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8大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8大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8大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8大方法

一、多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反映。孩子的思维,一般随着动作的发展和语言的产生逐渐地萌生、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妈妈要善于让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社会中去观察。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妈妈应该从何入手呢?

妈妈要通过观察测试,弄清孩子在思维发展方面的现状,辨别哪些是要鼓励他们继续发展的优势,哪些是要帮助他们尽早克服的缺点。

妈妈要学会对孩子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孩子运用思维。科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提问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不能起步。

妈妈要耐心面对孩子的提问,孩子的好奇是求知的表现,不要因为孩子问过多的“为什么”而觉得不耐烦,也不要一听到孩子的提问就马上给出正确答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寻找出正确答案。

妈妈要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坚持训练。思维其实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强有力的训练。特别是在起始阶段,要进行反反复复不间断的强化训练。因为大脑细胞只有在不断的反复刺激下,才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一定的信息通道和网络。一旦形成了这样的网络,家长即使不再强制,孩子也会轻松地进入思考的状态中去。

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还需要妈妈鼓励孩子多动脑筋、想问题,例如,妈妈在讲完故事后,可先问问孩子:“你有什么地方不懂?”“有什么想问一问?”然后,围绕孩子提出的问题,引导孩子回忆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发现答案。二、呵护孩子珍贵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珍贵,它是孩子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行为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通常来说,好奇心强的孩子一般创造性也比较强。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在孩提时代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只有对事物好奇才可能去积极地想象,才可能去进一步探究,才能出现新的发明和创造。

有些妈妈总说自己家孩子特别调皮,是个破坏大王,让人生气又头疼,其实这样的妈妈完全没必要生气,反而应该高兴才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一块贵重的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孩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了,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

好奇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问题比较多,总是寻根问底;喜欢拆东西,总想找到内部的秘密。家里若有一个如此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当妈妈的真应该万分高兴才是。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妈妈应该这样做:

妈妈不要用批评、不耐烦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提问,应用简单、浅显、适于孩子接受的语言给孩子讲解基本的道理。

妈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尽量当场解答,最好运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方法讲解,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回答。

如果孩子的问题妈妈自己也不懂,应坦白地告诉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问题很有价值,以后会更乐于思考和提问。

不要轻视或嘲笑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尊重并鼓励孩子多提问题。

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引导孩子从小事、细节中受到启发,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妈妈千万不要说出“以后再说”、“别没完没了地问,玩去吧”、“笨蛋,自己想去”等不适宜的话。

经常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和孩子多逛逛游乐园、动物园等,户外活动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创造精神的好环境。

针对他好奇的事物,去图书馆借几本相关的书或作为礼物送给他几本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会逐渐减退。妈妈应尽可能地带孩子去参观、游览,让他们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新朋友,使孩子的好奇心保持不灭。三、开发孩子的右脑功能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又称为“思维脑”、“学术脑”,引导着语言、逻辑、数学、顺序、符号、分析等的运用,善于把复杂的事情条理化;右脑又称为“艺术脑”、“创造脑”,它引导着韵律、节奏、图画、想象、情感、创造等因素,它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原动力。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孩子的左脑通常比右脑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开发,而智力的最佳发展状态应该是左右脑共同开发。就创造性而言,右脑的开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妈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和开发孩子的右脑:

刺激指尖法。开发右脑,国外学者主张从儿童做起,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他将双手比喻为大脑的“老师”。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代表区”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现在许多父母让孩子练习弹琴,实际上就是很好的指尖运动。随着双手的准确运动就会把大脑皮层中相应的活力激发出来,尤其是左右手并弹的钢琴、电子琴。

益智玩具是开发右脑的最佳工具。益智玩具主要以拼插、组装、游戏等活动形式为主,通过儿童自己识图,按照图示来组装,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同时也是启发孩子进行右脑思维的一种形式。

借助外语开发右脑。美国神经外科近年发现: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因为当孩子只学会一种语言时,仅需大脑左半球,如果培养同时学习几种语言,就会启用大脑右半球。

童话故事是右脑形象思维能力开发的最佳方法。童话富于幻想,可以启发孩子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联想一个个活生生的场面,这就需要形象思维能力。

体育活动法。如每天跳上半小时的健身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打拳或做操时有意识地让左手、右手多重复几个动作,以刺激右脑。右脑在运动中随之而来的鲜明形象和细胞激发比静止时来得快。由于右脑的活动,左半球的活动受到某种抑制,人的思想会或多或少地摆脱固有的逻辑思维方法,灵感经常会脱颖而出。

观看体育比赛,也能够锻炼孩子右脑,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每一次惊险的镜头,都会给孩子的右脑带来一连串的富于魅力的想象,这就是观看体育比赛对右脑产生的良性刺激的结果。

借助音乐的力量。心理学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右脑。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习音乐。此时,还可以在孩子从事其他活动时,创造一个音乐背景。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并不因此受到影响,仍可独立工作,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右脑的锻炼。

电脑游戏机也是锻炼孩子右脑的好工具。家长可为孩子选择一个以图形为主的游戏。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玩电子游戏会使右脑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

