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五年级).doc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五年级).doc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五年级).doc

周期问题

一、知要点

周期是指事物在运化的展程中,某些特征循往复出,其两次出

所的叫做周期。在数学上,不有研究周期象的分支,而且平解

也常常碰到与周期象有关的。些数学只要我展某种周期象,并充分加

以利用,把要求的和某一周期的等式相,就能找到解关。

二、精精

【例 1】流水上生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先 5 个,再 4 个黄,再 3 个,再 2 个黑,再 1 个白,然后又依次 5 、 4 黄、 3 、2 黑、 1 白??如此涂下去,到 2001 个

小球涂什么色?

【思路航】根据意可知,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 5 、 4 黄、 3 、 2 黑、 1 白,即

5+4+3+2+1=15 个球一个周期,不断循。因 2001÷15=133?? 6,也就是 133 个周期余 6 个,每个周期中第 6 个是黄的,所以第 2001 个球涂黄色。

1:

1. 跑道上的彩旗按“三面、两面、一面黄”的律插下去,第50 面插什么

色?

2. 有一串珠子,按 4 个的, 3 个白的, 2 个黑的序重复排列,第160 个是什么色?

3.1/7=0.142857142857 ??,小数点后面第100 个数字是多少?

- 1 -

【例 2】有 47 灯,按二灯、四灯、三黄灯的序排列着。最后一灯是什么色的?三

种色的灯各占数的几分之几?

【思路航】( 1)我把二灯、四灯、三黄灯 9 灯看作一, 47÷ 9=5 ()?? 2(),余下的两是第 6 的前两灯,是灯,所以最后一灯是灯;

(2)由于 47÷ 9=5()?? 2(),所以灯共有 2×5+2=12(),占数的 12/47 ;灯共有

4×5=20(),占数的 20/47 ;黄灯共有 3×5=15(),占数的 15/47 。

2:

1.有 68 面彩旗,按二面的、一面的、三面黄的排列着,些彩旗中,旗占黄旗的几分

之几?

2.黑珠和白珠共 2000 ,按律排列着:○●○○○●○○○●○○??,第2000

珠子是什么色的?其中,黑珠共有多少?

3.在 100 米的跑道两每隔 2 米站着一个同学。些同学以一端开始,按先两个女生,再

一个男生的律站立着。些同学中共有多少个女生?

【例 3】 2001 年 10 月 1 日是星期一,那么, 2002 年 1 月 1 日是星期几?

【思路航】一个星期是 7 天,因此 7 天一个周期。 10 月 1 日是星期一,是第一个周期的第一天,再 7 天即 10 月 8 日也是星期一。算天数了方便,我采用“算尾不算”的方法,例如 10 月 8 日就用( 8-1)÷ 7=1. 没有余数明 8 号仍是星期一。中从 2001 年 10 月 1 日到 2002 年1 月 1 日,要 92 天, 92÷7=13?? 1. 余 1 天就是从星期一往后数一天,即星期二。

- 2 -

3:

1.2002 年 1 月 1 日是星期二, 2002 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几?

2.如果今天是星期五,再 80 天是星期几?

3.以今天准,算一算今年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

【例 4】将奇数如下排列,各列分用 A、

B、C、D、E 代表,: 2001 所在的列以哪个字母 A B C D E

代表? 1 3 5 7

15 13 11 9

17 19 21 23

31 29 27 25

????【思路航】列数按每 8 个数一有律排列????

着。 2001 是一列数中的第 1001 个数, 1001÷

8=125?? 1. 即 2001 是列数中第 126 的第一个数,所以它所在的那一列是以字母 B 代表的。

4:

1.将偶数 2、4、6、8、??按下依次排列, 2014 出在哪一列?

2.把自然数按下列律排列, 865 排在哪一列?

A B C D E A B C D

8 6 4 2 1 2 3

10 12 14 16 6 5 4

24 22 20 18 7 8 9

26 28 30 32 12 11 10

- 3 -

???????

???????

【例 5】 888 ?? 8[100 个 8] ÷ 7,当商是整数,余数是几?

【思路航】

从式中可以看出,被除数除以7,每次除得的余数以1、4、6、5、2、0 不断重复出。我可以用100 除以 6,察余数就知道所求了。100÷ 6=16?? 4 余数是 4 明当商是整数,余数是1、 4、6、5、2、0 中的第 4 个数,即 5。

5:

1.444 ?? 4[100 个 4] ÷3 当商是整数,余数是几?

2.444 ?? 4[100 个 4] ÷6 当商是整数,余数是几?

- 4 -

课后作业

思考题

- 5 -

第 12 讲盈亏问题

一、知识要点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

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 3 块,多 12 块;

如果每人分 4 块,少 8 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

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

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 1. 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 2. 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 3. 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都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解题时我们可以记住:

1. “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2. “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3. “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名女生,增加一名男生,则男生为

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名男生,增加一名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乒乓球队共有

多少名学生?

【思路导航】(1)由“少一个女生,增加一个男生,则男生为总人数的一半”可知:

女生比男生多 2 人;(2)“少一个男生,增加一个女生”后,女生就比男生多 2+2=4 人,这

时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即现在女生有 4×2=8 人。原来女生有 8- 1=7 人,男生有 7 -2=5

人,共有 7+ 5=12 人。

练习 1:1. 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 盒,彩色粉笔增

加8 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 10 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 5 倍。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

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 80 吨,乙堆增加 25 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苦

甲、乙两堆各运走 5 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 3 倍。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例题 2】幼儿园老师拿出苹果发给小朋友。如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则少 4 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只发给 4 个,则老师自己也能留下 4 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个苹果?

- 6 -

【思路导航】如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则少 4 个,说明小朋友人数大于 4;如果每个小朋友只发给 4 个,则教师也能留下 4 个,说明每人少拿若干个,就少拿 4+4=8 个苹果。因为小朋友人数大于 4,所以,一定是每人少拿 1 个,有 8÷1=8 个小朋友,有 8× 4+ 4=36 个苹果。

练习 2:1. 给小朋友分梨,如果每人分 4 个,则多 9 个;如果每人分 5 个,则少 6 个。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梨?

2.老把一些铅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 5 支则多 4 支,每人 7 支则少 4 支。老师有多少支铅笔?奖给多少个三好学生?

【例题 3】幼儿园老师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学生每人 5 个余 10 个;如果分给小班的学生每人8 个缺 2 个。已知大班比小班多 3 人,这筐苹果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如果大班减少 3 人,则大班和小班的人数同样多。这样,大班每人 5 个就多余 3×5+10=25 个。由于两班人数相等,小班每人多分 3 个就要多分( 25+2)个苹果,用( 25+2)÷( 8- 5)就能得到小班同学的人数是9 人,再用 9× 8-2 就求出了这筐苹果有多少个。

练习 3:

1.一些学生搬一批砖,每人搬 4 块,其中 5 人要搬两次;如果每人搬 5 块,就有两人没有砖可搬。这些学生有多少人?这批砖有多少块?

