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中西医诊疗规范标准

肋骨骨折中西医诊疗规范标准
肋骨骨折中西医诊疗规范标准

骨折病(肋骨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医概念:骨折病

西医概念: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

分类及定义: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中医临床表现: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西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症状和体征:

①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②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③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⑤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中医诊断: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

中期:伤后3~4周左右,疼痛减轻,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

晚期:伤后4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整复手法

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外肌的保护和其余肋骨的支持,所以无明显移位,且稳定,一般无需手法整复。移位明显的骨折尽量争取复位。

1.立式整复法《证治准绳》载: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2

人靠实处,医人以两脚踏患人两脚,以手从胁下过背外,相叉抱住患人被后,以手下于其肩掬起其胸脯,其骨自入“。此法令患者站立靠墙,医者与患者相对,并用双足踏患者双足,双手通过患者腋下,相叉抱于背后,然后双手扛于肩部,使患者挺胸,骨折断端自然整复。

2.坐位整复法根据上法原理,嘱患者正坐,助手在患者背后,讲一膝顶住背部,双手握其肩,缓缓用力向后方拉开,使患者挺胸,医者一手扶健侧,一手按定患侧,用推按手法将高凸部分按平。若后肋骨骨折,助手扶于前胸,另患者挺胸,医者在患者背后,用推按法将断骨矫正。

3.卧位整复法患者仰卧位,一助手双手平按患者上腹部,令患者用力呼吸,至最大限度再用力咳嗽,同时助手再用力按压上腹部,术者拇指下压突起之肋骨骨端,即可复位,若为凹陷骨折,在咳嗽的同时,术者双手对挤患部两侧,使下陷者复起;

注意事项:整复前,术者与助手均要手摸伤处,阅读正侧位X线片,全面了解骨折移位、成角、粉碎骨块的位置、断端嵌插短缩及下尺桡关节有无分离等情况,做到手摸心会,法从手出,制定整复计划,做到手法整复时动作协调一致。

(二)固定方法

1.宽绷带固定法:骨折复位后,可外贴吊膏,然后覆以硬纸壳,胶布贴于胸壁,再用宽绷带或多头带包扎。一般固定3-4周。

2.胶布固定法:适用于第5-9肋骨骨折。每条胶布宽约7厘米,比病人胸廓半周长10厘米。病人住位,两臂外展或上举,在呼气末即胸廓最小时,先在后侧超过中线5厘米,第一条胶布贴在骨折下2 3

肋,然后以叠瓦状向上增加4-5条,以跨越骨折部上、下各两肋骨为宜。(此种方法现多用肋骨固定带代替。)

3.肋骨牵引固定法:多根多处骨折,必须迅速固定胸壁,减少反

常呼吸引起的生理障碍,此时可行肋骨牵引。其方法是:在浮动胸壁中央,选择1-2根下陷严重的肋骨,在局麻下用巾钳夹住下陷的肋骨,通过滑动牵引来消除胸壁浮动。

(三)练功活动:患者经整复固定后,一般均应下地活动,重伤员需卧床休息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卧位,并锻炼腹式呼吸运动。有痰者,护理人员需扶住伤处,鼓励病人咳嗽,待症状减轻后即应下地活动。

(四)药物治疗

1.分期分型治疗(服中药)

初期:由于筋骨脉络的损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机凝滞,经

络受阻。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可选用消肿止痛汤(院方):当归9 红花5 儿茶5 炒白芍9 白

芷9 丁香3 元胡15丹皮15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5g、当归10g、川芎10g、白

芍10g、车前草20g、大黄5g(后下)、甘草 5g。

红桃消肿合剂加减:当归10g、川芎9g、生地10g、香附10g、牛膝10g、甘草5g、元胡10g、桃仁10g、木瓜10g、枳壳10g、连翘10g、金银花10g、桂枝5g、乳香10g、没药10g、川断10g、红花5g。

中期:此期肿胀消退,疼痛明显减轻,但瘀肿虽消未尽,骨尚未

连接,治法:接骨续筋为主

方药:新伤续断汤加减:

乳香6g 没药6g 丹参12g 自然铜(醋煅)12g 骨碎补12g 泽兰12g 续断15g 甘草3g

疼痛加:地鳖虫3g 元胡6g

肿胀加:当归12g 红花6g

后期:一般已有骨痂生长。

治法: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服:八珍汤加减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川芎6g 当归10g 熟地

