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培优竞赛题

机械运动培优竞赛题
机械运动培优竞赛题

机械运动

一、知识补充:

1、s-t 和v-t 图像

2、合运动与分运动,速度分解

3、小船过河问题

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船=4m/s ,现让船度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水平线,河宽d=100m ,河水中的流动速度为V 水=3m/s ,方向与河岸平行.试求:

(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过河,船头方向如何?渡河时间?

(2)欲使船航行的距离最短,船头方向如何?渡河位移是多少?

(3)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水=6m/s 最短位移是多少?船头方向是?

二、典型例题

例1、高为H 的路灯杆顶有一小灯泡,杆正下方有一身高为h 的人由杆所在位置出发,沿直线方向在水平地面上离杆而去设此人步行的平均速度为V 0,则此时此人头顶在地面上投影的前进的速度为( )

A .h V 0H

B .H h 0V

C .()H h -H 0V

D 、h

-H H 0V

例2、驾驶员每天准时从单位开车出来,于7:00到达教授家接教授去单位,7:20到达单位。某天,教授为了早点到单位,比平时提前离家步行去单位。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汽车,上车后汽车掉头并于7:10到达单位。设教授和汽车速度不变,且速度之比为1:9,教授上车及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当天教授离家时间为( )

A .5:50

B .6:10

C .6:30

D .6:50

二、课堂练习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0米/秒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C.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米/秒

D.“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轨道时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

2、下列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

A.B.C.D.

5、、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下落一段时间后,竖直方向速度不再发生变化,下落过程中受到水平方向风力的影响,则()

A.水平风速越大,下落时间越长 B.下落时间与水平风速有关

C.着地速度与水平风速无关 D.下落时间与水平风速无关

6、甲、乙两人在长为50米的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1.2米/秒,乙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0.9米/秒,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共游了25分钟,不考虑两人在泳池内的转向时间,甲从身后追上乙的次数为()

A.2次 B.4次 C.6次 D.8次

7、公共汽车站每隔t0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始

终沿直线运动,汽车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

示,则汽车出站后,与前方相邻汽车之间的距

离()

A.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B.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8、身高为1.5米的同学沿平直路线匀速行走,路灯在行进路线的正上方某一高度。某时刻人影的长度为0.6米,前进4米后,影长变为1.4米,则路灯的高度可能为()

A.3米 B.4.5米 C.6米 D.9米

9、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A.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10

B.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u=1:10

C.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9

D .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 :u=1:9

10、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 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 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

A .210v v +

B 、10v v +

C 、02120v v v +

D 、1

0102v v v v + 11、匀速前进的队伍长为40米,通讯员以恒定速度从队尾走到队首,然后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再回到队尾,此时队伍走过的路程为30米。则通讯员走过的路程为( )

A .70米

B .80米

C .90米

D .100米

12、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min 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min ,那么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 )

A .2min

B .1min

C .0.375min

D .0.5min

13、轿车以5米/秒速度匀速行驶,车前窗倾斜角为37°,车前窗和车顶部面积相同,雨滴竖直下落的速度为2.5米/秒,则车前窗和车顶顶部承受的雨量之比为( ) A .4:1 B .3:1 C .2:1 D .1:1

14、长度为300米的油轮在大海中匀速直线行驶,小汽艇从油轮的船尾匀速驶向船头再返回船尾,速度始终保持90千米/时,所用时间为37.5秒,则油轮的速度为 千米/时。

15、下雨时,雨点竖直落到地面上,速度为10m/s ,若在水平地面上放一横截面

积为80cm 2,高为10cm 的圆柱形量筒,则经30min 筒内接的雨水水面高度为1cm ,

现因水平风力的影响,雨水下落时偏斜30°,若用同样的量筒接的雨水量与无风时相同,则所需时间为 min 。

16、小船在静水中速度是v ,今小船要渡过一河流,小河由于突发大水,河水流速加快(但渡河宽度不变),则与平时水流平缓时相比,最短渡河时间将( )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不能判定 17、雨伞边缘到伞柄的距离为R ,雨伞绕伞柄匀速转动时,伞面上的水滴以速度v 从伞边缘沿切线水平甩出,经时间t 落到地面上,则水滴落到地面的点形成圆的半径为 。