下棋是锻炼右脑类型识别能力的好办法。孩子在下围棋或象棋时,其侧重点不是思谋招数,而是要记住棋盘上那星罗棋布、犬牙交错的“形状”、“态势”。锻炼孩子努力记住

棋盘上厮杀的局面,这对于孩子的右脑将产生很好的刺激。

可以让孩子眺望天空,观看天空中的云朵。渐渐地,孩子就会感觉到云朵的立体形象和立体层次。

带孩子参观花展、盆景展、绘画作品等展览,观赏自然风景,让孩子直观、整体地欣赏作品或风景,尽情地陶醉其中,也有利于活化右脑。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童年时代的达尔文极为普通。学生时代,达尔文依然不引人注意他在学校里没有获过奖,在体育上也从不出色。对于任何相信人的智力固定不变的人,又有谁会想到,极其普通的学生查尔斯·达尔文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呢?尽管如此,成年后他最终还是展现了杰出的创造性。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达尔文出生在一个富裕并且开明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了很好的早期教育。

家庭成员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否则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特殊感或优越感都会对其家庭成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产生心理上的隔膜或“代沟”。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孩子的思维与想象会处于被禁锢的状态,以致缺乏创造的动机。

父母情绪多变、喜怒无常,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稳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窒息孩子创造智慧的火花。

妈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解放孩子的嘴,使其能谈自己喜欢的话题;哪怕是错误的、幼稚的甚至略带破坏性的也不必有所顾忌。

要解放孩子大脑,使其自由想象,不要因为和所谓的“正确答案”有出入,就轻易否定孩子的创造和思考。某一年级小学生在选词填空的题目中写“小鸟在草地上欢快地歌唱”,老师给判为错,因为正确答案是“愉快”。而妈妈则告诉孩子,他没有错,“欢快”选择得更为恰当。孩子因此很受鼓舞。

妈妈对孩子“有所创造的期望”会使孩子逐渐体会到创造气氛的激励,产生创造的愿望和创造的动力。

妈妈应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即拥有丰富的刺激,允许自由游戏的环境。不要因为怕孩子把房间弄脏、弄乱,怕孩子打破东西,而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要让孩子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的双手得到释放。

不要强迫孩子看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使其有机会看自己想看的事物。

拓宽孩子的生活和经验范围。

把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使其自由支配,享受快乐时光。

五、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首要因素。”

要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完善的、良好的发展,想象力的培养与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绘画最易诱发孩子的想象力,也是最为孩子所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

续编故事结尾与仿编创造诗歌,是创造力的高标准体现。德国诗人歌德的母亲,自歌德2岁起就对其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对歌德以后成为一个有名的诗人、剧作家起到重要作用。

游戏是发展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活动之一。妈妈应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动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

跟随成人劳动或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想象不是无源之水,必须要有一定的对社会和外界的认识和感受,孩子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跟随成人活动会让孩子获得很多经历。

丰富感性认识。要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尽量扩大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形象的储备。社会调查、参观、游览、欣赏影视歌舞、读书,都可以扩大形象储备。

练习比喻、类比和联想。比喻、类比是想象力的火花。经常打比方,可使孩子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微妙之处,使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就会由此点燃。

六、教孩子学会独自思考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这是一个沉重的笑话,但并非对中国学生的毫无根据的讽刺和挖苦。

30年前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女子乒乓球队队员朱迪和她的中国朋友聊天时曾谈起:她的孩子14岁那年,学校要求孩子采访自己的家庭成员,写一篇关于家庭历史的论文。在朱迪的指导下,孩子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根据妈妈的经历写成了一篇“乒乓外交”的论文。

在美国一所大学教数学的迈克教授也曾表示,他带的中国学生都非常勤奋,专业课的学习普遍要比美国学生优秀。但是,在写论文的时候,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就显示出了不同的能力。给中国学生出一个题,他可以做得非常好,但你要让他自己设想一个题目,却非常困难,而美国学生则恰恰相反。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他还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中国的孩子太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了,更缺少独立思考带来的乐趣。有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被扼杀,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妈妈在期望孩子创造之前,必须通过一些方法把孩子的思考能力还给他们:

培养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鼓励孩子凡事常问个“为什么”。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予讲解。

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不阻止孩子探索性的行为活动。如孩子为了看个究竟,拆卸了玩具或物品,大人不要生气、谴责。

倾听孩子有意义的“瞎说”,允许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如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孩子向你描述他要造一种带翅膀的汽车,如何在天上飞过去时,父母也可在旁边添油加醋。

欣赏孩子的自由绘画,多给孩子一些启发式指导。如孩子画汽车,可以问他,汽车是开在田野里还是大城市里?车上有几个人?司机是男的还是女的?

要让孩子有单独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自己房间专心、入迷地玩时,不要随意打断。

七、勤做“灵感脑体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记忆门诊与老化中心主任斯默尔在其所著的《让大脑变年轻》一书中说:预防大脑加速老化,总比想办法修补受损脑细胞容易,对抗大脑老化永远不嫌迟也不会太早。

激发思维灵感,保持头脑的灵活,最重要的是做好“脑体操”。与其迷信神奇的聪明药或花大把银子去上大脑补习班,不如带领你的孩子尝试一下下面几种在生活中可以简单实践的“大脑体操”,在家庭中,学习之余,可多让孩子进行下列活动,让孩子的大脑更灵光!

