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癌 乳腺癌 筛查流程

两癌 乳腺癌 筛查流程

两癌(乳腺癌)筛查流程

1、适龄妇女签署知情同意书。

2、筛查机构的专业人员对所有筛查妇女登记建档并填写相关个案登记表,同时

进行乳腺癌健康宣教、问卷调查,筛查高危人群。

3、临床医师对全部受检妇女进行乳腺的视诊和触诊,记录乳腺大小和软硬度,

特别应注意乳腺出现的一些不被重视的轻微异常症状和体征,由医师填写个案表中乳腺临床检查部分。通知高危人群及可疑阳性者到诊断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4、超声医师在临床医师检查后对所有受检妇女进行乳腺超声筛查。超声医师负

责填写个案登记表相关内容,并将筛查结果反馈给辖区内受检对象。

5、筛查机构或诊断机构负责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及可疑阳性者提供乳腺X线检

查。乳腺X线摄影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建议其进一步诊治,并将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同时将结果反馈至受检对象所在筛查机构,使其完成个案登记表相关内容的填写,筛查机构负责将结果反馈给辖区内筛查对象。

6、筛查机构负责对可疑或确诊患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追访,并将追

访结果记录在登记表内。

乳腺癌的ER PR HER2 是什么意思 阳性阴性有什么意义

乳腺癌的ER PR HER2 是什么意思阳性阴性有什么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外婆医院报告单上写ER-,PR-,HER2+++,请问这3个符合是什么意思,加号和减号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报告单肯定也是一头雾水,这样的报告单想表达什么意思,和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探究竟。 定义 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看到这样的医学词汇会让人觉得更晕,通俗的理解是乳腺癌肿瘤细胞表面是否存在这样几个分子结构,当有这样的分子结构时,就有特殊的药物和这个分子结合来治疗乳腺癌,有这样的分子结构在化验单上就表现为+号,如果没有这样的分子结构在化验单上表现为-号,今天我们来交接如果是+号情况下的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状况,另外存在一种这3个分子检测结果都是-号的乳腺癌患者,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去看精准名医撰写的另外一篇文章“什么是三阴乳腺癌别恐慌 并非无药可救”。 权威指南 首先我们来看下权威组织的建议,2017年2月,欧洲肿瘤标志物小组(European Group on Tumor Markers ,EGTM)更新发布了乳腺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对几个标志物有如下检测建议: ER:预测早期或进展期乳腺癌是否可接受内分泌治疗。建议所有患者均检测此项。 PR:同ER共同预测早期或进展期乳腺癌是否可接受内分泌治疗。建议所有患者均检测此项。HER2:预测早期或进展期乳腺癌是否可接受HER2治疗。建议所有患者均检测此项。 意义 ER、PR 的主要临床意义是判断患者是否可接受内分泌治疗。 通过对20 个大型临床试验进行Meta 分析发现: ER()的患者接受5年他莫昔芬治疗,可降低39% 的15 年内疾病复发率,降低30% 的乳腺癌死亡率; 而ER(-)的患者无论是否使用他莫昔芬,15 年内疾病复发率和乳腺癌死亡率都无差别。在此项Meta分析中未提及PR 的预测作用,但有其他报道称高水平的PR 表达可以提高患者对他莫昔芬的疾病响应概率,促进他莫昔芬延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HER2 的主要临床意义是判断是否可使用抗HER2 治疗 目前针对HER2()的患者,有四种抗HER2 疗法: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和 T-DM1 。 HER2()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可紫杉烷类药物联合曲妥珠单抗或帕妥珠单抗; 使用一线疗法进展后可选择T-DM1、拉帕替尼。 建议 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应尽快进行这3项检查,以明确乳腺癌的类型,选择准确的治疗方案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精准名医整理)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版)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版)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中国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多项研究已证实,乳腺癌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末先后制定并推行了女性乳腺癌群体筛查指南,从而将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89%。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早期乳腺癌列为可治愈性疾病,早诊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最佳途径。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提高乳腺癌防治水平是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东方女性,中国女性与西方欧美国家女性相比,其乳房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积普遍偏小,多属于致密型乳腺,且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起始于40~50岁之间,比西方国家提前5~10岁。因此,制定适合中国女性特点的群体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势在必行。 中国抗癌协会协同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组织专家团队(含乳腺癌临床医学、肿瘤流行病学及生物信息学专家)先后主持开展了由原国家卫生部牵头的针对城市女性为主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乳腺癌筛查项目、针对农村女性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两癌”筛查项目中的乳腺癌筛查项目和中国多中心乳腺癌优化筛