2.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分糖,每人 3 块还多 10 块;如果减少 2 个小朋友再分,每人 4 块还多 7 块。原来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糖?

【例题 4】幼儿园教师把一箱饼干分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 6 块;如果只分给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以多分得 4 块。如果只分给小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

分得多少块?

【思路导航】这箱饼干分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 6 块,如果只分给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多分 4 块。说明中班的人数是小班人数的6÷4=1.5 倍。因此,这箱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可多分到6×1.5=9 块,一共可分到6+9=15 块饼干。

练习 4:1. 老师把一批书借给甲组同学,平均每人借 4 本。如果只借给甲组的女同学,每人可借 6 本。如果只借给甲组的男生,平均每人借到几本?

- 7 -

2.甲、乙两组同学做红花,每人做8 朵,正好送给五年级每个同学一朵。如果把这些

红花让甲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多做 4 朵。如果把这些红花让乙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做几朵?

【例题 5】全班同学去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 9 个同学;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 6 个同学。这个班有多少个同学?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可知:每船坐 9 人,就能减少一条船,也就是少 9 个同学;每船坐 6 人,就要增加一条船,也就是多出 6 个同学。因此,每船坐9 人比每船坐 6 人可多坐9+6=15 人, 15 里面包含 5 个( 9- 6),说明有 5 条船。知道了有 5 条船,就可以求

全班人数: 9×( 5-1)=36 人。

练习 5:1. 老师把一篮苹果分给小班的同学,如果减少一个同学,每个同学正好分得

5 个;如果增加一个同学,正好每人分得 4 个。这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五年级同学去划船,如果增加一只船,正好每只船上坐 7 人;如果减少一只船,正好

每只船上价 8 人。五年级共有多少人?

课后作业

- 8 -

思考题

- 9 -

第 13 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一、知识要点

在数学竞赛中,有许多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问题。解答稍复杂的立体图形问题要注

意几点:

1.必须以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同时把构成几何图形的诸多条件沟通起来;

2.依赖已经积累的空间观念,观察经过割、补后物体的表面积或体积所发生的变化;

3.求一些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时,可以通过变形的方法来解决。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一个零件形状大小如下图: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

【思路导航】(1)可以把零件沿虚线分成两部分来求它的体

积,左边的长方体体积是10×4×2=80(立方厘米),右边的长方

体的体积是 10×(6-2)× 2=80(立方厘米),整个零件的体积是

80×2=160(立方厘米);( 2)求这个零件的表面积,看起来比较

复杂,其实,朝上的两个面的面积和正好与朝下的一个面的面积

相等;朝右的两个面的面积和正好与朝左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因此,此零件的表面积就

是( 10×6+10×4+2×2)× 2=232(平方厘米)。想一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计算它的体积吗?

练习 1:1. 一个长 5 厘米,宽 1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被切去一块后(如图),剩下部分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2.把一根长 2 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 1 米长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 2 平方分米,求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

3.有一个长 8 厘米,宽 1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在它的左右两角各切掉一个

正方体(如图),求切掉正方体后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例题 2】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零件,中间挖去一个正方体的孔(如图),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吗?(单位:厘米)

- 10 -

【思路导航】(1)先求出长方体的体积,8×5×6=240(立方厘

米),由于挖去了一个孔,所以体积减少了2× 2× 2=8(立方厘米),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240-8=232(立方厘米);

(2)长方体完整的表面积是( 8×5+8×6+6×5)×2=236(平

方厘米),但由于挖去了一个孔,它的表面积减少了一个(2× 2)平方厘米的面,同时又

增加了凹进去的 5 个(2×2)平方厘米的面,因此,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236+2×2×4=252 (平方厘米)。

练习 2: 1. 有一个形状如下图的零件,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厘米)。

2. 有一个棱长是 4 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3.如果把上题中挖下的小正方体粘在另一个面上(如图),那么得到的物体的体积和

表面积各是多少?

【例题 3】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拼成了一个新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 50 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路导航】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拼成新的长方体,其

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增加了 4 块正方形的面积,每块正方形的

面积是 50÷ 4=12.5(平方厘米)。正方体有 6 个这样的面,所

以,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12.5 ×6=75(平方厘米)。

练习 3: 1.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木块粘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比原来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46 平方厘米,而长是原来长方体的 2 倍。如果拼

成的长方体的长是24 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根长 80 厘米,宽和高都是 12 厘米的长方体钢材,从钢材的一端锯下一个最大的

正方体后,它的表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3.把 4 块棱长都是 2 分米的正方体粘成一个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最多会减少多少平

方分米?

【例题 4】把 11 块相同的长方体砖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已知每块砖的体积是288 立

- 11 -

方厘米,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思路导航】要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宽和高。我们用a、b、h 分

别表示小长方体的长、宽、高,显然, a=4h,即 h=1/4a,2a=3b 即 b=2/3a ,砖的体积是

a*2/3a*1/4a=1/6a3 。由 1/6a3=288 可知, a=12.b=2/3*12=8,h=1/4*12=3 。

大长方体的长是12×2=24 厘米,宽 12 厘米,高是 8+3=11 厘米,表面积就不难求了。

练习 4:1. 一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6 平方厘米,那么,由 1000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85 立方厘米,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

积。

3. 有 24 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体积都是 1 立方厘米,用这些正方体可以拼成几种

不同的长方体?用图画出来。

【例题 5】一个长方体,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209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

宽、高以厘为为单位的数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长方体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是长×宽+长×高=长×(宽+高),由于此

长方体的长、宽、高用厘米为单位的数都是质数,所以有209=11×19=11×( 17+2),即

长、宽、高分别为11、17、 2 厘米。知道了长、宽、高求体积和表面积就容易了。

练习 5:1. 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和是88 平方厘米,且长、宽、高都

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偶数,体积是96 立方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3.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长相等,已知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 6 分米、4分米、 25 分米,求正方体体积。

课后作业

- 12 -

思考题

- 13 -

第 14 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一、知识要点

在长方体、正方体问题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把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

种形状的物体;把两个物体熔化后铸成一个物体;把一个物体浸入水中,物体在水中会占

领一部分的体积。

解答上述问题,必须掌握这样几点:

1.将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种形状的物体(不计损耗),体积不变;

2.两个物体熔化成一个物体后,新物体的体积是原来物体体积的和;

3.物体浸入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有两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甲水箱里有水,乙水箱空着。从里面量,甲水

箱长 40 厘米,宽 32 厘米,水面高20 厘米;乙水箱长30 厘米,宽 24 厘米,深 25 厘米。将甲水箱中部分水倒入乙水箱,使两箱水面高度一样,现在水面高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由于后来两个水箱里的水面的高度一样,我们可以这样思考:把两个水

箱并靠在一起,水的体积就是(甲水箱的底面积+乙水箱的底面)×水面的高度。这样,

我们只要先求出原来甲水箱中的体积:40× 32×20=25600(立方厘米),再除以两只水箱的底面积和: 40×32+ 30× 24=2000(平方厘米),就能得到后来水面的高度。

练习 1:

1.有两个水池,甲水池长 8 分米、宽 6 分米、水深 3 分米,乙水池空着,它长 6 分米、宽和高都是 4 分米。现在要从甲水池中抽一部分水到乙水池,使两个水池中水面同样高。

问水面高多少?