18、一只小船运载木料逆水而行,在途径一座桥下时,一块木料不慎落入水中,经过30min 后船员才发现,立即掉头追赶,在桥下游的5km 处赶上木料。设小船划行速度不变,则追赶木料的时间是 h ,水流速度 km/h 。

19、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km/h 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重难点精准培优(无答案)

重难点突破 1·长度的单位换算与科学计数法解题技巧 ①长度的单位换算:重点记 “米到微米和纳米分别是 6 和 9 次方进”。 ②“米以外的单位换算”例 7、8 题,可以化繁为简,先化成以“米”为单位再转化成所需单位。 ③科学计数法是本章重难点,例:“300000000”可记作:“3 X 108”; “0.000000008”可记作: “8 X 10-9”.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并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1m= dm= cm= mm 2.5m= km 3. 500m= μm 4. 75μm= m 5. 86nm= m 6. 4.5m= μm= nm 7. 3.5cm= nm 8. 75μm = mm 重难点突破 2·刻度尺的读数 解题技巧 ①刻度尺的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课本 P12 图 1.1-3 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读数为‘3.85CM’,其中‘3’是以CM为单位;‘8’是以MM为单位,‘5’即是‘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注意不是从 0 刻度线磨损开始的情况。例 3、 5、6 题。 ③当物体边缘很准的压到某个刻度线时,需要 补“0”以确保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 4、5、6 题。 1.(2019?来宾)如图,刻度尺的分值度是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 2.(2019?苏州)下图中,物体长度是cm. 第1 章机械运动·重难点精准培优

3.(2019?北海)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 4.(2019?凌云县二模)小明测量一块木块的边长如图所示,则其测量值为cm. 2.(2019?沾益县模拟)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3.(2019 秋?南宁月考)如图所示,该秒表的读数为s. 5.(2019?贺州)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 如图所示,分度值是mm,测量值是cm. 4.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秒表的实物图,图中记 录的时间为s。 6.(2019?江南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刻度尺 甲、乙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 是c m和cm 。 重难点突破 3·机械停表的读数 解题技巧: 机械停表读数=小圈整分钟数+大圈秒数,大圈转1圈30s.大圈转两圈 60s 小圈内才转过 1 分钟。1.(2019秋?尉氏县期中)如图停表的读数是分秒。重难点突破 4·参照物 ①指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例 1、2题。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参照物。例 3、 4、5、6 题。 1.(2019·云南)2019 年9 月3 日,我国隆重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阅兵空中方队有多型战机成群结队亮相,场面壮观,其中有直升机方阵组成“70”字样从天安门广场上空经过,如下图左所示,若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它的飞机是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的. 2.(2019?江南区校级模拟)甲乙二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若以乙为参照物,甲是的;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是的;若乙加速行驶而甲仍以原来速度行驶,则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运动。 3.(2019?邵阳)“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小车的车厢B.对面驶来的小车C.路旁的小树D.沿途的建筑物4.(2019·长春)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5.(2019?安顺)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6.(2019?玉林)2019 年4 月,货运飞船“天舟一

初一竞赛辅导(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常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选取参照物时,要使问题简便。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常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练习:1、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这种情况下的参照物是[ ] A.地球B.人C.月亮D.云 2、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和北下落 3、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张不动。那么由此可知[ ] 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 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 C.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大地为参照物D.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 4、某同学晚上仰头看着月亮行走时,看到月亮会跟着自己向前走,不走时,月亮也不动,这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附近的房子B.人自己 C.月亮D.漂动的云 5、请根据图2—7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所通过的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是一个不随时间改变的量,这个比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这个比值叫做速度。用数学式