打字练习

我们知道,十个手指由大脑的不同脑区所控制。对一般人来说,小手指、无名指、中指

在平时的使用率较低,左手的手指用得更少,因此,相应的大脑皮层缺乏锻炼的机会。而打字的时候左右手的十个手指都要紧张而协调地击键。这些平时较少使用的手指都获得了活动的机会,弥补了以往手指灵活性、协调性的不足,也使十个手指的相应脑区建立了联系,得到了协调。

由于手指动作的协调是由大脑左右半球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手指配合练习的同时,大脑左右半球也得到了协调。此外,打字的时候要求眼到、心到、手到,这有利于注意力的提高;同时,手眼并用,有利于记忆力的发展。

经过练习能够进行熟练、迅速、准确的英文打字,表明思维敏捷性和准确性已经大有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左右手会变得非常协调,大脑的思维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乐器练习

无论是弹奏乐器、吹奏乐器还是打击乐器的演奏,都需要左右手的高度协调。比如弹钢琴,左右手要很协调地弹奏,才能弹得出好听的旋律;吹笛子,左右手要协调才能发出不同的音符;拉小提琴的时候,右手紧张地拉着琴弦,控制着乐曲的快慢和节奏,左手要灵巧地控制不同的音符和音的高低。弹奏乐器的过程,既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相互间的配合,也是协调大脑左右半球合作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

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

在科学家看来,钻研外语如同做大脑体操,道理跟健身相同。健身房里,人们挥汗如雨,是为将脂肪变为结实的肌肉、令腹部线条更为优美。通过外语学习,脑灰质越积越多,大脑将一直保持年轻状态。

双手写字或作画

左右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垂直的和水平的线条;

用左右手同时画出一个三角形,可以按统一方向画,也可以按对称的方向画;

以同步的或对称的方法用双手同时画出圆形、椭圆形。

如果以上内容已经画得比较熟练了,可以用双手同时分别画一幅图中的不同图案。例如,在一幅画里,用左手画房子,右手画河里的小船等。

练习双手写字时,可以左手写词组的第一个字,右手写第二个字。例如,左手写“成”字,右手同时写“功”字,构成“成功”二字。

八、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对孩子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教育孩子懂得怎样将感知与思维相结合,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只有拥有了仔细观察现象的习惯,并能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才算真正学会了学习。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要使孩子学会和做到以下几点:

观察自然环境,包括城市农村、山川河流、天空云朵、动物植物等一切自然存在。

观察人的外貌、形态和行为,由表及里,深入到洞察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

引导孩子认识周围事物,留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普通中看到不普通。

观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要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互相关心的关系。

明确观察对象。善于从复杂的背景中将观察对象突显出来,即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有针对性地观察主要的东西。

注意细节,加强差异辨析训练。某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用手指蘸一点儿尿液,并用舌头去品尝,然后叫学生们照做。学生都皱着眉头照做了。但老师却说:“你们都没有照我的动作做。如果你们观察仔细的话,应该发现,我伸入尿液中的手指是食指,而用舌头去舔的却是中指。”

排除错觉干扰。心理学家认为,错觉是人类天生的弱点之一。观察时需要思考,不要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比如,不平整的镜子里反射出的影像和事物本身形态并不一样。

指导孩子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事物。老舍在《多练基本功》一文中,曾以观察灯光为例,对这一问题说得非常清楚。他说:“灯光是什么样子,近处如何,远处如何,雨中如何,雪后如何,都仔细观察观察。”

指导孩子观察一定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善于分析综合,加强局部与整体的观察训练。让孩子了解局部与整体之间矛盾而统一的关系。

要求孩子随身备个小本本,坚持记录观察笔记。这种随时记录的本子,可以叫记事本、随记本、拾零簿,也可以是随笔、心得笔记、词汇手册、观察笔记,把平时看到的、想到的、有疑问的、有感悟的,都记录下来。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教学设计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掌握培养幼儿意志的方法,以及学生本人如何培养自己的意志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列举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适当采用讲授法,使家长通过案例和讲授,了解儿童心理现象和情绪变化的原因。 2、情景演绎法:生活中的情景是家长极为熟悉的,演绎生活中的情景,引起家长的反思和对比,更能加强对家长教育实践的指导。 教学过程: 对于家庭来说什么都能延误,惟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延误。有人说,中国有三种家长:第一种家长有责任心,又懂得教育,这类家庭中的孩子最容易成才;第二种家长没有责任心,也不懂得教育,这类家庭中的孩子任其自由发展,一部分也会成才;还有第三类家长,他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却又不懂得教育,这类家庭中的孩子呢?很难成才,为什么?因为他们往往用一些偏离孩子成长规律的方法“教育”孩子,而让孩子发展成“问题儿童”。所以,为了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当一回学生,成为真正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人,这也是今天我们每一位家长坐在一起的共同目标。 一、问题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感叹“我那孩子其实头脑很聪明,不知为什么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父母抱怨,我的孩子太不自觉了,从不主动自觉地学习;有的父母抱怨,我的孩子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总是半途而废,要能坚持就好了;有的父母抱怨,我的孩子做事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没有果断性;还有的父母抱怨,我的孩子总想学好,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自制能力太差……每当这时候,我们总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孩子是怎么了?每当这时候,我们总是会责怪孩子,把孩子拉过来教训。弄得孩子是哭哭啼啼,我们怒气冲冲。结果呢,问题没有得到一丁点的解决。 这些问题是否让你束手无策?是否让我们做家长的特别苦恼?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二、案例: 吃过晚饭后,妈妈像往常一样,给孩子准备好练字用的纸和笔。 妈妈:“孩子,该练字了,妈妈都给你准备好了。” 孩子:“妈妈,今天我不想练字了。” 妈妈:“怎么了,为什么?” 孩子:“妈妈,上个星期天书法老师教的我都会了,我已经写得很好了,不信你看看?” 妈妈走过来,看了看孩子写的毛笔字。 妈妈叹了口气:“孩子,你的水平还差得远呢你看看你爸爸的毛笔字,那才叫水平呢,你必须天天练习,持之以恒,才能赶得上爸爸啊!” 孩子:“妈妈,我这是不想写了,刚刚做完作业,我都很累了。再说了,我为什么一定要赶上爸爸呢?!” 妈妈突然火冒三丈:“你这孩子,怎么给你讲道理你都不听啊?!今天,你不练字就别想睡觉!” 孩子“哇”一声哭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创造力的重要性 1、从个人本身出发。创造力是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重要标准。 聪明的大脑要符合什么条件 第一,同样的作业,头脑聪明的人无需怎样努力,就能轻松做完;参加各种考试,无需挑灯夜读,就能轻松通过而且成绩优良。 第二,处理问题灵活而且有创造性。聪明并不是指体力和技能,而是指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未来的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探求未知世界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家、塑造不朽光辉形象的文学家、善于经营理财的企业家、发明设计新产品、搞革新的工人以及在各行各业中有所作为的人……这些都是创造型人才。要成为这样的人,都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多么重要。 二、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学校的、社会的,当然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则是创造力培养的摇篮。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一)第一步,发现孩子的创造火花,保护孩子的创造萌芽。 家长应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就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儿童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最终很可能成为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被时代所抛弃。 ●如何发现 1、该了解,幼儿的创造与成人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创造者。当你看到你的孩子把新买来的玩具拆开来,都看看西看看,说他要研究一下时,当你的孩子揪着一个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当你的孩子一边玩着娃娃家玩具,一边自言自语时,这些都是孩子创造火花的闪现。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的,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例:穿衣服时,有一天发现把图案放下面才不会穿反;搭积木时比图纸多了一根烟囱。 2、对创造性思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创造性思维不单指变通性、求异性,还包括流畅性。例:你尝到过哪些味道,是吃什么东西时尝到的。(都是甜的,只是东西不同,流畅性,其他味道,变通性),年龄越小的孩子,流畅性表现越多。 ●如何保护 1、为儿童的想像力加油鼓掌,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问题 陪孩子多做一些塑形游戏,比如在家里捏粘土团儿或者面团儿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成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或是带大一些的孩子到陶吧去感受一下陶艺的魅力。听音乐时,成人不讲解,让儿童随着音乐起舞或者讲出故事。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使用方法。 2、对传统的坏孩子进行一次全新的审视。传统的坏孩子或者是过分顽皮的,或者是倔强的,或者是怪怪的,研究表明“坏孩子”蕴藏着发展创造力的可能性。心理学家指出: 越有反抗精神,越有判断力