10g 白芍10g 甘草3g 疼痛加地鳖虫3g 元胡6g

2. 外治法

初期:专科特色中药外敷消肿散

方药:制乳香6g 制没药6g 虎杖6g 大血藤6g 天花粉

12g 大黄12g 木12g

研抹凡士林调敷患处

中晚期专科特色中药外敷接骨散

方药:制乳香6g 制没药6g 自然铜(煅淬)15g 滑石15g 大黄9g 赤石脂9g

醋或黄酒调敷患处

后期中药熏洗化瘀通络洗剂

方药:骨碎补12g 桃仁6g 红花6g 续断l0g 木10g 桑寄生lOg 伸筋草12g

水煎熏洗患处。

三、其他疗法

肋骨骨折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若为新鲜开放性肋骨骨折,在开

胸出来胸前脏之后,可用钢丝把骨折两个断端固定在一起;横断骨折采用钢丝穿孔固定法,斜面骨折采用横行钢丝捆绑法,在捆扎处作1小骨槽,防止滑脱,以利固定。近年来有专用的锁骨固定钢板,如普通钢板、钛合金爪型钢板等。

四、合并症的处理:

1.气胸:如胸腔积气较少者,对肺功能影响不大,不需特殊处理,积气往往能自行吸收。若积气较多,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可在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处行胸腔穿刺,抽出积气。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可见消毒的纱布或凡士林油纱布填塞伤口包扎,阻止胸腔与外界空气相通,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清创术。如合并脏损伤时,应先处理脏器损伤。力性气胸,需紧急降低胸腔压力,以后插入胸腔此流管进行水封瓶引流。

2.血胸:非进行性血胸如量大,可在伤后12-14小时后,在腋后

线第肋间隙进行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积血,如积血多者,可分次抽出,每次抽吸后注入抗生素,预防感染。对进行性血胸,在积极抢救休克后,进行开胸探查,术后插入引流管,水封瓶引流。

肋骨骨折无合并血气胸者在复位固定后,一般均应下地活动,重

伤员需卧床休息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卧位,并锻炼腹式呼吸运动。有痰者,护理人员需扶住伤处,鼓励病人咳嗽,待症状减轻后即应下地活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者,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可行胸腔穿刺抽气或抽液,或行胸腔闭式引流,3-5天后拍片复查胸腔积气、积血的吸收情况。

四、康复治疗

指导病人深呼吸、吹气球等,锻炼肺活量,帮助肺复。加强患

侧上肢功能锻炼,如抬高、拿物等。出院后多做深呼吸运动,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禁止吸烟,以促进康复

五、护理调摄

1.心理护理病人大多是意外伤害引起,加上受伤后疼痛、呼吸困难、有濒危感。因此护士应陪伴在病人身边,讲解与本病有关的知识和治疗措施。消除病人的紧、恐惧心理,是病人有安全感,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体位护理如无休克倾向,可给予半卧位休息,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利于引流。协助病人健侧翻身,向病人讲解定期翻身的重要性。

3. 环境护理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室禁止吸烟,以消除烟

雾刺激咽喉、支气管引起的咳嗽,并注意通风换气,注意患处保暖。

4.饮食护理饮食对病人极为重要,创伤后由于蛋白分解代的增加;环境改变,打破了原有的饮食习惯,影响食欲,影响营养的吸收。因此应指导帮助病人制订适宜的食谱,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多饮水,并进行必要的解释。

六、疗效评定

治愈:骨折对位满意已愈合,局部肿痛消失,咳嗽及深呼吸无疼痛。好转:骨折对位好,基本愈合,局部有轻微疼痛或压痛,胸廓挤压征(+-)。

未愈:骨折未愈合,局部肿痛无改善,或仍见反常呼吸,胸廓挤压征(+)。

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关键词] 跟骨粉碎性骨折;半量甘露醇;创伤性水肿 [key words] heel bone comminuted fracture; half-dose mannitol; traumatic swelling 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术后皮肤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8%~20%, 常导致钢板外露,甚至继发骨髓炎而致手术失败。目前临床上常用 半量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但大剂量甘露醇易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 损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134例,其中,男78例,女56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32.5岁;交通肇事伤69例,坠落伤42例,打击伤15例,其他10例;左跟骨骨折65例,右跟骨骨折57例,双侧12例;按sanders分类法[2]:ⅱ型22例,ⅲ型74例,ⅳ型38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伤后至入院就诊时间为1~24 h,平均4 h。本组患者均在伤后4 h~2周内手术,其中79例在24 h内进行,55例于伤后2周内全身情况平稳后、足踝肿胀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6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为防止其他因素影响,本研究的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65岁之间;