查方案研究3项女性乳腺癌群体筛查项目,获取了中国乳腺癌群体筛查的基础数据,特别是中国多中心乳腺癌优化筛查方案研究项目获得了以乳腺X线、乳腺超声及乳腺触诊3种筛查方法为基础全覆盖、互盲法、同步进行的群体性乳腺癌筛查对照研究数据。 本专家团队在分析总结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数据的基础上,参考了欧美及东亚等国家的最新乳腺癌筛查指南,并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分别从筛查起始年龄、筛查方法、筛查时间间隔3个方面,针对中国女性乳腺癌一般风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制定了这部以人群为基础的规律性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1 筛查年龄 45~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推荐进行规律性筛查(A级推荐) 40~44岁的一般风险女性,应有机会接受筛查。接受筛查前,鼓励其在充分了解乳腺癌筛查的潜在收益、风险和局限性之后,与医生共同确定个体化决策(B级推荐) 年龄<40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推荐不接受规律性筛查(C级推荐) 年龄>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身体健康且预期寿命>10年,如有意愿,应有机会接受筛查(B级推荐)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疾病,目前因病因问题尚未完全澄清,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近几十年年来虽几经改进,但死亡率迄今无下降趋势;对于乳腺癌早期发现虽不能控制癌的发生,但可阻止向晚期癌发展,如果能够绝对重视并普遍有效地开展,将有可能减少晚期癌的出现,从而起到改善乳腺癌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本文就有关乳腺癌早期诊断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诊断影像检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对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对乳腺癌的防治,保护女性健康,在我国尤其重要。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女性的健康。而要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出率,就要重视乳腺增生的患者的定期筛查和乳腺的自我检查,同时要合理应用影像学、及病理检查。 一、乳腺增生患者的定期筛查 乳腺增生患者的定期的筛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在近些年来,乳腺增生的患者在我国也明显增加。多数文献认为,乳腺增生变成乳腺癌的发病率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各别文献认为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机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这些差异与研究的人群的不同有关系。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人,乳腺癌增生的恶变就高。乳腺增生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最主要是对症治疗、

保持心情舒畅。少饮咖啡类饮料,不要抽烟,饮酒;忌服激素类药物;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的食物;尽量不要做人流手术。乳腺增生的病人,必须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一般三个月或半年要到医院检查一次,检查的时间应该在行经后的一周左右。这能有效的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出率。 二、乳腺的自我检查 学会乳腺的自我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光线明亮的室内,端坐,充分暴露双侧乳房,乳房肥大下垂明显者,也可取平卧位。首先要对着镜子,要观察自己两侧乳房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皮肤是否有发红、水肿特别是“桔皮样”改变(肿块侵入乳房表浅淋巴管导致水肿致“桔皮样”皮肤改变),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有无凹陷,乳头有无分泌物,特别是血性的溢液常提示乳房病变的存在(注:要特别注意乳房外上象限的检查,因为乳腺癌多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用掌面在扪诊乳腺,检查要按一定的顺序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各区,不要遗漏部分的乳腺,双侧乳腺检查完后,以后还要检查腋窝有无可疑的肿块。检查如果发现乳腺有异常,发现乳腺有一些结节或是有肿块,特别是肿块边缘不清、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时,必须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必要时候可以作病理检查。 三、乳腺影像学的检查 (一)X射线的检查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影像检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又以X线检查为主。现今在我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钼靶X线射线及干板

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方案

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方案 乳腺癌是妇女最多发生的癌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列,对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乳腺癌的二级预防,近年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中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群防措施,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早在1963年已开始乳腺癌普查研究,并从中受益。我国乳腺癌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妇女乳腺的生理结构如大小、致密度等也与之不同,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卫生部拟在全国30个省(区、市)53个县(区)开展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 具体筛查地区为北京海淀区和通州区、天津河西区和塘沽区、河北廊坊和保定、山西阳泉和大同、内蒙包头、辽宁阜新和抚顺、吉林长春和延边、黑龙江齐齐哈尔、上海徐汇区和南汇区、江苏无锡和苏州、浙江宁波和金华、安徽芜湖和淮北、福建厦门和漳州、江西南昌和九江、山东东营和泰安、河南郑州和洛阳、湖北宜昌和武汉、湖南株洲、广东佛山和潮州、广西北海和桂林、海南海口、重庆涪陵和沙坪坝区、四川成都和绵阳、贵州贵阳和遵义、云南丽江和玉溪、陕西咸阳和延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和阿克苏。以上每个县(区)筛查点完成1万名适龄妇女的筛查工作。