2020年小班教育随笔《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小班教育随笔《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我们无法造就一个天才,我们只能使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蒙台梭利 【标】没有人不是天才 你认为自己是天才吗?你的孩子是天才吗? 你是否常常羡慕过别的孩子在某些能力上超过你的孩子? 你是否感觉你或者自己的孩子并无过人的天赋? 你真的了解自己或者孩子的天赋吗? 你有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没有一刻安静,一眨眼的工夫就能跑得不见踪影?上房揭瓦无所不能?恭喜,你拥有一个肢体运动智能强悍的宝贝,他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奥运冠军!

你的宝贝没有任何特长,但是他就是很擅长和别人的沟通,大家都喜欢他?哈哈,恭喜,你拥有一个人际关系智能超常的孩子,他未来的事业可能正是得益于经久不衰的人气呢! 你很物质,迷恋高品质的商品,对商品的鉴别能力超强?哈哈,这可不仅仅是虚荣心在作怪,你可能拥有一种超强的自然观察智能,这种智能我们的老祖宗曾用于观测自然、打猎、农耕,现在无用武之地的都市人,则更多地把这种能力用于鉴赏名表名车…… 你很了解自己,没有太多能力,但只是很善于自省?如果你懂得在自省中让自己的心灵逐渐成熟,也拥有越来越多人的信赖,那么,恭喜,你可能具有超常的内省智能!这同样会有助你的人生更加圆满和成功。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加德纳为我们归纳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认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姓名:陈鑫媛 学号:2010411203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1班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陈鑫媛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1班,2010411203) 摘要: 创造力人人都有,尤其孩子。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活跃。许多理论与实践表明:发展创造力,能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1]因此,激发儿童的创造力非常重要。而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由还给儿童,儿童须先有自由方能创造。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培养影响因素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自于自身潜能的发挥,而潜能的核心就是创造力。所谓创造力(Creativity),即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现有研究表明,儿童阶段的创造潜能的开发不仅可能,而且异常重要。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与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Creativity),即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发展创造力,能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因此,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三.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一)独立的人格: 美国创造学家吉尔福特曾指出,创造性思维中独特性(对于某一问题产生与众不同的观念的能力)是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2]儿童要有独立自主精神,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认识及观点,自信而不盲从,自尊而不骄狂,尊重但不轻信他人,勇于向常规挑战,勇于并善于怀疑权威,不满足已有的结论,能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待寻常的事物。 (二)坚定的意志: 从创造的含义中可看出,“创造”意味着创造一种过去没有的东西,,这正揭示了创造的本质。任何创新的过程都包含对“旧东西”的“破坏”,“旧”既包含来自自身狭隘的思维定势的“旧”,也包含对固有信息的认知,期间必然会有坎坷、阻碍以及艰辛,这需要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既定的目标,百折不饶。[3] (三)强烈的求知欲:

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因为每个孩子都拥有与生俱来的无限潜能

育儿心得 张艺文今年四岁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有辛苦、有付出,但是更多的是幸福快乐。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不断的通过网络、书籍及幼儿园举办的讲座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家在育儿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大人不要随便发脾气,不要干些和说些很随便的话及动作,有时孩子身上出现的行为举动正是反映出父母自身上的缺点;首先我们要端正自己。 二: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刺激孩子的大脑,还能起到榜样作用。和孩子一块阅读一些名人成长的故事,让孩子说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孩子效仿故事中的人物,激励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早阅读,可以让他们汲取知识的营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使孩子的童年生活变的更丰富,更有乐趣。 三、及时鼓励:鼓励对任何一个调皮的孩子都是良药,当发现他有一点进步,就要鼓励表扬,给他信心,他就会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的强化,逐渐改变不良的习惯。 四、竞赛法: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好胜心强的心理,与孩子开展“竞赛”,比比看谁做得快、做得好。比如,早晨起来,孩子往往不愿意刷牙。这时,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来刷牙比赛,看谁刷得好、刷得快,孩子往往欣然应赛。当然在开始“竞赛”时,父母应有意让孩子获性,以树立起孩子继续做的信心。 五、游戏法:游戏法可以将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比如.孩子不肯识图形、辨颜色、数数字,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开展玩积木、拍皮球、画图画、跳绳等游戏,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引导他完成有关的学习任务。

六:转变方式:不要坚持让宝宝按照你说的办。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选择的空间。如宝宝该上床睡觉了,但宝宝迟迟拖延。在此情况下,你可以设定两个选择:(1)“你该睡觉了,上床去好吗?”(2)“你还不睡?妈妈要睡了,妈妈要关灯了,你自己到客厅去玩好吗?”一般宝宝会依着自己的性子选择,但没关系,只要父母坚持信守承诺,宝宝会在总结失败的选择中,接受大人的建议。(转变方式) 五、冷静对待,当孩子发脾气耍赖时,让他独自在一个屋子里呆一会,不要急于去说服他,没有多久,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在和他讲道理,他就会接受。 十、转移法:孩子不听话,有时可以采用转移法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看见一件玩具,孩子闹着要买,大人觉得不该买,怎么办?这时,父母可采用“转移法”,即不与孩子谈这件玩具该不该买,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他要买玩具的想法。时间不等人,抓住早期关键期教育,充分、科学利用好孩子成才的每一分钟,走在别人前面,更好把握未来。 有人说,天才是天生的,这是一种误解,就比如一颗具有良好质地的种子,如果没有适宜的条件(如土壤、阳光、水分等)来培育,种子也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人才皆同此理。家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条件,这是无容置疑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否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充分地开发儿童的潜能。知道了管教孩子的科学方法,并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孩子会“听话”起来的创造良好成长环境现在就看你们父母能否给他提供优质教育了,保证他“赢在起点,一路领先,超常发展,成功无限”。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教案

第二讲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教学目的: 1、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2、通过学习引导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走进我们的家长学校课堂。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的问题是:《牵手两代》小学②第二讲《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关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问题,教材从两个方面,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分析。在讲课之前,我想请一位家长与我配合有表情的读第一个案例。 二、带领家长学习第一个案例以及第一则教育故事 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一起欣赏教育故事,然后交流。 ⑴讲解 成长中的孩子兴趣广泛,也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天赋。例如故事中孩子就爱好书法。但要把孩子的书法天赋发挥出来,家长要花费很多心思。故事中的家长这一点就做得很好。你的孩子是否在某些方面也有天赋?你是否也跟故事中的父母的做法相似呢? ⑵交流:家长畅谈自己的做法。教师、家长共同交流 ⑶讨论让家长明确认识:不能坚持、缺乏毅力和耐心是很多孩子都会面对的一个难题。

2、跟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缺乏意志力的原因。 ⑴、教师讲解 根据教材中的案例和家长们畅谈自己的做法,当前小学生表现出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不持久、生活草率、做事兴趣持续时间短,易转移、缺少毅力和耐心、自信心不足等一系列意志力薄弱的现象。可见意志力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他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当今中国正迈入“独生子女时代”。 1974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孩子,随着成长正开始大规模地步入社会。他们独特的择业和就业心态,引发新一轮的社会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独生子女就业综合症”,给我们带来不少思考。独生子女存在的弱点已经使家长们担心,这种弱点一方面来自“独生”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独生”导致家庭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 “独生”的孩子在家庭里没有年龄相近的伙伴,于是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交往的经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也更多。当孩子得到超量的爱、超量的呵护时,家长的教育理智被严重淡化了。 ⑵、那么造成孩子意志力薄弱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家长讨论交流,教师概括板书。 ①、与一些家长注重智力投资、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孩子意志力、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一定关系。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总有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的“差”只是暂时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他们每一位都是天才,应该不断激励,表扬和鼓励,特别对待调皮的子女,应该发现他们身上的潜能,然后提供相应的指导。 一、所谓的天才就是他的潜能是否被释放。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参观,一位老师问他:“先生,你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的答应了,然后自信的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寓于言表,一下课就飞奔回家告诉父母:“爸爸,妈妈,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母亲听完孩子的话后,欣喜若狂,怎么看孩子怎么顺眼,仿佛儿子一下变成了天才。从此,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心,家长的夸奖,孩子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成绩不断提高,智力水平也飞速的向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样,老师回答说:“好极了,先生,我感到很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你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的如此准确?”朱家微笑说:“没什么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老师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这些天才并不是被选出来的,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潜能被自己抑制住了,专家的暗示释放了这种压抑,起到了一种自我暗示的作用。其实,每个孩子出身的时候都是天才,长大后没有成为天才的孩子,大都是被父母和身边最关心的人扼杀了。”这不是耸人听闻,试想,人的受孕过程,几亿、几十亿的精子争夺一个卵子,优胜劣汰,经过了多少惨烈的竞争,成功的当然是极其优秀的。只要在3育过程不发生意外和病变,每一个出生的婴儿当然都是出类拔萃的! 二、你扼杀的是一个天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最大心愿,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惜一切代价,但是,往往事与原为,一腔热血,换来的是孩子的抱怨,甚至畸形发展,有人简单地把这种情况归结为“代沟”,在我看来没那么简单,孩子小的时候,还有一种天生的下意识行为——很愿意讨好大人的喜好,假如你认真回答了他的问题,因为他觉得我问问题可以得到妈妈,爸爸喜欢(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激励手段),相反,如果你烦操地斥责他,他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不喜好,以后就慢慢的不再问了,于是,孩子天生的求知欲就被扼杀了。当一个人失去了求知欲以后,你还指望他成天才么?你不觉得这很可怕么,原来你就是扼杀天才的杀手,你所扼杀的竟是自己不顾一切,盼望成龙成凤的亲生儿子或女儿。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小时候,经常会表现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聪明。比如:总是喜欢问问题,

