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考试名词解释

儿科考试名词解释
儿科考试名词解释

儿科名词解释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的腹泻。

Roger病即小型室缺:缺损直径<5mm或缺损面积</m2体表面积。缺损小,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少,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可无症状。

复杂性热性惊厥:一次发作持续10分钟以上,24小时内反复发作多次,局灶性或全面性发作,惊厥持续状态较常见的热性惊厥。

适中温度:又名,是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而又能保持的最适环境温度。惊厥持续状态:凡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或反复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超过30分钟者称惊厥持续状态,常导致惊厥性脑损伤。

生理性贫血:出生时婴儿随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原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降至3×1012/L,血红蛋白降至100g/L,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麻疹黏膜斑(K oplik癍):是麻疹早期的特异性体征,常在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颊黏膜上,为直径的灰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及唇部黏膜,部分可融合。于出诊后1-2天消失。新生儿病理性黄疸: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②血清总胆红素值已经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照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L/dl);③黄疸持续长,>2周,>4周;④黄疸褪而复现;

⑤血清>34umol/L(2mg/dl)。凡符合以上特点之一者可诊断为病理性。

PPD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4~8周后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结核属迟发型变态反应。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肿、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

艾森门格综合症: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发展至器质性肺动脉阻塞性病变,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称~。

骨髓外造血: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中性粒细胞。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体重下降,约1周末降至最低点(小儿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为15﹪~2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称~

低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130m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肠道胆红素通过细菌作用被还原为粪胆素原后随粪便排出,部分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可被肠道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解,或在碱性环境中直接与葡萄糖醛酸分离成为非结合胆红素,后者可通过肠壁经门静脉重吸收到肝脏再行处理,即~

围生期: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

骨龄: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差异性发绀:动脉导管未闭型先心病,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逆向分流入降主动脉,患儿出现差异性发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亦称血管炎综合征。

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在3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称~。但必须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即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即可诊断为~。正常足月儿: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并≦4000,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严重时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滞留并引起脑血流减少或血流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称为缺血缺氧性脑病。

小儿腹泻: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加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与粘膜黄染,病因复杂,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肾病综合症——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引起的综合症,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原发综合症: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

三凹症:吸气时胸阔组织凹陷,上呼吸道梗阻至严重肺实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

法洛四联症:是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以下四个畸形组成:(1)右心室流出道梗阻;(2)室间隔缺损(3)主动脉骑垮(4)右心室肥厚。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指因缺乏能量和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

下水肿,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临床上常见3类;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浮肿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从而使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性发作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清晨和(或)夜间发作或加剧。

原发性肺结核-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病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包括原发综合征与支气管

淋巴结结核。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既出现腹泻,出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大便软为正常。

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时期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婴幼儿发病居多,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神改变等症状,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

小哮喘持续状态——哮喘急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后,不能24小时内缓解,称哮喘持续状态。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多见于早产儿。

基础代谢-指在清醒、安静、空腹状态下,为维持生命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如维持体温、呼吸、

循环、肌肉张力、肠蠕动、腺体活动等。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感染。

肋膈沟-膈肌附着部位的肋骨长期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称为肋膈沟。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为血行播散所致的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NMA):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以婴幼儿常见。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发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在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大题