本项目的筛查对象为35-69岁的当地妇女。采用乳腺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乳腺超声检查相结合的筛查方案。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定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依据。以早诊率、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为观察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独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妇女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筛查的模式,使乳腺癌病人得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一、人群的选择 (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总人口并建立数据库,获得目标人群的人口结构的详细信息,建立待筛查调查对象的详细人口档案。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选用常规版的一般地区可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人群依从性较好的区(乡)人口作为目标人群;试点地区(地方执行力较强、基线数据比较明确、具有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应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具体的抽样方法如下:第一阶段抽街委会(村),即在指定的市或区内根据所需筛查的人口数(通常根据限定人口数比要筛查的人数多25%的计算方法)随机抽取一个或几个街

乳腺癌HER2 FISH检测的问答

乳腺癌HER2状态问题与解答(答医生) 什么是FISH? FISH(荧光原位杂交)是指以标记荧光分子的DNA为探针而其结果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的一类杂交。“原位”是指固定于玻片标本的细胞核原有位置。 为了进行FISH分析,加热固定在玻片上的标本,使其染色体DNA伸展并将双链打开,令DNA探针易于与其结合,加上探针后冷却细胞,使DNA探针杂交于与其互补的靶序列,一旦杂交,探针上的荧光分子将于染色体上精确地显示靶DNA,依赖于靶DNA的设计,许多类型的遗传学改变都可以检测出来。 FISH的优势何在? 1)细胞内相对稳定的DNA靶; 2)逐个细胞定量分析遗传学改变; 3)在完整细胞内同时分析多种遗传学靶; 4)容易判读; 5)容易操作; 6)结果快速; FDA批准的FISH检测HER2实验用于以下目的: 评价预后、基于阿霉素的化疗选择和赫赛汀治疗的选择。 DNA探针系统是怎样的? FISH标本分析需进行: 1)肿瘤组织切片; 2)探针与切片上的肿瘤组织细胞核内的HER2基因序列杂交; 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FISH信号判读应采用薄层切片。当处理肿瘤组织时,常会有“核截断”。因大多数细胞核约10微米厚,所以4-6μm切片最佳。 操作者以计数荧光信号来客观地分析结果。 FISH探针的标记有几种? FISH已经是目前诊断实验室的主要技术之一,有两种标记探针的方法: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 直接FISH:是采用了直接标记有荧光基团的探针,通过一步杂交,荧光信号即结合到靶序列上。这种方法步骤很少、简便且快速。非常适合临床诊断实验室。目前所做的HER2基因状态评价的探针就是采用了直接标记的方法。HER2基因评价由HER2基因特异性探针和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共同完成。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要点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要点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中国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多项研究已证实,乳腺癌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将早期乳腺癌列为可治愈性疾病,早诊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最佳途径。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提高乳腺癌防治水平是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东方女性,中国女性与西方欧美国家女性相比,其乳房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积普遍偏小,多属于致密型乳腺,且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起始于40~50岁之间,比西方国家提前5~10岁。因此,制定适合中国女性特点的群体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势在必行。 1 筛查年龄 ?45~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推荐进行规律性筛查(A级推荐)?40~44岁的一般风险女性,应有机会接受筛查。接受筛查前,鼓励其在充分了解乳腺癌筛查的潜在收益、风险和局限性之后,与医生共同确定个体化决策(B级推荐) ?年龄<40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推荐不接受规律性筛查(C级推荐) ?年龄>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身体健康且预期寿命>10年,如有意愿,应有机会接受筛查(B级推荐)

变的高危风险女性,筛查起始年龄可提前至35岁;其他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筛查起始年龄可提前至40岁(C级推荐) 2 筛查方法 ?乳腺X线筛查被证实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因此,推荐其作为一般风险女性的主要乳腺癌筛查方法(A级推荐)?乳腺X线筛查阴性的致密型乳腺女性,补充乳腺超声筛查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检出率,推荐补充乳腺超声筛查(B级推荐)?单独采用乳腺触诊筛查乳腺癌,由于目前证据不充分,尚不推荐。但乳腺触诊对于从未接受乳腺癌筛查的女性,仍有可能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因此推荐乳腺触诊作为乳腺影像学筛查之前的初始手段(B 级推荐) ?推荐乳腺磁共振检查用于有早发乳腺癌家族史且自身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的规律性筛查;或推荐用于乳腺X线及乳腺超声筛查均阴性的其他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的补充性筛查(C级推荐) ?推荐乳腺超声筛查用于无早发乳腺癌家族史或不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40~44岁的其他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的筛查;推荐乳腺X线联合乳腺超声筛查用于45岁以后该类高危风险女性的筛查(B级推荐) 3 筛查间隔时间 ?一般风险女性,推荐每2年1次乳腺X线筛查(A级推荐)