②闭合性骨折;③不符合排除标准者。拟定的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②开放性损伤及骨折;③糖尿病病史者;④其他器官或全身感染病史未愈者;⑤hiv免疫缺陷综合征者;⑥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者(包括全身及局部外用);⑦原有中风及肢体肿胀,神经性营养不良者;⑧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3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消肿方内服,消肿方参考广州中医药大学李钊、何才勇等[4-5]报道配制(成分:当归、黄芪、牛膝、丹参、泽泻、茯苓、猪苓、川芎等)。每日8~10 g,自入院起连续服用,服用至术后1周。b组患者采用20~30 min内滴完20%甘露醇注射液(福州海王福药,规格125 ml∶50 g)125 ml,根据病情,每日1次或2次,连续使用7 d或足踝消肿停止使用。 1.4 手术方法 于足踝肿胀控制后再进行手术,采用外侧“l”形切口[6],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及腓侧肌腱,显露骨折后,向下牵引跟骨结节。由跟骨结节后上方向塌陷翻转的跟骨后关节面钻入4.5 mm克氏针,达软骨面下0.3~0.5 cm,向后下方搬动克氏针尾部,适当内翻,撬拨复位向前塌陷翻转的跟骨后关节面,恢复结节角。跟骨内外两侧横向挤压,恢复跟骨宽度,纠正跟骨的内外翻畸形,恢复bhler角和gissanc角的正常角度,用数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已复位的诸个骨折块。因骨折块压缩造成骨质部分缺损,可行自体髂骨移植。或于缺损区域填充人工骨,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 编码:S22.3/S22.4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 骨折分类 (1)少数(≤2)肋一处骨折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 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 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 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胸部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 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复位或外固定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3)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补益气血,滋补肝肾。 3. 中药外治 4. 其他疗法 5. 并发症防治 6. 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高频超声诊断X线阴性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X线阴性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4-07-17T10:33:25.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席占国沈素红乔亚亚[导读] X线胸片是肋骨骨折常规应用的检查手段,但是对于轻微移位骨折、无移位骨折容易漏诊。 席占国沈素红乔亚亚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X线阴性肋骨骨折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X线阴性肋骨骨折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6例同期行CT检查。结果:32例X线阴性肋骨骨折中,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肋骨骨皮质回声不连续,轻微错位或骨皮质凹陷,骨膜下血肿形成。26例骨折有轻微移位,6例无移位骨折均经CT证实。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X线阴性肋骨骨折的补充诊断手段,可发现轻微移位或凹陷骨折,二者结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高频超声 X线阴性肋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111-02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X线胸片是肋骨骨折常规应用的检查手段,但是对于轻微移位骨折、无移位骨折容易漏诊。CT 肋骨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准确可靠,但费用高,有电离辐射,难以作为常规手段。随着声学工程和技术的进步,超声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我院超声诊断的32例X线阴性肋骨骨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X线阴性患者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19-61岁,平均岁34岁,均为胸部外伤后临床拟诊肋骨骨折X线表现阴性者行超声进一步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使用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8-15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皮肤涂耦合剂,直接检查法沿肋骨长轴方向顺序扫查,以肿胀、疼痛部位为中心行多切面探查,与对侧肋骨对照观察,记录骨皮质连续性、骨膜下积液、骨折端移位情况。 2 结果 32例X线阴性肋骨骨折的声像图表现为:26例骨折可见骨皮质线状强回声连续性中断,骨折端轻微移位,移位范围约0.5-2.0mm之间。6例无移位骨折中4例表现为骨皮质局限性凹陷,另2例表现为成角畸形。6例无移位骨折均进行CT肋骨三维重建成像证实。32例肋骨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软组织增厚,其中30例可见骨折处骨膜呈穹隆状高回声,在骨膜下可见小丘状液性暗区。 3 讨论 在胸部损伤中,肋骨骨折最为常见。X线胸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但临床实践中发现不是所有肋骨骨折X线胸片都能做出可靠诊断[1]。本组32例肋骨骨折患者X线胸片均漏诊,分析X线胸片漏诊主要原因有:①骨折部位在前肋,尤其是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附近的骨折,分析原因可能是该处肋骨的结构较单薄,骨松质较多,皮质成份少,骨密度低,细微的骨折线不易显示;②发生在腋中线的肋骨骨折,因受伤病人体位所限不能做侧位照射,仅在后前位上影响骨折线显示;无移位骨折,骨折线轻微在后前位照射时前后肋骨影重叠、胸腔脏器因素影响不易显示;③前后肋前后错位或腋段骨折上下错位,骨折线显示不清。 高频超声具备的优点:①高频超声对肋骨、肋软骨具有很高的分辨率,8~15MHz的频率能清晰的分辨出骨膜和软骨组织,能较为清晰地显示骨皮质的连续性,对不完全骨折或移位微小的骨折也能作出诊断;②检查受病人骨折部位的影响较小,可从多方位探测,对骨膜下积液显示敏感,对积液区域重点检查易发现微小骨折;高频超声能动态地观察图象,可以在病人呼吸过程中或体位改变过程中发现骨折[2]。但高频超声在整体观察上不如X线胸片检查,皮肤有外伤出血或敷料包扎者不便于检查;肩胛骨下肋骨不易显示。综上所述,超声对前肋的轻微移位肋骨骨折、无移位肋骨骨折、腋中线区域肋骨骨折诊断准确可靠,又可免受CT电离辐射的风险,可作为X线的有力补充,临床中如能二者相互结合、互补优势,可大大减少漏诊率,弥补X线胸片的某些不足,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参考文献 [1]马强,单诗山,李洪霞,等.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经验与不足探讨.航空航天医学杂, 2011,22(3):269-271. [2]黄志凌,毛李华,李春苑,等.高频超声与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田.中国医药指南,201l,9(18):26-27.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病因与病理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