专题复习一机械运动

解析专题1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 1.(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下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以加油机自己为参照物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C.以地面为参照物 D.三种说法都不对 1.答案:B解析: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受油机为参照物,选项B正确。 2.(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答案:B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选项B正确。 3.(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

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 A.15~20 B.20~25 C.25~30 D.30~35 解析:小轿车速度10028,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小轿车长度取3.5m,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两车相对路程为7m,由可知,相对速度为7。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20~25,选项B正确。 答案:B 4.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施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已知:“神舟”七号飞船在距地球表面高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运行速度为7.76千米/秒;地球半径 6.37×103千米。则在“神舟”七号飞船运行期间,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 (A) 15 (B) 30 (C) 45 (D) 60 .答案:C解析:由题述可知,飞船绕地球运动的时间大约为68.5小时,运行一圈的路程大约为2π×(6.37×103千米+343千米)=4.2×107m,运行一圈的时间大约为1.5h,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45,选项C正确。 5.(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在晴朗 的夜空,我们很容易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如图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 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 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0m/s B.25m/s C.24m/s D.10m/s 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米/秒 B. 15米/秒 C. 2米/秒 D. 1.5米/秒 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2.56 cm=12.56×10-2 m=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1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15.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 是________的。 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 m/s,这个物体在前10 s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 m。 18.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第1章 机械运动 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培优训 练 一、选择题 1. 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 2.5 km B. 2.5 m C. 2.5 dm D. 2.5 cm 2.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中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站台 B. 甲车 C. 乙车 D. 自己 3. 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 课桌高度约为0.8 m B. 课桌质量约为50 kg C. 桌面面积约为4 m2 D. 书箱容积约为0.8 m3 4. 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5. 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A.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 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6. 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A与B B. B与C C. C与D D. A与C 7.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机械运动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机械运动 一、典型例题: 例1: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A)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例2:某船在静水中航速为36千米/小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慎被碰落水中,经过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调转船头追赶,在距桥600米处追上木箱,则水的流速是多少米/秒? 分析:选择河水为参考系.换算单位:36km/h=10m/s, 因为从丢失到发现为2分钟,所以再到返回原位置也是2分钟(因为以河水为参考系相对速度变)所以总共为4分钟也就是4*60=240s 而在这240s的时间内,木箱移动的距离是600m 而木箱的速度等于水流速,所以600/240=2.5m/s 例3:小明学滑雪,由山下滑到山顶的平均速度是3m/s,由山顶滑回原处的平均速度是18km/h,则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例4:汽车在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色,经 0.5s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11-2所示,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B)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l0m 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5m C.开始刹车后1s,车速为5m/s

D .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5m 例5: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还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 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重要因素.在一个限 速40km/h 以内的弯道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发现对方后,同时 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测得甲车刹车距离为12m ,乙车的 刹车距离超过l0m ,但小于12m.查有关资料知,甲种车的刹车距离、 甲(m )与车速x (km/h )之间有下列关系:s 甲=0.1x +0.01x 2 乙种车的刹车距离s 乙(m)与车速x(km/h )的关系如图2-10所 示.请你分析两车相碰是否是两车超速而引起的. 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乙种车的刹车距离S 乙(m)与车速x(km/h)成正比例关系, 则S 乙=1/4x,又10<S 乙<12,40<v 乙<48. 再令S 甲=0.1x+0.01x2=12,解得:x=30,即v 甲=30(km/h). 由甲乙的行驶速度分析得知:两车相碰的原因是乙车超速行驶 例6:在学校举行的一次自制机动车竞赛活动中,有两部小车.如果让它们沿相反方向作匀速直 线运动,每隔10秒钟它们之间距离就增加16米;如果让它们以原来的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时,每隔5秒钟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2米,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A ) A .1米/秒,0.6米/秒 B .1.2米/秒,0.8米/秒 C .0.8米/秒,0.8米/秒 D .1米/秒,1.4米/秒 例7:一列客车长200米,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长300米的货车, 货车速度36千米/小时,求坐在客车窗口的乘客看见货车从他眼前通过的时间。 答案:10m/s 例8:人站在匀速运动的自动扶梯上,经过t 1=20s 的时间,恰好到达楼上。如果自动扶梯不动, 而人匀速沿扶梯上行,则需时间为t 2=30s ,若自动扶梯运行,人也沿扶梯匀速上行,则人到达楼上所需时间为多少? 答案:12s 例9:飞机水平匀速向西飞行,从飞机上先后落下三个小 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三个小球 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是图中的(D ) 例10:人在岸上用一根绳子通过固定在岸边的滑轮拉小 船如图2-22所示,设人以速度v 1前进,船前进的速度v 2, 则v 1与v 2的大小关系是(B )A .v 1>v 2 B .v 1<v 2 C .v 1=v 2 D .不能确定