病理考试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炎症

病理考试名词解释与简 答题炎症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70669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炎症习题:名词解释 1.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纤维蛋白原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 3.炎细胞浸润:渗出到血管外的白细胞,由于趋化性而进入组织内的现象。 4. 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叫做趋化作用。 5. 调理素:存在于血清中的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一类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Fc段和C3b等。 6. 炎症介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如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和白细胞渗出)的一类化学介质。 7.化脓:嗜中性粒细胞破坏、崩解后释放出的蛋白水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的过程。 8. 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9. 表面化脓: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深部组织无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如化脓性支气管炎。粘膜的化脓性炎又称脓性卡他性炎。 10、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1. 积脓:浆膜腔或内脏空腔器官的被复粘膜化脓,脓液积存在腔内,如胸腔积脓。 12. 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好发于皮肤、肌肉、阑尾。 13.卡他性炎:粘膜组织的较轻的渗出性炎症。卡他是向下流的意思,渗出液沿粘膜表面向外排出,故称卡他性炎。可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及脓性卡他等类型。例如,感冒初期鼻粘膜的浆液性卡他。 14. 疖:毛囊、皮脂腺及其附近组织发生的脓肿叫疖。 15、痈:多个疖的融合,在皮下脂肪和筋膜组织中形成多数相互沟通的脓肿。 16、假(伪)膜: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常见假膜性炎有菌痢、白喉等。 17.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突出于粘膜表面的肉芽肿块。常见于鼻粘膜和宫颈。 18. 完全愈复:病因被清除,少量的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溶解吸收,病变组织可完全恢复组织原有结构和功能(如大叶性肺炎),称为完全愈复。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等

1、微观经济: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及后果。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宏观经济: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中运行的主要问题: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和与此相联系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 2、需求的概念: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个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Qd=f(p)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点之间的弹性;需求的点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4、均衡:经济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 5、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满足程度的变化。效用函数: U = f ( X1 , X2 )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的满足水平或效用指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线:经济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所有轨迹。 8、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的方程:I = P1X1 + P2X2

2007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试题精选

2007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试题精选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

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病理考试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最全

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①桥梁作用;②以其他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③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 2 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①尸体解剖:查明病因,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减少同种疾病的漏诊与误诊率;通过尸体解剖,积累教学、科研素材;帮助解决法律纠纷等;②活检:及时准确诊断疾病,判断疗效,并能利用活检组织进行特染、超微结构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细胞培养等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③动物实验:复制疾病的模型,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外来因素如药物对疾病的影响等;④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外来因子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等。 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①病理学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②来源于古希腊哲学的病理学: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的液体病理学和Asclepiades的固体病理学,都对疾病的来源作了阐述,但未对医疗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③器官病理学的建立:1761年,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发表了《疾病的部位和病因》一书,从而创立了器官病理学,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的开端;④细胞病理学的建立: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根据对大量尸检材料的显微镜改变,提出了细胞病理学

的理论,认为细胞的改变和细胞的功能是一切疾病的基础,并指出了形态学改变与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⑤现代病理学的发展:a 超微结构病理学—从亚细胞(即细胞器)水平观察病变;b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能显示细胞内的化学成分;c 免疫病理学—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阐述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d 遗传病理学—从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角度进行疾病的探讨;e 分子病理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f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学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组织发生。 2 试以肾盂积水为例,说明萎缩的发生常是综合性因素所致,并简述肾盂积水的病理变化。 3 缺氧从哪些方面导致细胞损伤? 4 化学性物质和药物是通过哪些途径造成细胞损伤的?其损伤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5 导致细胞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细胞遗传变异可致哪些后果? 6 试述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发生机制、好发器官和病变特点。 7 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 8 举例说明纤维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易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其形态学表现如何? 9 含铁血黄素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形态学特点?有何临床意义?

会计考试名词解释答案

需要掌握的名词: 1、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的对称。是指企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 发生、其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因而由本年收益补偿的各项支出。(资本性 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 2、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 致、相互可比。P6 3、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于属于估计性质 的事项,要稳妥、谨慎从事,留有余地。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 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不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P26 4、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 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确认、计量的依据。P28 5、重置成本:现在重新购置同样资产或重新制造同样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 6、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 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7、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 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 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8、存货: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 程中的在产品、准备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明显区 别于固定资产的特点:不是自用)P86 9、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 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债券、资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 衍生金融资产等。P101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是即被指定为口供出售的非衍生性金融资产,以 及除以下各类资产类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 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 购入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没有划分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P109 11、无形磨损:固定资产由于科技进步而在价值上的损失。(有形磨损:又称实物磨 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的过程在所发生的实体上的磨损或损失。) 12、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 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P152 13、货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非货 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以外的其 他资产。)P154 14、资本公积:由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特定来源取得的由 投资人共享的部分。它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6 15、股本溢价:股本溢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 票面值总额的数额。(资本溢价: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而产生的 差额,它是资本公积中最主要的项目。P206) 16、期间费用:企业本期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不能归属于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因而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P228 17、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