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文原载于《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5年第5期 乳腺癌是公认的女性健康杀手之一,全球每年新增100多万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至少有40万人死于乳腺癌。中国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1]。乳腺癌成为由WHO认定的可通过普查来降低死亡率的另一个恶性肿瘤,基于其明确的普查效果,WHO向全世界发出号召,要求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1乳腺癌的筛查现状 1.1国外乳腺癌筛查现状早在1963年多个西方国家已开始乳腺癌普查研究,他们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开展了相当规模的乳腺癌普查,经过50多年的努力,国际上多个癌症研究机构和组织分别提出了各自的乳腺癌筛查推荐方案,形成了各自的乳腺癌筛查指南,其评价结果都认为乳腺癌筛查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普查计划是有效的并值得各国推行[2]。虽目前国际上对于乳腺癌筛查的利弊还有争议,但乳腺癌的筛查在总体上来看还是有利的[3]目前全球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主要包括临床乳腺检查(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CBE)、乳房钼靶X线摄影术(mammography,

MAM)、超声成像(ultrasound,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其中钼靶X线摄影是许多欧美国家首选的乳腺癌筛查手段[4];MRI主要用于高风险女性患者的检查[5]。此外,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应建议进行乳腺易感基因1/2(BRCA1/2)的筛查,以便提供针对性的治疗依据[6,7]。由于各种筛查方法在单独使用时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筛查效能,通常联合采用2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查。关于乳腺癌筛查方案,各个指南不尽相同,但多与美国癌症学会(ACS)推荐的乳腺癌筛查指南类似。ACS指南(2015年版)建议MAM筛查起始年龄为40岁,建议20~39岁女性每3年接受1次CBE筛查;40岁以后每年先后各参加1次CBE 和MAM筛查;已知BRCA突变、未检出BRCA突变但有BRCA突变直系亲属或乳腺癌终生风险在20%~25%以上的女性应参加MRI筛查。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近年在综合考虑乳腺癌筛查的利弊后,不再推荐40~49岁妇女进行每1~2年一次的乳腺X线检查常规筛查,而改为推荐50~74岁妇女每2年一次乳腺癌钼靶X线常规筛查,40~49岁则选择机会筛查[2]。然而,瑞典癌症研究所并不赞同这样的修改,其指定的推荐方案仍参照ACS指南。可见乳腺癌的筛查技术及模式在国际上仍有争议。 1.2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我国乳腺癌筛查起步较晚,2005 年国家卫生部开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癌症筛查'专项工

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方案

附件二 乳腺癌筛查项目技术方案 乳腺癌是妇女发生最多的癌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列,对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乳腺癌的二级预防,近年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中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群防措施,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早在1963年已开始乳腺癌普查研究,并从中受益。我国乳腺癌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妇女乳腺的生理结构如大小、致密度等也与之不同,根据我国的现状,卫生部拟在全国30个省(区、市)53个县(区)开展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上海市徐汇区和南汇区作为项目区,将各完成1万名适龄妇女的筛查工作。 本项目的筛查对象为35-69岁的当地妇女。采用乳腺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乳腺超声检查相结合的筛查方案。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定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依据。以早诊率、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为观察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独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妇女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筛查的模式,使乳腺癌病人得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一、人群的选择 (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总人口数和人口结构的详细信息,建立待筛查对象的详细人口档案(见

附表1)。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首先在指定的区内根据所需筛查的人口数(至少12500名适龄妇女)确定参加筛查的街道。在街道内由居委会或村委会提供所辖区域人员名单,对所有符合标准的妇女全部进行普查。若有不愿参加者,应记录其拒绝的原因,顺次继续抽取,直到满10000人为止。如若所抽取的街道仍不能满足所要求的筛查人数,应再重新确定一个新的街道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入选条件 筛查对象为35-69岁的当地妇女(入选条件:现住址居住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无乳腺恶性肿瘤史,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2、对研究对象进行编号的方法 本项目的编号系统是按照研究对象所处的地理位臵进行编号,该编号采用十位数字进行,前两位数字为筛查区号(即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上海为“09”;第三、四位数为筛查点号(即区编号),徐汇区为“01”,南汇区为“02”;第五、六位为街道居委会或村号,第七到第十位是个人号。该十位号码与研究对象个人是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了对研究对象的准确定位,因此,通过该编号可以跟踪查找研究对象。个人编号将出现在调查表的首页,以及每一份乳腺检查用表上。个人编号的前四位数字为各筛查点编号,用打号机打印;后六位数字由各筛查点自行手写编号。示意图如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要点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要点 1 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⑴本指南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⑵老年人乳腺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因此本指南认为老年人是否停止筛查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预期寿命以及各种合并症情况。如果合并症多,预期寿命有限,则不需要进行乳腺癌筛查。因此对于7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考虑机会性筛查。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1.3.1 乳腺X线检查 ⑴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⑵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内外侧斜(MLO)位。 ⑶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乳腺X线筛查对50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X线对40岁以下及致密乳腺诊断准确性欠佳。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女性进行乳腺X 线检查。 ⑸常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女性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X线检查。 1.3.2 乳腺超声检查 目前已经有较多的证据提示在乳腺X线检查基础上联合乳腺超声检查较之单独应用乳腺X线检查有更高的筛查敏感度,尤其是针对乳腺X线筛查提示致密型乳腺(c型或d型),因此乳腺超声检查可推荐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有效补充。 1.3.3 乳腺临床体检 在经济欠发达、设备条件有限及女性对疾病认知度较不充分的地区仍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1.3.4 乳腺自我检查 ⑴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⑵由于可以提高女性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向女性传授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建议绝经前妇女选择月经来潮后7~14 d 进行。