最新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1--机械运动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1--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 1.(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下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以加油机自己为参照物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C.以地面为参照物 D.三种说法都不对 1.答案:B解析: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受油机为参照物,选项B正确。2.(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答案:B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选项B正确。 3.(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15~20m/s B.20~25 m/s C.25~30 m/s D.30~35 m/s 解析:小轿车速度100km/h=28m/s,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小轿车长度取3.5m,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两车相对路程为7m,由s=vt可知,相对速度为7m/s。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20~25m/s,选项B正确。 答案:B 4.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施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已知:“神舟”七号飞船在距地球表面高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运行速度为7.76千米/秒;地球半径6.37×103千米。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 (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 =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 [7] 由图知 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 所以

初中科学运动和力经典题型(竞赛)

5、小强和小龙同时同地出发沿着 同一路线去博 物馆,他们的步行速度相等,已知小强的三分之一时间 是乘 公交车的,小龙的三分之一路程是乘公交车的,那么先到博物馆的是() A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 、小强 C 、小龙 D 、同时到达 6、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 的位置和速度 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波,当警到障碍物时会发 生反 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 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5×l 0 -4 s,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 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 30s 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 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 l 0 -4s ,电磁波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3×108m / s ,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 A 、 300m /s B 、 500m / s C 、900m / s D 、 1200m /s 运动和力 竞优 典题卷 姓名: __________ 说明:本卷全为竞赛题,每小题 4分,共 120 分 机械运动】 1、如图,一种蒸汽火车头,正以 A 、风速正好 30m/s ,吹东风 B 、风速正好 60m/s ,向西吹 C 、风速正好 30m/s ,吹西风 D 、风速正好 60m/s ,向东吹 30m/s 的速度向西行驶,烟囱上冒出的白烟竟然是竖直向上的,则 2、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员侧向踢出足球瞬间的照片,照相机曝光时间为 出时的速度约为() 0.02s ,由此可估算出足球被踢 A 、0 B 、 0 到 70km/h C 、 70km/h 到 180km/h D 、大于 180km/h 3、 “蜻蜓点水 ”是常见的自然 现象,蜻蜓点 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 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 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面四幅图中, 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 4、小明去外婆家,去的时候速度是 x ,回来的时候速度是 y ,则一个来回的平均速度是() A 、 B 、 C 、 D 、 2

机械运动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 【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 1 2 vv v v - 【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 s t = .(2)s AB BC s ==40.00cm,t AC=2.4s,t AB=1.6s, tBC 2.4s 1.6s0.8s AC AB t t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40 25cm/s 1.6 AB AB s cm t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40 50/ 0.8 BC BC s cm cm s t s ===.(3)由 BC AB v v >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6)AC段平均速度v,路程为s,时间为t, 由v s t =得,t s v =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为 2 s ,时间为t1,由v s t =得,t1 11 2 2 s s v v ==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为 2 s ,时间为