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 治疗 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 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 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05期119 0 引言 肋骨骨折是常见的胸部创伤疾病,常常需要进行法医伤情鉴定,X线检查长期以来作为检查肋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但因其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较差,对于隐匿性非移位性骨折及肋软骨骨折,则较难诊断。有关报道发现X线平片检查膈上肋骨骨折的误诊率达20.5%,膈下肋骨骨折误诊率达33.3%[1]。近年来 ,MSCT 以其快速完成容积扫描,不易造成遗漏,提高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以及拥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弥补了X线平片与常规CT的不足,并且为肋骨骨折(尤其是隐匿性的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可靠的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目的是结合我院情况,分析如何利用4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准确的诊断肋骨骨折,避免漏诊与医疗纠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09至2015-06在本院进行检查的肋骨骨折病人4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14-75岁,平均年龄(39.2±7.8),撞伤18例,摔伤12例,打伤15例。合并肺挫伤9例,肺撕裂伤1例,胸腔积液12例,脊柱骨折6例,肩胛骨、锁骨骨折6例。45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局部压痛、吸气或咳嗽时疼痛。患者均于创伤后3小时内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31例之前先进行胸片DR检查,25例8周内进行CT复查,复查期间无新发外伤。1.2 检查方法 1.2.1 X线检查 采用东芝DR系统,体位:患侧肋骨正、斜位。 1.2.2 CT检查 采用GE Brightspeed 4 层螺旋CT。扫描范围:胸廓顶部至肋弓下缘,包括第1-12肋。扫描方向:进床、出床,根据临床外伤重点部位而定。扫描参数:电压120KV,自动毫安,FOV350mm,采集层厚2.5mm,重建层厚1.25mm,扫描时间30-45S,采用标准算法、骨算法。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由2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对全部MSCT DR片采取双盲法进行诊断,重点观察患者肋骨骨折的部位、数目、对位对线及是否存在其他损伤,并与X线胸片进行比较,MSCT诊断以轴位原始图像为基础结合VR MPR SSD MIP等后处理方法,如意见分歧需协商达成一致。 1.4 肋骨骨折分类 1.4.1 完全性骨折 骨折线贯穿肋骨皮髓质,断端有或无错位、成角。 1.4.2 不完全性骨折 (1)临床有明确的外伤史和可疑的骨折损伤部位,(2)CT显示一侧皮质断裂、凹陷或突起,可有或无局限性胸膜反应及邻近软组织水肿[2]。对不完全性骨折的认定,需要非常仔细,若出现不连续影像,会影响与肋骨测的滋养孔的区分,进而导致鉴定结果出现差错。 1.4.3 疑似骨折 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仍难以 确定是否为骨折。 1.4.4 隐匿性骨折 X线及MSCT检查难以发现,一段时间后复查才能发现的骨折。 2 结果 45例患者最终诊断肋骨骨折233根289处,首次MSCT诊断肋骨骨折270处、疑似骨折17处,诊断率为93%,25例复查者新发现骨折9处。此外20例患者75处骨折MSCT后处理图像未显示,多为不完全性骨折和隐匿性骨折,15例患者VR图像出现56处假骨折,多为重伤者及高龄患者,考虑为呼吸伪影。 先行进行X线检查的31例患者,共发现肋骨骨折161处,诊断率为55.7%,与MSCT诊断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在定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其解剖特点及多发复合伤的影响,X线平片检查对肋骨骨折漏诊率很高,尤其是对于隐匿骨折及不完全性骨折,常常引起医患之间的纠纷。C T对肋骨骨折较为敏感 ,不仅能显示肋骨骨折,还能显示气胸、血胸 、肺挫裂伤等并发症[3],但由于其得到的是肋骨的断面或斜断面像,同一扫描层面内存在多根肋骨断面像,即同一根肋骨要在多个层面上显示,一般同一层面内一侧可有4-6根肋骨, 不利于整体观察肋骨骨折及其计数、定位,而且由于层厚限制,对于细微骨折的显示不佳[4]。MSCT采用多排探测器技术,连续容积扫描,能准确的确定或排除骨折,对线性骨折、水平走行的骨折及轻微的不完全性骨折也能清晰显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X线和常规CT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和误诊率,特别是提高了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5]。 MSCT常用的重建方法有SSD、MPR、VR等[6]。SSD是较早应用的三维后处理技术,其空间立体感强,但其丢失信息较多,不能观察骨折的细节。VR是X线通过容积数据时所有像素总和的图像显示,利用所有扫描信息,对不同结构的色彩编码和使用不同的透亮度,可同时显示表浅或深在结构的影像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感,所得的图像骨边缘光滑锐利,与解剖图相似[7]。MPR可将肋骨显示于同一层面,而且还可观察肺内的挫伤、积液、气胸等并发症情况,但骨折定位困难。 人体有l2对肋骨,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1-3对肋骨短,受锁骨、肩胛骨和肌肉保护,不易骨折;第8-12肋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弹性大,故亦不易骨折;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其较少发生骨折,而第4-7对肋骨较长、两端固定,是骨折多发部位[8]。 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王文庄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中医院,河北 廊坊) 摘要:目的分析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均于创伤后3小时内行螺 旋CT三维重建检查,31例之前先进行胸片DR检查,25例8周内进行CT复查,记录骨折总数,计算MSCT诊断率,并与X线诊 断率比较。结果 45例患者最终诊断肋骨骨折233根289处,首次MSCT诊断率为93%,25例复查者新发现骨折9处,5例患者VR 图像出现56处假骨折,先行进行X线检查的31例患者,诊断率为55.7%,与MSCT诊断有明显差异。结论合理应用扫描技术、诊 断方法及必要的复查,能弥补4层螺旋CT的不足,显著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 关键词:肋骨骨折;MSCT;CT 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05.092 ·医学影像·