乳腺癌检查

乳腺癌检查 1、乳房体格检查 主要是通过视诊及触诊来检查乳房的形态、乳房皮肤表面的情况、乳头乳晕的情况、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情况,最后,勿忘记区域淋巴结检查及全身检查。 (1)乳房形态:需检查乳房外观、大小及位置是否对称。 (2)乳房皮肤表面的情况:需检查乳房皮肤的色泽及有无水肿、皮疹、溃破、浅静脉怒张、皮肤皱褶及橘皮样改变。 (3)乳头乳晕情况:需检查乳头有无畸形、抬高、回缩、凹陷、糜烂及脱屑;乳晕颜色有否异常,有无湿疹样改变等。 (4)乳房肿块:需检查乳房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质地、表面光滑度、活动度及有无触痛等。主要通过触诊来检查。一般来讲,双侧多发并伴有周期性乳痛的肿块以良性病变可能性大;而单侧单发的无痛性肿块则有恶性病变的可能。 (5)乳头溢液情况:需检查乳头有否溢液,并详查其是自行溢出还是挤压后而出、单侧还是双侧、溢液的性状如何等。 (6)区域淋巴结情况及全身情况:由于乳腺癌常易发生腋下及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故乳房部的体格检查应常规检查上述区域的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及活动度等。 检查方法:上半身完全裸露,直立于镜前,将双手举起再放下对比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有无改变,有无肿胀隆起或陷,皮肤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溃破,两侧乳房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检查时手指并拢,以指腹部接触乳房,并选择轻、中、重不同力度进行触诊,切记不可用手捏抓乳房,一般左手检查右乳房,右手检查左乳房,进行腋下淋巴结检查也就以手放平角之,不可提抓腋下组织或腋下皮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具体步骤如下: 1、正确的乳房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最敏感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1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 - ) 从开始,为中国35-59岁农村妇女开展乳腺癌检查,逐步探索适合中国乳腺癌筛查的优化方案,提高乳腺癌早诊率,延长5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保护农村妇女健康。 一、项目依据 乳腺癌是影响中国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是中国妇女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2.95/10万上升到当前的5.90/10万(其中城市8.5/10万,农村4.8/10万)。西方发达国家在乳腺癌筛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并有效降低了死亡率,但中国乳腺癌筛查工作起步较晚,筛查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53个项目点开展了以城市妇女为主的乳腺癌筛查工作,探索适合中国城市地区的妇女乳腺癌筛查方案。经过在农村地区开展妇女乳腺癌筛查试点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针对城市女性的乳腺癌筛查项目,探索、比较和优化在两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适宜的乳腺癌筛查方案。在筛查的过程中开展医学咨询和健康教育,增强项目地区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受检妇女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经过项目实施,积累经验,为进一步推广乳腺癌筛查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总目标。 从开始,为中国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本项目拟经过宣传、健康教育和定期筛查等方式,逐步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探索适合中国乳腺癌筛查的优化方案。 (二)年度目标。 1. - 为120万农村妇女开展乳腺癌检查,其中完成40万。 2. 提高筛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承担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 经过开展乳腺癌检查试点,总结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乳腺癌优化筛查方案。 三、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200个农村项目点,每点人,检查年龄为35-59岁。其中西藏4个项目点,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各6个项目点,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西、四川、甘肃各7个项目点,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各8个项目点。筛查人群共计40万人。 (二)项目内容。 乳腺临床检查及乳腺彩超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对接受筛查

基层乳腺癌筛查注意事项(完整版)