机械运动 易错题精选

第一章机械运动易错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B.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dm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4m/s 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 C 3 5 A. C. 6.下列单位换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4.5cm=450cm 7.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

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8.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 A.100km/h B.98km/h C.96km/h D.没有观察到 11.(2014德阳)右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 可知()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 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 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二、填空题 15.上初二的王宁同学今年14岁了,身高16.8 ;高速公路上小轿车的速度可达30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 16.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mm、25.1 mm、27.2 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的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 例题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一、填空题 1、人造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 2、房屋和树木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相对于地面上正在行驶的汽车是_______的。 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子先用手蒙住眼睛,后放开手,发现编号________和________的小朋友做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4、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 5、如图所示,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_______时针转动。 二、选择题 三、6、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四、A.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B.植物的开花结果 五、C.奔腾的骏马的运动D.地球绕太阳公转 六、7、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七、A.站台B.甲车C.乙车D.乘客自己 八、8、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九、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十、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十一、9、(2011·扬州)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科学竞赛试题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4大题,36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4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所在地。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1、如图1所示,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以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 .细胞分裂能力B.细胞分化能力 C.细胞生长能力D.细胞变形能力 3、由于小军手指的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这种运动形式属于()、物理运动 B、机械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命运动 4、下列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番薯 B、甘蔗 C、黄瓜 D、白菜 5、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能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 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的? () 、有机物 B、水分 C、维生素 D、无机物 6、分类是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的。右图中将生物分为 甲、乙两类的依据是() .是否多细胞 B.有无生命 C.是否胎生、哺乳 D.能否运动 7、“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 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中描述的月相() A.是新月 B.弓背向东 C.出现在西方天空 D.出现在农历初一 8下列各点属于东半球的是() A.东经162°北纬30°B.东经170°南纬50° C.西经15°北纬70°D.西经100°赤道0°

机械运动培优竞赛题1

1 机械运动培优训练 相对运动问题 课前热身:1.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 B .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 .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 .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2.一艘游艇在流动的水和静水中往返相同的距离,设调头的时间不计,且动水和静水中游艇的自身航速相同,则( ) A.在动水和静水中所用时间相同; B.在动水中所用时间短; C. 在静水中所用时间短; D.无法比较; 3. 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L1和L2,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v 1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 2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 。 有关速度的几类竞赛题 一:平均速度问题 【例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为60千米/时,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30千米/时,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0千米/时,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0千米/时,求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二:扶梯问题 【例1】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 ( ) A .2分钟 B .1分钟 C .分钟 D .0.5分钟 例2:商场中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6级,当他用同样的 速度相对扶梯沿向下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48级,则静止时自动扶梯露出的级数为多少? 三:行程问题 【例1】一队伍(纵队)长120米,正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现因有事传达,一通讯员从队尾跑到排头后立即掉头以大小不变的速度从排头跑回队尾。已知在这一过程中队伍前进了160米,求通讯员在这一过程中往返共跑了多少米。 【例2】在一段平直的铁轨上,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以54千米/小时和36千米/时的速度相向而行。有一只鸟以20/秒的速度从甲车车头向乙车车头飞去,飞到乙车车头立即反向飞回,飞回到甲车车头又立即转向回飞,向乙车飞去,如此往复,直到两车相遇,已知鸟的飞行总路程为400千米,则开始时刻鸟从甲车车头飞出时,两车头之间相距( ) A .500米 B .300米 C .200米 D .600米 【例3】一列火车以1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一乘客以2米/秒的速度从车头方向走向车尾方向。若乘客走了 24秒,则在这段时间内人相对于地面走的距离为( ) A .48米 B .240米 C .288米 D .192米 四:船行问题 【例1】某船在静水中航速为36千米/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慎被碰落水中,经过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觉,立即调头追赶,在距桥600米处追上木箱,则水的流速是多少? 【例2】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 ) A .甲船先到 B .乙船先到 C .两船同时到 D .无法判断谁先到 【例3】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不流动,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1,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2,则 ( ) A .t1=t2 B .t1>t2 C .t1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测试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_,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_。 2.单位换算 (1)250cm = _______ m =_______km (2)2×105μm =_______ cm _______m 3、给下列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_ (2)学校学生课桌的高度80 _______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 (4)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是2.2 (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1.65 (6)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59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 5、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 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__________。