教师招聘名词解释重点整理汇总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概念 1.教育学 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终身教育: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全民教育: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学校文化: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教育现代化: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教育内容:学校向学生传授的人类优秀经验的综合,它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所含有的一切内容。

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教育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人的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面变化的过程。 年龄特征: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发展关键期: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环境:围绕在人们的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90%是由教育决定的。 教育目的:指国家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素质教育: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③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儿科名解(儿科学名词解释)

浙江大学儿科学教学网站题库汇总 1.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约第5-6天降到最低点(1分),体重下降小于出生体重的9%(1分),一般7-10天后回复到出生体重(1分),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2.新生儿的生理反射包括哪些 新生儿的生理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和拥抱反射。 3.简述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意识:嗜睡/迟钝。(分)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惊厥常有。(1分)无或有轻度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或无变化,前囟张力正常或稍增高。(1分)症状大多在1周后消失,10天后仍不消失者可能有后遗症。(分) 4.新生儿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5.什么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2μmol/L(13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6.@ 7.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8.简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过多(1分),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1分),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1分),肠肝循环增加(1分)。 9.试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胸片表现特点 10.为什么早产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如何预防 11.简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 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1分)各期红细胞均较小,细胞浆少,染色偏蓝(血红蛋白量少),显示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1分)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1分) 1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铁以妊娠后三个月最多,早产、多胎等易致此病分) 铁摄入量不足: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1分) 生长发育速度快:婴儿期发育较快,血容量也增长很快。分) 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致铁吸收不良且粪便排出铁增加。分) 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如肠息肉、美克儿憩室、膈疝、钩虫

病理学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0.1.01病理学(pathology) 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病因学(etiology) 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 0.1.06尸体解剖(autopsy) 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0.1.08细胞学(cytology) 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四、问答题 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 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0.1.08①病理检查方法;②黏膜或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得的细胞;③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0.1.09①常用的研究技术;②体外条件下;③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 0.1.10①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②病变组织细胞内的化学成分; ③认识形态和代谢改变;④疾病诊断。 0.1.11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0.1.12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②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肿瘤病理诊断 0.1.13①DNA或RNA中碱基序列;②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在;③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断。

历年考古试题

2007北大 -------------------------------------------------------------------------------- 解释:奥都威技术,魏敦瑞,西阴村,黄肠题凑,小河墓地,和林格尔壁画墓,湖州镜,世说新语,波斯陶,酋邦 论述: 1、考古发现稻作起源 2、二里头文化宫殿及其特点 3、东汉洛阳城特点 4、唐代西安地区墓葬类型与等级制度 北京大学2005 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 1、金石学 2、裴文中 3、碳十四测年技术 4、朱封大墓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易县燕下都 7、低温釉陶 8、汉代铁官 9、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 10、天龙山石窟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长江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2、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 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北宋皇陵的建制及特点 北大2003年考题 考古学通论 名词 金沙遗址李济湖州镜萨珊银币 论述 1莫维斯线述评 2商周时期陶鬲的分期特点 3龙山时代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 4铁器的产生及其意义 5大明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北大2004年考题 广谱革命,葡萄镜,安伽墓,华清池,里耶秦简,沂南汉画像石墓,石器拼合, 柴尔德,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还有长沙窑 还有什么来得,好像是个以前考过的,肯定是以前考过的