基层乳腺癌筛查注意事项(完整版) 摘要 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使乳腺癌的预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而有效的乳腺癌的筛查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基层乳腺癌筛查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扰,本文就乳腺癌筛查的方法、乳腺癌筛查年龄和间隔的问题以及基层医生培训和群众科学认知等问题做一评述,讨论如何有效地在基层开展乳腺癌筛查工作,提高基层乳腺癌防控工作的效果。 乳腺癌已经成为居于全球女性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上升更为迅速,已经超过全球每年2%的增长速度,而农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更为明显,年增长速度达到6.3%[1]。但近年来乳腺癌筛查和预防工作的开展,使乳腺癌的生存不断得到改善,合理的筛查对于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改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3]。乳腺癌筛查工作在西方国家早已广泛开展,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的乳腺癌健康保险计划( HIP)到70年代的乳腺癌检测示范工程(Breast Cancer Detect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BCDDP)以及欧洲国家等多项研究,均证实了乳腺癌筛查的效果[4]。我国的乳腺癌筛查起步较晚,从1987年开始,北京、天津、广州等地陆续开展了乳腺癌的筛查工作,2005年中国抗癌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乳腺癌筛查的临床研究,2009年卫生部、全国妇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妇女的"两癌"检查中包括了乳腺癌的筛查,2012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城

市人群中开展了包括乳腺癌在内五种肿瘤的筛查工作[5,6]。但以上的筛查活动还是以城市女性为主,针对基层农村妇女的筛查工作相对薄弱,并且,在基层地区开展乳腺癌的筛查工作不仅要考虑筛查方法和效果,还要考虑卫生经济学和人群依从性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乳腺癌的防治效果[7]。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乳腺癌基层筛查方案、标准和技术规范,本文就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乳腺癌筛查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一阐述。 一、筛查方法的选择 乳腺癌的筛查方法包括触诊、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理论上,超声更适合致密型乳腺的检查,而乳腺X线检查比较适合脂肪型乳腺的检查。乳腺X 线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结构及微小钙化灶,更有利于检出早期病灶,在欧美国家使用较为广泛且相关技术及筛查方案较为成熟[8]。但中国女性的乳腺大多体积较小而致密,且中国近一半以上的乳腺癌发生在绝经前,发病年龄比欧美国家提前接近10年,因此乳腺X线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另外,在基层地区还存在乳腺X线检查费用过高、设备数量有限、不易携带等问题,不如超声检查易于施行,因此有学者建议在中国女性中应用高频超声技术筛查乳腺癌[10]。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仍将乳腺超声检查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补充检查措施[11]。但国内有研究显示,年龄对乳腺X线检查诊断的灵敏度影响非常明显,但对乳腺彩超的影响相对不明显。在对1 468例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50岁以上的患者,彩超的灵敏度也优

乳腺癌HER2FISH检测、判读及报告

乳腺癌HER2 FISH检测-检测意义、建议及标本准备 HER2与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正以每年3%~4%的速度急剧上升,已成为女性的第一杀手。临床上大约20-35%的浸润性乳腺癌存在HER2基因的扩增及蛋白的高表达。HER2基因(又名HER2/neu,c-erbB-2)位于17q1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成员之一,HER家族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HER2编码相对分子量185KD的跨膜受体样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HER2是重要的乳腺癌预后判断因子,HER2阳性(过表达或扩增)的乳腺癌,其临床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有特殊表现,治疗模式也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有很大的区别。 HER2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2014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和《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4版》均强调:FISH是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金标准。 一.检测意义 1. 判断预后:HER2阳性的乳腺癌浸润性强,无病生存期短,预后差。 2. 指导治疗:HER2基因扩增的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药物(如他莫昔芬)产生耐药。HER2基因扩增的乳腺癌患者对CMF方案不敏感,宜采用大剂量蒽环类药物和紫杉醇类药物方案;HER2基因扩增的乳腺癌患者明显受益于Herceptin(赫赛汀,2001年FDA批准上市)等靶向药物治疗。 二.检测建议 IHC和FISH检测HER2的状态一致性很高,但也存在着差异,数据统计如下表1和表2示,对于IHC 2+样本必须要用FISH进一步确认结果;0、1+或3+,根据条件,可再做FISH验证。

IHC FISH 阳性率 (%)阴性阳性 0 1+ 2+ 3+892 514 327 74 56 211 415 660 5.9 29.1 55.9 89.9 表1:(2004) HER2 Amplification Ratio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Correlation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 Cohort of 6556 Breast Cancer Tissues. Clinical Breast Cancer 表2:2007年卫生部科教司牵头组织全国73家三级以上医院历时2年完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用于乳腺癌患者Her-2检测的临床研究”课题,检测标本达3368例 因此,《2014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和《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4版)》均建议先进行HER2蛋白的IHC检测,IHC 2+样本进行ISH(FISH、DISH或CISH)检测。 《2014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三.样本准备: 1.标本类型:(1)手术切除标本;(2)粗针穿刺活检标本;(3)活检标本。 2.标本固定:所有乳腺癌标本离体后都应尽快固定(1h内固定)。固定时应将标本每隔5~10 mm切开,并可在组织间嵌入纱布或滤纸等物。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的比例应足够。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