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局部肿痛,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剧,受伤部位压痛明显,或触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阳性。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及了解是否合并气、血胸。 2.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可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①主诉:胸痛、气促、咳嗽、呼吸困难; ②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或CT可观察骨折情况并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或其他病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骨折分类 1.少数(≤2)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少数肋骨。局部肿痛,压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少见并发气、血胸者。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肋骨。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常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3.肋骨多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多处肋骨。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表现为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常可出现连枷胸。 (三)骨折分期和证候分型 1.早期:伤后2~3周内 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损伤早期,胸胁部肿、痛并见,气促,呼吸困难。或胸胁满闷、胀痛,痛处不定;或胸胁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拒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

2.中期:伤后4~8周 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损伤中期,胸胁瘀血未尽,筋骨未坚,胸胁刺痛,夜间隐痛、胀痛,夜寐不安。舌暗红,苔薄,脉弦而涩。 3.后期:伤后8周以上 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损伤后期,胸胁部隐隐作痛。或伴面色少华,头晕心悸,呼吸气短,舌淡,苔白,脉虚细;或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淡红,苔少,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肋骨一处骨折,无明显移位,一般不需整复;多数肋骨折,成角、移位较多者选择进行复位。肋骨骨折患者往往疼痛剧烈,病人呼吸困难,影响咳嗽排痰,易并发血气胸、肺部感染等。因此,肋骨骨折治疗重点在于固定制动、消肿止痛,预防血气胸并发症的发生。 (一)外固定 1.胶布固定法(见附图1) 适用于少数肋骨一处骨折,皮肤过敏者禁用,此法不能敷贴伤药治疗。 常用半环式胶布固定术,患者正坐,两臂外展或上举,用宽约6~7厘米胶布数条,在呼气末即胸廓最小时,由后至前紧贴于骨折侧的胸壁上,胶布两端均超过中线约10厘米,第一条胶布贴在骨折下2肋,然后向上作叠瓦状式固定,互相重叠约1/2,一直至跨越骨折部上、下各两肋骨为止,固定时间3~4周。 2.绷带纸板固定法(见附图2) 适用于肋骨一处骨折或多处骨折但无连枷胸者,皮肤过敏患者可用。 据肋骨骨折区域,准备长方形纸板,软硬度适中,高度超过骨折区上下2肋,宽度超过胸部前后中线5cm,修剪四角整齐并塑形,边缘粘贴胶布以保护皮肤,患者坐位,于骨折处敷贴伤药,棉垫保护,再将纸板贴紧骨折区,用宽绷带环胸包扎固定,时间3~4周。 3.肋骨固定带、胸部支具固定法(见附图3) 适用于肋骨一处骨折或多处骨折但无连枷胸者,包括普通多头带、弹力固定带、弹力钢片固定带等,具有操作简便、舒适有效和不易松动的特点。 患者坐位,于骨折处敷贴伤药,棉垫保护,以骨折区为中心,多头带环胸包绕,各接头分别打结包扎固定。目前多选择成品肋骨固定带,一般为搭扣式弹力固定带,对于多根肋骨骨折、损伤严重者,可选用带钢片支撑的弹力固定带,固定时间3~4周。 4.胸壁牵引固定法(见附图4) 适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引起浮动胸壁,连枷胸患者。