2.有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面量长 40 厘米、宽 30 厘米、深 35 厘米,箱中水面高 10 厘米。放进一个棱长 20 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3.一段钢材长 15 分米,横截面面积是 1.2 平方分米。如果把它煅烧成一横截面面积

是0.1 平方分米的钢筋,求这根据钢筋的长。

【例题 2】将表面积分别为54 平方厘米、 96 平方厘米和 150 平方厘米的三个铁质正

方体熔成一个大正方体(不计损耗),求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

【思路导航】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而 54=6× 9=6×(3×3),所以这个正方体的棱是 3 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另两个正方体的棱长: 96=6×( 4× 4),棱长是 4 厘米;

- 14 -

150=6×( 5×5),棱长是 5 厘米。知道了棱长就可以分别算出它们的体积,这个大正方体

的体积就等于它们的体积和。

练习 2:

1. 有三个正方体铁块,它们的表面积分别是24 平方厘米、 54 平方厘米和 294 平方厘米。现将三块铁熔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

2.将表面积分别为 216 平方厘米和 384 平方厘米的两个正方体铁块熔成一个长方体,

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13 厘米,宽 7 厘米,求它的高。

【例题 3】有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 5 分米、宽 4 分米、高 6 分米,里面注有水,水深 3 分米。如果把一块边长 2 分米的正方体铁块浸入水中,水面上升多少分米?

【思路导航】铁块的体积是2×2×2=8(立方分米),把它浸入水中后,它就占了8 立方分米的空间,因此,水上升的体积也就是 8 立方分米,用这个体积除以底面积( 5×4)就能得到水上升的高度了。

练习 3:

1.有一个小金鱼缸,长 4 分米、宽 3 分米、水深 2 分米。把一块假山石浸入水中后,水

面上升 0.8 分米。这块假山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有一个正方体容器,边长是 24 厘米,里面注满了水。有一根长 50 厘米,横截面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铁棒,现将铁棒垂直插入水中。问:会溶出多少立方厘米的水?

【例题 4】有一个长方体容器(如下图),长 30 厘米、宽 20 厘米、高 10 厘米,里面的水深 6 厘米。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再朝左竖起来,里面的水深应该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首先求出水的体积: 30×20× 6=3600(立方

厘米)。当容器竖起来以后,水流动了,但体积没有变,这时水的

形状是一个底面积是 20×10=200 平方厘米的长方体。只要用体积

除以底面积就知道现在水的深度了。

练习 4:

- 15 -

1.有两个长方体水缸,甲缸长 3 分米,宽和高都是 2 分米;乙缸长 4 分米、宽 2 分米,里面的水深 1.5 分米。现把乙缸中的水倒进甲缸,水在甲缸里深几分米?

2.有一块边长 2 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现把它煅造成一根长方体,这长方体的截面是一

个长 4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求它的长。

【例题 5】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10 平方厘米、 15 平方厘米和 6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思路导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长×宽、长×高、宽×高得来的。因

此, 15×10×6=(长×宽×高)×(长×宽×高),而 15×10×6=900=30× 30。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 立方厘米。

练习 5:

1.一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 25 平方厘米、 18 平方厘米和 8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 35 平方厘米、21 平方厘米和 15 平方厘米,且长、宽、高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课后作业

- 16 -

思考题

- 17 -

第 15 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一、知识要点

解答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拼、切问题,除了要切实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熟

悉计算方法,仔细分析每一步操作后表面几何体积的等比情况外,还必须知道:把一个长

方体或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切割成两部分,新增加的表面积等于切面面积的两

倍。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一个棱长为 6 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锯成棱长为

2厘米的正方体若干块,表面积增加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把棱长为 6 厘米的正方体锯成棱长为 2 厘米的正方体,可

以按下图中的线共锯 6 次,每锯一次就增加两个 6× 6=36 平方厘米的面,

锯 6 次共增加 36×2×6=432 平方厘米的面积。因此,锯好后表面积

增加 432 平方厘米。

练习 1:

1.把 27 块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

来所有的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少多少平方厘米?

2.有一个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锯成体积相等的 8 个小正方体,表面积

增加多少平方米?

3.把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涂上红色,然后把它锯两次锯成 4 个同样的小长方体,没有

涂颜色的面积是 60 平方厘米。求涂上红色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题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把它分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24 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路导航】把正方体分成两个长方体后,增加了两个面,每个面的面积是24÷2=12 平方厘米,而正方体有 6 个这样的面。所以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2×6=72 平方厘米。

练习 2:

1.把三个棱长都是 2 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

厘米?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长 4 分米、宽 3 分米、高 6 分米,现在把它锯成两个长方体,表

面积最多增加多少平方分米?

- 18 -

3. 有三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它们的长是8 厘米、宽 4 厘米、高 2 厘米,现把三块积木拱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怎样搭表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题 3】有一个正方体,棱长是 3 分米。如果按下图把它切成棱

长是 1 分米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多少?

想一想:在切的过程中,每切一切,就会增加两个 3×3 平方分米的

面,你能用这种思路来计算所求问题吗?

练习 3:

1.用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

体?如果要摆一个棱长是 6 厘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2.有一个长方体,长 10 厘米、宽 6 厘米、高 4 厘米,如果把它锯成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能锯多少个?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是多少?

3.把 24 个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至少是多

少平方厘米?

【例题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涂满了红色,然后如下图切开,切开的小正方体中:

(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2)二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几个?

【思路导航】按题中的要求切,切成的小正方体一共有 3× 3× 3=27 个。

(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共有8 个;

(2)二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共有1× 12=12 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共有1× 6=6 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在大正方体的中间,有27-( 8+12+6) =1 个。

练习 4:

1.把一个棱长是 5 厘米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涂满红色,然后切成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中,一面涂红色的、二面涂红色的、三面涂红色的以及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

各有多少个?

2.把若干个体积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的正方体,然后在大正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已知两面被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共有 24 个,那么,这些小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

- 19 -

3. 把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切成 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在这些小正方体中,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多少个?