嗯嗯 大题是北魏洛阳城,农业起源,铜石并用期主要文化,秦楚墓比较 -------------------------------------------------------------------------------- 2006高校考古学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名词解释: 三大气候信息库 AMS测年蛋壳陶瑶山墓地吴城文化涂金工艺石阙模型明器虞弘墓号墓为陵 论述: 1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 2 概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展情况 3 概述汉代工官的设置和其产品 4 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 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 名词解释(每题5分) 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 川大 一、名词解释 考古学文化细石器半坡遗址妇好墓侯马晋城模印拼砌画像砖墓影青瓷永乐宫 二、简答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断代研究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2、唐高宗至德宗时铜镜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三、论述 1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谱系关系及近十年来的新发现 2、三星堆及蜀文化发现与蜀文化的研究新进展 3、西汉长安城布局及近十年考古的发现(附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简答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 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 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它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 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这种道德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良心)和外在的社会舆论这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4.教师良心含义: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 要求的自学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5.教师义务: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 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至社会以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 6.教育威信:广义而言,是指教育行业特别是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 道德信誉;狭义而言,是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 教育、自我陶冶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程度,它是教师为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恰当处理好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为原则的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 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 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这种道德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良心)和外在的社会舆论这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9.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 所承担的具有一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它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10.学生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依据教师职业道德 的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行为予以判断的一种道德评价方式 二、简答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一、集体主义原则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三、教书育人原则四、乐教勤业原则五、教育民主原则六、教育公正原则七、人格示范原则八、依法执教原则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儿科名词解释人教版

围生期: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时期 高危儿:指以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度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中性温度:指机体代谢氧和能量消耗最低并能保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 新生儿红斑: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同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自然消失。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额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部分尚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免疫缺陷病:指因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发生缺陷引起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免疫综合征 原发综合症: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 小儿腹泻: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加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既出现腹泻,出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大便软为正常 三凹症:吸气时胸阔组织凹陷,上呼吸道梗阻至严重肺实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 艾森曼格综合症: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 差异性紫绀: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逆向分流主动脉,患儿出现差异性紫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以下四个畸形组成:(1)肺动脉狭窄(2)室间隔缺损(3)主动脉骑垮(4)右心室肥厚。 骨髓外造血: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时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中性粒细胞。 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变硬同时伴有低体温zs及多器官功能受损,也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 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皮肤紫癜,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肾脏损害等。 急性颅内压增高——简称颅内高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及其液体量增加所致的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儿童保健——即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又与儿童临床密切结合,通过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为儿童群体或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保证和促尽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新生儿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经脐部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多肌肉强直性痉挛。常在出生后7日发病,故称“脐风”,“七日风”之称。 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时期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婴幼儿发病居多,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神改变等症状,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2、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馆一馆。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广文馆则是为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提供学习的地方。这些学校构成了唐代中央官学的主题,都直属国子监统领。 3、学田: 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4、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5、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教师招聘名词解释重点整理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概念 1、教育学 教育:有目得地增进人得知识与技能、发展人得智力与体力、影响人得思想观念得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得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需要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得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得方向发展。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得科学。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得全部人生过程,身心不断发生变化得过程,特别就是只个人得身心向积极方面得变化。 广义得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得,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得一切教育设施与有关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得系统,她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她们之间得关系。 终身教育:人得一生中都应当与需要接受得各种教育。时间上得延展、空间上得包容 全民教育:人人都有接受教育得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得教育。 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得形式规定得,对一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实施得某种程度得学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具有一定得强制性。 基础教育: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得知识。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得各种不同类型与层次得学校组合与比例构成。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得诸如知识、技能等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得能力。 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得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方式得教育得历史变化。 教育内容:学校向学生传授得人类优秀经验得综合,它包括学校得课程、教材与教学辅导资料所含有得一切内容。 课外活动:学校为实现其教育目得,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影响得正规教育活动。 年龄特征:在发展得不同年龄阶段形成得一般得、典型得、本质得特征。 环境:围绕在人们得周围,对人得生存与生活起作用得因素,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就是儿童得现有水平,二就是儿童即将达到得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得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身心发展得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得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得不同得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得发展任务。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得原因在于后天,人得心理发展得差异90%就是由教育决定得。 教育目得:指国家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得总要求,她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得总得质量规格与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得人得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得特定要求或产生得预期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与文化得要求,为实现教育目得所规定得教育工作总方向。 我国教育目得: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得社会注意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决定》 我国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儿科名词解释

