让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满意。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范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范 一、地方志的概念 (一)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是地方志书及地方志类书的总称。关于“地方志”的定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宋朝的大史学家司马光称地方志为“博物之书”;清朝的方志大师章学诚认为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学术顾问傅振伦称“方志是以行政地区为主的历史”,“以地区为主的历史书,名曰方志”;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主编的《方志学概论》中称“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辞海》和《辞源》中称“志”为“记事的书或文章”;还有许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称地方志为“一方古今览”、“地方之百科全书”等等。因此,直至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地方志仍无一个统一的、确切的、为各方各界都接受的概念和定义。只能说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及以前,人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地方志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尽管如此,这些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1)地域性和记述性。地方志主要指的就是这一点,“地方志”也称“方志”,“方”就是地域性,说明它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志”就是记述性,古人说“志者,记也”,说明它是以记述为主的。(2)时间性。地方志书有一定的断限,但又不同于历史的分期。(3)门类性。地方志书按事物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进行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横排竖写”。(4)综合性。即地方志书要进行综合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志书记述的整体性。 自开展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后,经过20余年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至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主席令所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才正式对地方志书(地方志)有了统一的科学的定义,《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二)地方志的作用 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之初,人们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还停留在旧方志编纂者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上,即地方志的作用是“存史、资政、教化”,“存史”是第一位的,随后才是“资政”、“教化”。但随着修志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修志理论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将“资政”作用前移到第一位,同时又增补了信息作用和窗口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信息、窗口”5种作用。我个人认为这5种作用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新方志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志书一经出版,就必然肩负着为统治者(执政者)的决策提供历史的基本资料、对社会人群尤其是对下一代青少年进行爱国爱家乡的传统教育、传播历史和现代化信息、扩大本地区(本系统或本行业)的对外宣传以及为后世留下翔实可靠的丰富史料这5种作用。 (三)常见的地方志书和地方志类书 常见的地方志书和地方志类书按名称大致可分为7种,因此可以简单地认为,只要书籍名称在这7种之内的书籍,一般都可以认为是地方志书或地方志类书。 1. 《××图》、《××图经》、《××图志》、《××图记》。“图”在秦代时较多,如《秦地图》;“图经”出现于汉代,到唐代时为极盛时期,东汉时有《巴郡图经》、唐代有《沙州图经》;“图志”和“图记”在隋代至宋代时曾流行一时,如隋代的《区宇图志》、宋代的《长安图记》等。因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志书或地方志类书是以图为主,并配有一定的说明文字而成书的。以后才逐步发展到以文字为主,配以一定的图表而成书。这里的“经”、“志”、“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