【例题 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6 厘米、 5 厘米和 4 厘米,若把它切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小长方体,这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路导航】这个长方体原来的表面积是(6×5+6×4+5×4)× 2=148 平方厘米,每切割一刀,增加 2 个面。切成三个体积相等的小长方体要切 2 刀,一共增加 2×2=4 个面。要求表面积和最大,应该增加 4 个 6×5=30 平方厘米的面。所以,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和最大是 148+ 6× 5× 4=268 平方厘米。

练习 5:

1.有三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木块,每块长 8 厘米、宽 5 厘米、高 3 厘米。要把它们粘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2. 把 8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已知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72 平方厘米,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7 厘米、 6 厘米、 5 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使

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求它们的表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

课后作业

- 20 -

小学五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及答案 例1: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地顺序轮流排列,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地花?这249朵花中,红花、黄花、绿花各有多少朵? 249÷(5+9+13)=9(组)……6(朵) 这六朵花,前5朵是红花,最后1朵应是黄花。 红花:5×9+5=50(朵)黄花:9×9+1=82(朵) 绿花:13×9=117(朵) 答:最后一朵是黄花。这249朵花中,红花有50朵,黄花有82朵,绿花有117朵。 模拟练习: 1、有红、白、黑三种纸牌共158张,按5张红色,3张白色,4张黑色的顺序排列下去,最后一张是什么颜色?第140张是什么颜色? 158÷(5+3+4)=13(组)......2(张) 140÷(5+3+4)=11(组)......8(张) 答:最后一张是红色。第140张是白色。 2、有47盏彩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地顺序排列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三种颜色地灯各占总数地几分之几? 47÷(2+4+3)=5(组)......2(盏) 红灯有2×5+2=12(盏) 蓝灯有4×5=20(盏) 黄灯有3×5=15(盏) 答:最后一盏是红灯。红灯占总数的12/47,蓝灯占总数的20/47;黄灯占总数的15/47。 例2: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03年1月1日是星期几? 2002年是平年,365+1=366(天) 366÷7=52(周)......2(天) 答: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二,所以,2003年1月1日就是星期三。 模拟练习: 1、2008年8月8日是星期五,那么,2008年10月8日星期几? 24+30+8=62(天)62÷7=8(周)......6(天) 答: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2、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1月1日是星期几? 31+30+31+1=93(天) 93÷7=13(周)……2(天) 答: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 3、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1+28+31+30+31+1=152(天) 152÷7=21(周)……5(天) 答: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六。 4、2006年10月28日是星期六,那么,2007年元旦是星期几?

中六年级奥数第23讲 周期工程问题

第23讲周期工程问题 一、知识要点 周期工程问题中,工作时工作人员(或物体)是按一定顺序轮流交替工作的。解答时,首先要弄清一个循环周期的工作量,利用周期性规律,使貌似复杂的问题迅速地化难为易。其次要注意最后不满一个周期的部分所需的工作时间,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8小时。若甲做1小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需共用多少小时? 把2小时的工作量看做一个循环,先求出循环的次数。 ①需循环的次数为:1÷( 1 12 + 1 18 )= 36 5 >7(次) ②7个循环后剩下的工作量是:1-( 1 12 + 1 18 )×7= 1 36 ③余下的工作两还需甲做的时间为: 1 36 ÷ 1 12 = 1 3 (小时) ④完成任务共用的时间为:2×7+1 3 =14 1 3 (小时) 答:完成任务时需共用141 3 小时。 练习1: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1小时,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2、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如果先由甲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打完这部书稿共需用多少小时? 3、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人每次工作1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2/3共要多少时间? 【例题2】一项工程,甲、乙合作262 3 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 替轮流做,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由题意可以推出“甲先”的轮流方式,完成时所用的天数为奇数,否则不论“甲先”还是“乙先”,两种轮流方式完成的天数必定相同。根据“甲先”的轮流方式为奇数,两种轮流方式的情况可表示如下: 甲乙甲乙……甲乙甲 乙甲乙甲……乙甲乙1 2 甲 竖线左边做的天数为偶数,谁先做没关系。竖线右边可以看出,乙做一天等于甲做半天,即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2倍。 ①甲每天能做这项工程的1÷2623 × 21+2 =140 ②甲单独做完成的时间1÷140 =40(天) 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40天才能完成。

六年级奥数周期工程问题答案

第二十三周 周期工程问题 例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8小时。若甲做1小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需共用多少小时? 把2小时的工作量看做一个循环,先求出循环的次数。 ① 需循环的次数为:1÷(112 +118 )=365 >7(次) ② 7个循环后剩下的工作量是:1-(112 +118 )×7=136 ③ 余下的工作两还需甲做的时间为:136 ÷112 =13 (小时) ④ 完成任务共用的时间为:2×7+13 =1413 (小时) 答:完成任务时需共用1413 小时。 练习1: 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 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1小时,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2、 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如果先由甲打1小时,然 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打完这部书稿共需用多少小时? 3、 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 的顺序轮流工作,每人每次工作1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2/3共要多少时间? 例2: 一项工程,甲、乙合作2623 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由题意可以推出“甲先”的轮流方式,完成时所用的天数为奇数,否则不论“甲先”还是“乙先”,两种轮流方式完成的天数必定相同。根据“甲先”的轮流方式为奇数,两种轮流方式的情况可表示如下: 甲乙甲乙……甲乙 甲 乙甲乙甲……乙甲 乙12 甲 竖线左边做的天数为偶数,谁先做没关系。竖线右边可以看出,乙做一天等于甲做半天,即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2倍。 ① 甲每天能做这项工程的1÷2623 ×21+2 =140 ② 甲单独做完成的时间1÷140 =40(天) 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40天才能完成。 练习2: 1、 一项工程,乙单独做20天可以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轮流交替做, 也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轮流交替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独做几天可以完成? 2、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6天可以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轮流交替做, 恰好也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轮流交替做,比上次轮流做 要多13 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乙合作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 五年级

周期问题 一、知识要点 周期问题是指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循环往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周期。在数学上,不仅有专门研究周期现象的分支,而且平时解题时也常常碰到与周期现象有关的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发展某种周期现象,并充分加以利用,把要求的问题和某一周期的等式相对应,就能找到解题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流水线上生产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先5个红,再4个黄,再3个绿,再2个黑,再1个白,然后又依次5红、4黄、3绿、2黑、1白……如此涂下去,到2001个小球该涂什么颜色?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可知,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5红、4黄、3绿、2黑、1白,即5+4+3+2+1=15个球为一个周期,不断循环。因为2001÷15=133……6,也就是经过133个周期还余6个,每个周期中第6个是黄的,所以第2001个球涂黄色。 练习1: 1.跑道上的彩旗按“三面红、两面绿、一面黄”的规律插下去,第50面该插什么颜色? 2.有一串珠子,按4个红的,3个白的,2个黑的顺序重复排列,第160个是什么颜色? ……,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多少?