医药讯》审稿意见表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 普外科颜克保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 ( 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普查(mass screening)2种。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筛查。 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 ⑵群体普查暂无推荐年龄,目前国内开展的任何群体普查均属于研究阶段,缺乏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的数据,卫生部开展的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检查年龄为35-65岁,采用超声检查为主,补充乳腺X线检查。 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3.1 乳腺X线检查

⑴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⑵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侧斜(MLO)位。 ⑶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乳腺X线筛查对40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X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 ⑸常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妇女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X线检查。 3.2 乳腺临床体检 ⑴乳腺临床体检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效果不佳,尚无证据显示该方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一般建议将体检作为乳腺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可能弥补乳腺X线筛查的遗漏。 3.3 乳腺自我检查 ⑴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由于可以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向妇女传授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绝经前妇女应建议选择月经来潮后7-10 d进行。 3.4 乳腺超声检查 可以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或乳腺X线筛查结果为BI-RADS 0级者的补充检查措施。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辅助手段。

认识HER2-战胜乳腺癌

你可能知道“粉红丝带”,但你是否听说过“粉红丝带上的黑蝴蝶”?时值世界乳腺癌防治宣传月,一部以《相信生命的奇迹》为主题的乳腺癌患者纪实系列正式网络公映,一只名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黑蝴蝶”缓缓飞入了人们的视线。究竟什么是HER2阳性乳腺癌?如何才能发现这只“黑蝴蝶”?如何能够消灭“黑蝴蝶”,找回一线生机? 在粉红丝带运动进入中国的第11个年头,就让我们从认知HER2阳性乳腺癌开始,刷新乳腺癌防治知识,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武器,守卫自己和所爱的人。 提升认知,了解“黑蝴蝶”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乳腺癌其实并不陌生,但鲜为人知的是,乳腺癌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可以根据基因分成不同种类。被称为“粉红丝带上的黑蝴蝶”的HER2阳性乳腺癌,便是各种分型中较为凶险的一个亚型,相比其他乳腺癌,它的恶性程度更高,疾病进展更快,更容易复发和转移,给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 那究竟什么是 HER2阳性乳腺癌?HER2又代表什么?其实,HER2(音“赫突”)是一种原癌基因,全称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当有过多HER2蛋白出现在癌细胞表面,即称为“HER2阳性”。过度表达的HER2蛋白会刺激癌细胞疯狂地生长和增殖,从而导致疾病进展更加凶险,就好像一只预示着不祥的“黑蝴蝶”一般,肆意播撒着有毒的粉末。 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约占20%-30%。然而

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患者对其知之甚少,因此往往只是隔靴搔痒,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随着我们对乳腺癌了解的逐渐深入,必须尽早认清这只“黑蝴蝶”,知己知彼,打赢生命保卫战。 及早检测,发现“黑蝴蝶” 精准的侦查情报永远是战役的关键,而要取得这场生命保卫战的胜利,尽早揪出这只“黑蝴蝶”至关重要。乳腺癌患者必须尽早进行HER2检测,明确乳腺癌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也只有明确乳腺癌类型,才能准确评估患者的预后,为未来的康复之路“未雨绸缪”。 HER2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及原位杂交(ISH)。如果IHC检查结果是3+或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阳性,该患者就被确诊为HER2阳性;如果IHC结果为0或1+,该患者就被确诊为HER2阴性;如果IHC结果为2+,则需进行进一步FISH检测来确诊。 目前HER2检测在全国三甲医院、肿瘤专科医院以及省级医院都可以进行。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医院,HER2检测已经属于常规检测项目。因此,建议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主动向医生咨询HER2检测相关信息,以便及时了解自身的HER2状态。 此外,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亡羊补牢,亦不为迟。对于已经就诊却未接受过HER2检测的乳腺癌患者,即使错过了最初的检测机会,也建议尽快进行检测,可能便会为生命带来全新的转机。 靶向治疗,瞄准“黑蝴蝶”