关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13年年末,参加女儿期末家长会时,对班主任老师在会上播放的关于开饭和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课件看完后,感触良多。结合课件的内容及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在中国家庭中夫妻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有诸多问题和不足。中国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现在看来比较“呆板”,对学生来说:考试分数就是学生学习好坏的代名词,高分学生学校抢着要,开出各种优越的条件。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想上好一点的学校就得付出较高的费用。了解西方的教育模式后,西方教育强调的是“平等”,即老师和学生、大人和小孩等都是平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喜欢学科和知识,可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习、掌握、研究等,比较自由。但前提是,要培养和开放孩子的创造力,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去关注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人的探索精神的体现,是人类一切发现、发明和创造活动的精神动力。生活中当好奇好问在孩子身上出现时,标志着孩子的高级神经活动已经有了较高的发展,孩子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 生活中,家长或多或少的都遇到过孩子提出的许多“富有童趣”的问题,有些事是家长可以解释的,有些事不好解释或者解释不了的,这个时候多数家长就会选择避开或者不解释,我就有这样的体验。现在想想,这样对孩子教育不好。好奇好问能促使孩子像海绵吸水一样去寻求知识;能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世界,进行新的创造。鼓励孩子好

奇好问,积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开发孩子智力,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基础工程。 我女儿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平时在家或者出去玩的时候,她就会提许多问题,能回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打马虎,这样做不对。应该针对问题查找资料,深入理解后,选择孩子可以接受和能理解的方法,浅显易懂的解释给孩子,使其解除心中的疑惑。以后再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要多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让孩子多接触,培养孩子探索的兴趣,多给孩子提供知识性的读物,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孩子的好奇所指向的不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事物现象后面的规律和原理。而规律和原理一般不能用感觉直接感知,但可以由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而间接感知。例如,让孩子观察水怎么变成冰、冰怎么化为水、水怎么化作水蒸汽;观察种子发芽;观察小草慢慢地长大等等,可以调动孩子的记忆信息,促使大脑思考,产生问题,引起好奇,促进孩子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读后感范文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读后感范文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读后感范文提要:相信孩子是天才,我们就能多份耐心和宽容,和孩子的交流就能做到言语温和 精品物业管理条例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读后感范文 暑假期间看了这么一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讲述了美国一位教师罗琳新接手了一个差班,可她却在开学第一天误把学生储物箱的号码140、142、160……当成了学生们的智商数据(在美国,一般学生入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入学智商测试,便于老师因材施教)。她惊叹这些学生的智商怎么会这样高?罗琳开始为能接手这个班而感到庆幸,同时也感到了压力。整个学期,罗琳不断地提醒孩子们,不要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无论哪一个孩子,罗琳最后都会对他说:“凭你的聪明才智,你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我相信,只要你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一半来,就可以取得很优秀的成绩。”果然,期末统考,这个班的孩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优异成绩。 其实,孩子们成功的背后是罗老师相信他们真的智商超群,并给以了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希冀。所以,你把孩子当天才,他才能成为天才。即使确实不是天才,一个相信自己是天才的孩子,也有着更高的自我期望值、更远大的理想、更充分的信心,即使最终不可能有天才的表现,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相信孩子是天才,我们的心态就会平和些,就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和他们相处。他们调皮,是因为他们智商高,脑子活络,有许多奇思妙想,故而容易制造事端;他们一时没学好,那时因为他们还没尽力或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终有一天他会爆发潜力。他们需要的是信任和鼓励。 相信孩子是天才,我们就能多份耐心和宽容,和孩子的交流就能做到言语温和,脸色悦人。他们犯错,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他们偷懒,或许世界上的许多发明正是因为人类想“偷懒”而发明的,只要愿意在某一方面勤奋,没准能出一名发明家。我们要做的是信任和鼓励。 孩子学得快一些,慢一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为孩子日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所以我们要记住:孩子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我们也就可以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真正做到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精品物业管理条例