【例题2】有47盏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的顺序排列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的?三种颜色的灯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思路导航】(1)我们把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这9盏灯看作一组,47÷9=5(组)……2(盏),余下的两盏是第6组的前两盏灯,是红灯,所以最后一盏灯是红灯; (2)由于47÷9=5(组)……2(盏),所以红灯共有2×5+2=12(盏),占总数的12/47;蓝灯共有4×5=20(盏),占总数的20/47;黄灯共有3×5=15(盏),占总数的15/47。 练习2: 1.有68面彩旗,按二面红的、一面绿的、三面黄的排列着,这些彩旗中,红旗占黄旗的几分之几? 2.黑珠和白珠共2000颗,按规律排列着:○●○○○●○○○●○○……,第20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其中,黑珠共有多少颗? 3.在100米长的跑道两侧每隔2米站着一个同学。这些同学以一端开始,按先两个女生,再一个男生的规律站立着。这些同学中共有多少个女生? 【例题3】 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1月1日是星期几? 【思路导航】一个星期是7天,因此7天为一个周期。10月1日是星期一,是第一个周期的第一天,再过7天即10月8日也是星期一。计算天数时为了方便,我们采用“算尾不算头”的方法,例如10月8日就用(8-1)÷7=1.没有余数说明8号仍是星期一。题中说从2001年10月1日到2002年1月1日,要经过92天,92÷7=13……1.余1天就是从星期一往后数一天,即星期二。

六年级奥数专题-周期工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专题-周期工程问题 专题简析: 周期工程问题中,工作时工作人员(或物体)是按一定顺序轮流交替工作的。解答时,首先要弄清一个循环周期的工作量,利用周期性规律,使貌似复杂的问题迅速地化难为易。其次要注意最后不满一个周期的部分所需的工作时间,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例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8小时。若甲做1小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需共用多少小时? 把2小时的工作量看做一个循环,先求出循环的次数。 ①需循环的次数为:1÷( 1 12 + 1 18 )= 36 5 >7(次) ②7个循环后剩下的工作量是:1-( 1 12 + 1 18 )×7= 1 36 ③余下的工作两还需甲做的时间为: 1 36 ÷ 1 12 = 1 3 (小时) ④完成任务共用的时间为:2×7+1 3 =14 1 3 (小时) 答:完成任务时需共用141 3 小时。 练习1: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 甲、乙……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1小时,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2、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如果先由甲打1小时, 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打完这部书稿共需用多少小时? 3、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 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人每次工作1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2/3共要多少时间?

例2:一项工程,甲、乙合作262 3 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 轮流做,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由题意可以推出“甲先”的轮流方式,完成时所用的天数为奇数,否则不论“甲先”还是“乙先”,两种轮流方式完成的天数必定相同。根据“甲先”的轮流方式为奇数,两种轮流方式的情况可表示如下: 甲乙甲乙……甲乙 甲 乙甲乙甲……乙甲 乙1 2 甲 竖线左边做的天数为偶数,谁先做没关系。竖线右边可以看出,乙做一天等于甲做半天,即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2倍。 ① 甲每天能做这项工程的1÷2623 ×21+2 =1 40 ② 甲单独做完成的时间1÷ 1 40 =40(天) 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40天才能完成。 练习2: 1、一项工程,乙单独做20天可以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轮流交替做,也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轮流交替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独做几天可以完成?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6天可以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轮流交替做,恰好也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轮流交替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1 3 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乙合作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3、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23 5 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第一小时甲做,第二小时乙做, 这样轮流交替做,也恰好用整数小时完成。如果第一小时乙做,第二小时甲做,这样轮流交替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1 3 小时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独做几小 时可以完成? 4、蓄水池有一跟进水管和一跟排水管。单开进水管5小时灌满一池水,单开排水管3小时排完一池水。现在池内有半池水,如果按进水、排水;进水、排水……的顺序轮流依次各开1小时,多少小时后水池的水刚好排完?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专题训练 姓名: 1.公路一侧插满了彩旗,它们的规律是“红、黄、红、蓝、蓝、紫、红、黄、红、蓝、蓝、紫……”请问,第97根旗是什么颜色的 2.如下图摆法摆251个图形,其中有几个正方形 △□○○□☆◇△□○○□☆◇…… 2化成小数后第351位是几 3.把 7 4.某闰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那么同年的7月1日是星期几 5.21999 n,n的最后一位是多少 = 6.下表是11位数,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之和是17,请将剩下几位填完。

7.下表中,每列上下的两个汉字成为一组,如第一组为“学做”、第二组为“习接”,那么第649组是什么 8.循环小数 · · 5 123 8.0与· · 5 2234894 4.0首次出现该数位的数字都是5是在小数点后的 哪一位 9.2001年的植树节是星期一,那么这年的国庆节是星期几 10.一本童话书,每2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28页,而第1页是文字,这本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11.100个3相乘,得数的个位是几 12.小张工作3天休息1天,小李工作4天休息一天,小刘工作7天休息一天,假设今天他们都休息,那么下次都休息是在几天以后

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专题训练(答案) 1.公路一侧插满了彩旗,它们的规律是“红、黄、红、蓝、蓝、紫、红、黄、红、蓝、蓝、紫……”请问,第97根旗是什么颜色的 97÷6=16(组)……1(根) 答:第97根旗是红颜色的。 2.如下图摆法摆251个图形,其中有几个正方形 △□○○□☆◇△□○○□☆◇…… 251÷7=35(组)……6(个) 35×2+2=72(个) 答:其中有72个正方形。 3.把72化成小数后第351位是几 2÷7=``485712.0 351÷6=58(组)……3(位) 答:把72化成小数后第351位是5。 4.某闰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那么同年的7月1日是星期几 31×2+30×2+1=123(天) 123÷7=17(周)……4(天) 答:同年的7月1日是星期四 5.21999=n ,n 的最后一位是多少 规律:2个位2,22个位4,23个位8,24个位6,25个位2又开始循环 1999÷4=499(组)……3(位) 答:n 的最后一位是8。 6.下表是11位数,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之和是17,请将剩下几位填完。

六年级奥数周期工程问题答案

六年级奥数周期工程问题答案 第二十三周周期工程问题 例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8小时。若甲做1小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需共用多少小时? 把2小时的工作量看做一个循环,先求出循环的次数。 1136 ① 需循环的次数为:1÷( + )= >7(次) 12185111 ② 7个循环后剩下的工作量是:1-( + )×7= 121836111 ③ 余下的工作两还需甲做的时间为:÷ = (小时) 3612311 ④ 完成任务共用的时间为:2×7+ =14 (小时) 33 1 答:完成任务时需共用14 小时。 3练习1: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

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1小时,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2、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如果先由甲打1小时,然后 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打完这部书稿共需用多少小时? 3、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 的顺序轮流工作,每人每次工作1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2/3共要多少时间? 509898932.doc 1 例2: 2 一项工程,甲、乙合作26 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3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由题意可以推出“甲先”的轮流方式,完成时所用的天数为奇数,否则不论“甲先”还是“乙先”,两种轮流方式完成的天数必定相同。根据“甲先”的轮流方式为奇数,两种轮流方式的情况可表示如下: 甲乙甲乙……甲乙甲