肋骨骨折护理常规

肋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定义 肋骨骨实质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称为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 (二)临床表现 1、症状:骨折部位疼痛,深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时加重;部分病人可有咯血。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或休克等。 2、体征:受伤胸壁肿胀,可有畸形;局部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和骨摩擦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伤处可有反常呼吸运动;部分病人可有皮下气肿。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肋骨骨折导致的疼痛、胸廓运动受限、反常呼吸运动有关。 2、疼痛与胸部组织损伤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部和胸腔感染。 (四)观察要点 1、全身状况:是否合并血气胸、脑及腹部等部位的复合伤。 2、生命体征:神志、瞳孔、意识等反映脑部状况,合并腹部及胸部相应部位的阳性体征应密切观察,必要时紧急手术。 3、潜在并发症的发生:休克、感染、肺不张、创伤性湿肺、脂肪栓塞等。 (五)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病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抢救准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周身状态的变化。病情严重每隔15~30min测量血压、呼吸、脉搏1次,并做好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流量为2~4L/min并作好记录。呼吸衰竭时,应加压给氧或应用人工辅助呼吸。 2、病人主诉疼痛后应及时处理。疼痛轻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疼痛重者,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行椎骨旁肋间神经阻滞。疼痛剧烈影响呼吸者,可用多头胸带固定两周,鼓励病人做有效呼吸和咳嗽,避免发生肺部张、肺炎等并发症。 3、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梗阻尤其在昏迷病人中是胸部损伤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 (1)解除紧束胸部衣物,人工开放气道,有舌后坠者钳出舌头。

肋骨骨折精深中医诊疗方案设计[1]

骨折病(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4年) 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症状和体征: ①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②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 ③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 ⑤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 (二)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三)中医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 中期:伤后3~4周左右,疼痛减轻,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 晚期:伤后4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整复手法 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外肌的保护和其余肋骨的支持,所以无明显移位,且稳定,一般无需手法整复。移位明显的骨折尽量争取复位。 1.立式整复法《证治准绳》载: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汇总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 方案汇总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跟骨骨折 西医诊断:跟骨骨折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好发于青壮年,多由高处坠下致伤。 (3)跟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骨折严重者可呈现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类。 X线片表现:跟骨侧位及轴位片对了解骨折移位,分型至关重要。其中侧位片对识别骨折线,关节面塌陷及骨片旋转程度有一定帮助;轴位片能清晰显示距下关节面的载距突解剖邢台及内外侧壁骨折移位情况,以及跟骨结节、跟骨体部内外翻移位情况。(5)常规检查是否有合并症:颅底骨折、脊柱骨折。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与体征:典型的跟骨骨折临床表现包括后跟痛、肿胀、

淤血、跟骨横径增宽、跟部外翻畸形、足底扁平,应注意有无颅底骨折或脊柱骨折。 (2)辅助检查:正确诊断与分类则有赖于X线,或辅以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了解骨折移位、塌陷方向及程度。 (二)骨折分类及症候诊断 2.骨折分类 (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结节部纵行骨折或呈“鸭嘴样”骨折,骨折片可向后上方移位,甚至有翻转移位,但不触及跟距关节面。 (2)关节面轻度受累的骨折:跟骨体部粉碎性压缩性骨折,结节关节角减少,但骨折线未直接进入关节面。 (3)关节面严重受累的骨折:严重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碎骨片挤压关节面,结节关节角减少,消失或称为负角,跟骨横径变宽,甚至将距骨挤压至跟骨之中,形成“摇椅”状。 2.证候诊断 (1)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骨折早期,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淤积不散,气血不得宜通;局部淤肿明显,疼痛较甚。(2)瘀血未尽,筋骨未愈证:骨折中期,伤后3周-5周。瘀血未尽,筋骨未愈,淤肿渐退,筋骨不舒。 (3)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骨折后期,伤后5周后。筋骨未坚,肝肾不足;淤肿已消,筋骨不舒,并可伴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等。

肋骨骨折中西医诊疗示范

骨折病(肋骨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医概念:骨折病 西医概念: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 分类及定义: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内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中医临床表现: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西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症状和体征: ①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②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③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⑤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中医诊断: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 中期:伤后3~4周左右,疼痛减轻,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 晚期:伤后4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整复手法 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内、外肌的保护和其余肋骨的支持,所以无明显移位,且稳定,一般无需手法整复。移位明显的骨折尽量争取复位。