读《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有感

读《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后有感 暑假期间,学校给我们老师也布置了作业,必须读一本书且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而且要写出读后感。刚开始我一心是想完成任务,找出年前买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本书,翻一下,摘抄一下而已,可后来却越读越仔细,也读出了一点点味道。 读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书,更加坚定了对教育的信念,更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深受鼓舞和启发。书中指出:人的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孩子成为天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的教育。只要教育得法,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凡之人。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命运。 怎样去发现孩子蕴藏的潜能怎样将这些潜能激发起来、挖掘出来这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面临的需要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在《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书中作者反复强调了: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都是天才,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赏识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能将这些潜能激发起来,变成真正意义的天才。由于孩子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比任何知识都要重要得多。 书中内容详实具体,例子精彩生动实用。如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赏识教育法则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何运用“赏识”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能自我觉醒,发现自己的特长。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等,这种理念实际上与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和成功法则的核心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书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学会聆听”、“学会宽容”“批评孩子的语言技巧”等,都借鉴了卡耐基成人教育法的许多技巧。看来都是相通的。这本书虽然大都讲的是家庭教育,但对于我们老师同样启发很大。具体到孩子身上,我们尤其要转变教育观念,好好反思我们以往的教育。 第一、要改变的是对孩子的评价观。如有些孩子喜欢打人,爱管闲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但你仔细想想他也有优点:想当领导;有的孩子喜欢出风头、出洋相,喜欢标新立异,有时是会影响到大家学习的,不批评是不可能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从小就有创新的天分;有的孩子爱顶嘴说明他有跟得上你的思路,能和你讨论问题的优点等。如果我们能辨证地来看待学生,就会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潜能和进步。在教育中我们既要张扬孩子的天赋,又要平衡学校的教育秩序,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成功机会与体验,让他们在不同的尺子上找到自己的智力强项,重拾自信。 第二、要改变的是狭隘的成功观。在平时生活中,老师、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孩子,急功近利,过分苛刻,过于追求完美。关于“成功”。大部分人喜欢将“高学历”或“高职称”、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等视为“成功”。于是,人的思维定势就是只有好的学习成绩几乎等于孩子的成功,学

第二讲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第二讲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教学目的:1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2通过学习引导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引入:关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问题,教材从两个方面,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带领家长学习第一个案例以及第一则教育故事 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一起欣赏教育故事,然后交流。 成长中的孩子兴趣广泛,也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天赋。例如故事中孩子就爱好书法。但要把孩子的书法天赋发挥出来,家长要花费很多心思。故事中的家长这一点就做得很好。你的孩子是否在某些方面也有天赋?你是否也跟故事中的父母的做法相似呢?[家长畅谈自己的做法]。然后在教师、家长共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不能坚持、缺乏毅力和耐心是很多孩子都会面对的一个难题。 2、跟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缺乏意志力的原因。 (1)与一些家长注重智力投资、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孩子意志力、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一定关系。 (2)没有自信。没有自信的孩子往往难有毅力,这是因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础”。(3)兴趣不稳定。孩子对新鲜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但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兴趣容易转移,等几方面的原因。 3、在对待孩子缺乏毅力和耐心的问题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孩子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以下是几种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培养孩子的自立。 ◎遇到困难多给予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对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也是很重要的。 讨论总结家长应采取的措施、策略 ◆家长需要做出表率。 ◆处理好培养孩子智力和培养孩子意志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系。 ◆故事激励。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来激励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给孩子找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做。如:天天扫地、写日记等等。 二、带领家长学习第二个案例反映的问题 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很多低年级的小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就走不动,直到家长妥协,而咱们家长没意识到自己正是孩子自控力差、意志力薄弱的帮凶。一起分析孩子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 ◎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年龄直接关系着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或者意志力。 ◎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意志力薄弱与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讨论出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具体措施: ◎父母们在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放在主体的地位上去思考问题。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家长要让孩子多参与。 ◎意志力的培养要注重第一次的坚持。

创造力的培养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创造力的培养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②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③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④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急骤性联想是指集思广益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起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有效发挥孩子的创造才能方法想帮助孩子最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独特的天赋和才能?有没有一种思维方法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下面这些方法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们不仅能极大地开启孩子的创造力,而且是帮助孩子建立起灵活有效的个性化学习体系的实用方案。No.1 欢迎来到“为什么”时代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藏满了问题,当他们皱着眉头,一脸急切地来问“为什么”时,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尽力给他们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但是如果孩子总在被动地接受这些彼此孤立的知识,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如果换一种对答方式:“为什么?”“你认为呢?”“你怎么想到的?”“那样又会怎么样呢?”能帮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另外,孩子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需要回想以前的经验进行推理,这能帮助他们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尝试一下: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忍住告诉孩子答案的冲动,在孩子的“为什么”之后,随即把问题反问回来:“这真是个好主意,你觉得呢?”你会发现,这种启发式的反问使孩子的小脑瓜开始运转起来,他完全被他自己提出的问题所吸引,饶有兴趣地跟你讨论,甚至在讨论结束后兴致仍然高涨。这种鼓励思考的对答一般在孩子2~3岁时即可进行。你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来调整提问的深度,在愉快的对话中,指导孩子从已有的经验中得到新的主意。No.2 张开想象的双翼这个训练通常也会被称作“异想天开”。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期。在我们看来,孩子的想象也许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一旦他们可以“异想天开”,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贵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就开始形成。No.3 新眼光看平常事 如果说4是8的一半,通常人们会回答说:“是。”如果接着再问:“0是8的一半,对吗?”经过一段思考的时间后,大多数人才同意这一说法(8是由两个0上下相叠而成的)。这时如果再问:“3是8的一半,是吗?”人们很快就会看到将8竖着分为两半,则是两个3。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当我们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就会更好地看到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发现创造性地问题解决之道。让孩子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孩子一旦习惯于这种思维过程,当再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他就会想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遇到的新挑战、新情景或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下面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尽可能发挥这种能力。No.4 质疑:真