小学五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及答案

例1: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地顺序轮流排列,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地花?这249朵花中,红花、黄花、绿花各有多少朵? 249÷(5+9+13)=9(组)……6(朵) 这六朵花,前5朵是红花,最后1朵应是黄花。 红花:5×9+5=50(朵)黄花:9×9+1=82(朵) 绿花:13×9=117(朵) 答:最后一朵是黄花。这249朵花中,红花有50朵,黄花有82朵,绿花有117朵。 模拟练习: 1、有红、白、黑三种纸牌共158张,按5张红色,3张白色,4张黑色的顺序排列下去,最后一张是什么颜色?第140张是什么颜色? 158÷(5+3+4)=13(组)......2(张) 140÷(5+3+4)=11(组)......8(张) 答:最后一张是红色。第140张是白色。 2、有47盏彩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地顺序排列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三种颜色地灯各占总数地几分之几? 47÷(2+4+3)=5(组)......2(盏) 红灯有2×5+2=12(盏) 蓝灯有4×5=20(盏) 黄灯有3×5=15(盏) 答:最后一盏是红灯。红灯占总数的12/47,蓝灯占总数的20/47;黄灯占总数的15/47。 例2: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03年1月1日是星期几? 2002年是平年,365+1=366(天) 366÷7=52(周)......2(天) 答: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二,所以,2003年1月1日就是星期三。 模拟练习: 1、xx年8月8日是星期五,那么,xx年10月8日星期几? 24+30+8=62(天)62÷7=8(周)......6(天) 答:xx年10月8日星期三。 2、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1月1日是星期几? 31+30+31+1=93(天) 93÷7=13(周)……2(天) 答: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 3、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1+28+31+30+31+1=152(天) 152÷7=21(周)……5(天) 答: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六。 4、xx年10月28日是星期六,那么,xx年元旦是星期几? 3+30+31+1=65(天)65÷7=9(周)……2(天) 6+2-7=1(天)

六年级奥数40讲:第23讲 周期工程问题

第23讲 周期工程问题 一、知识要点 周期工程问题中,工作时工作人员(或物体)是按一定顺序轮流交替工作的。解答时,首先要弄清一个循环周期的工作量,利用周期性规律,使貌似复杂的问题迅速地化难为易。其次要注意最后不满一个周期的部分所需的工作时间,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8小时。若甲做1小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需共用多少小时? 把2小时的工作量看做一个循环,先求出循环的次数。 ①需循环的次数为:1÷(+)=>7(次) 112118365②7个循环后剩下的工作量是:1-(+)×7=112118136 ③余下的工作两还需甲做的时间为:÷=(小时) 13611213④完成任务共用的时间为:2×7+=14(小时) 1313答:完成任务时需共用14小时。 13练习1: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1小时,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2、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如果先由甲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打完这部书稿共需用多少小时? 3、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人每次工作1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2/3共要多少时间? 【例题2】一项工程,甲、乙合作26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23替轮流做,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由题意可以推出“甲先”的轮流方式,完成时所用的天数为奇数,否则不论“甲先”还是“乙先”,两种轮流方式完成的天数必定相同。根据“甲先”的轮流方式为奇数,两种轮流方式的情况可表示如下: 甲乙甲乙……甲乙甲 乙甲乙甲……乙甲乙甲 12竖线左边做的天数为偶数,谁先做没关系。竖线右边可以看出,乙做一天等于甲做半天,即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2倍。 ①甲每天能做这项工程的1÷26×=2321+2140 ②甲单独做完成的时间1÷=40(天) 140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40天才能完成。

三年级奥数-周期问题练习题

例1:小兔和小松鼠做游戏,他们把黑、白两色小球按下面的规律排列: ●●○●●○●●○… 你知道它们所排列的这些小球中,第90个是什么球?第100个又是什么球呢? 【巩固】美美有黑珠、白珠共102个,她想把它们做成一个链子挂在自己的床头上,她是按下面的顺序排列的: ○●○○○●○○○●○○○…… 那么你知道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应是什么颜色吗? 美美怕这种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够,你能帮她算出这种颜色在这串珠子中共有多少个吗? 【例 1】小倩有一串彩色珠子,按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排列. ⑴第73颗是什么颜色的? ⑵第10颗黄珠子是从头起第几颗? ⑶第8颗红珠子与第11颗红珠子之间(不包括这两颗红珠子)共有几颗珠子? 【巩固】奥运会就要到了,京京特意做了一些“北京欢迎你”的条幅,这些条幅连起来就成了:“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依次排列,第28个字是什么字?

【巩固】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那么第73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灯? 【例 2】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1盏黄灯,然后又是5盏红灯、4盏蓝灯、1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⑴第150盏灯是什么颜色? ⑵前20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 【巩固】在一根绳子上依次穿2个红珠、2个白珠、5个黑珠,并按此方式反复,如果从头开始数,直到第50颗,那么其中白珠有多少颗? 【巩固】小莉把平时积存下来的200枚硬币按3个1分,2个2分,1个5分的顺序排列起来. ⑴最后1枚是几分硬币 ⑵这200枚硬币一共价值多少钱? 【巩固】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六年级数学 周期问题综合

周期问题 月 日 姓 名 【知识要点】 存在一些数、图形、或事物的变化情况是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我们把具有这种规律的现象称为周期现象,研究这种现象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典型例题】 例1 有以下一些几何图形的排列,○□□◎◎◎○□□◎◎◎… (1)第200个图形是什么? (2)如果要使其中有100个◎,则至少有多少个图形? 例2 如图,将下面的每一列上、下两个字组成一组,例如第一组为(我奥),第二组为(最数),那么第235组是什么呢? 例3 今年的6月1日是星期天,那么今年的9月20日是星期几? 例4 将7 1 化成小数后,(1)小数点后第200个数是几?(2)小数点后300位的数字和是多 少?

课堂小测 姓名成绩 1.数字王国要开会了,数字们按一定的规律:1、1、2、3、5、8、13、21、34…排成一行;亲爱的小朋友们,你知道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吗?按照这个规律,你知道:(1)第143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呢? (2)前500个数中(包括第500个)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偶数? 2.如图,将下面的每一列上、下两个字组成一组,例如第一组为(学看),第二组为(好奥), 请问第289组是什么? 3.将6÷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的第2004个数是什么呢?小数点后2004位的数字和是多少? 4.2002年2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8月1日是星期几呢?