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手术指征

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手术指征:广东胸外科行业共识(2017 年版)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外伤。2000 年, 美国有30 余万人因肋骨骨折就诊,其中约18 万人需住院治疗。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连枷胸等重度和复杂(多根、高龄和特殊部位)肋骨骨折,虽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呼吸机辅助呼吸内固定已被广泛接受为标准治疗,但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发展、手术技巧及麻醉技术的进步,手术复位内固定重新受到重视。大量数据也表明,手术复位内固定相较保守治疗更具优势。遗憾的是,由于许多急诊创伤科、重症医学科和胸外科医生对肋骨骨折治疗的最新理念了解不足,再加上目前尚缺乏高级别临床证据,导致手术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还存在诸多争议,也限制了该技术的规范开展。另一方面,在我国一些基层医院,对某些经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的简单肋骨骨折也有进行手术的情况。因此,对肋骨骨折的外科治疗,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此,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管理分会联合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采用国际通用的Delphi 程序,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 和万方数据库等,回顾性分析1940 年 1 月至2016 年12 月间关于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文献,选取其中证据级别较高,研究内容契

合临床实践的文章,制定存在争议的调查项目,就创伤性肋骨骨折诊疗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调查(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等18 个方面),对广东省内可以开展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126 家医疗机构发出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10 份,了解专家意见和临床实践的真实情况,并分别于2016 年12 月和2017 年3 月两次进行专家面对面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本共识推荐的级别为: 1A 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 分析或RCT 结果),专家组有统一认识; 1B 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 分析或RCT 结果),专家组有小争议; 2A 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认识; 2B 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无统一认识,但争议不大; 3 级: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共识一(推荐级别:1A)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跟骨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跟骨骨折(修订) (草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跟骨骨折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跟骨骨折calcaneus fracture 凡发生于跟骨的骨折均称为跟骨骨折。 3 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有明确的足跟部外伤史,特别是高处坠落史。 3.1.2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是足跟部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可见局部肿胀,压痛,皮下瘀斑,足弓变浅或消失,足跟增宽,呈外翻畸形。合并脊柱骨折时则有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合并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可出现足部剧烈疼痛,皮肤感觉障碍和张力异常增高等表现[1,2]。 3.1.3影像检查 X线片检查:应拍摄跟骨前后位片、侧位片和轴位片,用于判断跟骨骨折类型、关节面塌陷情况以及测量B?hler角(25~40°)、Gissane角(平均120~145°)和跟骨的高度、宽度、外翻的角度等。对合并伤患者还应拍摄相应部位的X线片[3]。 CT检查:应包括横轴面及冠状面、矢状面扫描,用于判断跟骨骨折的部位、移位和塌陷程度,特别是后关节面骨折情况。CT图像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跟骨骨折的细节[4]。 3.2分型 临床常用的分型方法有两种,一是基于X线片检查的Essex-Lopresti分型法,分为舌型骨折和关节塌陷型骨折,又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不同亚型[5]。 二是基于CT检查的Sanders分型法,它根据冠状位和轴位CT图像中后关节面骨折的情况,将跟骨关节内骨折划分为四大类型和不同的亚型: I型,所有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无论后关节面骨折线有多少; Ⅱ型,跟骨后关节面为两部分骨折,移位≥2mm,根据原发骨折线的位置可分为ⅡA、ⅡB和ⅡC; Ⅲ型,跟骨后关节面有两条骨折线,为三部分移位骨折,又分为ⅢA、ⅢB及ⅢC三个亚型,各亚型均有一中央凹陷骨折线; Ⅳ型,跟骨后关节面为四部分及以上的移位骨折,包括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X线片和CT检查结果可做出明确诊断。 成人跟骨骨折诊断明确,但需注意与病理骨折等相鉴别。 4辨证 本辨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8]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文献整理进一步完善。 跟骨骨折的辨证论治规律以三期辨证为主,气滞血瘀证、瘀血内阻证、气血亏虚证、肝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 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 4. 并发症的防治 5. 护理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位后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稳定性差,复位后桡骨长度、生理角度等仍有持续丢失者,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高频超声与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高频超声与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5T15:24:40.9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肖文蓉 [导读] 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但经X线检查无法检出骨折情况的患者,需将高频超声检查作为主要的检查手段进行诊断。(成都市大邑县骨科医院四川 61133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在2016年1月至12月阶段我科室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或X线复查发现有骨痂形成而确诊为肋骨骨折患者。70例患者均在受伤后7d内分别进行X线胸部摄片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两种检查方式前后检查间隔时间不差过3d。结果:70例患者经确诊均为肋骨骨折患者,高频超声检出70例,检出率100.0%;X线检出44例,检出率62.9%;差异显著P<0.05。