家庭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一个人成年后的创造力如何,重要因素之一,是看其在儿童暑期创造力是否得到开发和保护,得到怎样的开发和保护,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因素有很多,而家庭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对家庭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创造力:家庭环境;开发途径;培养方法 一位教育工作者指出:“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众所周知,家庭对孩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终身的——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并影响孩子日后发展的潜力与趋势。对每个家庭来说,面对21世纪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局面,如何调整好家庭教育策略,使自己的下一代更好地适应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无疑已成为十分重要和非常迫切的问题。而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其关键环节,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一代能否成为未来社会真正的有用人才。心理学认为,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儿童创造力亦复如此,也能构建出新颖、独特的新事物。只是,他们的创造与成人不同:他们创造的新产品是相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结构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而言的。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创造新的产品的能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儿童可以把积木搭成小猫的房子,可以画出在月亮上荡秋千的图画,这些对成人或许不是新鲜事物,甚至于被认为纯属胡思乱想,但对儿童而言却是全新的。这些完全可以视为儿童创造力的表现,视为真正创造力的雏形。我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创造力是否能得到发现和发展,一个决定性的前提就是,家长自身的观念和素质。 一、正确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1、儿童的创造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成人的创造力已经基本定型,即使有变化也不大,而儿童的情况则大不相同。随

培养意志力的十种方法

培养意志力的十种方法 □一、每天都要让自己做一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只有先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可,才有资格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这是我教育我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你吃完饭以后就想去看电视,但不行!你先把碗洗了才有资格去看电视! □二、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完美!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把大事做好,做完美!比如说:扫地就要把桌子底下、窗底下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三、刷牙一定要刷够三分钟! 小时侯换了牙之后,牙一生只有一副!中国人的牙齿健康是全世界倒数的。牙齿的疾病会导致全身的疾病! □四、每天要坚持读一篇难文章! 读难文章不仅对智商又很大的提高,对情商也有巨大的提升!如果中学生能做到这一点,他的英语高考成绩一定可以突破140分。 □五、每天坚持爬100级楼梯。 你一定会心情好、精神爽、身体棒!马上去行动吧! □六、美国人饭前祈祷,那我们就要饭前、饭后快速读一篇文章,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 因为饥饿、因为别人都在看着你,所以你的阅读速度会非常快!用不了一年的时间,你吸收知识的速度会远远超过别人! □七、每天坚持用冷热水交替洗澡! 你会发现自己的梦想会更远大、精神会更集中、能量会更强大! □八、每天坚持向十个人以上微笑和表扬! 微笑和赞扬才是全世界最有威力的武器!功夫大师李连杰都认为微笑比他一身的武艺更强大! □九、每天坚持做一件不求回报的善事! 如果你能坚持日行一善,那你的意志会有巨大的提升!如果13亿人民都能日行一善,那中国的力量将会十倍、百倍地增长! □十、自我肯定也非常重要。 要经常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我能圆满地完成自己每天的任务,获得应有的成长。我能控制我的情绪和欲望,让它们朝着积极的发方向发展! 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利剑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读后感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读后感 当我看到《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这本书时,不由得拿了起来,因为在现今这个社会中,传统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只有大力推进创造力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且,培养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就在幼儿期,必须抓住孩子幼儿时期的创造力教育。 在这本书上,从10个方面介绍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1、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2、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驱力,它可以激发人的兴趣,开发人的潜能,使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创新的活动中;3、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孩子创造力的一个关键因素;4、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创造力结构的眼睛,只有在平时多看、多听、多接触,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找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发挥创造才智;5、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好的记忆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创造力的基础;6、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思考的能力,它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检验孩子智力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7、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是提高

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方面,许多创新的想法必须通过操作和实践才能最终完善并变成现实;8、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而必备的、重要的心理素质;9、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坚韧的意志力是事业成功者必备的个性心理素质,它是保证和维持创造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10、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无从谈起。 从这些培养孩子的方法和关键上,让我真正了解了创造力和创造力教育,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创造力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创新的原理,以培养被教育者具有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情感以及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使被教育者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良好的创新能力。一个人的素质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期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必须重视从幼儿期开始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的良机,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创造力培养,让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未来成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发表时间:2010-08-12T11:32:40.170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朱秀香[导读] 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河南省永城市演集镇张大庄小学朱秀香(河南永城邮编476300)摘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 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创造力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儿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努力构建校内外沟通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极大的影响着儿童的创造力。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严格,过分要求孩子服从,孩子的创造力就差;家庭气氛民主,家长有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况就好的多。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的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的标准,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管理体制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民主、宽松、尊重个性的环境将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要努力构建校内外联系,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同时,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共同为儿童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创造的气氛,使创造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儿童自然可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在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又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因此,教师更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凭借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和直觉性思维更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成分。如何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问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手段。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提问的种类不同,对学生思维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课堂中如何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1、运用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提问。教学中,运用“……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作判断,再让学生说明“……原因何在”“……为什么”“……道理怎样”这样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研究,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很大作用。这也是常用的提问方式。 2、运用发散性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主要运用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如果…… 那么会怎样?”等,重在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对思维进行求异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措施。在传统教学中,教材乃至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都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自己的想法与之不符,习惯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实上是被教材或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禁锢了思维,因此,教学中随时和学生讲明,教材或教师授课并不总是正确和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因为提出质疑问难的本身就是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造力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造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一)、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对儿童,就是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进行。 (二)、解除怕犯错误的心理。儿童怕犯错误是阻碍独创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从而失去发挥其创造性见解的机会,因此在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进行尝试。 (三)、鼓励学生向有创造性的人学习。中年级的学生模仿尝试的欲望极强,让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或讲一些爱迪生、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有良好的环境,同时学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作为教师也要努力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