钼靶筛查乳腺癌指南的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8262787.html, 钼靶筛查乳腺癌指南的变化 作者:谭平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73-01 女性的乳腺是由纤维组织、皮肤、脂肪以及乳腺腺体构成,乳腺癌主要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乳腺癌而言,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乳腺癌属于女性专属疾病,但调查研究发现,乳腺癌发病率,女性占99.3%,而剩余0.7%为男性,由此可见,男性中也可能发生乳腺癌,但只是其发病率微乎其微而已。而乳腺并不支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故原位乳腺癌并不能够达到致命结果。但乳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在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其细胞间连接比较松散,所以容易出现脱落。当癌细胞脱落之后,便会随着血液流动或是伴随淋巴液遍及全身,形成癌细胞转移,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危及。 所以对乳腺癌进行治疗应该坚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原则,而治疗需要以有效检查确诊最为前提基础,在乳腺门诊之中,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病史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对患者双侧乳腺进行检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已应用于临床诊断之中,并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乳腺癌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包括乳腺X线(钼靶)、彩超、MRI,其中乳腺钼靶摄影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乳腺癌检查方法之一,并且还制定能够钼靶筛查乳腺癌指南,为临床检查做出了指导,对于乳腺癌筛查指南,国际上分为很多种,例如,NCCN指南、美国肿瘤学会公布的指南、美国妇产科学会公布的指南以及我国公布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年版)等,每一种指南内容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5年10月20日,美国癌症协会针对钼靶筛查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使给予了新的建议,其表明当前女性存在乳腺癌平均风险的,均应该从45岁开始至54岁这段期间,每一年均应该通过乳腺钼靶检查来诊断自己是否存在乳腺癌,后来美国癌症协会还针对55~74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给予推荐和指导,建议其乳腺钼靶检查应该每隔一年做一次检查,这一转变与2009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颁发的指南相类似,2009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表示,年龄为50~74岁范围内的女性,应该以每两年一次的频率进行乳腺钼靶检查,且不建议50岁以下女性到医院进行常规的乳腺癌筛查。由此可见,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的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指南实现了重大转变。 但自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公布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指南以来争议性比较强烈,但在人们的议论之中,并无任何人说有乳腺癌风险的女性一定要实施乳腺钼靶钼靶检查,检查决定是需要由其与医生通过危险因素分析来进行决定的。此外,美国癌症协会做出的指南之中还出现另外一项重要变化,即:有需要实施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的女性,应保证其预期寿命大于10年。

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介绍

乳腺癌诊断与筛查流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杰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这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除了提高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以外,筛查也是提高整个乳腺癌生存率的手段之一,通过筛查可以明显的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一、乳腺癌防控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对乳腺癌积极开展筛查工作。乳腺癌是少数几个能够借助筛查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通过筛查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乳腺癌患者。一旦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大多数病例可以缩小手术范围、甚至可以进行保乳的手术;早期病例,可以免于放疗、化疗等对身体损伤较大的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医疗支出,节省了卫生资源。 乳腺癌筛查在西方国家早已广泛开展,近些年西方国家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也主要归功于有效的筛查。7项随机实验,参加人数超过50 万,结果显示在 5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下降20%-30%。 二﹑乳腺辅助检查方法的现状及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乳腺检查手段主要有 X 线检查、超声检查、核磁成像以及乳管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的检查。 (一)乳腺 X 线检查: X 线检查是乳腺基本的辅助检查,依据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间的密度差, X 线摄影下乳腺癌的表现为肿块结节影和钙化灶。乳腺 X 线检查中细沙样、蠕虫形、成簇形的钙化影是早期乳腺癌特征性的表现,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新一代数字式乳腺钼靶 X 线摄影检查使图像更清晰,结果可信度更高,可以发现≤ 1.0cm 的乳腺癌微小病灶和部分隐匿性病灶,敏感度 85~90% ,而且降低了放射剂量。( ppt8 )图片显示的是

乳腺钼靶片,右侧大圈可以看到典型的簇状钙化灶,在左侧可以看到局限性致密性的侵润肿块。 1 .钼靶 X 线摄影的优点: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是诊断乳腺癌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2 .钼靶 X 线摄影的不足:虽然放射剂量大大降低,但毕竟还有 X 线影响,对于 35 岁以下没有乳腺癌高发危险﹑不怀疑乳腺癌的妇女不推荐做;它对钙化影分辨率高,但对于致密型或导管内病变分辨率低;对于发育小﹑致密型的乳腺或合并乳腺增生的易出现假阳性。 (二)超声检查:高频超声、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在乳腺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使得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进行血供情况检查,能够提高敏感性,且对肿瘤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1 .乳腺超声检查的优势:快捷、安全,可以显示瘤体的血流改变,在鉴别囊性和实质性乳房肿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 .乳腺超声检查的不足:对于原位癌和直径≤ 1cm 的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乳腺 CT 、 MRI 成像: CT 、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改进,增强造影剂的应用使得 CT 、MRI 能很好地显示癌肿血供分布特征,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为提高。( ppt17 )图片显示的是乳腺核磁的对于乳腺检查的图像,由片子可见病灶形状不规则,呈分支状、结节状,早期显著强化,强化的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呈快进快出的流出图型,高度提示肿瘤的恶性。 1 .乳腺核磁的优势: CT 、 MRI 能正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观察癌肿侵犯胸壁、肺脏和纵膈的情况,目前广泛应用于对术前术后病人分期、疗效判定,随诊等方面。对致密型乳腺癌的分辨率高于钼靶乳腺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