70例患者经确诊,骨折断端错位3mm以内42例,骨折断端错位3mm以上28例。高频超声检出骨折断端错位3mm以内42例,符合率100.0%;X线检出骨折断端错位3mm以内20例,符合率47.6%;差异显著P<0.05。骨折断端错位3mm以上28例,符合率100.0%;骨折断端错位3mm以上24例,符合率85.7%;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X 线检查对于明显受损肋骨的定位较为准确,适用于外伤严重需紧急处理的患者的诊断;而高频超声能够准确检出X线检出无法显示的轻微肋骨骨折情况,可作为轻微肋骨骨折的常规诊断方式。 【关键词】高频超声;X线;肋骨骨折;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65-02 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骨骨折类型,大约占胸骨骨折的90%以上[1]。目前,伴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肋骨骨折发生率也逐渐上涨。对于肋骨骨折患者来说,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是提高患者治愈率,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肋骨骨折来说,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及其先天性变异等因素,导致了肋骨骨折的复杂性,从而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扰[2]。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临床诊断方式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以下就对高频超声与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肋骨骨折的诊断方式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在2016年1月至12月阶段我科室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或X线复查发现有骨痂形成而确诊为肋骨骨折患者。70例患者中,男42例,女28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2.9~2.7)岁。70例患者均有胸部外伤史、胸部局部疼痛症状。 1.2 临床方法 70例患者均在受伤后7d内分别进行X线胸部摄片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两种检查方式前后检查间隔时间不差过3d。X线胸部摄片检查,采用胸部正侧位片进行检查,必要时可结合斜位片进行诊断。高频超声检查,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将探头置于肋骨对应皮肤上,沿肋骨长轴方向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患者的疼痛部位,检查中发现肋骨骨折时进行标记并对骨折断端错位距离进行测量,记录相关的数据,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软损伤情况及范围,保存阳性图像,骨折部位定位以胸骨角作为第二肋的标志。 1.3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 70例患者经确诊均为肋骨骨折患者,高频超声检出70例,检出率100.0%;X线检出44例,检出率62.9%;差异显著P<0.05。70例患者经确诊,骨折断端错位3mm以内42例,骨折断端错位3mm以上28例。高频超声检出骨折断端错位3mm以内42例,符合率100.0%;X线检出骨折断端错位3mm以内20例,符合率47.6%;差异显著P<0.05。骨折断端错位3mm以上28例,符合率100.0%;骨折断端错位3mm以上24例,符合率85.7%;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临床诊断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高频超声与X线的肋骨骨折诊断结果比较 3.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骨折断端错位超过3mm时高频超声与X线的显示率无明显差别,但当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内时特别是错位在1mm以内时高频超声与X线的显示率有明显的差别,高频超声可检出骨折错位超过0.5mm的肋骨骨折[3]。另外,超声还可对肋骨骨折造成的周围软组织变化进行检测,诊断周边软组织的损害程度及范围,对病变的程度进行评估,辅助临床医生进行治疗[4]。综上所述,在肋骨骨折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对于明显受损肋骨的定位较为准确,适用于外伤严重需紧急处理的患者的诊断,而对于胸部外伤无需进行紧急处理的患者,X线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均可作为初次检查方式进行应用[5]。但高频超声能够准确检出X线检出无法显示的轻微肋骨骨折情况,因此,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但经X线检查无法检出骨折情况的患者,需将高频超声检查作为主要的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李元锋,吴庆超.创伤性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99-901.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目录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错误!未定义书签。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0) 孟氏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3)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7)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7) 踝关节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5)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1)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7) 髌骨软化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2)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0)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好发于青壮年,多由高处坠下致伤。 (3)跟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骨折严重者可呈现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类。 X线片表现:跟骨侧位及轴位片对了解骨折移位,分型至关重要。其中侧位片对识别骨折线,关节面塌陷及骨片旋转程度有一定帮助;轴位片能清晰显示距下关节面的载距突解剖形态及内外侧壁骨折移位情况,以及跟骨结节、跟骨体部内外翻移位情况。 (5)常规检查是否有合并症:颅底骨折、脊柱骨折。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症状与体征:典型的跟骨骨折临床表现包括后跟痛、肿胀、瘀血、跟骨横径增宽、跟部外翻畸形、足底扁平,应注意有无颅底骨折或脊柱骨折。 (2)辅助检查:正确诊断与分类则有赖于X线,或辅以CT检查,了解骨折移位、塌陷方向及程度。 (二)骨折分类及证候诊断 1.骨折分类 (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结节部纵行骨折或呈"鸭嘴样"骨折,骨折片可向后上方移位,甚至有翻转移位,但不触及跟距关节面。 (2)关节面轻度受累的骨折:跟骨体部粉碎性压缩性骨折,结节关节角减少,但骨折线未直接进入关节面。 (3)关节面严重受累的骨折:严重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碎骨片挤压关节面,结节关节角减少,消失或成为负角,跟骨横径变宽,甚至将距骨挤压至跟骨之中,形成“摇椅”状。 2.证候诊断 (1)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骨折早期,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