课后作业 姓 名 成 绩 1.节日快到了,南京长江大桥上挂了许多彩灯。彩灯的顺序是按照:3盏红灯,4盏黄灯,2盏绿灯……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着的。 请问: ①第1007盏灯是什么颜色的? ②这1007盏灯中红灯有多少盏? 2.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再过80天是星期几? 3.将7 5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500位的数字和是多少? 4.如图,将下面的每一列上、下两个字组成一组,例如第一组为(共社),第二组为(产会),那么第340组为什么?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周期问题(五年级).doc

周期问题 一、知要点 周期是指事物在运化的展程中,某些特征循往复出,其两次出 所的叫做周期。在数学上,不有研究周期象的分支,而且平解 也常常碰到与周期象有关的。些数学只要我展某种周期象,并充分加 以利用,把要求的和某一周期的等式相,就能找到解关。 二、精精 【例 1】流水上生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先 5 个,再 4 个黄,再 3 个,再 2 个黑,再 1 个白,然后又依次 5 、 4 黄、 3 、2 黑、 1 白??如此涂下去,到 2001 个 小球涂什么色? 【思路航】根据意可知,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 5 、 4 黄、 3 、 2 黑、 1 白,即 5+4+3+2+1=15 个球一个周期,不断循。因 2001÷15=133?? 6,也就是 133 个周期余 6 个,每个周期中第 6 个是黄的,所以第 2001 个球涂黄色。 1: 1. 跑道上的彩旗按“三面、两面、一面黄”的律插下去,第50 面插什么 色? 2. 有一串珠子,按 4 个的, 3 个白的, 2 个黑的序重复排列,第160 个是什么色? 3.1/7=0.142857142857 ??,小数点后面第100 个数字是多少? - 1 -

【例 2】有 47 灯,按二灯、四灯、三黄灯的序排列着。最后一灯是什么色的?三 种色的灯各占数的几分之几? 【思路航】( 1)我把二灯、四灯、三黄灯 9 灯看作一, 47÷ 9=5 ()?? 2(),余下的两是第 6 的前两灯,是灯,所以最后一灯是灯; (2)由于 47÷ 9=5()?? 2(),所以灯共有 2×5+2=12(),占数的 12/47 ;灯共有 4×5=20(),占数的 20/47 ;黄灯共有 3×5=15(),占数的 15/47 。 2: 1.有 68 面彩旗,按二面的、一面的、三面黄的排列着,些彩旗中,旗占黄旗的几分 之几? 2.黑珠和白珠共 2000 ,按律排列着:○●○○○●○○○●○○??,第2000 珠子是什么色的?其中,黑珠共有多少? 3.在 100 米的跑道两每隔 2 米站着一个同学。些同学以一端开始,按先两个女生,再 一个男生的律站立着。些同学中共有多少个女生? 【例 3】 2001 年 10 月 1 日是星期一,那么, 2002 年 1 月 1 日是星期几? 【思路航】一个星期是 7 天,因此 7 天一个周期。 10 月 1 日是星期一,是第一个周期的第一天,再 7 天即 10 月 8 日也是星期一。算天数了方便,我采用“算尾不算”的方法,例如 10 月 8 日就用( 8-1)÷ 7=1. 没有余数明 8 号仍是星期一。中从 2001 年 10 月 1 日到 2002 年1 月 1 日,要 92 天, 92÷7=13?? 1. 余 1 天就是从星期一往后数一天,即星期二。 - 2 -

解答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二十道

小学奥数应用题专题汇总 小学奥数应用题专题汇总小学奥数专题汇总 1.(归一问题)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 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 按: 4800/60/5=12 12+4=16 4800/16=30 2.(相遇问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按: 40÷【1/2-48/(56+48)】 56X-48X=40*2 (56+48)*[40/(56-48)] =40÷【1/2-6/13】 X=10 =104*10 =40÷1/26 10(56+48)=1040 =1040 =1040 3.(追及问题)大客车和小轿车同地、同方向开出,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大客车出发2小时后小轿车才出发,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大客车? 按: 60*2/(84-60)=5 4.(过桥问题)列车通过一座长27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3分钟。已知列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00米,列车车身长多少米? 按: 2700+X=3*1000 X=300 5.(错车问题)一列客车车长280米,一列货车车长20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从两个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经过20秒。如果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客车在后,从客车头遇到货车尾再到客车尾离开货车头经过120秒。客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按: (X+Y)*20=280+200 (X-Y)*120=280+200 X=14 Y=10

6.(行船问题)客轮和货轮从甲、乙两港同时相向开出,6小时后客轮与货轮相遇,但离两港中点还有6千米。已知客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货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求水流速度是多少? 按: (30-X)-(24+X)=2 (24+X)-(30-X)=2 X=2 X=4 7.(和倍问题)小李有邮票30枚,小刘有邮票15枚,小刘把邮票给小李多少枚后,小李的邮票枚数是小刘的8倍? 按: (30-x)=8(15+x) X=10 8.(差倍问题)同学们为希望工程捐款,六年级捐款数是二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钱数中取出160元放入二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钱数比二年级多40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 按: 3X-160=X+160+40 X=180 9.(和差问题)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按: X+Y=72 X-9=Y+4+9 X=47 Y=25 10.(周期问题)2006年7月1日是星期六,求10月1日是星期几? 11.(鸡兔同笼问题)小丽买回0.8元一本和0.4元一本的练习本共50本,付出人民币32元。0.8元一本的练习本有多少本? 按: X+Y=50 0.8X+0.4Y=32

(完整)小学六年级奥数时钟问题(含例题讲解分析和答案)

时钟问题 知识点拨: 时钟问题知识点说明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我们通常把研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问题称为时钟问题,其中包括时钟的快慢,时钟的周期,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等等。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对于正常的时钟,具体为: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 小格,每分钟走0.5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1 12 注意:但是在许多时钟问题中,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怪钟”,或者是“坏了的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 要把时钟问题当做行程问题来看,分针快,时针慢,所以分针与时针的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追及问题。另外,在解时钟的快慢问题中,要学会十字交叉法。 分。 例如:时钟问题需要记住标准的钟,时针与分针从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所需时间为5 65 11 例题精讲: 模块一、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 1】王叔叔有一只手表,他发现手表比家里的闹钟每小时快30 秒.而闹钟却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 30 秒,那么王叔叔的手表一昼夜比标准时间差多少秒? 【解析】闹钟比标准的慢那么它一小时只走(3600-30)/3600个小时,手表又比闹钟快那么它一小时走(3600+30)/3600个小时,则标准时间走1小时手表则走(3600-30)/3600*(3600+30)/3600个小时,则手表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1—【(3600-30)/3600*(3600+30)/3600】=1—14399/14400=1/14400个小时,也就是1/14400*3600=四分之一秒,所以一昼夜24小时比标准时间慢四分之一乘以24等于6秒 【巩固】小强家有一个闹钟,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有一天晚上10点整,小强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00起床,他应该将闹钟的铃定在几点几分? 【解析】6:24 【巩固】小翔家有一个闹钟,每时比标准时间慢3分。有一天晚上9点整,小翔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30起床,于是他就将闹钟的铃定在了6∶30。这个闹钟响铃的时间是标准时间的几点 几分? 【解析】7点 【巩固】当时钟表示1点45分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钝角是多少度?

六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含答案)

简单的周期问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某年的二月份有五个星期日,这年六月一日是星期 _________ . 2.(3分)1989年12月5日是星期二,那么再过十年的12月5日是星期 _________ . 3.(3分)按如图摆法摆80个三角形,有_________ 个白色的. 4.(3分)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小明想第73盏灯是_________ 灯. 5.(3分)时针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4时正,那么分针旋转1991周后,时针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时. 6.(3分)把自然数1,2,3,4,5…如表依次排列成5列,那么数“1992”在_________ 列.