儿科名词解释 生长发育:指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过程。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的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半数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另外半数个体的可能性。 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人体的需要; 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是通过观察或实验室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在不能确定RNI时使用;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食物的热力作用(TEF)食物中的宏量营养素除了为人体提供能量外,本身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出现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即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 溢乳:15%的婴儿常出现溢乳,可因过度喂养、不成熟的胃肠运动类型、不稳定的进食时间而发生。同时,婴儿胃水平位置,韧带松弛,易折叠;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好的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使6个月内的小婴儿常常出现胃食道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ex,GER)。 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自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两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数者; 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数以上,或高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湿肺(wet lung):亦称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transient tachypnea of newborn,TTN)多见于剖宫产足月儿,为自限性疾病。系肺淋巴或/和静脉吸收肺液功能暂时低下,使其积留于淋巴管、静脉、间质、叶间胸膜和肺泡等处,影响气体交换。生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增快(>60次/分),但吃奶佳、哭声响亮及反应好,重者也可有发绀和呻吟等。 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指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升高,当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时,可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又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上出现严重紫绀,低氧血症,且吸入高浓度氧紫绀不能减轻。 原始反射: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握持反射(grasp reflex)、拥抱反射(Moro reflex)。早产儿以上反射可引不出,以上反射生后数月自然消失。几个月后不消失,提示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是指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

病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1.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适应(adaptation):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3.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4.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5.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增多称为增生,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的增大。细胞增生也常伴发细胞肥大。 6.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7.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每伴有功能下降。 8.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或称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其发生机制是:缺氧时线粒体受损伤,使A 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泵功能因而发生障碍,导致胞浆内Na+、水增多。病理变化:电镜下,胞核正常,胞浆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光镜下,弥漫性细胞胀大,胞浆淡染、清亮,核可稍大,重度水肿的细胞称为气球样变。肉眼观,发生了细胞水肿的肝、肾体积增大、颜色变淡。去除病因后,水肿的细胞可恢复正常。 11.脂肪变(fatty change):细胞浆内甘油三酯(或中性脂肪)的蓄积称为脂肪变或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起因于营养障碍、感染、中毒和缺氧等。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纤维和肾小管上皮。 12.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13.心肌脂肪浸润(fatty change):心外膜处显著增多的脂肪组织,可沿心肌层的间质向着心腔方向伸入,心肌因受伸入脂肪组织的挤压而萎缩并显薄弱,称为心肌脂肪浸润,并非脂肪变性。 14.玻璃样变(hyaline change):又称玻璃样变性或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泛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在HE染片中呈现均质、粉染至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doc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282 课程代码:02354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9.代沟:在社会学中是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的差距、隔阂,甚至冲突。 20.社会问题:是妨碍大多数社会成员正常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 21.弱关系理论:在社会网络研究中,格兰诺维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弱关系理论”。他认为测量社会关系强弱的四个维度是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寻找工作或交换工作的过程,可以发现在群体之间使用的主要纽带是联系不多、情感投入较少的弱关系。有学者指出,弱关系理论适用于两方社会,在重视人情与关系的中国社会,寻找工作时所使用的社会网络主要是强关系。 22.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按照一定的标准,人们之间也可以区分出不同层次,而人们所属的不同层次是高低有序的。因此,社会分层研究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不平等。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9.初级群体: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20.镜中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自我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的。具体的说,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 的反射。 21.社会的麦当劳化: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指出效率至上、可计算、可预测,以及可控制是麦当劳餐厅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表明现代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化”。麦当劳的这些理性化原则正在美国社会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主宰越来越多的领域。瑞泽尔用“社会的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来强调全球范围内各种组织的高度理性化的过程。 22.科层制:也称官僚制,是建立在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基础之上、以有效地实现目标为取向、由专业人员按照正式规则来运行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