9、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到北戴河的里程为 km,D517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保留一位小数) 11、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m/s,通过后一半程的速度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二选择题 1、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0.820m B、82.0cm C、82.00 D、820.0mm 2、如图1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重难点精准培优

1.(2014?来宾)如图,刻度尺的分值度是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2.(2017?苏州)下图中,物体长度是 cm.

3.(2016?北海)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 4.(2016?凌云县二模)小明测量一块木块的边 长如图所示,则其测量值为 cm. 5.(2014?贺州)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 如图所示,分度值是 mm,测量值是 cm. 6.(2017?江南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刻度尺 甲、乙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 是cm和cm。 重难点突破3·机械停表的读数 解题技巧: 机械停表读数=小圈整分钟数+大圈秒数,大圈转 1圈30s.大圈转两圈60s小圈内才转过1分钟。 1.(2013秋?尉氏县期中)如图停表的读数是 分秒。 2.(2014?沾益县模拟)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 为s. 3.(2016秋?南宁月考)如图所示,该秒表的 读数为 s. 4.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秒表的实物图,图中记 录的时间为s。 重难点突破4·参照物 ①指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例1、 2题。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参照物。例3、 4、5、6题。 1.(2016·云南)2015年9月3日,我国隆重 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阅兵空 中方队有多型战机成群结队亮相,场面壮观,其 中有直升机方阵组成“70”字样从天安门广场上 空经过,如下图左所示,若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 照物,其它的飞机是的;若以地面为 参照物,它们是的.

2.(2017?江南区校级模拟)甲乙二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若以乙为参照物,甲是 的;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是 的;若乙加速行驶而甲仍以原来速度行驶,则以乙为参照物,甲向 运动。 3.(2016?邵阳)“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小车的车厢 B .对面驶来的小车C .路旁的小树 D .沿途的建筑物 4.(2016·长春)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 5.(2017?安顺)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地面、列车 B .列车、地面 C .列车、列车 D .地面、地面 6.(2018?玉林)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 .“长征七号” B .“天宫二号” C .文昌航天发射场 D .地球 重难点突破5·列车时刻表的相关计算 1.(2017秋?港南区期中)南广高铁广西路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济圈。 (1)若D3621动车按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广州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乘坐普通列车从南宁到贵港铁路线长174km ,K984列车在南宁到贵港段的平均运行速度为78km/h ,从南宁到贵港,乘坐D3621动车比乘坐K984列车快多少分钟? 2.(2017秋?西乡塘区校级月考)从上海到南 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根据时刻表求: (1)在常州的停车时间是多少秒 (2)求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3)求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4)若该动车车长195米,以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经过一座长为905m 的大桥,求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竞赛题目标准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机械运动 【例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例2】某船在静水中航速为36千M/小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慎被碰落水中,经过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调转船头追赶,在距桥600M处追上木箱,则水的流速是多少M/秒? 【例3】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例4】一队伍(纵队)长120M,正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现因有事传达,一通讯员从队尾跑到排头后立即掉头以大小不变的速度从排头跑回队尾。已知在这一过程中队伍前进了160M,求通讯员在这一过程中往返共跑了多少M。 【例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8】甲、乙两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甲的速度为2M/秒,乙的速度为6M/秒。当甲运动20秒后乙开始运动,用图解法求出甲、乙两物体相遇的时间和路程。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机械运动 【例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分析】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是以自己或自己所乘的升降机为参照物。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相对楼房和地面在匀速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