7.(3分)把分数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第110位上的数字是_________ . 8.(3分)循环小数 与 .这两个循环小数在小数点后第_________ 位,首次同时出现在该位中的数字都是7. 9.(3分)一串数:1,9,9,1,4,1,4,1,9,9,1,4,1,4,1,9,9,1,4,…共有1991个数. (1)其中共有_________ 个1,_________ 个9 _________ 个4; (2)这些数字的总和是_________ . 10.(3分) 所得积末位数是_________ .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紧接着1989后面一串数字,写下的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乘积的个位数.例如8×9=72,在9后面写2,9×2=18,在2后面写8,…得到一串数字:1 9 8 9 2 8 6… 这串数字从1开始往右数,第1989个数字是什么?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九周 周期问题-精华版

第九周周期问题 专题简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1 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 从上图可以看出,珠子是按“两红一白三黑”的规律重复排列,即6个珠子为一周期。32÷6=5(组)……2(个),32个珠子中含有5个周期多2个,所以第32个珠子就是重复5个周期后的第2个珠子,应为红色。 练习一 1,如图,算出第20个图形是什么? ○△△□□□○△△□□□○△△…… 2,“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依次重复排列,第2001个字是什么? 3,把38面小三角旗按下图排列,其中有多少面白旗? ......

例题2 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问:10月25日是星期几? 思路导航:我们知道,每星期有7天,也就是说以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从10月1日到10月25日经过25-1=24天,24÷7=3(星期)……3(天),说明24天中包括3个星期还多3天。所以从10月1日开始过3个星期,最后一天还是星期一,从这最后一天起再过3天就应是星期四。 练习二 1,2001年5月3日是星期四,5月20日是星期几? 2,2001年8月1日是星期三,8月28日是星期几? 3,2001年6月1日是星期五,9月1日是星期几?

六年级奥数专题找规律

六年级奥数专题:找规律 同学们从三年级开始,就陆续接触过许多“找规律”的题目,例如发现图形、数字或数表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发现周期变化规律等等。这一讲的内容是通过发现某一问题的规律,推导出该问题的计算公式。 例1 求99边形的内角和。 分析与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是99边形的内角和怎样求呢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先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如上图所示,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 360°;同理,将五边形ABCDE分成三个三角形,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540°;将六边形ABCDEF分成四个三角形,得到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720°。 通过上面的图形及分析可以发现,多边形被分成的三角形数,等于边数减2。由此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n边形的内角和=180°×(n-2)(n≥3)。 有了这个公式,再求99边形的内角和就太容易了。 99边形的内角和=180°×(99-2)=17460°。 例2 四边形内有10个点,以四边形的4个顶点和这10个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最多能剪出多少个小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10个点中任取一点A,连结A与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构成4个三角形。再在剩下的9个点中任取一点B。如果B在某个三角形中,那么连结B与B所在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增加2个(见左下图)。如果B在某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上,那么连结B与B所在边相对的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也是增加2个(见右下图)。 类似地,每增加一个点增加2个三角形。 所以,共可剪出三角形 4+2× 9= 22(个)。 如果将例2的“10个点”改为n个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最多能剪出三角形 4+2×(n-1)=2n+2=2×(n+1)(个)。 同学们都知道圆柱体,如果将圆柱体的底面换成三角形,那么便得到了三棱柱(左下图);同理可以得到四棱柱(下中图),五棱柱(右下图)。 如果底面是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那么相应的柱体就是正三棱柱、正四棱

五年级奥数 周期问题

八 周期性问题(A)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 某年的二月份有五个星期日,这年六月一日是星期_____. 2. 1989年12月5日是星期二,那么再过十年的12月5日是星期_____. 3. 按下面摆法摆80个三角形,有_____个白色的. …… 4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小明想第73盏灯是_____灯. 5. 时针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4时正,那么分针旋转1991周后,时针表示的时间是_____. 6. 把自然数1,2,3,4,5……如表依次排列成5列,那么数“1992”在_____列. 7. 把分数7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第110位上的数字是_____. 8. 循环小数7992511.0 与7 4563.0 .这两个循环小数在小数点后第_____位,首次同时出现在该位中的数字都是7. 9. 一串数: 1,9,9,1,4,1, 4,1,9,9,1,4,1,4,1,9,9,1,4,……共有1991个数. (1)其中共有_____个1,_____个9_____个4; (2)这些数字的总和是_____. 10. 50777...7 1442443个 所得积末位数是_____.

二、解答题 11. 紧接着1989后面一串数字,写下的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乘积的个位数.例如8 9=72,在9后面写2,9 2=18,在2后面写8,……得到一串数字: 1 9 8 9 2 8 6…… 这串数字从1开始往右数,第1989个数字是什么? 12. 1991个1990相乘所得的积与1990个1991相乘所得的积,再相加的和末两位数是多少? ,那么n的末两位数字是多少? 13. 设222 (2) n 1442443 1991个 14.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自左至右每隔6厘米染一个红点,同时自右至左每隔5厘米也染一个红点,然后沿红点处将木棍逐段锯开,那么长度是1厘米的短木棍有多少根?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时钟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时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行程问题中时钟的标准制定; 2.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判断及计算; 3.时钟的周期问题. 知识点拨: 时钟问题知识点说明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我们通常把研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问题称为时钟问题,其中包括时钟的快慢,时钟的周期,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等等。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对于正常的时钟, 具体为: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小格,每分钟走0.5度 注意:但是在许多时钟问题中,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怪钟”,或者是“坏了的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

要把时钟问题当做行程问题来看,分针快,时针慢,所以分针与时针的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追及问题。另外,在解时钟的快慢问题中,要学会十字交叉法。 例如:时钟问题需要记住标准的钟,时针与分针从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所需时间为分。 例题精讲: 模块一、时针与分针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1】王叔叔有一只手表,他发现手表比家里的闹钟每小时快30 秒.而闹钟却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30 秒,那么王叔叔的手表一昼夜比标准时间差多少秒? 【解析】闹钟比标准的慢那么它一小时只走(3600-30)/3600个小时,手表又比闹钟快那么它一小时走(3600+30)/3600个小时,则标准时间走1小时手表则走(3600-30)/3600*(3600+30)/3600个小时,则手表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1—【(3600-30)/3600* (3600+30)/3600】=1—14399/14400=1/14400个小时,也就是1/14400*3600=四分之一秒,所以一昼夜24小时比标准时间慢四分之一乘以24等于6秒 【巩固】小强家有一个闹钟,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有一天晚上10点整,小强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00起床,他应该将闹钟的铃定在几点几分? 【解析】6:24 【巩固】小翔家有一个闹钟,每时比标准时间慢3分。有一天晚上9点整,小翔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30起床,于是他就将闹钟的铃定在了6∶30。这个闹钟响铃的时间是标准时间的几点几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